一、探讨小区宽带接入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杜婉菲[1](2020)在《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5G网络的基站建设、5G网络的正式商用逐渐走向正轨,基于宽带光纤的各种业务逐渐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收入新的増长点。中国移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占领家庭宽带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实现城市与乡镇全面覆盖,农村根据需求进行覆盖。在当前环境下,家庭宽带新用户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很快。有鉴于此,需尽快完成城市小区全覆盖,对已建成小区积极沟通协调入驻,在新小区建设初期与各建筑商沟通入驻,避免后续接入困难。花园新区为鸡西市城子河区新建小区,鸡西市位于黑龙江最东端,冬长夏短,建设工程时间大幅度压缩。由于鸡西市特殊的环境因素,导致施工工期短、任务重,可能出现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的情况。为保证工程按时完成不拖延工期,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应对,完成中国移动城市宽带完全覆盖,需提前做好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本文以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鸡西移动分公司下属宽带接入项目基本概况入手,分析小区宽带建设接入的主要方式及总体进程,设计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识别方法及其流程,从经济、技术、管理三个维度剖析工程在接入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十种二级风险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宽带接入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得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方式,并结合各风险因素的控制方式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为社区宽带接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冯振川[2](2020)在《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电信运营商主要通过广告单、短信、电话的方式宣传推销宽带业务,有使用需求的用户通过电话进行语音服务与人工服务咨询,然后去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这种业务营销办理方式比较传统,需要用户来驱动需求推动运营商被动办理,服务过程漫长、效率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已经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载体,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主动营销、一站式服务的营销理念。本文提出了一个B/S模式的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营销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首先,设计了宽带营销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软件结构规划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其次,设计实现了小区坐标信息采集功能。该功能使用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通过对小区关键字进行地址解析、对定位设备获取的GPS坐标进行地址转换、在地图上人工定位三种方式,获取小区坐标信息。然后,设计了以地图方式操作的宽带在线预约办理流程,实现了通过地图进行宽带查询、预约登记、预约跟进的功能。最后,设计实现了小区建设预约功能,收集未覆盖宽带的小区用户对宽带的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地图热力图的方式展示用户对宽带需求的迫切程度。该系统基于Java EE开发平台,采用MVC分层架构进行程序组织与构建,使用Java语言编写服务端程序。本文最终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套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营销管理系统,通过地图展示、操作方式实现小区信息采集、宽带查询、业务预约登记及跟踪办理的营销模式,提升宽带装机量与小区覆盖率,增加收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运营商进行网点布局决策,收集掌握客户动态、偏好,进行风险评估、绩效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蔡雨辰[3](2018)在《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带宽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用户的宽带接入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速三网融合的进程,早日建成光网城市。以FTTH为基本接入方式的网络逐渐成为主流趋势,PON技术因为具有容量高、不需要增设机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势,受到通信行业的青睐,是现阶段的首选方案,取得了广泛的运用,GPON因为其突出的优越性能而受到各大运营商以及用户的欢迎。首先,本文从GPON技术出发,对小区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先对这一技术的基本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将其与EPON等技术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得到,应用GPON技术后,系统的带宽更高、上下行速率配置更为合理、系统业务承载水平更高,进而可以提高宽带的有效利用率,多并发用户宽带需求高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使得用户能够享受更好地宽带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PON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民用宽带建设的第一选择。其次,结合业务接入能力的速度需求和动态需求建设的整体路线,重点研究了以GPON技术为基础的家庭宽带网络的设计问题,重点阐述了骨干网“网格化”的具体过程,分光器的配置、ONU的建设原则等,同时对上述原则在网络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最后,以作者所在的居民小区为对象进行使用研究,对网络建设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对网络服务质量进行检测,从确保达到预期的速度测试目标。在上述过程中所确定的原则对于民用宽带网络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合理降低建设投入,同时能够为高宽带的有线宽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王卫华[4](2018)在《基于TRIZ的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项目管理模式下,当资源受限、工期固定时,多个项目任务对资源的需求冲突已经成为多项目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资源利用角度出发,依据TRIZ理论,构建问题解决模型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多项目管理理论和TRIZ理论,本文制定了项目群组的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指标,用以管理项目群组和衡量项目群组实施结果的优劣。然后,本文将TRIZ理论从技术领域拓展应用至项目管理领域,用来解决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并构建了问题解决模型。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多项目案例来对该问题解决模型进行验证。将多项目案例中的资源需求冲突问题输入至该问题解决模型中,得出解决方案,并利用Mcrosoft Project软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项目模拟仿真运行,得出统计数据结果。通过对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本文所构建的问题解决模型能够解决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并且相对于常规的时间缓冲方法,能够更优的完成项目任务,明显缩短项目理想距,以更短工期、更低资源成本实现项目既定目标。当今,全球可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在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下,本文所构建的基于TRIZ的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许勤侃[5](2014)在《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正文》随着通信业务快速发展,拥有一张安全、稳定、高效的光纤物理网是各大运营商竞相追求的目标。但是通信业务的迅速膨胀导致光纤物理网错综复杂,网络结构隐患重重,若还是一味的按照按需建设的原则进行光纤物理网的建设已经无法满足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光纤物理网层次不清,资源利用率低下。因此通过研究现有网络的基础资源及对今后发展趋势的预判,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光纤物理网提出总体的规划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运营商在光纤物理网的建设的发展过程,根据核心汇聚层安全稳定,接入层灵活多变的建设思路及原则,通过各级物理网层次的分析最终提出了核心层网采用格化网,汇聚层采用环形化网,接入层采用光交基础网,用户层采用FTTX的规划及解决方案。本论文将结合上海移动闵行地区作为模型进行光纤物理网的规划研究,运用科学的通信规划的流程和方法,通过研究闵行地区的移动业务的特点及地理特点,从前期市场端调研,到实地考察,整合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适合上海移动闵行地区的光纤物理网的建设方案,从而保持其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加强了网络基础的储备,为其今后展开各种丰富多样的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其它城市提供参考模板。
侯江[6](2016)在《NJ小区宽带实施项目伙伴关系构建与维系研究》文中指出在项目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背景下,竞争者如何处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越来越令人迷惑。虽然我们在商业市场、新闻报道中常常听到、看到伙伴关系对商业项目的巨大作用,但是在伙伴关系的构建、维系方面我们依然感到茫然无助——这方面的理论与案例依然匮乏。鉴于此,本文通过NJ小区宽带实施项目来详细分析伙伴关系的构建与维系。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述分析,并对当前伙伴关系治理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依据文献理论以及笔者对公司关系案例的解读,就如何在NJ小区宽带项目中实施伙伴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对在小区宽带项目中的合作伙伴进行主体分类,包括供应端伙伴主体、客户端伙伴主体、主要利益群体关系以及第三方伙伴主体;其次,将在小区宽带项目中的关系类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契约关系,这类关系具有一定的刚性,常常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与效果的保障。另一类是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根植于中国的文化,较灵活、亲和力较高,易使关系双方达成共识;然后,对在小区宽带项目中的合作伙伴进行关系构建,由于在NJ小区宽带实施过程中存在内部部门利益最大化问题,因此除了构建外部合作关系外,公司内部也需要构建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将其细分为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承包商合作伙伴关系、经销商合作伙伴关系、终端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等;接着,对在NJ小区宽带项目的伙伴关系冲突与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说明,并利用不同的关系进行合理应对;最后,利用Morgan和Hunt提出的承诺、信任理论进行NJ小区宽带建设项目中伙伴关系的维系。最后,笔者希望在进一步研究中,能够理清契约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边界,能够清晰地研究出在什么样的伙伴关系中,应当主要使用契约关系;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应当注意使用社会关系。
范文佳[7](2015)在《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通信宽带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建设合同词典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简称LCC)作出的定义是:LCC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提出,该理论作为一项成本控制技术,其通过研究建设项目的总寿命期内的总成本,来评估、分析和比较项目投资建设的各个可选方案,从而达到降低整个项目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互联网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快宽带项目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推动互联网与企业融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投资决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基本理论阐述、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了通信宽带项目控制的各个重要阶段。针对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投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并形成一套先进、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其次,本文运用价值工程与系统论的方法,并结合全寿命周期理论投资数学模型对宽带项目全寿命周期投资作出综合评价,达到最大程度控制项目总成本的目的,保证整个项目的投资资金快速有效的转化为资产,从而最大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并保证建设项目的整体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本文以实际宽带项目为实例,利用全寿命周期理论投资决策模型对各阶段投资分析,结合价值工程理论,系统全面的比较多种不同方案的优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找出最佳投资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并进行论证,强调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方正鹏[8](2015)在《GPON在小区宽带接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GPON是Gigabit-capable PON的简称,意思是吉比特无源光纤网络,即GPON中不含有源元件。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以前的PON标准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GPON选用非对称机制传送信息,下行传输速度为2.5Gbit/s,上行传送速度为1.244Gbps,符合人们上传少下载多的特点,节省网络资源;不仅支持APON/BPON的相关的OAM功能,还提供了的业务管理与网络监测功能,功能强大;DBA算法让GPON灵活地分配带宽,能保障多个业务的服务品质,有QoS保障;支持TDM服务,不仅能够支持ATM信元,还可以支持GEM帧,具备很高的支持业务的水平;支持全业务如视频、语音、数字等的传送;GEM的帧协议提供各种不同长度的封装,它对业务不做协议变换,只做一般的普通映射,过程简单,花费小、封装效率高,能够最大程度地使用资源,工作灵活;上行传输时选用时分复用的技术传送,下行选用广播的技术传送,两种方法均能使光网络单元共享传送线路与设备资源,节约成本;覆盖范围大,理论距离为60公里,实际覆盖超过20公里;选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加密方法,即AES标准,安全性大大提高。GPON系统一般选用星型或者树型的拓扑结构来组网,由光线路终端、光分配网、光网络单元三部分构成。本论文重点探讨了GPON技术在宽带小区的应用。首先,本论文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与背景,还有光接入网与GPON技术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然后,介绍了GPON技术的概念、技术的特点、基本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认识到GPON应用到宽带接入网中的必要性;再者,从资源情况、地区现状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分析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夏移动宽带接入现状,并且就城区、乡镇、农村三个方面介绍了临夏移动目前的建设策略,从网络建设规划与网络配置规划两方面对临夏移动GPON组网进行了介绍;最后,以临夏市民主西路香苑小区的宽带接入案例为例,对其背景做了介绍,从建设方案、线路方案如接入管线、综合布线、光电缆布线和设备布线等、工程设备选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香苑小区GPON组网内容,验证了上述组网的合理性,并且表明GPON在宽带接入网中的优势地位;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对GPON目前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展望。
伍彩[9](2015)在《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宽带接入网是电信网的基础,是发展全业务运营的重要环节,通信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原有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高带宽速率的要求,GPON技术作为目前宽带主流接入技术将逐渐代替原有ADSL宽带接入技术,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光进铜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论文首先叙述了国内外PON技术的发展背景,提出PO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价值,然后介绍了宽带接入网设计所涉及的XDSL、FTTX、GPON技术及现有设备情况,并对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及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目前宽带接入网模块局情况、小区宽带网络资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FTTH建设方案,最后进行宽带城域网、OLT设备组网和光缆线路以及光纤跳纤设计等。在完成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后,根据宽带接入网的组织原则,结合带宽估算的结果,对以ADSL和PON网络组网方式的接入网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对ADSL和PON宽带接入方式下带宽的测算得出结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通过GPON技术对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实现后,现有宽带接入网络得到了改善,极大的满足了小区用户对接入高带宽的需求,通过具体的带宽测试更进一步证明了GPON技术接入方式下高带宽的影响力。
郑东鸣,陈磊,苏振涛,时可飞[10](2014)在《基于GIS的有线接入网项目数据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中国移动有线接入网项目的建设现状,为了实现同一地理区域内网络资源的复用,加强基础资源共享与管理,本文对4种类型的有线接入网项目的网络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借助GIS平台并结合设计院掌握的设计文件资源,提出了项目及网络资源GIS信息关联设计文件的数据管理方法,充分利用了设计院的设计文件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设计院特色的数据管理方法,为有线接入网项目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方式。
二、探讨小区宽带接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小区宽带接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 |
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概况 |
2.1.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简介 |
2.1.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方式 |
2.1.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总体进度 |
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 |
2.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2.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
2.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2.3.1 经济风险 |
2.3.2 技术风险 |
2.3.3 管理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估 |
3.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3.1.1 评价的原则 |
3.1.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3.3.2 构建判断矩阵 |
3.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模型 |
3.4.1 风险因素评分 |
3.4.2 风险评价的测算 |
3.5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4.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 |
4.1.1 风险控制方式设计 |
4.1.2 风险控制方式选择 |
4.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4.2.1 强化设备采购管理 |
4.2.2 加强光纤接入环节的控制管理 |
4.2.3 提升维护人员业务水平 |
4.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经济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 |
4.3.1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
4.3.2 规范协调费的管理机制 |
4.3.3 合理压缩成本 |
4.4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4.4.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4.4.2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 |
4.4.3 构建风险管控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Java EE平台与Spring框架 |
2.1.1 Java EE平台介绍 |
2.1.2 Spring框架 |
2.2 Web前端技术 |
2.2.1 JavaScript |
2.2.2 AJAX |
2.2.3 JSON |
2.3 电子地图概述 |
2.3.1 电子地图 |
2.3.2 百度地图服务平台 |
2.3.3 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 |
2.3.4 坐标系与百度地图坐标转换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系统用例分析 |
3.1.3 业务流程设计 |
3.2 总体结构设计 |
3.3 实施方案设计 |
3.3.1 开发环境配置 |
3.3.2 技术实施方案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概念结构设计 |
3.4.2 逻辑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详细设计 |
4.1 基于电子地图的小区信息采集功能设计 |
4.1.1 小区查找定位实现三方式 |
4.1.2 采集功能总体类图 |
4.1.3 采集功能实现 |
4.2 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业务查询预约跟进功能设计 |
4.2.1 地图方式办理宽带业务的设计思路 |
4.2.2 业务查询预约跟进功能类图 |
4.2.3 功能实现 |
4.2.4 身份证照片防泄露处理 |
4.3 基于排名热度的建设预约功能设计 |
4.3.1 基于排名热度的建设预约功能设计思路 |
4.3.2 建设预约排名热度功能类图 |
4.3.3 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效果与测试 |
5.1 PC端浏览器实现效果 |
5.1.1 登录及系统首页 |
5.1.2 预约登记 |
5.1.3 小区管理 |
5.2 手机端浏览器实现效果 |
5.2.1 登录及系统首页 |
5.2.2 宽带分布 |
5.3 系统测试 |
5.3.1 功能测试 |
5.3.2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PON技术原理与分析 |
2.1 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过程 |
2.1.1 宽带接入网的位置 |
2.1.2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 |
2.2 PON的基本原理 |
2.2.1 网络结构 |
2.2.2 各网络单元功能 |
2.2.3 PON组网模式 |
2.3 PON技术的发展 |
2.4 各种PON技术对比 |
2.5 GPON关键技术分析 |
2.5.0 数据复用方式 |
2.5.1 协议分析 |
2.5.2 GEM封装 |
2.5.3 数据封装结构 |
2.5.4 帧结构 |
2.5.5 测距 |
2.5.6 动态带宽分配DBA |
2.5.7 下行AES加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
3.1 总体规划建设思路 |
3.2 GPON骨干网规划建设方案 |
3.2.1 OLT覆盖范围规划 |
3.2.2 OLT容量规划 |
3.2.3 OLT上联方式规划 |
3.3 ODN网络建设方案 |
3.3.1 ODN网络结构 |
3.3.2 分光器建设规划 |
3.3.3 光缆规划 |
3.4 ONU建设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ON工程应用实例 |
4.1 工程背景 |
4.1.1 楼盘简介 |
4.1.2 用户规模 |
4.1.3 业务需求 |
4.2 工程方案 |
4.2.1 建设方案分析 |
4.2.2 局端设备规划 |
4.2.3 ODN网络规划 |
4.2.4 ONU网络规划 |
4.3 项目实施效果 |
4.3.1 系统光功率检测 |
4.3.2 带宽容量分析 |
4.3.3 业务质量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TRIZ的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多项目资源冲突问题的研究 |
1.3.2 TRIZ理论的研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1.1 相关概念解释 |
2.1.2 多项目环境下常用资源冲突应对方法介绍 |
2.2 TRIZ理论介绍 |
2.3 项目管理仿真技术及仿真软件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TRIZ的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模型构建 |
3.1 问题描述 |
3.2 问题分析 |
3.3 基于TRIZ的项目群组管理指标建立 |
3.3.1 项目群组目标 |
3.3.2 项目群组管理原则 |
3.3.3 项目群组管理指标 |
3.4 基于TRIZ的问题解决模型构建 |
3.4.1 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流程图构建 |
3.4.2 物-场分析的拓展应用 |
3.4.3 矛盾矩阵的拓展应用 |
3.4.4 分离方法的拓展应用 |
3.4.5 基于TRIZ的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方案表制定 |
3.4.6 模型总体架构及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4 模型在实际多项目案例中的运用 |
4.1 多项目案例描述 |
4.2 多项目案例资源冲突问题分析 |
4.3 多项目案例管理指标制定 |
4.4 多项目案例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方案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仿真验证 |
5.1 多项目案例仿真运行 |
5.2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纤物理网综述 |
1.2.1 光纤物理网的分层 |
1.2.2 光纤物理网各个层次的定义及说明 |
1.2.3 光纤物理网基本规划情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光纤物理网规划理论基础 |
2.1 光纤物理网的概念及特点 |
2.1.1 光纤物理网的概念 |
2.1.2 光纤物理网的特点 |
2.2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
2.2.1 国外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
2.2.2 国内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
2.2.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2.3 光纤物理网规划流程 |
2.3.1 规划启动阶段 |
2.3.2 规划调研、准备阶段 |
2.3.3 规划编制阶段 |
2.3.4 规划收尾阶段 |
2.4 光纤物理网规划方法 |
2.4.1 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 |
2.4.2 光纤网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
2.4.3 规划区域划分 |
2.4.4 需求分析及预测 |
2.4.5 光节点设置 |
2.4.6 光缆选型 |
2.4.7 光缆芯数的确定 |
2.4.8 光纤物理网规划常用工具 |
2.5 光纤物理网规划原则 |
2.5.1 光纤物理网的总体规划原则 |
2.5.2 光纤物理网结构目标图 |
2.5.3 光纤物理网节点设置原则 |
2.5.4 光纤物理网各层规划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的规划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业务需求预测及方法 |
3.1.2 接入点建设规模预测 |
3.1.3 网络需求模型 |
3.1.4 网络建设 |
3.1.5 网络带宽需求预测 |
3.1.6 技术发展需求分析 |
3.1.7 各类业务对于纤芯的需求 |
3.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基础资源现状 |
3.2.1 业务节点现状 |
3.2.2 光纤物理网现状 |
3.3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现状问题分析 |
3.3.1 业务节点存在的问题 |
3.3.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存在的问题 |
3.4 规划策略及规划目标架构 |
3.4.1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总体规划策略及原则 |
3.4.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规划原则细则及目标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规划实例 |
4.1 闵行地区业务需求分析 |
4.1.1 无线配套需求 |
4.1.2 政企专线及家庭宽带需求 |
4.2 闵行光纤物理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局房节点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2 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3 本节小结 |
4.3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规划策略 |
4.3.1 闵行光纤物理网节点规划策略 |
4.3.2 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光缆网建设策略 |
4.4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建设方案 |
4.4.1 闵行地区概况及功能定位 |
4.4.2 节点规划 |
4.4.3 光缆网规划建设方案 |
4.4.4 相关技术论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NJ小区宽带实施项目伙伴关系构建与维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简介 |
2.1.1 核心能力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交易费用理论 |
2.1.4 信任理论 |
2.2 伙伴关系的现状研究 |
2.2.1 伙伴关系概述 |
2.2.2 伙伴关系的研究现状 |
2.3 项目管理中伙伴关系的现状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J小区宽带实施项目的伙伴关系识别与构建 |
3.1 项目简介 |
3.1.1 项目实施目标 |
3.1.2 项目实施原则 |
3.2 伙伴关系识别 |
3.2.1 伙伴关系的主体 |
3.2.2 伙伴关系的类别 |
3.3 伙伴关系构建 |
3.3.1 内部关系建构 |
3.3.2 外部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区宽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伙伴关系冲突与治理 |
4.1 关系冲突类别 |
4.2 关系冲突的性质识别与解决途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区宽带项目管理中的伙伴关系维系 |
5.1 强化关系利益,提高关系的终止成本 |
5.1.1 提高渠道商关系终止成本的手段 |
5.1.2 提高终端用户关系终止成本的手段 |
5.2 加强沟通,提升关系方的信任感 |
5.3 与关系方分享价值或利益 |
5.3.1 与渠道商的利益分享 |
5.3.2 与终端用户的利益分享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通信宽带项目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通信宽带及其投资决策分析 |
2.1 通信宽带及其投资概述 |
2.1.1 通信宽带概述 |
2.1.2 通信宽带工程投资概述 |
2.1.3 通信宽带工程投资影响因素概述 |
2.2 通信宽带项目的投资决策理论 |
2.2.1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
2.2.2 价值工程理论 |
2.2.3 两种理论的特点分析 |
2.3 我国通信宽带工程投资决策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寿命周期理论在通信宽带工程投资决策中应用 |
3.1 通信宽带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确定 |
3.1.1 通信宽带项目的成本分析方法 |
3.1.2 通信宽带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
3.1.3 通信宽带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各阶段成本管理工作 |
3.2 通信宽带项目功能值的确定 |
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通信宽带工程投资决策模型 |
3.3.1 全寿命周期投资分析 |
3.3.2 全寿命周期理论投资决策模型 |
3.3.3 全寿命周期理论投资决策指标分析 |
3.3.4 净节余指标(NS)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投资决策概要 |
4.2 案例背景 |
4.2.1 工程现状简介 |
4.2.2 工程投资方案 |
4.3 工程投资决策分析 |
4.3.1 功能分析 |
4.3.2 投资成本分析 |
4.3.3 净节余(NS)指标评价 |
4.3.4 价值工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低宽带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途径分析 |
5.1 项目决策阶段 |
5.2 项目设计阶段 |
5.3 项目实施阶段 |
5.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GPON在小区宽带接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GPON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GPON技术简介 |
2.1 GPON概述 |
2.1.1 GPON的协议 |
2.1.2 GPON网络结构 |
2.2 GPON的工作原理 |
2.3 GPON技术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临夏移动GPON网络建设及应用 |
3.1 临夏移动宽带接入现状 |
3.1.1 资源情况 |
3.1.2 网络现状 |
3.1.3 业务需求 |
3.1.4 宽带接入用户数预测 |
3.2 建设策略 |
3.3 GPON网络建设规划 |
3.3.1 OLT部署原则 |
3.3.2 ONU部署原则及设置 |
3.3.3 分光器的部署原则 |
3.3.4 网络带宽 |
3.3.5 供电及电缆引接原则 |
3.3.6 光缆选择要求 |
3.3.7 光缆芯数的配置原则 |
3.3.8 光缆路由选择原则 |
3.3.9 光交接箱建设原则 |
3.4 网络配置规划 |
3.4.1 VLAN划分原则 |
3.4.2 QOS策略 |
3.4.3 IP地址规划 |
3.4.4 网络安全 |
3.5 本章小结 |
4 临夏移动GPON工程的应用案例 |
4.1 工程背景 |
4.2 GPON技术应用在宽带小区的优势分析 |
4.2.1 理论优势 |
4.2.2 成本优势 |
4.2.3 建设与维护优势 |
4.2.4 性能优势 |
4.3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
4.3.1 设计原则 |
4.3.2 设计思路 |
4.4 工程建设方案 |
4.5 线路方案 |
4.5.1 接入管线部分 |
4.5.2 综合布线部分 |
4.5.3 光电缆布放方案 |
4.5.4 设备布放的方案 |
4.6 接入网设备选型 |
4.7 小区用户IP地址分配 |
4.8 投资估算及投资效益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ON技术背景 |
1.2 PON技术应用价值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宽带接入网技术 |
2.1 宽带接入网简介 |
2.1.1 宽带接入网概念 |
2.1.2 宽带接入网业务 |
2.2 宽带接入网技术原理 |
2.2.1 XDSL接入技术 |
2.2.2 FTTX接入技术 |
2.2.3 GPON工作原理 |
2.3 GPON接入技术 |
2.3.1 GPON技术特点 |
2.3.2 GPON接入方式 |
2.3.3 GPON传输设备 |
3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及业务需求分析 |
3.1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分析 |
3.1.1 小区宽带接入网的基本要求 |
3.1.2 小区接入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小区宽带接入网需求分析 |
3.2.1 小区宽带接入网用户需求分析 |
3.2.2 小区宽带接入用户容量分析 |
3.2.3 ODN建设可行性方案 |
4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 |
4.1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总体设计 |
4.1.1 小区宽带接入系统的总体构成 |
4.1.2 FTTH ODN设计方案 |
4.2 小区宽带接入网传输设备设计 |
4.2.1 宽带城域网组网设计 |
4.2.2 OLT传输设备的选型及组网设计 |
4.3 小区宽带接入网网管设计 |
4.3.1 XPON VLAN规划和网管系统方案设计 |
4.3.2 网管系统方案设计 |
4.4 小区宽带接入网光缆设计 |
4.4.1 光缆选型、光纤纤芯容量、光传输通道衰耗核算 |
4.4.2 光分路器箱、光缆接头盒、光交接箱选型 |
4.4.3 光缆线路图设计 |
4.5 PON网络传输距离和带宽测算 |
4.5.1 PON网络传输距离测算 |
4.5.2 PON系统内宽带测算 |
5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优化改造与效果分析 |
5.1 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实施要求 |
5.1.1 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内容与分工 |
5.1.2 OLT设备配置要求 |
5.1.3 PON层设备功能测试 |
5.1.4 光通道测试 |
5.1.5 设备测试流程 |
5.2 小区宽带接入网改造后效果分析 |
5.2.1 小区宽带接入网改造前后比较 |
5.2.2 小区宽带接入网用户带宽测算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GIS的有线接入网项目数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项目数据模型 |
2.1客户项目信息模型 |
2.2小区宽带项目数据模型 |
2.3集团专线项目数据模型 |
2.4 WLAN项目数据模型 |
2.5室分项目数据模型 |
3管理平台及系统架构介绍 |
4数据管理方法 |
(1)客户点信息GIS化和项目设计文件的关联 |
(2)引接站/点的信息GIS化和基站设计文件的关联 |
(3)上联设备信息GIS化 |
(4)客户端的新建设备信息GIS化 |
5管理功能的实现方法 |
5.1基站机房信息快速录入 |
5.2有线接入网项目数据快速录入 |
5.3项目设计文件的录入 |
5.4数据查询 |
(1)引接站点信息查询 |
(2)客户项目信息的查询 |
6结束语 |
四、探讨小区宽带接入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杜婉菲.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电子地图的宽带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冯振川.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D]. 蔡雨辰.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4]基于TRIZ的多项目并行下资源冲突问题研究[D]. 王卫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5]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D]. 许勤侃.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6]NJ小区宽带实施项目伙伴关系构建与维系研究[D]. 侯江.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7]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通信宽带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 范文佳. 武汉工程大学, 2015(06)
- [8]GPON在小区宽带接入中的应用[D]. 方正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5)
- [9]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D]. 伍彩.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10]基于GIS的有线接入网项目数据管理方法研究[J]. 郑东鸣,陈磊,苏振涛,时可飞. 电信技术,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