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安徽结核病防治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李玲[2](2020)在《安徽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一:2005~2018年安徽省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目的描述安徽省肺结核流行情况,分析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安徽省2005~2018年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各组间发病率比较,用线性趋势x2检验分析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2005~2018年安徽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591144例,2005~2011年每年的涂阳患者构成比均在45%以上,从2012年开始涂阳患者构成比下降明显,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之同时,菌阴患者构成比逐年上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97.9/10万下降到2018年的49.9/10万,平均每年下降3.4%。男女性别比为2.70︰1,65岁以上组报告发病率最高,农民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3.2%。安徽省报告的肺结核病人数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以年为周期,每年3、4月为报告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地区分布不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和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相关。2005~2018年全省共登记治疗肺结核患者542455例,登记管理率为91.76%(542455/591144),治疗转归率86.90%,治疗成功率为80.77%。2015~2018年共登记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1369例,治疗率84.15%,其中,2015~2016年登记的M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为52.31%。结论患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65岁以上、农民、贫困人口是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春季是肺结核高发季节,皖南山区是高报告发病率地区,耐多药患者发现率不高,治疗成功率低,应提高基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减少菌阴肺结核过诊比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结核病防治管理措施。对影响耐多药患者发现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发现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及实现耐多药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最终达到减少耐多药肺结核传播的目的,是安徽省下一步结防工作的重点。研究二:安徽省普通肺结核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目的对普通结核病患者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MDR-TB)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状况及医疗花费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地减轻患者因治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提高MDR-TB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MDR-TB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经济负担调查调查采取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根据各市人均GDP水平和地理分布分层,再综合考虑安徽省耐多药基线调查数据、各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水平等因素,选择合肥市、淮南市、蚌埠市、阜阳市、滁州市、芜湖市、铜陵市和淮北市8个市为调查点,共调查143例MDR-TB患者和160例普通肺结核患者。问卷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P 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分布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的MDR-TB患者和普通肺结核患者在在医疗保险构成类型(P=0.036)、患病前家庭年收入(P=0.001)及患病后前庭年收入(P<0.001)、家庭因病负债情况(P<0.001)、是否被认定为贫困户(P<0.001)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R-TB患者因病负债的比例更高(P<0.001),调查的MDR-TB患者组平均因病负债额度为44386元高于普通患者的19277元(P<0.001),在MDR-TB患者组中有20.28%的患者被当地民政部门认定为贫困户,而普通患者中只有6.25%为贫困户。本次调查的MDR-TB患者和普通肺结核患者在合并糖尿病(P=0.021)、既往接受抗结核治疗次数(P<0.001)、最近一次结核病就诊机构类别(P<0.001)、治疗停药情况(P=0.002)、复查情况(P=0.009)和治疗结果(P<0.001)等方面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R-TB的例均医疗花费是普通患者的2.61倍,MDR-TB患者的直接医疗花费与患者的就诊机构数量、确诊机构类别、治疗机构类别和MDR-TB治疗方案有关,间接医疗花费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MDR-TB确诊机构类别有关。结论保证MDR-TB相关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是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希望政府能加大在MDR-TB治疗管理上的经费投入,大力提高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同时改进医疗保障政策,切实有效减轻MDR-TB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治疗意愿和依从性,从而提高MDR-TB的发现率和治疗成功率,减少MDR-TB的传播,降低安徽省MDR-TB疫情。
刘富强[3](2020)在《湖北省肺结核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的分布特征,识别肺结核发病的高风险聚集区域和时段,为制定湖北省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提供理论参考。2.从时空维度,利用贝叶斯时空模型,探讨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与肺结核发病之间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有效开展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探讨ARIMA时间序列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组合模型预测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率的可行性,为肺结核病预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1.利用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分析2006~2015年湖北省肺结核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的长期变化趋。并以肺结核发病数据为基础资料与湖北省GIS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匹配,采用Arc GIS10.1软件绘制湖北省肺结核年度发病率分布图。2.利用Geo Da1.8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Moran’I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Sa TScan9.1软件进行单纯空间扫描和时空扫描分析,依据湖北省市级或县区级肺结核病发病数据,分析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的时空聚集特征。3.收集湖北省各市2006~2015年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相关资料,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初步筛选变量,利用Win BUGS1.4软件构建贝叶斯时空模型,以异常信息准则DIC(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选择最优时空模型,从时空维度分析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对湖北省各地区肺结核发病率的影响。4.依据2011~2014年湖北省肺结核月发病率数据,分别构建ARIMA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5年1~12月发病率,再利用ARIMA模型预测得到的拟合序列数据,构建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5年1~12月发病率。结果:1.湖北省2006~2015年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呈显着下降趋势,且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排名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恩施州、宜昌市和咸宁市,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为宜昌市,降幅达38.7%。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结核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在65~74岁年龄段达到最高峰。男性肺结核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发病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加不断变大。不同职业人群中,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为农民,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2.04%。2.对湖北省2011~2015年肺结核发病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各年Moran’I值分别为0.42、0.54、0.45、0.41和0.53,Moran散点图主要集中在正-正和负-负象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肺结核发病高风险县区主要在鄂西南地区。单纯空间扫描分析发现湖北省在2006~2009年和2013~2015年均存在高风险聚集区,2006~2009年聚集区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高于2013~2015年。时空扫描分析发现了一类和二类高风险时空聚集区各1个,聚集时段为2006~2008年。3.贝叶斯最优时空交互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当地肺结核发病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负相关,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老龄人口比例和空气中SO2浓度正相关。4.依据拟合优度(BIC=-1.876)和残差白噪声检验(P>0.05)选择ARIMA(0,1,0)*(1,1,0)12模型为最优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对湖北省2015年12个月份的肺结核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三种预测模型的年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在10~20%之间。模型间比较,显示组合模型预测的均方误差(0.934)、平均绝对误差(0.725)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10.255%)均为最小。结论:1.2006~2015年湖北省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呈显着下降的趋势。男性和高年龄段人群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农民占总报告病例数比例最大。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率在分布上存在时空聚集性,发病热点区域集中在鄂西南和东部地区,热点时段为2006~2008年。2.贝叶斯时空交互效应模型较好拟合和评估了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对各地肺结核发病率的影响作用,发现湖北省各地肺结核发病率与当地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老龄人口比例和空气中SO2浓度等指标在时空维度上存在显着关联性。3.ARIMA时间序列、人工神经网络和两者组合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湖北省肺结核历史发病率资料,其预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在10~20%之间,提示三种模型均能较好的对肺结核发病率的进行短期预测,其中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最好。创新点:1.利用Arc GIS软件描述湖北省肺结核病发病的地区分布,Geo Da软件开展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Sa TScan软件进行空间和时空扫描分析,这些软件和方法有利于发现疾病流行的空间聚集性特点,找出潜在的高风险聚集地区和时段以及动态变化。2.利用贝叶斯时空分析技术把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结合起来,从人口、经济、卫生和环境等多层面,对湖北省肺结核疫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贝叶斯时空交互效应模型对危险因素的影响作用评估更准确,并且能够从时空维度对湖北省各地区结核病发病危险度进行有效估计,有助于探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人群健康状况变化与地理社会环境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3.以线性的ARIMA时间序列、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和两者组合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从线性、非线性和两者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率预测的最优模型,为肺结核预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唐玉琴[4](2020)在《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染病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传染病与防控教育内容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设“传染病与防控”校本选修课程,对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挖掘初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传染病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研究中以校本课程开发、传染病与防控、健康生活素养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展开了“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在云南省昆明长城中学初二年级573名学生中开展了学生状态和需求的学情问卷调查和分析,基于此调查结果确定了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了课程讲义。以选修该课程的40名学生作为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传染病预防的能力和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梁胜翔[5](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刘雪琼[6](2020)在《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相关因素把控程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传染病历史以来就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当某种传染病一旦爆发或流行,不仅会引起广大群众的恐慌心理,也会造成国家与地区的沉重经济负担,因此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所面临的传染病风险因素也是多种多样,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生态环境、气候、地理等条件,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致病源,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行为习惯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并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应该从整体上对传染病的风险因素进行把控,包括对传染病本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对风险变化趋势的预测预警、对风险实施干预控制等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目的:研究遵循“现状分析-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聚焦于浙沪传染病领域,评价和衡量浙沪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建设水平,总结浙沪传染病监测系统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定性梳理和定量验证的分析过程明确体系建设不足的问题所在,并探寻突破重点,最终形成对未来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优化策略。方法:本研究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和政策制定科学程序的指导下,于2018年3月—8月收集文献资料和政府公开发布的报告,资料收集完成后使用Excel和SPSS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并采用差距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结果:(1)识别传染病问题本底状况的能力浙沪已经利用监测系统开展了广泛的传染病问题识别,上海78.8%传染病的问题已经有了发病率等敏感指标信息、三间分布、影响因素识别等信息的发布,较浙江高1.9%;经量化后得到2017年上海识别应关注传染病问题本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程度为49.9%,浙江省为45.4%;两地识别传染病本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1),方程解释程度均高于70.0%。(2)预测预警传染病风险的能力上海市能够根据传染病的现况做出发病率等敏感指标信息变化或预测、问题发展趋势预警等的问题占比并不高,为55.8%,低于浙江省的63.5%;经量化后得到2017年上海市根据传染病监测系统对传染病风险预警程度仅为1.13%,浙江省为0.9%;相关回归分析后发现上海市对传染病风险预警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浙江省对传染病风险预警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1)。(3)提出干预应对措施的能力浙沪经过监测系统监测后发布的所有资料中,涉及到对传染病问题提出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干预控制等相关内容占比分别为75.0%和78.8%;经过量化得到浙沪2017年总体利用监测系统提出传染病干预应对措施的总体能力分别为2.6%,25.9%;相关分析后发现浙江省提出传染病干预应对措施的总体能力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尚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而上海市提出传染病干预应对措施的总体能力较高,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4)开展应急处置的水平浙沪两地利用监测系统所发布的所有信息中,上海市涉及到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问题数占比较浙江省高,为76.9%和5.8%;量化后得到上海市的应急处置水平为6.6%,浙江省的应急处置水平仅为0.9%;相关回归分析后发现浙江省传染病应急处置总体水平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呈正相关(P<0.05),可能由于近年来浙江省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不稳定有关,上海市提出传染病干预应对措施的总体能力较高,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5)干预政策效果评估程度浙沪两地涉及到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的问题数占比并不低,在已关注的传染病问题范围中,分别能够达26.9%和63.5%;量化后得到浙沪开展干预效果评估的程度分别仅为0.26%和4%,较2000年仅提升了0.16%和2.7%;相关分析后发现浙江省提出传染病效果评估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尚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而上海市提出传染病效果评估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1)浙沪两地传染病领域问题识别状况工作已有序开展,并正在步入规范化和完善化,为传染病风险预警和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浙沪两地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基本没有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所收集的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在风险预警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3)浙沪两地利用监测信息提出干预应对措施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和加强。(4)浙沪两地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未对应急处置措施的提出和开展提供有力支撑。(5)浙沪两地对于传染病干预效果评估的机制并未建立,评估状态不稳定,监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并未很好的支撑传染病问题的干预效果评估。
阿布都合力里·阿布都卡迪尔[7](2020)在《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新疆居民健康体检基本情况及疾病检出顺位,探讨与分析不同年份全疆各类疾病检出顺位变化,比较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年龄段、地州各类疾病检出率差异,以期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疾病检出特征,为有针对性地识别各类慢性病高危人群及高发地区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信息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体检者性别、年龄、所在地州市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并对2017、2018年全疆疾病检出率前10位的疾病进行排序,进而分析主要慢性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州全民健康体检各类疾病检出率及检出顺位,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州各类疾病检出率差异。结果: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了新疆(14个地州市不包含兵团)15岁及以上居民健康体检信息共27448566份,其中2017年9609970人次,占35.02%;2018年17838596人次,占64.98%。2017年健康体检检出率前十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冠心病、支气管炎、贫血、肾结石、肾囊肿、结核;2018年为: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炎、支气管炎、结核、贫血、冠心病、肾囊肿、肾结石。2018年高血压、胆囊炎、冠心病、肾结石等疾病检出率低于2017年,而糖尿病、脂肪肝、支气管炎、结核、贫血、肾囊肿等疾病检出率高于2017年。与2017年相比,2018年顺位上升的有糖尿病、支气管炎、结核;顺位下降的有脂肪肝、冠心病、肾结石。不同性别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全疆平均水平,而女性则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且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检出顺位不同,其中脂肪肝检出顺位上升,而高血压检出顺位下降。2018年男性脂肪肝、糖尿病检出率较2017年分别升高了3.72%和1.38%,而高血压检出率较2017年降低了8.88%。不同年份女性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检出顺位相同。2018年女性脂肪肝、糖尿病检出率较2017年分别升高了0.01%和3.06%,而高血压检出率较2017年降低了8.54%。不同年龄段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体检疾病检出率前三的疾病顺位不同。35-45岁居民健康体检检出率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与2017年相比脂肪肝检出顺位有所上升;而45岁以上者为: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与2017年相比糖尿病检出顺位有所上升。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各类疾病检出率不同,其中65岁以上者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且随着年龄的升高,检出率逐渐升高。不同年份南、北、东疆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8年北疆地区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东疆地区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北疆和南疆地区。糖尿病和脂肪肝在不同年份地州间差异不同,2017年东疆地区糖尿病和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北疆和南疆地区,而2018年为南疆地区高于北疆和东疆地区;结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服务得到显着提高,但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新疆居民体检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均为与个体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且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地区居民疾病检出情况不同,采取个性化管理和控制措施,加强合理膳食、增强体育锻炼及改变戒烟戒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科学健康干预率和疾病知晓率,可对预防慢性病、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疾病患病率,有效减轻个人、社会医疗经济负担和国家医疗保险支出有重要的意义。
汪娟[8](2020)在《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据WHO发布的全球前十位死亡原因分析,在2016年全球5690万例死亡中,半数以上(54%)由10个原因导致,2016年下呼吸道感染在全世界造成300万人死亡,仍是最致命的传染病。虽然近几年传染病发病率有大幅下降,部分旧的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传染病仍然在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社会环境是影响传染病防治体系的综合因素,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传染病防治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构建科学实用的传染病防治体系提供新的思路。目的:通过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社会环境的支撑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了解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各组成部分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其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明确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内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环境角度的优化建议。方法:本研究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及政策制定科学程序为指导性方法,以基于“适宜公共卫生体系评价标准”的规范差距分析法及敏感性分析法为具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政策、文献资料以及常规统计资料的收集,运用Excel建立初始数据库,结合SPSS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果:(1)浙沪两地政策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决定程度浙沪两地政策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决定程度分别为55.7%和40.7%,分别达到适宜标准的65.5%和47.9%,浙江省政策环境决定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上海市政策环境决定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2)浙沪两地法律体系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保障程度浙沪两地法律体系的保障程度分别为76.8%和72.8%,分别达到适宜标准的90.4%和85.7%,二者与传染病发病率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P<0.01)和-0.876(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法律体系保障程度对健康结果的改善无明显作用,上海市则对健康结果有作用,解释程度为37.1%,弹性系数为-0.627。(3)浙沪经济发展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浙江经济发展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为48.4%,达到适宜标准的56.9%,上海经济发展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为50.3%,达到适宜标准的59.2%,二者与对应地区传染病发病率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4)浙沪文化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浙沪文化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分别为31.2%和40.8%,达到适宜标准的36.7%和48%,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P<0.05)和-0.738(P<0.01),回归结果显示浙沪两地文化环境均对健康结果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解释程度分别为28.7%和56.3%,弹性系数分别为-0.434和-0.767。综合上述四个指标得到总体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作用,数据显示浙沪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分别为54.2%和51.1%,分别达到适宜标准的63.8%和60.1%,二者与对应地区传染病发病率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P<0.05)和-0.766(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地社会环境均未对健康结果的改善起到作用。结论:(1)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在稳步提升;(2)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与适宜标准仍有差距,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作用仍需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
林长云[9](2019)在《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及公平性研究》文中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场平衡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之间的博弈,怎么样发挥政府卫生资金的社会再分配功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保障民生,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命题。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下,政府卫生资金投入规模大小和结构直接影响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间、地区间、不同类别机构、不同层级机构间的配置,影响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经济运行与事业发展,进而影响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最终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当前,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稳步推进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因素,都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一方面,自医改新政实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投入政策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差异和资金投入差异仍然显着,“看病难、看病贵”仍旧是困扰百姓的难题。因此,准确把握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空间分布现状,客观分析探究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及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以及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公平性的概念、口径、内涵、衡量维度、衡量指标等内容进行了界定;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及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制度影响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相关理论和影响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本论文对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政策演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评价;利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健康需要、政府卫生支出等方面数据,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健康需要、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空间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对政府卫生投入规模、结构、地区分布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集中指数法和肯德尔一致性系数法等研究方法,对政府卫生资金地区投入和健康产出的公平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基于健康需要的卫生财政投入指数作为因变量,以反映中央地方财权事权责任划分情况;以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的投入力度和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力度和水平构建自变量指标,创建了实证分析模型,分析以地方财权的责任、普惠或扶持性财政资金对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对导致空间分布和公平性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促进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提出相关建议,为保证我国政府卫生资金地区分布公平提供决策依据,助力推动我国深化医改进程和健康中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省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到30%,政府投入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未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地区间差异较大、公平性不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府卫生资金的配置和运行效率,降低了政府卫生投入的效益产出。地区间差异方面,2007年各省份人均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仅为725元,到2017年差距扩大到2046元,而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与最低之差波动起伏,差距由2007年的5.21个百分点增至2010年的6.81个百分点,2013年回落至4.91个百分点,2017年再次增至6.34个百分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地区差异较大问题;空间布局公平性方面,通过集中指数和肯德尔一致性指数分析,不论以哪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政府卫生支出在各地区的配置都是不公平的。通过制度结构对我国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的回归分析显示,地方财政卫生支出占财政卫生支出比重以及中央财政居民保险补助占中央财政卫生支出比重对财政卫生投入指数有正向作用,可见地方财力水平的提高、“扶持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及财政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和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改善地区财政卫生资金的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为提高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公平性,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促进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的制度体系和制度结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区域卫生资金投入公平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增强相关财政、医保和消费等政策保障力度;推动建设地区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将区域卫生资金投入布局公平性考核评估纳入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绩效考核。
姚华[10](2019)在《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跃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中医药的市场总量逐年增加。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着力促进中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此,岐黄药业为了适应新环境,积极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而制定企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本文通过分析岐黄药业中药业务背景情况及相关社会环境及政策变化,通过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制药行业进行全方位分析,详细分析企业环境,利用SWOT分析制定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的品牌差异化、营销差异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提高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最后,从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优化人才体系、构建创新研发体系、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入手,合力保障企业中药业务战略的实施。本文在岐黄药业的具体发展基础上,制定了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中药业务竞争战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岐黄药业公司管理者提供管理理念,使公司的发展进入新的里程。此外,本行业及区域有众多中小型制药企业,也能为这些企业提供借鉴意义和理论启示。
二、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安徽结核病防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安徽结核病防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安徽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一:2005~2018年安徽省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安徽省普通肺结核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及建议 |
6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个人简历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的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湖北省肺结核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湖北省肺结核发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湖北省肺结核发病率的预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以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核病流行现状及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2 贝叶斯时空交互效应模型代码(Win BUGS) |
附录 3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代码(Matlab R2014b) |
致谢 |
(4)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
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 |
三、基于学校情况,解决现实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健康生活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传染病与防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二、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素养 |
三、传染病与防控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课程开发的四大模式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预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一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前期调查分析 |
一、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三、学生需求分析 |
第二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设计 |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第五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一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
第二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演示法 |
二、练习法 |
三、合作学习法 |
四、情境教学法 |
五、案例教学法 |
第三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 |
一、教学案例一: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
二、教学案例二:宠物带来的疾病——狂犬病 |
三、教学案例三:AIDS and I——艾滋病 |
第六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第二节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一、前后测试理论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
二、前后测试行为素养变化分析 |
三、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和结果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初中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B 初中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讲义 |
附录C 饲养宠物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D 2019年昆明长城中学预防艾滋病宣传周知识竞赛 |
附录E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本身评价量表 |
附录F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 |
附录G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学生) |
附录H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前后测试问卷 |
附录I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J 访谈记录 |
附录K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实践课堂剪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6)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相关因素把控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染病仍是当今重大的社会问题 |
1.1.2 把控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势在必行 |
1.1.3 传染病监测体系的水平有待提升 |
1.2 本研究的定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5.1 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因素把控程度现状量化评价 |
1.5.2 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因素把控程度与健康结果量化评价 |
1.5.3 对浙沪两地传染病监测体系运行问题的分析与优化策略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指导性研究方法 |
2.1.1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2.1.2 政策制定科学程序 |
2.2 具体研究方法 |
2.2.1 规范差距分析法 |
2.2.2 敏感性分析法 |
2.3 资料来源与分析 |
2.3.1 资料来源 |
2.3.2 文献字段的摘录与分析 |
2.3.3 数据统计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4.1 设计阶段 |
2.4.2 资料收集阶段 |
2.4.3 数据处理阶段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因素把控程度现状的量化评价 |
3.1.1 识别传染病问题本底状况的能力 |
3.1.2 预测预警传染病风险防控的能力 |
3.1.3 提出传染病干预应对措施的能力 |
3.1.4 开展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的能力 |
3.1.5 传染病干预政策效果评估的能力 |
3.2 浙沪传染病风险因素把控程度与健康结果量化评价 |
4 讨论 |
4.1 浙沪两地把控风险因素程度优势与待完善之处 |
4.1.1 识别问题本底状况的工作已有序开展 |
4.1.2 预测预警传染病风险的能力仍可提升 |
4.1.3 提出干预应对措施能力已在逐步提高 |
4.1.4 利用监测信息开展应急水平有待提升 |
4.1.5 干预政策效果评估机制亟待建立完善 |
4.2 浙沪两地传染病监测体系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
4.2.1 加强传染病监测信息的挖掘利用 |
4.2.2 打破传染病信息共享的壁垒屏障 |
4.2.3 强化传染病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
4.2.4 开展传染病科学监测与风险评估 |
4.2.5 创新传染病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 |
4.3 本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5.1 浙沪两地传染病监测体系发展建设正在进行 |
5.2 浙沪两地传染病监测体系发展建设仍需长期奋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传染病风险相关因素把控程度研究 |
参考文献 |
(7)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数据来源 |
1.2 相关定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健康体检居民基本信息 |
2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3 不同性别疾病检出情况 |
4 不同年龄段疾病检出情况 |
5 不同地州疾病检出情况 |
5.1 高血压 |
5.2 糖尿病 |
5.3 脂肪肝 |
讨论 |
1 健康体检疾病检出情况 |
2 健康管理路径 |
2.1 高血压健康管理路径 |
2.2 糖尿病健康管理路径 |
2.3 脂肪肝健康管理路径 |
3 新疆健康管理措施的建议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健康管理内涵建设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染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
1.1.2 完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撑 |
1.1.3 传染病防治体系能力建设仍需要提升 |
1.1.4 研究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的价值 |
1.2 相关概念的梳理 |
1.2.1 政府应关注的领域类型问题 |
1.2.2 传染病防治体系的部门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3.1 国外研究现况 |
1.3.2 国内研究现况 |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2.1.2 政策制定科学程序 |
2.1.3 基于“适宜公共卫生体系评价标准”的规范差距分析法 |
2.1.4 敏感性分析法 |
2.2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2.2.1 资料收集方法 |
2.2.2 资料评阅方法 |
2.2.3 量化思路 |
2.2.4 数据统计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社会环境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的量化评价 |
3.1.1 政策环境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决定程度 |
3.1.2 法律体系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的保障程度 |
3.1.3 经济发展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 |
3.1.4 文化环境对浙沪两地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引领程度 |
3.2 浙沪两地传染病总体社会环境与健康结果关系的量化评价 |
3.2.1 总体社会环境支撑程度的内涵与作用 |
3.2.2 总体社会环境支撑程度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的评价 |
4.1.1 政策环境决定程度评价 |
4.1.2 法律体系保障程度评价 |
4.1.3 经济发展支撑程度评价 |
4.1.4 文化环境引领程度评价 |
4.2 社会环境角度下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4.2.1 确保健康战略配套政策的落实 |
4.2.2 提高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程度 |
4.2.3 加大经济投入,建立奖惩机制 |
4.2.4 加强科研建设,提高健康素养 |
4.3 本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社会环境对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支撑程度研究 |
参考文献 |
(9)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及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性研究方法 |
1.3.2 定量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研究内容 |
1.4.1 框架结构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 |
2.1.1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概念和口径 |
2.1.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分类 |
2.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空间分布 |
2.2.1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概念 |
2.2.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维度 |
2.2.3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内涵 |
2.2.4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衡量指标 |
2.3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公平性 |
2.3.1 公平的概念 |
2.3.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公平的内涵 |
2.3.3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公平的衡量维度 |
2.3.4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公平的衡量指标 |
2.4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理论分析 |
2.4.1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 |
2.4.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和作用 |
2.5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制度理论分析 |
2.5.1 制度结构理论 |
2.5.2 制度结构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影响模型 |
2.5.3 影响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主要制度因素 |
第3章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政策演变 |
3.1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政策的基本内涵 |
3.1.1 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
3.1.2 卫生服务供给 |
3.1.3 总体政策方面 |
3.2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政策的演变 |
3.2.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
3.2.2 市场化改革阶段(1978-1993) |
3.2.3 改革探索阶段(1994-2009) |
3.2.4 新医改时期(2009 以来) |
3.3 我国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公平性评价 |
3.3.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
3.3.2 市场化改革阶段(1978-1993) |
3.3.3 改革探索阶段(1994-2009) |
3.3.4 新医改时期(2009 以来) |
第4章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现状分析 |
4.1 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分布 |
4.1.1 经济空间分布 |
4.1.2 我国人口形势 |
4.1.3 人口空间分布 |
4.2 健康需要空间分布情况 |
4.2.1 各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 |
4.2.2 围产儿死亡率 |
4.2.3 孕产妇死亡率 |
4.3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的空间分布 |
4.3.1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总体特征 |
4.3.2 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区域特征 |
4.3.3 2007年以来各地区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差距变化 |
第5章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的公平性评价 |
5.1 财政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评价标准 |
5.1.1 基于人口分布的评价 |
5.1.2 基于财政收入能力的评价 |
5.1.3 基于健康需要的评价 |
5.2 健康需要的内涵、指标和评价方法 |
5.2.1 健康需要的内涵 |
5.2.2 主要评价指标 |
5.2.3 综合健康需要指标的测算方法 |
5.3 基于集中指数方法的公平性评价 |
5.3.1 相对于各地区财政能力的公平性 |
5.3.2 相对于各地区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
5.3.3 相对于各地区健康需要的公平性 |
5.4 基于肯德尔一致性系数法的公平性评价 |
5.4.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5.4.2 人均政府卫生支出 |
5.4.3 人均中央补助地方卫生健康经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度结构对我国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指标选择及解释 |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模型构建 |
6.4 计量分析及解释 |
6.4.1 地方财力及财政资金投入安排对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 |
6.4.2 地方财力及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 |
6.4.3 地方财力及财政资金投入水平对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促进策略 |
7.1 进一步完善促进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的制度体系和制度结构 |
7.1.1 完善促进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的制度体系 |
7.1.2 构建耦合的区域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制度结构 |
7.2 加强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 |
7.2.1 明确界定居民健康公平权利 |
7.2.2 明确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责任 |
7.2.3 明确政府卫生资金空间分布内容 |
7.3 加强区域卫生资金投入公平的政策保障 |
7.3.1 顶层政策设计和发展规划 |
7.3.2 健全完善卫生健康领域财政保障渠道 |
7.4 加强地区卫生资金投入布局公平监测和信息发布 |
7.5 建立区域政府卫生资金投入布局公平考核机制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我国地区间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不平衡 |
8.1.2 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较差 |
8.1.3 制度因素是影响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重要因素 |
8.1.4 推进空间分布公平性是我国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基本取向 |
8.2 研究展望 |
8.2.1 构建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评价体系 |
8.2.2 加强对制度因素影响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
8.2.3 对政府卫生资金投入来源和类型展开具体的分类评价和研究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简介 |
致谢 |
(10)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市场营销理论 |
2.3 PEST分析方法 |
2.4 SWOT分析方法 |
2.5 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因素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国际行业环境分析 |
3.2.2 国内行业环境分析 |
3.2.3 国内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岐黄药业基本情况 |
4.2 生产能力分析 |
4.3 主要业务板块及产品分析 |
4.4 营销能力分析 |
4.5 研发能力分析 |
4.6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1 医药政策和市场风险 |
4.6.2 产品优势缺失 |
4.6.3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4.6.4 新药研发风险 |
第五章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
5.1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遇分析 |
5.1.4 挑战分析 |
5.1.5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的SWOT矩阵 |
5.2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的确定 |
5.2.1 岐黄药业的愿景和近期目标 |
5.2.2 岐黄药业的中长期目标 |
5.3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5.3.1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产品差异化战略 |
5.3.2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营销差异化战略 |
5.3.3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品牌差异化战略 |
第六章 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6.1.1 保障中药源头产品的质量 |
6.1.2 保障中药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
6.1.3 完善企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
6.2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2.1 人才培养 |
6.2.2 人才激励 |
6.3 构建企业创新研发体系 |
6.3.1 加强中成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
6.3.2 构建企业创新研发的体制机制 |
6.4 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 |
6.5 打造与战略需求相符的企业文化 |
6.5.1 母公司昊峰集团文化 |
6.5.2 岐黄药业企业文化建设 |
6.6 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和效率 |
6.6.1 提升财管能力 |
6.6.2 拓宽融资渠道 |
6.6.3 合理分配利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安徽结核病防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安徽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调查研究[D]. 李玲.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3]湖北省肺结核发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D]. 刘富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唐玉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6]浙沪两地传染病风险相关因素把控程度研究[D]. 刘雪琼.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7]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D]. 阿布都合力里·阿布都卡迪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4)
- [8]浙沪两地社会环境对传染病防治体系支撑程度的评价研究[D]. 汪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9]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及公平性研究[D]. 林长云.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岐黄药业中药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姚华. 兰州大学, 2019(02)
标签:肺结核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 传染病论文; 针灸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