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裕民生在职教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于子悦[1](2021)在《职教师范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
梁晨[2](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
武智[3](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张珍[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陈琼琼[5](2020)在《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进入新工科建设时期,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日益重要。基于新工科视阈下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视角,聚焦在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上,力图探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情感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研究发现,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具备程度略高于一般水平,职教师范生的情感素养最优,其次为知识素养,最后为能力素养。职教师范生存在知识范围较为狭窄,批判创新能力较为缺乏。工程实践素养较低等问题。美国、德国和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强调教育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侧重职前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经验。我国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遴选优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实训平台,构建完善的职教师范生实践制度。实现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融合,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跨界整合,实现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面向新工科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完善职教师范生培养的制度保障体系。健全规范化的评估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支撑体系,改善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环境。
张蒲临[6](2020)在《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及激发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阎良区职教中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学习动机是激发与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过程。研究与实践表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行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不仅有利于中职生自身学习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西安市阎良区职教中心3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网上平台对中职生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访谈开展调研,再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以确定中职生学习动机现状,发现影响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中职生的学习动机整体良好,约40%的学生学习动机较强,约50%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度水平一般,约10%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2)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在家庭完整度、父母最高学历、家庭月收入、最亲密人、性别、专业、班主任管理风格及失败归因等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在家庭气氛、入学意愿、毕业去向、学习目的、年级、驱力类型、成功归因、学习状况及课后学习时间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4)家庭气氛和谐的中职生比家庭气氛一般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主动入学的中职生比遵从父母意愿入学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毕业后要升学的中职生比毕业后去向不明确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中职生学习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重要,学习动机越大;二年级中职生比一年级中职生学习动机强;由认知内驱力驱动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最高,由外部被迫驱力驱动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最低;将成功归于自己能力或努力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学习不感吃力的中职生比学习吃力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课后学习半小时以上的中职生比课后学习半小时以下的中职生学习动机强。(5)在学习动机相关的各维度上,按照相关系数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自控力、主动性、学习目标、习惯态度、教材编写、学校管理、社会影响、师生关系、教师素质、家庭支持、未来信心、自我效能感、在校情绪。除自我效能感和在校情绪两因素外,其余十一个因素与学习动机强度显着相关。这十一个因素又可以分成三个大类,按相关程度依次为自身学习素质、教育环境、教育者素质。最后,本文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所获资料及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对策。激发对策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构建和谐的家庭气氛;第二层,中职生要有自己的选择;第三层,建立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及氛围;第四层,引入先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第五层,提出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需要因人而异多方努力;第六层,提出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系统论,认为激发培养中职生学习动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自身、学习环境、教育者素质等因素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张丽杰[7](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巴肯山·阿力腾巴特[8](2020)在《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研究 ——以S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教育类型,为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人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新中国的新发展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城乡发展差异问题,有利于改善社会青年的就业和失业问题。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该方案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全国各地的中职院校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的规划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中等职业学校为无技能的农民、失业人员、辍学人员和未能顺利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提供了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提供了掌握一门技能学会生存的机会。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仅仅为了更好服务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力求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关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大致包括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中职生在校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盛行于民国时期的职业指导的另一种称呼,我们需要从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慢慢了解“职业指导”为何演变为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舶来品”,在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种种能够解决和难以解决的问题,2008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正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然而教育教学一线实施该课程时理所应当的忽视了该课程的精髓“规划”二字。以古为鉴,可知兴替。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职业指导的文献,和细心翻阅的相关理论书籍,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寻找本土化路向。本研究从生活教育理论研读出发,整理有关职业指导的相关信息,探讨生活教育视域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本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描述了生活教育视域下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相关的文献;进而界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生活教育、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核心概念。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与依据,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呈现了研究基本思路图。第二部分为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涵。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生活教育视域下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概念。其次,介绍了生活教育视域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征,为下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组织模式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下文的相关内容论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组织模式建构。从生活教育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念、课程组织方式、课程组织主体构成、职业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下文实地调查的实施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根据上文建构的内容,首先对S学校进行现状调查,随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S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第六部分在理论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视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笔者在借鉴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认真调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现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该课程实施方式进行理论建构,进一步丰富了该课程实施的理论,为其今后的改进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
杨小丽[9](2020)在《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质量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不断提升职教师资培养的质量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向深层次化过渡阶段,立足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要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进程,打造一支高水平综合素养的职教师资团队是必备条件。当前,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我们的邻国日本,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本职业教育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一支强大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日本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培养培训体系。而国内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思想形成相对较晚,体制政策等方面还多少有些美中不足。研究旨在把日本职教师资培养与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比较,历史已成过去,因此着重比较的是职教师资培养现状。论文在介绍现状时,将职教师资培养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等三个环节,并对其予以对比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以日本的成功经验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对职教师资职前培养阶段的建议是:鼓励综合性大学加强培养职教师资的力度,提升培养职教师资的层次;改革课程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将“理论”与“实践”予以有机结合,贯彻落实教育工作的“学术性”、“专业性”;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职教师资准入环节的启示是: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强调职教师资的专业性,严格教师录用制度;扩大聘请兼职教师的规模,提升职教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实行企业教师远程授课,提高职教师资的培养效率。针对职教师资在职培训方面,有以下几点提议:改革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体系;优化精准高效的培训课程结构,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发展。
于晨[10](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二、裕民生在职教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裕民生在职教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研究 |
1.2.2 职教师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素养 |
2.1.2 教师素养 |
2.1.3 核心素养 |
2.1.4 教师核心素养 |
2.2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2.2.1 新工科 |
2.2.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3 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4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特征 |
2.3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
2.3.1 全面发展理论 |
2.3.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现状及成因 |
3.1 调查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问卷编制与实施 |
3.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状况 |
3.2.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状况 |
3.2.2 职教师范生知识素养的现状 |
3.2.3 职教师范生能力素养的现状 |
3.2.4 职教师范生的情感素养现状 |
3.3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
3.3.1 知识整合能力不足 |
3.3.2 批判创新能力不够 |
3.3.3 工程实践能力较弱 |
3.4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3.4.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
3.4.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章 国外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
4.1.1 坚持能力导向的培养理念 |
4.1.2 注重职教师资的职业生涯发展 |
4.1.3 规范化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4.1.4 课程体系凸显学术整合取向 |
4.2 德国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
4.2.1 “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
4.2.2 课程设置强调三性融合 |
4.2.3 职教师范生培养强调产教深度融合 |
4.2.4 评价制度注重动态化调整 |
4.3 日本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
4.3.1 多元化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
4.3.2 构建宽基础的课程体系 |
4.3.3 综合化的职教师资培训主体 |
4.3.4 职教师范生培养的终身化 |
4.4 启示 |
4.4.1 教育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 |
4.4.2 职前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
4.4.3 终身学习技能的侧重 |
4.4.4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强调 |
第5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
5.1 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
5.1.1 遴选优质新工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
5.1.2 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实训平台 |
5.1.3 构建完善的职教师范生实践制度 |
5.2 构建复合融通的专业课程结构 |
5.2.1 实现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 |
5.2.2 推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跨界整合 |
5.2.3 实现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融合 |
5.3 打造多元复合的师资队伍 |
5.3.1 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
5.3.2 面向新工科打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
5.3.3 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 |
5.4 制度保障 |
5.4.1 健全规范化的评估管理机制 |
5.4.2 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支撑体系 |
5.4.3 改善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环境 |
第6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及激发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阎良区职教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1.1.2 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
1.1.3 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支持 |
1.1.4 我国中职生的基本情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学习动机主要理论 |
2.1 强化理论 |
2.2 需要层次理论 |
2.3 成就动机理论 |
2.4 成败归因理论 |
2.5 习得性无力感理论 |
2.6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工具 |
3.3 问卷信度分析 |
3.4 问卷调查结果 |
3.4.1 中职生基本情况调查 |
3.4.2 中职生学习动机驱力情况调查 |
3.4.3 中职生学习目的情况调查 |
3.4.4 中职生学习成败归因情况调查 |
3.4.5 中职生学习状况及最亲密人情况调查 |
3.4.6 中职生感兴趣内容调查 |
3.4.7 中职生对学习感兴趣与否原因调查 |
3.4.8 中职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法调查 |
3.4.9 中职生需求层次调查 |
3.4.10 中职生学习动机各相关因素调查 |
3.5 访谈调查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分析 |
4.1 中职生家庭因素分析 |
4.1.1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家庭完整情况上的差异性检验 |
4.1.2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父母最高学历上的差异性检验 |
4.1.3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家庭气氛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1.4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家庭月收入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2 中职生个人因素分析 |
4.2.1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入学意愿上的差异性检验 |
4.2.2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毕业去向上的差异性检验 |
4.2.3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学习目的上的差异性检验 |
4.2.4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最亲密人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 中职学校因素分析 |
4.3.1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2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3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专业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4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班主任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5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学习动机驱力类型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6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成功归因类型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7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失败归因类型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8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学习状况上的差异性检验 |
4.3.9 中职生学习动机强度在课后学习时间上的差异性检验 |
4.4 中职生学习动机相关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对策 |
5.1 构建和谐的家庭气氛 |
5.2 中职生要有自己的选择 |
5.3 建立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及氛围 |
5.3.1 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
5.3.2 引导中职生养成课后学习的习惯 |
5.3.3 因学习状况施教 |
5.3.4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
5.3.5 满足不同驱力类型学生的内心需要 |
5.3.6 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中职生兴趣爱好 |
5.4 引入先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
5.4.1 开设人生哲学课 |
5.4.2 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
5.4.3 引入双元制 |
5.4.4 引入军事化管理模式 |
5.5 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因人而异多方努力 |
5.6 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系统工程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8)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研究 ——以S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内涵 |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理念 |
(二)生活教育视域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特征 |
(三)生活教育视域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 |
(一)生活教育理论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三)职业决策理论 |
三、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框架建构 |
(一)实施的目标: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
(二)实施的主体构成:校企合作 |
(三)实施过程:职业导向 |
(四)实施评价:科学评价 |
四、S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三)调查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四)研究假设 |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
(六)归因分析 |
五、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优化策略 |
(一)为生活而成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
(二)为完满生活而规划:建立以人生规划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
(三)培养生活力:以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实施 |
(四)挖掘生活资源:科学提炼职业生活与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
(五)生命至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
(六)求真的引路人:积极引进与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及现状 |
2.1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沿袭 |
2.1.1 建国之前的职教师资培养 |
2.1.2 建国之后的职教师资培养 |
2.2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现状 |
2.2.1 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 |
2.2.2 我国职教师资的准入 |
2.2.3 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 |
第三章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及现状 |
3.1 日本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沿袭 |
3.1.1 二战前日本职教师资培养 |
3.1.2 二战后日本职教师资培养 |
3.2 日本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 |
3.2.1 日本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 |
3.2.2 日本职教师资的准入 |
3.2.3 日本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 |
第四章 中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比较 |
4.1 中日职教教师资职前培养的比较 |
4.1.1 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机构的比较 |
4.1.2 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 |
4.1.3 中日两国职前培养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4.2 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准入制度的比较 |
4.2.1 职教师资资格制度的比较 |
4.2.2 职教师资准入制度的比较 |
4.2.3 中日两国准入制度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4.3 中日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比较 |
4.3.1 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体系的比较 |
4.3.2 职教师资在职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 |
4.3.3 中日两国在职培训比较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给我国的启示 |
5.1 日本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5.1.1 鼓励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提升培养职教师资的层次 |
5.1.2 改革课程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
5.1.3 “理论”与“实践”并举,“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 |
5.1.4 继续加强建设职教“双师型”队伍 |
5.2 日本职教师资准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2.1 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 |
5.2.2 强调职教师资的专业性,严格教师录用制度 |
5.2.3 扩大聘请兼职教师的规模,提升职教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 |
5.2.4 企业教师远程授课,提高职教师资培养效率 |
5.3 日本职教师资职后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
5.3.1 改革我国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在职培训体系 |
5.3.2 优化精准高效的培训课程结构,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
5.3.3 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裕民生在职教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职教师范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 于子悦. 西南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D]. 梁晨.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5]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D]. 陈琼琼.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6]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及激发对策研究 ——以西安市阎良区职教中心为例[D]. 张蒲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8]生活教育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研究 ——以S中职学校为例[D]. 巴肯山·阿力腾巴特. 西南大学, 2020(01)
- [9]中日职教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D]. 杨小丽. 苏州大学, 2020(03)
- [10]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