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匡怡[1](2019)在《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大豆苷元(daidzein,DD)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瞬时外向钾通道、L型钙通道的电流及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DD的毒性;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和单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心肌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观察、记录、分析DD不同剂量组低(1μmol/L)、中(3μmol/L)、高(10μmol/L))给药前、后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变化。结果:1.DD对乳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SD乳鼠心肌组织经0.25%的胰酶液4次消化,获得心肌细胞。后接种于培养皿中,隔24~48 h换液。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充斥视野80-90%时,在乳鼠心肌培养细胞液中加入不同浓度DD(0.1、0.3、1、3、10、30、100)μmol/L,再继续培养24 h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细胞的存活率也不断下降。其中,当所加入的DD终浓度为30~100 μmol/L时,心肌细胞活力的降低最明显,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因此,我们选取DD终浓度为1、3、10μmol/L作为后续膜片钳实验时的用药剂量。2.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急性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首次即时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多见长杆状,横纹清晰,细胞膜边缘完整,立体感强,表面无凹陷和气泡。大多处于静息状态(比例70%-90%),少部分已收缩为椭圆状或者团状。复钙后,40%~60%的细胞保持仍保持原有形态,其将被用于下面的药物干预实验。3.DD对大鼠心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1)DD对INa的浓度依赖性:在协定的保持电位和钳制电位下,引导出INa。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DD(0.1μmol/L)对INa无影响。但随着DD浓度的增加(0.3-10μmol/L),药物则对INa呈现出抑制作用,其电流密度由给药前的(-53.9±6.35)pA/pF依次降为给药后的(-33.78±3.24)pA/pF、(-25.16±4.24)pA/pF、(-22.28±3.54)pA/pF 和(-17.96±4.56)pA/pF(P<0.05),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2)DD对INa的电流-电压(Ⅰ-Ⅴ)曲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DD 1、3、10μmol/L使电流-电压(Ⅰ-V)曲线上移。但是,Ⅰ-Ⅴ曲线的轨迹趋势、通道电流的激活电位、电流峰值电位和反转电位未变化。(3)DD对INa的激活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按照特定的刺激方案,引导出INa的激活和失活曲线,给予不同浓度的DD(1、3、10μmol/L)后,观察其对INa的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DD(1、3、10μmol/L)使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给药前及三个浓度下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 V1/2 依次为(-40.99±0.32)mV、(-38.81±0.19)mV、(-35.67±0.78)mV、(-31.94±0.43)mV(P>0.05),可见 DD 延迟了钠通道的激活的趋势。DD(1、3、10 μmol/L)使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给药前及三个浓度下失活曲线的半数失活电压V1/2依次为(-74.42±0.44)mV、(-79.74±0.45)mV、(-82.81±0.59)mV和(-86.5±0.77)mV(P<0.05),即DD加快钠通道的失活。(4)DD对INa失活后恢复曲线:同等条件下,DD给药后使INa的失活后恢复曲线左移,τ为通道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由给药前(21.35±0.13)ms依次变为(15.49±0.24)ms、(13.30±0.32)ms和(11.31±0.22)ms(P<0.05)。结果表明,DD以浓度依赖性加快INa从失活态向激活态转变的时间。4 DD对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1)DD对Ito的浓度依赖性:稳态激活程序激引发出外向电流,加入4-AP可显着阻断该电流,证实该电流为Ito。待电流趋于稳定后,用细胞外液冲洗后,Ito电流逐渐恢复到给药前水平,提示DD对Ito的作用是可逆的。DD(0.1 μmol/L)对Ito几乎不影响,而DD在0.3、1、3、10μmol/L浓度下对心室肌细胞Ito抑制作用越来越强。(2)DD对Ito的电流-电压(I-V)曲线:在DD(0-10μmol/L)下,给予连续变化的步阶,测通道电流的大小作出Ito电流-电压(Ⅰ-V)曲线。与对照组相比,It。的电流密度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然而,Ⅰ-Ⅴ曲线形态以及反转电位保持不变。(3)DD对Ito的激活和失活动力学:空白对照条件下,归一化拟合激活电导曲线的V1/2为(13.07±0.58)mV,k 为(13.87±0.52)。1、3、10 μmol/L DD 分别为(15.76±0.40)mV/(13.43±0.35)、(17.59±0.67)mV/(13.83±0.59)、(19.65±0.48)mV/(13.34±0.43)(P>0.05)。稳态失活曲线的V1/2和 k 值(0、1、3、10μmol/L)分别为(-20.03±0.41)mV/(15.16±0.36)、(-22.27±0.35)mV/(15.50±0.31)、(-24.89 ± 0.42)mV/(15.28±0.38)、(-27.74±0.55)mV/(15.31±0.49)(P>0.05)o当DD作用后,稳态和激活曲线均几乎没有发生移动。因此,DD并未从Ito的激活和失活状态影响通道的开放和关闭难易。(4)DD对Ito失活后恢复曲线:给予细胞膜电压刺激,开放的通道会逐渐失活,再给予电压刺激通道将不再开放成失活态,最后给予一电压刺激,失活态逐渐恢复。引发DD作用前后的瞬时外向钾通道失活后恢复电流,并可拟合电流恢复曲线。DD使Ito失活后恢复曲线显着右移,τ随浓度增加而延长(P<0.05)。5.DD对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1)心肌细胞ICa-L的确定:经方波刺激诱发一串内向电流,该电流可分别被含有CdCl2(钙通道阻滞剂)、NiC12(特异型T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特异性L型钙通道阻滞剂)的台式液灌流几乎阻断、几乎不被阻断、几乎阻断,证明所记电流是L型钙电流(P<0.01)。DD(3 μmol/L)明显抑制 ICa-L,peak(P<0.01)。(2)DD对ICa-L的浓度依赖性:探究DD在0.1、0.3、1、3、10μmol/L浓度下对心室肌细胞 ICa-L 的作用。DD(0.1μmol/L)对 ICa-L影响微弱,而 DD(0.3、1、3、10μmol/L)使得大鼠心室肌细胞 ICa-L从给药前(-17.39±0.61)pA/pF 分别降至(-11.44±0.67)pA/pF、(-9.53±1.58)pA/pF、(-6.70±0.65)pA/pF 和(-2.45±0.54)pA/pF;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 0.3、1μmol/LDD就具备抑制效果,且效果明显(P<0.05),提示DD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愈强。待电流趋于稳定后,用细胞外液冲洗后,ICa-L电流逐渐恢复到给药前水平提示DD对ICa-L的作用是可逆的的。(3)DD对ICa-L的电流-电压(Ⅰ-Ⅴ)曲线:当DD(1-10μmol/L)作用后,ICa-L和电流密度逐渐减少。Ⅰ-Ⅴ曲线在(-20-+20mV)电压范围下随电流密度降低而显着上移。而Ⅰ-Ⅴ曲线形态以及反转电位并没有明显变化。(4)DD对ICa-L的激活和失活动力学:ICa-L的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随DD浓度越高显着均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给药前以及各浓度DD(1-10 μmol/L)的激活曲线的半最大激活电压V1/2 和斜率因子 k 分别为(-9.13±0.57)mV/(4.52 ± 0.55)、(-14.10±0.65)mV/(4.70±0.54)、(-20.17±1.55)mV/(5.00±1.44)、(-28.76±1.44)mV/(4.80±1.33)(P<0.05),说明 DD 可加快 L型钙通道激活。给药前以及各浓度DD的激活曲线的半最大失活电压V1/2斜率因子和k分别为(-19.82±0.55)mV/(14.11±0.49)、(-30.21±0.70)mV/(16.29±0.63)、(-42.61±1.00)mV/(15.77±0.92)和(-52.83±1.16)mV/(12.66±1.08)(P<0.05),表明该药物加快了L型钙通道的失活。(5)DD对ICa-L失活后恢复曲线:DD使ICa-L的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而1μmol/L DD使τ由给药前(10.50±0.45)ms 变为(16.75±0.65)ms;同样给予 3、10μmol/LD 后,τ为(21.50±0.73)ms和(29.00±1.07)ms,恢复时间呈明显延长(P<0.05)。结果表明,DD呈浓度依赖性延长ICa-L从失活态向激活态转变的时间。结论:DD以浓度依赖性阻滞瞬时外向钾通道;对钠通道和L型钙通道均可以浓度依赖和改变动力学特征阻滞,这些结果可能是DD保护心脏保护的作用机制。
彭游,熊小伟,胡华南,黄华南[2](2019)在《新型大豆素苯磺酸酯的细胞吸收利用与构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大豆素衍生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利用药动团变换原理对大豆素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大豆素磺酸酯衍生物(D1、D2)。采用HPLC和软件Chem Axon对目标衍生物的药学性质进行考察和计算,利用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和HPLC考察大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利用率。结果表明:大豆素(DD)、衍生物D1、D2在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吸收率最大,分别为20. 3%、29. 4%和71. 7%,最大吸收率表现为D2> D1> DD。构性关系研究表明,药物的吸收利用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只有脂溶性和水溶性适宜,药物的细胞吸收利用才会得以提高。
宋伟,邬伟魁,张海燕,杨明[3](2012)在《中药苷类及其代谢产物的脑组织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很多中药有效成分以苷的形式存在,近年来,中药苷类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经不同途径给药后苷类及其代谢产物的组织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其疗效。随着中药苷类用于脑部疾病防治的报道日益增多,苷类的脑组织分布规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据报道,苷在体内各组织广泛分布,有些苷可以到达脑组织,有些苷却不能进入脑组织。该研究对苷类及其代谢产物对脑部疾病的作用、在脑组织的分布情况和剂型对药物脑组织分布影响的近年报道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类中药在脑部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及其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薛颖[4](2011)在《大豆苷元双黄酮及其Mannich碱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苷元是异黄酮化合物中很重要的一种,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缺氧缺血、解痉挛、雌性激素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由于大豆苷元分子结构的限制,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导致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很低,限制了大豆苷元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因此,改善大豆苷元的水溶性或脂溶性以扩展其应用范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双黄酮是由两分子黄酮或其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扩张外周血管等药理活性。本课题以大豆苷元为研究对象,与甲醛反应合成一种新的大豆苷元双黄酮,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是:催化剂用量9mo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0h,在此工艺条件下大豆苷元双黄酮为白色粉末,产率为82.1%。大豆苷元的含氮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Mannich反应是合成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有机反应之一。本课题研究了大豆苷元分别与7种脂肪胺和3种杂环胺发生Mannich反应,共合成了13种大豆苷元Mannich碱。所有产物都通过1H NMR,13CNMR,ESI 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0种单取代产物是大豆苷元在C-8位上发生反应得到;3种双取代产物是大豆苷元在C-8和C-3′上发生反应得到的。并证实了C-8位上的氢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论文还研究了不同底物、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大豆苷元Mannich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8-(N, N-二正丙基)氨甲基-7,4′-二羟基异黄酮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为65℃、时间为6h、大豆苷元与二正丙胺的摩尔比为:1:1、溶剂为DMF。在此条件下,产率最高为84.4%。超声被广泛地用于有机合成中以提高反应速率。论文研究了以水和叔丁醇为溶剂,超声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溶剂、超声功率、超声间隔以及超声频率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达到相同产率时,持续超声条件下需要的时间仅为在磁力搅拌下的1/3;超声功率150W、频率45kHz对反应的促进效果最好,且产率最高可达98.2%。
钱一鑫,何珺,李洪庆,康冀川[5](2008)在《大豆苷元药剂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大豆苷元是广泛分布于豆科植物中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心血管系统作用,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药和食品界的广泛重视。综述了大豆苷元的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动力学和制剂学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大豆苷元类物质提供参考。
兰作平[6](2008)在《乳酸葛根素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葛根素(7,4’-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为豆科葛属植物葛根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及冠脉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节NOS活性,抗氧化、抗癌及诱导癌细胞分化等作用,且有毒性小、代谢快等优点。但因异黄酮类化合物本身的结构特点,使葛根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生物利用度不理想,制约了临床应用。为改善葛根素的上述缺点、提高生物利用度,本论文以葛根素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反应物结构和酰化反应特点,采用酰化法制备乳酸葛根素,然后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结构确认。在工艺优化方面,本论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了原料的配料比、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工艺条件,最后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原料的配料摩尔比1.4: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00min及吡啶用量1.0ml。对合成衍生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在稳定性方面,选择以外观及薄层色法谱鉴别、HPLC法测定含量、吸湿增重等为评价指标,对其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中的氧气以及pH值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衍生物对高温、高湿度、强光等均不稳定,对空气较敏感,在较强碱性的条件下也不稳定。在理化性质测定方面,将葛根素分子结构中的4’-酚羟基进行酰化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衍生物熔点有所降低,旋光度值相对于葛根素有所增大,但都为右旋体,水中溶解度有所提高,脂/水分布系数增大,pKa值有一定的变化。说明经过结构修饰后的葛根素衍生物,与葛根素比较其水溶性和脂溶性都有一定的改善。抗心肌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衍生物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所导致的大鼠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的动物实验发现衍生物能明显的对抗氯仿所致的小鼠心率失常;对高血脂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衍生物能显着改善急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以上三项研究都表明衍生物的作用均比葛根素的作用强或更显着。急性毒性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小鼠灌胃最大浓度的乳酸葛根素稠溶液和最大体积乳酸葛根素溶液后,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葛根素没有显着的毒性反应。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葛根素分子结构所制备的衍生物乳酸葛根素,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达到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理活性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制剂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张平平[7](2007)在《磺酸钠葛根素的合成及其相关理化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疗效的天然药物葛根素为研究对象,根据磺酸钠的合成方法对葛根素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溶解性能等理化性质,从根本上解决葛根素因溶解性能差而导致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对其晶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筛选出药效较好的晶型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将重庆的葛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针对葛根素溶解性能差,口服生物利用度小,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缺点,利用磺酸钠合成方法的理论基础,分两步进行了磺化和成盐反应,完成了对葛根素的结构修饰;采用TLC、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完成产物的分离纯化;所得衍生物经U.V.、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波谱学方法综合结构解析,确认衍生物为未见文献报导的新化合物。以产物收率为考察目标,对磺化反应采用正交设计和温度的单因素试验设计得到最佳合成工艺为:反应温度为40℃,持续反应1h,原料葛根素与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50。反应后对所得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和TLC完成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考察。衍生物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在分子结构中4’位的两个邻位各引入了一个磺酸钠,衍生物的熔点为183.2±1.5℃,较葛根素有所降低;衍生物的醇溶性较葛根素降低较多(在甲醇、无水乙醇、正丁醇中较葛根素分别降低了85.4%、97.8%和99.6%,但在乙酸乙脂中提高2.9倍),而水溶性较葛根素增大很多(为葛根素的159.2倍);衍生物pKa值7.72呈弱碱性,符合药物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衍生物的油/水分配系数(P值)较小,说明其水溶性优于醇溶性,根据P值变化趋势可知,通过调节pH可以适当改变药物的分配行为;衍生物在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较葛根素差,主要原因是衍生物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建议密封保存;葛根素与衍生物的旋光度很相近,均为右旋,分别为0.190和0.182,说明衍生物中还存在葡萄糖基,因为5个手性碳全部在葡萄糖基上。对衍生物晶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不同的环境下结晶,得到了三种晶型,即不定型、针型和有对角线的不规则六面体型,为筛选出药效较好的晶型提供参考。本文制备的衍生物水溶性较葛根素有很大改善。因此,通过磺化反应的结构修饰可以改善葛根素类药物的水溶性等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便于后续药物制剂开发工作。
姜铁夫,陈济民,佟志清,王永华,李媛[8](2003)在《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备合成了葛根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DZ18),研究DZ18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HPLC法研究了DZ18静注后小鼠体内的脏器分布规律,对DZ18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了考察。结果:DZ18在心、脑、肝中浓度比较高,DZ18的血浆蛋白结含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药主要分布在心、脑等器官,有利于发挥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姜铁夫,陈济民,佟志清,唐沈海[9](2003)在《葛根黄豆苷元衍生物DZ18主要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葛根 4’ 氧代乙酸 7 羟乙氧基 黄豆苷元 (DZ18)的主要药效学。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脑缺血实验 ,常压耐缺氧实验 ,KCN中毒实验 ,跳台实验 ,考察DZ18的药效学结果。结果 :DZ18可显着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并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显着改善作用。结论 :DZ18作为一种全新化合物 ,对心脑血管作用明显。
姜铁夫,陈济民,王永华,王玲,焦华军[10](2003)在《葛根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制备合成葛根 4’氧代乙酸 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 (DZ18) ,研究葛根黄豆苷元衍生物DZ18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不同途径给药 :①大鼠颈静脉注射 10 ,2 0 ,3 0mg·kg-1DZ18;②大鼠灌胃给予DZ1880mg·kg-1,③肝门静脉注射 10mg·kg-1DZ18。结果 :大鼠经灌胃、肝门静脉、颈静脉交叉给予DZ18后 ,灌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2 1 95 % ,肝门静脉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82 0 1%。结论 :DZ18ig吸收生物利用度不高 ,本品宜静脉给药
二、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仪器 |
1.4 药品和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 |
2.2 MTT法对心肌细胞活力的测定 |
2.3 心肌细胞的分离 |
2.4 刺激方案设置 |
2.4.1 I_(Na)刺激方案 |
2.4.2 I_(to)刺激方案 |
2.4.3 I_(Ca-L)刺激方案 |
2.5 细胞电生理记录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DD对乳鼠心室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
3.2 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
3.3 DD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
3.3.1 DD对心室肌细胞I_(Na)的影响 |
3.3.2 DD对I_(Na)电流-电压(Ⅰ-Ⅴ)关系的影响 |
3.3.3 DD对I_(Na)激活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 |
3.3.4 DD对I_(Na)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的影响 |
3.4 DD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 |
3.4.1 DD对心室肌细胞I_(to)的影响 |
3.4.2 DD对I_(to)电流-电压(Ⅰ-Ⅴ)关系的影响 |
3.4.3 DD对I_(to)激活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 |
3.4.4 DD对I_(to)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的影响 |
3.5 DD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
3.5.1 心室肌细胞I_(Ca-L)的确定 |
3.5.2 DD对心室肌细胞I_(Ca-L)的影响 |
3.5.3 DD对I_(Ca-L)电流-电压(Ⅰ-Ⅴ)关系的影响 |
3.5.4 DD对I_(Ca-L)稳态激活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 |
3.5.5 DD对I_(Ca-L)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药苷类及其代谢产物的脑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苷类及其代谢产物对脑部疾病的作用 |
1.1 老年性痴呆 |
1.2 血管性痴呆 |
1.3 帕金森病 |
1.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1.5 脑外伤后的神经损伤 |
1.6 其他 |
1.7 体外评价 |
1.8 临床观察 |
2 苷类成分的脑组织分布 |
2.1 不能到达脑组织的苷类 |
2.2 能到达脑组织的苷类 |
3 苷代谢产物的脑组织分布 |
4 剂型对苷及其苷元的脑组织分布影响 |
5 小结 |
(4)大豆苷元双黄酮及其Mannich碱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豆苷元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1.1 双黄酮的研究进展 |
1.1.1 通过 C—C 键连接的双黄酮化合物 |
1.1.2 通过 C—O—C 键连接的双黄酮化合物 |
1.1.3 通过 C—C—C 键即亚甲基相连接的双黄酮化合物 |
1.2 大豆苷元结构改性的研究状况 |
1.2.1 大豆苷元的 7-位羟基改性 |
1.2.2 大豆苷元的 5′-位改性 |
1.2.3 大豆苷元的 8-位改性 |
1.2.4 其它位置改性 |
1.3 其它黄酮类化合物的 Mannich 反应研究进展 |
1.4 超声在黄酮类化合物修饰中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设计 |
第二章 大豆苷元双黄酮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测定方法 |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3 大豆苷元双黄酮的合成 |
2.1.4 大豆苷元双黄酮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产物分析与表征 |
2.2.1 大豆苷元双黄酮 |
2.2.2 8-羟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2.2.3 8, 3′, 5′-三羟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的 IR 图谱 |
2.3.2 化合物的 NMR 图谱 |
2.3.3 大豆苷元双黄酮的合成因素 |
2.3.4 正交试验 |
2.4 结论 |
第三章 大豆苷元 Mannich 碱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大豆苷元 Mannich 碱的合成 |
3.2 大豆苷元 Mannich 碱的盐酸盐制备 |
3.3 产物结构及表征 |
3.3.1 8-(N, N-二甲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2 8-(N, N-二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3 8-(N-异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4 8-(N-正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5 8-(N, N-二正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6 8-(N-正丁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7 8-(N, N-二正丁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8 8-(N-2-甲基-哌啶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9 8-(N-吗啡啉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10 8-(N-吡咯烷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11 8, 3′-二-(N, N-二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12 8, 3′-二-(N-2-甲哌啶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13 8, 3′-二-(N-吗啡啉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 |
3.3.14 8-(N-异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15 8-(N-正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16 8-(N, N-二正丙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17 8-(N-正丁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18 8-(N,N-二正丁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19 8-(N-吗啡啉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20 8-(N-2-甲基-哌啶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3.21 8-(N-吡咯烷基)氨甲基-7, 4′-二羟基异黄酮盐酸盐 |
3.4 合成因素影响 |
3.4.1 醛的种类影响 |
3.4.2 溶剂的影响 |
3.4.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5 摩尔比例的影响 |
3.4.6 不同底物的影响 |
3.5 结果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超声加速 Mannich 碱合成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测定方法 |
4.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反应溶剂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2.2 混合溶剂比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2.3 超声时间和操作方式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2.4 超声频率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2.5 超声功率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2.6 不同底物对 Mannich 反应的影响 |
4.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1.1 大豆苷元双黄酮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2 大豆苷元 Mannich 碱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3 超声加速大豆苷元 Mannich 反应的研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大豆苷元药剂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质 |
2 生物药剂学研究 |
2.1 吸收: |
2.2 分布: |
2.3 代谢: |
2.4 排泄:目前的研究表明, 进入血液循环的大豆苷元主要 |
3 药动学研究 |
4 制剂学研究 |
4.1 前体药物: |
4.2 微球和纳米粒: |
4.3 环糊精包合物: |
4.4 固体分散体: |
4.5 其他: |
5 结语 |
(6)乳酸葛根素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葛根素的药理、毒性研究 |
1.1.1 药理研究 |
1.1.2 毒性研究 |
1.2 临床应用研究 |
1.3 葛根素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 |
1.3.1 药物化学结构与新药设计 |
1.3.2 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
1.3.3 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
1.3.4 葛根素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 |
1.3.5 葛根异黄酮构效关系研究 |
1.4 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及剂型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立题的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2 乳酸葛根素的制备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仪器 |
2.1.2 主要试药 |
2.2 合成原理 |
2.3 工艺流程 |
2.4 制备方法 |
2.4.1 乳酸酰氯的制备 |
2.4.2 乳酸葛根素的制备 |
2.5 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 |
2.5.1 TLC |
2.5.2 柱层析 |
2.6 制备工艺优化 |
2.6.1 因素与水平选择 |
2.6.2 均匀设计表的选择及表头设计 |
2.6.3 实验方案及结果 |
2.6.4 实验结果分析 |
2.6.5 优化合成工艺的重复性实验 |
2.7 小结 |
3 葛根素及乳酸葛根素的结构表征 |
3.1 红外光谱(FI-IR) |
3.2 紫外光谱(UV) |
3.4 核磁共振(NMR) |
3.5 元素分析 |
3.6 小结 |
4 乳酸葛根素的稳定性考察 |
4.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1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建立 |
4.1.2 含量测定 |
4.2 影响因素的考察 |
4.2.1 高温试验 |
4.2.2 高湿试验 |
4.2.3 强光试验 |
4.2.4 不同pH 值的影响试验 |
4.2.5 空气中的氧的影响 |
4.3 小结 |
5 葛根素及乳酸葛根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
5.1 熔点测定 |
5.2 比旋光度测定 |
5.3 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5.3.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5.3.2 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5.4 pH 值对溶解度的影响 |
5.5 表观脂/水分布系数 |
5.6 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 |
5.7 pKa 值 |
5.8 小结 |
6 乳酸葛根素的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
6.1 抗心肌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 |
6.1.1 试液的配制 |
6.1.2 阳性对照溶液的配制 |
6.1.3 实验动物及检测仪器 |
6.1.4 试验方法与结果 |
6.2 抗心率失常的动物实验研究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6.3.1 实验材料 |
6.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4 小结 |
7 急性毒性实验 |
7.1 试验目的 |
7.2 试验材料 |
7.2.1 受试药物的配制 |
7.2.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7.3 试验的方法与结果 |
7.3.1 试验方法 |
7.3.2 试验结果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磺酸钠葛根素的合成及其相关理化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葛根素的生物活性及毒性研究 |
1.1.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
1.1.2 抗氧化作用 |
1.1.3 雌激素样作用 |
1.1.4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
1.1.5 抗癌及诱导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
1.1.6 葛根素的毒性研究 |
1.2 异黄酮的结构与理化特性 |
1.3 异黄酮的磺化反应研究 |
1.4 葛根素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磺酸钠的合成方法 |
2.1 直接合成法 |
2.1.1 顺丁烯二酸酯与亚硫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的加成反应 |
2.1.2 单酯烯酸与亚硫酸钠的加成 |
2.2 间接合成法 |
2.2.1 磺酸基的引入 |
2.2.2 钠盐的生成 |
3 磺酸钠葛根素的合成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路线的选择 |
3.2.2 目标产物的精制 |
3.2.3 结构表征 |
3.2.4 合成工艺条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衍生物的合成 |
3.3.2 衍生物的分离纯化 |
3.3.3 结构鉴定结果及分析 |
3.3.4 工艺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磺酸钠葛根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熔点 |
4.3 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4.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2 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4.4 稳定性考察 |
4.4.1 高温实验 |
4.4.2 空气的影响 |
4.5 PKA 值 |
4.6 油水分配系数(HBL/P) |
4.7 旋光度 |
4.8 本章小结 |
5 磺酸钠葛根素多晶型初步研究 |
5.1 药物的多晶型 |
5.2 药物制备过程中引起晶型转变的情况 |
5.3 多晶型对药物的影响 |
5.3.1 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
5.3.2 对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
5.3.3 对药效的影响 |
5.3.4 对工艺的影响 |
5.4 仪器与试剂 |
5.5 实验方法 |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后续工作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实验动物和药品 |
1.2仪器 |
1.3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葛根黄豆苷元衍生物DZ18主要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药品和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急性毒性实验[3] |
2.2 急性脑缺血实验[3] |
2.3 常压耐缺氧实验[3] |
2.4 化学性缺氧实验[3] |
2.5 跳台实验[4] |
3 讨论 |
(10)葛根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 |
1.2 药品及配置 |
1.3 仪器 |
1.4 方法 |
1.4.1 静脉插管术 |
1.4.2 给药途径的交叉实验 |
1.4.3 不同剂量的交叉实验 |
1.4.4 不同途径给药的实验方法 |
1.4.5 血药浓度测定 |
1.4.6 标准曲线制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颈静脉注射的药动学 |
2.2 肝门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的药动学 |
2.3 DZ18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
3 讨论 |
四、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苷元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D]. 匡怡. 扬州大学, 2019(02)
- [2]新型大豆素苯磺酸酯的细胞吸收利用与构性关系研究[J]. 彭游,熊小伟,胡华南,黄华南. 大豆科学, 2019(01)
- [3]中药苷类及其代谢产物的脑组织分布研究[J]. 宋伟,邬伟魁,张海燕,杨明. 中国中药杂志, 2012(02)
- [4]大豆苷元双黄酮及其Mannich碱的合成研究[D]. 薛颖. 河南工业大学, 2011(01)
- [5]大豆苷元药剂学研究进展[J]. 钱一鑫,何珺,李洪庆,康冀川. 中草药, 2008(09)
- [6]乳酸葛根素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D]. 兰作平. 重庆大学, 2008(06)
- [7]磺酸钠葛根素的合成及其相关理化性质的研究[D]. 张平平. 重庆大学, 2007(05)
- [8]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葛根黄豆苷元的小鼠体内分布研究[J]. 姜铁夫,陈济民,佟志清,王永华,李媛.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3(04)
- [9]葛根黄豆苷元衍生物DZ18主要药效学研究[J]. 姜铁夫,陈济民,佟志清,唐沈海. 中国药师, 2003(08)
- [10]葛根4’氧代乙酸7羟乙氧基黄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J]. 姜铁夫,陈济民,王永华,王玲,焦华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