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中职数学教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袁慧[1](2021)在《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等职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而这一切的保证在于课堂的高效有序进行,但现实却不容乐观,多数中职生的参与度极低,开小差现象严重,与课堂基本脱节。向量兼具数与形的双重意义,既是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建模等数学思想的载体,又是学习复数、几何、代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以平面向量为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讨应该如何从提高课堂参与度的角度来进行高效的教与学。笔者在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查阅学习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后,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与访谈法对平面向量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课堂参与度低的事实。课堂参与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没有带着问题听课的意识、把握不到课堂的思路和重点、不会做有效笔记、很少回答教师问题、不主动参与讨论、课堂自主练习效果不佳、眼耳手口脑协调不到位等方面,其主观原因在于数学基础薄弱、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平面向量的学习不感兴趣且有恐惧心理、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习惯于上课做其他事情、自控力低下、责任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而教师单调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课堂参与度不高的现状,比如重教学结果、轻学习过程,重传授知识、轻思想能力,重解题训练、轻总结反思,重教学设计、轻学生诊断。另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存在,比如,数学教学被职业教育边缘化,教材内容与学生水平差距过大等,而这些又进一步导致了教师有一定程度的抱怨心理和急躁心理,甚至偏向于采取“精英式教育”。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本研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中国传统的启发点拨式教育理论出发,以布鲁纳、奥苏贝尔为代表的认知学说为蓝图,提出了教与学的四个阶段——闻见、感知的新知输入阶段,理解、加工的互动作用阶段,熟练、巩固的操作练习阶段,应用、实践的总结输出阶段,并依次在这四个阶段中提出了学生层面八个维度的学习策略和教师层面十二个角度的教学策略。最后应用本研究的策略,详细设计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第一小节《向量的内积》的教学案例,对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八个环节做了阐述,以供教学实践所用,进而验证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李勇刚[2](2021)在《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职业发展必须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技能,形成是以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不单单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应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碰撞,才能有效的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的含义,结合专业将教学诊断内置到课堂教学中,根据理论指导,开展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文献研究,探索当前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如何。2、在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中教师更加注重那些诊断点和那些容易忽视的诊断点。3、教龄、职称和任教专业与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是否有关系?4、结合实际,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梳理了课堂教学诊断的主体和客体,并结合中职学校数学教师教学现状,总结了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含义。依据能力含义,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依据“诊教师”、“诊学生”和“诊关系”三个一级维度,在一级维度下又设计了十五个二级维度,且问卷设计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师访谈,结合spss20软件数据分析,探索当前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因素和原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访谈发现,当前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水平偏低,不能科学的实施课堂教学诊断。且发现问题能力相对较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低。通过对人口背景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后,发现教龄、职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诊断的频次和准确度中,任教专业并不能有效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
陈芳[3](2020)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文中研究说明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需要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数学作为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科目,在日常的教学课程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不可或缺,以下就从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特殊群体、激发求知欲、激发爱国情怀四个方面谈谈中职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胡一[4](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ZY技师学院为例》文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职业技术型人才成为稀缺人才,中职院校具备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的责任,也具备教育条件,但是,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提升困难,中职毕业生在毕业后3年内转行,所从事工作与学校教育不相关的情况广泛存在。大量研究证明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满意度较低。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调研数据显示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吉林ZY技师学院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进行讨论。本论文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首先,对吉林ZY技师学院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进行整体描述;其次,发现该校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编制《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调查问卷》,以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开放性访谈,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对该校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情况、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和教育途径进行研究,发现该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经研究发现,吉林ZY技师学院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存在学生认知不足的问题,该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有待丰富,职业生涯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教育途径相对刻板,不够灵活。吉林ZY技师学院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过于简单,54%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态度不积极,61%的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该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仅限于了解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企业用人要求、空缺职位类型等方面,对学生本身的职业成熟度教育几乎空白;在教学制度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而是渗透在各科的课程教育中,学校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但是制度实施保障不足,很多制度缺乏实践价值,缺乏教学评价体系和相关指标;在教育途径方面,该校以各专业课程教育中的渗透教育为主要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实习结合,但是受制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建议该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使课程贯穿三年中职教育学制,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使之贯穿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从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角度开展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体系,从学生、教师、合作企业三个角度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采取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的方法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贾瑞玲[5](2019)在《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的技能型劳动人才。然而国家统一的数学教材多源于普通高中,理论性强、难度大且内容多,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无法满足中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源于此,开发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能满足学校与师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校本教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职学校现用国家统一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中职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数学能力,调查中职院校师生对教材的感受和评价,以及对数学教材的预期和设想,提取有效信息,规划适合我校的数学校本教材。本文作者以郑州市财贸学校2015级春季生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通过研究发现:(一)衔接模块的开设很有必要。针对中职入学新生数学底子薄弱的特点,作者所在学校的数学组,编写了为初中生和中专生过渡的衔接模块。通过使用校本教材衔接模块后,数学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作业独立完成率较以前也有所提高,学生表示数学并没有那么难了;(二)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紧密结合。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建立在中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情况,使得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三)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出路,兼顾就业和升学。面对就业线(即“2+1”教学模式)的教材要系统的压缩教学内容,教材形式要多元化,考核评价应该更具开放性;面对升学线(即“3+2”教学模式)的教材要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完整性。论文最后,结合学校所属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学校自身的体制,校本教材的编写现状,提出有待推进的工作。
李高峰[6](2019)在《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中职数学课是中职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但是由于数学课的难度本身相对较大,加之中职学生们的学习基础较弱,在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本文能够为我国的中职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作用。
李昕[7](2019)在《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S县职业中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等微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走入人们的生活,快节奏生活环境下人们对微生活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基于时代特点与学生特点所形成的微课也正在变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的一员,数学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可是该课程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欠佳。为了探求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探究存在的问题,为寻找解决策略进行案例设计与实施,通过实施效果的评价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采用的思路是:文献整理分析、基础理论剖析、微课应用现状调查、探究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案例实施应用、效果评价及提出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中职数学课堂微课应用现状,通过学生调查、教师访谈、实验对比等途径探究微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借助已有的理论成果对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寻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自身教学实践验证相关措施的有效性,最终得到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与价值的解决对策。经研究得出:虽然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能够得到解决,并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策略:(1)中职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微课应用重点及学生需求(2)研究者要持续完善微课辅助中职教学理论与方法(3)研究者要依据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展开有针对研究(4)基于中职教育特点展开微课辅助教学优化深度研究。
崔潇方[8](2019)在《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对编程能力提升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某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中职教育仍存在不足,笔者在实习阶段时常听到学生抱怨编程课程太难、太抽象、太深奥,与当地一线编程教师进行探讨,编程与数学能力有一定的联系,而学校对专业课教育抓得紧而对数学课的关注度不足。对于本身逻辑思维不强的中职学生而言,学习编程课程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本文将探讨改变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对编程能力的是否存在影响,并对中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为未来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提供参考。笔者以天津某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个方面进行试验,选取两个水平相近班级,分别对两班进行数学和C语言课程教学实施,教学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试卷检测的工具收集数据,最后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以佐证和论证实验可信性和准确性。得出研究结论如下,GeoGebra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且数学学习效果的改善对编程能力的提升有显着性影响。
钟晓娟[9](2019)在《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现状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文化随人类的发展而形成,数学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但其被我国教育界重视,还是在新世纪之后。中职数学是基础课,也是中职生最为畏惧的课。本文从阐释中职数学的文化性切入,论述了数学教学的文化表征,强调数学文化育人,及学生在教学中成为“文化”中的人这一基本原理。除此之外,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数学文化的教学态度和行为等情况;深入了解中职学生数学素养能力,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以及对数学价值的了解等。第二部分是针对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中职数学文化教学对策。一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二是将数学美、数学历史与数学文化相融合,利用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数学素材。三是注入数学思想,如采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等教学手段;四是结合中职数学文化教学实际,拓展了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素材。第三部分阐述了笔者的三个教学案例:概率与频率的抛硬币实验,渗入了数学历史;《正弦定理》的教学,渗入了数学应用;《一题多解》对数学思想的教学。数学文化对中职数学教学即有必要性,又能增加教学活跃性,提高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值得中职教师研究与教学开展。
曹志钢[10](2018)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并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人才就业创业、培养技术技能等重要职责,须高度重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问题。研究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及访谈法等,对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41名中职生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在界定并厘清“中职生”、“学前教育”及“数学课程教学”三个核心概念基础上,为后文发现问题、研究和探讨及结论的得出或改进做铺垫。然后,基于国内外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根据上饶市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进行资料整理与数据统计学分析,分别从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现状、教师教学现状两个维度,揭示了上饶市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尚存问题及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经进一步调查访谈,了解到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因三方面因素所致。学生个体方面,对于数学学习没有清醒的认知,且普遍缺乏自信;教师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不当,手段单一,模式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学校方面,虽然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国家和社会重视,但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践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一致,受软件与硬件客观环境制约,教学中无法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师生只能按部就班采用常规手段教学实践,所以很难将数学教学与学前教育其它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表明,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形式单一”;“数学教学实践尚未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相结合”及“师生不注重教学策略、方法的总结与改进”等。对此,本研究认为,有效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前提是要遵循主体性、有效性及全面性教学原则,教师要注意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相融合,优势互补,依托现有教材内容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设多样化的电子课堂;加强数学生活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依托内容情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现结合,以转变中职数学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二、谈中职数学教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中职数学教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研究 |
第3章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
4.1 学生层面的学习策略 |
4.2 教师层面的教学策略 |
4.3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的教学设计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的成果 |
5.2 研究的不足 |
5.3 今后研究的方向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课堂教学诊断的定义与作用 |
1.3.2 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影响因素 |
1.3.3 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研究方式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职数学教师 |
2.1.2 课堂教学诊断 |
2.1.3 课堂教学诊断能力 |
2.1.4 教学诊断与教学反思 |
2.1.5 教学诊断与教学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教学理论 |
2.2.2 教学最优化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3 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3.3.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3.3.2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3.3.3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访谈提纲设计 |
3.5 课堂观察设计 |
3.6 调查方法及研究工具 |
3.7 调查对象内部关联说明 |
4 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 中职数学教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整体分析 |
4.3 中职数学教师专业经历单因子方差分析 |
4.3.1 教龄单因子方差分析 |
4.3.2 职称单因子方差分析 |
4.3.3 教师任教专业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案例分析 |
4.4.1 A教师的课堂观察 |
4.4.2 B教师的课堂观察 |
4.4.3 C教师的课堂观察 |
4.4.4 三位教师的课堂诊断频次统计 |
4.5 调查数据综合分析 |
4.5.1 教龄和职称对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影响较大,所教专业与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不相关 |
4.5.2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关注欠缺 |
4.5.3 在教学中对学生技能与能力培养关注度不高 |
4.5.4 生生关系和教学互动关注较为薄弱 |
4.5.5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提升建议 |
5.2.1 学校应分层次进行数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培养 |
5.2.2 课堂教学诊断中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加以关注,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诊断的针对性 |
5.2.3 注重学生数学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5.2.4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为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提供良好的诊断环境 |
5.2.5 重视教学反思是提升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职数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中职数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调查访谈提纲 |
后记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言传身教,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
二、用“爱”去教育学生,关注班级中特殊群体 |
三、合理运用数学中的美育,激发求知欲 |
四、巧用数学史,激发爱国情怀 |
五、结语 |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ZY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认知理论 |
2.2 舒伯的终身职业发展理论 |
2.3 金兹伯格职业心理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问卷分析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件D |
(5)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教材的界定 |
(二)校本教材的界定 |
(三)开发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目标与理念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郑州市中职学校数学教材使用现状 |
一、中职教育现状 |
二、郑州市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现状 |
三、我校使用数学统编教材状况分析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 |
一、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特色 |
二、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
三、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 |
四、我校数学校本教材编排的构想及案例 |
(一)校本教材编排过程构想 |
(二)校本教材编排框架构想 |
(三)校本教材衔接模块实例 |
(四)校本教材财会专业实例 |
五、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对比与研究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 教师方面的问题 |
1.2 学生方面的问题 |
1.3 中职学校数学教材方面的问题 |
1.4 中职学校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
2 解决当前中职数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
2.1 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
2.2 建立新的考核办法 |
2.3 明确新的教学思想 |
2.4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2.5 尊重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教学要分层化 |
2.6 协助学生们树立学习的自信 |
2.7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
(7)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S县职业中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 |
2 理论研究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微课的概念 |
2.1.2 微课的主要特点 |
2.1.3 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的优势 |
2.2 文献综述 |
2.2.1 微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国内研究现状 |
3 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调研方法及对象 |
3.1.1 调查方法 |
3.1.2 微课辅助教学评价标准 |
3.2 学生问卷分析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内容 |
3.2.3 调查结果 |
3.3 教师访谈分析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内容 |
3.4 访谈结果分析 |
3.4.1 中职数学教师对微课的了解 |
3.4.2 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
3.5 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6 原因分析 |
4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案例设计 |
4.1 教学分析 |
4.1.1 选题依据 |
4.1.2 学情分析 |
4.1.3 教学目标 |
4.2 设计思路 |
4.3 教学过程 |
4.3.1 课前预习 |
4.3.2 课堂教学 |
4.3.3 课后巩固 |
5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施、评价与策略 |
5.1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
5.2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评价 |
5.2.1 知识水平测试 |
5.2.2 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的反思 |
5.2.3 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
5.3 微课辅助中职数学教学的策略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时测试题 |
附录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延时测试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对编程能力提升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某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编程能力的重要性 |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现状 |
三、数学在中职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编程问题的国内文献 |
二、GeoGebra软件与学习效果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习效果 |
二、编程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视听教学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路线图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一、GeoGebra制作工具 |
二、数据收集工具 |
三、数据处理工具 |
第四章 GeoGebra软件对数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利用GeoGebra软件辅助教学设计 |
一、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
三、正弦函数案例的设计 |
第二节 学习效果的结果分析 |
一、预测试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教学实施 |
四、学习效果前测结果分析 |
五、学习效果后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数学学习效果对编程能力提升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C语言课程的教学设计 |
一、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
三、C语言中if语句案例的设计 |
第二节 编程能力实验结果分析 |
一、试卷的分析 |
二、编程能力结果分析 |
三、非正式访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对策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局限与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1 18级计算机应用专业期中数学试卷 |
附录 A2 数学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
附录 A3 C语言编程能力测试试卷 |
附录 A4 实验班非正式性访谈 |
附录 B1 预测试的信度 |
附录 B2 预测试的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
附录 B3 每个维度平均值的相关性 |
附录 B4 一班与二班数学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
附录 B5 一班与三班数学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
附录 B6 二班与三班数学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
附录 B7 前测学习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 |
附录 B8 后测学习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 |
致谢 |
(9)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现状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中职数学教学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 |
2.1 文化和数学文化 |
2.1.1 文化 |
2.1.2 数学文化的内容 |
2.1.3 数学文化的价值 |
2.2 数学教学的文化本质 |
2.2.1 文化育人 |
2.2.2 文“化”学生 |
2.3 数学教学的文化表征 |
2.3.1 师生文化 |
2.3.2 知识文化 |
2.3.3 教学活动文化 |
2.4 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的意义 |
2.4.1 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
2.4.2 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
3 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与调查形式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2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3.5.1 数学文化教学观念和方式落后 |
3.5.2 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不充分 |
3.5.3 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差 |
3.5.4 教材中数学文化素材形同虚设 |
4 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的对策 |
4.1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
4.1.1 增加教学的活力 |
4.1.2 《3 分钟—数学课堂小记者》 |
4.2 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开展数学文化教学 |
4.2.1 融入数学美,感受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
4.2.2 利用数学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 |
4.2.3 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感受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 |
4.2.4 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 |
4.3 注入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4.3.1 一题多解,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 |
4.3.2 积极思考,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
4.4 拓展中职数学教材数学文化素材 |
5 中职数学文化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
5.1 《概率与统计》—体会数学的历史 |
5.1.1 重走科学家之路的教学实录 |
5.1.2 课例分析 |
5.2 《正弦定理》—体会数学应用 |
5.2.1 教学实录 |
5.2.2 《正弦定理》教学分析 |
5.3 《一题多解》—体会数学思想 |
5.3.1 《一题多解》教学实录 |
5.3.2 《一题多解》教学分析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10)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中职生 |
1.4.2 学前教育 |
1.4.3 数学课程教学 |
第2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以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为例 |
2.1 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式 |
2.1.3 调查问卷说明 |
2.2 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现状 |
2.2.2 教师教学现状 |
第3章 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问题 |
3.1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形式单一 |
3.2 数学教学实践尚未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相结合 |
3.3 师生不注重教学策略、方法的总结与改进 |
第4章 导致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学生自身方面 |
4.2 教师方面 |
4.3 学校方面 |
第5章 改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
5.1 数学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作用的思考 |
5.1.1 强化学生对中职数学与未来就业关系的认识 |
5.1.2 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夯实基础 |
5.1.3 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
5.2 改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的对策 |
5.2.1 依托现有教材内容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
5.2.2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设多样化的电子课堂 |
5.2.3 加强数学生活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 |
5.2.4 依托内容情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 |
结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C: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D: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四、谈中职数学教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D]. 袁慧. 西南大学, 2021(01)
- [2]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调查研究[D]. 李勇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陈芳. 科幻画报, 2020(07)
-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ZY技师学院为例[D]. 胡一. 延边大学, 2019(03)
- [5]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D]. 贾瑞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高峰. 科技视界, 2019(20)
- [7]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S县职业中专为例[D]. 李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对编程能力提升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某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D]. 崔潇方. 天津大学, 2019(06)
- [9]中职数学文化教学现状及实践研究[D]. 钟晓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D]. 曹志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