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

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

一、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慕朝阳[2](2021)在《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文中指出教会学校的身体教育于近代发端,并且在当时起到了启蒙和示范作用,是近代教育史的反思和呼唤。金陵女子大学不仅是基督教会近代在华所创办的第一所女子本科级院校,还是中国近代教会高等教育与女子体育教育的综合体。作为近代我国体育专业排名靠前的女子高等院校,金陵女子大学将身体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当中,其对近代女子身体教育以及女子体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1915-51年间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其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以期总结其先进的身体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可以为现代高等院校女子体育教育提供启示。根据其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不同特点,本文先介绍金陵女子大学创立背景以及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身体教育发展情况,梳理清末民初中国女子身体解放的萌芽及女子身体教育的早期发展(1840-1914),再将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演进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各方势力交织下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初期形成(1915-1925),介绍了金陵女子大学建校初期在复杂国情下的身体教育观的初期发展,这一时期各方势力交错,本阶段分别从民族主义角度分析金陵女子大学在国族利益优先背景下,以塑造强壮国民之母以及“新女国民”为目的的国有化身体教育观;从帝国主义文化渗透角度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作为教会学校原生的基督化身体教育观;以及从传统性别平衡打破后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性别化身体教育观,对初期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进行探讨;(2)本土规训整合后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中期发展(1926-1936),这一阶段首先揭示了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在国家政策大环境下弱化宗教性、倾向世俗化的趋势,然后以规训主义和女性本位思想为切入点剖析其身体教育观发展的特点;(3)动荡和恢复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晚期实践(1937-1951),本阶段论述金陵女子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身体教育观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造下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这一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将身体教育理论寓于实践,实践中反哺理论,达到进一步升华。研究发现,金陵女子大学的身体教育观体现出如下特点:体育教育专业性强;教学内容实用性强,职业化程度高;身体教育普及度高;女性本位思想的践行;宗教性与民族性的融合。金陵女子大学先进身体教育观对当下我国高校女子身体教育的发展有借鉴作用:(1)对高校女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可参考金陵女子大学的体格检验、体质分组以及医疗食补等身体教育措施设置。(2)对高校女学生体育课程安排与设置的启示,如金陵女子大学严格体育相关考勤制度,体育成绩与毕业挂钩,严肃考风考纪等设置,以及开设身体教育中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小班教学,激发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等。(3)对高校女学生身体教育中运用女性本位思想教学的启示,金陵女子大学在身体教育中厘清男女在身体发育和活动中的特点,针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实施身体的弹性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女性特色和教育者的女性视角,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内在动力,养成对自我身体健康塑造和审美意识。(4)对高校培养体育专业女生就业方面的启示,高校除了对体育系女生专业知识和技术上的授业,还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平台,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充实针对女性的体育职业化岗位,并且为优秀人才提供或推荐更高阶的教育进修机会。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文静[5](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陈瑞洁[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教师形象意指主流社会对理想教师职业的期待,是教师内在特质、外在表征以及社会期待的综合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新鲜事物不断涌入到当前社会生活中,致使人们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形象也难免受到影响,发生了变化。教师形象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又如何?本研究从传媒文本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使用文本研究法,利用NVivo质性软件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力求完整地呈现龙头传媒所建构的教师形象及其流变过程,以期为后续新闻媒介中教师形象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报道进行提炼,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的历程共分为了三个时期:1978年至1991年是“教学技能人”时期;1992年至2000年是“无私奉献者”时期;2001年至2018年是“爱岗守业人”时期。研究发现,“教学技能人”时期教师形象通常聚焦于乐学善教形象。“无私奉献者”时期教师形象通常聚焦于为人师表形象。“爱岗守业人”时期教师则聚焦于教师爱岗敬业形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构成各要素嬗变的分析,发现在“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乐学善教”、“研究创新”、“爱岗敬业”、“社会担当”等形象构成要素上存在内涵演变,具体而言,为人师表的内涵从“严格身教”到“廉洁从教”再转变为“舍生取义”,关爱学生的内涵从“思想引导”到“个别关注”再过渡到“身心共育”,乐学善教的内涵从“能学能教”到“成果突出”再演化为“方式多样”,研究创新的内涵从“教法革新”到“教法完善”再转变为“课程开发”,爱岗敬业的内涵从“兢兢业业”到“集体意识”再转变为“守护乡村”,社会担当的内涵从“爱党爱国”到“劝学建校”再转换为“公益参与”。从社会背景、教育政策和媒体特色三个角度对《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在社会背景上,教师形象同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侧面反映时代社会风貌;在教育政策上,教师形象同教育政策走向基本相一致,宣传政策理想形象;在媒体特色上,教师形象长期笼罩神圣色彩,但逐渐开始平凡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小学教师形象,《人民日报》应反馈社会背景需求的形象,塑造作为时代文化符号的教师形象;转变单纯宣传教育政策的职能,增强媒体与教育政策的双向互动;吸收同类媒体的报道优势,让教师形象避免神圣化和模板化。

阳丽[7](2020)在《空间视域下的体育哲学考察》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莫里斯·梅洛-庞蒂“身体空间”思想、亨利·列斐伏尔“三元空间观”、尤里·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空间思想为理论基点进行哲学考察,进而揭示空间与体育的关系。空间是人之存在的实践场域与载体,体育是人之实践的文化经验总结,两者相互交织,互为促进,共同构筑起人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舞台。因此,基于身体、学校、符号等空间的多维呈现形态,立足于身体空间的本体基础、学校空间的失落现状、符号空间的文化隐喻,对体育与空间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有助于理解空间与体育在相互作用下,所生成的不同境遇背景如何对主体产生影响,澄明体育与空间互为建构的动力机制,剖析空间对体育主体行为的影响的原因,探索体育实现空间再生产的可能路径。第一部分:在建立起对体育和空间的概念认知基础上,找寻体育与空间关系的哲学线索。在哲学视域中对空间、体育的概念进行阐述,以人为交织点建立体育与空间的联系,将体育与空间作为统一主题进行整合,进而确立本研究的逻辑主线与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在梅洛-庞蒂身体空间思想的基础上,以身体作为空间的源初维度进行体育哲学考察。从身体的空间性入手,对身体的空间在场、空间投射与空间展演三个维度解读,分析身体空间如何为体育运动提供动力之基。当身体成为被赋值、被征用和承载荣誉的空间时,体育中身体的空间成像映射出人的生存境遇,在此种情境中,体育成为了一种反观自身的现实路径,亦成为身体空间建构的反馈方式。第三部分:基于亨利·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空间观”理论,探析学校作为空间存在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找寻导致现代学校的空间失活的根本原因,以及空间变革对体育主体的影响。体育作为激活空间主体行动的能动机制,需要将学校从空间的逆向生产困境中解救,重构与编码正向发展的学校空间。以空间的现实境况为背景,开创了一种从人当下的生活样态去反思人自身实践的批判性思路,尝试建立体育为学校空间正向引导的可能路径。第四部分:通过对尤里·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的诠释,考察体育文化的符号空间生成肌理,进而揭示符号空间所传递的体育文化内涵。通过对符号空间的隐喻表达开启认识体育的哲学之旅,在对体育文化、赛事、场所的符号空间诠释中,解读体育符号空间系统的编码、保存与传播过程,进而勾勒出符号承载体育文化的具体书写方式。第五部分:立足于人的当下,辩证思考体育如何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实践指引,并在体育的空间建构过程中,阐明体育对生命意义的关切。人类生存空间是自身实践的产物,必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体育作为人类改造自身的实践存在,需要在人的身体实践中构筑满足人生命需要的空间媒介,为人的生存发展构筑起“诗意”栖居之所。

周惠新[8](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肖月[9](2020)在《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人民日报》建国后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为研究对象,贯穿以当代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力求在宏阔的社会时代变迁背景中,结合多种详尽科学的分析方式,呈现提炼《人民日报》对于优秀教师形象的建构。论文试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形象建构既折射了主流新闻宣传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呼应关系,也有着改进我国新闻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性价值。论文回溯了“十七年”期间的相关报道,指出这些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以苦难叙事、实践叙事和奉献叙事三种模式确立了报道对象的“人民性”特征。而“文革”期间由于全国教育路线犯了“左”的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一落千丈、新闻媒介受到政治裹挟,《人民日报》为数不多的报道也随之偏离了教育属性,塑造出了一群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形象。论文的研究重心在于改革开放后的相关报道分析。从报道特点来看,标题以诉诸情感的表达方式为主,紧紧扣住了教师职业相关特点;具体写作上频繁使用了教师隐喻,并出现了大量牺牲型意象;从版面、篇幅和原创比例等维度显示出了对相关报道的重视态度;卡方检验结果亦显示了年代与报道呈现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从报道对象的特点来看,《人民日报》在优秀教师相关报道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具体表现为对乡村教师、军校教师和科技内容的重点关注。论文继而进行了归因分析。从整体来说,《人民日报》主要从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个人私德三种视角来描写报道对象,为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指出,促使记者选择从这三种视角切入报道的原因在于:作为典型人物的优秀教师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发展;我国典型报道传统引导记者在职业范畴外进一步关注报道对象的品性,追求呈现典型人物的完美。论文分析了《人民日报》优秀教师媒介形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0年代,由于全国路线转轨和教育事业的恢复,优秀教师从“文革”时期的“革命者”形象回归至教育本位;1992年以后,在舆论需要、社会风气和典型报道改良的影响下,优秀教师媒介形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党的十八大之后,由于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和相关政策的推行,知识化的优秀教师形象更加凸显。论文最后指出,《人民日报》作为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报,自然也为其塑造的优秀教师媒介形象赋予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人民日报》借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舆论观照;其对新闻真实性的遵循和坚守,也通过报道内容呈现。《人民日报》对于我国教师的评价在全社会都具有导向性,这也要求了记者要注重对优秀教师典型宣传的改良。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得与失,突破现有报道的思维定式,紧密联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都是记者在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王雯慧[10](2020)在《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国家提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多。教师形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其中专门关注小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期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当代小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这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考的实证资料,为职前教师培养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33份,访谈教师5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质的排序为:耐心温柔(109人)、讲课生动,一听就懂(94人)、不骂人,不体罚(80人)、幽默有趣(77人)、不要求死记硬背,使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70人)、知识渊博,能引发我们积极思考(69人)、会教育我,帮助我改正错误(69人)、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67人)、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60人)、声音好听(48人)。第二,低年级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仪容仪表,例如漂亮的衣服和长长的头发。低年级学生还更喜欢声音好听的教师。第三,在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两项关键词的选择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的老师,中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的老师,而高年级的学生期待教师幽默有趣,其次是耐心温柔。第四,中年级的学生最看重教师“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高年级学生期待教师“遇事会征求我们的意见”,体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公正、民主的追求。第五,高年级学生还特别希望教师“不体罚,不骂人”。造成对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各学段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发展存在差异,其次是现实中的教师形象对学生无形中的影响,最后是各学段学生学习压力的不同。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同学段的教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关注教师形象的塑造。此外,小学教师的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二、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逻辑分析法
        2.3.3 历史分析法
    2.4 研究基础与创新
3 结果与分析
    3.1 清末民初女子身体解放的萌芽及女子身体教育的早期发展(1840-1914)
        3.1.1 社会变迁与女性主义的初醒
        3.1.2 西方传教士倡导的女性身体解放“启蒙”话语及实践
        3.1.3 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主导的女性身体解放“启蒙”话语及实践
        3.1.4 小结
    3.2 各方势力交织下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初期形成(1915-1925)
        3.2.1 金陵女子大学的创立
        3.2.2 国族利益下的女国民塑造——国有化身体教育观
        3.2.3 宣教思想下的女教徒培养——基督化身体教育观
        3.2.4 女性主义思想下的新女性呼唤——性别化身体教育观
        3.2.5 小结
    3.3 本土规训整合后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中期发展(1926-1936)
        3.3.1 教会女子体育的世俗化转型
        3.3.2 制度上的规训
        3.3.3 身体上的教化
        3.3.4 女性本位思想的践行
        3.3.5 小结
    3.4 动荡和恢复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晚期实践(1937-1951)
        3.4.1 抗日战争时期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
        3.4.2 社会主义改造下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
        3.4.3 小结
4 结论
    4.1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发展历程
    4.2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特点
    4.3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5)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儒家人文精神
        1.3.2 高校体育教师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归纳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4.4.1.1 以人为本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4.4.1.4 自省自克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4.4.1.11 有教无类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国家对教师形象重建的期待
        2.教师媒介形象影响公众认知
        3.教师媒介形象研究的缺失
        4.一线教师呼吁正面教师形象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形象
    (三)文献综述
        1.教师形象研究视角综述
        2.教师形象的结构和要素
        3.教师形象变迁的研究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对象
        4.研究方法
        5.中小学教师形象分析框架的确定
一、中小学教师形象在《人民日报》中的嬗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基本信息整体统计
        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基本信息嬗变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的历程
        1.教师是教学技能人(1978—1991年)
        2.教师是无私奉献者(1992—2000年)
        3.教师是爱岗守业人(2001—2018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构成各要素嬗变的分析
        1.为人师表:从“严格身教”到“廉洁从教”再到“舍生取义”
        2.关爱学生:从“思想引导”到“个别关注”再到“身心共育”
        3.乐学善教:从“能学能教”到“成果突出”再到“方式多样”
        4.研究创新:从“教法革新”到“教法完善”再到“课程开发”
        5.爱岗敬业:从“兢兢业业”到“集体意识”再到“守护乡村”
        6.社会担当:从“爱党爱国”到“劝学建校”再到“公益参与”
    (四)小结
二、《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的原因探讨
    (一)社会背景孕育教师形象的更新
    (二)教育政策引导教师形象的塑造
    (三)媒体特色介入教师形象的建构
    (四)小结
三、《人民日报》未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塑造的前景展望
    (一)反馈社会背景需求的教师形象
    (二)增强媒体与教育政策的双向互动
    (三)吸收同类媒体报道的优势
    (四)小结
四、结论与讨论
    (一)《人民日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原因及展望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空间视域下的体育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空间释义研究述评
        2.1.2 国外空间理论思想述评
        2.1.2.1 莫里斯·梅洛-庞蒂的身体空间观述评
        2.1.2.2 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述评
        2.1.2.3 尤里·洛特曼符号空间观述评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空间问题的研究述评
        2.2.1.1 身体空间的研究述评
        2.2.1.2 学校空间的研究述评
        2.2.1.3 符号空间的研究述评
        2.2.2 国内体育释义的研究述评
        2.2.3 国内体育与空间问题的研究述评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研究框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的界说
    4.1 空间
    4.2 体育
    4.3 体育与空间的哲学关系
5 身体的空间生产与体育的哲学考察——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空间观”的思考
    5.1 身体·主体:梅洛-庞蒂“身体空间”的逻辑起点
    5.2 体育运动的身体空间图式
    5.3 体育运动展现身体空间镜像
        5.3.1 “自然”的身体:体育的“零位身体”空间在场
        5.3.2 “思想”的身体:体育的“身体意向”空间投射
        5.3.3 “能量”的身体:体育的“身体经验”空间展演
    5.4 体育运动呈现身体空间境遇
        5.4.1 赋值的身体:空间给予的体育活力
        5.4.2 征用的身体:空间束缚的体育失活
        5.4.3 荣誉的身体:空间凸显的体育张扬
    5.5 体育运动指涉身体空间生产
        5.5.1 体育构造生命性的身体空间
        5.5.2 体育构筑时间性的身体空间
        5.5.3 体育建构实践性的身体空间
    5.6 小结
6 学校的空间探问与体育的哲学考察——基于列斐伏尔“三元空间观”的思考
    6.1 列斐伏尔空间观:理解“学校”的理论先导
    6.2 学校、空间与体育的关系
    6.3 体育与学校的现代性空间困境
        6.3.1 固定的空间节奏:时间对学校与体育的理性塑造
        6.3.2 统一的空间路径:制度对学校与体育的身体驯化
        6.3.3 固化的空间角色:权力对学校与体育的主体禁锢
    6.4 体育与学校的空间失活根源
        6.4.1 围隔运行的学校“游戏规则”遮蔽了体育主体的对话空间
        6.4.2 安全静置的学校“虚假需求”消解了学校体育的生存空间
        6.4.3 效率社会的学校“空间扩张”削弱了体育运动的叙事空间
    6.5 体育与学校的空间重构路径
        6.5.1 生命体悟的空间:人地关系的体育弥合
        6.5.2 交往互动的空间:生活世界的体育建构
        6.5.3 博弈共生的空间:场所精神的体育延续
    6.6 小结
7 符号的空间隐喻与体育的文化表达——基于尤里·洛特曼“符号圈”理论的研究
    7.1 洛特曼“符号圈”的理论阐释
    7.2 刻画一种文明:体育文化的符号空间生成机制
        7.2.1 身体的介入:体育的符号空间建构动力
        7.2.2 象征的内涵:体育的符号空间表达途径
        7.2.3 物化的标识:体育的符号空间留存方式
    7.3 代表一种精神:体育赛事的符号空间内涵诠释
        7.3.1 奥林匹克运动会:宗教信仰空间的体育呈现
        7.3.2 古罗马角斗竞技:阶级统治空间的体育异化
        7.3.3 西方宫廷赛事:贵族游艺空间的体育演绎
    7.4 留存一段历史:体育场所的符号空间功能展现
        7.4.1 唐长安街坊里:体育公共空间的繁荣盛景
        7.4.2 近代上海跑马厅:体育舆论空间的政治启蒙
        7.4.3 现代城市绿道:体育休闲空间的社会示范
    7.5 小结
8 文化的指引:体育对人类空间意义的哲学构建
    8.1 生命存在的观照:人类生存空间的体育融入
    8.2 身体在场的锻造:人类实践空间的体育延展
    8.3 诗意栖居的场域:人类发展空间的体育达成
    8.4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理论抽样
        1.3.4 信度效度检验
    1.4 研究设计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4.3 作者分布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3.1 跨文化的阐释
        3.1.1 文化的阐释
        3.1.2 跨文化的阐释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5.2.1 太极拳“治已病”
        5.2.2 太极拳“治未病”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6.2.1 精神符号误读
        6.2.2 器物符号误读
        6.2.3 制度符号误读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6.5.2 缺少顶层设计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致谢

(9)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十七年”:确立教师的“人民性”
        一、出身于人民的“苦难”叙事
        二、广泛联系生产的“实践”叙事
        三、公而忘私的“奉献”叙事
    第二节 “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笼罩
        一、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
        二、极端形象的成因
第二章 对新时期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关于通讯报道总体情况的内容分析
        一、标题分析:诉诸情感的主题表达
        二、文本隐喻分析:“牺牲型”意象成为主流
        三、多变量分析: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得到加强和重视
        四、卡方检验分析:多种报道特点与年代存在相关性
    第二节 “无意建构”与“有意建构”
        一、对通讯主人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二、选择性报道与优秀教师形象的取舍
第三章 变与不变: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流变特征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优秀教师总体形象特征
        一、职业精神视角
        二、职业能力视角
        三、个人私德视角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阶段性变化
        一、回归教育本位的专业化形象(1979——1991)
        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多元化形象(1992——2011)
        三、面向新时代的知识化形象(2012年至今)
第四章 建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成因及其规律
    第一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整体特点的成因
        一、行之所示,身之所范:社会化需要教师发挥道德示范功能
        二、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强化职业能力
        三、面面俱到,纤毫毕现:典型报道传统催生完美形象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阶段性特点的流变背景
        一、全国路线转轨与教育事业恢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人物的坚持与适应
        三、教育工作新方向下的导向调整
    第三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中的规律
        一、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始终观照国家发展大局
        三、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以真实作为基本遵循
第五章 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
    第一节 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
        一、继承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成功经验
        二、反思土地改革时期宣传工作的错误风气
    第二节 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
        一、打破悲情化的刻板印象
        二、细化较为模糊的信息源
        三、平衡新闻报道对象失衡
        四、扭转应试主义价值取向
    第三节 展望未来:紧密联系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一、认识新型教育观念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二、关注现代化发展下教育的多样形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教师形象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结果呈现
    (二)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三)不同性别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三、学生理想教师形象存在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
    (二)现实中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无形的影响
    (三)教师与学生关于理想教师形象理解存在差异
四、研究建议
    (一)小学教师应积极塑造自身形象
    (二)师范生应注重教育实践
    (三)师生之间应展开良好的双边互动
    (四)教师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
    (五)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D]. 慕朝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D]. 陈瑞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空间视域下的体育哲学考察[D]. 阳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D]. 肖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D]. 王雯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体育教师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