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平走近国外教育

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平走近国外教育

一、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萍走近外国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娟[1](2021)在《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文中认为

高若琳[2](2021)在《唐代敦煌琵琶古谱音乐与飞天壁画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刘伟[3](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夏榆[4](2021)在《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文中指出让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一个混合体飞马和驭者——柏拉图1灵魂的空间仿佛是复调与多声部混响的密室。这是他的观想也是他的体察。他读到过古希腊先知柏拉图对灵魂的比喻。如果灵魂是完美的,羽翼齐全,它就像高天翱翔,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而不完美的灵魂则失去它的羽毛,在飞行中跌落,最后碰到坚实的大地才安顿下来。他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灵魂。他这么想。

李辉[5](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陈宇峰[6](2020)在《“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五城五项目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线路”非遗视角探讨》文中指出中国的文化中心经历过东移南迁,从中原地区迁移至东南沿海地区。文化事象一路流播,时至今日,通过这条“迁徙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足迹”,也能看到这些文化事象在历史中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关系,文化生态对文化事象的形成、传播、传承、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文化线路”的理念、视角和研究方法,以“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中的五个节点城市(西安、敦煌、淮安、杭州和泉州)的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安鼓乐、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楚州十番锣鼓、江南丝竹和泉州南音)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些文化事象在其传播传承的历史中,与相关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政治、经济、交通方式)的互动关系,在探讨“文化生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尝试探索“文化线路”的理念、视角和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赵严[7](2020)在《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文中研究说明印裔英籍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1932—2018)是典型的跨界生存作家。他喜爱以文学之眼考察第三世界,然后以探索式写作予以呈现,这类作品大都体现了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兼备的非虚构写作风格。这其中的代表作《非洲的假面剧》(The Masque of Africa,2010)依托他本人的非洲旅行经历,于他返回英国后通过艺术建构创作完成。作品以作家的第一视角向读者再现了解殖民后有关非洲信仰世界的见闻,以此折射出奈保尔对于非洲文明的思考。本论文旨在以《非洲的假面剧》对非洲信仰世界的再现为着眼点,把握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纪实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征,分析作者奈保尔如何介入到客观现实当中,渗透他对非洲文明的主观态度,结合文本中奈保尔对非洲旅行的体验和反思论述其文明观。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三章。在文本内容上,对非洲宗教文明形象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这部分体现了奈保尔描摹现实的文学思想;在文本形式上,研究了他对非洲信仰世界的主观建构策略,这正是他“介入”现实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探讨了在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背后奈保尔关于非洲信仰困境的思考,试图联系文本和现实去揭示奈保尔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第一章,探讨《非洲的假面剧》所呈现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非洲信仰图景。追随奈保尔的目光,读者可以看到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在众多信徒身上的具体展现。这些人物背景各异而又特色鲜明,在作品里接连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品通过透视这些人物的精神困境,反映出在解殖民之后西方的文化输入使前殖民地国家继续深陷信仰的泥淖。伴随着奈保尔观察的逐步深入,他也揭示出非洲传统信仰在多元宗教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实质。他描摹下的非洲传统信仰对人的方方面面有着其他宗教所不可匹及的控制力,他认为这与非洲传统信仰的暴力性不无关联。第二章,解读奈保尔在呈现非洲信仰世界时采取的建构策略,透过文本的文学性领会他在书写过程中主观意图的渗透。在考察非洲信仰时,他既在外部冷静地审视,又不自觉地介入其中,因而在文本里融入了更多个人化情感,叙述声音得以“出场”,再加上叙述方式和修辞技巧的使用,更加强化了作品主观建构的特性。叙事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游记的线性叙事,在现实和过去的时空之间自由变换;意象选择上,选取的“森林”和“废墟”意象既有非洲地方色彩,也与他以往的非洲书写呈现互文性,通过对比可以见出他的观念演变;修辞上,作品普遍运用了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从而突出了非洲信仰的表面与真实样态之间的二元对立。奈保尔这些再现非洲信仰世界的手法体现了他的否定批判意识。第三章,概述并分析奈保尔在《非洲的假面剧》中由宗教信仰映射的非洲文化观。在书写非洲信仰世界的过程中,尽管奈保尔竭力隐匿自己的声音,但从他的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读者不难觉察到他对后殖民非洲文化景观的失望态度。看到非洲黑人采用的“模拟”的方式进行文化救赎的结果,他认为非洲离实现文明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尖刻嘲讽和无情批判源自他西方化的思想观念,所以对于非洲宗教文化的弊病和伤痛,他最终表现出了“普世主义”的文化取向。本论文通过上述研究,以奈保尔的非虚构写作方式为研究视角,论述了《非洲的假面剧》对非洲信仰世界的再现是在旁观纪实基础上的文学建构,从而作品兼具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的双重性质。作品首先以游记的面貌呈现,通过中间夹杂大量的他者叙述而营造出真实感。而事实上,奈保尔在反思非洲之行进行创作时通过文学策略隐晦地传达主观感受,表明“普世主义”文明观的主张。在全球化的今天,第三世界在文明对话时往往表现出失语状态,研究《非洲的假面剧》的信仰书写对人们思索第三世界文明的未来具有启发式的意义。

王丹丹[8](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王荣[9](2016)在《追寻“失落世界” ——赖德·哈格德罗曼司中的非洲想象》文中认为亨利·赖德·哈格德(Henry Rider Haggard,1856-1925)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以创作非洲冒险故事而闻名。哈格德是英国文学史上以"黑暗大陆"为对象系统地进行文学创作的先驱,其作品对于非洲"吞噬"与"再生"两种力量的呈现,确立了英语文学中非洲形象的基调,而这一点经常被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所忽视。本论文以哈格德的非洲罗曼司为考察对象,从罗曼司的文学形式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哈格德对于非洲的历史文明、地理景观、宗教文化、以及非洲人的文学想象,并深入挖掘这种想象背后的历史文化驱动力,捕捉19世纪末政治、文化、性别等领域正在形成的"情感结构",论述这种想象如何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特别是中产阶级男性群体的欲望、恐惧与焦虑,如何回应、进而解构了有关"文明"、"进步"、"帝国"的宏大叙事。本论文由8章内容组成:第1章简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在系统梳理哈格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与方法。第2章在19世纪末罗曼司复兴的文学语境下,区别了罗曼司与现实主义小说之间的不同,论述了罗曼司的文学形式对于哈格德作品中非洲想象的影响。第3章介绍了非洲在19世纪末历史语境中的位置,殖民扩张、考古发现、人类学学科的成立,激发了人们认知非洲的渴望,同时也加速"黑暗大陆"神话的流传,这些是哈格德想象非洲的起点,也是他小说中反复对话、争论的主题。论文的第4章到第7章是哈格德想象非洲的主体部分,非洲分别被塑造为"失落文明"的发源地、田园诗般的伊甸园、噩梦般的女性他者、魔法弥漫的神奇所在。第4章分析了"失落文明"神话对于非洲历史文明的塑造,以及这种想象背后矛盾的帝国主义话语。受考古发现的启发,哈格德将非洲塑造为白人袓先曾经的殖民地,从而使得将前往非洲的历险升华为返回"文明源头"的文化寻根之旅。第5章分析了伊甸园式非洲想象对于男性身份的重塑。非洲荒原是男子汉的天堂,他们狩猎动物,厮杀战场,识破了文明虚伪堕落的本质,复活了被压抑的野蛮活力。这种原始的阳刚之气,一方面跨越了文化差异与种族界限,另一方面又迎合了帝国扩张的欲望,共同庆祝了激情力量的回归。第6章论述了非洲如何被想象为一种女性化的他者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帝国的性别焦虑。在这个女性为主导的母权空间内,男主人公随时面临着被诱惑、吞噬、肢解的危险,而逃离女性空间,毁灭母权空间的权利象征物,则成为历险"通过仪式"的一部分。第7章论述了哈格德对于非洲文化的附魅、袪魅与返魅以及背后原因。在欧洲神秘主义复兴的历史语境下,非洲的巫术文化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他者。非洲成为距离神灵最近的地方,巫术、魔法不仅是真实存在,还具有不可言说的神性,为后达尔文时代人们的信仰困境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第8章是对全文论述的总结,并简单叙述了哈格德小说中非洲想象的文学影响。本论文是国内对哈格德小说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博士论文,有望修正国内学界对于哈格德是一名肤浅的帝国主义作家的印象,帮助深入理解维多利亚历险小说中的帝国想象与现代性焦虑之间的关系,从而克服当前对于历险小说单一、片面的意识形态研究视角。

张艳萍[10](2015)在《《海华沙之歌》与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家喻户晓的诗人,也是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显赫声名来自于其对美国民族文学做出的伟大贡献。这位学者型诗人一生致力于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既有关于创建美国民族文学的自觉的理论诉求,又凭借天才的语言禀赋翻译了来自十种欧洲语言的大量诗歌,为美国文学在欧洲文学传统这一平台之上尝试脱胎换骨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而其享誉世界的《海华沙之歌》则是把题材的本土化和艺术形式的本土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堪称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的瑰宝。独立战争后,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迫不及待地召唤一种独立于英国文学的美国民族文学。但当时的美国作家面临着美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诸多困境。其一,用美语能不能创作出迥异于英国文学的美国文学?其二,民族文学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性,而美国文学的民族性首先取决于文学题材的本土化。在这一方面,美国作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华盛顿·欧文不无遗憾地意识到美国作家缺乏具有美国特色的素材,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也曾陷于美国作家在本土题材的占有方面远逊于英国同行的尴尬与自卑。在如何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讨论中,以沃尔特·钱宁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所倡导的观点引人瞩目,那就是把吸纳印第安口头文学传统作为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一条途径。在众声喧哗之中,一些作家怀揣梦想默默耕耘。时至19世纪20年代,欧文和库珀已经为美国文学赢得了国际声誉。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英国文学笼罩在美国文学上的阴影。美国文学所面临的这种困局直到1855年随着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的问世而得以部分化解。朗费罗认为,使欧洲文学传统的优秀元素与美国自身文学元素水乳交融,才能建立起超越英国文学传统的独立的美国文学传统。为此,朗费罗翻译了大量欧洲诗歌。这样,朗费罗便为美国诗人搭建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欧洲诗歌平台。不仅如此,朗费罗还通过不遗余力的努力将培养国际文化视野的理念传承给了更多的美国作家。艾兹拉·庞德和T·S·艾略特无疑是朗费罗最出色的后继者。通过艾略特和庞德,这一理念被更多的美国作家所继承,成为美国作家创建美国民族文学航程中长明的灯塔。朗费罗在其大学毕业演讲《我国本土的作家》中就前瞻性地提出了采用印第安题材来创作美国民族文学的主张,而在《我们国家的文学的精神》一文中,朗费罗对美国民族文学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在朗费罗看来,美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敞开了可能性。朗费罗关于题材本土化的呐喊代表了后革命时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学民族主义者的心声。而库珀、帕克曼和朗费罗自己的那些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作品则佐证了题材本土化是建构美国民族文学的必经之路。朗费罗的理论诉求与创作自觉,都是其建构美国民族文学的强烈使命感的必然产物。《剑桥美国文学史》指出,朗费罗在构建美国民族文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语言谱系方面的问题,而其解决方案涉及到语言层面和历史层面,《海华沙之歌》则实现了这两个层面的完美融合,这是因为,在语言层面,《海华沙之歌》使用了印第安词汇,在历史层面,《海华沙之歌》采用了印第安题材。我们认为,上述看法不能涵盖《海华沙之歌》在美国民族文学建设进程中的全部价值。事实上,《海华沙之歌》在诗歌题材本土化和诗歌艺术本土化两个方面为美国民族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华沙之歌》的素材来源是19世纪美国历史学家亨利·R·斯库克拉夫特的着作,即《美国印第安部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史学和统计学资料汇编》和《阿尔吉克研究》。朗费罗以斯库克拉夫特的印第安文化研究成果为依据,在创造性地借鉴斯库克拉夫特所收集的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基础上,以印第安文化英雄海华沙为主角,再现了印第安文明进程中的五大文明成果,全景式地展现了印第安文化的诸方面,包括印第安人的宗教、礼仪、价值观等。根据奥吉布瓦印第安人对《海华沙之歌》的理解,可以肯定,在用英语保存印第安文化方面《海华沙之歌》功不可没。而印第安文化对《海华沙之歌》的重要价值则在于使其获得了题材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印第安题材赋予《海华沙之歌》独特的本土气质,这表明,印第安文化是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资源。作为一部印第安人的墓志铭,《海华沙之歌》也有其缺陷。在该诗的结尾,朗费罗安排他笔下的那些印第安人接受基督教传教士的教导,与登陆美洲的殖民者达成了和解。我们认为,这一缺陷并非仅仅体现了朗费罗的个人偏见。在美国,不论是殖民地时期的白人作家,还是19世纪20年代以皮袜子系列成名的库珀,甚至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的马克·吐温、海明威和福克纳,都受到美国白人意识形态的左右,在如何对待印第安人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贯的,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作家,他们首先是白人。在美国文化过滤机制的支配下,朗费罗把那些印第安人处理成了心甘情愿屈服于白人的弱者。作为印第安人历史的代言者,朗费罗充分行使了他选择性地书写印第安人历史的自由。美国白人作家往往以双重态度对待印第安人,作为一位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学者,朗费罗也不能超越他作为美国白人的身份局限,他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文学中印第安问题的色彩。在诗歌艺术方面,诚如《剑桥美国文学史》所言,那些印第安词汇解决了朗费罗在语言层面面临的难题,但是,在我们看来,真正使《海华沙之歌》迥异于英国诗歌的元素不止于此,而在于朗费罗创造性地借鉴了印第安文学和欧洲文学的口头传统。朗费罗创造性地借鉴了印第安神话传说。他移植并重构了印第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借鉴了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叙事艺术,包括叙述者的现身、超叙述结构、线性叙述顺序、三迭式重复、三角形角色关系和传奇时间等。朗费罗借鉴了《荷马史诗》和《卡勒瓦拉》结构情节的方式,把诗歌主人公海华沙的n型生命轨迹作为贯穿全诗的特定的序列,按照这一序列将二十个独立的叙事片段缀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朗费罗匠心独具地使用印第安术语,并借鉴欧洲史诗的程式,使二者完美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程式和程式系统,革新了英语诗歌语言。《海华沙之歌》形式上最醒目的特征是遍地开花的平行结构。我们认为,19世纪的批评者指责朗费罗剽窃《卡勒瓦拉》的平行句法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研究表明,朗费罗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圣经诗歌、荷马史诗中的平行结构,而真正触动他的可能是《卡勒瓦拉》和印第安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口头文学的基本文体形式,而大量的平行结构是造就《海华沙之歌》形式独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印第安文学和欧洲文学的口头传统因子在《海华沙之歌》中生根发芽,使该诗熠熠生辉,实现了诗歌艺术的本土化,给读惯了英国诗歌和带有英国味儿的美国诗歌的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因此,创造性地借鉴印第安文学和欧洲文学的口头传统,是朗费罗使自己的诗歌获得货真价实的美国性的一条重要路径。美国文学是一个历史概念。从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美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两个方面来看,美国文学都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的概念。“美国文学”是一个极富争议的概念。美国文学的本土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各个时代对美国文学的美国性的看法会有所不同,这个问题在T·S·艾略特那里已经论述得很充分了。我们认为,试图为“美国文学”探寻一个十全十美的定义是徒劳的,而在时间流中动态地考量美国文学之美国性的嬗变才是智慧之举。T·S·艾略特认为,美国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美国文学的美国性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个时代的美国文学的美国性会取代前一个时代的美国文学的美国性。从库珀到吐温,美国民族文学的美国性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首先通过题材的更迭表现出来。在库珀和朗费罗时代,印第安题材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宠儿。但是,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印第安问题悄然退向幕后,黑人问题大步走向前台,跃升为美国的首要问题。相应地,在美国的民族文学中,黑人题材就取代了印第安题材。朗费罗以他那个时代的方式投身于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洪流,为那个时代美国民族文学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朗费罗怀揣梦想与激情倾力创作的《海华沙之歌》,是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瑰宝。这部诗歌集中体现了朗费罗关于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理念,那就是,将欧洲文学传统与美国自己的文学元素融为一体,以美国自身为素材,才能创造出富有美国特色的原创性作品。这一理念在美国星火相传,使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受益匪浅。可以说,朗费罗为美国民族文学所做的贡献,不仅在具体创作方面,更在宏观战略方面。自从独立战争以来,美国人长期被根深蒂固的文化自卑感困扰。朗费罗细水长流的创作,蒸蒸日上的业绩,令英国诗人望尘莫及的诗艺,以及举世瞩目的盛誉,带给美国人的除了自豪还是自豪。这种姗姗来迟的文化自豪感对于努力建设独立的美国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朗费罗为美国文学甚至美国文化所做的贡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朗费罗在当代美国学界遭遇令人尴尬的冷清,但是,文学的良心不容许历史遗忘这样一位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诗人。

二、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萍走近外国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萍走近外国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意义
特别说明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第二节 文学家族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三 悼亡与追思
    小结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一 探寻流放之路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四 训诫与期望
    小结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致谢

(4)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方法
        (三)编制过程
        (四)问卷使用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五城五项目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线路”非遗视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研究状况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相关研究状况
        一、文化线路相关研究状况
        二、非遗保护相关研究状况
        三、文化生态相关研究状况
        四、本文相关非遗项目研究状况
第一章 初探:从“文化线路”到“长安(敦煌)—泉州线路”
    第一节 文化线路
        一、“文化线路”的发展历程
        二、“文化线路”的提出与内涵
        三、“文化线路”的研究理念
    第二节 “文化线路”非遗视角
    第三节 “长安(敦煌)—泉州线路”
        一、“长安(敦煌)—泉州线路”的提出
        二、“长安(敦煌)—泉州线路”的内涵
第二章 田野:走近“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五城五项目
    第一节 西安与西安鼓乐
        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二、从隋唐宫廷乐舞到西安鼓乐
    第二节 敦煌与敦煌彩塑制作技艺
        一、敦,大也;煌,盛也
        二、从敦煌艺术看隋唐宫廷乐舞
    第三节 淮安与楚州十番锣鼓
        一、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二、从楚州十番锣鼓看江淮漕运
    第四节 杭州与江南丝竹
        一、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二、从江南丝竹看临安市井
    第五节 泉州与泉州南音
        一、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二、从泉州南音看中原文化的东移南迁
第三章 思考:探究“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五城五项目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 稳定的政治形势是文化传播传承的基本前提
    第三节 便捷的交通方式是文化传播传承的有利条件
    第四节 富庶的经济水平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章 展望:文化生态与文化线路对非遗保护的意义
    第一节 文化生态之于非遗保护的思考
        一、“文化生态”丰富整体性保护理念
        二、知史以明鉴:在“文化生态”中探索非遗保护
    第二节 文化线路研究方法之于非遗保护的思考
        一、非遗的流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线路”
        二、温故而知新:非遗保护也需要“线性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致谢

(7)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再现非洲信仰图景
    第一节 宗教冲突与身份迷失
    第二节 “假面”背后的信仰内核
    第三节 传统信仰的暴力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信仰图景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非线性叙述结构:打破时空的限制
    第二节 意象互文:强调发展的停滞
    第三节 反讽修辞:渗透否定态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奈保尔的非洲文明观
    第一节 非洲想象的幻灭
    第二节 “模仿”与文化自救
    第三节 “普世主义”的文化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1.无所依凭的虚无
        2.辗转漂泊的零丁
        3.身份迷失的孤愤
        4.与世疏离的孤寂
        5.西化之下的空虚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1.叹时序变迁无常
        2.哀人生偃蹇困顿
        3.苦羁旅相思离愁
        4.伤生死离别痛楚
        5.悲人之异化空乏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1.力比多的困扰
        2.存在的迷惘
        3.死亡叙写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1.错时的叙事排列
        2.非线性叙事构架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追寻“失落世界” ——赖德·哈格德罗曼司中的非洲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哈格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2. 罗曼司:非洲想象的文学形式
    2.1 罗曼司的复兴:一种现代性焦虑
    2.2 罗曼司:一种男性文本
    2.3 罗曼司:一种怀旧情感
    2.4 罗曼司的现实主义:虚构的真实
3. 19世纪末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非洲
    3.1 英国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3.2 男性气概危机与非洲荒原的诱惑
    3.3 考古发现对非洲文明的重新认识
    3.4 人类学家对于非洲文化的关注
4. "失落文明"之非洲与文化身份的追寻
    4.1. 塑造"失落文明"的神话
        4.1.1 伪民族志叙述
        4.1.2 "白人祖先"的种族话语
        4.1.3 历史的循环与帝国命运的悲观
    4.2 非洲历险与文化身份的追寻
        4.2.1 回归"文明源头"的历险
        4.2.2 "永恒的回归":《她》中文化身份的追寻
    4.3 "失落文明"神话的延续
5. 伊甸园式非洲与英国绅士的重塑
    5.1 田园乌托邦
    5.2 "文明只是渡了层银的野蛮"
        5.2.1 文明的焦虑
        5.2.2 野蛮的诱惑
    5.3 血性回归:原始阳刚之气的建构
        5.3.1 狩猎动物
        5.3.2 厮杀战场
    5.4 高贵的野蛮人:绅士的榜样
        5.4.1 "我们都是男人,我和你"
        5.4.2 高贵野蛮人的政治文化考量
    5.5 野蛮绅士对殖民话语的解构
6. 女性化非洲与帝国的性别焦虑
    6.1 女性化的非洲地理空间
        6.1.1 女性化藏宝图与帝国欲望
        6.1.2 被女性空间吞噬的恐惧
        6.1.3 女性空间的再生功能
    6.2 永恒的艾莎与颠覆的母权空间
        6.2.1 "蛇蝎美女"的诱惑
        6.2.2 母权社会与退化焦虑
        6.2.3 艾莎的毁灭与父权的回归
    6.3 白人女性的缺席
        6.3.1 不受欢迎的入侵者
        6.3.2 非洲荒原:白人女性的地狱
    6.4 逃离女性空间
7. 神秘的非洲巫术:不可言说之魅
    7.1 19世纪末的神秘主义思潮
    7.2 非洲文化之魅
        7.2.1 附魅:原始思维的神性
        7.2.2 袪魅与返魅:神性的不可言说
    7.3 基督教与非洲巫术的对抗
        7.3.1 模拟与混杂:谁是巫师?
        7.3.2 宗教平等与文化融合
    7.4 巫术思维的回归
8. 结语
附录Ⅰ:哈格德生平年表
附录Ⅱ:哈格德小说中的插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海华沙之歌》与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后革命时期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使命
    二、朗费罗关于构建美国民族文学的理论探索
    三、朗费罗及其《海华沙之歌》在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中的地位
    四、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难点
上编印第安文化: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资源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的素材来源
        一、《序诗》中关于《海华沙之歌》素材来源的说法
        二、朗费罗日记、书信中的相关记述
        三、斯库克拉夫特的相关说法
        四、奥吉布瓦印第安人表演《海华沙之歌》中的场景
        五、诗歌内容与素材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印第安人的墓志铭”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文明进程
        一、印第安神话传说中的文化英雄:诗歌主人公海华沙的原型
        二、诗歌主人公海华沙与印第安人的五大文明成果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宗教
        一、诸神各司其职
        二、灵魂不死
        三、图腾崇拜
        四、成年礼
        五、神圣与世俗的分野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礼仪
        一、海华沙的婚宴与印第安人的婚宴仪式
        二、明尼哈哈为玉蜀黍田祝福与印第安人的播种仪式
        三、明尼哈哈们收获玉蜀黍与印第安人的收获仪式
        四、“海华沙哭亡友”与印第安人的悼亡仪式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人的价值观
        一、勇士形象与印第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二、女性形象与印第安女性审美观
        第五节 海华沙的宿命与印第安人的人神关系
        一、海华沙的宿命
        二、印第安神话传说中主动的神与被动的英雄
        三、人类认识自我进程中所构建的人神关系
        第六节 《海华沙之歌》的结尾与印第安人的衰落
        一、海华沙幻觉中印第安人的未来
        二、海华沙的退场抑或死亡
        三、西进运动中美国政府的印第安政策对朗费罗的影响
    第三章 《海华沙之歌》的缺陷与美国白人作家的身份局限
        第一节 朗费罗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一、野蛮人抑或文明人
        二、返回印第安神的身边抑或接受基督的福音
        第二节 选择性叙述:被隐蔽的暴力与被放大的和平
        一、哥伦布:“把他们都教化为我主的信徒”
        二、“改变异教徒的信仰是基督教徒的责任”
        三、暴力伴随着基督教在美洲的传教活动
        四、筛选与书写
        第三节 1854年以前印第安人的文本性存在
        一、殖民地时期写实性文学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二、库珀的印第安叙事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第四节 朗费罗《迈尔斯·斯坦迪士的求婚》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五节 1855年后美国经典作家笔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一、马克·吐温笔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二、海明威笔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三、福克纳笔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六节 印第安人的宗教皈依与美国白人的殖民主义意识
下编 借鉴口头传统:美国民族文学独特的艺术路径
    第一章 朗费罗对印第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中海华沙形象的构建
        一、诗歌题名的选择:“海华沙”或“麦尼博兹霍”
        二、印第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海华沙或麦尼博兹霍的核心特征
        三、海华沙或麦尼博兹霍的诞生
        四、海华沙或麦尼博兹霍的成长
        五、对麦尼博兹霍形象的分解与改造
        六、对其他印第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的移植与改造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中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构成
        一、伊阿歌形象的构成
        二、瑙柯密、齐比亚波等人物形象的构成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与印第安口头文学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叙述者的现身
        一、起源神话的结构模式
        二、《海华沙之歌》中叙述者的干预性话语形式的功能
        第二节 超叙述结构
        一、叙述分层界说
        二、印第安神话传说中的超叙述结构
        三、《海华沙之歌》中的超叙述结构
        第三节 叙述顺序
        一、《海华沙之歌》中顺叙与错时叙述的分布
        二、印第安神话传说中的顺叙
        三、《海华沙之歌》中的顺叙
        第四节 叙述频率
        一、口头文学中的三迭式重复
        二、《海华沙之歌》的三迭式重复的来源
        三、《海华沙之歌》的三迭式重复的特征
        四、《海华沙之歌》三迭式重复的艺术效果
        第五节 主人公、对头与相助者或敌对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一、朗费罗对印第安冒险故事三角形角色关系框架的移植
        二、三角形角色关系框架的艺术效果
        第六节 传奇时间
        一、传奇时间与偶然的巧合
        二、偶然的巧合出现“之前”的时间点的重要作用
        三、传奇时间的抽象性
        四、传奇时间与空间的抽象联系
        五、传奇时间中机遇的决定权
        六、传奇时间中人物的“一如故我”
    第三章 朗费罗对欧洲史诗“编织”技巧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口头传统特征
        一、二十个独立的叙事片段按特定序列缀合成一个整体
        二、《荷马史诗》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方式的影响
        三、《卡勒瓦拉》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的印第安文化“编织”技巧
        一、与主人公相关的文化元素的编织
        二、与次要人物相关的文化元素的编织
    第四章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及程式系统
        第一节 程式、程式系统与口头传统
        一、米尔曼·帕里关于“程式”及“程式系统”的界说
        二、程式与荷马史诗的口头性质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类型
        一、《海华沙之歌》中“形容词+人物名称”的程式
        二、欧洲史诗中关于名字的程式
        三、《海华沙之歌》中的整行程式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系统
        一、程式系统及其生成
        二、《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系统
        三、《卡莱瓦拉》中的程式系统
        四、《诗经》中的程式系统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和程式系统的价值
        一、朗费罗的选择: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创作民族文学
        二、无韵扬抑格四音步的引入与《海华沙之歌》原创性的获得
        三、无韵扬抑格四音步与印第安词语的结合:革新诗歌语言的策略
        四、程式与程式系统:呈现印第安文化的媒介
    第五章 《海华沙之歌》的平行结构
        第一节 平行结构与口头传统
        一、南斯拉夫活形态英雄史诗歌的平行式
        二、平行结构是圣经诗歌的基本文体形式
        三、平行结构是《诗经》的基本文体形式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比较研究
        一、诗行之间的同义平行关系
        二、意群之间的同义平行
        三、一种特殊的同义平行
        第三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的来源
        一、印第安歌谣与《海华沙之歌》
        二、芬兰史诗《卡莱瓦拉》与《海华沙之歌》
        三、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第四节 《海华沙之歌》平行结构的艺术效果及价值
        一、平行结构的艺术效果
        二、平行结构的价值
结语
    一、本土题材与美国民族文学的身份确认
    二、继承世界文学传统与美国文学的艺术革新
    三、朗费罗:19世纪中叶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萍走近外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D]. 张惠娟. 西南大学, 2021
  • [2]唐代敦煌琵琶古谱音乐与飞天壁画艺术特色的比较研究[D]. 高若琳. 四川音乐学院, 2021
  • [3]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J]. 夏榆. 作品, 2021(02)
  • [5]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长安(敦煌)-泉州线路”五城五项目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线路”非遗视角探讨[D]. 陈宇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7]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D]. 赵严. 山东大学, 2020(11)
  •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追寻“失落世界” ——赖德·哈格德罗曼司中的非洲想象[D]. 王荣. 浙江大学, 2016(07)
  • [10]《海华沙之歌》与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D]. 张艳萍. 武汉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感受另一种文明——跟随李新平走近国外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