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当”网上书店正式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董圣[1](2020)在《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战略部署,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是时代所需,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途径。我国新华书店隶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是国家唯一的官方国营书店,负责中小学教材、教辅、大中专教材、幼儿教材、政治刊物及普通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政府和新华书店在推进全民阅读中分别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大脑、是核心,制定政策和指导思想、下达文件、明确指标;新华书店在阅读推广和图书发行方面更具专业性优势,出台相应方案进行落实,是政府最重要、最主要、最实用的工具。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政府工具视角对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自治区所处位置、多民族文化特点、农牧区分布范围等省情,阐释政府和新华书店在全民阅读推进过程中各自的优劣势、作用和运转模式,以此论证新华书店作为政府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主要工具的定位,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实体书店改造、“七进工程”战略、“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借阅系统、阅读推广活动、“互联网+”服务和农牧区阅读推广六方面措施的实施现状,对个别新华书店转型升级不符合群众需求、优惠力度小影响图书普及流通、借阅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个别活动和阅读场景难以兼顾、“互联网+”服务存在短板以及农牧区阅读推广效能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针对现状、问题和原因尝试提出实体书店转型升级需先做实地调研、加强正版图书意识普及工作并且适当加大售书优惠力度、开发自身借阅服务模式、找准阅读活动目标人群定位且合理规划活动区域、构建技术人才队伍保障体系并拓展电子化服务途径、优化农牧区图书品类并且增加人才投入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崔倩文[2](2020)在《数字时代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与出路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电商在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在图书零售领域,以当当网为首的网络书店因价格以及便捷服务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使得实体书店销售额大幅下降,在2017年出现负增长;同时,在数字环境下,大众阅读习惯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很大变化,数字阅读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兰州市11家民营书店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数字环境下,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着网络电商以价格和便捷服务抢占市场份额,当地缺少良好文化氛围以及有影响力的媒体矩阵,因而书店聚焦难、营销难的三重困境,同时书店自身也存在定位模糊、营销意识不强和线上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兰州市最早开始民营实体书店转型探索的兰州理想国度书店在数字环境下所做的转型实践进行了个案分析。最后,本文针对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在数字环境下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书店已经实施的有效策略基础之上,提出了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和阅读潜力;以“书”为中心,做好“选书人”角色;提供特色文化生活;创新线上营销方式,重效果;以消费者为核心,提升服务等促进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吴娟[3](2019)在《湖南省新华书店共享书店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实体书店已经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受到欢迎,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缩水,很多实体书店已经相继倒闭。传统的书店图书零售业在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下一直在寻找转型升级的新出路。国有新华书店也不例外,早已褪去了昔日的辉煌。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经济一举跃进了人们的视线里。共享经济的出现在传统的经济形态里开劈出了一片新天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同时也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早在2015年,我国的政府文件中便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共享经济发展,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共享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在我国,实体书店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读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如何利用好实体书店的现有资源,整合自身的优势,满足读者的需求,关系着实体书店是否能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实体书店的领跑者国有新华书店角度出发,以湖南省新华书店为例,结合共享经济概念,初步探究湖南省新华书店实体经营的共享书店模式。首先对湖南省新华书店目前的经营情况和形势进行了归纳分析,进而运用了 SWOT分析法,剖析了其在互联网销售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挖掘出其自身的优势与机会;其次,对新华书店及其读者痛点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共享书店是解决这些痛点的一种可行方式;再次,对比分析了网上书店等主要竞争对手,找出共享书店模式区别于网上书城的独有优势,为共享书店的建立提供支持;最后,从共享书店的价值和具体运作方面着手研究,对盈利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期望湖南省新华书店能够通过共享书店模式创新,在传统经营中找寻突破口,突破困境,探寻一条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大众需求,满足自身可持续经营的转型道路。
向晴[4](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指出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郭晶[5](2015)在《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文中指出电子书出版产业中,传统出版商面临来自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性质及业务范围各异的企业的竞争。各企业纷纷在产业链上拓展业务领域,将业务范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且企业间业务也多有交叉,这就造成了电子书各出版企业间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业务的拓宽、市场边际的变更。这些均导致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化,对出版产业的组织形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都产生了影响。本文对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分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本文将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置于产业组织研究理论中经典的SCP框架下,通过研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个核心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吸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各流派中的理论和方法,把握住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电子书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熟知,但关于电子书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却一直在进行,国内外关于电子书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子书产业及电子书出版企业类型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拟对电子书和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及其演变进行梳理,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对电子书进行研究时,不妨以整个电子书产业链的视角来审视电子书的内涵及外延,将电子书的内容、阅读软件、阅读设备同时放入研究的视野;在对电子书出版产业进行概念界定时,应该探讨围绕电子书展开的内容生产、流通传播、销售平台、阅读设备、版权保护和贸易等在内的诸多生产、服务活动;依据上述思路,将电子书内容生产企业、平台运营企业、技术提供企业、终端设备生产企业、通讯运营企业纳入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研究范畴。本文在梳理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历史时,尽量将整个产业的发展放在数字出版、出版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给予观照。具体做法上并不是对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做一宏观的全景扫描,而是采取了“小切口、深挖掘”的研究思路,通过选取电子书的类型及其市场分类、产业组织要素等微观研究视角,试图展现整个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全貌。本文借鉴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对于电子书类型的三分法;并对其各自的市场类型进行划分和梳理;选取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分别对产业要素进行研究。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借助于哈佛学派经典的SCP分析范式,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方面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先从电子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差异化和进退壁垒四个市场结构因素来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接着从电子书产业的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非正当市场行为方面来分析我国诸多电子书企业的市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电子书出版产业的供给能力、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来对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政策和法律还不完善,在电子书出版领域甚至出现缺失状态。本文在对机械复制时代与数字出版时代的政府规制、发达国家与我国对传统出版业的政府规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对比分析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进入、退出规制;内容审查;市场行为规制等。本文在将传统出版产业组织与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国外发达国家与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比如过于依赖电子书2.0,市场结构不均衡;产业链利益各方博弈不均衡;版权保护复杂化以及传统出版社进军电子书成本门槛高,数字化转型乏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书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目标模式,并从法律法规、政府规制、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优化路径提出了思考。
李伟华[6](2014)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互联网企业得到迅速成长并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经过了90年代末的爆炸式发展,到2000年的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再到今天的复苏并转向务实发展,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引发了人们对其商业模式的重新认识和思考。本文以“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价值创造结构的研究视角来探索不同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根本区别。本文首先对互联网企业进行界定,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分类、构成要素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其次,分析了价值创造和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紧密关系,论证了从价值创造结构的视角分析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并提出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框架,接着进一步分析了成功的商业模式所需具备的特性,提出了影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因素;再次,根据价值创造理论将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价值链型商业模式、价值商店型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型商业模式。并运用所提出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对这三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比较;最后,论文使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当当网和亚马逊网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本论文所提出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框架,系统地对两个企业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其同质性和异质性,探索两者取得成功的本质原因,从而对互联网企业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张雨露[7](2013)在《我国网上书店业态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子商务遍地开花的今天,网上书店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的中坚力量,堪称其中的成功典范之一。网上书店因其方便快捷、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等特点,从而赢得越来越多顾客的青睐。网上书店迅速崛起和普及,并成为一枝新秀,悄悄鲸吞着图书市场这块商业蛋糕,由此给实体书店带来的冲击,有人认为是脚癣之痒微不足道,有人却认为是洪水猛兽生死攸关。所以,日益增多的业内人士,把研究目光转向了这个“舶来者”。最早叩开中国大陆网上书店大门的商家,是美国的“亚马逊”,一经杀入中国市场,便一发不可收拾。广大顾客从最初的怀疑、旁观、审视,到后来欣然接受这种全新营销模式,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亚马逊”的成功之处。国内的当当网、卓越网(即:2004年被亚马逊收购,更名为“亚马逊中国”)等随之奋起直追,大展身手。而京东图书商城厚积薄发、势不可挡,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一匹“黑马”。目前,网上书店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同步时代,竞争也呈现白热化状态。谁能够看准机遇、把握时机、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本文以编辑出版学、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学、电子商务学等为研究基础,对国内网上书店的业态发展做出研究。通过与国外网上书店成功经验的比较分析,认准国内网上书店的现存弊端,以此分析国内网上书店的市场环境与发展走向,并对当下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京东图书商城、天猫书城等进行案例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实例的运行与营销,总结国内网上书店运营过程中的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我国网上书店业态的创新路径以及发展走向。
赵家胤[8](2012)在《当当网络书店的客户满意度测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购物习惯正在不断改变。过去,人们只能通过实体店购买商品或服务。如今,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进行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模式相比,网络购物流程更加复杂,涉及的因素更多,这使得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顾客满意度的测评变得很困难,因此分析B2C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实际价值的。本文将B2C电子商务中发展最快、最成功的网络书店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择了比较有名的当当网书店作为网络书店的典型代表进行讨论。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电子商务满意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对电子商务、顾客满意等概念进行阐述。依据前人的经验以及我国网络书店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建立当当网络书店的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以及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在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中,利用指标体系中的测评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选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满意度影响要素的权重值,再根据满意度的数据统计和权重值得出当当网书店顾客满意度评价结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当网络书店的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是较满意。另一方面,在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最常见的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对顾客满意的因果关系展开进一步深入的讨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使整个测评过程更具有说服力。
杜枢[9](2011)在《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研究 ——以当当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主要以B2C、C2C模式为主,但是在经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两种模式均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本研究试图以当当网为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顾客关系管理理论,从网站经营和顾客使用等层面切入,探讨网络书店业一个完善的顾客关系管理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并探讨在各个层面上,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在运用上所产生的相同与相异点,为业界及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在学术上,顾客关系管理研究多源于美国等电子商务发达国家,其概念和理论能否移植到其它国家和文化环境仍有待检验。在基于B2C电子商务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方面,国内的科学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很多研究只是基于初步调查的经验总结和感性判断,因此,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科学地研究网络顾客忠诚度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素,总结出网络背景下消费者忠诚行为的一般性规律,对网络书店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和促进购物市场的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在运用了比较和实例分析后最终得出,网络书店业在进行顾客关系管理上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个性化服务是吸引顾客的最大关键;即时性与不间断性;顾客服务应采用推播式,而非被动的等待顾客来使用;确认机制和实时性的回复系统,是博得顾客信赖与安全感的重要机制;顾客真正想要的是信息而非数据,好的搜索引擎及分类机制才是关键;部分实体特性所带来的“顾客感受”尚无法被网络所替代;实体与网络并存与纯网络型企业在进行顾客关系管理时所产生的不同点为:实体和网络并存的企业多利用策略联盟或活动举办的方式来吸引顾客的目光及再度加深顾客的印象。
包一雯[10](2012)在《关于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如何实现融合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以来,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尽显颓势。由于城市化进程稳步加速,实体书店的店面租金上涨、人力物力资源成本急剧增加等硬件因素,给书店的经营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加之电子商务历经十几年发展壮大,成功转变了人们现有的消费模式,特别是在掌握网络技术的年轻一代中,网购几乎与传统消费模式平起平坐,网上书店作为网购的一种类别成为实体书店最大的竞争者。全国工商联书业协会的一组数据显示,在这十年中已有将近50%的实体书店先后倒闭,传统书店的生存陷入僵局。鉴于电子商务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观点认为它将是图书市场若干年之后的主要形态。但事实上许多网上书店的生存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在传播文化和知识的过程中,图书是传播者亦是传播媒介,具体来说,图书的内容具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而图书作为媒介又具有文化产品的商品性。即,图书是这两者的辩证统一,是文化与商业的辩证统一,具有文化性与商业性双重属性。目前实体书店同网上书店两者兵戎相见的局面显然不符合多元文化的要求,也不利于商业市场的多样化及良性循环。由此,本文提出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两者互相借力以实现融合的想法,并通过研究现有观点,辅助以实地调查,了解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各自的优劣势,探讨两者融合发展、共同经营的可能性,汲取优点弥补不足,从而提出可行的具体方案。
二、“当当”网上书店正式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当”网上书店正式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1.厘清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和政府推进全民阅读现状 |
2.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和依据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
(一)全民阅读政策、由来及概念 |
(二)新华书店由来、发展及政策依据 |
(三)新华书店与主要文化管理服务单位对比 |
1.新华书店与政府对比,明确定位及运转模式 |
2.新华书店与图书馆等事业单位对比 |
3.新华书店与民间组织对比 |
三、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现状调研 |
(一)实体店转型升级,无偿构建公共阅读空间 |
1.实体书店的内外部环境及生存现状 |
2.公共阅读空间理念引入 |
3.新华书店从卖场模式向公共阅读空间转变 |
(二)“七进工程”将阅读深入群众 |
1.从“三进工程”到“七进工程”概述 |
2.内蒙古新华书店“七进工程”实施现状 |
(三)“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借阅系统 |
1.我国新华书店与图书馆合作模式概述 |
2.内蒙古新华书店借阅新模式 |
3.“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实施效果评价 |
(四)开展公益文化阅读活动 |
1.常态化系列公益活动 |
2.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主题活动 |
3.节日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
4.特邀知名作家和艺术家的签售会、见面会 |
5.与民间组织合作公益文化活动和研学旅行 |
6.公益文化阅读活动总结 |
(五)多媒体“互联网+”服务 |
(六)农牧区和境外的阅读推广 |
(七)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现状总结 |
四、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个别门店转型升级不符合群众需求 |
(二)优惠力度小,影响图书普及、流通 |
(三)借阅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 |
(四)个别活动和阅读场景难以兼顾 |
(五)“互联网+”服务存在短板 |
(六)农牧区阅读推广措施效能不足 |
五、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个别旗县小店未能科学实地调研、改造 |
(二)正版图书进价高,实体店成本消耗大 |
(三)借阅服务受制于公共图书馆借阅体系 |
(四)个别读者不知晓活动或不适合参与 |
(五)网络技术人才不具备优势 |
(六)农牧区“软件”服务投入不足 |
六、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的改进建议 |
(一)实体书店转型升级需先做实地调研 |
(二)加强正版图书意识普及,适当优惠售书 |
(三)打破借阅服务壁垒,开发自身借阅模式 |
(四)找准活动目标人群定位,合理安排活动区域 |
(五)构建技术人才队伍保障体系,拓展电子化服务途径 |
(六)优化农牧区图书品类,增加人才投入 |
(七)发挥体制改革先驱带头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数字时代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与出路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实体书店研究现状 |
二、国内实体书店研究现状 |
三、兰州实体书店研究现状 |
四、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概况 |
第一节 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数字环境下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调查 |
一、经营方式:尝试多样化经营,以附加品销售反哺图书销售 |
二、经营图书品类:以大众读物为主,部分书店兼售教辅图书 |
三、图书销售模式:以零售为主,团体订购较少 |
四、营销:渠道分为线上线下,方法为会员充值和促销打折 |
五、消费者情况 |
第二章 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在数字环境下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数字环境下兰州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 |
一、网络电商以价格优势碾压实体书店 |
二、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书店难聚焦 |
三、当地缺少有影响力的媒体矩阵,书店借势营销难 |
第二节 数字环境下兰州民营实体书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一、自身定位模糊 |
二、营销意识不强 |
三、线上宣传模式单一、效果差 |
第三章 数字环境下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探索——以兰州理想国度书店为例 |
第一节 理想国度书店的发展历程 |
一、困局中寻转机 |
二、希望中续发展 |
第二节 理想国度书店在数字环境下所做的转型探索分析 |
一、因地制宜,书店的定位明确,选书把关严格 |
二、观念的转变,让书店成为阅读空间,成为城市书房 |
三、书店线上线下合力营销,完成引流 |
四、连锁经营,扩大品牌影响力 |
第四章 关于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和阅读潜力 |
一、与政府合力继续扩大发展全市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
二、继续开发更多线下营销活动,增加书店人气 |
三、盈利模式再创新,深挖读者多样阅读需求 |
第二节 定位清晰,方能找到出路 |
一、以“书”为中心,做好“选书人”角色 |
二、提供特色文化生活 |
第三节 数字时代,线上营销手段要更新 |
一、拓宽数字营销渠道 |
二、创新线上营销方式,重效果 |
第四节 以消费者为核心,提升服务 |
一、提供消费者便捷性服务 |
二、满足消费者网购需求 |
三、配备专业人员与消费者深度沟通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的消费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3)湖南省新华书店共享书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共享经济 |
第二节 竞争战略理论 |
第三节 竞争优势 |
第三章 湖南省新华书店“共享书店”模式创新动因 |
第一节 新华书店的经营现状 |
第二节 新华书店及其读者痛点分析 |
第三节 共享书店模式前提条件探析 |
第四节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五节 网上书店等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六节 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四章 湖南省新华书店“共享书店”模式创新设想 |
第一节 “共享书店”的价值体现 |
第二节 共享书店模式的具体运作设计 |
第五章 风险分析及应对方案 |
第一节 风险分析 |
第二节 应对方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表现强劲,引起学界持续关注 |
1.1.2 出版产业组织的宏观变迁及微观调适 |
1.1.3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电子书出版产业研究的适用性 |
1.1.4 SCP框架分析的确定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电子书的概念界定 |
1.2.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界定 |
1.2.3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概念界定 |
1.2.4 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 |
1.3.2 出版业及其产业组织的研究 |
1.3.3 总结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内容 |
1.6.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1.6.3 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现状 |
第二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电子书的三种类型及其市场 |
2.1.1 电子书1.0及其市场 |
2.1.2 电子书2.0及其市场 |
2.1.3 电子书3.0及其市场 |
2.1.4 三种类型电子书的关系及比较 |
2.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要素状况及相关企业案例分析 |
2.2.1 内容生产一—以中国出版集团及盛大文学为例 |
2.2.2 平台分销——以当当网为例 |
2.2.3 终端生产——以汉王科技为例 |
2.2.4 技术服务——以北大方正为例 |
第三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3.1 市场界定 |
3.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
3.2.1 市场份额 |
3.2.2 市场集中度 |
3.2.3 产品差异化 |
3.2.4 进入、退出壁垒 |
3.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与规模分析 |
3.3.2 中国电子书市场产品的差异化 |
3.3.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 |
3.3.4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4.1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市场价格行为 |
4.1.1 市场竞争现状 |
4.1.2 电子书定价特点及模式 |
4.1.3 电子书定价的具体方法 |
4.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非价格行为 |
4.2.1 促销行为 |
4.2.2 新技术研发领域 |
4.2.3 新产品开发领域 |
4.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非正当市场行为 |
4.3.1 恶性竞争 |
4.3.2 电子书号管理混乱 |
4.3.3 电子书格式标准混乱 |
4.3.4 产业链各方利益博弈不均衡 |
4.3.5 版权保护复杂化 |
第五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5.1 市场绩效的定义、构成及衡量指标 |
5.1.1 市场绩效的定义及构成 |
5.1.2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5.2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 |
5.2.1 产业的技术效率 |
5.2.2 产业的分配效率 |
5.2.3 产品绩效 |
5.2.4 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 |
5.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与讨论 |
5.3.1 供给绩效评价 |
5.3.2 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 |
第六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分析 |
6.1 政府规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理论依据 |
6.1.1 机械复制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
6.1.2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
6.1.3 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属于社会性规制 |
6.2 传统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与经验 |
6.2.1 发达国家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特点与经验 |
6.2.2 我国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现状及特征 |
6.3 政府关于电子书出版产业规制的法律法规 |
6.4 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
6.4.1 进入退出规制 |
6.4.2 内容审查 |
6.4.3 电子书出版市场行为规制 |
第七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和优化路径分析 |
7.1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 |
7.1.1 市场结构合理化目标 |
7.1.2 市场行为合理化目标 |
7.1.3 市场绩效合理化目标 |
7.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发展的优化路径 |
7.2.1 法律法规层面 |
7.2.2 政府规制层面 |
7.2.3 产业发展层面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企业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 |
2.1.2 互联网企业的分类 |
2.2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2.2.1 商业模式概念界定 |
2.2.2 商业模式分类 |
2.2.3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2.3 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综述 |
2.3.1 价值链理论 |
2.3.2 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法则 |
2.3.3 网络经济边际收益递增理论 |
2.3.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
3.1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分类依据 |
3.1.1 价值链 |
3.1.2 价值商店 |
3.1.3 价值网络 |
3.2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
3.2.1 产品(服务)层面 |
3.2.2 客户层面 |
3.2.3 基础设施层面 |
3.2.4 财务层面 |
3.3 影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因素 |
3.3.1 盈利逻辑的可行性 |
3.3.2 客户价值的独特性 |
3.3.3 成本效益分析的准确性 |
3.3.4 商业模式的难以模仿性 |
3.3.5 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 |
第四章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与比较分析 |
4.1 价值链型商业模式 |
4.1.1 商业模式分析 |
4.1.2 小结 |
4.2 价值商店型商业模式 |
4.2.1 商业模式分析 |
4.2.2 小结 |
4.3 价值网络型商业模式 |
4.3.1 商业模式分析 |
4.3.2 小结 |
4.4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案例比较分析 |
5.1 国内外网上书店发展现状 |
5.2 网站介绍 |
5.2.1 当当网站介绍 |
5.2.2 亚马逊网站介绍 |
5.3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比较分析 |
5.3.1 产品(服务)层面分析 |
5.3.2 客户层面分析 |
5.3.3 基础设施层面分析 |
5.3.4 财务层面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网上书店业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 网上书店概述 |
(一) 国外网上书店概述 |
1. 国外网上书店的简史:以欧洲(或美国)为例 |
2. 国外网上书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二) 国内网上书店现状 |
1. 发展迅猛,传统书店遭遇对手 |
2. 实力凸显,超越传统书店 |
3. 抓住机遇,社网上线 |
二、 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前景 |
(一) 外部优势 |
1. 政治环境 |
2. 经济环境 |
3. 社会文化环境 |
4. 技术环境 |
(二) 内部优势 |
1. 便捷的服务 |
2. 支付稳、配送快 |
3. 售后服务精准、全面 |
4. 低成本策略 |
5. 全天候营业 |
三、 我国网上书店存在的问题 |
(一) 国内网上书店自身发展的不完善 |
1. 国内网上书店普遍规模偏小 |
2. 行业管理滞后,竞争杂乱无序 |
3. 同传统书店缺乏互补性 |
4. 售后服务有待完善 |
(二) 外部条件不够完善 |
1. 物流系统 |
2. 支付系统 |
3. 进货渠道 |
四、 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策略与建设 |
(一) 品牌化建设 |
1. 诚信体系与大众服务意识 |
2. 加强公众形象建设 |
(二) 规范化管理 |
1. 遵守相关法规,在许可范围内经营 |
2.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与 ISO9001 质量认证体系 |
3. 管理体制与激励体制的建设 |
(三) 增值服务 |
1. 变革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经营 |
2. 增加书目数量与信息量 |
3. 完善书目查询系统 |
4. 为小众读者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 |
(四) 加强相关企业协同合作 |
1. 与物流企业协同解决配送难 |
2. 同银行合作,完善支付问题 |
3. 与传统书店合作,扩大经营范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8)当当网络书店的客户满意度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顾客满意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1.3.2 网络购物的优势 |
1.3.3 国内外网络购物环境下的顾客满意度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顾客满意度测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概述 |
2.1.1 加权平均法 |
2.1.2 四分图模型法 |
2.1.3 结构方程模型法 |
2.1.4 层次分析法 |
2.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1.6 测评方法的选择 |
2.2 结构方程模型法 |
2.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步骤 |
2.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3.1 我国网络书店的基本情况 |
3.2 当当网络书店流程分析 |
3.3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类型和消费行为分析 |
3.4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指标的设计过程 |
3.4.1 顾客满意测评指标的设计原则 |
3.4.2 顾客满意测评指标的设计过程 |
4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
4.1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的测评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收集 |
4.1.3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2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影响指标的权重确定 |
4.3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评价 |
4.4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5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立 |
4.5.1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潜在变量的构建 |
4.5.2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模型观测变量的构建 |
4.6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6.1 问卷设计 |
4.6.2 数据收集 |
4.7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7.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7.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8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的应用模型 |
4.8.1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的结构模型 |
4.8.2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的测量模型 |
4.9 模型评价 |
4.10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结果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当当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书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问卷 |
(9)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研究 ——以当当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 |
2.1 顾客关系管理理论基础 |
2.1.1 顾客的定义与分类 |
2.1.2 顾客关系管理的概念 |
2.1.3 顾客价值 |
2.1.4 顾客成本 |
2.1.5 顾客满意度 |
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2.3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第3章 我国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B2C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
3.1.1 B2C企业发展概貌 |
3.1.2 无形产品和劳务的电子商务模式 |
3.1.3 实物商品的电子商务模式 |
3.1.4 综合模式 |
3.2 我国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现状 |
3.3 我国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制约因素及问题 |
3.3.1 宏观环境因素 |
3.3.2 企业自身的能力因素 |
3.3.3 技术因素 |
3.3.4 法律因素 |
3.3.5 物流因素 |
3.3.6 安全因素 |
第4章 当当网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实证分析 |
4.1 当当网企业概貌 |
4.2 当当网企业主要经营业务 |
4.3 当当网企业顾客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当当网与AMAZON顾客关系管理的比较 |
4.5 当当网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对策 |
4.5.1 网站建设 |
4.5.2 交期与邮资 |
4.5.3 品牌化营销 |
4.5.4 社群的建立 |
4.5.5 网络合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关于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如何实现融合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背景概述 |
1、 实体书店的惨淡经营 |
2、 互联网络的飞速普及 |
(二) 研究问题概述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文献概况 |
(二) 目前主要观点 |
1、 实体书店未来堪忧,网上书店定成主流 |
2、 实体书店不会灭亡,积极变革至关重要 |
3、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二者整合成为趋势 |
(三) 本文观点 |
三、 实体书店的优势与劣势 |
(一) 实体书店的生存现状 |
(二) 实体书店的劣势 |
1、 制约实体书店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原因 |
2、 制约实体书店生存与发展的自身原因 |
(三) 实体书店的优势 |
1、 品牌优势 |
2、 购书环境 |
3、 个性化体验 |
4、 其他 |
(四) 本章小结 |
四、 网上书店的优势与劣势 |
(一) 网上书店的生存现状 |
(二) 网上书店的优势 |
1、 价格优势 |
2、 便利优势 |
3、 功能优势 |
(三) 网上书店的劣势 |
1、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不完善 |
2、 营销手段同质化 |
3、 客户关系松散 |
4、 其他 |
(四) 本章小结 |
五、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如何实现融合 |
(一)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的相互关系 |
(二)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的各要素比较 |
(三)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的融合 |
1、 二者在文化、商业两个维度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 |
2、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融合的具体建议 |
1)三个“流”的合作 |
2)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精准营销 |
3)善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法 |
4)二者协同运作 |
5)其他 |
(四) 本章小结 |
六、 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当当”网上书店正式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D]. 董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数字时代兰州市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与出路调查研究[D]. 崔倩文. 兰州大学, 2020(01)
- [3]湖南省新华书店共享书店模式研究[D]. 吴娟. 厦门大学, 2019(01)
-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5]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 郭晶. 南京大学, 2015(01)
- [6]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比较研究[D]. 李伟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7]我国网上书店业态与发展研究[D]. 张雨露. 河南大学, 2013(02)
- [8]当当网络书店的客户满意度测评[D]. 赵家胤.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B2C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研究 ——以当当网为例[D]. 杜枢.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6)
- [10]关于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如何实现融合的若干思考[D]. 包一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