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肖艳[1](2021)在《黄鳝常见疾病的诊治与防控》文中研究说明黄鳝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鳝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黄鳝人工养殖规模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其病害防治已成为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黄鳝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本文对黄鳝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陈志勇,邓平,罗少波,喻运珍,张立强,张生元,罗杨志,艾桃山,余少梅,李勤,郑青,谢德兵,李波[2](2020)在《黄鳝温室炼苗期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对湖北仙桃某养殖场温室黄鳝(Monopterus albus)炼苗不同时间段的患病黄鳝进行病原分离,从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苗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B-1,对分离菌株B-1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同时对养殖池塘的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患病黄鳝肝、脾组织进行了病理学研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B-1对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对恩诺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经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生化检测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B-1菌株为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水质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水体环境有一定的恶化。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不同时期黄鳝苗的肝、脾组织都发生了较明显的病变。
沈保庆[3](2017)在《黄鳝爆发性细菌病病源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从患白头病黄鳝的肝和肾中分离得到致病菌株,分离出菌株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等方式对黄鳝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了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证实该菌为黄鳝白头病病原菌,从注射到感染时间和自然相差不大。分离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中央微隆起、半透明、光滑、湿润。根据形态学、生理特性,鉴定该分离菌为温和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头抱曲松、氟哌酸、复方新诺明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氨苄西林、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强力霉素6种药物敏感较低。黄鳝腐皮病严重制约了黄鳝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养殖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网箱养殖的需要,药敏试验对腐皮病的治疗预防以及用药种类和浓度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从病鳝病灶部位分离到待测菌株,人工分离培养,再用待测菌株人工感染体重60100 g的黄鳝,感染的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黄鳝相似的症状,并从感染黄鳝的病灶中分离到与原菌株相同的细菌,再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经细菌的形态、培养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菌株鉴定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段杆菌。该结果对黄鳝腐皮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黄鳝的大规模养殖有极大的帮助。黄鳝细菌性出血病就是新近发现的黄鳝的一种传染病,在暴发流行的高峰,死亡率高达73%以上。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部分致病株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频繁发生,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迅速上升,其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试验从发病黄鳝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经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药敏实验,再经过黄鳝感染试验确定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并发现该细菌对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强力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安卡西林、头孢金素类等药物存在普遍的耐药性,为黄鳝的出血病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试验依据,同时还发现这些药物在体内还有一定残存,危害人类的健康,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
陈晓利[4](2010)在《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病和温和气单胞菌病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黄鳝(Monopterus albus)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已在除西藏、东三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养殖,尤其以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最广。由于黄鳝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并且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繁殖,饲养等方面,因此对黄鳝疾病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黄鳝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是危害黄鳝养殖业较为重要的两种疾病,且这两种疾病经常混合感染,因此研制能预防这两种疾病的二联疫苗和有效的复方中草药必将大大促进黄鳝养殖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二联疫苗和中药防治两方面对黄鳝疾病的防治进行研究,检测了二联疫苗的免疫效果,中药的体外抑菌效果。1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最佳灭活条件的优化选用不同的营养源,不同的培养温度,不同的pH值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最佳培养条件为:普通肉汤中加入1%胰蛋白胨,温度为37℃,pH值为7.5;温和气单胞菌最佳培养条件为:普通肉汤中加入1%胰蛋白胨,温度为28℃,pH值为7.5。将两种细菌扩大培养后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0.2%福尔马林(终浓度),灭活温度28℃,灭活36 h制成二联灭活苗的沉淀线最强。2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二联疫苗对黄鳝的免疫效果用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菌体制成二联疫苗,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黄鳝。检测免疫黄鳝血清抗体效价、IgM含量、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补体C3以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评价该二联苗对黄鳝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二联疫苗免疫黄鳝后诱导的抗体效价在一免后的第4周达到最高,然后下降,加强免疫后在第6周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抗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效价均为26.67,而空白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能检测到抗嗜水气单胞菌、抗温和气单胞菌效价;免疫后黄鳝的IgM含量,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补体C3分别为:0.5020±0.008mg/mL,12.27±0.17ug/mL,33.96±0.15U/mL,0.1054±0.0049 mg/mL。免疫8周后分别用两种病原菌攻毒,二联疫苗对黄鳝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6.67%和46.67%。试验表明该二联疫苗对黄鳝两种细菌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3复合佐剂对黄鳝的免疫效果二联苗+复合佐剂组能更好地增强黄鳝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对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3.67%,53.67%。与无佐剂组相比免疫保护率提高了7%。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左旋咪唑能更好地增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力。4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选择五倍子、黄芩、杨树花、连翘、大黄等10种中草药对患病黄鳝上分离到的10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兽医配伍的特点初步筛选了5种中草药组成4个复方(A、B、C、D),并选择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对五倍子、黄芩、连翘、杨树花、大黄较为敏感,其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较显着,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4个复方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复方A效果最好。
任红梅[5](2009)在《黄鳝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文中指出黄鳝是中国地区特有的温水性名贵经济鱼类,其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四川、湖北等地出现了一种严重危害黄鳝养殖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腹部皮肤发白溃疡,周围组织呈黑色,重者溃疡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伴有红肿出现。该病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首次鉴定了四川地区黄鳝体表溃疡病的病原菌,并进行了相关的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黄鳝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从患体表溃疡病的黄鳝的肝、肠和肾中分离到致病菌株(hs-1),分离菌株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等方式对黄鳝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了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证实该菌为黄鳝体表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菌对鲤鱼和泥鳅同样具有致病性。分离菌株在TSA平板上生长,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中央微隆起、半透明或灰白色、光滑、湿润。该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单极生鞭毛、无芽孢、两端钝圆、单个或两个相连排列;有运动性,能利用葡萄糖产气,氧化酶、甘露糖、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麦芽糖、明胶和V-P为阳性;七叶灵、水杨苷、H2S为阴性。以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GenBank编号为FJ461353)在RDP数据库进行在线Classifer,结果表明:该菌属于气单胞菌属。再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的4株温和气单胞菌和6株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DNA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证实:该菌株与其他温和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同源性高达98.3%。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同源性分析结果,鉴定该分离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分离菌株对21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钠、丙氟哌酸、洛美沙星、氟哌酸、壮观霉素、萘啶酸、四环素、磺胺异恶唑、甲氧苄啶、头孢他啶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拉啶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新生霉素等3种药物不敏感。对黄鳝人工感染分离菌株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黄鳝相似的体表溃疡症状,感染后12-36h为死亡高峰期。感染后9h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黄鳝头肿大,腹部出现红斑块,肛门红肿外翻;感染后12h,腹部出现明显溃疡斑,身体扭转,开始出现死亡:感染后18h,黄鳝头部出血,腹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斑、红肿,肛门红肿外翻。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细胞变性;肠绒毛脱落,黏膜肌上有大量红细胞:肾小球结构消失,充满大量红细胞为主。感染后9-27h出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大并空泡化,部分肝细胞破裂:感染后3-30h小肠绒毛脱落,固有层淋巴小结增生,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红细胞增多;感染后3-21h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严重颗粒变性,肾小球上皮细胞坏死,细胞核淡然,消失;感染后21-30h肌纤维细胞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何智[6](2009)在《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黄鳝是我国极具价值的名特优经济鱼类之一,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2007年5~6月,四川某黄鳝养殖场爆发黄鳝出血病。患病黄鳝死亡前浮在水草上,行动迟缓,体表可见出血斑,肛门红肿,肠内无食物,有的肠壁出血,发病黄鳝在1~2d内死亡,发病快、传染性强。四川是我国黄鳝主产区之一,养殖黄鳝常爆发出血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四川黄鳝出血病病例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等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弄清该病的病原菌与致病机理等,为养殖生产上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自然发病黄鳝的肝、肾和脾中分离到致病菌株(jy1),经人工感染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证实其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同时,鲤鱼和泥鳅腹腔注射该菌后能引起二者死亡。分离菌株在普通肉汤和TSB中均能生长,在普通肉汤的管底形成絮状沉淀,表面形成一层较厚一摇即破的菌膜;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可见呈圆形、边缘整齐、中央隆起、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状的菌落。经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表明:该菌为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单鞭毛,具运动力,无芽孢,无荚膜;能发酵葡萄糖,利用葡萄糖产气,阿拉伯糖产酸;硫化氢、麦芽糖、氰化钾、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氧化酶、接触酶和V-P反应等为阳性反应;尿素反应阴性。以该菌的16S rRNA序列通过NCBI的Blast检索系统进行同源性比对表明其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株与其他嗜水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置信度达99%。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RNA序列的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分离菌株对21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他啶、壮观霉素、萘啶酸、磺胺异嗯唑、洛美沙星、丙氟哌酸、头孢氨噻肟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卡拉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等7种中度敏感;对头孢拉定、头孢氨苄、氨苄青霉素、甲氧苄啶等5种药物不敏感。对黄鳝人工感染分离菌株后的临床症状和动态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感染黄鳝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感染后15~33h为死亡的高峰期。感染后9h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肛门红肿等;感染后15h身体出现扭转,开始出现死亡,腹部隐约可见出血斑;感染后18h黄鳝体表和腹部两侧出现出血斑,肛门外翻,死亡个体口腔有红色粘液。分离菌株感染黄鳝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实质性器官出血和广泛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感染后3h以肾的变化较为明显,出现肾小管上皮肿胀,肾间质有出血。肝在感染后12~15h出现空泡变性,核大量浓缩;21~27h大量肾上皮崩解,肾小管结构消失,肝广泛性出血,空泡变性严重。33~39h肾小球变性坏死,肝细胞部分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
周文宗,文春波[7](2004)在《生态工程在鳝鱼人工养殖中的应用——鳝鱼生态工程》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鳝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生态养殖、健康养殖与无公害动物产品生产的区别。根据鳝鱼特殊的生态习性,提出了鳝鱼生态工程(生态养殖)的概念和类型,并以实例说明生态工程是鳝鱼人工养殖的一条有效技术途径。
李明锋,王汝英[8](2004)在《黄鳝Monopterus alba(Zuiew)病害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国内黄鳝养殖的发展,黄鳝病害也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黄鳝病害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治疗学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前景。
周文宗,乔旭宁,孙玉传[9](2002)在《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文中研究表明
彭云秀,周文宗,侯怀恩[10](2002)在《黄鳝养殖的疾病与防治》文中指出黄鳝深受人们喜爱 ,而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居高不下 ,主要原因之一是鳝鱼的病虫害给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加强对黄鳝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
二、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黄鳝常见疾病的诊治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鳝养殖中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
2. 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
3. 黄鳝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
4. 黄鳝养殖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 |
5. 结束语 |
(2)黄鳝温室炼苗期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1.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1.4 生化检测 |
1.5 药敏试验 |
1.6 组织病理学观察 |
1.7 水质指标测定 |
1.8 动物回归试验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病原菌的纯化分离 |
2.2 16S rRNA序列分析 |
2.3 生化检测 |
2.4 药敏试验 |
2.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6 水质指标测定 |
2.7 动物回归试验 |
3 讨论 |
(3)黄鳝爆发性细菌病病源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黄鳝疾病研究进展 |
1.2.1 白头病 |
1.2.2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1.2.3 腐皮病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黄鳝爆发性白头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及时间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白头病病原菌的生理试验 |
2.2.2 病原菌从内脏中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 |
2.3 试验结果 |
2.3.1 病原菌的致病性 |
2.3.2 菌落的形态特征及镜检 |
2.3.3 生理生化特性 |
2.3.4 药物敏感试验 |
2.4 讨论 |
2.4.1 病原菌的致病性 |
2.4.2 药物敏感性 |
第3章 黄鳝爆发性腐皮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
3.1 材料 |
3.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及时间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试剂 |
3.1.4 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讨论 |
第4章 黄鳝爆发性出血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
4.1 材料 |
4.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及时间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试剂 |
4.2 方法 |
4.2.1 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4.2.2 病原菌鉴定试验 |
4.2.3 黄鳝感染试验 |
4.2.4 药敏试验 |
4.3 结果 |
4.3.1 动物感染试验 |
4.3.2 病原菌分离鉴定 |
4.3.3 药敏试验 |
4.4 讨论 |
4.4.1 黄鳝出血病病原菌 |
4.4.2 嗜水气单胞菌的发病机理 |
4.4.3 嗜水气单胞菌药敏情况 |
4.4.4 嗜水气单胞菌对人体的危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病和温和气单胞菌病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鳝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1.1.1 出血病 |
1.1.2 体表溃疡病 |
1.1.3 肠炎病 |
1.1.4 细菌性烂尾病 |
1.2 水生动物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
1.2.1 水生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
1.2.2. 水生动物温和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
1.2.3 联合疫苗的研究 |
1.2.4 鱼用疫苗存在的问题 |
1.3 中药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药效学研究 |
1.3.1 对病原体的直接抑制或杀灭作用 |
1.3.2 对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研究 |
1.3.3 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黄鳝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二联灭活苗的研究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试验菌株 |
2.1.1.2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方法 |
2.2.1 嗜水气单胞菌(AH)、温和气单胞菌(AS)二联疫苗的制备 |
2.2.2 佐剂的制备 |
2.2.3 免疫原的制备 |
2.2.4 免疫原的安全性检测 |
2.2.5 免疫与采血 |
2.2.6 免疫指标的检测 |
2.3 结果 |
2.3.1 疫苗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2 疫苗灭活条件的优化 |
2.3.3 最佳培养条件下疫苗的制备 |
2.3.4 免疫指标的检测 |
2.4. 讨论 |
2.4.1 福尔马林灭活条件的研究 |
2.4.2 二联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
2.4.3 佐剂对黄鳝免疫作用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草药对黄鳝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
3.1 材料 |
3.1.1 菌株 |
3.1.2 中草药 |
3.1.3 培养基 |
3.1.4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中药的提取 |
3.2.2 菌悬液的制备 |
3.2.3 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
3.2.4 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各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的测定 |
3.3.2 各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
3.3.3 各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体外抑菌结果 |
3.3.4 复方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抑菌圈的测定 |
3.4 讨论 |
3.4.1 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研究 |
3.4.2 复方中药的抑菌效果研究 |
3.4.3 测定中草药提取物抑菌效果方法的选择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黄鳝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黄鳝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1 生长 |
1.2 营养需要 |
1.3 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 |
1.4 黄鳝的性逆转 |
2. 黄鳝疾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
2.1 出血病 |
2.2 肠炎病 |
2.4 细菌性烂尾病 |
2.5 感冒病 |
2.6 隐藏新棘虫病 |
2.7 毛细线虫 |
3. 温和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致病性 |
3.2.1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
3.2.2 鳖类的多种病症 |
3.2.3 蛙的温和气单胞菌病 |
3.3 致病因子研究 |
3.3.1 粘附作用 |
3.3.2 脂多糖(Lipopolvsaccharide LPS) |
3.3.3 外毒素(Exotoxin) |
3.3.4 蛋白酶 |
3.4 检测技术 |
3.4.1 菌体检测 |
3.4.2 外毒素检测 |
3.5 免疫现状及主要防治方法 |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2.1 主要培养基 |
1.2.2 生化试剂 |
1.2.3 分子生物学试剂 |
1.2.4 组织固定液 |
1.2.5 组织包埋液 |
1.2.6 HE染色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发病情况 |
2.2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3 分离菌株致病性试验 |
2.3.1 注射感染黄鳝试验 |
2.3.2 注射感染鲤鱼试验 |
2.3.3 注射感染泥鳅试验 |
2.3.4 浸泡感染试验 |
2.4 病原菌的鉴定 |
2.4.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和染色镜检 |
2.4.2 生理生化鉴定 |
2.4.3 菌株的 PCR鉴定 |
2.4.4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6 病理学观察 |
2.6.1 注射感染 |
2.6.2 组织切片的制备和染色 |
2.6.3 HE染色和病理学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发病情况 |
3.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3.3 病原菌的致病性 |
3.3.1 注射感染黄鳝结果 |
3.3.2 注射感染鲤鱼结果 |
3.3.3 注射感染泥鳅结果 |
3.3.4 浸泡感染黄鳝结果 |
3.4 病原菌的鉴定 |
3.4.1 菌体染色镜检 |
3.4.2 生理生化特性 |
3.4.3 hs-1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
3.5 药物感性试验 |
3.6 病理学观察 |
3.6.1 临床症状 |
3.6.2 解剖病变 |
3.6.3 病理组织学变化 |
4 讨论 |
4.1 病原菌的鉴定 |
4.2 病原菌的致病性 |
4.2.1 感染鱼发病与致病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浓度相关 |
4.2.2 黄鳝发病与其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 |
4.2.3 黄鳝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相关 |
4.3 病因分析 |
4.4 药物敏感性 |
4.5 黄鳝疾病的控制 |
4.6 病理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6)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鳝疾病研究进展 |
1.1 细菌性疾病 |
1.2 寄生虫病 |
1.3 真菌性疾病 |
1.4 非生物性疾病 |
2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2.1 分类地位 |
2.2 生物学特性 |
2.3 致病性 |
2.4 毒力因子 |
2.4.1 外毒素 |
2.4.2 胞外酶 |
2.4.3 粘附因子 |
2.4.4 脂多糖 |
2.5 毒力基因 |
2.6 防治 |
2.6.1 药物防治 |
2.6.2 免疫防治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论文实验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3.1 主要培养基 |
1.3.2 生化试剂 |
1.3.3 分子生物学试剂 |
1.3.4 组织固定液 |
1.3.5 组织包埋液 |
1.3.6 HE染色试剂 |
2 方法 |
2.1 发病情况 |
2.2 病原菌的分离 |
2.3 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2.3.1 细菌的处理 |
2.3.2 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2.3.3 鲤鱼致病性试验 |
2.3.4 泥鳅致病性试验 |
2.4 病原菌的鉴定 |
2.4.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2.4.2 生理生化试验 |
2.4.3 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 |
2.4.4 系统进化分析 |
2.5 药物敏感试验 |
2.6 病理形态学观察 |
2.6.1 人工感染 |
2.6.2 组织切片的制备和染色 |
2.6.3 HE染色和病理学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发病情况 |
3.2 分离菌株的动物回归和致病性试验 |
3.3 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 |
3.4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3.5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
3.6 菌株鉴定 |
3.7 药敏试验 |
3.8 病理学观察 |
3.8.1 临床症状 |
3.8.2 组织病理学 |
4 讨论 |
4.1 病原菌的鉴定 |
4.2 病因分析 |
4.3 药物敏感性 |
4.4 组织病理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10)黄鳝养殖的疾病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性疾病 |
1.1 烂尾病 |
1.2 肠炎病 |
1.3 赤皮病 |
1.4 打印病 (腐皮病) |
1.5 出血病 |
2 真菌性疾病 |
3 寄生虫性疾病 |
3.1 毛细线虫病 |
3.2 水蛭病 |
4 其它疾病 |
4.1 发烧病 |
4.2 弹簧病 |
四、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鳝常见疾病的诊治与防控[J]. 肖艳. 渔业致富指南, 2021(12)
- [2]黄鳝温室炼苗期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J]. 陈志勇,邓平,罗少波,喻运珍,张立强,张生元,罗杨志,艾桃山,余少梅,李勤,郑青,谢德兵,李波.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5)
- [3]黄鳝爆发性细菌病病源及防治技术研究[D]. 沈保庆. 长江大学, 2017(01)
- [4]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病和温和气单胞菌病防治研究[D]. 陈晓利.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5]黄鳝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D]. 任红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6]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D]. 何智.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7]生态工程在鳝鱼人工养殖中的应用——鳝鱼生态工程[J]. 周文宗,文春波. 北京水产, 2004(05)
- [8]黄鳝Monopterus alba(Zuiew)病害研究进展[J]. 李明锋,王汝英. 现代渔业信息, 2004(06)
- [9]鳝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J]. 周文宗,乔旭宁,孙玉传. 水产养殖, 2002(06)
- [10]黄鳝养殖的疾病与防治[J]. 彭云秀,周文宗,侯怀恩. 水利渔业,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