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创造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唐雪[2](2021)在《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涵盖的一个要点,在倡导全民美育、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特殊媒介,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也在不断挖掘古诗词与审美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审美素养价值。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审美素养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并且其中只有少量的研究是将关注点放在小学阶段,整体上来看,所研究的内容实践价值丰富而理论价值匮乏。本研究拟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尝试建构起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以期对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实践途径提供标准和参照,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完善和提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核心概念;第二章分别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结合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剖析出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五个要素,为后面章节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对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古诗词蕴含的审美因素;第四章着重研究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及优秀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课例,从审美素养的视角对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等进行观察、整理并分析,试图发现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没有设计出合理、系统、明确的指向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五章首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维度框架进行建构,由此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再辅之以对应学段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设计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提供一些标准参考和实践指导。
丁云兰[3](2021)在《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与符号。绵竹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系统,给到学生视觉刺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发展,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发展。深入探究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深化我们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功能的认识,优化绵竹年画在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促进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探讨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影响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总结梳理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首先,笔者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对绵竹年画和审美经验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解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了解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理解审美经验的内涵,对审美经验进行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其次,将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提供分析框架,基于对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维度包括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三个方面,同时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从理论层面探析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再次,通过绵竹年画在新语境环境下的阐释、说明、创作,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重新总结梳理和呈现,加深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将绵竹年画自身所蕴含着的内在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美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来分析描述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明白绵竹年画自身的价值是可以被课程所传递表达出来的,对学生审美经验的发展和建构是有影响的。通过采取课堂观察,做课堂记录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以及教学的环境,了解绵竹年画在教学中的一个呈现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的表现情况;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以及精神内容的理解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原因;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感受和认知;通过对学生创新年画的分析,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制作工艺和精神内涵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意识。然后,通过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学生通过环境的创设,对绵竹年画产生审美冲动,在节奏的变化中合理的组织学生的能量,让学生在秩序的控制下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将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审美经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身获得的审美经验,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美化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优化对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展示,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不仅实现了审美经验的工具性价值,也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经验。最后,通过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路径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出发,从审美的角度,用审美的方法探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使民间艺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使学校的美术课程更具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的生长发展,通过筛选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艺术化表达,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强化对学生审美经验物化过程和作品的反馈,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助力,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审美体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丰富完善着学生的审美经验,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展。
曹勇[4](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5](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邓晶艳[6](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刘娜[7](2021)在《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等待我们去开启,大学生当磨砺心性,成长为国家的顶梁柱。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复杂严峻局势下应运而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方针策略,竭力在高校搭建完善的体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成长冲突,培养学生卓越的素养能力,呼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基础,对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活应激源、幸福发展和抑郁问题等文献进行研究,阐述国内外学术界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活应激诱发理论下三类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幸福抑郁的中介调节效应。本文以“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1733人,本文采取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PSS21预测分析软件线性统计、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结构建模来处理频数分析、均值比较、多元回归和结构建模等,最后提出学生与学校层次的建议对策,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研究在大学生生活应激情境下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介于幸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干预效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三大内涵,顺应我国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特有的双向调节效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节应激压力,追求幸福生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幸福PERMA展示了幸福的优势内驱力,大学生认识幸福,并追求幸福,在核心素养内在激发下,防御、干预应激和抑郁的负性效应,克服心理危机,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幸福观;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指数,在核心素养变量与内在幸福因子干预效应下,战胜外界的压迫,具备积极的自我力量,回归正常生活;生活应激源涵盖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激增的挫折挑战,使得部分素质能力薄弱匮乏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心理危机频发,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水平,阻挡正常的社会适应发展。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工作策略: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胡杨[8](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徐在贵[9](2021)在《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从国家层面指明了当前学科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塑造高尚人格的教育方式,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育人指标,应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一项富有传统美学精神与美育内容的课程,具有很大的美育渗透优势。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有助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培养学生高尚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发挥武术“以美育人”功能,深化武术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美育建设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以现代美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初中学生心理特征等为理论基础,对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进行研究,基于当前上海市初中武术课程实施与教学现状,对“渗透什么”“怎样渗透”等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一,基于对武术教学特色、美育渗透特点、初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深刻把握,指出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即发展武术审美能力,体悟并掌握武术初级拳术;培养武术审美意识,品味并领会武术审美意蕴;培养高尚人格素养,学习并传承武术文化精神。相应的渗透内容应包含三大类:可直观感知美感形式的武术形象美、需深层品味审美内涵的武术意蕴美、能潜移默化审美情感的武术精神美。其中形象美包括民族风情、传统韵味的工艺形象美,身匀体健、形美神盈的身体形象美,灵活轻巧、技为艺用的技击形象美等;意蕴美包括以形传神、气韵生动的演练气韵美,敬重自然、崇尚和谐的文化意象美,情景相融、物我同一的哲思意境美等;精神美包括勇武刚强、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美,宽厚仁德、尊师重道的崇德精神美,匡扶正义、忠义爱国的侠义精神美等。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上海市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分析武术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态度与实践行为等,揭示出初中武术美育渗透教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即教师美育认识不足,美育渗透实践能力偏低;教学内容设置失衡,重技能教学轻美育教化;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相应的方法与措施;美育渗透研究薄弱,缺少可借鉴的实践案例等问题。第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标指向与渗透内容特点,研究提出以下路径。(1)通过开展自我教育和美育培训,拓展教师审美基础知识与能力;深入美育研究和教学探析,提高教师美育渗透认知与理念;丰富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升教师审美实践能力与技巧等途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2)通过以形象美贯穿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打造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意蕴美诉诸艺术手法与形式题材,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以精神美勾连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塑造传承文化精神的教学理念等思路,设计与编排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内容。(3)通过创设武术审美情境,促进学生的武术审美感知与体悟;开展武术审美训练,激发学生的武术审美创造与表现;丰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武术审美趣味与理想等方式,丰富与拓展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活动方式。(4)通过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评价机制;美化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对武术美育渗透的支持度等路径,营造与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内外环境。
高鑫蕊[10](2021)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保定Y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流行乐队社团组建作为探索与践行学校“五育”并举素质教育精神的一项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高中流行乐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可行的、且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新的社团形式。而这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文件,也着重强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从而在具有优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空间与舞台。通过流行乐队的发展,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能够对高中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达到全人的教育。此研究以高中流行乐队为载体,美育为依托,教学实践为路径试图探究出高中流行乐队这种社团形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更适合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透过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对流行乐团的教学实践进行改革与探索,是此研究的核心内容。更好地进行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索,保定Y中学流行乐队成立于2012年,至今已有9年的发展,社团共有58人,组建之初是为了进一步加速校园艺术社团多元化进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如今流行乐队的存在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参与人数也逐渐增多,为学生提供舞台和实践的空间也越来越多。随着乐队的发展,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索,其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根据对学生乐队学习情况的调查也发现了此社团一直处于学生成员自管理的状态,无论是在乐队管理还是乐队训练等方面,都有一个教学改革的空间。本研究鉴于这样一个条件下,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为了流行乐队开展的更好,更贴近于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图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依然如故的流行乐队焕然一新,从而促进了该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学生自身整体基本素质成长和提高的阵地。本研究以保定Y中学为实践对象,对该校的流行乐队进行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分析法,对流行乐队在高中校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与研究。力图总结出更为有效的针对高中流行乐队训练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此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校园文化与中学音乐社团的理论概述,为流行乐队实践活动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通过对学校流行乐队的深入调查与分析,了解了乐队学生的学情以及乐队实践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是在此基础之上对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针对乐队各乐器演奏训练的方式方法,以及在提升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章是对流行乐队教学实践的反思以及组建后的成效,结合有关教学实践所存在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地解决了乐队社团存在的部分问题,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愿意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克服困难的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态度也愈来愈积极。由此可见流行乐队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自身整体基本素质成长和提高的阵地,它不仅为高中生提供了音乐实践机会,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单一,同时也对高中生心理、学习上的减压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意义。
二、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创造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创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迫切需要 |
1.1.2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反思 |
1.1.3 完善关于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有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2 古诗词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古诗词 |
1.5.2 审美素养 |
1.5.3 教学目标 |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合理性 |
2.1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
2.1.1 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
2.1.2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要求 |
2.2 审美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 |
2.2.1 接受美学理论 |
2.2.2 审美教育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
2.3.1 审美感知 |
2.3.2 审美想象 |
2.3.3 审美情感 |
2.3.4 审美理解 |
2.3.5 审美创造 |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 |
3.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分析 |
3.1.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文情况分析 |
3.1.2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情况分析 |
3.2 古诗词的审美因素分析 |
3.2.1 语言美 |
3.2.2 音乐美 |
3.2.3 意境美 |
4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4.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例研究 |
4.1.1 高学段《送元二使安西》课例研究 |
4.1.2 低学段《望庐山瀑布》课例研究 |
4.1.3 中学段名师《清平乐·村居》课例研究 |
4.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1 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
4.2.2 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
4.2.3 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
4.2.4 学生审美理解缺乏重视 |
4.2.5 学生审美创造相对薄弱 |
4.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3.1 教师忽视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 |
4.3.2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时面临困境 |
4.3.3 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自身特点所致 |
5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建构 |
5.1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维度框架 |
5.1.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感知目标维度框架 |
5.1.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想象目标维度框架 |
5.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情感目标维度框架 |
5.1.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理解目标维度框架 |
5.1.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创造目标维度框架 |
5.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段教学目标建构 |
5.2.1 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2.2 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2.3 第三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
5.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和本能 |
1.1.2 民间艺术自身的艺术形制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
1.1.3 小学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经验的培养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绵竹年画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审美经验的相关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年画 |
1.4.2 绵竹年画 |
1.4.3 经验 |
1.4.4 审美经验 |
1.4.5 建构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理论基础 |
2.1 审美心理相关理论 |
2.1.1 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阶段 |
2.1.2 审美心理活动的特点 |
2.2 审美经验的构成 |
2.2.1 从经验到审美经验 |
2.2.2 审美经验的三个维度 |
2.3 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经验建构 |
2.3.1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 |
2.3.2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生长的课程目标观 |
2.3.3 知识和经验相统一的课程内容观 |
2.3.4 “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
3 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
3.1 绵竹年画课程的现状 |
3.1.1 调查资料的来源 |
3.1.2 调查资料的记录 |
3.1.3 绵竹年画课程的开展情况 |
3.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课例分析 |
3.2.1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性维度 |
3.2.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 |
3.2.3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工具性维度 |
4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
4.1 关注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 |
4.1.1 创设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冲动 |
4.1.2 科学合理的筛选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秩序发展 |
4.1.3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节奏 |
4.1.4 唤醒学生的想象力,维持学生的能量 |
4.2 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实践经验 |
4.2.1 利用身体获得感性认知 |
4.2.2 在活动中实践认知 |
4.3 实现学生作品的工具性价值,完善学生的审美经验 |
4.3.1 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审美发展 |
4.3.2 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
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 |
5.1 实现学生生长发展的教育目的 |
5.1.1 真实地再现民间艺术 |
5.1.2 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和改造 |
5.1.3 实现学生的自由生长 |
5.2 知识、经验和环境相统一的教育内容 |
5.2.1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
5.2.2 符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
5.2.3 符合教师的专业素养 |
5.2.4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
5.3 艺术化表达的教育方法 |
5.3.1 艺术化的表达方式 |
5.3.2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
5.4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
5.4.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5.4.2 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
5.4.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5.5 优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发展PERMA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干预抑郁发作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5 核心素养、幸福、抑郁的关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述评和研究展开 |
1.4.1 研究述评 |
1.4.2 研究展开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 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发展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抑郁干预的理论 |
2.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
2.3.2 自我调节与积极干预 |
2.3.3 预防抑郁发作的理论 |
2.4 中国大学生三类六维发展核心素养概念 |
2.4.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
2.4.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
2.4.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与调研工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调研工具 |
3.3 理论假设与实证验证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资料与信度效度检验 |
4.1.1 问卷信度与答卷效度检验分析 |
4.1.2 人口学和社会学资料频数分析 |
4.2 生活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均值比较分析 |
4.2.1 男女生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 |
4.2.2 三类学校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 核心素养、幸福与抑郁均值比较分析 |
4.3.1 男女生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 |
4.3.2 三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3 男女生幸福发展指标均值比较 |
4.3.4 三类学校学生幸福发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5 男女生抑郁发作指标均值比较 |
4.3.6 三类学校学生抑郁发作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 大学生核心素养、应激、抑郁、幸福因素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应激源及其反应8 项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 维度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积极幸福发展5 要素相关分析 |
4.4.4 大学生消极抑郁发作9 症状相关分析 |
4.4.5 核心素养、应激、抑郁与幸福的分析 |
4.5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1 总样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2 男女生生活应激分别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3 总样大学生9/18 项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4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5 总样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加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6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增加幸福回归预测 |
4.6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预防抑郁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7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增加幸福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8 大学生“S生活应激—O核心素养—R增幸福与防抑郁”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大学生应激诱发抑郁发作、核心素养激励幸福发展的工作原理 |
5.1.1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具有群组差异特点 |
5.1.2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受其性别分组调节 |
5.1.3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亦受学校分类调节 |
5.2 大学生生活应激本质是其生活应激源诱发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
5.3 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增进幸福与预防抑郁的双重调节作用 |
5.3.1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提升其幸福发展五要素 |
5.3.2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舒缓其抑郁发作九指标 |
5.4 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所获得的幸福反过来对抑郁具有疗愈作用 |
5.5 建议: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策略 |
5.5.1 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 |
5.5.2 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 |
5.5.3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发掘武术审美教育功能,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塑造学生高尚品格 |
1.2.2 有助于更新武术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武术兴趣,深化学校武术教育改革 |
1.2.3 有助于完善以美育武理论,拓宽以美育人渠道,促进学校美育工作开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学科美育渗透研究 |
1.3.1.1 武术美育渗透研究 |
1.3.1.2 体育美育渗透研究 |
1.3.2 国外学科美育渗透研究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阐释 |
1.4.2.1 现代美育理论 |
1.4.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3 初中学生心理特征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内容设计 |
2.2.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2.2.3 问卷信效度检测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访谈法 |
2.2.5 跨学科研究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与基本内容 |
3.1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 |
3.1.1 发展武术审美能力,体悟并掌握武术初级拳术 |
3.1.2 培养武术审美意识,品味并领会武术审美意蕴 |
3.1.3 培养高尚人格素养,学习并传承武术文化精神 |
3.2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基本内容 |
3.2.1 形象美:武术美感形式的直观感知 |
3.2.1.1 身匀体健、形美神盈:武术形体动作表现的身体形象美 |
3.2.1.2 灵活轻巧、技为艺用:武术演练格斗展现的技击形象美 |
3.2.1.3 民族风情、传统韵味:武术服饰器械呈现的工艺形象美 |
3.2.2 意蕴美:武术审美内涵的深层品味 |
3.2.2.1 以形传神、气韵生动:武术艺术表达蕴藏的演练气韵美 |
3.2.2.2 敬重自然、崇尚和谐:武术语言符号蕴含的文化意象美 |
3.2.2.3 情景相融、物我同一:武术审美追求蕴含的哲思意境美 |
3.2.3 精神美:武术审美情感的潜移默化 |
3.2.3.1 勇武刚强、自强不息:武术坚毅品质中的尚武精神美 |
3.2.3.2 宽厚仁德、尊师重道:武术道德情操中的崇德精神美 |
3.2.3.3 匡扶正义、忠义爱国:武术高尚情怀中的侠义精神美 |
4 初中武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 上海市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 |
4.1.1 初中武术课教师基本情况 |
4.1.2 初中武术课教师美育渗透态度与了解程度 |
4.1.3 初中武术课教师的美育渗透实践 |
4.1.4 初中美育渗透实践结果的归因探讨 |
4.2 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困境 |
4.2.1 教师美育认识不足,美育渗透实践能力偏低 |
4.2.2 教学内容设置失衡,重技能教学轻美育教化 |
4.2.3 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
4.2.4 美育渗透研究薄弱,缺少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
5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实施路径 |
5.1 培养与提升初中武术课教师的审美素养 |
5.1.1 开展自我教育和美育培训,拓展教师审美基础知识与能力 |
5.1.2 深入美育研究和教学探析,提高教师美育渗透认知与理念 |
5.1.3 丰富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升教师审美实践能力与技巧 |
5.2 设计与编排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基本内容 |
5.2.1 以形象美贯穿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打造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
5.2.2 将意蕴美诉诸艺术手法与形式题材,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 |
5.2.3 以精神美勾连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塑造传承文化精神的教学理念 |
5.3 丰富与拓展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活动方式 |
5.3.1 创设武术审美情境,促进学生的武术审美感知与体悟 |
5.3.2 开展武术审美训练,激发学生的武术审美创造与表现 |
5.3.3 丰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武术审美趣味与理想 |
5.4 营造与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内外环境 |
5.4.1 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评价机制 |
5.4.2 美化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教学环境 |
5.4.3 提高学校对武术美育渗透的支持度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保定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校园文化与中学音乐社团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校园文化与中学音乐社团的概念界定 |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
二、中学音乐社团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校园文化的功能 |
一、人才培养功能 |
二、价值引领功能 |
三、人的社会化功能 |
四、团体凝聚功能 |
五、人格塑造功能 |
第二章 保定Y中学乐队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学校发展概况 |
一、学校简介 |
二、组建乐队缘由 |
三、乐队的师资现状 |
第二节 对学生乐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问卷问题整理归纳 |
第三章 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究 |
第一节 准备阶段,诱导学生学习动机 |
一、乐队成员的选拔与管理 |
二、曲目的选择 |
第二节 实施阶段,乐队基本训练 |
一、乐队主唱的训练 |
二、乐队各个乐器的训练 |
三、乐队合奏的训练 |
第三节 提升阶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一、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
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
三、提高学生即兴创造能力 |
第四章 流行乐队教学实践的成效与反思 |
第一节 流行乐队教学实践的成效 |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二、教师对乐队的认可 |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流行乐队教学实践的反思 |
一、乐队曲目的选择 |
二、乐队合奏的排练 |
三、乐队的实践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乐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倔强》排练总谱 |
致谢 |
四、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创造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D]. 唐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D]. 丁云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9]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徐在贵.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10]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流行乐队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保定Y中学为例[D]. 高鑫蕊.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