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邸子桓[1](2021)在《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鲜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虚词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某些虚词的比较研究是语言学、汉语教学研究乃至词典编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作为考察对象,关于“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现有研究多从形式出发,这掩盖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殊属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语义立场,综合运用事件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不然”类关联词语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从逻辑角度考察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特征,探讨了“不然”类关联词语各成员的共性与差异,总结了“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形式,并从言语交际的视角对“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我们所选取的整体性立场和语义的研究路向体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5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问题,并确定了“不然”类的8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论述了研究的价值,说明了研究的总体路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最后阐述了我们所持的语言观。第1章是研究综述。本章对与“不然”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述评,从“不然”类的历时演变、“不然”类的形式结构、“不然”类的功能和“不然”类的逻辑研究等方面总结了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第2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分析。本章首先从逻辑角度出发论述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本质,即表征逻辑推理结构,“不然”类能够表征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随后集中讨论了“不然”类所表征的两类推理的语义结构,假言推理类的语义结构框架包括条件事件、结果事件、负条件事件和负结果事件四个模块,选言推理类的语义结构框架包括可选事件1、可选事件2、负可选事件1(或2)和对于可选事件2(或1)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征,即否定前提性、语义整体性和关系性,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3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本章从语义表征和时间配搭层面分析了“不然”类关联词语成员之间的共性,8个成员均能够表征逻辑推理语义框架。假言推理类的6个成员能够适应的时间配搭形式有6种,选言推理类的6个成员能够适应的时间配搭形式有4种。随后从表征差异、使用频率和语体差别上探讨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差异,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语料,“不然”类更倾向于表征假言推理结构,“否则”表征假言推理结构的能力最强,“要不”表征选言推理结构的能力最强。“否则”的使用频率最高,占CCL语料库中所有“不然”类语料的69.26%。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对于“不然”类8个成员进行选择的优先序列存在差异。第4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状况分析。我们依据“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要素实现在话语中的数量和顺序探究了假言推理小类和选言推理小类的话语实现类别,其中,假言推理类有7种,选言推理类有2种。“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同样需要其他词类的辅助,比如副词、连词、能愿动词都能够协助“不然”类完成对某些语义结构要素的“提示”,有时“不然”类内部成员之间也通过共现来完成指称。我们还讨论了“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特殊指称序列,其包括分隔指称序列和语境指称序列。第5章论述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就是交际主体根据具体的意图、环境以及自身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关系进行指称的过程。在现实交际中,表达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表达形式集合中进行选择,其中交际意图、交际环境(语体)、事件关系的认知状态等都是影响交际主体选择的重要因素。“不然”类整个的话语实现遵循着“感知具体交际意图—观察所处交际环境—加工处理事件关系—选择合适的语言符号实现为话语,并建构相应的交际意义”的机制。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整个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构想。综上,本研究从语义出发反观形式,紧密结合语言的具体运用层面,对“不然”类各成员的语义特征、共性与个性、话语实现形式、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对外汉语教学、词典编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许春燕[2](2021)在《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承诺类言语行为是指言语交际主体单方或双方约定未来做某事。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类别,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承诺类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是承诺主体经过层层选择,最终确定某一具体话语形式表达承诺意图的过程。说话人选择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既有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又有语言外部因素的调节,选择过程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全文由5个章节和一个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立场、研究思路、研究问题、语料来源和研究价值。有关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交际的研究,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形式立场出发,不同程度地解释了承诺言语行为,但缺陷也很明显,形式立场的研究很难揭示出这些形式是如何实现的。本文从语言的功能立场出发,将完成承诺的表达视为一种承诺言语行为,在承诺言语行为的框架下阐释汉语承诺言语行为的整体,探讨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第2章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特征和结构。承诺类言语行为与其他类别的言语行为界限明晰,特征明显。它的底层结构存在于一切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之中。根据交际经验,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共有四个构成要素,即承诺主体、承诺意图(包括承诺意向和承诺事项)、承诺形式和语境。这些要素无论是否出现在话语形式之中,它们都始终作为结构要素存在。第3章阐述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在语言层面,词表征了语义范畴,是具有指称功能的最基本的符号单位。承诺言语行为结构的要素中,只有承诺意向能够在语言层面表征出来。能够表征承诺意向的主要是承诺言语行为动词、部分表达说话人意愿的词语,以及某些习惯表达。第4章讨论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交际中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多种多样,我们首先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归纳出可能存在的64种表达承诺交际意图的语义序列;然后根据语言经验和语料整理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语义序列,共23种;再次,从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角度和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角度,讨论了各自具体的话语形式,为进一步讨论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奠定基础。第5章探讨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就是说话人进行三个阶段选择的过程,首先,承诺主体确定哪些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其次,将选定的语义结构和语言符号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再次,将非线性的结构要素进行线性排列。本章重点讨论选择的条件,即承诺话语形式的实现机制。结语部分梳理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第一,概括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第二,明确了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结构;第三,区分了承诺的语言表征和话语形式;第四,探索并总结了承诺话语的实现机制。同时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构想,第一,语料的进一步分析与整理。表达承诺的话语形式极其丰富,话语中表达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形式多种多样,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具体实现形式的提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承诺事项部分,还可能存在更多表达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类型,需进一步归纳总结;第二,承诺交际意图实现的过程中,承诺主体依据极为复杂的条件进行层层选择,本文发现了其中的一部分条件。这些条件对具体话语形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思考方向,但仍需进一步系统化;第三,本文在语言层面和话语层面讨论承诺交际意图实现过程中,缺少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如英语)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考察现代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特征。这都有待于日后会继续整理发掘更多汉语表达承诺意图的话语形式的特征。
郑浩[3](2021)在《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确界”是数学中集合论的概念,比如给定“1到10中的正偶数”这一集合,那么“8”就是该集合的上确界,“2”就是该集合的下确界。也就是说,上、下确界是集合X的上、下限,集合X的取值域为小于或等于上确界,大于或等于下确界。在语义上,具有上确界表达功能的副词即为上确界副词。现代汉语中,上确界副词共有四个,分别是“顶多、至多、最多、充其量”等副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上确界副词这一副词小类展开研究。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上确界副词的定义以及范围。随后,我们对以往有关上确界副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了已有研究所遗留的一些问题,以确定本文的主要写作目标。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并对相关符号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为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关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学界至今仍没有定论,多种性质界说并存,其中以范围副词说和语气副词说占主流。本章中,我们首先依据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对上确界副词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考察结果显示,无论是依据语义标准还是句法标准,将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为范围副词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词类在本质上是个原型范畴,当言者主观性介入的时候,上确界副词的性质可从范围副词范畴向语气副词范畴偏移,且这种性质上的游移性特征与其所修饰量化的语用量级属性类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上确界副词修饰量化数量、范围量级时,其在句法分布、语义指向方面均靠近限定性范围副词行列。而当其修饰量化程度量级时,在一定的句法、语义、语用条件下,其则可以表现出语气副词的性质特征,但由于仍保留命题上的限定功能,因此其不属于语气副词的典型成员,而是非典型成员。第二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词类是个原型范畴,上确界副词以[+最大限度]义形成聚合小类,其在语义上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除[+最大限度]这一范畴性语义成分外,上确界副词的共性语义特征还表现在[+量级]、[+负向]、[+小于或等于]、[+弱可控]等四个方面。上确界副词的个性语义差异主要表现在[±企望]、[±主观]、[±界极]这三项语义特征上的对立,其语义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各成员内部的构词特征所致。上确界副词的共性及个性语义特征不仅反映在句法上,其对该类副词的语用特征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也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性。第三章为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位置分布特征,并从主观性以及表述功能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成员的位置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组合特征。主要考察了上确界副词与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数量成分、其他副词、同类副词、体标记“着、了、过”、语气词、连词等成分的组合情况,并从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两方面对上确界副词与以上成分组合时所表现出的句法限制做出了解释。第四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类分布、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以及语体分布特征,并从语义特征出发,对上确界副词在以上分布中所表现出的语用限制做出了解释。在考察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时,我们将“最大限度”这一义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所衍生的义位变体分化为三项,即“对最大限度的推测”“对最大限度的指令或承诺”以及“对最大限度的陈述”。随后,我们从预设触发、焦点凸显、主观表达、篇章连接等方面论述了上确界副词所具有的语用功能,并从语义特征、语用认知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的语用功能差异进行了解释。第五章以“至多”“至少”为例探讨了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至多”“至少”在语义、句法、语用层面所表现出的不对称性,并从语义、语用、认知的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依据标记理论,将“至多”判定为认知上的有标记项,将“至少”判定为无标记项,并对二者之间有标记项、无标记项的不对称进行了跨语言验证。在结语部分,我们对本文所做的一些基本工作以及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概括,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沈灿淑[4](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钟健[5](2020)在《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中的范畴,比较的语义内容、表达比较的句法形式是语言学界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汉语的比较句式中,学界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比”字句上,对其他比较句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不及范畴——表示“不及”义的比较句式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不及范畴的归属和不及范畴的成员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表示“不及”义比较句式的研究以“不如”句和“没有(没)”句为主,除了这两种句式外,不及范畴的成员还包括以“莫如”、“比不上”、“赶不上”、“比不得”、“不及”、“次于”、“低于”、“小于”、“少于”为比较标记的比较句以及无比较标记比较句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及范畴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第二章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不及范畴,对“不及”的含义、性质、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要符合比较主体在程度量值上低于比较基准这一特征,在句法上要求具备比较主体、比较基准和比较标记(或比较结果)等成分。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把不及范畴的成员分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其中典型成员包括“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指出了不及范畴成员的语序“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第三、四、五章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结构形式,统计了各形式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语料库中的数量。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包括充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句法成分、比较标记的词类或结构、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充当比较点的句法成分以及比较点的位置。语义特征方面,概括了各成员的语义;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具体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语义限制、语义特殊性;比较点的隐含及规律;比较结果的程度性、语义积极性、语义模糊性和语义指向;比较结果前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和作用。语用功能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话题结构:当比较点位于句首时,充当全句的话题;当比较主体和比较点不能分离为两个单位时,二者共同作话题;其他情况下均由比较主体作话题。从各成员比较结果中量度形容词所占的比例来看,“没有(没)”句倾向于客观的比较;“不如”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倾向于主观的比较。从各成员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来看,不及范畴典型成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上的使用倾向为:“不及”句>“不如”句>“比不上”句>“没有(没)”句,排在前面的倾向于书面语体,排在后面的倾向于口语语体。第六章对不及范畴的两个特殊成员——“A不如B,B不如C”和“A连B都/也/还不如”进行了研究。“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旨在说明各比较项中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语用方面这个句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想法、态度感情:当A、B、C的量级关系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对C项的强调;当A、B、C的量级关系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无奈、调侃、讽刺等不同的态度感情。“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为说话人预设A、B处于同一个语义量级中,如果将量级中的成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认知常规或说话人的个人看法,A在量级中的位置应该高于B,而实际的比较结果却是A低于B。在语用功能方面,这个句式主要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以及对比较主体的贬斥。第七章是结论,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现代汉语不及范畴,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进行了描写,对特殊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建立,深化了对比较范畴的认识,为汉语中其他语义句法范畴的建构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参考,为对外汉语“不及”义比较句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珊[6](2020)在《语体性质、类型、发生的再思考 ——一个语文教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将语体知识纳入语文教学中。但目前语文教育界在教学中忽视语体,自动吸收相关理论的意识不强。语言学界对语体的认识纷繁复杂、难以统一,对语体性质、类型、发生等问题的研究存在分歧,这就导致语体理论对实际教学的影响十分有限。本文作为将语体理论与语文教学结合的一种尝试,定位于“破立结合”:破除语体的一般认识,破除教学上语体问题的失误和不足,确立新的理念和基本主张。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方面对于语言学界来说,调整对语体的性质、类型和发生的认识,希望为语文教学提供足够且有效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对于语文教育界来说,改变对语体的看法,充分认识到语体在解决语文教学困境的巨大价值,在实践中运用语体理论。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国内外语体研究概况,理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并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达到本文预期的研究目标。第二章是对语体定义性质的再思考。通过综述现有的语体定义,分析现有定义的不足之处,在思考语体的性质的基础上,运用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构式语法进行理论架构,从适合语文教学的角度提出“语体是在特定类型语境中能够完成一定类型的交际任务的形式类型和意义类型的结合体”这一新思路。第三章是对语体分类的再思考。通过综述现有的语体划分类型,发现现有的分类纷繁复杂,标准多样,下位语体划分粗疏。本文提出要具有语体的层次思维和类型意识以指导语体分类,发现根据不同的分类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单一的分类标准无法满足分类需求。因此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来对语体进行划分,设想建立一个语体分类的三维立体模型,并指出语文教学中需要教授给学生的是“基本语体”这一层次。第四章是对语体发生的再思考。通过综述现有的语体发生研究,发现语体发生研究相对滞后。本文认为语体的产生是互文的结果,并从历时与个体认知两个角度更为具体地看语体的发生。第五章是语体与语文教学。本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取之于语文教学,用之于语文教学。语体对于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有巨大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改变思路:降低原有语体知识教学的具体性,提升文本教学的抽象性,教师在具体的文本中教语体,学生在具体的训练中学语体。希望能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马磊[7](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科瓦尔·叶卡捷琳娜[8](2019)在《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探讨的是汉俄同义词的研究、注释与辨析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анкетныйметод)考察了汉俄同义词。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对汉俄同义词基本定义、类型进行了叙述和比较,得出了两个语言同义词的异同特点。第二章,通过本文的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使用频率,统计了有关数据,并通过线图与数据表证明了两个语言同义词的使用相同与不同特点。第三章,对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理性意义(意义范围,集体个体程度)和色彩意义(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进行了对比。第四章,在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使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学生和俄罗斯学生在同义词运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在教学邻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还描述了在辞书编写方面的应用。本文在调查结果中有了创新点: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在概念上同义,可是在组合的词语不对应。有些词语在俄语中是同义词,不过汉语不是同义词,而是组合词。还有,有些同义词在汉语中是口语的,但是在俄语中是书面语的。有些俄语同义词是口语的,但是汉语中是书面语的。
田煜[9](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提出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袁亮杰[10](2019)在《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学特征是一种语言中不同形态和功能差异的综合体现,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功能,其共现模式体现了语体的差异和语域变异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量化与统计研究路径,实现了对不同语域内语言学特征的量化分析,成为语体语法和语域变异研究的新方向。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由Douglas Biber于1988年创立的多维度分析法,以其量化分析的系统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英语语体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托福考试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而在汉语研究中,多维度汉语语体分析同样能够揭示语言学特征在不同语域的共现模式及其与语体功能的对应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量化研究路径。但目前运用该方法研究汉语语体的文献较为匮乏。本研究运用多维度分析法,选取汉语人文领域(中国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科领域(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六门学科的权威期刊论文(共970篇,逾920万字),对语料中的111项汉语语言学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发现了人文社科领域权威期刊论文具有7个维度的语言学特征共现模式:描述性/阐释性、概念判断/行为再现、铺陈与发展、已然性表述、计数与测量、模糊性表达、顺序与连接。进而,通过对不同学科语域的语篇维度分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并结合具体语料中的语言学特征进行质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学科间的语域变异模式,总结出汉语人文和社科领域的语域变异维度,丰富了汉语语体和语料库研究成果,为学术汉语写作、汉语二语习得、汉语信息处理等提供参考。
二、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对象的范围 |
0.1.3 研究问题 |
0.2 研究价值 |
0.2.1 理论价值 |
0.2.2 实践价值 |
0.3 研究路径、方法和语料 |
0.3.1 研究路径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语料说明 |
0.4 本研究的语言观 |
0.5 本章小结 |
第1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研究综述 |
1.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历时研究 |
1.1.1 单项研究 |
1.1.2 比较研究 |
1.1.3 小结 |
1.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时研究 |
1.2.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形式研究 |
1.2.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功能研究 |
1.2.3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研究 |
1.2.4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其他研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分析 |
2.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类型 |
2.1.1 假言推理类 |
2.1.2 选言推理类 |
2.2 “不然”类关联词语所表征的逻辑语义结构 |
2.2.1 假言推理语义结构 |
2.2.2 选言推理语义结构 |
2.3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征分析 |
2.3.1 否定前提性 |
2.3.2 语义整体性 |
2.3.3 关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与差异 |
3.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 |
3.1.1 语义表征层面的共性 |
3.1.2 时间配搭层面的共性 |
3.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形式 |
4.1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1 “不然”类假言推理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2 “不然”类选言推理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3 小结 |
4.2 “不然”类关联词语与其他词类在话语中的共现情况 |
4.2.1 假言推理类的共现情况 |
4.2.2 选言推理类的共现情况 |
4.2.3 小结 |
4.3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特殊指称序列 |
4.3.1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分隔指称序列 |
4.3.2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语境指称序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 |
5.1 交际意图驱动 |
5.2 语体驱动 |
5.3 事件关系驱动 |
5.3.1 事件间的因果力维度 |
5.3.2 时间维度 |
5.3.3 关系语义框架凸显维度 |
5.4 话语实现与意义建构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立场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立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价值 |
1.5.1 理论价值 |
1.5.2 实践价值 |
第2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性质与结构 |
2.1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内涵 |
2.2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征 |
2.3 承诺类言语行为结构 |
2.3.1 承诺主体 |
2.3.1.1 单向承诺 |
2.3.1.2 双向承诺 |
2.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 |
2.3.2 承诺交际意图 |
2.3.2.1 承诺交际意图的构成 |
2.3.2.2 承诺意向 |
2.3.2.3 承诺事项 |
2.3.3 承诺的形式 |
2.3.4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境 |
2.3.4.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
2.3.4.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
2.3.4.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 |
3.1 表征承诺意向的词及习惯表达 |
3.1.1 承诺动词 |
3.1.1.1 答应型动词 |
3.1.1.2 保证型动词 |
3.1.1.3 承诺型动词 |
3.1.1.4 发誓型动词 |
3.1.2 表意愿的词 |
3.1.2.1 语气副词“一定” |
3.1.2.2 能愿动词 |
3.1.3 习惯表达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形式 |
4.1 承诺类言语行为可能的话语形式 |
4.2 承诺类言语行为整体的话语形式 |
4.2.1 有标记的话语形式 |
4.2.1.1 一项要素 |
4.2.1.2 两项要素 |
4.2.1.3 三项要素 |
4.2.1.4 四项要素 |
4.2.1.5 五项要素 |
4.2.2 无标记的话语形式 |
4.2.2.1 一项要素 |
4.2.2.2 两项要素 |
4.2.2.3 关系结构 |
4.3 承诺言语行为各要素的话语形式 |
4.3.1 承诺主体的话语形式 |
4.3.1.1 单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1.2 双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1.3 承诺者自我承诺的话语形式 |
4.3.2 承诺交际意图的话语形式 |
4.3.2.1 承诺意向的话语形式 |
4.3.2.2 承诺事项的话语形式 |
4.3.3 不同语境中的承诺话语形式 |
4.3.3.1 日常交际和非日常正式交际 |
4.3.3.2 口语环境和书面环境 |
4.3.3.3 营销和非营销环境 |
4.4 语言形式与话语形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话语实现条件 |
5.1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选择 |
5.1.1 承诺主体的选择条件 |
5.1.1.1 单向承诺中的条件 |
5.1.1.2 双向承诺中的条件 |
5.1.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中的条件 |
5.1.2 承诺意向的选择条件 |
5.1.3 承诺事项的选择条件 |
5.1.4 承诺语境的选择条件 |
5.2 承诺类言语行为要素的指称条件 |
5.2.1 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1 单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2 双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1.3 承诺者自我承诺主体的指称条件 |
5.2.2 承诺意向的指称条件 |
5.2.2.1 语义条件 |
5.2.2.2 语体条件 |
5.2.3 承诺事项的指称条件 |
5.2.4 承诺语境的指称条件 |
5.3 承诺言语行为结构要素的线性排列条件 |
5.3.1 意向凸显条件 |
5.3.2 事项凸显条件 |
5.4 承诺话语形式实现的一般工作程序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上确界副词的定义及范围 |
0.3 研究现状 |
0.3.1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 |
0.3.2 上确界副词的个案研究 |
0.3.3 上确界副词的对比及聚合类研究 |
0.3.4 上确界副词的历时研究 |
0.4 研究价值 |
0.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0.5.1 理论基础 |
0.5.2 研究方法 |
0.6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0.6.1 语料来源 |
0.6.2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
1.1 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
1.2 上确界副词量化对象的属性类型及其性质界定 |
1.2.1 数量量级 |
1.2.2 范围量级 |
1.2.3 程度量级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 |
2.1 上确界副词的辞书释义 |
2.2 共性语义特征 |
2.2.1 [+最大限度] |
2.2.2 [+量级] |
2.2.3 [+负向] |
2.2.4 [+小于或等于] |
2.2.5 [+弱可控] |
2.3 个性语义特征 |
2.3.1 [±企望] |
2.3.2 [±主观] |
2.3.3 [±界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 |
3.1 句法位置 |
3.1.1 N/NP+ F_(上确界)+V/VP |
3.1.2 N/NP+ F_(上确界)+NumP |
3.1.3 N/NP + V/VP + F_(上确界)+NumP |
3.1.4 F_(上确界)+N/NP+ V/VP |
3.1.5 F_(上确界)+ Num P + N/NP + V/VP |
3.1.6 N/NP + V/VP + F_(上确界) |
3.1.7 单独使用 |
3.2 句法组合 |
3.2.1 与动词性成分的共现 |
3.2.2 对形容词性成分的修饰 |
3.2.3 对体词性成分的修饰 |
3.2.4 与数量成分的共现 |
3.2.5 与其他副词的连用及顺序 |
3.2.6 同类连用 |
3.2.7 与体标记“着、了、过”的共现 |
3.2.8 与语气词的共现 |
3.2.9 与连词的共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 |
4.1 句类分布 |
4.1.1 陈述句 |
4.1.2 疑问句 |
4.1.3 祈使句 |
4.1.4 感叹句 |
4.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及其义位变体 |
4.2.1 现代汉语中的现实/非现实语义范畴 |
4.2.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 |
4.2.3 “最大限度”的义位变体 |
4.3 语体分布 |
4.4 语用功能 |
4.4.1 预设触发功能 |
4.4.2 焦点凸显功能 |
4.4.3 主观表达功能 |
4.4.4 篇章连接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以“至多”“至少”为例 |
5.1 “至多”“至少”语义层面的不对称 |
5.2 “至多”“至少”句法层面的不对称 |
5.2.1 与动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
5.2.2 与副词连用时的不对称 |
5.2.3 与语气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
5.2.4 与连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
5.2.5 语义、语用上的对称性引起的不对称 |
5.3 “至多”“至少”语用层面的不对称 |
5.3.1 句类分布上的不对称 |
5.3.2 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 |
5.4 “至多”“至少”的不对称是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不对称 |
5.5 “至多”“至少”有标记项、无标记项不对称的跨语言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相关研究综述 |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
1.7.3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
2.1 构式的界定 |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
3.1.1 构件分析 |
3.1.1.1 常量构件“有” |
3.1.1.2 变量构件X、Y |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
3.1.3 语义分类 |
3.1.3.1 并列加合 |
3.1.3.2 整体强调 |
3.1.3.3 语义后重 |
3.1.3.4 转喻概括 |
3.1.3.5 隐喻延伸 |
3.1.4 语义整合层级 |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
3.1.4.5 基本结论 |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
3.1.5.1 语用驱动 |
3.1.5.2 话语功能 |
3.1.6 语用价值 |
3.1.7 结语 |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
3.2.1 前期研究回顾 |
3.2.2 构件分析 |
3.2.2.1 常量构件“无” |
3.2.2.2 变量构件X、Y |
3.2.3 语义整合层级 |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
3.2.3.4 基本结论 |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
3.2.5 小结 |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
3.3.1 相关研究现状 |
3.3.2 构件分析 |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
3.3.2.2 嵌入成分X、Y |
3.3.3 语义整合层级 |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
3.3.3.5 基本结论 |
3.3.4 语用特点 |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
4.1.2 变量构件分析 |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
4.1.3 语义整合层级 |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
4.1.3.4 基本结论 |
4.1.4 构式赋义 |
4.1.4.1 语用驱动 |
4.1.4.2 话语功能 |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
4.1.6 小结 |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
4.2.1 变量构件分析 |
4.2.1.1 语法性质 |
4.2.1.2 语义关系 |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
4.2.2.4 基本结论 |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
5.1.2 X的构成 |
5.1.2.1 体词性的X |
5.1.2.2 谓词性的X |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
5.1.3.4 基本结论 |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
5.2.1.1 体词性成分 |
5.2.1.2 谓词性成分 |
5.2.2 语义整合层级 |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
5.2.2.4 基本结论 |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
5.2.3.2 作话题主语 |
5.2.3.3 作宾语 |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
5.3.1.1 从问到非问 |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
5.3.3 差别概说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
6.1.1 不相关无构式 |
6.1.2 有重叠即量增 |
6.1.2.1 突出典型 |
6.1.2.2 加深程度 |
6.1.2.3 主观评价 |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
6.2.1 整体性 |
6.2.2 离散性 |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
7.2.1 频率的意义 |
7.2.2 频率的分类 |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现状 |
1.3.1 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研究 |
1.3.2 不及范畴的归属研究 |
1.3.3 不及范畴的成员研究 |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2章 不及范畴的建立 |
2.1 “不及”的含义 |
2.2 “不及”是语义——句法范畴 |
2.3 不及范畴的成员 |
2.3.1 有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2 无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3 有争议的成员 |
2.4 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识不及范畴 |
2.5 句法象似性与不及范畴 |
2.6 小结 |
第3章 “不如”句研究 |
3.1 “不如”句的结构特征 |
3.1.1 “不如”句的结构形式 |
3.1.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3.2 “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
3.2.1 “不如”句的语义 |
3.2.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3.3 “不如”句的语用功能 |
3.3.1 “不如”句的语用结构 |
3.3.2 “不如”句的语体分布 |
3.4 小结 |
第4章 “没有(没)”句研究 |
4.1 “没有(没)”句的结构特征 |
4.1.1 “没有(没)”句的结构形式 |
4.1.2 “没有(没)”句的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4.2 “没有(没)”句的语义特征 |
4.2.1 “没有(没)”句的语义 |
4.2.2 “没有(没)”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4.3 “没有(没)”句的语用功能 |
4.3.1 “没有(没)”句的语用结构 |
4.3.2 “没有(没)”句的语体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及”句和“比不上”句研究 |
5.1 “不及”句研究 |
5.1.1 “不及”句的结构特征 |
5.1.2 “不及”句的语义特征 |
5.1.3 “不及”句的语用功能 |
5.2 “比不上”句 |
5.2.1 “比不上”句的结构特征 |
5.2.2 “比不上”句的语义特征 |
5.2.3 “比不上”句的语用功能 |
5.3 “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的比较 |
5.3.1 结构特征的比较 |
5.3.2 语义特征的比较 |
5.3.3 语用功能的比较 |
第6章 不及范畴的特殊成员研究 |
6.1 A不如B,B不如C |
6.1.1 “A不如B,B不如C”的结构特征 |
6.1.2 “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特征 |
6.1.3 “A不如B,B不如C”的语用功能 |
6.2 A连B都/也/还不如 |
6.2.1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特征 |
6.2.2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用功能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1.1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的建立 |
7.1.2 不及范畴典型成员的描写 |
7.1.3 不及范畴特殊成员的分析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语体性质、类型、发生的再思考 ——一个语文教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语体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体: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 |
第一节 纷繁复杂的语体定义 |
第二节 语体问题评析 |
第三节 语体的作用及性质 |
第四节 语体定义新思路 |
第三章 语体的分类 |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语体类型 |
第二节 语体的层次思维与类型意识 |
第三节 语体类型新划分 |
第四章 语体的发生 |
第一节 相对滞后的语体发生研究 |
第二节 互文与语体 |
第三节 语体的历时发生和个体发生 |
第五章 语体与语文教学 |
第一节 人文性与工具性:语文课程性质之争 |
第二节 分离与综合:语文教学目标的发展 |
第三节 形式与意义的融合:语体本位的语文教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五、研究的创新性 |
第一章 汉俄同义词的定义与类型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基本定义 |
一、汉语同义词的定义 |
二、俄语同义词的定义 |
三、汉俄同义词的定义对比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的类型对比 |
一、汉语同义词的类型 |
二、俄语同义词的类型 |
三、汉俄同义词的类型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二节 俄语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汉俄同义词调查结果统计与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相同点 |
二、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不同点 |
第三章 汉俄同义词意义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理性意义对比 |
一、意义范围对比 |
二、同义名词的集体与个体程度差异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色彩意义对比 |
一、语体色彩 |
二、感情色彩 |
三、形象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同义词使用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搭配组合对比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语用表达对比 |
第三节 使语言形象、生动且富于变化 |
第四节 避免重复 |
第五节 相互补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俄同义词使用与教学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翻译领域 |
一、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同义词在翻译领域中出现的偏误 |
二、中国学生在翻译同义词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一、同义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同义词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辞书编写领域研究成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
2.1 比较句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比较句的定义 |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
2.2.2 比较对象 |
2.2.3 比较标记 |
2.2.4 比较点 |
2.2.5 比较结果 |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
3.1 已有研究概述 |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
3.2.1 传统角度分类 |
3.2.2 虚实角度分类 |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6 相关问题研究 |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
5.1 已有研究概述 |
5.2 范围界定 |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
5.3.1 “X像Y一样”句式 |
5.3.2 “像Y一样X”句式 |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
6.1 已有研究概述 |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
6.2.1 “不比”用法类型 |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
7.1 已有研究概述 |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
8.1.1 教材分析 |
8.1.2 教师访谈 |
8.1.3 学生习得情况 |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构成 |
一、研究对象 |
二、语料构成 |
第二节 语言学特征分类汇总 |
第三节 分析工具与研究步骤 |
一、分析工具 |
二、研究步骤 |
第三章 研究发现 |
第一节 因子分析与维度建立 |
第二节 对维度的分析与命名 |
一、维度1:描述性vs.阐释性 |
二、维度2:概念判断vs.行为再现 |
三、维度3:铺陈与发展 |
四、维度4:已然性表述 |
五、维度5:计数与测量 |
六、维度6:模糊性表达 |
七、维度7:顺序与连接 |
第三节 各学科维度分的计算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语域的理论及维度分均值的描述统计 |
一、语域的理论及其三个变量 |
二、维度分均值的描述与对比 |
第二节 维度分的推论统计与学科间语域对比 |
一、维度分的多变量方差分析 |
二、学科间的多重比较及差异 |
三、不同学科语域对比与解释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尚存不足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 本研究中111项语言学特征的举例及来源 |
附录二 本研究中语言学特征的基本数据(每千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现代汉语语体年龄阶段研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D]. 邸子桓.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现代汉语承诺类言语行为研究[D]. 许春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D]. 郑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4]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钟健. 吉林大学, 2020(01)
- [6]语体性质、类型、发生的再思考 ——一个语文教学的视角[D]. 何珊.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8]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D]. 科瓦尔·叶卡捷琳娜.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D]. 袁亮杰.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