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煤矿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煤矿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一、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佼容[1](2021)在《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作为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形式,是我国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中,工程堆积体是侵蚀最严重的地貌单元之一。然而,已有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的研究不仅简化了所含砾石特征,未能完整反映砾石在侵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忽略了坡面微地形、结构体等对堆积体土壤流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本论文以陕西关中地区重壤质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野外定位观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研究砾石、雨强、结构体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和微地形演化特征的影响,进而分析微地形特征与土壤水蚀的关系。整合研究结果,对工程堆积体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的修订提出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砾石含量增加导致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延长、产流率减小。侵蚀率随砾石含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较少含量砾石(0~30%)有促进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30%砾石含量是临界点所在;当砾石含量>30%时,侵蚀率成倍显着减小,当砾石含量增加至75%,土壤侵蚀量则可忽略不计。堆积体坡面产流率随砾石粒径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粒径为7—10 cm时产流率最小。当堆积体砾石含量为30%,且砾石粒径较小(1—7 cm或混合粒径)时滑坡易发生,使侵蚀量显着增大。砾石含量和粒径中,砾石含量对堆积体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贡献率大于50%。(2)雨量相同情况下,长历时小雨强的降雨造成土壤侵蚀量更大。1.0~2.0mm/min雨强下,土壤结构体的存在可减少坡面产流12.1~29.4%,但土壤流失量增加20~230%。野外堆积体自然降雨下产流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10%砾石含量时达到最大,产流产沙变化趋势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同。各砾石含量下,每次侵蚀性降雨引发的侵蚀量主要与累积降雨量有关,而与雨强无显着相关关系。(3)地表粗糙度随累积降雨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主要变化发生在前2场降雨中,其中粗糙度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表明降雨侵蚀中,上坡位由于侵蚀导致的地形破碎化最为严重。初始表面粗糙度随砾石含量、砾石粒径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后地表粗糙度与侵蚀程度密切相关,堆积体砾石含量30%(混合粒径)和砾石粒径为1—3.5 cm(含量30%)时因滑坡规模相对较大,微地形因子显着大于其他处理,而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在连续降雨过程中,汇流网络随着侵蚀发育过程逐渐汇集和收敛,导致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均随累积降雨的增加而减小,汇流路径的蜿蜒度增大,梯度减小。整体来看,不同降雨强度对汇流网络特征的影响不显着。(4)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地表粗糙度增加有利于延长堆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但对次降雨平均产流率没有显着影响;地表粗糙度与次降雨平均土壤侵蚀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粗糙度较大的堆积体坡面侵蚀更剧烈。地表粗糙度与坡面水系网络的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水流功率是对汇流网络特征变化最为敏感的水动力学参数,相关系数在0.644~0.832之间,其与汇流密度、路径蜿蜒度和梯度均有较好的拟合线性关系式(R2=0.961~0.979)。(5)野外实地观测表明堆积体侵蚀量测算模型精度较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为26.7%,但这仅针对堆积体所含砾石为均匀1—3.5 cm粒径时。当砾石粒径增大(3.5—14 cm)或为混合粒径时,模型中土石质因子计算值偏大。总体来看,砾石含量越小或者粒径较大(7.5—14 cm、混合)时,G因子的计算值偏大越多。实际情况下堆积体含有结构体会导致侵蚀量增大,模型预测值偏小。当出现重力侵蚀时,微地形因子可直观反映侵蚀量大小,提高土壤侵蚀测算效率,应当作为重要因子纳入模型修订范畴。

曹祎晨[2](2021)在《黄土采煤塌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质损害特征 ——以榆神府矿区为例》文中认为井工采煤后采空区覆岩损害传递至地表会出现裂缝、台阶状断裂和塌陷坑等地质环境损害,进而使得地表生态系统受损。目前对于煤炭采动后塌陷地土壤损害程度、过程及其机理已有较多研究,但针对损害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损害特征和程度的对比研究仍不充分,限制了矿区塌陷地生态损害程度评价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针对性的生态恢复措施制定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在阐明榆神府矿区黄土塌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生性质损害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动损害前后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地表塌陷后草地、林地、园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地表塌陷后林地和园地的pH值和容重均减小,草地容重减小了19%,但土壤pH值从8.41增加到了 8.48,而塌陷对耕地的土壤容重和pH值影响不显着;塌陷后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在4种土地利用类型总体都表现为砂粒含量增加、粉粒含量下降和粘粒含量变化不显着,园地土壤颗粒组成变化最为显着;塌陷后,耕地的土壤含水量由塌陷前的8.98%下降至塌陷后的5.96%,下降了 34%幅度最大。不同土壤深度讲,林地、草地的土壤pH值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耕地随深度减小,而园地土壤pH值在塌陷后随土壤深度增加,与未塌陷地减小的趋势不同;塌陷后,耕地的土壤粉粘粒随土壤深度减小,砂粒含量随深度增加,园地粘粒砂粒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粉粒随深度减小,均与未塌陷地相反;林地未塌陷地的土壤机械组成在深度上无显着变化,塌陷后粘粒砂粒含量随土壤深度减小,粉粒增加;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在塌陷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林地、园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塌陷前后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塌陷后的耕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先减小后增加,与未塌陷地的变化趋势不同。(2)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损害特征看,地表塌陷后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磷钾含量均降低;草地虽然氮磷钾含量减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反而增加了 20%;而塌陷后的园地和耕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减小,但速效钾和磷含量增加。从不同深度讲,塌陷后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趋势较未塌陷地相似,而园地土壤有机质塌陷后随深度无显着变化,与未塌陷时随深度减小的趋势不同;研究区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在塌陷前后随土壤深度均呈减小趋势。(3)地表塌陷后,耕地和园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 35%和73%,林地和草地则分别减小了 22%和36%;林地和耕地的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减小,园地和草地的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增加;塌陷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未塌陷地均显着增加,其中园地增加了 64%幅度最大。从不同深度看,地表塌陷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均随深度显着减小,与未塌陷地变化趋势相似;林地、耕地和草地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深度变化趋势在塌陷前后均无显着变化,园地未塌陷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深度减小,而塌陷后的土壤过氧化氢酶随深度增加。(4)从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特征看,地表塌陷后耕地土壤细菌数量减小了 48%,而真菌、放线菌、古菌则分别增加了 207%、238%、56%;园地和草地除细菌数量减小外,其他菌类数量增加,林地的变化趋势与园、草地相反;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在差异较小,且塌陷后均表现出多样性指数减小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在塌陷前后的细菌群落均以放线菌门为主,塌陷后,林地、耕地、园地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均下降,草地无显着变化;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为主,塌陷后林地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 21%,园地减小了 26%,耕地和草地无显着变化。地表塌陷后,草地塌陷地和未塌陷地微生物数量均随深度减小,林地和园地微生物数量随深度变化趋势与未塌陷地不同,耕地除细菌外其他菌类数量随深度减小,变化趋势与未塌陷地相似。(5)通过对比塌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生性质相关性,林地、园地和草地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关系,而耕地上述土壤指标与土壤含水率关系较小,其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和养分均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主要相关指标。耕地和园地细菌多样性与土壤容重有显着相关性,其真菌多样性与其他指标无显着相关性,而林地和草地真菌多样性主要受到酶类活性的影响,其细菌多样性则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弱。综合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分析,塌陷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质量下降,其中塌陷主要干扰了林地和草地物理性质和速效养分特征,而耕地和园地主要是塌陷后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受到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塌陷地土壤质量指数均小于未塌陷地,其中林地的土壤质量较未塌陷地下降幅度较大(降低了 21%),草地和耕地次之(分别降低了 17%和14%),而塌陷对园地土壤质量影响较小。

米家鑫[3](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刘英[4](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梁宇生[5](2020)在《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炭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2018年仍高达60%。中国煤炭开采方式90%以上为井工开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煤炭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损毁,特别是耕地、湿地、林地等资源,也因此产生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而2017年甘肃“祁连山事件”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对目前存在的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土地资源损毁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但在经过近两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将其演变成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和谐共生、普惠福祉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现实中,地下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不可协调、绝对对立的,由于各类土地资源特性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采与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实现协调发展的,不能采取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性,探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的双赢之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典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地面土地资源利用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优化利用结构和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地上下资源充分利用和协同发展的思想,本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总结分析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湿地、耕地与林地)的冲突,探讨了二者协同协调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其次绘制了全国煤炭资源分别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冲突的特征及危害,初步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协调模型;最后,分别对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给出具体的协调策略。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角度,阐明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地理分布重叠的自然性,阐释了地面土地资源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厘定了矿地复合的概念,并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并绘制了符合区域空间分布图;分别总结阐述了全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复合的冲突特征与危害。(2)改变过去土地资源利用不考虑地下矿产资源的弊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矿地(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地下煤炭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利用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利润、生态修复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可接受的煤矿净利润最低值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模型。(3)以南四湖湿地下煤炭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十年煤炭开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关采煤塌陷对湿地影响的支撑分析,发现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耕地损毁和居民房屋破坏等,对湿地资源保护无明显负面影响。本文还利用开采沉陷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湿地生态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机理,从而证实了湿地与煤炭开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今后重点是解决政策上的冲突。(4)利用2018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收集研究区内各煤炭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采煤塌陷数据资料,对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煤炭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资源冲突的特征与缘由;利用实际调查和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了山东省采煤塌陷耕地现状(基期2018年底),并预测出2019-2030年新增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基于“既要煤、又要粮”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土地复垦技术协调与政策协调为落脚点,探讨了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对策(包括适用条件)。(5)分析了陕煤铜川矿业下属玉华煤矿、柴家沟煤矿和陈家山煤矿地下煤炭开采区与地面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和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几十年协调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1990-2018年煤炭资源与林地资源复合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裂缝产生情况和林木生长现状,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未发现沉陷、滑坡和裂隙,煤炭开采未对林地资源产生明显影响。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机理,并探讨了煤林复合区的协调对策。

冯慧春,李素清,韩锦涛[6](2017)在《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的区划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频繁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山西汾河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对流域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土壤沼泽化和沙化也正在发展蔓延.为了遏制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势头,促进山西经济、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建立汾河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数学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将山西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大区,28个亚区,并系统分析了汾河流域28个亚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王惠泽[7](2017)在《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榆神府矿区地处陕西北部,是我国传统农业和畜牧业的接壤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区内水土流失问题尤为严峻,是黄河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区内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是我国煤炭战略西移和陕西煤炭战略北移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煤资源产地之一。煤炭资源大范围开发,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影响。如何优化针对煤矿的水土保持防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针对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成果斐然,特别是在研究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历史悠久。但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投资配比以及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选择榆神府矿区作为研究区,从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投入和产出切入,依托既有水土保持方案和系统理论建立起仿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模型提出优化策略,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是通过分析整理76份水土保持方案、2次实地调查、咨询多位专家等方式,在搜集到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将煤矿按不同水土保持区划、不同建设阶段和不同部位这3个属性进行水土流失规律的总结,得到基于系统理论的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规律;针对煤矿区特有的水土流失特点,识别出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2)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结合水土保持防治的相关知识,围绕研究区水土流失规律,从水土保持投资、措施布设、预测和评价4个角度出发建立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68个模型变量:通过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构建表函数、时间函数等方式建立起所有要素之间的共计77个状态方程;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通过SPSS分析、咨询专家和参考相关规定等方式,确定各项控制参数的取值并给定科学的取值范围。(3)在PC端通过Vensim软件绘制积量流量图,进而模拟运行,模型在结构性检验和灵活性检验中表现良好,得到MWC-SD模型;通过拖动滑块的方式将XW等6个煤矿属性值输入至模型中,通过整理和分析模型输出的结果,一方面再次印证模型是科学合理的,另一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煤矿的水土流失规律。(4)设计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煤矿类型的仿真方案分类标准,将得到12套仿真方案带入到模型中,得到研究区所有类型煤矿的水土流失规律及相关参数;设计shape函数,包括区域位置改变和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坡道增长两种函数,得到相应规律。(5)利用模型分析得到的规律,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基于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的优化策略,并分析相应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式;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研究区既有水土保持经验,提出榆神府矿区总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优化策略①。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张勇[9](2015)在《井下采煤的地表水土流失及植被效应研究 ——以彬长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土流失是国际上公认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被我国列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陕西、山西、甘肃的近半数煤矿分布在此区域,水土流失作为煤矿区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本区煤矿的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国家规划的13个煤炭基地—黄陇基地的主力矿区------彬长矿区为研究区,通过该矿区9个主要生产煤矿的地质、采矿、水土流失、土壤、植物调研以及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彬长矿区地表坡面形态和井下采煤特征为基础,对数值模型的框架进行设计,包括地表坡面形态设计和开采煤层覆岩结构设计。以采厚、采深、地表坡度及相应坡长为变化因素,构建了2个系列共45个数值模型。以FLAC3D为实验平台,对每一个数值模型井下开采进行模拟,并通过编程提取下沉、水平移动数据,筛选出开采煤层厚度(采厚)和采煤深度(采深),作为影响地表水土流失的井下关键因子。研究了采厚、采深对地表坡面形态和地表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代表性样点植物群落特征调查,研究了采煤活动对弃渣场和沉陷区植被的影响作用;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地表坡度随着采厚的增加而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自然坡度越大,该变化趋势越明显。地表坡度随采厚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因自然坡度不同而异。地表坡面坡长会随着采厚增加而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整体上表现为自然坡度越小,该变化趋势越明显。地表坡长随采厚增加平均减小率因自然坡度不同而不同。(2)地表坡度的增幅随着采深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自然坡度越大,该变化趋势越明显。地表坡度增幅随采深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因自然坡度不同而异。地表坡面坡长减幅会随着采深增加而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整体上表现为自然坡度越小,该变化趋势越明显。地表坡长随采深增加平均减小率因自然坡度不同而不同。(3)采厚增加导致地表坡度增大、坡长减小,从而导致侵蚀模数随之增大,土壤侵蚀增强。(4)采深增加导致地表坡度增幅和坡长减幅变小,从而导致坡面的侵蚀模数增幅随之减小(5)依坡度及深厚比,将彬长矿区采煤后形成的连续破坏形态的下沉盆地划分为缓倾斜—连续破坏型、倾斜—连续破坏型、陡—连续破坏型、急陡—连续破坏型4种类型,并给出了每种下沉盆地判定的条件。(6)采煤沉陷区与非沉陷土壤养分、水分在坡度小于15°时变化不显着,大于15°时沉陷区土壤养分水分减小,且大于2m以下土壤有干化现象。在坡度小于15°时,沉陷对群落中物种种类构成与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但在坡度大于15°时乔木比例与群落生物量减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采厚、采取分层开采、人工干预改善开采沉陷区土壤理化性质,依据群落演替规律指导植被恢复,提高群落正向演替速度的控制开采沉陷区水土流失的井下及植物措施。

张翀[10](2015)在《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文中指出陕北是我国能源资源主要产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该区域正在成为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的重要补给地与能源重化工基地。但该地区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破坏、难以恢复,能源资源的开发对陕北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本研究以生态脆弱的陕北为对象,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出发,构建生态安全数据库、模型库,运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及时空动态模型分析,查清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效应动态变化特征,对生态脆弱区中能源开发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安全动态进行综合定量测评,并挖掘出脆弱环境下能源开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对深化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促进西部重能源区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陕北土地利用呈衰退趋势,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不同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性较大。①陕北草地面积占据优势,高于40%,其次为耕地和林地。1980-2010年,陕北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增加,其中林地面积变化最大。数量上,耕地面积呈现出增—减—减的变化特征,30年间共减小476797.86 hm2,变化率为-16.72%;林地面积变化与耕地相反,呈减—增—增的特征,30年间增加了 661400.49 hm2,变化率为66.82%。结构上,土地利用变化贡献最大的是林地,变化贡献率为46.55%,其次为耕地和未利用地。②1980-2010年陕北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0.77%,土地利用处于衰退期;各年代呈现出增—减—减的变化特征,表明1980-1990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1990-2010年处于衰退期。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30年间北部煤炭开采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最高,变化率为8.65%,各年代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与石油开采区土地利用均处于衰退期,各年代土地利用分别呈增—增—减和减—增—减的变化特征;天然气开采区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期,但发展速率逐渐减小。(2)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植被覆盖均呈增加趋势。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80-2010年林地植被覆盖变化率为-0.0130/10a,呈退化趋势;未利用地植被覆盖改善最明显,其次为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30年间南部煤炭开采区植被覆盖变化率为-0.0300/10a,呈退化趋势,其余均呈改善趋势,其中北部煤炭开采区改善最明显,其变化率为0.0357/10a,其次为天然气开采区和石油开采区;各年代中,南部煤炭开采区、石油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植被覆盖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北部煤炭开采区各年代均呈增加趋势。(3)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平均价值量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14151元/10a和13698元/10a;1980-1990年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2107.3元/10a,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这2个时段均呈增加趋势,平均变化率分别为24825元/10a和6973.9元/10a;30年间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增加了 51.078亿元。从不同土地利用来看,林地综合服务功能最强,其次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980-2010年各种土地利用的平均价值量与总价值量均呈增加趋势,林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量的平均变化率最高,其次为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从能源开采区来看,各开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石油开采区增加最明显,其次为南部煤炭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综合服务功能变化缓慢;从年代来看,北部煤炭开采区综合服务功能呈增—增—减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呈减—增—增特征,石油开采区持续增加。(4)陕北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为0.567,风险等级较强;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为0.639,风险等级强。①陕北土壤中各重金属存在明显聚集现象,污染较为严重。陕北地区土壤重金属中Cd平均含量与国家二级标准相当,且Cd最大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Hg、Pb、Zn、Cd平均含量均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As、Cu、Ni最大值超过了背景值。②陕北各种重金属风险均由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表现出同源性。重金属危害极强区范围最广,占总面积的33.21%;其次为危害轻微区>较强区>中等区>强区。③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重金属风险依次为天然气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石油开采区>南部煤炭开采区。南部煤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扩散严重,其他开采区扩散较弱;石油开采区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小。④生态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陕北中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22.66%,中、低热点区占热点区总面积的79.07%。中—低热点区的延安地区中部以及陕北南部的洛川县应该作为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优先保护区域。(5)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28和0.29,均处于不安全级别。①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47,处于中度安全;其余开采区生态安全均处于不安全状态。②1980-2010年,陕北生态安全指数MK检验值为0.33,呈上升趋势,各年代呈减—增—增的变化特征。从能源开采区来看,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石油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各年代上,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呈减—增—减特征,石油开采区呈减—增—增特征,天然气开采区呈增—减—增特征。③陕北生态响应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最明显。从能源开采区来看,除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力度外,北部煤炭开采区还需减小能源开发,使生态安全继续向高级别转换;南部煤炭开采区还应在减小生态压力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其生态环境继续退化;天然气开采区应同时控制生态压力、生态状态与生态响应三者变化,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速率;石油开采区应在生态压力未超出可控范围的基础上,以环境管理与保护为主,维持现有生态环境的改善速率。④神府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35,处于不安全等级,河道两岸的土地生态安全性普遍较低。较不安全区所占比重最大,为33.16%,主要分布于秃尾河下游流域毛乌素沙漠一带以及窟野河中游流域西部;其次为临界安全区,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乌伦木兰河)中下游及西南部;极不安全区所占比重最小,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中游流域。本研究创新之处以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具体如下:①本研究数据处理均以MATLAB的编程语言为基础,从多角度考虑,并且经过GUI设计和开发,建立多种分析方法的可执行文件(EXE),提升了地理栅格数据处理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地理栅格数据的自动化处理。②本研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与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相结合,从生物多样性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出发,探测了陕北生态热点区域。根据实际生态环境状况,在热点区域的基础上提取了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保护区。该方法为生态环境优先保护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同时为相关部门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③本研究重视能源开发生态效应和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陕北能源区生态安全指数是基于大量时间序列栅格数据计算的,生态安全评价具有连续性,结果具体,同时体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可以在空间上针对性地分析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实践具有很好地指导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二、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2.2 侵蚀下垫面微地形研究进展
        1.2.3 微地形与土壤侵蚀特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1.2.4 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测算模型研究
    1.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2.1.2 堆积体侵蚀过程中微地形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2.1.3 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互动关系研究
        2.1.4 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模型修订建议
    2.2 研究方法
        2.2.1 室内试验设计
        2.2.2 室内试验设备及材料
        2.2.3 室内试验步骤
        2.2.4 野外定位观测试验设计
        2.2.5 技术路线
        2.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砾石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3.1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3.1.1 初始产流时间
        3.1.2 产流率随时间变化
        3.1.3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2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3.2.1 侵蚀率随时间变化
        3.2.2 侵蚀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3 不同砾石粒径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3.3.1 初始产流时间
        3.3.2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4 不同砾石粒径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3.4.1 侵蚀率随时间变化
        3.4.2 侵蚀量随降雨场次变化
    3.5 砾石含量和粒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评价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雨强和土壤结构体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4.1 不同雨强下堆积体产流与入渗特征
    4.2 不同雨强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4.3 土壤结构体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的影响
        4.3.1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4.3.2 侵蚀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降雨下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
    5.1 年内观测自然降雨信息
    5.2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5.3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堆积体坡面微地形时空变异特征
    6.1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微地形因子变化
    6.2 不同坡位微地形因子变化
    6.3 不同粒径处理下微地形因子变化
    6.4 不同雨强处理下地表粗糙度变化
    6.5 野外堆积体自然降雨下微地形因子变化
    6.6 堆积体坡面汇流网络特征
        6.6.1 汇流网络与累积流量阈值设置的关系
        6.6.2 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
        6.6.3 径流路径蜿蜒度和梯度
        6.6.4 汇流网络分形维数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特征的互动影响
    7.1 不同砾石处理下坡面产流、产沙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
        7.1.1 坡面产流与微地形因子关系
        7.1.2 坡面产沙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产沙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3 野外堆积体侵蚀量与地表粗糙度关系分析
    7.4 地表粗糙度与汇流网络特征参数的关系
    7.5 水动力参数与汇流网络特征参数的关系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工程堆积体土壤流失测算模型修订建议
    8.1 野外定位实测与模型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8.2 土石质因子G值的修订建议
    8.3 微地形因子修订建议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黄土采煤塌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质损害特征 ——以榆神府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
        1.2.2 采煤塌陷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变化研究
        1.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损害特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
        2.2.2 土壤样品采集
        2.2.3 土壤样品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1 统计分析方法
        2.3.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损害特征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损害特征
        3.1.1 土壤物理性质损害特征
        3.1.2 土壤化学性质损害特征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损害分析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损害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化学性质损害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生物学性质损害特征
    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生物学性质损害特征
        4.1.1 土壤酶活性损害特征
        4.1.2 土壤微生物数量损害特征
        4.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损害特征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生物学性质损害分析
        4.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酶活性损害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微生物数量损害
        4.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损害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性质间相关性分析及质量评价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因子相关性对比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3.3 植被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3.2 研究方法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1.1 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研究
        1.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对策与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2.1 矿地复合的概念与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1.1 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概述
        2.1.2 矿地复合的概念
        2.1.3 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及危害
        2.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特征与危害
    2.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政策冲突特征与危害
        2.3.1 政策冲突特征
        2.3.2 政策冲突危害
    2.4 本章小结
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必要性及适用条件
    3.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实现措施
    3.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与模型
        3.3.1 协调原理
        3.3.2 协调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4.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4.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煤炭资源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4.2.3 济三矿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4.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5.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5.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5.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5.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
        5.2.3 山东省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5.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5.3.1 协调实现的保障技术
        5.3.2 协调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6.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6.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6.2.3 焦坪矿区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6.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的区划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选取
    2.2 评价方法[6]
        (1) 层次分析数学模型.
        (2)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3 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区划
4 分区评价
    4.1 生态地质环境良好区
        (1) 管涔山汾河源头区I-1
        (2) 关帝山山地区I-2
        (3) 太岳山北部山地丘陵区I-3
        (4) 汾河上游水库区I-4
        (5) 云中山山地丘陵区I-5
    4.2 生态地质环境一般区
        (1) 太原榆次城镇区Ⅱ-1
        (2) 晋中盆地区Ⅱ-2
        (3) 临汾盆地区Ⅱ-3
        (4) 汾河源头湿地区Ⅱ-4
        (5) 吕梁山南部区Ⅱ-5
        (6) 岚县娄烦西部山地区Ⅱ-6
        (7) 关帝北部低山丘陵区Ⅱ-7
        (8) 晋中盆地西部丘陵区Ⅱ-8
        (9) 灵石霍州丘陵区Ⅱ-9
        (10) 临汾盆地东部低山丘陵区Ⅱ-10
        (11) 霍西煤田西部山地区Ⅱ-11
        (12) 汾河中游河谷区Ⅱ-12
        (13) 汾河下游河谷区Ⅱ-13
    4.3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
        (1) 宁武煤田煤矿开采区Ⅲ-1
        (2) 西山煤田煤矿开采区Ⅲ-2
        (3) 霍西煤田煤矿开采区Ⅲ-3
        (4) 太岳山西部煤矿开采区Ⅲ-4
        (5) 河东煤田煤矿开采区Ⅲ-5
        (6) 娄烦岚县煤炭开采区Ⅲ-6
        (7) 寿阳煤炭开采区Ⅲ-7
        (8) 昔阳和顺山地丘陵区Ⅲ-8
        (9) 翼城煤矿开采区Ⅲ-9
        (10) 河津汾河湿地退化区Ⅲ-10
        (11) 汾河上游河谷区Ⅲ-11
5 结论

(7)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矿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1.2.3 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探究
        1.2.4 系统动力学研究概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区域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河流水文
        2.1.4 气候气象
        2.1.5 土壤植被
        2.1.6 水土流失
    2.2 经济与煤炭概况
        2.2.1 社会经济
        2.2.2 煤炭资源
        2.2.3 开发概况
第3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规律
    3.1 不同地貌单元的水土流失规律
        3.1.1 黄土丘陵区
        3.1.2 风沙草滩区
    3.2 煤炭开发建设项目不同阶段水土流失区域识别
        3.2.1 施工建设阶段
        3.2.2 生产运行阶段
        3.2.3 关键区域识别
    3.3 关键区域水土流失规律
        3.3.1 工业场地区
        3.3.2 场外道路区
        3.3.3 开采沉陷区
        3.3.4 渣土堆放区
    3.4 研究区水土流失特性
第4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构建
    4.1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特点
        4.1.2 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的系统特征
        4.1.3 建模原理
        4.1.4 建模步骤
    4.2 MWC-SD模型建立
        4.2.1 MWC-SD模型理论
        4.2.2 水土保持投资与措施布设子系统
        4.2.3 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子系统
        4.2.4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总系统
    4.3 确定控制参数
        4.3.1 基于水土保持方案的参数确定方式
        4.3.2 表函数方式
        4.3.3 客观参数确定方式
        4.3.4 确定输入量的取值范围
第5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检验与仿真
    5.1 模型检验
        5.1.1 结构性检验
        5.1.2 灵敏度检验
    5.2 有效性分析
        5.2.1 分析方法
        5.2.2 XW露天煤矿项目
        5.2.3 DHZ矿井项目
        5.2.4 模型评价
    5.3 模拟仿真
        5.3.1 仿真意义
        5.3.2 全煤矿类型仿真
        5.3.3 shape仿真
        5.3.4 仿真结果分析
第6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优化策略
    6.1 基于系统理论的优化策略
        6.1.1 优化方式与指标
        6.1.2 生态防治模型
        6.1.3 经济防治模型
        6.1.4 社会防治模型
        6.1.5 研究区综合防治模式思路
    6.2 基于仿真结果的模型优化建议
        6.2.1 水土流失投资与措施优化建议
        6.2.2 综合优化策略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井下采煤的地表水土流失及植被效应研究 ——以彬长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煤矿区水土流失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1.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矿区水土保持技术现状与进展
        1.2.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自然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征
    2.1 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与地貌
        2.1.2 气象与水文
        2.1.2.1 气象
        2.1.2.2 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
        2.1.3.1 土壤
        2.1.3.2 植被
    2.2 彬长矿区煤炭赋存特征与开采概况
        2.2.1 煤炭赋存特征
        2.2.1.1 煤系地层
        2.2.1.2 煤层
        2.2.2 矿区煤炭赋存及开采情况
    2.3 彬长矿区水土流失特征
        2.3.1 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
        2.3.2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2.3.3 矿区水土流失强度及特征
        2.3.3.1 水土流失程度
        2.3.3.2 矿区水土流失特征
        2.3.3.3 水土流失类型
        2.3.4 井下采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3.4.1 矿井建设与生产活动破坏矿区土地,引发水土流失
        2.3.4.2 各类矿区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
    2.4 本章小结
3 井下采煤对地表地形的影响与模拟
    3.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
    3.2 彬长矿区地表坡面形态及井下采煤特征
        3.2.1 地表坡面形态特征
        3.2.2 井下采煤特征
    3.3 井下关键因子甄选
        3.3.1 井下影响因子初选与量化
        3.3.1.1 井下影响因子初选
        3.3.1.2 井下影响因子量化
        3.3.2 井下关键因子甄选
        3.3.2.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07]
        3.3.2.2 计算过程
        3.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 井下关键因子影响地表坡面形态的数值模拟实验
        3.4.1 数值模型类型设计
        3.4.1.1 框架设计
        3.4.1.2 类型设计
        3.4.2 基于FLAC3D的数值模拟实验
        3.4.2.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基本原理[107]
        3.4.2.2 实验过程
        3.4.3 实验结果
    3.5 井下关键因子对地表坡面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
        3.5.1 采厚对地表坡面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
        3.5.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3.5.1.2 影响规律分析
        3.5.2 采深对地表坡面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
        3.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3.5.2.2 影响规律分析
    3.6 井下关键因子对下沉盆地形态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井下采煤对坡面土壤侵蚀影响
    4.1 彬长矿区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4.2 采厚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分析
        4.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2 采厚对地表坡面侵蚀模数的影响规律
        4.2.3 采厚对地表坡面径流模数的影响规律
    4.3 采深对地表侵蚀的影响规律分析
        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2 采深对地表坡面侵蚀模数的影响规律
        4.3.3 采深对地表坡面径流模数的影响规律
    4.4 煤矿沉陷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采煤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5.1 采煤水土流失重点区
    5.2 采煤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1 弃渣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5.2.1.1 土壤养分、水分与物理特征
        5.2.1.2 土壤微生物数量
        5.2.1.3 土壤酶活性
        5.2.2 开采沉陷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5.2.2.1 土壤养分、水分与物理特征
        5.2.2.2 土壤养微生物数量
        5.2.2.3 土壤酶活性
    5.3 采煤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3.1 弃渣区植被群落结构变化
        5.3.1.1 弃渣区植被组成变化
        5.3.1.2 弃渣区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
        5.3.1.3 采煤弃渣区生物量变化
        5.3.2 沉陷区植被组成的变化
        5.3.2.1 沉陷区植被组成变化
        5.3.2.2 弃渣区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
        5.3.2.3 采煤弃渣区生物量变化
    5.4 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因子
    5.5 煤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
        5.5.1 煤矿弃渣区针对性的植被水土保持措施
        5.5.2 采煤沉陷区坡面针对性的植被水土保持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和奖励
    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能源开发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环境问题
        2.3.1 水资源缺乏
        2.3.2 水土流失严重
        2.3.3 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
        2.3.4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2.4 数据搜集与处理
        2.4.1 遥感数据
        2.4.2 其他数据
    2.5 研究方法
        2.5.1 标准差
        2.5.2 Theil-Sen趋势
        2.5.3 残差趋势法
        2.5.4 Hurst指数
        2.5.5 一元线性回归
        2.5.6 地理权重回归
第3章 陕北能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1.1 研究方法
        3.1.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1.3 土地利用程度时空变化
    3.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3.2.1 植被覆盖时空特征分析
        3.2.2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3.3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3.3.1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分析
        3.3.2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章 陕北能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分析
    4.1 净第一性生产力测评
        4.1.1 测评模型
        4.1.2 结果分析
    4.2 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测评
        4.2.1 测评模型
        4.2.2 结果分析
    4.3 土壤保持量测评
        4.3.1 测评模型
        4.3.2 结果分析
    4.4 涵养水源功能测评
        4.4.1 测评模型
        4.4.2 结果分析
    4.5 综合服务功能测评
        4.5.1 测评模型
        4.5.2 结果分析
第5章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能源开发的响应
    5.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1.1 指示克里格
        5.1.2 生态热点
    5.2 结果分析
        5.2.1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统计分析
        5.2.2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
        5.2.3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主成分分析特征
        5.2.4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与生态热点保护
第6章 陕北能源区能源开发生态安全效应测评
    6.1 陕北能源区生态安全评价
        6.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2 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构建
        6.1.3 结果分析
    6.2 神府煤矿能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
        6.2.1 神府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现状与生态环境状况
        6.2.2 神府煤矿能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
        6.2.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区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D]. 吕佼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2]黄土采煤塌陷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质损害特征 ——以榆神府矿区为例[D]. 曹祎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D]. 梁宇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6]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的区划与评价[J]. 冯慧春,李素清,韩锦涛.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7]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D]. 王惠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井下采煤的地表水土流失及植被效应研究 ——以彬长矿区为例[D]. 张勇.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D]. 张翀.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黄土高原煤矿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