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恒河猴和食蟹猴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黄树武,王静,陈梅玲,罗银珠,潘金春,吴瑞可,何丽芳,闵凡贵[1](2019)在《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测定和比较健康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采集15只健康恒河猴和15只健康食蟹猴血清,采用luminex xMap技术测定血清4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根据正态性检验(W检验)结果选择随机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比较群体间差异。结果测定的43种细胞因子中,1种促炎症因子(IL-15)、3种抑炎症因子(IL-1RA、IL-6Rα和s CD27)和1种趋化因子(CCL5/RNATES)存在显着性群体间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不显着,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郑世民,葛依阳,马宏伟,高雪丽,刘超男,吕晓萍[2](2019)在《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将100只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I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免疫学和细胞培养及MTT等方法动态检测AIV感染雏鸭血液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红细胞免疫自身调控能力以及红细胞促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雏鸭感染AIV后1~14 d,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RR)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后3~21 d,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显着低于对照组,且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RFIR)率显着高于对照组;AIV感染雏鸭的红细胞对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AIV感染引起的雏鸭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自身调控能力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AIV感染导致雏鸭外周血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匡德宣[3](2018)在《CRISPR/Cas9技术高效构建与鉴定恶性疟原虫基因修饰虫株及对树鼩感染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因编辑手段,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导致疟原虫致病机制、疟疾疫苗、药物研发以及抗药性虫株等研究进展缓慢。从基因水平分析疟原虫的耐药性可以加速抗疟疾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也是恶性疟原虫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辑受限于有限的工具和转染与整合效率低。CRISPR/Cas9技术可以快速、经济、高效、特异性地改变疟原虫基因,从而加速新药靶点的确证和特定基因或者基因家族功能的阐明,以及补充全基因组范围的相关研究,促进疟原虫疫苗及新型抗疟药的研制。酪蛋白激酶Ⅱ(casein kinase Ⅱ,CK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均为蛋白激酶。CK2 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癌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K2是一个双向特异性的激酶,其中CK2β1、CK2a亚基蛋白可以作为疟疾药物治疗的候选靶标。STK与细胞的生长、分裂、代谢、分化、毒力、致病性密切相关。同时,STK也是一种重要的抗原,可用于开发研制疟疾新型疫苗。在恶性疟原虫中的研究中,STK蛋白和CK2蛋白可能与恶性疟原虫生理功能和致病性相关。本研究选择了 CK2的两个亚基蛋白(CK2β1,CK2α)以及STK蛋白进行加标签基因修饰,并引入突变位点,构建重组虫株,并进行树鼩感染初步实验。实现在没有疟原虫蛋白相应的商业化抗体条件下,利用标签对疟原虫的特定蛋白进行筛选和基因定点突变编辑,从而为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为疟原虫的其它相关蛋白基因编辑提供技术手段。采用Percoll同步化培养法,获得P.falciparum 3D7环状体期虫体。以P.falciparum 3D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K2β1/CK2α/STK基因同源臂,以无模板方式PCR扩增获得HA、HA-Ty1标签,再使用搭桥法将CK2β1/CK2α/STK基因同源臂分别和HA、HA-Ty1、HA-Ty1标签进行融合,引入同义突变的核酸序列,获得 HA-CK2β1,HA-Ty1-CK2α,HA-Ty1-STK 突变基因。以PL6CS质粒为载体,成功构建PL6CS-hDHFR质粒。将HA-CK2β1、HA-Ty1-CK2α及HA-Ty1-STK突变基因分别插入PL6CS-hDHFR质粒,成功构建了 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融合质粒。将 CK2β1/CK2α/STK 基因表达的 sgRNA 序列分别插入对应的PL6CS-hDHFR-CK2β1/CK2α/STK融合质粒,成功获得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整合质粒。以PUF1-Cas9质粒为载体,成功构建PUF1-BSD-Cas9质粒。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 pUF1-BSD-Cas9 质粒、PL6CS-hDHFR-CK2β1/CK2α/STK 整合质粒同时转染进恶性疟原虫3D7虫株,加药筛选,进行PCR鉴定、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ting鉴定和细胞免疫荧光分析(IFA),成功获得电转的PL6CS-hDHFR-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结果表明,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能成功且快速地构建恶性疟原虫转基因虫株。PL6CS-hDHFR-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用树鼩血清或血浆进行体外性培养,成功获得能体外感染树鼩红细胞的基因重组虫株。并用CK2β1/CK2α/STK基因重组虫株分别对未切脾和脾脏切除树鼩进行体内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树鼩不会被3个基因修饰虫株感染。本研究发展及完善了利用CRISPR/Cas9方法快速进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改造的方法,为进一步在基因水平研究恶性疟原虫奠定了基础。CK2β1、CK2α、STK重组虫株在树鼩红细胞中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可为开展其它人疟原虫和动物疟原虫的体外培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虽然最终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并不能感染树鼩,但也是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研究的尝试和补充。
赵俸涌[4](2017)在《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经过多年有效的保护,目前已由濒危水平降至易危水平。医疗救治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环节,而输血则是医疗救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现有大熊猫死亡病例(n=71)的分析发现,大约有20%的死亡病例(急性慢性疾病造成的贫血)可以通过输血得到救治的。对大熊猫输血治疗病例记录总结后发现,以输血方式提高病患大熊猫血红蛋白含量的治疗方法,使得大部分患病大熊猫得到了救治,但出现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死亡各一例(发生概率约5%);而未得到及时输血救治的7例患病大熊猫中,43%个体死亡,上述临床病例说明:首先,红细胞输注是挽救大熊猫生命的有效手段;其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大熊猫输血目前仍存在较大风险。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大熊猫进行输血救治,这一情况也导致通过不配合输注造成的临床输血免疫反应进而对大熊猫血型进行研究的几率大大降低。若能对大熊猫红细胞功能、输血相关的红细胞保存及免疫血液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将降低大熊猫输血不良反应风险,有助于更系统科学的进行大熊猫输血治疗,使其真正成为大熊猫日常医疗手段以挽救更多生命。红细胞体外保存是红细胞输注的前提条件。在本研究中发现,大熊猫红细胞如使用人类红细胞保存液进行保存,约一周即会出现较严重的溶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熊猫血液生理特性与人类有所差异,故本研究依据文献报道补充测定了与大熊猫红细胞保存密切相关的pH值、血浆渗透压、红细胞脆性区间及血气分析等大熊猫血液生理学指标,最终配制了适合大熊猫的红细胞体外保存液(4℃)。对该保存液进行评估后证明保存液可有效保存大熊猫红细胞达30天。大熊猫红细胞免疫特性是决定大熊猫红细胞输注的关键问题,大熊猫与其异种血源亚洲黑熊的红细胞红细胞免疫特性尚无系统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探索了不同个体的大熊猫之间及其与亚洲黑熊间血液的相容性,并进一步使用哺乳类红细胞膜保守蛋白相对应的人类血型抗体对大熊猫及其潜在的异种供血者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免疫血液学分析。在不同大熊猫的血液相容性试验中(配合性实验/交叉配血试验)(n=17)发现:大熊猫同种异体间存在弱凝集现象,4℃条件下凝集加强,4℃条件下大熊猫同种异体间的配合率是71.11%,亚洲黑熊的同种异体间交叉配血实验显示(n=40):5只亚洲黑熊血浆与其他绝大部分亚洲黑熊红细胞发生凝集,呈现3种血清学格局;大熊猫与亚洲黑熊间的异种交叉配血实验中发现:大熊猫(n=17)与亚洲黑熊(n=10)的异种交叉配血中亦存在凝集现象,上述血清学结果说明提示:大熊猫存在疑似血型抗原物质、亚洲黑熊至少存在三种疑似血型抗原。在对大熊猫红细胞疑似血型抗原物质的研究中,使用人类血清学血型定型试剂对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使用人类及小鼠天然血浆作为对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一、使用人源性抗血清无法避免种间抗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文献中报道大熊猫红细胞存在类似人类M抗原的报道有误(刁玉英,1989);二、现有人类ABO血型检测试剂无法检测出大熊猫红细胞上存在人类ABO血型糖蛋白类似结构,无法得到文献中大熊猫红细胞类似人类O型红细胞的结论(王德春,1999)。三、人类抗-B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与不同亚洲黑熊存在不同的反应性。红细胞膜蛋白对于红细胞功能及免疫原性有重要作用,故针对大熊猫红细胞生理特性及免疫血液学特性,本研究对大熊猫红细胞膜进行了蛋白及基因水平的分子研究。对大熊猫红细胞血液生理特性的研究中发现,与亚洲黑熊相比,大熊猫血液红细胞计数较少/压积较小(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较少),而二者同属熊科动物,个体平均体重接近,大熊猫如何利用较少数目的红细胞完成全身气体交换等红细胞功能的维持,是否因为其红细胞代谢和膜蛋白组成与亚洲黑熊有所差异?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对大熊猫全血分选,获得较纯大熊猫红细胞;进而通过反向液相色谱联用质谱(LC-MS/MS)分析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红细胞膜蛋白,鉴定出大熊猫红细胞膜上存在388种蛋白,亚洲黑熊红细胞膜上存在315种蛋白;最终在大熊猫膜蛋白与亚洲黑熊膜蛋白质谱结果的比对中,发现了大熊猫在糖酵解过程中有以下酶类:己糖激酶X2(占共有酶类的33.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占共有酶类50%)、乙酰辅酶A合成酶2及ATP结合盒式蛋白(ABC Transporter):ABCB6、ABCB8(占共有ABCB家族的18.2%),ABCC1(占共有ABCC家族的7.6%)等代谢途径相关蛋白比亚洲黑熊更丰富,说明其红细胞在代谢水平上效率更高,在进一步使用数据量及功能分析更全面的人类蛋白数据库解析后,发现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的红细胞差异膜蛋白除能量代谢外还参与了O2/CO2气体交换(碳酸酐酶I、Rh TypeA蛋白),使得大熊猫可以以较少红细胞维持机体气体交换,从而揭示了大熊猫红细胞较亚洲黑熊红细胞具有的独特功能特性及其导致的大熊猫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较小的血液生理特性。同时,由于大熊猫蛋白图谱尚未建立,为了验证质谱结果,本研究对大熊猫带3蛋白编码序列(SLC4A1)全长进行了扩增和克隆,一方面通过其序列及功能域分析,确定大熊猫带3蛋白的存在,证明了质谱结果对大熊猫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检出,证明了质谱实验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以功能结构域分析了大熊猫带3蛋白的功能并基于红细胞保守蛋白——带3蛋白分析了大熊猫进化上与其他熊科动物最为接近,但存在差异。综上所述,血液输注是大熊猫救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熊猫输血体系研究不足,本研究根据大熊猫血样资源有限、血样获得困难的现状,针对大熊猫输血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实验开展研究,以大熊猫血液保存为起点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大熊猫及其异种血源亚洲黑熊红细胞免疫血液学特性、并利用质谱技术分析了二者红细胞血液生理差异及红细胞代谢差异之间的关系,为大熊猫红细胞功能及红细胞膜蛋白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大熊猫红细胞输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许冉达[5](2016)在《秦皮乙素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药物,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等优势,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红细胞免疫是近年来较为新颖的免疫抗肿瘤途径,已被研究者广为应用。秦皮乙素(Aesculetin, AES)作为中药秦皮中香豆素类的有效成分之一,体内外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室前期抑瘤率等实验已经证实,AES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抑制S180肉瘤生长,而有关AES通过红细胞免疫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移植型S180荷瘤小鼠为肿瘤模型,通过AES对其红细胞膜结构组分与功能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也为未来开发新型红细胞膜载药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目的:探讨AES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的影响,揭示其红细胞免疫抗肿瘤机制,为后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础。方法:通过体内移植S180肉瘤细胞株的方法进行荷瘤小鼠的造模。雌雄各半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不接种S180肉瘤细胞株)、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100mg/kg),AES低剂量组(20mg/kg)、AES中剂量组(40mg/kg)和AES高剂量组(80mg/kg)。①通过改进的花环实验法检测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以及红细胞免疫正负调节因子的活性;②通过DPH荧光探针标记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③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ADH-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活性,进而计算红细胞膜封闭度;④通过试剂盒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⑤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膜电位的变化;⑥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带3蛋白的表达;⑦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膜阴离子转运活性。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花环率下降到(11.05±3.05)%,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P<0.01),给予AES后荷瘤小鼠红细胞的粘附能力有所恢复。与模型组组比,AES低剂量差异显着(P<0.05),中、高剂量差异非常显着(P<0.01);模型组RBC-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和RBC-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提示促进因子活性受到抑制,抑制因子活性受到促进,免疫调节功能失衡,AES能够上调促进因子活性、下调抑制因子活性,恢复红细胞的免疫正负调节功能(P<0.05,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AES中剂量、高剂量组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所恢复,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③模型组小鼠红细胞膜的封闭度下降为(32.07+7.47)%,与正常组差异显着(P<0.01),给予不同浓度AES作用后,低、中、高剂量组红细胞膜封闭度上升为(41.43+8.60)%、(53.29+11.88)%和(54.86+8.99)%,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④模型组小鼠红细胞膜上唾液酸含量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受到抑制,与正常组差异显着(P<0.01),给予不同浓度AES作用后唾液酸含量以及两种酶活性显着上升,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差异不明显,而中、高剂量组的提升作用非常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红细胞膜Rh123荧光强度大幅度下降至(37.8±5.3)%,即膜电位显着降低(P<0.01),通过不同浓度的AES治疗后,Rh123荧光强度均有所上升,即AES能够恢复膜电位水平,AES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中、高剂量组差异显着,据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模型组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1),随着给予AES浓度的增加,带3蛋白的表达呈现上升趋势,AES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⑦模型组荷瘤小鼠Cl-进入红细胞内所需的时间较正常组长,即模型组红细胞膜的阴离子转运活性较正常组相比降低,差异非常显着(P<0.01),而给予AES治疗后,各组溶血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减少,即恢复了细胞膜阴离子转运功能,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荷瘤小鼠红细胞膜阴离子转运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AES能通过红细胞免疫功能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进行抑制,其对红细胞的天然免疫粘附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能够调控红细胞免疫正负调节因子的活性使之恢复平衡。同时,红细胞膜作为基础结构,AES对红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物质组成也有影响,包括恢复红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和封闭度,使唾液酸含量、ATP酶活性以及膜电位水平得到上调,增强带3蛋白的表达和阴离子转运活性,整体性维持红细胞的稳态,保证其正常活性,改善荷瘤小鼠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能力,从而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林志[6](2013)在《药物免疫毒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主要免疫细胞的差异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谱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注射剂因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目前在临床危重急救、心脑血管等疾病、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如鱼腥草、双黄连、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但是,目前国内外药物免疫毒性评价指导原则仅仅局限于动物模型的评价,并且只针对免疫抑制和接触性过敏进行评价,不涵盖药物诱导的系统性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现有报道的中药注射剂引发的过敏性休克等,在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多为阴性。由此看来,现有的平价方法可能不够敏感,或是实验动物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动物实验无法预测免疫毒性。如何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预测过敏反应等免疫毒性是科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1.研究目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因为其生理学与生物进化等方面与人类最为接近,所以成为目前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但是,2006年英国Ⅰ期临床实验中健康自愿者接受TGN1412单抗(CD28单抗超级激活剂)后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衰竭,而临床前食蟹猴的毒性研究中未发现任何异常。此外,中药注射剂临床前研究中致敏实验多呈阴性,进入市场后却出现较多的过敏反应甚至休克或死亡等不良反应。本中心前期的研究也发现中药注射剂辅料吐温80在不同种属动物中诱导的类过敏反应程度差异很大,这均显示了动物种属间免疫系统对于外源性过敏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动物免疫系统的异同,尤其是动物与人免疫系统的差异性是药物免疫毒性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这将有助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动物种属的选择,动物毒性数据的外推和准确客观地评估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免疫毒理学体外试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体外试验可以减少动物的使用,一方面体外试验可以采用人外周血进行药物免疫毒性研究,有助于平行比较人和动物免疫功能的差异。此外,毒理基因组微阵列在解决毒理学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类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优势。药物在不同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即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等,是不同物种间实验数据互推的重要依据,而关键基因的变化可以成为药物代谢的终点。因此,比较动物与人类组织细胞中毒性相关基因微阵列表达谱的差异,寻找人和动物均表达的关键基因序列,可以科学地、准确地将动物毒性实验数据外推到人类。本研究以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不同种属(人、食蟹猴、恒河猴)淋巴结和胸腺中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分布及数量上的差异;结合多种免疫细胞功能试验,探讨人和食蟹猴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为临床前药物免疫毒性评价建立起合适的体外试验方法,并且为生物技术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选择动物种属及动物毒性研究外推之人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支持;利用基因组信息技术,研究人和食蟹猴外周血单核细胞在T/B细胞激活剂作用下基因转录表达谱的变化,从基因水平分析人和食蟹猴免疫激活反应机制的异同,以寻找可能存在的桥接生物标志物。2.研究方法2.1人和食蟹猴、恒河猴的淋巴结、胸腺中不同类型免疫细胞表型及数量的差异性研究收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2004至2011年共31项食蟹猴/恒河猴毒性研究试验中阴性对照组动物(恒河猴76只、食蟹猴104只)的淋巴结和胸腺,以及正常成人组织交叉反应标本库正常人体淋巴结和胸腺(淋巴结11例、胸腺4例)。所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行比较不同类型淋巴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特点,包括B淋巴细胞(CD20)、T淋巴细胞(CD3、 CD4、 CD8)以及巨噬细胞(CD68)。2.2人和食蟹猴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比较性研究(1)单抗诱导细胞因子释放试验:收集食蟹猴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形核细胞(PBMC)。实验分为2个实验组,包括阴性对照组(同型对照单抗IgG)和ANC28.1单抗组。PBMC细胞给予相应的刺激剂及阴性对照物后,37℃温箱孵育。每个实验组在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收集相应的细胞培养液。采用了Lucy Findlay建立的风干包被法及湿包法,进行TNF-α、 IFN-γ的ELSIA检测。(2)T细胞增殖实验及B细胞增殖实验:收集食蟹猴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PBMC细胞。T细胞增殖实验中,实验分为4个实验组,包括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PHA组(2μg/ml、5μg/ml、10μg/ml)。同样,B细胞增殖实验中实验分为4个实验组,包括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LPS组(2μg/ml、5μg/ml、10μg/ml)。37℃温箱孵育,孵育72小时后,加入10μl的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Dojindo公司),进行细胞增殖检测。(3)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测定实验:实验一采用食蟹猴的外周血,分离收集PBMC细胞,分为6个实验组,包括阴性对照组1(细胞培养液,包被浓度为1:30)、阴性对照组2(细胞培养液,包被浓度1:90)、流感疫苗刺激组1(刺激浓度为1:50,包被浓度1:30)、流感疫苗刺激组2(刺激浓度为1:50,包被浓度1:90)、流感疫苗抑制组1(抗CD20单克隆抗体+流感疫苗,包被浓度1:30)、流感疫苗抑制组2(抗CD20单克隆抗体+流感疫苗,包被浓度1:90)。实验二采用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收集PBMC细胞,分为8个实验组,包括阴性对照组1(细胞培养液,包被浓度1:30)、阴性对照组2(细胞培养液,包被浓度1:90)、流感疫苗低剂量组1(刺激浓度为1:50,包被浓度1:30)、流感疫苗低剂量组2(刺激浓度为1:50,包被浓度1:90)、流感疫苗高剂量组1(刺激浓度为1:10,包被浓度1:30)、流感疫苗高剂量组2(刺激浓度为1:10,包被浓度1:90)、流感疫苗抑制组1(抗CD20单克隆抗体+流感疫苗,包被浓度1:30)、流感疫苗抑制组2(抗CD20单克隆抗体+流感疫苗,包被浓度1:90)。每组给予相应的刺激剂、阴性对照物及抑制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37℃温箱孵育。孵育6天后,进行ELISPOT检测抗体的分泌。2.3T细胞激活剂及B细胞激活剂诱导的人和食蟹猴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实验采用人和食蟹猴的外周血PBMC细胞。实验分为5个实验组:阴性对照组(PBS)、2μg/ml PHA组、10μg/ml PHA组、2μg/ml LPS组、10μg/ml LPS组。每组给予相应的刺激剂及阴性对照物,37℃温箱连续孵育3天后,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进行基因芯片分析。通过设定基因表达变化倍数绝对值大于等于2,且p<0.05选出差异表达基因。比较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在T细胞激活剂和B细胞激活剂后的出现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通过GO功能注释富集度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特征。3.研究结果3.1人和食蟹猴、恒河猴的淋巴结、胸腺中T细胞、B细胞及巨噬细胞分布和数量特点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结的皮质淋巴滤泡和胸腺的髓质。抗人CD20单抗能与食蟹猴/恒河猴组织结合,呈强阳性,显示人猴之间B细胞存在高度的遗传相关性。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及胸腺的皮质和髓质。抗人CD3单抗能与食蟹猴/恒河猴组织结合,但为阳性或中度阳性。抗人CD4单抗与食蟹猴/恒河猴存在较弱的交叉反应,抗人CD8单抗与食蟹猴/恒河猴无交叉反应。人、食蟹猴和恒河猴胸腺中T细胞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有趣的是,人淋巴结中T细胞/B细胞的比例与食蟹猴和恒河猴非常接近。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结髓质、胸腺的皮质和髓质。抗人CD68单抗能与食蟹猴/恒河猴组织结合,呈强阳性。食蟹猴/恒河猴淋巴结和胸腺中该细胞无论从分布还是细胞染色强度均与人类非常相似。3.2人和食蟹猴T细胞和B细胞增值率、细胞因子及抗体分泌的差异(1)单抗诱导细胞因子释放试验ANC28.1作为CD28单抗超级激活剂,无须CD3单抗共同刺激,单独即可诱导激活人外周血中PBMC细胞。随ANC28.1作用时间的延长,人PBMC细胞释放的TNF-α及INF-γ逐渐增加。干包法和湿包法本身对于ANC28.1诱导人PBMC释放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ANC28.1单抗不能诱导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释放TNF-α和IFN-γ。(2)T细胞/B细胞增殖实验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随着给予T细胞激活剂植物血凝素(PHA)浓度的增加,其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但是,在同样浓度PHA刺激下,人外周血PBMC细胞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食蟹猴PBMC细胞的增殖。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随着给予B细胞激活剂脂多糖(LPS)浓度的增加,其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在不同浓度LPS刺激下,食蟹猴与人外周血中PBMC增殖趋势非常相似。(3)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测定实验:食蟹猴和人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流感疫苗刺激后,其分泌相应抗体的细胞斑点数目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给予抗CD20单抗后,食蟹猴抑制组流感疫苗诱导的分泌抗体的细胞斑点数目明显降低。相同处理条件下流感疫苗包被浓度1:90组所产生的细胞斑点数目略高于包被浓度1:30组。比较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分泌流感疫苗抗体的细胞数目增长幅度类似,两者无显着性差异。3.3T细胞激活剂及B细胞激活剂诱导的人和食蟹猴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人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PHA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发现差异表达基因115个和1510个。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PHA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分别发现差异表达基因21个和166个。人和食蟹猴对于PHA(T细胞非特异性激活剂)存在相同的免疫作用机制,如差异基因均参与了DNA复制、免疫应答、趋化作用及炎性应答。两种属间主要的不同点:1)人参与的基因数目众多,远远高于食蟹猴;2)人的细胞增殖反应非常强烈,尤其以有丝分裂或M分裂相为主的基因多,而食蟹猴的增殖较弱,仅仅以DNA的复制、细胞形态的调节和抗凋亡为主;3)人的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以炎性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与抗原处理呈递相关的也是以MHCⅡ类分子为主;正好相反,食蟹猴的免疫应答中以抗原处理呈递和免疫应答功能为主,其中涉及的抗原处理呈递以MHCⅠ类分子为主。人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LPS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发现差异表达基因341个和810个。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LPS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分别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88个和562个。人和食蟹猴对LPS(T细胞非特异性激活剂)存在相同的免疫作用机制,如差异基因均参与免疫应答、通过MHCⅡ分子的外源性肽或多糖的抗原处理呈递。此外,与PHA刺激不同,LPS刺激下人外周血PBMC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与食蟹猴无明显差异。主要的不同点:人外周血PBMC在LPS刺激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应答和炎性细胞应答,其次为MHCⅡ类分子的抗原呈递和T细胞共刺激。食蟹猴的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炎症应答是抗原处理呈递的,包括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抗原处理呈递。4.结论从形态上,食蟹猴/恒河猴胸腺及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与人存在差异,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而食蟹猴/恒河猴与人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无论细胞分布还是染色强度都比较一致,显示种属间的高度遗传相似性。尽管人淋巴结中T细胞和B细胞含量均高于食蟹猴,但T/B细胞比例非常接近,提示两种种属之间的相似性。从功能上,研究发现人外周血PBMC细胞在CD28超级激活剂诱导下能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未见细胞因子的分泌。给予非特异性T细胞激活剂PHA后,人外周血PBMC细胞增殖明显高于食蟹猴PBMC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提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更敏感,更容易受到相应激活剂的激活。而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给与B细胞激活剂LPS时表现出相似的增殖趋势。在B细胞抗体形成测定实验中,显示出食蟹猴外周血B细胞与人B细胞具有类似的产生抗体的能力。从基因水平,研究发现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给予T细胞激活剂PHA后,人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数目远高于食蟹猴。这些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炎性细胞应答、免疫应答、以MHCⅡ类分子为主的抗原呈递、细胞周期及增殖等。人和食蟹猴外周血PBMC细胞给与B细胞激活剂LPS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炎性细胞应答、抗原呈递处理、T细胞共刺激等。不同于PHA,人和食蟹猴所产生的差异基因数目相似。此外,尽管人和食蟹猴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种属间仍存在具有相同功能的基因群,如免疫应答、炎性应答、DNA复制和趋化作用。总之,人和食蟹猴T细胞表型分子的同源性以及T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等功能存在明显差异。T细胞激活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再次证实了人相对于食蟹猴而言,其基因参与的T细胞激活免疫应答涉及的基因调控网络更复杂,更敏感。该研究结果可能为临床前食蟹猴动物实验预测免疫毒性的敏感性低的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提示我们在将来从事药物的免疫毒性评价中,比如中药注射剂或者生物技术药物等的免疫激活评价时,对于动物数据中T细胞毒性的评价外推至人时需要慎重考虑,可能未来补充人外周血的体外试验是药物免疫毒性评价的方向。其次,食蟹猴B细胞表型分子的同源性以及B细胞增殖和抗体分泌等功能与人比较相似。B细胞激活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显示人和食蟹猴的免疫应答基因的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同。最后,综合T/B细胞激活的毒理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免疫应答、DNA复制、炎性应答功能相关的基因存在于两种种属的各个处理组中,这提示与这些共同的免疫应答功能相关的基因变化可能与免疫激活密切相关,该类基因群有望成为物种间免疫毒性数据转化的桥接生物标志物。
李雯[7](2013)在《猴免疫缺陷病毒p27基因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与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具有亲缘关系,均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SIV/恒河猴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AIDS的研究中。HIV p24蛋白是核衣壳蛋白,也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常用于病毒的定性定量检测。对应在SIV的p27蛋白,也常用于动物或体外细胞中检测SIV的感染。本文旨在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p27抗原,制备抗p27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SIV感染情况。研究方法:从SIVmac251基因组提取RNA,以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PCR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根据GenBank中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全基因组序列的p27蛋白的基因序列(M19499.1)合成引物:正向引物5’-GGA TCC ATG CCG AGA ACA TTA AAT GGG-3’,反向引物5’-GTC GAC TGC CAT TAA TCT AGCCTT CTG-3’。回收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送测序。提取pMD18-p27和pET-23a质粒分别用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目的片段,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构建pET-p27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抽提质粒DNA,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进一步鉴定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接种含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于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状况。利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其活性。用纯化后的p27蛋白免疫小鼠。获取其脾细胞,在PEG作用下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过选择性培养后,筛选产生p27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法测定McAb的效价。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经SIVmac251感染后CEM×174细胞内的病毒抗原。研究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p27蛋白。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SIV p2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能识别感染SIV的猴子血清中的病毒。其中2株能用于免疫组化实验,1株用于细胞内染色流式分析。研究结论:成功克隆猴免疫缺陷病毒p27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27,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高效表达出p27蛋白。成功制备了抗SIV p2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后期检测感染SIV的动物实验奠定基础。
单廷[8](2011)在《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Campath-1H)对表达CD52抗原的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等具有强大的清除作用,最初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近年来常用于肾移植、肝移植、小肠移植等实体器官移植中诱导产生免疫耐受。虽然Campath-1H应用于器官移植已十余年,但缺少适宜的动物模型评价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限制了其在器官移植中的进一步应用。Campath-1H只与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某些种属具有交叉反应,而不能识别啮齿类动物细胞上的抗原。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最接近,是研究人类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在临床移植中应用Campath-1H诱导方案后,可清除移植病人外周血中99%以上的淋巴细胞,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低淋巴细胞水平状态。肠道中的淋巴细胞数量比外周组织中的多,肠道是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目前国内外对Campath-1H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清除作用,尚缺乏对肠道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食蟹猴作为动物模型,给予Campath-1H处理后,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食蟹猴外周血、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变化,肠道上皮内及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的变化,以及肠道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相互关系。研究Campath-1H对淋巴细胞的清除作用及归巢机制,为临床小肠移植中更好的应用Campath-1H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外周血、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的作用目的: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运用于器官移植已十余年,但缺少适宜的动物模型评价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限制了其在器官移植中的进一步应用。本实验首先建立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食蟹猴动物模型,并观察其对食蟹猴外周血、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雄性食蟹猴,3-5岁龄,体重3-5.5 kg,使用流式细胞仪筛选红细胞表面不表达CD52抗原的食蟹猴,将筛选出的食蟹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3 mg/kg给予静脉滴注Campath-1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9、14、35、56天处死实验组动物取材,给药组中的第56天处死的3只食蟹猴分别于第3、6、9、14、21、35、56天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给药前后不同时间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情况。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果:从40只食蟹猴中筛选出15只红细胞表面不表达CD52抗原的食蟹猴,筛选出的与未被筛选出的食蟹猴在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方面无显着性差异。给药后食蟹猴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呈现出快速被清除及恢复的过程,单核细胞在给药后第6天降至最低点,T、B淋巴细胞在给药后第9天降至最低点。单核细胞在给药后第14天恢复至给药前水平,CD20+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分别在给药后21、35、56天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给药后第9天,脾脏淋巴细胞、淋巴结淋巴细胞减少,给药后第35天,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给药后第56天,脾脏、淋巴结组织形态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成功建立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食蟹猴动物模型。应用Campath-1H后食蟹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清除效果强大,并逐渐恢复,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均呈现清除与恢复的过程。本实验模型可用于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临床前移植模型的研究。第二部分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肠道淋巴细胞的作用目的:观察应用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后,食蟹猴肠道上皮内及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变化,评价该抗体对食蟹猴肠道淋巴细胞的作用,以及食蟹猴肠道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变化,研究两者相互关系。方法:雄性食蟹猴,3-5岁龄,体重3-5.5 kg,红细胞表面不表达CD52抗原1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3mg/kg给予静脉滴注Campath-1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9、14、35、56天处死实验组动物取材,切取长约10 cm小肠,分离上皮内及固有层淋巴细胞,进行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取近回盲部回肠组织,进行病理、免疫荧光染色检查。采用RIPA法提取肠粘膜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肠粘膜MAdCAM-1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β7整合素变化情况。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果:给药后第9天肠道IEL、LPL数量降至最低点,给药后14天仍处于低水平,给药后第35天数量逐渐增加,至给药后第56天恢复至给药前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上述变化。给药后第14天,肠道IEL、LPL亚群发生改变,IEL中CD4-CD8+、TCRαβ+T淋巴细胞比例显着降低,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着升高;LPL中CD3-CD20+B淋巴细胞、TCRyδ+T淋巴细胞比例显着降低,而CD4+CD8-、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着升高。给药后第56天,肠道IEL、LPL各亚群比例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回肠粘膜完整,绒毛呈柱状,高度正常,给药后第9天回肠绒毛萎缩,高度变短,上皮细胞形态紊乱,有脱落,至给药后第56天回肠绒毛高度恢复正常,粘膜完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给药后第9天肠粘膜MAdCAM-1蛋白减少,给药后14天仍处于低水平,给药后第35天恢复至给药前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上述变化。给药后第9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β7整合素表达比例增高,给药后14天仍处于较高水平,给药后第35天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Campath-1H对肠道IEL、LPL具有清除作用,同时对其亚群也产生影响。肠道MAdCAM-1表达的变化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α4β7整合素表达的变化趋势有相关性。在食蟹猴模型上,α4β7整合素与MAdCAM-1的特异性结合,可能是肠道淋巴细胞归巢的机制之一。
张美玉[9](2010)在《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鱼腥草注射剂作为中药注射剂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代表药,其再研究和再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鱼腥草注射剂开展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必须从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毒理、临床使用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本课题组对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明确鱼腥草注射剂中的主要致敏物质,完善生产质量标准,改进鱼腥草注射剂制备工艺,从而提高了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其恢复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鱼腥草及其制剂研究进展;②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③注射用辅料吐温80和羟丙基-β-环糊精研究进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鱼腥草注射液原、新制剂及其辅料的致敏性评价实验研究本研究分别采用小鼠、Beagle犬和食蟹猴对鱼腥草注射液原、新制剂及其辅料进行致敏性评价研究。类过敏实验以单次静脉恒速注射给药,观察给药后动物的行为变化和血中组胺含量。过敏实验为三次隔日静脉注射给药,此为致敏阶段,在首次给药后14天药量加倍激发给药。同样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和血浆中组胺、IgE的含量,综合判定结果。结果表明类过敏反应以Beagle犬为最佳实验动物,以行为异常及组胺升高为主要判定指标,IgE作为辅助指标,结果准确可靠。食蟹猴在同样条件下不如上述动物敏感。小鼠行为表现更不典型,血液指标的检测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实验表明吐温80是诱发类过敏反应的代表性物质。羟丙基-β-环糊精类过敏和过敏反应结果均为阴性。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增溶剂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致敏性评价结果为阴性。3鱼腥草注射液新、原制剂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抗病毒实验采用流感病毒FM1和PR8病毒株体内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体外CPE法和神经氨酸酶荧光测定法、病毒载量检测和小鼠死亡保护实验方法,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均有明显治疗和预防作用,可改善小鼠肺炎症状,降低肺指数,病毒载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但其抗病毒作用并不是通过直接抑制或杀死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活力也不具有抑制作用。新制剂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还能降低干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对脂多糖导致的家兔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抗炎、解热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和PGE2释放而发挥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新、原制剂抗病毒、抗炎解热作用相当。4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建立本研究采用硫氰酸钴铵显色法、薄层层析法和碘化铋钾法三种方法进行吐温80的定性鉴定,实验结果一致。吐温80的定量检测方法能准确的检测中药注射剂中吐温80含量。吐温80的定性定量方法的建立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随机抽取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进行吐温80定性定量测定。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和类过敏反应的异同比较:中药注射剂导致临床严重不良反应70%以上为类过敏反应,与IgE介导的经典抗原抗体反应不同。主要特征为:首次注射药物即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与过敏反应症候群相似。属于非抗原抗体反应,IgE、IgG未见明显规律性变化,但体内组胺明显升高。其致敏物质为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及某些可以为诱发组胺释放的多种物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大剂量、高浓度可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多种注射剂联合应用可提高发生率及严重性。类过敏反应以Beagle犬为最佳实验动物,以行为异常及组胺升高为主要判定指标,IgE作为辅助指标,结果准确可靠。因此,推荐采用Beagle犬致敏性评价方法作为中药注射剂出厂前的常规安全性检测方法。2鱼腥草注射剂中主要致敏物质为增溶剂吐温80,鱼腥草双蒸馏液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致敏原除了考虑药物本身因素,还有制剂外加辅料和制备、储存过程中内、外源性污染物,这为寻找和解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3吐温80国内外应用广泛。中药注射剂134品种中吐温80添加情况很不确定。如果这些品种全部换掉将事关几十个注射剂产品,数百家生产企业及几十万产业工人的生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影响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通过我们研究发现吐温80引起的类过敏反应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优选最佳质量、最适用量和浓度的吐温80,既能保证助溶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制剂安全性和制剂稳定性。4羟丙基-β-环糊精助溶效果好、稳定,无明显毒性、致敏性及溶血性,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增溶剂。以羟丙基-β-环糊精替换掉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其溶解性、安全性和药效不受影响,为其恢复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研依据。5诱发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因素除了药物自身因素,制剂工艺中加入吐温80以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外,还存在很多偶发因素。因此,本研究只解决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还需要深入开展多方面研究,为中药注射剂进行全面再评价和再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比较中药注射剂导致类过敏和过敏反应的异同,主要从临床反应、病机、诱发物质、给药次数、剂量、检测指标、非临床评价方法和配伍禁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2采用不同种属动物进行类过敏实验研究,优选实验动物、检测指标,优化致敏性评价方法,建立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3通过一系列药学、安全性和比较药理学研究,证实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增溶剂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的安全性显着提高,药效与原制剂相当,是比较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鱼腥草注射剂。
董晓敏,周显青,王迎[10](2009)在《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冬眠前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大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讨温度变化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大小的影响,我们设计了10℃、20℃、30℃、37℃4个温度组,通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活性,同时测量其红细胞大小。结果表明,温度对中华大蟾蜍离体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影响显着,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大蟾蜍离体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逐渐降低,在30℃和37℃时,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比10℃时低;而温度对其离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大小却没有显着影响。温度对中华鳖离体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其大小亦没有显着影响。除了10℃时中华鳖离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中华大蟾蜍没有明显差别外,其余各温度下中华鳖离体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明显比中华大蟾蜍的高,而其红细胞的长径和短径却明显比中华大蟾蜍红细胞的小。这说明,温度能明显影响中华大蟾蜍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而对中华鳖离体红细胞的免疫活性影响不明显,随着动物进化程度的提高,中华鳖红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免疫活性比中华大蟾蜍明显增强。
二、恒河猴和食蟹猴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恒河猴和食蟹猴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血清采集 |
1.3.2 细胞因子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
2.2 趋化因子检测分析 |
3讨论 |
(2)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禽流感病毒 (AIV) |
1.1.3 主要生物制剂及化学试剂 |
1.2 方法 |
1.2.1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采样及处理 |
1.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IV感染雏鸭红细胞对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2.2 AIV感染雏鸭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变化 |
2.2.1 对雏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的影响 |
2.2.2 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影响 |
2.3 AIV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自身调控能力的影响 |
2.3.1 对雏鸭血清中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的影响 |
2.3.2 对雏鸭血清中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AIV感染雏鸭红细胞对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3.2 AIV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AIV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自身调控能力的影响 |
4 结论 |
(3)CRISPR/Cas9技术高效构建与鉴定恶性疟原虫基因修饰虫株及对树鼩感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疟原虫简介 |
二、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及重要功能基因 |
三、恶性疟原虫基因转染的载体和方法及相关研究 |
四、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在恶性疟原虫中的相关研究 |
五、酪蛋白激酶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性 |
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性 |
七、脾脏切除在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中的研究 |
八、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一部分 CRISPR/Cas9技术高效地构建恶性疟原虫pL6CS-hDHFR-CK2β1/CK2α/STK重组虫株研究 |
一、材料与仪器 |
1. 实验材料 |
2. 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 恶性疟原虫复苏、培养及冻存 |
2. Percoll同步化培养 |
3. 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提取 |
4. 通用质粒pL6CS-hDHFR和PUF1-BSD-Cas9以及标签整合质粒pL6CS-hDHFR-CK2β1/CK2α/STK的构建 |
5. 恶性疟原虫电击转染(Pre-load法) |
6. pL6CS-hDHFR-CK2β1/CK2α/STK重组虫株的PCR鉴定与测序 |
7. pL6CS-hDHFR-CK2β1/CK2α/STK重组虫株Western blotting鉴定 |
8. 免疫荧光分析(IFA) CK2β1/CK2α/STK在细胞中的定位 |
三、实验结果 |
1. 恶性疟原虫体外同步化培养结果 |
2. 通用质粒pUF1-BSD-Cas9和pL6CS-hDHFR的鉴定结果 |
3. 标签整合相关质粒pL6CS-hDHFR-CK2β1/CK2α/STK鉴定 |
4. 恶性疟原虫电击转染获得重组虫株 |
5. 重组恶性疟原虫的PCR鉴定结果 |
6. 重组恶性疟原虫的DNA测序结果 |
7. 重组恶性疟原虫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
8. 免疫荧光分析CK2α/CK2β1/STK虫株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
四、小结 |
五、讨论 |
第二部分 pL6CS-hDHFR-CK2β1/CK2α/STK基因修饰重组虫株对感染树鼩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仪器 |
1. 实验材料 |
2. 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 基因重组恶性疟原虫在树鼩红细胞中体外适应性培养方法 |
2. 基因重组恶性疟原虫树鼩体内感染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1. 基因重组恶性疟原虫在树鼩红细胞中体外适应性培养结果 |
2. 基因重组恶性疟原虫树鼩体内感染结果 |
四、小结 |
五、讨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恶性疟原虫体内外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CK2β1/CK2α/STK基因序列 |
附录三 引物序列 |
致谢 |
研究生简历 |
(4)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大熊猫血液生理及红细胞体外保存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及讨论 |
第三章 大熊猫红细胞免疫血液学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方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和讨论 |
第四章 大熊猫红细胞膜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方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及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附录1、本研究使用主要仪器设备 |
附录2、主要缩写列表 |
附录3、大熊猫临床检测用血样小样冻存方案建立 |
附录4、抗大熊猫及亚洲黑熊IgG抗体制备 |
附录5、亚洲黑熊交叉配血表 |
附录6、大熊猫、亚洲黑熊膜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附录7、大熊猫带3 蛋白编码基因(SLC4A1)进化树总表 |
附录8、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膜差异蛋白分析结果 |
附录9、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平均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对比 |
附录10、大熊猫及亚洲黑熊血液非麻醉及麻醉采集 |
综述:大熊猫输血研究进展 |
一、大熊猫临床输血医疗进展 |
二、大熊猫输血医学基础研究现状 |
三、大熊猫输血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秦皮乙素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秦皮乙素的研究概况 |
1.1.1 秦皮乙素的来源 |
1.1.2 秦皮乙素的药理作用 |
1.1.3 秦皮乙素的制备 |
1.2 香豆素研究概况 |
1.2.1 香豆素类化合物简介 |
1.2.2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
1.3 红细胞与肿瘤研究 |
1.3.1 红细胞概述 |
1.3.2 红细胞免疫与肿瘤研究 |
1.3.3 红细胞载体与肿瘤研究 |
1.4 红细胞膜与肿瘤研究 |
1.4.1 红细胞膜概述 |
1.4.2 红细胞膜与红细胞免疫 |
1.4.3 红细胞膜与红细胞载体 |
1.4.4 其他相关物质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封闭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方法 |
8.3 实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9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Band3蛋白表达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 2.1 实验材料 |
9.2.2 实验方法 |
9.3 实验结果 |
9.4 本章小结 |
10 AE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阴离子转运功能的影响 |
10.1 引言 |
10.2 实验部分 |
10.2.1 实验材料 |
10.2.2 实验方法 |
10.3 实验结果 |
10.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药物免疫毒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主要免疫细胞的差异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谱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非人灵长类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免疫系统的发育 |
3. 免疫系统的形态特征 |
4. 免疫系统功能特征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毒理基因组学在免疫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 毒理基因组学 |
2. 免疫毒性物质的筛选 |
3. 免疫毒性作用方式和机制的研究 |
4. 风险评估的应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和食蟹猴、恒河猴的淋巴结、胸腺中不同免疫类型细胞表型及数量的差异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人和食蟹猴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比较性研究 |
实验一 单抗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实验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T/B细胞增殖实验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测定实验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T细胞激活剂及B细胞激活剂诱导的人和食蟹猴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7)猴免疫缺陷病毒p27基因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猴免疫缺陷病毒 P27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 SIV p27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综述一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艾滋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综述二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外周血、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的作用 |
研究一 食蟹猴的筛选 |
研究二 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外周血、脾脏、淋巴结淋巴细胞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肠道淋巴细胞的作用及归巢机制 |
研究一 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肠道上皮内及固有层淋巴细胞的作用 |
研究二 肠道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相互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鱼腥草及其制剂研究进展 |
1 用药沿革 |
2 药材鉴定及资源分布 |
3 化学成分 |
4 质量标准 |
5 药理作用 |
6 毒理研究 |
7 临床应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 |
1 不良反应特点 |
2 不良反应原因 |
2.1 药材自身因素 |
2.2 制备工艺 |
2.3 临床使用 |
3 思考与建议 |
3.1 建立严格法定标准,健全国家监管政策 |
3.2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
3.3 树立正确用药观念,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3.4 深入开展临床研究和再评价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注射用辅料吐温80与羟丙基-B-环糊精研究进展 |
1 吐温80 |
1.1 化学结构及基本性质 |
1.2 质量标准 |
1.3 药理活性 |
1.4 安全性研究 |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 |
1.6 毒理研究 |
2 羟丙基-B-环糊精 |
2.1 化学结构及基本性质 |
2.2 质量标准 |
2.3 注射剂中作用 |
2.4 药理学研究 |
2.5 安全性研究 |
3 两者文献比较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辅料的致敏性评价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辅料对小鼠类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不同辅料对BEAGLE犬类过敏及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及其辅料对食蟹猴类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BEAGLE犬类过敏及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抗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体内抗病毒作用比较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结果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文献参考 |
(三)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体外抗病毒作用比较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四)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FM1流感病毒小鼠肺炎死亡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结果 |
3 结论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解热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一) 硫氰酸钴铵显色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二) 薄层检识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三) 碘化铋钾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学考察 |
3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点 |
展望 |
附录Ⅰ: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Ⅱ:实验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冬眠前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大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红细胞悬液制备 |
1.2.2 C3b致敏酵母的制备 |
1.2.3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 |
1.2.4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 |
1.2.5 红细胞长径与短径长度的测定 |
1.2.6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红细胞C3 |
2.2 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的变化 |
2.3 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红细胞长径与短径的变化 |
3 讨 论 |
3.1 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 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离体细胞大小的影响 |
四、恒河猴和食蟹猴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J]. 黄树武,王静,陈梅玲,罗银珠,潘金春,吴瑞可,何丽芳,闵凡贵.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01)
- [2]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对雏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郑世民,葛依阳,马宏伟,高雪丽,刘超男,吕晓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 [3]CRISPR/Cas9技术高效构建与鉴定恶性疟原虫基因修饰虫株及对树鼩感染的初步研究[D]. 匡德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4]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D]. 赵俸涌.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
- [5]秦皮乙素对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功能的影响[D]. 许冉达.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3)
- [6]药物免疫毒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主要免疫细胞的差异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谱表达的研究[D]. 林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7]猴免疫缺陷病毒p27基因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D]. 李雯.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8]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对食蟹猴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D]. 单廷. 南京大学, 2011(07)
- [9]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D]. 张美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10]温度对中华大蟾蜍和中华鳖冬眠前离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大小的影响[J]. 董晓敏,周显青,王迎. 动物学杂志,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