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1](2021)在《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关的会计政策和法律法规也都不太完善,监管制度也不太健全,给公司管理层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空间和机会,使得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证券分析师作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的纽带,定期跟踪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传递其预测的结果,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投资者对分析师预测结果的愈发重视,提高了分析师的影响力,进而影响了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程度和方式。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侵蚀公司的预期利润,使公司承受可能被资本市场淘汰的巨大压力,加大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会更加依赖分析师所传递的关于企业盈余状况的预测信息,因而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很可能会影响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从产品市场竞争的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前景理论及产品市场竞争理论,分析了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搜集了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7920个数据作为样本,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度量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分析师关注度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回归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分析师关注具有“监督效应”和“压力效应”,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也会增加了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二是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也会导致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泛滥;三是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增强了分析师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也会增强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管理层的“压力效应”,刺激其进行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本文从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企业治理层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李欣洁[2](2021)在《基于归因理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十九大制定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后,加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投资的助力,对目标的实现都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然而在资本市场进步的发展过程当中,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在每年上市公司中都会存在的一部分处于连续亏损状态的企业,基于我国会对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政策,为了在最终不被退市的同时,做好对投资者的印象管理,这些亏损的企业会选择依据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不对等性,来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自身的盈余质量,让扭亏为盈得到了有效实现,从而吸引广大市场投资者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部分,在2002年正式被引入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体系中,并在2005年规范其揭露的内容,随后又在2014年,将对产品技术的剖析和未来经营风险纳入限定内容,此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对公司业绩变动及其数据变化的解释,即为业绩归因。而从归因理论在企业中的延伸运用可以看出,企业在公开披露自身业绩时不免存在偏颇性,往往倾向于对自身形象有利的解释,尽量避开暴露自身内部管理弊端。于是,企业在采取盈余操作扭亏为盈的同时,继续选择自利性业绩归因来加以模糊和隐藏,就变得顺理成章。学术界长久以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是热点,尽管目前已存在较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但是结合归因理论着手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则相对缺乏,且具体到其对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不多。为了在此方面有所探究,本文从归因理论的核心思想着手,主要依托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解析,案例选取行业为所处国内行业稳定的制造业,选取企业为同时满足具有信息披露持续特征、自利性归因行为突出的*ST企业,且以其中非经常损益金额较大的*ST天首公司为研究对象,着重探析其的时间点选取为业绩差的2014、2015年和业绩好的2016年,先通过财务分析的方式来剖析企业运营数据,再将披露的数据与归因结合,得到理论下的业绩归因,以揭示企业如何使用自利性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面对巨大的退市压力成功扭亏为盈,还原业绩信息披露操控的背景和过程。在对*ST天首濒临退市处境时的盈余管理手段和动机进行探究后,明晰其先后采取了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资产重组、政府补助及关联方交易等方式的来对盈余进行管理。然而其年报业绩归因中不是对经营成果来客观归因,而是将其业绩变动归因于竞争剧烈、实体经济下行、成本上涨、加强控制生产管理费用和降低成本等诸类因素上,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不公开化,使得信息披露具有严重的不可靠性。然后又对业绩归因和盈余管理行为并存会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进行了分析,它不仅有损于投资者的利益,还会增加公司对盈余管理活动的依附性,而逐渐忽视提升实质管理能力,如此对业绩的控制又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高管人员的决策,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规划。综上,本文得出结论,盈余管理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均存在于企业中,且非各自为营的独立无交叉关系,从凯利三维归因理论的角度入手,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会出于普遍的动机,采取典型的手段,在自利性业绩归因的遮蔽下将企业利润化负为正,二者是密不可分、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不容忽视的是,业绩归因下的盈余管理不能对企业的良性循环带来正面可持续性影响。故企业习惯于运用自利性业绩归因,以掩盖其操控盈余之行为,盈余管理亦进一步纵容了企业自利性业绩归因之趋势。基于此,本文特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强案例公司内部治理,将每项业务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控制制度安排到位,同时加强制度的有效性建设;第二,高度重视业绩归因等信息的披露,力争调控自利性业绩归因及隐匿归因之出现,提升披露信息之质量,维护资本市场之效率;第三,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并与公司管理层、审计师事务所和证监会积极担负起相应的职责,争取降低这种操纵方式的发生率。
潘念[3](2021)在《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Z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中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两权分离,因利益产生矛盾冲突,造成的代理成本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公司的治理方式不断改进,创造出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变成上市公司提升公司价值和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因为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有力解决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的两权分离问题,是一种利益相互共享、时间跨度较长的激励方式。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逐年增加,2018年推出了409个股权激励计划,这一年是达到峰值的一年。到2019年年底为止,我国A股对外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一共有1579家,在A股上市公司总数中的占比胜过40%,并且2018年实施多期方案的公司在执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总数中,占比38.39%,到2019年上升至47.18%。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开始显露出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由于信息不对称、薪酬、资本市场契约等,都发生了盈余管理行为,导致股权激励并未取得公司所希望的效果,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我国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的时间较短,加上相关方面制度的不够完善、存在不足,公司经营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获取超额收益的欲望,利用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的盈余信息进行肆意调整的现象严重,产生了不利的经济后果。本文是以Z公司为例,来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分析Z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首先对国内外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的文献进行了整合,明确了相关概念界定,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探讨股权激励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机理。其次以Z公司为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模式、股票价格和激励条件三方面要素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并且用不同模型测量,得到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进而分析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案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完善激励制度、优化信息披露程序等建设性对策。
巢文婧[4](2021)在《公司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战略作为协调上市公司内、外部环境,决定基本的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和资源分配方式的全局性谋划,通常会反映公司的经营特征和经营风险,已经成为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公司战略脱离行业主流战略时,一方面,其管理层一般秉持更为积极的风险态度,倾向于采取激进的财务规划与盈余管理活动,而非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不明确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收益不确定性很容易打击外部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融资困难,那么企业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很可能会借助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利润。因此,公司战略差异很可能是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已有关于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公司战略差异这一因素。本文将对公司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战略差异越大的公司,其管理层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是否会随之增大?(2)公司战略差异影响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路径有哪些?(3)对公司战略差异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阐明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文献中涉及到本文选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并探寻本文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第三部分为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述,首先对战略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再对本选题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概述,为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为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首先对公司战略差异与管理层实施的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本文的核心假设,即公司战略差异与管理层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再对本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变量的定义以及模型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主要在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经处理的数据对关键变量进行实证检验与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对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的调节机制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启示,根据实证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战略差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二者的作用机制与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公司战略差异越大,管理层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第二,在调节机制方面,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与高管持股对公司战略差异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是否聘用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对抑制战略差异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显着作用,但会增强战略差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第三,在作用机制方面,公司高管的风险态度是公司战略差异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的路径之一,但在公司战略差异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中的作用不显着,公司经营不确定性、融资需求是公司战略差异影响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的路径之一。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分别针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监管部门及外部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指导投资者理性评估投资风险、帮助监管机构更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孟凡锦[5](2021)在《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文中指出对管理层进行激励的主要目的在于缓和代理矛盾,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激励不当造成的盈余管理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盈余信息的质量,也损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2020年新《证券法》的实施,通过建立内外监督机制,防止股东利益被管理层侵占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愈发受到公众重视。我国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伴随着证券市场的20多年发展历程从确立不断走向成熟。强化的投资者保护举措约束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也有可能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为了在发挥管理层激励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不至于对盈余信息产生消极影响,损害投资者的权益,有很多学者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在此基础上研究投资者保护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很少。有必要从这个角度对盈余管的相关理论框架进行补充。本文主要将探讨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的前提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内在关系。本文对管理层激励和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探讨建立在相关文献的系统归纳之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利用2011年到201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借鉴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的模型计算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行为会诱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而投资者保护对于不同形式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由于投资者保护措施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约束力不足,随着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完善,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转而更偏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最后验证了投资者保护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对于管理层激励诱发的应计盈余管理,投资者保护的反向调节作用相对有限,但对于管理层激励诱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保护能发挥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最后针对管理层激励手段有效实施对内外部治理环境的要求,建议企业层面引入多元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强化薪酬监督机制、科学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建议政府监管层面加强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
王福胜,王也,刘仕煜[6](2021)在《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异常关注视角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百度搜索指数数据,从投资者异常关注的视角研究了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络媒体报道通过诱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异常关注对公司管理层造成外部市场压力,进而迫使公司管理层产生更多盈余管理行为。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真正发挥中介作用的是投资者异常关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关注。本文将投资者异常关注,进一步细分为未受媒体引导而对公司进行的"主动自发型异常关注"和受媒体引导而对公司进行的"被动引导型异常关注",研究二者中介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只有后者是网络媒体报道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路径机制。这一研究结论细化、充实了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影响机制的理论认识,对指导上市公司应对网络媒体报道、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强化监管机构精准监管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蒋成[7](2021)在《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监管方式、防范和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体现了党和政府致力于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决心。为此,沪深交易所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问询函机制,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发挥资本市场一线监管职能,不断提升监管法制化水平。问询函作为一种创新监管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它的主要目标是引导上市公司合法经营,减少财务舞弊行为。已有文献从信息披露、审计师行为、审计风险、溢出效应等视角对年报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鲜有文献从盈余管理视角探究年报问询函的监管效果,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手段层出不穷的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与问询函作为企业内、外部重要的治理机制能否共同发挥对公司的治理作用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工收集2014-2018年上市公司收到的年报问询函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并探究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交易所年报问询函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促进了上市公司更多地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这表明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逐渐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削弱了年报问询函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但无法调节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3)相较于国有企业,问询函对非国有企业监管效果更显着。同时,问询函文本细分特征、收入问题数量会显着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为此,监管层应当完善问询函体制机制建设,与处罚措施相结合,提升监管效率。本文基于转轨制经济背景,探究交易所创新监管方式,研究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进而检验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丰富了我国非处罚性监管相关文献,拓展了问询函监管效果研究。同时,有助于构建中国新兴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张丽娟[8](2021)在《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一种方式,通过赋予员工股票使其拥有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员工在获得工资收入的同时可以分享企业利润,并将其与资本市场绑定起来使其有机会获得股票增值收益。而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与企业财务信息直接相关,员工持股后成为掌握内部信息来源的所有者有责任发挥监督职能维护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但也有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套现收益对操纵股价损害财务信息的行为选择沉默。同时管理层作为财务信息的主要控制者,不排除他们在获得股票后的谋私动机会增强,进行虚构收入等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那么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到底会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另外,在不同的特征要素下,员工持股后面临的风险与获得的收益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效果,故有必要从特征要素的角度研究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盈余管理来衡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在理论方面将员工持股计划的功能总结为激励、治理与“共谋”三种效应。其中激励效应指出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企业效益,从而避免管理层“粉饰”报表等额外的盈余管理行为;治理效应体现为员工持股后股权结构多元化,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缓解代理问题,减少管理层的盈余操纵,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情况;“共谋”效应则指出管理层持股后的自利动机会增强,加之其有“讨好”员工的动机,于是会加强操纵股价等盈余管理行为,而员工持股后面对资本市场上股价波动的风险,会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选择默不作声,从而降低财务信息质量。因此在这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对我国市场上员工持股计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总体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多的表现为激励效应、治理效应,从而抑制盈余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并且分别在非国有企业、高劳动密集度、高资产透明度、高股权集中度下这种抑制作用更显着。另外,由于在不同的特征要素下员工持股计划三效应发挥的程度不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有所差异,单独以2014-2019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杠杆型员工持股以及股票来源为已发股票(二级市场购买或上市公司回购)时会放大员工持股计划的“共谋”效应,非杠杆型员工持股以及股票来源为非公开发行及其他方式时会强化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持股数量、持有人数、员工认购比例越多所发挥的激励治理功能越强,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越明显,高管认购比例越多其谋私动机会越强,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促进作用。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使员工持股计划真正发挥价值。
沈洁[9](2021)在《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营规模、经营类型、持股比例也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已经达6.56万亿,成为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A股市场追涨杀跌现象却仍然严重,严重的内外部信息不对称使得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导致盈余管理,丧失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鉴于目前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研究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首先,以委托代理理论、噪声交易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进行机理分析,为后续实证检验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年到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依据假设构建回归模型,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和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并将参与调研的机构按照其类型进行分组,分别研究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其调研活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其调研活动能够显着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2)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越频繁,参与上市公司调研的机构数越多,其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同时这种抑制作用在保险型买方机构调研活动中更为显着。本文证明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拓展了机构调研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为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认识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如何发挥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了现实依据。
易楠[10](2021)在《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盈余管理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与资本市场中一直备受关注,且伴随着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会计制度体系的逐步健全,上市公司内部传统的应计盈余管理模式在外部监管压力之下,慢慢转变成了真实的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高管作为管理者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他们参与公司的决策和执行。作为公司经营活动与庞大资金流的操控者,若是具有相当的财务背景,则能够运用专业的财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的会计政策,为公司设定更为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随着2020年3月《证券法》的修订,其中包括监管部门对市场信息披露的加强,通过查看和梳理文献,发现目前没有研究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层面出发,深入挖掘高管财务背景与企业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故本文将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这个视角展开,具体探讨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作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和实证支撑。本文截取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6到2019年之间的财务数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具备财务背景的高管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且效果显着;高管财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评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企业信息披露评级对于高管财务背景和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具有中介作用。此外,对应计盈余管理也有中介作用。本文不仅从实证方面为上市公司聘用合适的高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及证据,还在财务政策的微观层面上为公司监理层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用以应对上市公司“合规信披”的要求。本文在路径研究中致力于发现上市公司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管对公司内部盈余管理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所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以期能够帮助监管机构提升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水平以及力度,使上市公司的事后处罚成本具备足够的威慑力,降低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提升资本市场中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分析师关注 |
2.1.2 产品市场竞争 |
2.1.3 盈余管理 |
2.2 理论概述 |
2.2.1 经济人假设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有效市场理论 |
2.2.5 前景理论 |
2.2.6 产品市场竞争理论 |
第三章 分析师关注与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机理分析 |
3.1 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1.1 分析师关注对应计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1.2 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2 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2.1 产品市场竞争对应计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2.2 产品市场竞争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3 产品市场竞争对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关系影响分析 |
3.3.1 产品市场竞争对分析师关注与应计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3.3.2 产品市场竞争对分析师关注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 |
4.1.2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 |
4.1.3 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 |
4.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3 研究变量设计 |
4.3.1 盈余管理 |
4.3.2 分析师关注 |
4.3.3 产品市场竞争 |
4.3.4 控制变量 |
4.4 模型设定 |
第五章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1 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2 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3 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 |
5.4.1 采用替代衡量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5.4.2 内生性检验 |
5.5 进一步研究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政策 |
6.2.2 鼓励投资者理性投资,完善投资者保护政策 |
6.2.3 加强证券机构监管,推进证券分析师行业建设 |
6.2.4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提升公司自身竞争实力 |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6.3.1 本文研究局限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归因理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
二、盈余管理的操作手段研究 |
三、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 |
第二节 自利性业绩归因相关研究综述 |
一、归因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二、业绩归因性质的相关研究 |
三、自利性业绩归因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关键概念 |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
二、自利性业绩归因的概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印象管理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心理学归因理论介绍 |
一、归因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二、归因理论在会计领域中的引入 |
第四节 经济后果指标 |
一、盈利能力 |
二、偿债能力 |
三、营运能力 |
第四章 归因理论下*ST天首业绩归因和盈余管理动机 |
第一节 案例公司简介 |
一、 *ST天首基本状况 |
二、行业背景介绍 |
三、 *ST天首业绩状况 |
第二节 *ST天首利用业绩归因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方式分析 |
一、业绩归因行为分析 |
二、盈余管理动机 |
三、盈余管理操作手段 |
第五章 归因理论下*ST天首业绩归因和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第一节 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后果 |
第二节 指标分析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一、盈利能力分析 |
二、偿债能力分析 |
三、营运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小结 |
一、*ST天首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相辅相成 |
二、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叠加使用带来负面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自利性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相互作用 |
二、业绩归因下的盈余管理不能产生可持续性积极影响 |
第二节 对*ST天首以及类似情况企业的建议 |
一、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
二、重视业绩归因类语言信息披露 |
三、加强内外部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Z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权激励 |
1.2.2 盈余管理 |
1.2.3 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存在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 |
2.1.2 盈余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盈余持续性理论 |
2.3 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3 Z公司概况及其股权激励方案 |
3.1 乳制品行业背景 |
3.2 Z公司简介 |
3.2.1 公司概况 |
3.2.2 公司股权结构 |
3.3 Z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方案 |
4 Z公司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4.1.1 激励模式的影响 |
4.1.2 股票价格的影响 |
4.1.3 激励条件的影响 |
4.2 Z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及测量 |
4.2.1 Z公司有关行权业绩的盈余管理 |
4.2.2 Z公司有关股票价格的盈余管理 |
4.2.3 盈余管理测量模型选择 |
4.2.4 Z公司盈余管理测量过程和结果 |
4.3 Z公司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 |
4.3.1 股权激励的直接目的没有实现 |
4.3.2 盈利可持续性分析 |
4.3.3 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完善激励机制 |
5.2.2 加强外部政府监管 |
5.2.3 优化信息披露程序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公司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公司战略差异经济后果的研究 |
2.1.1 关于战略差异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 |
2.1.2 关于战略差异对公司纳税行为影响的研究 |
2.1.3 关于战略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研究 |
2.1.4 关于战略差异对公司融资影响的研究 |
2.2 关于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关于公司特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
2.2.2 关于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
2.2.3 关于外部监管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
2.2.4 关于行业特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公司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战略差异的概念 |
3.1.2 应计盈余管理的概念 |
3.1.3 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战略管理理论 |
3.2.4 信号传递理论 |
4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研究模型设计 |
5 实证检验 |
5.1 实证结果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相关系数分析 |
5.1.3 回归结果分析 |
5.2 稳健性检验 |
5.2.1 应计盈余管理指标替代 |
5.2.2 真实盈余管理指标替代 |
5.2.3 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检验 |
5.2.4 战略差异指标替代 |
5.3 调节效应分析 |
5.3.1 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效应 |
5.3.2 审计质量的调节效应 |
5.3.3 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 |
5.3.4 高管持股的调节效应 |
5.4 作用机制分析 |
5.4.1 风险偏好 |
5.4.2 经营不确定性 |
5.4.3 融资需求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盈余管理动机与计量方法的文献综述 |
2.1.1 盈余管理的动机 |
2.1.2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2.2 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1 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 |
2.2.2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2.3 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管理层激励的概念界定 |
3.1.2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3.1.3 投资者保护的概念界定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契约理论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管理层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2 投资者保护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3 投资者保护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影响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主要变量的定义 |
4.2.3 研究模型设计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的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异常关注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1. 文献回顾 |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3. 模型设计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1. 描述性统计 |
2. 网络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3. 投资者异常关注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关注中介效应检验对比 |
4. 被动引导型异常关注与主动自发型异常关注的中介效应检验对比 |
四、稳健性检验 |
1. 内生性问题 |
2. 基于报道转载率的稳健性检验 |
3. 使用不同的网络媒体报道代理变量 |
4. 使用不同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5. 使用不同的盈余管理代理变量 |
五、研究结论 |
附录:中英文长摘要 |
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异常关注视角的考察 |
(7)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问询函与信息环境 |
2.1.2 问询函与盈余管理 |
2.1.3 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2.4 内部控制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年报问询函与应计盈余管理 |
3.1.2 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 |
3.1.3 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
3.2 变量设计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调节变量 |
3.2.4 控制变量 |
3.3 模型设计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 |
4.2 描述性统计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检验 |
4.2.2 年报问询函特征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4.4.1 年报问询函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 |
4.4.2 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 |
4.4.3 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
4.5 进一步研究 |
4.5.1 基于产权性质的差异 |
4.5.2 收入问题与盈余管理 |
4.5.3 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文本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PSM匹配效果检验及回归结果 |
4.6.2 解释变量滞后两期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问询函体制机制建设,关注投资者利益需求 |
5.2.2 与处罚措施相结合,提升问询函非处罚性监管的震慑力 |
5.2.3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8)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员工持股计划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 |
1.2.2 股权制度安排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
1.2.3 员工持股计划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2 员工持股计划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员工持股计划建立的理论依据 |
2.1.1 双因素理论 |
2.1.2 分享经济理论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员工持股计划的性质及特征要素 |
2.2.1 员工持股计划的性质 |
2.2.2 员工持股计划的特征要素 |
2.3 员工持股计划的功能 |
2.3.1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 |
2.3.2 员工持股计划的治理效应 |
2.3.3 员工持股计划的“共谋”效应 |
2.4 员工持股计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 |
2.4.1 激励效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2.4.2 治理效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2.4.3 “共谋”效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3.1 理论分析及提出假设 |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3.3.1 变量选取 |
3.3.2 模型构建 |
3.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3.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4.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多元回归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PSM匹配样本回归 |
3.5.2 增加管理层股权激励控制变量 |
3.5.3 Jones模型衡量应计盈余管理 |
3.6 进一步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员工持股计划特征要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及提出假设 |
4.1.1 资金来源 |
4.1.2 股票来源 |
4.1.3 持股人员及持股数量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9)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机构投资者调研的文献综述 |
二、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三、机构投资者调研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噪声交易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调研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现状 |
一、制度导向细致化 |
二、调研机构多样化 |
三、调研行业聚集化 |
第二节 机构调研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机构调研与信息不对称 |
二、机构调研与资本市场效率 |
三、机构调研与委托代理问题 |
第三节 提出研究假设 |
第四章 机构调研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二节 主要变量测度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相关性检验 |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一、机构调研活动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 |
二、不同类型机构的调研活动与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变量测度模型 |
二、改变变量测量方式 |
第五节 内生性检验 |
一、滞后自变量检验 |
二、工具变量法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启示 |
一、促进机构投资者多元发展,发挥外部治理的能动性 |
二、重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以及信息披露工作 |
三、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加大虚假信息披露处罚力度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10)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2.1.2 高管背景的概念界定 |
2.1.3 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 |
2.2 相关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高层梯队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2.3.2 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3 高管背景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综述 |
2.3.4 高管财务背景、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5 文献评述 |
第3 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高管财务背景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 |
3.2 高管财务背景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关系 |
3.3 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3.4 高管财务背景、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4 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的选定及相关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中介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4.3.1 基准回归模型 |
4.3.2 中介效应模型 |
第5 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统计性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基准回归分析 |
5.4 中介效应分析 |
5.4.1 因果逐步分析法 |
5.4.2 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 |
5.4.3 Bootstrap抽样法 |
5.5 稳健性分析 |
5.5.1 更换被解释变量 |
5.5.2 更换控制变量 |
第6 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师关注、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 刘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基于归因理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ST天首为例[D]. 李欣洁.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Z公司为例[D]. 潘念.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公司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巢文婧.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管理层激励、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D]. 孟凡锦.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网络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异常关注视角的考察[J]. 王福胜,王也,刘仕煜. 南开管理评论, 2021(05)
- [7]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D]. 蒋成.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8]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D]. 张丽娟.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 沈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10]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D]. 易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