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实施“阳光抢险工程”

市南区实施“阳光抢险工程”

一、市南区实施低保“阳光救助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滕媛,党航,李伟,马建东,董志刚,宋喆,柳栋,邵华[1](2020)在《不忘初心担使命 勠力同心谱新篇——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盘点》文中指出2019年,青岛市市南区坚决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深度融入全市"十五大攻势",强化"工作落实年"推进措施,打响全区"3618攻坚战"。对标深圳市福田区,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打造青岛国际大都市的"客厅"。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苦干实干、奋勇争先,2019年市南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时尚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传承与创新,专注与磨砺,市南区在各个方面争创一流,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

马旭[2](2018)在《社会正义视角下青岛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但也产生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社会状况,更需要社会救助为陷入生活困境中的居民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维护社会的基本正义。社会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为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青岛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社会救助发展较早且快,可以为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本研究的思路框架是:社会正义理论为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社会救助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会正义的达成。进而,本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在社会正义的视角下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社会正义的理论和文献,通过对青岛市部分困难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了其生存状况,结合中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的理念、政府的政策中关于社会正义和社会救助的主张,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青岛市社会救助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和比较研究。通过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本研究发现: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改善社会政策改进制度,尤其是改进社会救助制度,通过制度的改变带来公民社会正义观念的形成、激发多种社会参与主体共同促进社会正义。最高宪法、党的理念以及政府政策有很多关于社会救助和社会正义的表达和主张,为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青岛市的社会救助状况总体上取得很大成效走在全国前列,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正义,但是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所差距;青岛市探索出了比较好的社会救助机制,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可以被我国其他地区的社会救助所借鉴,但是基层救助力量仍旧薄弱并缺乏法制的保障。针对青岛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期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正义。

李盎[3](2018)在《青岛市社区矫正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文中认为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在刑罚人道主义思想和行刑社会化思想下的一种兼具人道和经济的方式处理罪犯的矫治模式。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意味着社区矫正在我国受到更高的重视。但同时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一些做法大多借鉴了国外的社区矫正制度,而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在我国从正式试点到现在不过十来年时间,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法律规范,再加上长期形成的观念阻碍等问题,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此,社区矫正在我国有着迫切的发展需求。为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社区矫正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以青岛市社区矫正为案例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式,对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一轮详细的调查。本次调研有多重目的:第一,全面了解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发现青岛市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第二,通过调研,也是不断向社会公众宣传社区矫正的过程,帮助公众了解社区矫正制度,引导民众正确看待社区矫正工作和社区服刑人员,进而促使民众参与到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中来;第三,通过调研加强与地方司法机构的联系,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报告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意义及目的,调查时间及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青岛市社区矫正现状,在介绍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上,主要是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青岛市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存在刑罚惩戒力度低、工作衔接不畅、矫正队伍建设滞后、管理教育方式单一、检察监督制度不完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缺少统一的社区矫正法、社会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社区矫正管理制度不完善;第四部分是对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针对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提出增强社区矫正执法力量、强化部门间衔接协作、加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教育方式、完善检察监督制度的建议。最终通过此次调研力图对青岛市社区矫正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杜瑶[4](2011)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正式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为“低保”制度)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毋庸置疑,在“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低保”对象)是其直接受益者和落脚点,因此对它进行研究和探索是完善我国“低保”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纵向研究其动态变化情况更是能间接的反应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低保”制度的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能为加强“低保”对象的动态化管理提供一个借鉴渠道,因此非常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青岛市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幅度也相应的较为剧烈,因此城市贫困问题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青岛市从1994年开始就先于全国展开了“低保”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市南区是青岛市“低保”制度实施的示范区,“低保”的实践及管理工作相应的也比较规范和有序,制度实施的16年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社会效果,同时,制度延续的长时性也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本文以青岛市市南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16年中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条规律,首先,“低保”对象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动态发展态势,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纳入“低保”制度的市民越来越多。其次,“低保”制度本身肯定存在着一些吸引“低保”对象“进入”的因素。第三,在“低保”对象中,大部分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上升。最后,“低保”对象的动态化管理较难得到有效地实施,这为部分“低保”人员“只进不出”提供了条件。在得出这些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揭示导致这种变化与规律的影响因素。客观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三部分;主观原因则主要从“被动低保”和“主动低保”两方面进行阐述。在深层次的剖析隐匿在动态变化背后的一系列内在问题之后,提出了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概念,并对其产生原因、基本特征以及非预期后果等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以宏观经济、社会大众、个人思想、制度政策四个方面为出发点,提出了解决“低保”对象动态变化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张芝辉[5](2011)在《当代青岛慈善事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市政府对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与改造,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慈善组织进行接收与改组,使其由民间自愿创办的慈善机构转变为由官方主导的救济机构。同时,还创办了一些新的社会福利机构,在城乡广泛开展救灾救济工作,以满足建国初期各类弱势群体的需要。这些措施的实行,导致了青岛民间慈善事业的衰退,直至最终淡出人们的生活,形成由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救助的格局。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青岛慈善事业开始复苏。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青岛慈善事业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由民间创办的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慈善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本文对当代青岛慈善事业研究分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考察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青岛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由于建国初期中国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青岛市政府对待旧中国的慈善事业,采取否定态度,认为慈善事业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必须对旧社会留下来的慈善机构、团体等进行了取缔、改组、接收。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青岛民间性的慈善组织不复存在,民间性的慈善事业逐渐衰熄。第二部分概述了改革开放后青岛慈善事业的复苏。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政府和民间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青岛慈善事业开始复苏。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开始出现。这些都为九十年代中后期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青岛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主要从慈善组织建立、慈善组织发展、慈善组织管理、慈善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青岛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进行探析。第四部分以青岛慈善总会和青岛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例,对青岛慈善组织进行个案分析。本章对这两个慈善组织的历史、管理与决策、资金募集、项目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青岛慈善组织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展示。第五部分阐述了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章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青岛慈善事业的影响,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张大维[6](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陈超[7](2009)在《城市贫困夹心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被誉为社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了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以财政为支撑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城市贫困夹心层的产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以低保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贫困夹心层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都相对脆弱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潜在因素之一。本文将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通过分析城市贫困夹心层产生的制度化原因、贫困夹心层生活的现状及现有社会救助制度在贫困夹心层救助方面的缺失,对加强贫困夹心层救助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线的“一刀切”特性,提出低保群体的“身份化”特征这一新说法,“身份化”使得低保群体在享受低保金的同时,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社会慈善救助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权。在“应保尽保”基本实现,低保家庭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实际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同时,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实际收入仅仅略高于低保线,不在低保保障的范围之内,相应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救助政策也极少能关照到这部分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这个群体成员的实际生活水平比一些低保家庭还要低,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城市贫困夹心层。借助于市南区开展的低收入群体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贫困夹心层家庭个体进行访谈,了解贫困夹心层在收入、教育、医疗、住房、婚姻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生活现状和解困需求。同时分析了市南区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和实施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城市贫困夹心层救助方面,制度、政策都相对缺失,社会救助的具体操作程序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是提出了社会救助尤其是各专项救助政策应具备开放性原则,特别是对贫困夹心层开放,以户籍和家庭收入的多少为救助依据的方法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应当逐步取消户籍限制,把在城市工作且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纳入救助范围,同时还应当逐步把实施救助的依据由核定收入转变为全面评估被救助者的生活状况。其次,在优化城市贫困夹心层救助制度框架、完善救助工作运行机制、构建监督管理体制以及就业援助、慈善救助和心理救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终形成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城市贫困夹心层救助机制,对充实和完善整个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借鉴。

丁开杰[8](2007)在《中国社会安全网研究——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创新实践》文中指出“:阳光救助工程”是青岛市2002年7月开始对中国的社会安全网建设进行的创新实践。它有效地保障了城市贫困人口特别是下岗、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权益。以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创新实践为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对社会安全网建设的作用。通过分析“阳光救助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该项举措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估后,认为,“阳光救助工程”的创新实践对完善中国社会安全网带来了许多启示。这些启示主要包括:第一,对城市贫困进行综合治理时,应在政府主导下扩大社会参与;第二,贫困问题并不单单体现在收入匮乏上,实际上还涉及到行为主体的物质、精神、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的表现;第三,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四,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包括救济、就业、医疗等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第五,社区在社会安全网建设中应起到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保障作用。

胡东明,李璟[9](2006)在《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记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局长廉书义》文中认为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局长廉书 义,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为政府分忧,为 百姓解愁”的民政服务宗旨,印证着一个 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 的高度责任,他用智慧和汗水辛勤耕耘, 谱写了“开拓创新、勤政为民”的新篇章, 得到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勤奋钻研,善谋利民之策 廉书义常说,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公务 员,上能为政府分忧、下能为百姓解愁,就

郄晋生[10](2005)在《扎实推进社区救助体系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市市南区把社区救助体系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心献百姓、温暖送万家”为工作理念,以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学上、患病有救治、就业有岗位、孤寡有赡养”为目标,不断加强社区救助设施、救助制度、救助网络和救助队伍建设,提高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体

二、市南区实施低保“阳光救助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南区实施低保“阳光救助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忘初心担使命 勠力同心谱新篇——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守初心担使命,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
时尚赋能,建好国际大都市的“客厅”
筑巢引凤,打造“双招双引”新模式
搭建平台,山东首个综合性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
深化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以人为本,探索市南特色“暖治理”模式
绿色先行,“垃圾分类”引领时尚生活新风尚
精准帮扶,全力提升城区困难群体生活质量
全局谋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2)社会正义视角下青岛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社会救助文献回顾
        (一) 对社会救助理论基础的分析
        (二) 对社会救助发展现状的分析
        (三) 从政府责任角度的相关研究
        (四) 我国借鉴国外社会救助发展经验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正义的理论
        (一) 从社会制度角度探讨社会正义的原则
        (二) 从人性、道德和观念的角度分析社会正义实现的可能
        (三) 社会正义的衡量标准
        (四) 多种参与主体的社会正义观念
    三、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一) 概念和研究思路框架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三部分 社会救助的理念和政策指导
    一、宪法指导——社会救助的方向指引
    二、党的理念——社会救助的政治原则
        (一) 社会救助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达成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社会救助
        (三) 社会救助帮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三、政府政策——社会救助的制度建构
        (一) 中国社会救助的萌芽和制度化的初步形成
        (二)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发展状况和特点
第四部分 青岛市社会救助的发展成效和问题
    一、青岛市城市困难群体生存状况
    二、青岛市社会救助的发展现状和成效
        (一) 注重政策的顶层规划并加强制度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二) 社会救助发展状况走在全国前列
        (三) 注重社会救助的信息化和收入核查
        (四) 创新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
        (五) 提升社会救助的规范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六) 发展分类救助并保障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三、青岛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救助标准在大城市中处于偏低位置且增速放缓
        (二) 被救助者出现社会救助依赖现象
        (三) 社会救助的基层力量仍旧薄弱
        (四) 政策法规不健全且缺乏前瞻性
第五部分 青岛市社会救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民政主管的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
    二、提高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投入比例
    三、逐步使贫困线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
    四、加强对农村和流动困难人员的社会救助
    五、加强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
    六、提高救助标准且关注支出型贫困的社会救助
第六部分 研究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总结
    二、讨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青岛市社区矫正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调查背景
    0.2 调查意义及目的
        0.2.1 调查意义
        0.2.2 调查目的
    0.3 调查时间及方法
        0.3.1 调查时间
        0.3.2 调查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0.4.1 创新之处
        0.4.2 存在不足
1 青岛市社区矫正现状
    1.1 青岛市社区矫正基本做法
        1.1.1 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1.1.2 建立了专业矫正队伍
        1.1.3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1.1.4 构建信息化执法管理平台
    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2.1 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2.2 对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2.3 对社会公众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 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刑罚惩戒力度低
        2.1.2 社区矫正工作衔接不畅
        2.1.3 矫正队伍建设滞后
        2.1.4 管理教育方式单一
        2.1.5 检察监督制度不完善
    2.2 原因分析
        2.2.1 缺少统一的社区矫正法
        2.2.2 社会参与度不高
        2.2.3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2.2.4 社区矫正管理制度不完善
3 对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3.1 增强社区矫正执法力量
    3.2 强化部门间衔接协作
    3.3 加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
        3.3.1 优化人员配置
        3.3.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3.3.3 壮大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
    3.4 创新管理教育方式
        3.4.1 推广小组工作方法
        3.4.2 推广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3.4.3 优化教育方式
    3.5 完善检察监督制度
        3.5.1 健全检察机关监督方式
        3.5.2 推行驻派检察官制度
        3.5.3 建立监督责任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梳理
        一、“低保”对象
        二、“低保”对象动态变化
        三、“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
        四、福利依赖
        五、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研究
        二、“低保”制度的非预期后果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化管理机制
    第一节“低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背景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低保”制度的界定与特征
        一、界定
        二、基本特征
    第三节“低保”对象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一、进入机制
        二、退出机制
第三章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制度工作概况
    第二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基本情况
        一、申请“低保”应具备的条件
        二、进入“低保”制度的程序
        三、“低保”对象的分类施保
        四、“低保”对象的专项配套政策
        五、“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分析
        一、“低保”对象数量变化规律
        二、“低保”对象的构成规律
        三、“低保”对象的动态化管理
第四章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客观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政策因素
    第二节“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主观原因分析
        一、“被动低保”
        二、“主动低保”
第五章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产生、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 何为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
    第二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产生的原因
        一、宏观原因
        二、制度原因
        三、外部原因
        四、人为原因
    第三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基本特征
        一、地域性
        二、全面性
        三、高额性
        四、稳定性
        五、“不劳而获”性
        六、随意性
    第四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非预期后果
第六章 解决对策——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第一节 宏观经济方面
    第二节 社会大众层面
    第三节 个人思想方面
    第四节 制度政策方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当代青岛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慈善研究现状
        0.2.2 有关当代青岛慈善研究
    0.3 研究内容
        0.3.1 论文的基本构想和思路
        0.3.2 研究内容
        0.3.3 论文创新之处
1 改革开放前青岛慈善事业的衰熄(1949-1978)
    1.1 青岛慈善事业的调整与改造
        1.1.1 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慈善机构、团体进行接收、整顿和改造
        1.1.2 创办新的社会福利机构
        1.1.3 在城乡广泛开展社会救济、救灾工作
    1.2 青岛慈善事业衰熄的原因
        1.2.1 政治方面的原因
        1.2.2 经济方面的原因
        1.2.3 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
2 改革开放初期青岛慈善事业的复苏(1978-90 年代中期)
    2.1 青岛社会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民间慈善事业的复苏
        2.2.1 青岛红十字会的恢复和发展
        2.2.2 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与发展
        2.2.3 希望工程的实施
        2.2.4 慈善活动的开展
3 九十年代中期后青岛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3.1 慈善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3.2 青岛慈善组织现状分析
        3.2.1 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长,但纯粹意义上的民间组织数量不多
        3.2.2 各慈善组织在开展活动中有合作,但联系很松散,没有形成合力
        3.2.3 慈善组织多为集募捐与慈善活动实施于一体的综合性组织,充当救济机构,以弥补政府社会救助的不足
    3.3 慈善组织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
        3.3.1 全国通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管理政策
        3.3.2 青岛地方性行政法规
    3.4 慈善活动的开展
        3.4.1 慈善募捐
        3.4.2 慈善医疗
        3.4.3 慈善教育
        3.4.4 慈善助困、安老、助残
    3.5 青岛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3.5.1 政治方面的原因
        3.5.2 经济方面的原因
        3.5.3 文化方面的原因
4 青岛慈善个案研究
    4.1 青岛慈善总会
        4.1.1 组织历史
        4.1.2 组织的管理及决策流程
        4.1.3 组织的资金募集与管理
        4.1.4 慈善项目的实施
        4.1.5 评价
    4.2 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4.2.1 组织历史
        4.2.2 组织的管理及决策流程
        4.2.3 组织的资金募集与管理
        4.2.4 慈善项目的实施
        4.2.5 评价
5 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问题及对策
    5.1 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
        5.1.1 政治方面的影响
        5.1.2 经济方面的影响
        5.1.3 思想文化
    5.2 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慈善意识的缺乏,慈善资源动员不足
        5.2.2 政府角色介入过多,压抑了慈善组织应有的社会性
        5.2.3 慈善组织自身建设不力,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
        5.2.4 社会捐赠的不规范导致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下降
        5.2.5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急需调整
    5.3 当代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
        5.3.1 加大慈善意识培养、慈善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5.3.2 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实行科学管理,以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
        5.3.3 完善募捐机制,拓宽募捐渠道,夯实慈善根基
        5.3.4 转变政府职能,摆正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位置
        5.3.5 加强慈善事业法制建设,依法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7)城市贫困夹心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贫困夹心层的界定
    1.3 社会救助概念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贫困夹心层的产生
    2.1 青岛市市南区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
    2.2 低保群体"身份化"特征和贫困夹心层的产生
3 贫困夹心层的生存现状——以市南区为例分析
    3.1 收入渠道单一且收入水平低
    3.2 日常生活衣、食方面水平低
    3.3 住房小、条件差
    3.4 教育受排斥
    3.5 健康状况差、医疗负担沉重
    3.6 婚姻状况复杂,单亲、离婚家庭更困难
    3.7 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缺乏社会支持
4 市南区社会救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缺失
    4.1 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现状
        4.1.1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1.2 医疗救助
        4.1.3 临时困难救助
        4.1.4 廉租住房保障
        4.1.5 教育救助
        4.1.6 社会化救助
    4.2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2.1 社会救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地位不高
        4.2.2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4.2.3 社会救助基层组织机构力量弱
        4.2.4 社会救助重管理轻服务、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4.2.5 错误认识纠正难
5 对贫困夹心层实施社会救助的对策和建议
    5.1 确定专项救助政策"开放性"原则
    5.2 优化贫困夹心层救助制度的架构
        5.2.1 教育救助方面
        5.2.2 医疗救助方面
        5.2.3 住房救助方面
    5.3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运行机制
        5.3.1 成立统一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
        5.3.2 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5.4 构建有约束力的监督管理体制
        5.4.1 财政监督
        5.4.2 区级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
        5.4.3 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
        5.4.4 社会救助工作公示制
        5.4.5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5.4.6 专业监督
        5.4.7 社会监督
    5.5 大力开展就业援助
        5.5.1 遏制"贫困陷阱"的消极影响
        5.5.2 把握就业援助重点、完善就业援助措施
    5.6 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
    5.7 广泛开展心理救助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社会安全网研究——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1.1 制度初创阶段:保障“新贫困群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994—1996年)
    1.2 制度完善阶段:全面纳入、全面兜底(1996—2 0 0 2 年)
    1.3 制度创新阶段:透明和参与(2002—2004年)
    1.4 制度持续创新阶段: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2004年—)
2 创新的动力机制:制度、组织与群众
    2.1 新公共行政改革的实践为实施“阳光救助工程”提供了制度基础
    2.2 健全社区建设,强化社区保障功能,为实施“阳光救助工程”提供了组织基础
    2.3 公民参与网络不断扩大,为“阳光救助工程”提供了群众基础
3“阳光救助工程”的制度设计和特征
    3.1“阳光救助工程”的制度设计
        3.1.1 城市低保四级管理机制
        3.1.2 城市低保家庭资格评估机制
        3.1.3 城市低保标准化运作机制
        3.1.4 城市低保分类管理、分类救助机制
        3.1.5 城市低保监督机制
        3.1.6 城市低保辅助配套制度建设机制
    3.2“阳光救助工程”的制度特征
4 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启示

(9)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记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局长廉书义(论文提纲范文)

勤奋钻研,善谋利民之策
争先创优恪守为民之责
情系民生打造民政品牌
廉洁勤政,办好为民之事

(10)扎实推进社区救助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着眼于提升保障功能,大力推进社区救助平台建设
二、着眼于提升救助水平,不断完善社区救助制度建设
三、着眼于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强化社区救助队伍建设

四、市南区实施低保“阳光救助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忘初心担使命 勠力同心谱新篇——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盘点[J]. 王宏,滕媛,党航,李伟,马建东,董志刚,宋喆,柳栋,邵华. 山东画报, 2020(01)
  • [2]社会正义视角下青岛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 马旭. 山东大学, 2018(12)
  • [3]青岛市社区矫正实施现状调查报告[D]. 李盎.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D]. 杜瑶.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5]当代青岛慈善事业研究[D]. 张芝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6]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7]城市贫困夹心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个案分析[D]. 陈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09(03)
  • [8]中国社会安全网研究——青岛市“阳光救助工程”的创新实践[J]. 丁开杰. 公共管理学报, 2007(02)
  • [9]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记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局长廉书义[J]. 胡东明,李璟. 中国民政, 2006(01)
  • [10]扎实推进社区救助体系建设[J]. 郄晋生. 红旗文稿, 2005(19)

标签:;  ;  ;  ;  ;  

市南区实施“阳光抢险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