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论文文献综述)
唐松林[1](2004)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农村现代化及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为背景,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和目标,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法论为指导,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企图通过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农村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农村教育与农村现代化作贡献。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背景是什么?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沉重的话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瓶颈在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瓶颈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宗旨的农村教师队伍,不仅是一个教师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发展虽然取得了伟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直难以克服的难题:包括“超编与缺人”、“人才溢流”、“人力资本贬值”、“素质提高难”、“劳动效益低:产品无出路”及“发展投入不足”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历史原因来看,一是退出规则缺失。如“民转公”教师事实是一种“民教民”型教师形态的变种,他们基础差、人数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经成为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的症结;二是投入方式失误。以县、乡为主的“投入方式”,实质是农民的投入,由于我国农民负担太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所难免;三是价值定位错位。农村教师虽然地处农村却远离农村,他们既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升学、又不能使回乡学生“有用”,他们成了社会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其社会地位因此难以提升,所以“劳动效益低”与“发展投入不足”因果关联;四是“提高规则”的痼疾。如“民教民”教师形态及其观念使农村教师远离专业化,师范教育长期薄弱难以满足农村教师匮乏之需等成为目前的“超编与缺人”、“人才溢流”、“人力资本贬值”、“素质提高难”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原因来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诸要素如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市场及教师个体没有承担起自身责任。如与农村教师发展有关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坐落在市(地)师范学院或大学(含教育学院)、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和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室)、电教仪器站与电大辅导站等机构。但这些机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们或因目标模糊或因各自的局限性难以承担教师教育重任,并且它们彼此隔离,各自为政,互不信任,争抢有限的教师发展资源(经费)。随着教师教育下移,校本培训虽然得到承认,但现代科学知识与信息资源难以进入农村学校,同时农村环境知识资源被忽视,大学专家与农村教师互不理解,农村教师特殊价值难以彰显。另外,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具有许多边缘特征,如农村教师“土生土长”、“工作方式半教半农”、“生活乡土化”及“教育对象回乡性”、“婚姻家庭两半户”、“学习进修走不出大山”与“环境艰苦性”等特征使农村教师发展受到种种局限。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笔者探讨了如下理论问题:一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价值是什么?二是农村教师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三是农村教师是如何发展的?四是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那么,对于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笔者提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论思想,作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方法论。 该理论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无逻辑起点也无逻辑终点的不断发展连续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伴随或贯穿于该连续体的连续性教育与管理活动。它通过协调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运用一定的规则,达到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实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该理论在方法论上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由哪些人或组织对农村教师发展进行维护?他们应该在教师发展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二是建立什么样的规则,以保证农村教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或水平?该理论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等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就“退出规则—使不合格教师‘出得去’”、“吸入规则—使优秀人才‘进得来’、‘愿意来”,、“价值规则—使农村教师对农村‘有用”,、“提高规则—使在职教师‘提得高”,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具体措施。如在价值规则中,我们利用农村教师“土生土长”、“工作方式半教半农”、“生活乡土化”及“教育对象回乡性”、“婚姻家庭两半户”、“学习进修走不出大山”等特征,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这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视角。 在“提高规则”中,专门论述了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与相应的课程改革。如
李明[2](2003)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至关重要。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为主线,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双重视角,对“三农”问题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包括前言和八章:“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考察;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历史溯源: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借鉴和经验;“三农”问题的现状: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未来前景。 前言包括:关于主题:新世纪沉重的话题,从“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的现实切入主题,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简明介绍,力图建构全面分析“三农”问题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从三今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社会历史考察。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来考察“三农”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论探讨进行梳理,得出符合规律性的理论观点;其次,以时间和空间二维拓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来观照“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置于世界历史和现实之中,考察其一般联系;再次,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两个维度来分析和探讨“三农”问题的发展与表现。 第二章探讨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突出。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试图自救和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种种尝试、探索和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各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和主张,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近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土地问题。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方案、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第三党与国民党的方案以及乡村建设派的尝试,都是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设想或方案。但各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不能成功的事实说明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 第三章回顾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涉及中国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农”问题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工业化的初步展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认识和处理“三农”fo]题的反思。 第四章考察“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以反思“左”的指导思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先导,汗启农村改革和现代化的创举,并向纵深发展,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主产力的发展,农村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进一步展开。 第五章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而廓清中国共产党 80多年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第六章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和教训D,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十条基本经验。第一,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第二,必须*、全局出发,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H工作的首位。第三,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第L,必须尊重友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乍卜比。龚、、必须坚持肯在二冲仆〕基本政策,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努力探索和工善:,村上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六,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话力。第七,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第八,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第九,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法治和基层民主,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第十,必须加强农民教育,促进?
黄小晶[3](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指出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叶茂[4](2000)在《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文中研究指明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九·五”期间,我们主动把教育推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坚持走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的路子,积极推进农村实用科技向农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实现科教兴农、科教兴市的跨世纪目标,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一、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着眼点,树立教育先行的观念近几年,我们主动开展
张德明[5](1994)在《农村成教应在科教兴农中唱好主角戏》文中研究说明农村成教应在科教兴农中唱好主角戏江苏/张德明在农村实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对于引导农民奔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农村成人教育在农村这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科教兴农的大舞台上,应充当什么角色呢?笔者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应当成为科教兴农的主角。一、...
二、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本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一、 农村 |
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 |
三、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研究现状 |
一、 本研究作为义务教育问题的视角 |
二、 本研究作为教师教育问题的视角 |
三、 “两种视角”的评价:试图建立第三种视角 |
第三节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
一、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
二、 本研究的方法论思想及方法线索 |
三、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 |
四、 本研究的性质及在教育学中的地位 |
第一篇 问题 |
第一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农村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
一、 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水平中的位置 |
二、 农村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瓶颈 |
第二节 农村教育现状影响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 |
一、 巩固与普及义务教育任务依然艰巨 |
二、 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
三、 信息化程度低和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落后 |
四、 中小学布局调整十分迫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 教师数量快速增长 |
二、 教师学历水平明显提高 |
三、 教师队伍基本实现公职化 |
四、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形成 |
第二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态势 |
一、 教师标准高学历化与专业化 |
二、 教师教育机构大学化与开放化 |
三、 教师数量资源更趋丰富 |
四、 教师继续教育力度加大 |
第三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 |
一、 超编与缺人 |
二、 人才溢流(brain-overflow) |
三、 人力资本贬值(depreciation of human capitol) |
四、 素质提高难:兼对“民转公”与“代课”教师素质分析 |
五、 劳动效益低:“产品”无出路 |
六、 发展经费严重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原因 |
第三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退出规则缺失 |
一、 “教师吃皇粮”体制强化了只进不退的教师用人体制 |
二、 “民转公”教师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发展的障碍 |
第二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方式失误 |
第三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价值定位错位 |
一、 “读书做官”观念使农村教师远离农村现代化 |
二、 政治运动对农村教师价值定位的不良影响 |
第四节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规则的痼疾 |
一、 “民教民”教师形态使农村教师远离专业化 |
二、 师范教育薄弱难以满足农村教师匮乏之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局限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责任不到位 |
一、 政府对于农村教师发展投入不足 |
二、 县、乡(镇)政府经常克扣农村教师工资 |
第二节 教师教育机构教育责任缺失 |
一、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职能淡化 |
二、 县进修学校难以适应农村教师大学化的要求 |
三、 教研室与仪器站等难以承担农村教师培训的重任 |
第三节 中小学用人自主权不到位与环境知识资源被忽视 |
一、 农村中小学用人自主权不到位 |
二、 农村环境(建构性)知识被忽视 |
第四节 农村教师特殊价值未彰显 |
一、 农村教师教育理念与其价值的背离 |
二、 农村教师行为的同质性掩蔽了农村教师的价值 |
三、 农村教师缺乏创造价值的独立人格 |
第五节 市场参与作用缺失 |
一、 缺乏与市场相应的教师流动规则 |
二、 缺乏与市场相应的教师教育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三篇 理论 |
第五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教师作为历史与政治问题的视角 |
一、 农村教师之于农村政治建设的作用 |
二、 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农村教师作为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视角 |
一、 农村教师是农村生产力(劳动者)的培养者 |
二、 农村教师促进个人与社会经济收益 |
第三节 农村教师作为文化发展问题的视角 |
一、 农村教师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 农村教师丰富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容 |
第四节 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问题的视角 |
一、 农村教师主导农村教育的发展 |
二、 农村教师促进培养人与培养农民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确立的依据 |
第二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群体目标 |
一、 使不合格教师“出得去”,达到“不超编”的目标 |
二、 使优秀人才“进得来”,达到“不缺人”的目标 |
三、 使教师素质“提得高”,达到“高素质”的目标 |
四、 重建农村教师“价值”,达到“高效益”的目标 |
五、 保证经费“高投入”,达到“高待遇”的目标 |
第三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个体目标:论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 |
一、 农村教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农村教师目的观 |
二、 农村教师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农村教师价值观与质量观 |
三、 农村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农村教师课程观 |
四、 农村教师应该怎样教学——农村教师教学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农村教师的特征的认识 |
一、 教师来源土生土长 |
二、 工作方式半教半农 |
三、 婚姻家庭“两半户” |
四、 生活方式乡土化 |
五、 教师教育资源非对称性 |
六、 教育对象“回乡性” |
七、 生存环境艰苦性 |
第二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 “连续带”与“一体化”教师教育理论的要求 |
二、 知识观转型的要求 |
三、 教师发展过程本质的要求 |
第三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要素及责任 |
一、 政府的责任 |
二、 市场的参与 |
三、 教师培养机构的责任 |
四、 中小学校的责任 |
五、 教师个体的责任 |
第四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则 |
一、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退出规则 |
二、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吸入规则 |
三、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规则 |
四、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提高规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篇 对策 |
第八章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关于同类问题的解决方式 |
一、 美国的情形 |
二、 英国的情形 |
三、 法国的情形 |
第二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一) |
一、 退出规则——使不合格教师“出得去” |
二、 吸入规则——使优秀人才“进得来”、“愿意来” |
三、 价值规则——使农村教师对农村“有用” |
四、 提高规则——使在职教师“提得高” |
第三节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二) |
一、 改造农村教师培训机构 |
二、 建设培训农村教师课程体系 |
三、 强化农村教师的入职教育 |
四、 变革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方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关于主题:新世纪沉重的话题? |
二. 开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
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理论意义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论视野中的“三农”问题及其定位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般论述 |
二. 列宁对俄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 |
三. 斯大林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
第二节 现代化与“三农”问题 |
一. 理论视角:现代化理论与“三农”现代化 |
二. 历史进程:从“文艺复兴”时的“三农”到“全球化”浪潮中的“三农” |
三. 世界背景:世界历史与现实中的“三农”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与“三农”问题 |
一. 传统: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与“三农”问题的发展 |
二. 现实:中国当代社会问题与“三农”问题的表现 |
第二章 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历史溯源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
一. 近代农民土地问题 |
二. 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各种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述评 |
一. 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 |
二. 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土地改革方案 |
三.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
四. 第三党的幻想式主张与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三农”问题的极端突出 |
五. 乡村建设派解决“三农”问题的尝试和失败 |
第三章 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提的创造 |
一. 中国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努力 |
一. 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农”问题 |
二.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艰难探索 |
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建立和农民的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 |
二. 工业化的初步展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中的“三农”问题与历史教训反思 |
第四章 “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第一节 思想解放的先声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启动 |
一. 党在“三农”问题上因循“左”的指导思想及其反思 |
二. 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农村改革思想的酝酿 |
三. 农村改革和现代化的创举 |
第二节 “三农”问题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
一. 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
二.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三. 农村精神文明不断进步 |
四. “三农”现代化的展开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 |
一. 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的特点和意义 |
第二节 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 |
一. 不断推进农村改革,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二. 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特点和意义 |
第三节 江泽民“三农”思想:继承、发展和创新 |
一.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用发展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 |
二. 江泽民“三农”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理论思考的特点 |
第六章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借鉴和经验 |
第一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 |
一. 英、美、日三国农民非农化模式 |
二.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
三. 国外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训和启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
第七章 “三农”问题的现状: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 |
第一节 “三农”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判断 |
一. 农业发展新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
二. 农村发展新阶段及其新特征 |
三. 新阶段新农民的新特征 |
第二节 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 |
第三节 新阶段“三农”问题的突出特点 |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未来前景 |
第一节 “三农”问题与WTO的挑战:新世纪对中国共产党的新考验 |
第二节 “三农”问题根本解决的方向和途径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阶段“三农”问题理论创新的基础 |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及体制改革:“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保障 |
三. 科教兴农战略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 |
四. 农村民主建设和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
五. 坚持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 |
六.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目标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四、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唐松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D]. 李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 [3]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4]在农科教结合中唱好主角[J]. 叶茂. 成才, 2000(01)
- [5]农村成教应在科教兴农中唱好主角戏[J]. 张德明. 山西成人教育, 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