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质朴”——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一、“素”——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王照[2](2021)在《方回酒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沃野,在千年的轮回中,诗与酒仿佛就已注定是不可分割的宿命。酒与诗也承载着我国古代文人的脱俗灵性与独特情感,从那时起,诗酒自结缘一家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诗经》滥觞,到魏晋时期的诗酒风流,再发展至唐宋已蔚为大观,诗酒文化在这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好酒、因酒闻之人,也有不少的文人因酒而传下千古佳话、趣闻,宋末的方回也位列其中,在大环境所属风气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进这场饮酒的盛宴中来。方回作为宋元之际着名的诗人、诗论家,在晚年归乡后闲来无事,醉心于诗文创作,并自比陆放翁,现存诗歌两千余首,均收录于《桐江续集》中,而在方回的这些诗歌里,酒诗就有五百余首,占其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本文以方回酒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百余首酒诗进程整理研读,归纳并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思想情感、审美意蕴等,并以此探讨方回酒诗在宋代诗歌以及整个酒诗史中的独特地位。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概述。从宋朝社会经济、饮酒风气、饮酒的文化背景与方回的个人际遇等方面来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第二章主要对方回酒诗中所蕴含着的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同时探索诗歌中酒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主要论述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从酒诗中体现出的生活化的特点、酒诗的用典,以及组诗的表现形式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章写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在于对以酒入诗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前朝酒诗创作内在结构和文化精神的总结,成为宋代诗酒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分析其酒诗中存在的不足。方回晚年对酒的吟咏从不曾停止,他的酒诗也是对其晚年心境的一个写照,是他在回顾成长经历、仕途经历时消忧解愁的良药,更是他坦然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如意时的慰藉。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方回的酒诗浸透着他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对方回酒诗的研究,可以使读者从另一方面认识方回其人及其诗歌特点,进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回诗歌以及文学贡献提供借鉴与依据。

普翠灵[3](2021)在《两宋之际笔记研究》文中认为两宋之际笔记拥有可观的数量和广博的内容。就现存70余部两宋之际笔记而言,举凡历史、文学、学术、地理等皆有所涉及,体现出了较高的文献价值。此外笔记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其亦承载了两宋之际笔记作者的文学追求、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两宋之际笔记不仅具有补正史之阙的历史学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宋之际的士人风貌,而且还可以从中挖掘出丰富多元的文学思想。有鉴于此,本文将以两宋之际为历史断限,以笔记文为研究对象,分四个章节对两宋之际笔记展开整体性的研究。第一章,阐释影响两宋之际笔记创作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宋金关系剧变下文人所迸发出的浓烈忧患意识,严酷激烈的党争下文人心态的静观内省,雅俗兼容的文化态势下文学创作观念的拓展。第二章,按照两宋之际笔记所含有的具体内容将其分为四类,主要为:有补于史的历史琐闻类,蕴含宋人文学思想的诗文轶事类,反映宋人考据精神的考据辩证类,宋金、宋丽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地理风俗类。第三章,探析两宋之际笔记所具有的创作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尚实与随意并存的创作理念,以忧愤哀恸和乐观旷达为中心的思想情感,平实质朴与意趣隽永兼具的语言风格。第四章,论述两宋之际笔记所蕴含的文学意义与文化价值,主要为以下三方面:记录了品评诗文的内容,体现了两宋之际丰富多元的文学思想;评述了两宋之际士人的精神风貌及行为方式,彰显了两宋之际士人既入世又出世的复杂风貌;记载了宋金之间民族交流融合的的过程,补充了两宋之际的正史之阙。

赵亦雅[4](2021)在《《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出发,是研究这两部书的基础。从创作动机而言,萧统编辑《文选》无疑受到了其父梁武帝的影响。就当时的文学风气而言,萧统也隐有树立文学风气、彰显文化实力的意图。《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首先是刘勰受到理想人格感召而意图纠正现实问题。此外,也有求文名以入仕的意图。齐梁诗坛有古今新旧之争的讨论,为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批评家都会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文心雕龙》和《文选》继承了自《诗大序》以来情志统一的诗歌观,而《文心雕龙》更明显地强调了诗歌秉情而作的特性。《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了对《诗经》的尊崇,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而造文”的代表,而萧统更重视它的典范地位。对于汉代诗坛,《文心雕龙》和《文选》提到的代表诗人和作品篇目基本吻合。在五言诗的起源问题上,刘勰以为五言诗源于先秦时期,而萧统则以为五言诗源于汉初的李陵诗。关于建安诗坛,《文心雕龙》的《明诗》《乐府》两篇提到的七位诗人除了徐干之外,《文选》都有收录,只不过刘勰出于乐府诗的雅正观而不喜三曹为代表的汉乐府诗作,显示了《文心雕龙》浓厚的辨体意识。对于正始诗坛,《文选》所选的三位诗人恰好是《明诗》里提及肯定的。《明诗》夸赞的左思和张华这两位西晋诗人,《文选》均以较多的数量收录。但是对于西晋诗坛,《文选》收录最多的是陆机诗,而《文心雕龙》以陆机诗为“繁”,显示了二书的不同看法。东晋诗坛玄风大盛,《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郭璞诗的肯定。在诗歌的评价标准上,刘勰不同意新变派一味追求辞采,更不像复古派对辞采、性情完全排斥,在当时的新变派和复古派之间采取了一种折衷的立场。《文选》既重视诗作的审美特色,看重“能文”,但也重视对儒家风雅精神的继承,显示出包容的态度。对于赋的起源问题,《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认同《诗经》、楚辞以及荀宋赋的开拓作用。汉魏时期骚赋混称现象常见,而《文选》和《文心雕龙》都不同程度地区别了骚、赋。二书都有意识地对赋的种类进行了区分,《文心雕龙》将赋分为“鸿裁之寰域”“小制之区畛”两大类,并对其内容和风格特色做了具体的说明。《文选》赋则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等十五类。先秦是赋的发轫期,《文选》和《文心雕龙》都谈到了荀子、宋玉在赋体发展史上的先导之功。对于西汉赋作,《文选》收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四位作家的八篇赋,而这四位也在刘勰称赞的“辞赋之英杰”里,然而刘勰肯定的枚乘赋未被《文选》收录。对东汉赋,二书均对班固、张衡、王延寿的赋作表示了肯定。二书不同之处在于《文选》还收录了班彪、曹大家、傅毅、马融的作品。对曹魏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王粲、何晏赋作的肯定。而刘勰称许的徐干未收入《文选》,以及《文选》收录曹植《洛神赋》、嵇康《琴赋》和祢衡《鹦鹉赋》,刘勰在《铨赋》中并未提及。对西晋赋,《文心雕龙》与《文选》共同肯定了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四位作家的赋作。二书不同在于《文选》对木华、向秀赋作的肯定。对东晋赋,二书都表达了对郭璞赋作的肯定,不同在于刘勰认为袁宏也是此时的代表作家,而《文选》收录了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重视赋这一文体的政治功能。刘勰认为赋应当秉承教化作用,反对那些过分华丽臃肿的作品。《文选》对赋的政治属性的重视表现得更为突出。京都、郊祀、耕藉等居赋类乃至全书之首,这些赋作均与国家统治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说,《文选》《文心雕龙》都体现了情采兼备、文质彬彬的赋学观。这是由二书的编撰宗旨决定的。二书对代表作家的评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有很大不同。尤其表现在对待西晋作家的态度上。潘岳的赋作受到萧统重视,盖因其情深意浓、善用典故、文辞清绮的特点。刘勰并不推崇晋代作品,而且更强调赋的讽谏意义。对颂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突出强调了其“美盛德”的特性;刘勰推崇摹仿《诗经》古颂的颂文,而《文选》所收五篇颂文中有三篇在立意和体制上都与古颂文相异。在赞的起源问题上,萧统与挚虞相同而与刘勰不同,《文选》单独列“史述赞”一类,而《文心雕龙》所论赞文包括了《文选》中的“赞”和“史述赞”两类,这显示了二书文体分类观念上的不同。对铭这一文体,《文心雕龙》与《文选》都指出铭文简约润泽的特点,在铭文的选篇上,刘勰最为推重的是师法《尚书》的蔡邕之作,而萧统则推重典雅华美的陆倕铭文。对于箴文,《文选》只收一篇《女史箴》,既与箴文的政治敏感性有关,也与《文选》对辞藻华美的重视程度有关,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官箴王阙”类箴文的衰落。刘勰推重师范《虞箴》的扬雄等人的箴文,既与贯穿全书的师法经典的观点一致,也反映出了他重视“矢言之道”的政治胸怀。对于“诔”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潘岳的认可,此外刘勰还推重东汉的诔文作家。刘勰认为诔文中的叙述哀情是在记颂功德之上的引申,但是《文选》所收以叙哀浓厚的曹植诔文为首,入选最多的潘岳诔文也为情感充沛之作。《文选》所选诔文实际上反映了魏晋以来诔文偏重于抒发哀情的趋势,而刘勰意图规范诔文文体,更以“大夫之才”的眼光看待诔文的写作。对于碑文,《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蔡邕作为碑文的代表作家,《文选》所收碑文种类则较《文心雕龙》更广。梁武帝推行儒学、宣扬勤政,故而孙绰碑文中评定人物时浓重的玄学痕迹使其未被收入《文选》。刘勰只论及墓碑文并且强调墓碑文的铭功作用,与墓碑文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有关。对于哀文,《文心雕龙》和《文选》对它的施用范围有着不同认识,前者重视潘岳为幼子所作的哀辞,而后者选择的是潘岳悼念妻子而作的《哀永逝文》。同时,二书对哀策文的性质认识不同,刘勰由读策告神的祭祀传统将之置于《祝盟》篇中,而萧统则将之归于“哀”类。对于吊文,二书的注意力均在怀古类吊辞,这与二书性质以及其他两类吊辞难于流传有关。对陆机《吊魏武帝文》的认识,再次反映了二书对简约文风的不同态度。萧统对任昉表文十分重视,任昉之文兼具文雅和华采,这正契合萧统的审美趣味。曹植之文则是刘勰所提倡的情理和辞采的统一。刘勰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是从经国大业的立场上去理解和看待表文的。《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出对武檄的强调和重视。陈琳极富文采的檄文与萧统重视艺术美的观念十分契合。刘勰在谈论檄文的写作规范时展示了他的军事思想,其中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刘勰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兵以定乱、厉辞为武、重视战前谋划、兵诈相参等方面。从《文心雕龙》与《文选》的评选的范围看,《文选》不录经、史、子,与刘勰的大文学观不同。在评价标准上,面对当时“文过其意”的文风,二书兼重情采。在选定各类文体时,刘勰重视作品的正式和传统写作规范,而萧统并不重视这一点。在审美标准上,《文心雕龙》和《文选》均重视典雅。对陆机、潘岳作品的评、选反映了《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辞繁简的不同态度。《文选》对西晋作家的重视反映了萧统对绮丽文风的欣赏,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列《风骨》为其艺术理想。在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学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功能,包含功利用途和道德属性,尤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回避的特征。从文学的国家政治属性而言,刘勰重视各类文体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文选》则可以称之为一项优秀的国家文化工程。这是二书不容忽视的政治属性。

周晓琴[5](2021)在《谢灵运诗歌清代接受研究 ——以清代诗话和古诗选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清诗话中,毛先舒、王夫之,叶燮等人出于矫正明前、后七子刻板僵化复古的目的,从谢诗有汉魏风骨、谢诗的排偶不应承担亡古诗之过、以及肯定谢诗新变等角度出发,对何景明提出的“古诗亡于谢”这一观点做了层层深入的批驳。王士禛、方东树等人对谢灵运对山水诗的开创之功论述颇多,对谢灵运山水诗开创者地位的定型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方东树等人多论杜诗超越谢诗,体现出他们“尊盛唐六朝”的审美倾向。此外,清代诗话对谢诗语言和风格亦多有关注。语言层面围绕“自然”这一特色而论,总体对谢诗语言持肯定态度。就风格层面而言,受唐宋诗之争的影响,清代文人对谢诗的风格有潘德舆等人论“谢诗无真气”与方东树持“谢诗乃是学者之诗”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此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与偏颇之处。清代古诗选本中对谢诗的评语既是清代选诗者对谢灵运诗歌接受的直观体现,也是他们宣扬自己文学理论和审美理想的载体。清初陈祚明和王夫之在格调、神韵视野下,对谢诗合乎格调、神韵之处做了论述,并借此阐述了自己对格调和神韵的见解。王、陈二人围绕情景论对谢诗的阐释起到支撑二人诗学理论的作用。在章法、语言层面,清代选诗者对谢诗多有论及,其中沈德潜论“诗中用经,无如康乐”和张玉谷从艺术层面对谢诗的批评较为出新。通过对比研究清代诗话中关于陶谢和鲍谢的地位高低的争论,可以看出清代文人对谢灵运诗史地位的认识。对古诗选本的比较研究,可以探索谢诗在清古诗选本中接受情况的承继与流变。清代各个古诗选本在选诗篇目上有差异,这体现出选本作者作为独立个体在选诗标准和审美理想上的差异。同时,它们亦有相同相似之处,对谢诗的接受,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沈德潜《古诗源》影响颇大,而张玉谷《古诗赏析》在选谢篇目和评语上对《古诗源》都多有继承,这证明清代古诗选本之间存在着承继与流变。从清代诗话和古诗选本来看,清代文人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推进了谢诗进一步的传播和经典化,也推动了清代文人对六朝文学的重塑。

王肖南[6](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林雪儿[7](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董蕊[8](2021)在《田同之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田同之作为清初中期过渡时期一个诗词兼擅的文学家,他的诗词理论及作品不仅代表着他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诗坛、词坛以及诗风、词风演进的微妙变化。本文除了将田同之的诗词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到田同之诗词呈现出的相同的审美旨趣之外,也会结合大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学演进的趋势探究他的诗词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的过渡作用。本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田同之的家世生平、性情特征、交游情况的梳理,考察田同之的为人处世和性情特征,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其作品审美风貌的形成原因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现有的田同之的词学领域的文献资料考察田同之的词学观念以及词学风格,并结合大的时代背景与文学背景考察田同之词对清代最大的两个词学流派—“浙西”与“常州”之流变中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田同之所存的词论中可以看出他主张情、韵兼采的词学创作理论,强调词体的独立性地位,讲究寄托,崇尚空灵淡远的审美风尚,而从他的创作中则可以进一步印证他的词学主张并能从中发现清代词学发展流变的一隅。第三章,重点对田同之诗歌理论以及诗歌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总结他诗论中呈现出的以“神韵”为主导兼宗杜诗的诗歌理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诗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考察田同之以清远含蓄为主导而又兼采各家之长的诗歌艺术风格。此外,在康乾盛世之音的潮流下,田同之的诗与词呈现出一种共通的审美倾向,即以“雅”为最高追求,务求去陈言俗语,清秀高雅。

付航[9](2021)在《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文中指出欧阳修作为北宋文豪名儒、士子宗师,在建功立业、入世扬名之余,一生都保持着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作风,其笔下也随处可见对远离尘俗、返璞归真的隐逸精神的赞美,对归隐田园、纵情渔樵的退隐生活的勾勒,以及对于进退出处、仕隐之择的反思,这几乎贯穿了他年少入仕、两度遭贬、老居高位的人生全过程。这种强烈的归隐情结,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生发原因,也导致了欧阳修晚年放弃政治高位,毅然致仕归隐的最终结局,并对北宋士子乃至宋代的仕隐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对欧阳修归隐情结及相关影响作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陈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是论述欧阳修归隐情结的阶段性发展情况。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发展,始于天圣八年(1030),终于熙宁四年(1071),几乎贯穿了其人生的全阶段,包括对不慕名利、出处有节的隐士精神的赞美,对自我淡泊本心与闲居生活的欣赏,对出处进退的考量,对毅然退隐的决心的表达等。细究相关的三百多篇作品,可发现他的归隐情结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天圣八年-景佑二年为萌发时期,表现为“官闲同小隐”;景佑三年-庆历四年为迷茫时期,表现为“官闲倦朝市”;庆历五年-皇佑三年为发展时期,表现为“事与心违始乞身”;至和元年-熙宁四年为成熟时期,表现为“只思相伴老渔樵”。第三部分是探究欧阳修归隐情结产生的原因。欧阳修归隐情结及最终致仕归隐行为的产生是由多重因素所决定的:从思想观念的层面来看,与其轻名利、乐田园、爱丘山的本心,以及渴望归隐、远离世俗的素愿有关,这是根本原因;从政治经历的层面来看,与其两度被贬、屡面风波,特别是晚年遭濮议、飞语之祸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是其归隐的主要原因;从自身健康状况上来看,欧阳修年龄的增长,衰病的加重,直接导致了其入仕进取心的最终磨灭;而从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来看,北宋对于致仕文人的丰厚待遇则为其致仕求隐提供了很大支持,使其能够安然归隐。第四部分是研究欧阳修归隐后的主要活动。从个人生活的角度上看,欧阳修实现了躬耕田园、优游山水、五物为伴的闲雅生活,在这种生活中,酒占据了最突出的地位,蕴含着其复杂的人生态度和仕隐观;从社交活动的角度来看,欧阳修虽然身处田亩,交游对象却以仕宦人群为主,但其交游内容与目的又全无政治气,体现出他一心求隐的老年心态;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欧阳修的诗、词、文在内容、形式上基本都实现了趋于“老淡”的转变,这不仅是其归隐心境的体现,也是北宋致仕文人在文艺趋向上的共同特点,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不论是从哪个角度上看,其致仕归隐生活都具有传统隐士与致仕文人的双重身份特点。第五部分是论述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影响。正如韩琦、苏轼、苏辙等人所言,欧阳修对于归隐的坚持,对于出处进退的清醒,对于提前致仕的毅然,异于众人、“远迈前贤”。更由于他被宋人崇为“一世学者宗师”的地位,对宋代的仕隐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北宋的仕隐融合,也对宋代勇于知止、重视晚节的致仕观念乃至致仕风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欧阳修的归隐思想还直接影响了作为宋代仕隐典范的苏轼,从而促进了宋代隐逸方式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第六部分是结语。欧阳修其人并非只如学界对其的惯有定义——“古文大家”“宋代名儒”般单一,他还是一个积极崇隐、迫切思归的清高文人,具有隐逸精神与隐士操守的六一居士。他的归隐情结也并非仅仅迫于晚年政治压力而以退全己,而是贯穿人生始终,具有复杂的变化过程与产生原因。在致仕归隐后,欧阳修的主要思想活动兼具传统隐士与北宋致仕文人的双重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其归隐情结与致仕行为,更直接影响了以苏轼为首的大批北宋文人,不仅对于北宋的仕隐融合和致仕观念产生了一些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隐逸方式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

王冬悦[10](2021)在《王崧舟“诗意语文”观照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文中研究说明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是一种价值取向审美的,富有情感的,关注体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托是言语实践,途径是多元互动,目的是寻求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诗意语文”理念自提出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引起了学界不少议论和探讨,但其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中甚少提及,基于这一空缺和“诗意语文”自身的价值,本文对该理念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提炼,分析出“诗意语文”的理念的本意旨归,以及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意义,得出“诗意语文”教学的核心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关照实意真情;凸显课文文本,关怀画意诗;重视课堂气氛,关注师生传情,总结出诗意语文的关键核心是一个“情”字,同时也指出该理念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从王崧舟“诗意语文”主要关注与实践的小学阶段教学和评课中发掘经验,借鉴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智慧,对其古诗词教学部分进行课例分析与总结,从教学实际中探究出古诗词教学的正确途径和优化方法,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与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关联性和同一性,尝试将教学中的经验借鉴迁移过来,形成适用于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方案。第三部分以高中古诗词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和高考的考察出发,从“诗意语文”的角度找出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使用上文分析的“诗意语文”理念下的教学特点为高中的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高中古诗词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的具体措施。从确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给出古诗词教学的“诗意”方案,以便于教师具体践行,同时也给出了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建议与方法,在教学中做到诗意忘我,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用“诗意语文”的理念指导高中古诗词的教学。第四部分以三首古诗词的教学实例为例,展示“诗意语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古诗词应该如何教学,以期为高中的语文教学提供详实的案例参考,更加清楚地说明“诗意语文”理念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二、“素”——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素”——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方回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酒诗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回人生际遇及酒诗创作背景
    第一节 方回的人生际遇与酒
    第二节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饮酒之风
    第三节 酒与文人心理的契合
第二章 方回酒诗中的情感寄托
    第一节 闲适恬淡的心境
    第二节 嗟贫叹老的感伤
    第三节 感旧抒怀的慨叹
    第四节 家国情怀的书写
第三章 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生活化
    第二节 对组诗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典故的运用
第四章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与局限
    第一节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
    第二节 方回酒诗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两宋之际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两宋之际笔记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时代剧变与文人忧患意识的勃发
    第二节 党争迭起与文人心态的静观内省
    第三节 雅俗兼容与文人创作观念的拓展
第二章 两宋之际笔记的内容分类
    第一节 历史琐闻类笔记——记靖康、谈旧闻、论名人
    第二节 诗文轶事类笔记——评诗歌、论曲词、记文事
    第三节 地理风俗类笔记——述沿革、记风俗、考古迹
    第四节 考据辩证类笔记——释文字、论典故、辩名物
第三章 两宋之际笔记的创作特征
    第一节 尚实与随意并存的创作理念
    第二节 以忧愤哀恸与超脱旷达为中心的思想情感
    第三节 平实质朴与意趣隽永兼具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两宋之际笔记的文学意义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体现了两宋之际多元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 彰显了两宋之际特殊的士人风貌
    第三节 补充了有关两宋之际的正史之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4)《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产生
    第一节 社会思潮和文艺风气
        一、儒学复兴与文化政策
        二、文坛风尚与文学新变
    第二节 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
        一、萧统: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人
        二、刘勰:渴望建功立业的文士
    第三节 不同的编着动机
        一、《文选》的编纂
        二、《文心雕龙》的撰着
第二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上)
    第一节 刘勰与萧统的诗歌思想
        一、齐梁诗坛与刘、萧诗论
        二、对历代诗歌的评选
        三、诗歌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刘勰与萧统的赋体观
        一、对赋的基本认识
        二、对历代赋的评选
        三、赋体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下)
    第一节 论颂、赞、铭、箴
        一、颂文观及其评选
        二、“赞”与“史述赞”
        三、铭文观及其评选
        四、箴文观及其评选
    第二节 论诔、碑、哀、吊
        一、诔文的性质与功用
        二、碑文观辨疑
        三、哀文的产生与功用
        四、吊文观的异同
    第三节 论章表、檄文
        一、章表的性质与功用
        二、檄文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章论
    第一节 评选范围
    第二节 评价标准
        一、情采兼重的倾向
        二、辨析文体的差异
        三、审美趣味的异同
    第三节 政治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谢灵运诗歌清代接受研究 ——以清代诗话和古诗选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清代诗话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
    1.1 清代诗话论“古诗亡于谢”
        1.1.1 毛先舒等人论谢诗存“古法”
        1.1.2 王夫之等人论谢诗为“古诗”
        1.1.3 叶燮等人论谢诗变古出新
    1.2 清代诗话论谢灵运山水诗
        1.2.1 清代诗话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创地位
        1.2.2 清诗话论唐代诗人对谢灵运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1.3 清代诗话对谢灵运诗风的争论
        1.3.1 清代诗话论谢诗语言
        1.3.2 清代诗话论谢诗风格
第2章 清代古诗选本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
    2.1 格调、神韵论视野下的谢灵运诗歌接受
        2.1.1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论谢诗格调
        2.1.2 王夫之《古诗评选》论谢诗神韵
    2.2 情景论视野下的谢灵运诗歌接受
        2.2.1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论谢诗之情景抒写
        2.2.2 王夫之《古诗评选》论谢诗之情景抒写
    2.3 章法、语言论视野下的谢灵运诗歌接受
        2.3.1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论谢诗章法
        2.3.2 王夫之《古诗评选》论谢诗语言
        2.3.3 沈德潜《古诗源》论谢诗语言
        2.3.4 张玉谷《古诗赏析》论谢诗语言
第3章 比较视野下谢灵运诗歌的清代接受
    3.1 清代诗话中的陶谢、元嘉三大家接受情况对比
        3.1.1 清诗话中陶谢接受情况对比
        3.1.2 清诗话中元嘉三大家接受情况对比
    3.2 清代重要古诗选本对谢灵运诗歌的比较接受
        3.2.1 选诗数量及选诗标准对比
        3.2.2 古诗选本之间的承袭和新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1.1 庄子之远游
        1.1.1 虚静之心
        1.1.2 无待之游
        1.1.3 “远”为“游”之空间
    1.2 玄远
        1.2.1 言外之意
        1.2.2 方外人生
        1.2.3 玄对山水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1.3.1 “心源”说
        1.3.2 禅之妙悟
        1.3.3 即色是空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第2章 远“意”之思
    2.1 思之主体
        2.1.1 文人阶层
        2.1.2 文人之“隐”
        2.1.3 文人宇宙观
    2.2 远之意趣
        2.2.1 意外之意
        2.2.2 趣远之心
        2.2.3 平淡天真
        2.2.4 萧散简远
    2.3 远之为境
        2.3.1 形者融灵
        2.3.2 境生象外
        2.3.3 空灵冲淡
        2.3.4 思与境偕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3.1 高远
        3.1.1 直立巨嶂式
        3.1.2 龙脉叠架式
    3.2 深远
        3.2.1 迂回穿插式
        3.2.2 倾斜散布式
        3.2.3 深远偏胜式
    3.3 平远
        3.3.1 平展开合式
        3.3.2 平远小景式
    3.4 阔远
        3.4.1 一角半边式
        3.4.2 一河两岸式
        3.4.3 千里江山式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4.1 静观
    4.2 游观
    4.3 妙悟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5.1.1 “三远”法构图
        5.1.2 以“远”造境
        5.1.3 “远”之超越时空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结论
附录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田同之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田同之其人——诗学世家,性情雅致
    第一节 名士之邦风气的浸染
    第二节 家庭文化的熏陶
        一、诗学世家,书香门第
        二、为官清廉,不慕名利
    第三节 从文学交游观其雅淡性情
        一、与“群雅堂八友”
        二、与“姻亲世交”
        三、与门生交游
第二章 田同之词——去广陵之绮艳,开常州之先河
    第一节 田同之所处的词坛背景
        一、盛而复衰的清初词坛
        二、广陵、阳羡词风渐趋没落,浙西词派独树一帜
    第二节 情韵兼采的词学观
        一、为词尊体,别有寄托
        二、神气为主,清空尚雅
    第三节 田同之词学创作:自然清雅,寄慨身世
        一、自然清雅:承袭王士禛之“神韵”与浙派之“清空醇雅”
        二、寄慨身世:开常州词派寄托之先河
    第四节 田同之词去广陵绮艳词风之表现
第三章 田同之诗歌
    第一节 以“神韵”为主导兼宗杜诗的诗学观
        一、心折渔洋,追步“神韵”
        二、继承家学,宗法杜甫
    第二节 田同之诗歌创作:转益多师,兼采众长
        一、远承渊明之恬淡
        二、近取“神韵”之清雅
        三、宗法杜诗之沉郁
余论 清初诗坛词坛趋雅风潮中的田同之诗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综述
        二 宋代隐逸文化研究综述
        三 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阶段性发展
    第一节 天圣八年-景佑二年:官闲同小隐
        一 对于他人归隐精神的赞美
        二 对于自我归隐志趣的表达
        三 归隐情结的书写方式
    第二节 景佑三年-庆历四年:官闲倦朝市
        一 对于他人归隐精神的伤感化书写
        二 对于自我归隐志趣的伤感化书写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现实性认识
    第三节 庆历五年-皇佑五年:事与心违始乞身
        一 对于归隐主题的无感情化书写
        二 对于仕隐矛盾的频繁抒发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多层次认识
    第四节 至和元年-熙宁四年:只思相伴老渔樵
        一 对于归隐主题的明确化态度
        二 对于归隐意愿的坚决化表达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总结性认识
第二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生发原因
    第一节 性情所趋,本心所向——根本原因
        一三 教并用的文化背景与隐逸风气
        二 欧阳修的双重性格与三层“本心”
    第二节 风波四起,难以全节——主要原因
        一 青壮年时期的仕宦经历与仕隐心理
        二 晚年时期的仕宦经历与仕隐心理
    第三节 年岁渐长,衰病为累——直接原因
        一 青壮年时期的衰病问题与仕隐心理
        二 晚年时期的衰病问题与仕隐心理
    第四节 去就异昔,退无可忧——客观支持
        一 欧阳修自身物质条件的变化
        二 北宋致仕制度的完善与宽厚
第三章 欧阳修的致仕与归隐生活
    第一节 以酒为寄,聊志五乐——个人生活
        一 “身闲”与“心雅”的生活基调
        二 欧阳修对酒的态度转变
        三 个人生活总体特点
    第二节 酬文萃友,以慰老寂——社交活动
        一 两次重要聚会
        二 酬唱赠答活动
        三 社交活动总体特点
    第三节 为概平生,老淡成趣——文学创作
        一 诗歌创作的新特点
        二 词作创作的新特点
        三 散文与诗话创作特点
        四 文学创作总体特点
第四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影响
    第一节 促进交流,出处无间——对北宋仕隐关系的影响
        一 北宋初期的仕隐语境
        二 欧阳修对于仕隐融合的促进
    第二节 致仕关德,进退有节——对北宋致仕观念的促进
        一 北宋初期的致仕风气
        二 欧阳修对于致仕观念的促进
    第三节 身隐不成,则隐己心——对苏轼归隐思想的影响
        一 欧阳修的归隐情结对苏轼的影响
        二 欧苏对“心隐”的探索与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王崧舟“诗意语文”观照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及其内核
    第一节 关于“诗意语文”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诗意语文”的形成过程
        二、“诗意语文”理念的内涵
        三、“诗意语文”理念的不足
    第二节 “诗意语文”的内核——“情”
        一、突出学生主体,关照实意真情
        二、凸显课文文本,关怀画意诗情
        三、重视课堂气氛,关注师生传情
第二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经验与智慧
    第一节 “诗意语文”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经验
        一、诗意地进行教学提问
        二、诗意地感受诗词文化,分析诗歌结构
        三、诗意地引入诗歌背景,解读诗歌技法
        四、评价诗意的教学模式
    第二节 “诗意语文”理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咬准题目字句,坚实理解基础
        二、掌握背景技法,提升鉴赏层次
        三、析出情感哲理,熏陶认知品味
        四、体会意境审美,感悟诗词魅力
        五、意会诗风语感,培养诗意感知
第三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运用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与考察的内容分析
        二、课堂教学缺乏诗意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诗意语文”理念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经验的迁移
        二、“诗意语文”理念中的古诗词教学经验借鉴
第四章 基于“诗意语文”理念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品评
    第一节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与品评
    第二节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与品评
    第三节 《雨霖铃》教学设计与品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四、“素”——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方回酒诗研究[D]. 王照.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两宋之际笔记研究[D]. 普翠灵.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D]. 赵亦雅. 山东大学, 2021(10)
  • [5]谢灵运诗歌清代接受研究 ——以清代诗话和古诗选本为中心[D]. 周晓琴. 河北大学, 2021(02)
  • [6]“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7]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8]田同之诗词研究[D]. 董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D]. 付航. 兰州大学, 2021(02)
  • [10]王崧舟“诗意语文”观照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 王冬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标签:;  ;  ;  ;  ;  

“质朴”——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