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谷睿[1](2021)在《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喀斯特天坑资源,具有数量最多、质量最佳、风景资源得天独厚等许多优势。短短30年左右时间,广西的天坑资源不断被发现,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重要的地貌景观样本,也为今后天坑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天坑的旅游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大石围天坑群、三门海天窗群、棉花天坑都有大规模旅游开发。在天坑旅游景区规划中,风景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合理开发天坑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提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并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开展其风景资源详细调查与评价,最终提出其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进一步调查评价研究、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理论指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地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的适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第二层为风景资源价值、生态环境水平、利用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第三层为美学观赏价值、科学人文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七个项目指标;第四层为景观典型度、景观优美度、景观稀奇度、景观完整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组合协调性等25个因子指标。再通过专家问卷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可见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价值对天坑旅游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指标层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利用好美学观赏价值、生态质量和科学人文价值可以大大提高天坑群旅游开发成功率。因子层权重比较表明要特别注重天坑景观的典型度、稀奇度和优美度的景观特征,还要利用好天坑的科学研究价值、植物多样性和历史事件价值等突出风景资源。文章借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对其进行详细调研。石脚盆天坑群基本保存良好,景观丰富多样,有悬崖峭壁、奇花异果、清溪流水、林木丛生等景观,还有独具特色的历史长征文化事件和神话传说故事等人文资源;具有秀、奇、幽、险、雄、奥、旷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较高的植物保育、研究科普、旅游开发等价值。依据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值,结合模糊性评价得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总体“较好”,说明该天坑群具有一定的适宜旅游开发性,今后的规划开发中,要重点加强提高资源保护能力、生态环境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宣传以及需要地方经济的大力支持,同时兼顾其他指标方面的发展,这样全州石脚盆天坑群的规划质量、旅游开发水平能够得到更大提升。最后基于评价提出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策略以及开发建议。建议提出以长征文化为主题,围绕天坑植物资源科普宣教展开旅游开发的产品定位,以充分发挥出石脚盆天坑群的风景资源特色及价值。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晨[3](2020)在《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改善身体机能、保持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旅居作为旅游的一种独特类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这类理想生活状态的新趋势,在旅居的趋势下,应运而生了一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改善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势。本研究对云南滇中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现状康养旅游地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现:滇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地建设方面初具基础,但现状康养旅游地布局分散,部分类型的康养旅游地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分布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地集群布局策略,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规划思路,对滇中旅游地在规划方面的局限性和具体的规划要求和方法进行探究,包括:宏观层面,在滇中康养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方面把握住核心康养资源,以影响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为脉络,以康养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尝试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中观层面,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经验分析,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定位和选址策略。微观层面,结合滇中案例的实地调研,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片区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高宇辉[4](2020)在《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乡村旅游成为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哄而上”纷纷涉足旅游业的繁荣表象之下,各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状况却喜忧参半。由于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估体系并不完善,乡村旅游准入机制尚未建立等诸多原因,造成乡村旅游开发的同质化倾向日益严峻,要么无人问津,难以为继;要么过度开发,乡村聚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破坏。本文针对目前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乱象,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研究重点,提取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建立论文的理论研究框架,选择江西省资溪县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案例,遴选24个典型乡村聚落为样本,应用本文构建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展开分析,并以样本的实际开发状况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评估资溪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及开发时序,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开发策略与建议。首先,通过对区域维度的旅游交通、旅游资源、市场潜力等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相匹配的研究对象;其次,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分析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确定“人文资源评价要素”和“环境资源评价要素”两类主、客观评价因子,分别从生产、生活、文化、环境、自然限制、外部影响等六个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相关软件、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确定上述模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次,借鉴IPA分析方法,延伸出C-E模型,以此构建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更直观的甄别乡村聚落的开发时序与适宜的开发类型;此外,在清洗、整理研究案例资溪县的相关GIS数据基础上,遴选出24个乡村聚落为研究样本,验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普适性、合理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针对区域维度核心问题和聚落维度核心问题提出资溪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乡村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聚落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的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基于乡村聚落价值的旅游开发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林娜[5](2020)在《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是世界着名大峡谷之一,也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国内全域旅游的迅速推进以及文旅融合、交旅融合趋势的不断凸显,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挑战。作为廊道型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亟需加强区域旅游深度合作、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强整体保护与开发,从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本文从空间结构出发,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进行研究,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来讲,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研究了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在阐明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及核心概念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廊道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中心地理论,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廊道、遗产廊道、空间结构等研究文献,注重追踪研究前沿,使本研究位于较高的起点。其次,研究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从长江三峡历史溯源、旅游资源梳理及价值阐释、旅游发展现状三方面阐明了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从区域旅游合作亟需深化、旅游产业体系亟需完善、旅游空间布局亟需优化、整体保护开发亟需加强、旅游廊道品牌亟需塑造五方面剖析了旅游廊道构建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注重研究的问题导向,聚焦主要问题,为下一步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系统梳理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历史演变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现阶段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江三峡旅游廊道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节点—轴线—域面”的有机联动。在“节点”上,重庆主城区和宜昌市具有较强水平的旅游发展指数,是长江三峡旅游廊道“双核驱动”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双核驱动”形成了三级旅游廊道发展节点;在“轴线”上,以长江主干道为核心,形成了三级旅游廊道发展轴线;在“域面”上,刻画了旅游廊道空间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个旅游聚集区。最后,研究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思路与对策。明确了旅游廊道构建总体目标与原则,并从提炼旅游廊道主题、完善旅游廊道空间系统、优化旅游廊道空间布局、注重旅游廊道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旅游廊道品牌整合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研究指出,可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高峡平湖新篇章”为廊道主题,突出旅游节点辐射作用,推动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强化旅游板块功能分区,进而以长江主干道为核心轴线构建“一轴六心多廊四区”的空间格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空间结构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廊道的研究视角;(2)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景观规划学、旅游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加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有机结合。在质性研究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对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准确地刻画了旅游廊道的空间格局;(3)注重研究的问题导向,在明确旅游廊道构建总体目标原则基础上,从提炼主题、完善空间系统、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生态文化保护、塑造廊道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对策,为旅游廊道构建提供了路径参考。
邓芸[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罗古箐村落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得到国家及各省份的大力支持,通过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进行经济发展已是必然趋势。项目选点罗古箐村位于罗古箐风景名胜区,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帮扶村之一。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时代背景,以罗古箐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村民访问、文献搜索等方法并结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对选点的场地概况、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进行分析整合,总结现状问题。通过举办普米情人节、吾昔节、尝新节等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挖掘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依托当地的丹霞地貌、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普米族文化,打造普米山岳生态文化度假地,集村寨观光、文化展示、风情体验、休闲娱乐、生态度假等功能于一体。根据地形地貌、文化主题和开发方向划分为罗古箐综合服务区、普米人风情体验区、情人坝民俗活动区三个区域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第一片区增加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展示红砂岩,优化游客体验。第二片区村寨建设和景区住宿相结合,综合治理环境问题,提升基础设施。将药田、菌子等结合到游览项目当中,开发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增加村民收入。第三片区以相思湖和草甸为重点,开发滨水景观、营地休闲和草甸观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于景观设计专业,探索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路径。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摆脱贫困这几个目标,对罗古箐村进行研究和设计。把握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推进农产品多样化;改善基础设施,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保留普米乡村之美,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从而摆脱贫困。通过以上规划及重点片区的规划设计,对生态、景观、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打造自身旅游品牌,实现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乡村振兴路径。
张杰[7](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书芳[8](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汪朝辉[9](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奇[10](2012)在《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四面山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各项旅游产业优惠政策的助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发展,直接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旅游景区。全国目前有20600个景区, A级景区有5000多家。旅游景区发展势头依然迅猛,数量扩张的背后,许多3A级及以下的旅游景区知名度小,一些4A级景区缺乏特色,旅游吸引力多基于资源禀赋,5A级景区数量也逐渐增多,其最大的吸引优势多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垄断性。众多旅游景区在旅游市场中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根本优势需要具备独特的吸引力。随着A级景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旅游景区开发的理论研究需要继续深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实践需要不断拓展。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是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及营销推广具有直接助推作用,也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本质所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体验经济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验、旅游体验、旅游景区及旅游景区吸引力进行概念界定,指出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功能效用和特征,进而基于体验导向对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进行解构,认为标准中的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吸引力两者本质上构成旅游景区吸引力,然后以RMP方法为依托,构建了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RMA模式,即资源—市场—吸引力的提升模式,分别对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指出旅游资源的分析应以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的体验价值为标准,旅游市场应以旅游者体验需求特征分析为重点,提出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五有路径,即有定位、有主题、有形象、有产品及有项目,最后将RMA模式运用到重庆市四面山旅游景区,对四面山旅游景区的R性和M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实现途径,以期为四面山旅游景区的5A创建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2.1.3 景观美学原理 |
2.1.4 旅游规划学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 |
2.2.2 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 |
第3章 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计划 |
3.1.1 调查天坑名单 |
3.1.2 调查要素确定 |
3.2 广西天坑风景资源基本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发育及特征 |
3.2.3 风景资源价值分析 |
3.2.4 生态环境水平分析 |
3.2.5 利用开发条件分析 |
3.3 广西天坑资源开发现状 |
3.3.1 大规模旅游开发天坑 |
3.3.2 小规模或未旅游开发天坑 |
3.3.3 广西天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
第4章 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原则 |
4.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
4.1.2 系统全面性原则 |
4.1.3 适用可行性原则 |
4.1.4 明确针对性原则 |
4.2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研究 |
4.2.1 风景资源价值评价指标 |
4.2.2 生态环境水平评价指标 |
4.2.3 利用开发条件评价指标 |
4.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数据计算分析 |
4.3.3 权重结果 |
第5章 广西全州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
5.1 石脚盆天坑群基本概况 |
5.1.1 分布及规模 |
5.1.2 构造及景观特征 |
5.2 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状况 |
5.2.1 地质地貌资源 |
5.2.2 气候水源资源 |
5.2.3 野生植物资源 |
5.2.4 历史人文资源 |
5.3 石脚盆天坑群特色风景资源探析 |
5.3.1 风景资源综合分析 |
5.3.2 野生植物群落景观探析 |
5.4 石脚盆天坑群风景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
5.4.1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5.4.2 权重集的建立 |
5.4.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 |
5.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广西全州石脚盆天坑群风景旅游开发策略 |
6.1 开发原则 |
6.1.1 生态保护原则 |
6.1.2 充分利用原则 |
6.1.3 突出特色原则 |
6.1.4 游客参与原则 |
6.1.5 差异发展原则 |
6.2 石脚盆天坑群开发对策 |
6.2.1 加强生态保护,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
6.2.2 重视资源原貌,突出美学观赏价值 |
6.2.3 强调科学人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6.2.4 科学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 |
6.3 石脚盆天坑群开发建议 |
6.3.1 旅游产品定位 |
6.3.2 产品发展理念 |
6.3.3 总体布局规划 |
6.3.4 植物景观专项规划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养旅游的兴起 |
1.1.2 云南“三张牌”全力推进 |
1.1.3 旅居时代发展趋势 |
1.1.4 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内外实践动态 |
2.1 康养旅游地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旅游区位及空间结构理论 |
2.1.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旅游系统论 |
2.1.5 其它理论 |
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
2.2.1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 |
2.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
2.3 我国康养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
2.3.1 国内康养旅游地的发展历程 |
2.3.2 相关政策环境 |
2.4 国外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4.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
2.4.2 瑞士蒙特勒小镇 |
2.4.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
2.4.4 国外案例小结 |
2.5 国内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5.1 巴马百魔洞养生旅游度假区 |
2.5.2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
2.5.3 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
2.5.4 国内案例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3.1 滇中地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区位及交通条件 |
3.1.3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滇中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
3.2.1 优越的海拔与气候 |
3.2.2 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3 多元的文化特质 |
3.2.4 多样的养生资源 |
3.2.5 良好的医疗条件 |
3.2.6 小结 |
3.3 滇中康养旅游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及说明 |
3.3.2 评价的分析路径与指标体系 |
3.4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因子可视化分析 |
3.4.3 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研究 |
4.1 滇中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1.1 康养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
4.1.2 政府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
4.1.3 滇中康养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
4.2 滇中康养旅游客群特征分析 |
4.2.1 康养旅游客群基本特征 |
4.2.2 旅游动机分析 |
4.2.3 资源类型偏好 |
4.2.4 客群特征小结 |
4.3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现状分析 |
4.3.1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 |
4.3.2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分布 |
4.3.3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4.3.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滇中康养旅游地实例分析 |
4.4.1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综合型水域康养) |
4.4.2 卧云仙居养生养老基地(森林康养) |
4.4.3 梦云南·温泉山谷(温泉康养) |
4.4.4 案例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选址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5.1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研究 |
5.1.1 滇中康养旅游地SWOT分析 |
5.1.2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职能定位 |
5.1.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市场定位 |
5.1.4 滇中康养旅游地产品发展定位 |
5.2 滇中康养旅游地选址研究 |
5.2.1 康养旅游地选址要素分析 |
5.2.2 康养旅游地选址策略 |
5.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功能构成研究 |
5.3.1 居住功能 |
5.3.2 康体功能 |
5.3.3 养老功能 |
5.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5.4.1 开发湖滨+温泉疗养资源,构建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 |
5.4.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 |
5.4.3 挖掘特色康养产品,建立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 |
5.4.4 开展特色古镇古村康养旅游,建设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 |
5.4.5 探索多类型康体养老模式,建设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策略研究 |
6.1 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规划策略 |
6.1.1 中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1.2 空间布局形态建构策略 |
6.1.3 适应时移性的旅居康养需求 |
6.1.4 统筹周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 |
6.2 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2.1 西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2.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 |
6.2.3 构建民族医药旅游生态圈 |
6.3 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3.1 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3.2 深度挖掘特色康养产品 |
6.3.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6.4 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4.1 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4.2 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 |
6.4.3 构建乡村田园康养服务体系 |
6.5 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5.1 东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5.2 探索多类型养老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调查问卷 |
(4)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乡村与乡村聚落 |
1.4.2 乡村旅游资源 |
1.4.3 乡村旅游开发与适宜性评价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基础与案例遴选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借鉴 |
2.1 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AVC理论 |
2.2 旅游吸引力相关理论 |
2.2.1 游客感知理论 |
2.2.2 旅游心理学 |
2.2.3 需要层次论 |
2.3 开发适宜性相关理论 |
2.3.1 环境容量与LAC理论 |
2.3.2 旅游区位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3.1 区域维度的资源评价 |
3.1.1 区位交通优势 |
3.1.2 旅游资源优势 |
3.1.3 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
3.2 县域维度的适宜性评价模型 |
3.2.1 人文资源评价要素 |
3.2.2 环境资源评价要素 |
3.2.3 基于IPA分析的C-E评价模型 |
3.3 县域维度的适宜性评价体系 |
3.3.1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2 人文资源评价要素 |
3.3.3 环境资源评价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溪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
4.1 区域维度的乡村聚落旅游开发优势评价 |
4.1.1 资溪县的区位交通优势 |
4.1.2 资溪县的旅游资源优势 |
4.1.3 资溪县的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
4.2 县域维度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权重确定方法 |
4.2.3 IPA分析法 |
4.2.4 SPSS辅助方法 |
4.3 县域维度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 |
4.3.1 权重数据说明 |
4.3.2 乡村聚落研究样本的筛选 |
4.3.3 人文资源评价要素数据采集说明 |
4.3.4 环境资源评价要素数据采集说明 |
4.3.5 适宜性评价要素数据分析结果 |
4.3.6 聚落样本开发适宜性评价赋分方法 |
4.3.7 聚落样本开发适宜性评价赋分结果 |
4.4 聚落开发适宜性C-E模型评价 |
4.4.1 开发适宜性C-E模型的构建 |
4.4.2 开发适宜性C-E模型评价结论 |
4.5 评价结果的验证 |
4.5.1 资溪县的评价输出结果验证 |
4.5.2 评价体系的适用性验证 |
4.5.3 对评价体系推广的思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溪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 |
5.1 资溪县乡村聚落开发的优势与潜力 |
5.1.1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优势 |
5.1.2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潜力 |
5.2 资溪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 |
5.2.1 区域维度的主要问题 |
5.2.2 县域维度的主要问题 |
5.3 基于区域维度问题的策略建议 |
5.3.1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
5.3.2 搭建乡村旅游品牌体系 |
5.4 基于县域维度问题的策略建议 |
5.4.1 资溪县乡村聚落人文资源利用策略建议 |
5.4.2 资溪县乡村聚落环境资源提升策略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乡村聚落赋分评价图 |
附录B 适宜性评价体系专家评价表 |
附录C 资溪县各乡镇政府调查问卷反馈——以高阜为例 |
附录D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权重计算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核心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遗产廊道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旅游中心地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旅游廊道研究综述 |
2.2.2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
2.2.3 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 |
3.1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 |
3.1.1 长江三峡历史溯源 |
3.1.2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梳理及价值阐释 |
3.1.3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现状 |
3.2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
3.2.1 区域旅游合作亟需深化 |
3.2.2 旅游产业体系亟需完善 |
3.2.3 旅游空间布局亟需优化 |
3.2.4 整体保护开发亟需加强 |
3.2.5 旅游廊道品牌亟需塑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空间格局的实证研究 |
4.1 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4.2 实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资源分布 |
4.4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空间布局 |
4.4.1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发展节点 |
4.4.2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发展轴线 |
4.4.3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空间网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
5.1 明确总体目标与原则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基本原则 |
5.2 提炼旅游廊道主题 |
5.2.1 廊道核心要素提取 |
5.2.2 廊道主题内涵阐释 |
5.3 完善旅游廊道空间系统 |
5.3.1 绿地生态系统 |
5.3.2 廊道解说系统 |
5.3.3 交通通达系统 |
5.4 优化旅游廊道空间布局 |
5.4.1 突出旅游节点辐射作用 |
5.4.2 推动旅游线路联动发展 |
5.4.3 强化旅游板块功能分区 |
5.4.4 构建“一轴六心多廊四区”空间格局 |
5.5 注重旅游廊道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 |
5.5.1 生态保护 |
5.5.2 文化遗产保护 |
5.6 加强旅游廊道品牌整合营销 |
5.6.1 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
5.6.2 塑造旅游廊道品牌形象 |
5.6.3 推进廊道智慧旅游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罗古箐村落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选点与价值 |
1.3.1 研究选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旅游扶贫理论 |
2.2.2 乡村景观规划理论 |
第三章 前期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状况 |
3.1.4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场地分析 |
3.2.1 GIS空间分析 |
3.2.2 土地利用现状 |
3.2.3 场地现状分析 |
3.2.4 村寨建筑分析 |
3.3 旅游发展条件 |
3.3.1 旅游资源类型 |
3.3.2 旅游市场分析 |
3.4 区域竞合分析 |
3.4.1 竞合对象确定 |
3.4.2 区间竞合分析 |
3.4.3 区内竞合分析 |
3.4.4 竞合结果诊断 |
3.5 案例借鉴 |
3.5.1 民族村寨案例 |
3.5.2 高山草甸案例 |
3.5.3 婚恋文化案例 |
第四章 总体规划设计 |
4.1 规划原则与依据 |
4.1.1 规划原则 |
4.1.2 规划依据 |
4.1.3 上位规划解读 |
4.2 规划范围与期限 |
4.2.1 规划范围 |
4.2.2 规划期限 |
4.3 规划定位 |
4.3.1 总体定位 |
4.3.2 形象定位 |
4.4 总体规划 |
4.4.1 空间布局规划 |
4.4.2 总体规划方案 |
4.4.3 功能分区规划 |
4.5 专项规划 |
4.5.1 土地利用规划 |
4.5.2 场地竖向规划 |
4.5.3 道路系统规划 |
4.5.4 供水排水规划 |
4.5.5 环境保护规划 |
4.5.6 植物景观规划 |
4.5.7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5.8 旅游路线规划 |
第五章 深化设计 |
5.1 罗古箐综合服务区 |
5.1.1 节点详细设计 |
5.1.2 小品大样 |
5.1.3 效果图展示 |
5.2 普米人风情体验区 |
5.2.1 节点详细设计 |
5.2.2 小品大样 |
5.2.3 效果图展示 |
5.3 情人坝民俗活动区 |
5.3.1 节点详细设计 |
5.3.2 小品大样 |
5.3.3 效果图展示 |
5.4 导视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场地地形图 |
附录 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8)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9)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3.4.1 森林火灾灾害 |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
3.4.4 大气污染 |
3.4.5 地表水污染 |
3.4.6 旅游垃圾污染 |
3.4.7 噪声污染 |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
3.5 本章小结 |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主导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1.5 可比性原则 |
4.1.6 前瞻性原则 |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
4.3.3 指标的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6.3.1 生态环境压力 |
6.3.2 生态环境状态 |
6.3.3 人文环境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7.2.1 自然环境概况 |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
7.5 本章小结 |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
8.5.1 吸引社会捐助 |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四面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和研究述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验及旅游体验 |
2.1.2 旅游景区及旅游景区吸引力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体验经济理论 |
2.2.2 旅游体验理论 |
2.2.3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 |
2.3 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功能效应 |
2.3.1 实现景区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有效对接 |
2.3.2 实现旅游景区发展空间的整合优化 |
2.3.3 推动旅游景区创新发展 |
2.4 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特征 |
2.4.1 资源共享性 |
2.4.2 多业关联性 |
2.4.3 主题形象统一性 |
3 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模式构建 |
3.1 基于体验导向的 A 级景区评定标准解构 |
3.2 模式构建 |
3.2.1 方法依托 |
3.2.2 模式构建 |
3.3 结构分析 |
3.3.1 R 性分析——体验价值与吸引力转化 |
3.3.2 M 性分析——旅游需求与市场契合 |
3.3.3 A 性分析——吸引力提升路径 |
4 模式运用——以四面山景区为例 |
4.1 四面山景区吸引力提升背景 |
4.2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必要性 |
4.3 四面山旅游景区的 R 性分析 |
4.4 四面山旅游景区的 M 性分析 |
4.4.1 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
4.4.2 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 |
4.4.3 主要旅游景点的选择偏好分析 |
4.4.4 旅游者出游目的分析 |
4.4.5 旅游者近一年的旅游次数 |
4.4.6 旅游者近一年均过夜天数及出游时间安排 |
4.4.7 旅游者计划花费及出游形式 |
4.4.8 旅游者满意度 |
4.5 基于体验导向的四面山景区旅游吸引力提升路径 |
4.5.1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定位整合 |
4.5.2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形象整合定位 |
4.5.3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主题整合定位 |
4.5.4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产品整合设计 |
4.5.5 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特色项目策划 |
5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喀斯特天坑风景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全州石脚盆天坑群为例[D]. 谷睿.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D]. 张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D]. 高宇辉.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D]. 林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罗古箐村落景观设计[D]. 邓芸.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9]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10]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四面山景区为例[D]. 张奇.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