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提倡企业按新标准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怡[1](2016)在《JX公司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体制的改革,国家、居民对用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X公司作为电力改革新形势下的产物,肩负着创建一流特高压电网的使命,公司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更是要力求最高水准。JX公司管辖着陕西省境内的骨架电力网络,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有损国家电网公司的品牌形象。作为一个技术高精尖,管理范围广以及员工年轻化的大型企业,JX公司如何在新的体制和要求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生产工作,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根据国家电网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战略思路,而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为QC小组)活动又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如何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为入手点,对JX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并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进行综述,为论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JX公司QC小组活动的现状。并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JX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因素。随后,依据以上的论证分析,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及人员情况制定出公司开展QC小组活动的优化方案并提出了方案实施中的保障措施。最后,指出了QC小组活动的开展必将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确保电网的坚强可靠,对其他电力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吴海建[2](2015)在《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用以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不仅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而且可以改善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势下,为追求经济复苏,美国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力图寻找新兴产业拉动实体经济发展,以此重振本国经济,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目前而言,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凭借其高新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力图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需要,顺应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继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两次重要经济社会转型之后,我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成为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要转型。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新能源产业关系而言,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对应的提高能源效率、较高的科技水平、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优势,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具有突出重要性的。在全国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大潮中,辽宁省基于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利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市场,部分行业尤其是风能和光纤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尽管如此,理性的看,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辽宁新能源产业面临技术、成本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推进政策体系,既存在全国范围内的共性缺陷,比如重投资轻技术和市场、偏重于供给方而忽略需求端、重视激励偏废负向惩罚等,也存在辽宁省的特殊性弊端,从而使得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足,激励效果有限,亟待调整和完善。为充分发挥政府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作用,必须基于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财税支持政策成效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系统规划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目标、政策着力点,采取恰当、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财税措施,创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消除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成本、技术和激励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在国内外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环境下,基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着眼于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地调研分析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及财税制约因素,将实地调研结果与财税政策实践密切结合,针对辽宁省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障碍,考虑其财税政策工具方面的具体原因,在政府支出、税收、政府采购等可选的财税政策工具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建设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交代选题背景,界定新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两个主要概念,从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经验研究以及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三方面,综述研究文献,并简要介绍本文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宏观经济背景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客观实践要求,以及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具有的投资拉动、能源供给和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效应结合起来,阐明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客观重要性。在阐明新能源产业所具有的投资拉动、能源供给和技术进步效应基础上,探究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引致的市场失灵问题,结合新能源产业突出特征角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论证政府必须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发挥职能并进行适当干预,并进而探讨政府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方式。第三章,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财政制约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和硬件设备条件,总体上分析辽宁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客观发展状况,梳理辽宁省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及其财税措施环境,提炼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现实制约因素,在全国和辽宁省两个层面,从财政支出、税收激励以及财税政策协调等方面考虑财政归因。第四章,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首先,从国家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完备的法律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强有力的实施机制以及多政策手段的有效配合四方面,探讨政府主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其次,从促进技术研发、推进投资和生产、培育市场和鼓励消费四方面,总结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最后,探讨发展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可资借鉴之处。第五章,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财政支持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以及对应新能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政策意图的财政政策工具。然后,在借鉴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具体省情,主要从贯穿于技术研发、投资生产、市场推广和应用以及最终消费等环节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完善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从制定科学明确的发展规划、建立省级新能源统一管理机构、重视金融市场激励、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完善新能源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与财税政策配套的其他政策措施。
张衡[3](2013)在《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去行政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校关系调试成为重心。政策是两者互动的中介,对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这种关系调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跳出规范研究,从事实研究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政策学的研究进路。研究政策变迁不在于揭示政策“变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变”、“如何变”、“变的效果如何”、“将变向何方”等。换言之,本文虽在研究政策变迁,但更是“在政策变迁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政策变迁(主线),研究目的却在于发现政策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即秩序生成逻辑(隐线)。论文结合政策网络理论,以底层视角、行动立场、主位观点展示了高职相关群体的集体行动是如何推动政策变迁及秩序演化的。发现高职学制政策变迁呈现出“循环往复”特点,集体行动缘起于对现存政策的认同危机,涉及高职群体的身份认同、秩序生成逻辑(“设计”还是“演化”),更是高职群体试图与普教群体、决策层“对话协商”,寻求“承认”的承认政治、抗争政治。同时,指出集体行动“所以可能”,是既有政策安排失序、剥夺感下的怨恨情绪感染、政治机会结构出现、资源动员能力提升,集体认同感/共同信念形成后的意义建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分析了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亮点是:政策工具运用趋于多元。非官方行动者参与意识、能力、效果显着提高,政策过程开放度加大,政策协同能力提升。问题是:相关网络主体治理能力欠缺,治理结构类型单一(多权威主导式),内部权力不平衡,决策易为强势集团规制俘获,网络管理模式单一,规则制度缺失等影响着网络治理效果。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反映出对高职身份的认识误区——单一身份观(以“类型”否定“层次”,以静态否定动态),更有以视觉美学看待理性秩序产生的“规制自负”。走出规制失灵困境,需反思政策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从计划秩序、自发秩序走向网络合作秩序,综合考虑知识理性、权力/利益、理念认知、历史遗绪等因素的影响,以“过程理性”纠正“目标理性”的偏失。
尹传政[4](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秀红[5](2013)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前期,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起步,我国劳工数量增长迅速。他们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地区。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微薄,还要面临着工伤、疾病、生育、失业等现代劳动风险。同时人口的流动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因此新型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成为必要。此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劳工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立法解决劳动风险问题已成为国际共识,这种观念随着“欧风美雨”传入中国,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因而为社会各界认同。知识界通过翻译与介绍国外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制度、提出自己对社会保障的见解影响了社会舆论,以共产党、国民党为主的政治党派、以中华总工会为代表的劳工团体在活动中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保障目标,劳工群体也通过罢工表达自己的社会保障诉求。在此背景下,民国政府开始了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创建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北京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尝试阶段(1912年3月至1928年6月)。北京政府开始了含有社会保障内容的劳工立法尝试,地方各政权的劳工立法也有一些相关内容。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立法并没有得到实施。第二,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酝酿阶段(1927年4月至1929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组织《劳动法典》的起草。但因为立法方针的变化最终没有出台。工商部作为主管机关先行进行《工厂法草案》的拟定,草案中包含有工伤、生育、失业、福利等保障内容。草案在起草和征询社会意见时,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第三,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出台及修正阶段(1929年12月至1937年7月)。1929年12月《工厂法》公布后,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应。在社会保障方面,地方劳工行政机关、资方团体、劳工团体等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法律作出有利于己方的解释和修改。1932年12月《修正工厂法》公布,保障范围及保障项目等内容都有所变化。此时期,出台了失业保障及劳工福利方面的法规。铁路、交通、矿业劳工等特殊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陆续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不同的行业基础上,包括工业矿业劳工、铁路劳工、交通劳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工矿业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工伤、疾病、失业、生育和福利保障等五部分。铁路劳工的制度包括工伤、疾病、失业、养老、福利保障五部分。交通劳工的制度又包括交通职工福利,电政劳工的养老、疾病、工伤保障,邮政劳工的养老、疾病、工伤、失业保障等内容。就社会保障待遇总体情况而言,项目最全、保障水平最高者为铁路劳工。就各种保障项目的内容来看,工伤保障规定最为详细具体。就制度的模式来说,都属于雇主责任制的社会保障模式,其特点是:劳工社会保障立法仍在劳工立法范畴内,并未有完全独立出来;雇主独自承担责任,风险不能分摊;作为一种工业化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有朝向社会保险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在制度建立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就建立了劳工行政机关,管理包括劳工社会保障在内的劳工事务。在工矿业劳工方面,管理机关先后为劳工局、工商部、实业部,在铁路劳工方面为铁道部,在交通劳工方面为交通部。这些部门设置了分管具体工作的机构。主管工矿业劳工事务的实业部实施了工厂检查制度,督促包括劳工社会保障内容的《工厂法》的实施。工厂检查制度规定了《工厂法》中的社会保障内容分为五期实施,至抗日战争爆发,五期实施程序中,全国大部分完成了含有工伤保障内容的第一期检查。但工厂检查在租界遇到阻碍。根据各种数据计算,制度覆盖约有76万工人。制度在不同行业间的实施状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国有铁路及交通劳工中,制度的各种项目都得到较好的实施,劳工受到工伤后,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医疗期的工资、工伤残废抚恤、工伤死亡抚恤和丧葬金等待遇;在疾病时,可以在路局所属医院或委托医院享有基本免费医疗、病假、病假工资、病故抚恤等待遇:在达到退休年龄和服务年限条件后,享有退休金待遇。在工矿业方面,在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厂矿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劳工保障。当劳工遇到特定风险,如工伤时,也有一定的待遇。这些待遇的水平一般没有明文规定,厂矿往往根据劳工工伤的情况及自己的负担能力酌情给予补贴。但在一些大型的或新型的厂矿中,劳工的风险通过厂矿规则有了较为明确的保障,在全国几千家符合制度的厂矿中,有此种规则与设施者约有数百家。但这些厂矿保障项目和水平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保障水平差异很大。就各种保障项目比较来看,工伤保障实施情况最为良好,几乎所有实施了制度的厂矿都有此种待遇。其它项目相对较差。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外源性现代化的社会背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资本主义因素发育不足,制度的建立更多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外来挑战下执政党激进的现代化理念、国共斗争背景下国民党的劳工政策目标、新建政权获得国际社会了解和认可的目的等因素促使制度在短期内建立,同时意识形态因素在制度模式的选择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外源性现代化背景下,企业经济承受能力差、政府承担责任能力不足、相关责任主体认识不到位等不利因素导致了制度的实施困境。虽然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劳工社会保障现代化的潮流,但它未能与内部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所以没有得到实际的运行效果。
杨涛[6](2012)在《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文中提出交通系崛起于清末,是北洋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的主要人物唐绍仪、梁士诒、周自齐、朱启钤、叶恭绰、詹天佑、吴鼎昌等在此时是以新型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官僚与精英的身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依靠密切的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形成政治集团。他们追随袁世凯与徐世昌,以交通、外交领域为主要活动空间,积极赞襄北洋与东北新政,是新政的具体推行者与实践者,为早期现代化和北洋集团崛起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求新、务实、敢为的作风,并体现了积极扞卫国家主权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他们倾向共和,为南北统一、颠覆帝制立下不朽的功劳。对推进铁路事业、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并深远影响着民初的铁路事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民初袁世凯统治时期,交通系领袖活跃在经济各领域,对交通、财税、金融、币制、实业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在交通业方面,其经济政策主要倾向为国有化问题。如路政方面推行商办铁路国有、借债修路、崇官抑商政策,反映出交通系力主铁路事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为促进国有铁路营运、管理、建设、财会制度的发展,则以统一路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手段。在电政方面则颁布有《电信条例》,明定国有原则,在管理上分设电政管理机构。在邮政上,设立电政管理区,废除驿站,打击民信局和客邮,厘定邮政司与帛黎之间的关系。航政方面则更激烈地表现为轮船招商局的官办与商办之争。这说明交通系民初交通四政政策带有鲜明的国家资本主义特色。从实际效果看,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交通领域对促进四政的发展、改观具有明显效果。特别是铁路、电信与邮政,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其发展成就是不容抹杀的。在金融方面,交通系取得了对中交二行的控制权。在他们努力下,中交二行实际取得国家银行地位,形成复杂中央银行制度,享有发行兑换券、经理公债发行、代理国库等特权,为财政清理与统一奠定基础。但其政策中充满了金融与财政杂糅特点,发行公债与垫款即为突出表现。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对民初财政好转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而后者不仅对中交二行的官办方向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以反对停兑为表现,促成二行向商办化转型。此外,中行归部直辖,中交合并风潮也是金融与财政政策杂糅的体现。同时交通系领袖还举办了新华储蓄银行垄断邮政储蓄业务。在交通系领导下,中交二行也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对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挹注作用,特别体现在一战爆发后对缫丝业的支持;同时成立具有金融投资公司性质的通惠实业公司,抵制日本对汉冶萍公司的侵夺;积极参与上海银业公会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活动。在币制方面,梁士诒、周自齐、吴鼎昌等积极帮助袁世凯推行币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整理各省滥币,筹划币制借款,推广袁头币,统一铸权,力主银本位制,设立平市官钱局等。币制改革为此后南京政府废两改元奠定了基础。在财政税收方面,周自齐、梁士诒等首先帮助袁世凯加强财政事权的高度集中,如实行中央专款制度,各省财政事权收归中央,出台各种考成条例等。在具体理财办法上,二人都反对举借外债,但迫于财政现状而不得已为之,但注意用途多元化,在举债时间、借款额、利息、附带条款等方面注意减少主权损失;进行官产清理,这一方面具有消极性,即保守的弥补财政目的,但也有促进垦荒,清理不良资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们力主举办官业,对官矿业、官农业的扩大以及商业专卖制度形成起到重要影响;交通系领袖还积极整理旧税,特别是力主裁厘,整理田赋、牙税、当税等,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并因此与保守派和袁世凯产生矛盾;他们注意制度创新,如举办预算,在会计、审计制度上革新,推行新税制,如印花税、营业税等。交通系的税制整理体现了扩充财政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便利商民、促进工商业发展的举措,适应财政、税收制度现代化的倾向。同时,周自齐、梁士诒还积极筹划关税谈判,特别是对常关税进行改革,并统一关税管辖权,其意义十分重大。周自齐、梁士诒与张弧还推行盐政改革,以统一盐政机关、整齐税率、施行商运、剔除耗斤、先税后盐、制造精盐、争取盐余为最有意义者。但也因此引起周学熙等人的强烈抵制。在实业政策上,周自齐、朱启钤、梁士诒等交通系人物的政策,涉及农、林、商、工、矿等各部门,不仅涉及领域广,而且涉及内容多为当时经济发展中的敏感、重大问题,如矿业管理、垦务、清丈、博览会举办、企业专办问题等等。在垦务、矿业、地质调查、农业改良、林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是应予以特别肯定的。交通系经济政策具有财政本位、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倾向、专业技术化特征。在清王朝与南京政府之间,起到呈上其下作用,核心政策得到延续,具有体制、模式特征。但是交通系象清末以来许多致力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集团一样,在涉及财政与经济发展,国家与社会问题上,仍未能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其政策充满了矛盾性,其自身也充满了矛盾性。特别是交通系将其经济政策的成败与否,财政经济政策推行目标的实现寄托在袁世凯这一政治强人身上,寄望于一个威权政府的建立,并将其经济、政治诉求,利益诉求与袁世凯的集权统治结合于一。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政策中的良莠杂糅,新旧杂糅,也决定了交通系这一集团经济政策的根本属性与作用,决定了这一集团的最终命运和历史评价。
马婧婧[7](2012)在《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 ——以湖北钟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40671050)”,从乡村长寿现象介入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是:“提出问题——乡村长寿现象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长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优化路径选择”。本文以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双向视角,以地处江汉平原的中国长寿之乡湖北钟祥为研究样本,分析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与影响因素,探讨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并针对当代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症结,提出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的政策体系和发展路径,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丰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引言,重点分析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地理现象的观察提出本文研究主题。目前,国内缺乏对乡村环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向城市,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有关乡村长寿现象的研究方向单一,大多是从表面现象探寻长寿的奥秘,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所以,从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双向视角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二章为人居环境视角下中国乡村长寿现象的分析,为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首先定义了区域长寿现象的含义,区域长寿现象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根据区域长寿现象的特征定义了乡村长寿现象。通过对百岁老人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乡村长寿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简要分析了乡村长寿现象的成因。最后,分析了本文的案例地区钟祥乡村长寿现象的时空谱系。第三章为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研究。首先根据基本理论和现象分析得出理论假设: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长寿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然后通过对钟祥以及周边县市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和长寿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本章从宏观上分析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主要起承上启下作用,后面几章的内容是在此宏观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微观研究。第四章为乡村人居环境中自然生态环境对乡村长寿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气候、地貌、水文和生物四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长寿现象的关系。气候决定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住房建筑形式、农业生产等等,而气温、湿度、风、日照和特殊天气又是影响人居环境宜居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钟祥乡村人居环境适宜居住的气候因子的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钟祥的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地貌决定乡村人居环境的形态。钟祥地貌的多样性、过渡性和有序性等特点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良好的基础作用。水文环境是影响乡村长寿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良的水质是乡村长寿现象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钟祥地区生物品种的多样性、生物品质的优良性、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构成了优良的生态环境。第五章为乡村人居环境中人文社会环境对乡村长寿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从钟祥的乡村经济、乡村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四个方面探讨人文社会环境与乡村长寿现象之间的联系。经济发展成为乡村长寿现象的物质支撑系统;乡村社会为乡村长寿现象创造了和谐的家园;文化风俗与现代文明结合促进了乡村长寿现象的形成和发展。生活习惯是人类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规律的起居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勤劳好动的习性和丰富的业余爱好都是钟祥人长寿的秘诀。第六章为乡村人居环境中人工居住环境对乡村长寿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按照以人为本、针对性、全面性、代表性、层次性原则,构建了乡村人工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钟祥乡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钟祥乡村居民对人工居住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为满意的结论。合理的宅基地位置、适度的住宅面积、实用的房屋结构、干净的室内小环境,以及庭院的绿色效应共同构成了长寿乡村的健康居住小环境。便捷的购物环境、较为完善的文化教育服务体系、较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稳定的社会治安为乡村居民的健康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道路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村民出行方便。清洁能源方面的推广到位,有效的缓解了乡村的空气污染。第七章为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导向研究。本章是在前六章分析的基础上对钟祥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经验总结,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路径选择提供参考。钟祥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并遵循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思想。钟祥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发展包括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空间发展、文化风俗发展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实现民生幸福。钟祥乡村人工居住环境村庄空间布局受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貌有不同的空间模式,其住宅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也结合了现代文明。同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第八章为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路径选择。针对我国当代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症结,提出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政策和建议。确定了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基本原则:保持协调人地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相对集中的布局建设和传承健康长寿文化。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选择: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优化。在保持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态”基础上,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有:从战略高度关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二是人文社会环境优化。具体措施有:推动乡村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社会空间的优化;保护传统文化,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和老龄事业。三是人工居住环境优化。具体措施有:科学合理规划乡村社区;优化村庄居住区布局;提高乡村住宅质量,倡导健康住宅;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第九章为本文结论、创新点和后续研究。系统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并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研究计划。本文通过对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系统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因素;②乡村长寿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是乡村地区特殊的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通过比较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乡村长寿水平的空间分布情况,论证了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正相关关系;④乡村长寿现象是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人工居住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⑤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导向;⑥提出了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①构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新平台;②切入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新视角;③积极探索现代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新路径。
许东风[8](2012)在《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文中指出当前,工业遗产的大规模出现和大规模被破坏使得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我国着名老工业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希冀能指导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近现代工业兴起与发展对重庆的崛起有重大意义,见证重庆工业进程的工业遗产是重庆城市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重庆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工业遗产类型中具有典型性,重庆工业遗产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工业发展整个脉络,而且山地工业遗产是全国工业遗产的特殊类型。整体性保护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生产的程序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工业遗产基本保护理论框架是以技术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价值为基础,建立工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五层次保护体系,提出实施保护的七个步骤和程序。建立从整体到局部递进式的评价方法,即从工业城市—典型企业—建筑遗产逐层评价,反映城市工业发展的整体特征。首次提出重庆市六十处工业遗产登录保护建议名单,确定工业历史风貌区和工业历史建筑的位置和保护范围。强调了保护专项规划对整体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老工业区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整体统筹的意义,强调保护要素和要求纳入城市控制详细规划是落实保护的关键。利用既要服从保护,也要与老工业区更新整体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实施、启动工业遗产利用的项目、优先改善环境、多功能混合、小规模渐进式实施等策略。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结合,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功能系统中得到有效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将整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老工业区的复兴,增强工业城市的特色和促进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①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首次调查摸清工业遗存现状分布,构建从整体到局部的评价城市工业遗产的方法,提出六十处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纳入名城保护制度和城市规划保护体系。②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基本理论框架。目前重庆还没有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理论导则、工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保护措施和方法针对本地工业遗产的实际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可实施性。③提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的观点。论述整体性保护工业遗产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工业遗产技术价值的独特性,详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方法和要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必须与老工业地区的更新整体规划。
何梦琳[9](2012)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民营工矿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战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利用一切力量,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建立了战时统制经济体制,以保证战时军需民用的物资供应。这有利于抗战的胜利。但由于民营工矿业政策制定与施行中的失误,同时也为战后政府的垮台埋下了隐患。可见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是关乎整个社会乃至于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政权能否稳定的重要的政治变量。本文以1937年——1945年为主要时段,把民营工矿业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国民政府战时民营工矿业政策制定的理论背景、目的和具体举措,还有产生的影响作一系统地探讨。作为全文必要的铺垫,绪论部分主要对本选题的缘由、学术史回顾以及基本思路和观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全文除绪论外,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制定的背景。该部分主要论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认为战时国民政府制定的民营工矿业政策是以孙中山民生主义经济思想、国外计划-统制经济思潮、战局的需要和历朝统治阶级在经济建设中“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历史渊源的影响作为依据。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已开始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强化国家资本,且在战前已取得对金融资本的垄断。第二部分: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该部分考察了战初国民政府经济行政机构和工矿业方针的变化,概括了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此期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适时对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和战时经济政策方针进行调整,以尽快进入战时运行轨道,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督导战区民营厂矿内迁、扶助内迁工厂复工、筹订工矿业相关管制法令和订定大后方工业奖励办法的制定和施行,大大增强了国家抗战的实力,并且促进了战初大后方民营工矿业的发展。第三部分: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该部分考察了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经济行政机构和工矿业方针变化的情况,概括了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分析、论述了此期政策实施的效果。认为在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逐步降低了对民营厂矿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国家工矿资本,并在取得独占地位,与民争利的现象突出。由于受当时所处时代背景与自身因素的影响,加之国民政府所订相关经济政策的失误,民营工矿业由战初的繁荣走向衰落,并走向国民政府的对立面。第四部分:结束语。该部分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延伸。认为国民政府制定的工矿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抗战的胜利,有积极的一面。但其制定的工矿业政策本身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并且所定的经济政策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未能很好落实。此外,对国营和民营企业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应采取国营与民营并进的经济发展方式。
王聪颖[10](2011)在《半导体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研究 ——以A半导体企业为例》文中认为201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已经急速放慢,导致集成器件制造商库存过剩,自身企业产能闲置。同时,半导体企业面临着供应商提价、企业员工薪酬大幅提升等诸多问题,造成采购成本急剧攀升,而用户的集成器件价格却在下降,这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因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目标,半导体集成器件制造商要想获得利润最大化,面对这种经济形势,必须进行有效的采购成本控制。本文以A半导体企业的半导体产品采购成本控制为实例来研究影响半导体产品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从内部控制及外部控制两个方面分析A半导体企业在半导体产品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外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于采购流程不尽合理、相关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采购控制信息系统不健全不准确、采购订单系统与供应商系统不对接。文章从供应商、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状况、行业竞争的激烈度几个方面入手,提出用全员参与原则、重点例外原则、总成本最优原则来指导A半导体企业半导体产品采购成本控制工作,针对A半导体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并测算了对策实施后,采购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的数值,用理论方法来验证文中提及的对策。采购成本控制措施要根据半导体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半导体企业的市场定位进行适当调整。半导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挑战来自于方方面面,A半导体企业应当不断地调整更新半导体采购成本控制方法,使其利润最大化,以使企业持续发展。
二、应提倡企业按新标准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提倡企业按新标准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JX公司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特色和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1 质量 |
2.1.1 质量的概念 |
2.1.2 产品质量 |
2.1.3 服务质量 |
2.1.4 工作质量 |
2.2 质量管理 |
2.2.1 质量管理的概念 |
2.2.2 质量管理的发展 |
2.3 全面质量管理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
2.4 质量改进 |
2.4.1 质量改进的概念 |
2.4.2 质量改进的步骤 |
2.4.3 质量改进常用工具 |
2.5 QC小组相关概念概述 |
2.5.1 QC小组概念 |
2.5.2 QC小组的注册登记 |
第3章 JX公司现状分析 |
3.1 JX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1 JX公司概况 |
3.1.2 JX公司QC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
3.2 JX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在基层的贯彻程度不够 |
3.2.2 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 |
3.2.3 人员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
3.2.4 公司内部结构过于扁平化 |
3.2.5 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
3.2.6 QC成果报告的整理环节相对薄弱 |
第4章 JX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优化方案 |
4.1 JX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
4.1.1 原则 |
4.1.2 指导思想 |
4.2 开展QC小组活动的优化措施 |
4.2.1 加强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
4.2.2 深入结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与现场生产活动 |
4.2.3 制定标准化QC小组管理流程 |
4.2.4 加大质量管理专项资金投入,建立成果的表彰和奖励机制 |
4.2.5 以创新工作为载体,提高QC小组活动科技含量 |
4.2.6 加强成果的总结和提炼,深化优秀成果推广应用 |
第5章 JX公司QC小组活动方案实施中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措施 |
5.1.1 组织措施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
5.1.2 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措施 |
5.2 制度保障措施 |
5.2.1 成果的评审制度 |
5.2.2 成果的推进制度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价值 |
1.1.1 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国际趋势 |
1.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
1.1.3 财政是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新能源的基本概念 |
1.2.2 新能源产业 |
1.3 关于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文献述评 |
1.3.1 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
1.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经验研究 |
1.3.3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
1.4 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改进空间 |
2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分析 |
2.1.1 投资拉动效应的表现形式 |
2.1.2 新能源产业本身吸纳投资和增加产值 |
2.1.3 新能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投资 |
2.2 新能源产业的能源供给效应 |
2.2.1 新能源产业能源供给效应内涵 |
2.2.2 助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2.3 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
2.3 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 |
2.3.1 技术进步效应来源 |
2.3.2 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
2.4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理由 |
2.4.1 新能源产业特征分析 |
2.4.2 新能源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 |
2.4.3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式 |
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财政制约因素分析 |
3.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3.1.2 实证分析方法和过程 |
3.2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
3.2.1 资源和硬件设备分析 |
3.2.2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特定现实需求 |
3.2.3 辽宁新能源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DEA分析 |
3.2.4 辽宁省政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3.2.5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现实制约因素 |
3.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及政策效果评价 |
3.3.1 我国国家层面的新能源领域财税政策措施 |
3.3.2 辽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
3.3.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约因素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4.1 政府主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
4.1.1 国家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 |
4.1.2 完备的法律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
4.1.3 强有力的实施机制 |
4.1.4 多政策手段的有效配合 |
4.2 系统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4.2.1 促进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 |
4.2.2 推进新能源投资和生产 |
4.2.3 培育和拓展新能源市场 |
4.2.4 鼓励消费 |
4.3 对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益启示 |
4.3.1 选准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
4.3.2 系统的财税激励政策 |
5 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
5.1 财政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切入点 |
5.1.1 妥善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 |
5.1.2 抓住研发、市场和制度三个主要环节 |
5.1.3 财政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
5.1.4 增强新能源产业发展财政政策的系统协调性 |
5.2 可选的财政政策工具 |
5.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类型 |
5.2.2 新能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 |
5.3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
5.3.1 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技术 |
5.3.2 支持新能源投资生产 |
5.3.3 促进新能源市场开拓和推广 |
5.3.4 扩大新能源消费 |
5.4 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4.1 细化新能源适用税法 |
5.4.2 引导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服务 |
5.4.3 鼓励新能源投资生产 |
5.4.4 促进新能源市场推广和消费 |
5.5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
5.5.1 制定科学明确的发展规划 |
5.5.2 建立省级新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5.5.3 重视金融市场激励 |
5.5.4 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5.5.5 完善新能源市场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陈述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本分析:高职教育学制政策变迁的历史 |
第一节 类型与层次: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两大主题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类型”政策的变迁 |
第三节 高职教育“层次”政策的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政策网络: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的新途径 |
第一节 政策研究的新维度 |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基础、价值及应用 |
第三节 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环境、网络类型结构与互动行为 |
第二节 决策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第三节 资政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第四节 影响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集体行动缘起及“类型”政策变迁集体行动 |
第一节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缘起 |
第二节 高职“分流”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 |
小结 |
第五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初步探索期) |
第一节 层次提升的网络倡导博弈 |
第二节 “本科院校办技术应用本科”与“高职院校试办长学制” |
小结 |
第六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严格规制期) |
第一节 推行“两年制”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第二节 “颁布升格禁令”后的政策网络互动 |
小结 |
第七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全面改革期) |
第一节 “分级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第二节 “转型”与“长学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变迁中的集体行动与网络治理 |
第一节 动力机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
第二节 政策变迁中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路向 |
小结 |
第九章 政策变迁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 |
第一节 高校组织身份的认识误区 |
第二节 政策规制神话的破灭 |
第三节 秩序生成的逻辑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状况与相关文献资料 |
四、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劳动风险与劳工社会保障立法需求 |
第一节 民国早期劳工生活状况与劳动风险 |
一、民国早期劳工的基本情况 |
二、劳工面临的劳动风险 |
三、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 |
第二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劳工社会保障立法诉求 |
一、西方近代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和理念的传入与影响 |
二、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劳工社会保障立法 |
三、1927年7月前国共两党的劳工社会保障目标 |
四、劳工团体的劳工社会保障诉求 |
五、劳动争议中的社会保障诉求 |
第二章 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 |
第一节 北京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尝试(1912年3月-1928年6月) |
一、《矿业条例》中的工伤保障与劳工行政机关的建立 |
二、农商部劳工立法中的社会保障 |
三、交通部劳工立法中的社会保障 |
四、农工部对劳工立法中社会保障内容的修订 |
五、各地方政权劳工立法中的社会保障 |
六、北京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实施问题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酝酿(1927年4月-1929年11月) |
一、《劳动法典》的起草及相关社会保障内容 |
二、《工会法》的出台与劳工福利关系的法律规定 |
三、《工厂法》的草拟与工业劳工社会保障内容 |
四、工业劳工教育与娱乐福利政策的出台 |
五、特殊劳动者社会保障立法的开始 |
六、全国性法规出台前的地方劳工社会保障立法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社会保障立法的出台及修正(1929年12月-1937年7月) |
一、《工厂法》中工业劳工社会保障内容及社会反应 |
二、《工厂法》中工业劳工社会保障内容修订与解释 |
三、工业劳工失业保障法规的出台 |
四、工业劳工福利制度的建立 |
五、劳工保险立法的草拟 |
六、特殊劳动者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第一节 工业及矿业劳工社会保障制度 |
一、工伤保障 |
二、失业保障 |
三、生育保障 |
四、疾病保障 |
五、劳工福利 |
第二节 铁路劳工社会保障制度 |
一、工伤保障 |
二、疾病保障 |
三、养老保障 |
四、劳工福利 |
第三节 交通劳工、传统工业劳工及店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一、电政劳工的社会保障 |
二、邮政劳工的社会保障 |
三、交通职工的教育福利 |
四、工场劳工的社会保障 |
五、工商业店员的社会保障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制度的推行 |
第一节 劳工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演变 |
一、工矿劳工社会保障行政机构 |
二、交通劳工社会保障行政机构 |
三、铁路劳工社会保障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工矿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工厂检查制度的实施 |
一、工厂检查立法的制定 |
二、工厂检查机构的设立 |
三、工厂检查人员的培养 |
四、工厂检查实施程序的制定 |
五、地方工厂检查工作的指导 |
六、矿场与铁路工厂检查的实施 |
七、争取租界工厂检查权的活动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
第一节 工伤、生育与失业保障制度的实施 |
一、工伤保障制度的实施 |
二、失业保障制度的实施 |
三、生育保障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疾病、养老保障与劳工福利制度的实施 |
一、疾病保障制度的实施 |
二、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 |
三、劳工福利制度的实施 |
结语:外源性现代化背景下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步思考 |
一、外源性现代化背景与劳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动机 |
二、外源性现代化背景与劳工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三、外源性现代化背景与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前史 |
(一)、关于“交通系”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交通系人物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余论 |
二 选题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意义 |
(二)、重点、难点和主要学术创新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理论与方法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章 北洋集团的崛起与交通系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交通系主要成员及早期经历 |
一、出身、文化与教育状况 |
二、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密切 |
三、职业经历与社会活动特征 |
四、与北洋集团核心人物袁世凯、徐世昌的关系 |
第二节 北洋、东北新政及辛亥革命中的建树 |
一、在北洋、东北新政中的建树 |
二、辛亥革命中的功勋 |
第三节 交通系主要人物与清末铁路、金融 |
一、控制交通行政权 |
二、收回路权 |
三、革新路政 |
四、创办交通银行 |
五、对铁路国有化的态度 |
第二章 交通系与民初交通四政政策 |
第一节 对交通部及交通行政、事权的控制、影响 |
一、对交通部的控制 |
二、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的成立 |
三、利用“二次革命”对路权的进一步控制 |
第二节 交通系与民初铁路 |
一、铁路国有政策的推行 |
二、统一路政 |
三、国有铁路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交通系与民初的航政、邮政、电政 |
一、电信事业的发展 |
二、邮政事业的重大改观 |
三、航政——轮招局的国有、商办之争 |
第三章 交通系与民初金融政策 |
第一节 对中交二行的控制与影响 |
一、控制中交二行的人事与行政管理权 |
二、对中交二行性质、地位的影响 |
第二节 经理内国公债 |
一、发行内债之必然性 |
二、梁士诒、周自齐力主发行公债 |
三、民三、民四内国公债的募集 |
四、民三、四年内国公债发行成功之表现 |
五、民国五年内国公债的发行 |
六、中交二行与内国公债 |
七、内国公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垫款与中交停兑风波 |
一、1912年——1916年间中交二行垫款情况 |
二、中交第一次停兑风波 |
第四节 交通银行金融业务的广泛开展 |
一、梁士诒与民初交行的经营方针 |
二、交行业务的整理与扩大 |
第五节 其他金融活动 |
一、新华储蓄银行的设立 |
二、通惠实业公司对汉冶萍公司的维持 |
三、对民族工商业的挹注 |
四、发起上海银行公会 |
第六节 交通系与民初币制 |
一、整理滥币 |
二、影响币制改革 |
第四章 交通系与民初财税政策 |
第一节 交通系人物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一、梁士诒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二、周自齐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第二节 对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一、财政部官制修订 |
二、考成条例与征收官交代条例的颁行及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规定 |
三、预算制度的举办 |
四、国地税名目取消与规复解款 |
五、会计与审计制度 |
第三节 外债的举借 |
一、梁士诒与外债举借 |
二、周自齐与外债举借 |
三、对交通系举债的评价 |
第四节 官产、官业政策 |
一、官产、官业问题的形成及北洋政府的最初政策 |
二、交通系与官产、官业处理 |
第五节 整理旧税与施行新税 |
一、整理旧税 |
二、施行新税 |
第六节 盐政改革与海关管理 |
一、盐政改革 |
二、海关管理 |
第五章 交通系与民初农工商政策 |
第一节 农业政策及影响 |
一、农业政策 |
二、大力发展林业 |
第二节 工商业政策及影响 |
一、设立劝业委员会并拟订章程 |
二、对各地商会组织的规范 |
三、商业政策 |
四、工矿业政策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 ——以湖北钟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健康长寿:社会发展的共同夙愿 |
1.1.2 乡村长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造化 |
1.1.3 健康威胁:人居环境面临的难题 |
1.1.4 双向视角: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优化探讨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背景:城市化进程中亟待重视人类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 |
1.2.2 理论背景:可供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1.2.3 政策背景:可持续发展与健康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 |
1.3 研究动态 |
1.3.1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评述 |
1.3.2 乡村长寿现象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相关概念解析 |
1.5.2 拟解决的问题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2 人居环境视角下中国乡村长寿现象的解读 |
2.1 长寿地区 |
2.1.1 区域长寿现象 |
2.1.2 中国长寿之乡 |
2.2 乡村长寿现象 |
2.2.1 乡村长寿现象的涵义 |
2.2.2 中国大陆的乡村长寿现象 |
2.2.3 乡村长寿现象的成因分析 |
2.3 钟祥乡村长寿现象的时空谱系 |
2.3.1 案例区概况 |
2.3.2 钟祥长寿现象的历史演化 |
2.3.3 钟祥长寿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分析 |
3.1 人居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假设 |
3.2 研究步骤与方法 |
3.3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
3.3.1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权重的确定 |
3.3.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3.3.4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 |
3.4 乡村长寿水平综合评价 |
3.5 乡村长寿现象与乡村人居环境相关性的空间分异 |
3.6 本章小结 |
4 乡村长寿现象与自然生态环境 |
4.1 气候因素 |
4.1.1 气候因素的影响 |
4.1.2 气候与乡村长寿现象 |
4.1.3 乡村人居环境适宜居住的气候因子综合评价研究 |
4.2 地貌因素 |
4.2.1 地貌因素的影响 |
4.2.2 地貌环境与乡村长寿现象 |
4.3 水文因素 |
4.3.1 水文因素的影响 |
4.3.2 水文环境与乡村长寿现象 |
4.4 生物因素 |
4.4.1 生物品种的多样性 |
4.4.2 生物品质的优良性 |
4.4.3 生态结构的复杂性 |
4.4.4 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
4.5 本章小结 |
5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文社会环境 |
5.1 乡村经济 |
5.1.1 经济发展 |
5.1.2 产业结构 |
5.2 乡村社会 |
5.2.1 社会意识 |
5.2.2 社会空间 |
5.2.3 社会政策环境 |
5.3 文化风俗 |
5.3.1 历史文化 |
5.3.2 长寿文化 |
5.3.3 风水文化 |
5.4 生活习惯 |
5.4.1 起居习惯 |
5.4.2 饮食习惯 |
5.4.3 劳动习惯 |
5.4.4 业余爱好 |
5.5 本章小结 |
6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工居住环境 |
6.1 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工居住环境的实证研究 |
6.1.1 选择指标原则 |
6.1.2 乡村人工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问卷设计 |
6.1.4 问卷发放 |
6.2 乡村人工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方法 |
6.2.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6.2.2 建立评价集 |
6.2.3 确定指标评价矩阵 |
6.2.4 模糊综合评价 |
6.2.5 评价结果简析 |
6.3 影响健康长寿的人工居住环境微观分析 |
6.3.1 环境安全 |
6.3.2 房屋质量 |
6.3.3 社会服务设施 |
6.3.4 基础设施 |
6.4 本章小结 |
7 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导向 |
7.1 自然生态环境 |
7.1.1 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 |
7.1.2 科学改造不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
7.1.3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
7.2 人文社会环境 |
7.2.1 乡村经济发展 |
7.2.2 社会空间发展 |
7.2.3 文化风俗发展 |
7.2.4 社区居家模式 |
7.3 人工居住环境 |
7.3.1 居住空间发展 |
7.3.2 乡村住宅发展 |
7.3.3 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健康长寿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选择 |
8.1 当代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症结 |
8.1.1 乡村环境质量的退化 |
8.1.2 乡村的人文社会环境建设不全而 |
8.1.3 乡村人工居住环境建设滞后 |
8.2 人居环境优化的基本原则 |
8.2.1 保持协调的人地关系 |
8.2.2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8.2.3 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
8.2.4 相对集中的布局建设 |
8.2.5 传承健康长寿文化 |
8.3 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选择 |
8.3.1 自然生态环境优化 |
8.3.2 人文社会环境优化 |
8.3.3 人工居住环境优化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工业遗产保护是世界性新课题 |
1.1.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
1.1.2 工业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
1.1.3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要求 |
1.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概述 |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动态 |
1.2.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萌发与起步 |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2 重庆工业发展史评 |
2.1 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891-1937) |
2.1.1 重庆开埠与近代工业兴起 |
2.1.2 主要工业特征 |
2.1.3 从农业城市向工商业城市演变 |
2.2 第二阶段:陪都工业兴盛时期(1938-1949) |
2.2.1 全国工业第一次内迁 |
2.2.2 战时工业性质 |
2.2.3 近代工业的壮大 |
2.3 第三阶段:现代工业奠基时期(1950-1963) |
2.3.1 奠基重工业城市地位 |
2.3.2 重工业典型企业 |
2.3.3 发挥现代重工业城市辐射作用 |
2.4 第四阶段:三线建设加速时期(1964-1980) |
2.4.1 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第二次内迁 |
2.4.2 三线建设主要内容 |
2.4.3 三线建设对城镇体系形成的推动 |
2.5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后重庆工业的新时期(1980 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工业遗产类型与特征 |
3.1 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
3.1.1 三条工业聚集带 |
3.1.2 靠山、隐蔽、分散 |
3.1.3 多中心组团式 |
3.2 工业遗产空间环境的山地特色 |
3.2.1 与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性 |
3.2.2 与地貌相结合的层次性 |
3.2.3 与重工业相联系的标志性 |
3.3 工业遗产类型特征 |
3.3.1 行业性质 |
3.3.2 建筑形态 |
3.3.3 结构形式 |
3.4 工业建筑风格特征 |
3.4.1 折衷式 |
3.4.2 仿苏式 |
3.4.3 古典中式 |
3.4.4 传统民居式 |
3.4.5 重工业建筑形象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策略 |
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4.1.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国际宪章 |
4.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趋势 |
4.1.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典型案例经验 |
4.1.4 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 |
4.2 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发展 |
4.2.1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认识的觉醒 |
4.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探索 |
4.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挑战与机遇 |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2 保护工业遗产对重庆城市发展的意义 |
4.3.3 重庆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机遇 |
4.4 构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
4.4.1 坚持保护基本原则 |
4.4.2 明确保护核心理念 |
4.4.3 制订保护目标要求 |
4.4.4 筹划保护方法程序 |
4.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
4.5.1 整体性保护是遗产保护的主攻方向 |
4.5.2 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5.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特点 |
4.5.4 规划先行是整体保护的技术保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制度 |
5.1 工业遗产价值特征 |
5.1.1 价值综合评判 |
5.1.2 认定工业遗产本质特征 |
5.2 重庆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 |
5.2.1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综述 |
5.2.2 抗战工业遗产的珍稀性 |
5.2.3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特殊性 |
5.2.4 山地工业遗产的典型性 |
5.3 价值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可行性的探索 |
5.3.2 建立合理有效评价方法的原则 |
5.3.3 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4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实践 |
5.4 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
5.4.1 建立登录制度 |
5.4.2 重庆工业遗产登录对象的选择 |
5.4.3 登录制度及指定制度的运作建议 |
5.5 工业遗产保护法制建设 |
5.5.1 强化保护法制建设 |
5.5.2 建立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
5.5.3 保护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 |
6.1 提升工业遗产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战略地位 |
6.1.1 强化工业遗产保护优先的规划地位 |
6.1.2 在总规划中保护专项规划的确立 |
6.1.3 工业遗产保护在控规中的全面落实 |
6.2 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
6.2.1 充分认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
6.2.2 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
6.2.3 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
6.2.4 重庆专项规划建议 |
6.3 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
6.3.1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要点 |
6.3.2 保护发展统筹与协调 |
6.3.3 保护规划的城市设计方法 |
6.4 规划实施举措 |
6.4.1 政府职能到位是关键 |
6.4.2 民间参与的政策引导 |
6.4.3 加大社会宣传和参与力度 |
6.5 案例分析:重钢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性规划 |
6.5.1 百年重钢历史见证 |
6.5.2 国内外钢铁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比较研究 |
6.5.3 确立保护钢铁工业技术价值特征的规划思路 |
6.5.4 规划保护策略 |
6.5.5 规划保护方案 |
6.5.6 保护规划的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7 工业遗产利用与更新 |
7.1 保护与利用的互促关系 |
7.1.1 利用是保护的有效途径 |
7.1.2 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 |
7.1.3 再利用原则[142] [143] |
7.2 工业遗产地段与环境再利用策略 |
7.2.1 整体定位与规划 |
7.2.2 环境治理与改善 |
7.2.3 以工业遗产主题展示为导向进行综合发展 |
7.2.4 多模式的再利用 |
7.2.5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
7.3 工业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
7.3.1 再利用设计理念 |
7.3.2 建筑更新手法 |
7.3.3 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
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7.4.1 新的朝阳产业 |
7.4.2 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 |
7.4.3 利用工业遗产发展重庆创意文化产业 |
7.4.4 工业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
7.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利用建议 |
7.5.1 嘉陵厂、特钢厂历史风貌区创意产业集聚区构思 |
7.5.2 重钢历史风貌区工业文化博览园再利用构思 |
7.5.3 天府煤矿历史风貌区工业旅游休闲区再利用构思 |
7.5.4 长安厂滨江历史风貌区商业休闲综合区再利用构思 |
7.5.5 特殊地段工业历史建筑再利用 |
7.6 本章小结 |
8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
8.1 推动城市老工业区复兴 |
8.1.1 城市复兴运动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8.1.2 工业遗产保护助推工业城市复兴 |
8.2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8.2.1 实现低碳城市目标 |
8.2.2 利用工业遗产价值构建紧凑型综合城区 |
8.3 重塑工业城市鲜明特色 |
8.3.1 老工业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扬 |
8.3.2 强化重庆工业城市形象 |
8.4 推动走向文化城市 |
8.4.1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化振兴 |
8.4.2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民营工矿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一章 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制定的背景 |
一、国民政府制定民营工矿业政策的依据 |
二、战前和战时国家资本的快速膨胀 |
第二章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 |
一、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工矿行政机构的调整 |
二、抗战初期工矿业政策方针的调整 |
三、抗战初期民营工矿业政策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四、抗战初期民营工矿业政策的影响 |
第三章 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民营工矿业政策 |
一、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工矿行政机构的继续调整 |
二、抗战中后期工矿业政策方针的继续调整 |
三、抗战中后期民营工矿业政策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四、抗战中后期民营工矿业政策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半导体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研究 ——以A半导体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
第二章 采购成本控制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采购成本 |
2.1.2 采购成本控制 |
2.2 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
2.2.1 宏观因素 |
2.2.2 行业因素 |
2.2.3 内部因素 |
2.3 采购成本控制理论 |
2.3.1 采购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中的意义 |
2.3.2 采购流程及采购成本控制过程 |
2.3.3 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
2.4 半导体行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特点 |
第三章 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A半导体公司的基本情况 |
3.2 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现状 |
3.2.1 采购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
3.2.2 采购成本控制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方法 |
3.3 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采购流程不尽合理 |
3.3.2 相关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 |
3.3.3 采购控制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不准确 |
3.3.4 采购订单系统与供应商系统不对接 |
3.3.5 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
第四章 同行业优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经验借鉴 |
4.1 苹果(APPLE)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
4.2 三星(Samsung)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
4.3 英特尔和AMD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
4.4 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五章 改善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
5.1 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
5.1.1 全员参与原则 |
5.1.2 重点例外原则 |
5.1.3 成本最优原则 |
5.2 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 |
5.3 完善A半导体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的实施路径 |
5.3.1 强化公司内部采购成本控制 |
5.3.1.1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
5.3.1.2 合理选择外购与自制 |
5.3.1.3 调整公司内部采购流程 |
5.3.1.4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
5.3.1.5 完善采购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
5.3.2 强化外部供应商管理 |
5.3.2.1 优化供应商分类管理 |
5.3.2.2 与关键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 |
5.3.2.3 强化供应商评价及激励机制 |
5.3.3 A半导体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对策绩效预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应提倡企业按新标准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JX公司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优化方案研究[D]. 张婧怡. 西北大学, 2016(04)
- [2]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吴海建.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3]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D]. 张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4]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1927-1937)[D]. 刘秀红. 扬州大学, 2013(04)
- [6]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D]. 杨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7]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 ——以湖北钟祥为例[D]. 马婧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8]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 许东风. 重庆大学, 2012(02)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民营工矿业政策研究[D]. 何梦琳. 西南大学, 2012(01)
- [10]半导体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研究 ——以A半导体企业为例[D]. 王聪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