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书简(九封)(论文文献综述)
邱夏子[1](2021)在《周氏兄弟对匈牙利文学的译介与传播》文中指出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叶淑穗[3](2019)在《几部鲁迅手稿影印出版的缘起及其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逝世至今已83年了,多年来为弘扬鲁迅精神、研究鲁迅着作,将鲁迅手稿影印出版,这应当是保存鲁迅文物和提供鲁迅研究的最佳举措了。几十年来我们的先辈,我们鲁迅研究界和出版界的前辈们为影印出版鲁迅的手稿付出了艰辛劳动。初步统计已出版的约有近30部,如《鲁迅书简》《鲁迅日记》《鲁迅诗稿》《鲁
程璐[4](2019)在《北新文学广告研究》文中指出北新书局是新文学出版肇始阶段的主力军。在激烈的现代文学出版环境中,北新书局通过多样的广告手段和精妙广告策略奠定了其“新文艺书店的老大哥”的地位,成为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绪论部分,对北新书局孕育、萌芽、产生、成立、发展、鼎盛、转型直至衰落消亡的三十年风雨历程进行总体论述,并对“北新文学广告”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刊载媒介、宣传对象和宣传策略进行梳理研究。北新文学广告的载体类型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报纸、自家期刊杂志、本版图书三类,新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文学丛书是北新文学广告的四大对象,宣传手段和策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第二章,对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活动进行探究。北新书局不仅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冰心等文学名家大力宣传,使书局迅速崛起;同时,也注重培养提拔新进作家,以保障其持续发展的活力。北新书局在不断的文学广告实践中,实现并巩固了其新文艺优势。第三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进行探究。文学广告本身即是一种文学“副文本”,具有文学的审美艺术特征,可以为读者提供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的“前阅读”环境,为作家作品经典化提供助力。同时,北新文学广告在无形中记录了大量文坛事迹、保留了重要文学史信息,是珍贵的现代文学史料,也是作家佚文的重要来源。
郭沁[5](2019)在《《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时期的重要文学期刊之一,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因其非同人刊物的性质备受关注,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倡导使其在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其中的诗歌现象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借用“文学场”介绍《现代》杂志整体情况,阐述《现代》杂志所处的时空语境以及施蛰存个人文学观念对《现代》杂志的影响,用“副文本”理论探求在以往相关研究中较少受到重视的版面设计、封面等。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对31期的《现代》杂志中的诗学现象进行统计,大体确定《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其次,分析戴望舒、艾青、徐迟和陈江帆四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从而突出《现代》杂志为扶持本土诗人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是《现代》杂志中的诗歌翻译部分,以实例探讨其诗歌翻译的特点,进而研究1930年代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探讨《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首先介绍《现代》杂志的译介范围,然后对《现代》杂志诗歌批评个例进行分析,旨在突出中国本土诗人、学者为诗学建设所做的工作。
葛涛[6](2018)在《鲁迅致茅盾的九封书信发现始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茅盾提出的问题:"现在发现的几封信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存下来的。"1937年1月,许广平在《中流》杂志发表了《许广平为征集鲁迅先生书信启事》,茅盾在得知许广平征集鲁迅的书信的消息之后,就积极响应,从家中找出一些鲁迅书信,并在1937年2月18日夜致许广平的信中说:周先生的信,我找了一下,不多。去年——哦,不,是前年了,前年的不知搁到什么地方去了,现在先将已得者奉上。其中有二三封是讲海上述林》之校印的,发表了也许将引起喧哗,但现在也一并奉上(周
韩雪松[7](2018)在《《两地书》原信与初版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和许广平往来的原信与《两地书》性质不同,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或相互替代。原信是鲁许二人分散完成、各自署名的应用文,不是二人的合作作品。1933年4月出版的《两地书》不是一部真正的书信集,而是一部以鲁许往来原信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书信体文学作品,它具有完整性,不可拆分。《两地书》的作者是鲁迅和许广平,而非鲁迅一人;但是许广平在《两地书》创作过程中主要从事素材提供、书稿誊抄、后期校阅等辅助性工作,没有居于执笔撰写的主导角色,并不负责《两地书》体例的编排和原信的删改。第一章主要阐述鲁迅青年观的演变及其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鲁迅一贯无私地爱护和帮助青年,勤于奖掖,甘于牺牲,但其1926年至1927年致许广平的原信中,却存有大量对青年进行批判和贬斥的语句。这些语句在写进《两地书》时几乎都被扩增和强化,其批评的程度加剧,披露的细节更多,谴责的语气变强。此种变化一方面在于鲁迅“进化论”观念的所谓“轰毁”,鲁迅写原信时并没有对青年“无条件地敬畏”,创作《两地书》时更已不再秉持“幼者本位”的思想,不再坚信“青年必胜于老年”,他对青年群体已能辩证分析、区别对待。另一方面,鲁迅于三十年代初笃信“梯子之论”,以被踩踏、被利用、被抛弃的梯子自比,对青年群体逐渐抱有私心重、城府深的负面印象。鲁迅执笔撰写《两地书》手稿的起始时间大致是1932年9月下旬,而完成时间为1933年1月中旬,因此上述青年观恰使鲁迅在《两地书》创作中论及青年问题时心存芥蒂且下笔颇重。第二章主要阐述原信中的“言情”内质及《两地书》创作中的“去言情化”处理。鲁迅反对“肉麻”,此词在鲁迅话语中不仅指男女之间轻佻的狎昵,也指对权贵的逢迎和矫饰,前者针对两性关系,后者涉及真伪之别。鲁许往来原信并不“肉麻”,但是具有“言情”的性质,是他们爱情发展的见证和传情达意的载体。“言情”本是健康、可取的,但鲁迅在《两地书》创作中不仅摒除了“肉麻”,也极大遮蔽了“言情”成分,原信里讲“情话”段落和表“情韵”的语句被大删大改,读者无法由初版本窥见原信“言情”的本真面目。对原信进行“去言情化”操作而不延续原信的“言情”面貌,可能缘于鲁迅对自己婚姻特殊状态的顾虑,名存实亡的旧婚姻使其对公开与许“言情”心存忌惮;而且鲁迅对《两地书》在图书市场的销售前景或有自信,他不炮制鼓动市场的卖点,也不营造取悦读者的噱头,而只是在书中平实地叙写两人一起经受的境遇和共同领悟的事理。原信中,鲁迅示爱的方式委婉,措辞含蓄,而许广平的“言情”则较为明快,表意直截,但这些“言情”内容在初版本中都被大幅删改,使《两地书》显得重于叙事论理,而力避说爱谈情。本章通过原信与初版本的对读,阐释原信中鲁迅和许广平“言情”的方式及其在初版本中的改易,并总结原信中称谓语在初版本的变更趋向,以探究《两地书》创作“去言情化”的动因和效果。第三章主要阐述原信中的“隐私”情况及《两地书》创作中的“去隐私化”处理。隐私是指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的事务、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特性,在鲁许原信中也大量存在。隐私是相对的,同一件事随披露对象和发布时间的变化就可能会有从隐私到非隐私的转换。鲁迅和许广平原信是在私密环境下往来收发的,彼此互信,坦诚相待,许多事项于他们而言并非隐私,但若写进《两地书》刊行于世则转换为隐私。《两地书》由私人书信加工创作而成,其读者从特定的少数人转换到不特定的多数人,鲁迅必然要对原信的隐私性语句进行严格的过滤加工,以保证写进《两地书》的内容不干扰亲友生活、不损害二人形象、不徒增人际纠葛。但鲁迅对原信隐私内容的处理方式不是单一的,不仅有对林语堂等人私密信息的大幅删改,也有对鲁迅自己便溺细节的留存,甚至还有对韦素园私密情史的扩增描述,本章对此书创作中删改、留存、扩增这三种处理方式进行了例释。此外,许广平在原信中记录见闻、倾诉心曲,其中含有涉及隐私的诸多细节。《两地书》创作中不仅弱化了许广平与亲戚本家的亲族矛盾,还删去了她关涉政治的敏感词句,并将其职场和生活中的某些隐私内容进行了模糊处理。鲁迅力图通过对隐私部分的文字加工来优化许广平的个人形象,在《两地书》读者面前对她的言行和思想进行了善意的维护或重塑。第四章主要阐述《两地书》刊印前中国“文网”密布的出版环境,以及《两地书》创作中的“去政治化”处理措施。三十年代初,国民政府相继颁行了《出版法》和《出版法施行细则》,国民党中央也制定了《密查书店办法》及《宣传品审查标准》等,当局审查稿件,封闭书店,查禁书刊,严格禁锢。而《两地书》的出版前后,国共两党军事上激烈对抗,政治上尖锐对立,出版环境复杂严峻。本章重点讨论《两地书》对原信里涉“俄”、涉“左”“右”斗争、涉“共”等内容的删改问题。在文化围剿加剧、出版空间狭窄、言论自由奇缺的出版环境下,原信中对苏俄向往、对右派整治、对共产党关注等内容是敏感而危险的,其在《两地书》创作中都被大量删改,以实现对1933年恶劣出版环境的规避和适应;此种举措不是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消极退让,而是保障《两地书》在“文网”密布的上海顺利出版的务实之举。此外,本章还就原信所述与许广平来往密切的国民党左派人物李春涛的政治活动,及其在初版本中完全消隐的原因进行了专门讨论。第五章主要讨论了鲁迅“尖刻”及“刻毒”的内因,以及创作中针对原信所做的“礼貌化”处理。虽然鲁迅自称“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但其“尖刻”乃是求真,以免于“陷入瞒和骗的大泽”。鲁迅疾恶,但他能“略小节而取其大”,因时因事,明辨利害,差别对待。鲁迅在原信里向许广平描述了颇为颓败的厦大图景,其中对厦门大学、厦大校长、厦大教员多有批评或谴责,但在《两地书》创作中却能够加以“礼貌化”改写,隐去贬斥的原貌。《两地书》“礼貌化”处理有地域、阶层和年龄三个维度,在地域维度,鲁迅对原信中涉及地域褒贬的言论大加删改,没有在初版本中对无锡、厦门、山西、江苏等地抱有特别的歧见;在阶层维度,对原信所涉底层工役的词句深度改写,实现了从“仆人”到“工人”的转换,在初版本中摒除了原称谓的尊卑意味;在年龄维度,原信对青年多有斥责,称为“少爷”,但初版本中则加以“礼貌化”处理,大量隐去。但是,鲁迅对原信负面评价的处理并非只有“礼貌化”一途,而是采用“礼貌”与“尖刻”并用的态度,对不同群体差别化对待,例如对原信里涉及林语堂的批评语句大为删改,在《两地书》中净化了他的形象;而对原信所涉顾颉刚等人的批评则反而强化,不减“尖刻”的笔力。
蒋文琴[8](2018)在《“鲁迅风”研究:论争、杂志与同人》文中研究说明“鲁迅风”是“孤岛”时期文学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本文拟围绕产生“鲁迅风”一说的一场论争、一份被命名为《鲁迅风》的杂志以及围绕这场论争和这本杂志,具有实际上的同人关系的一群“鲁迅风”同人来展开有关“鲁迅风”的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设四章,紧扣文题——“鲁迅风”。绪论阐释本文关于“鲁迅风”的理解和研究路径,并作了相关综述。第一章谈论“鲁迅风”论争,力图梳理并探究论争的始末及其影响;第二章以论争产生的直接结果——《鲁迅风》杂志为对象,论述《鲁迅风》的办刊环境,并以梳理“无关抗战”这一论战过程以探究《鲁迅风》杂志更换编辑的缘由,同时通过比较前后期杂志内容与编辑自述,分析改杂志前后编辑思路的变化,呈现《鲁迅风》杂志的不同面向,以及杂志同人的一致与分歧;第三章梳理了“鲁迅风”同人与鲁迅的交往及他们各自如何理解鲁迅、理解鲁迅杂文,从而分析他们各自师法的鲁迅杂文的路径与局限,笔者在这里将以王任叔、唐弢、周木斋三个具备典型意义的对象单独设节,分别言说;最后一章将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分析“鲁迅风”同人共同的杂文特质,并结合文学史评价等历来评述和笔者个人看法尝试对其做出评价。
石妃利[9](2018)在《金满成自然主义爱欲书写与现实批判》文中研究说明金满成,四川籍作家和翻译家,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创作出多部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其中爱欲小说是他创作中所占数量最多的类型,这类以“恋爱题材”为主题的小说也代表了他小说的创作高度。受“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他的恋爱小说表现出一种“自然”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学叙事风格,这成为他恋爱小说的最大亮点。相较于金满成的翻译,关于金满成小说的研究与批评较少,以探寻金满成小说创作风格为主题的研究也少有人研究,本文便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金满成恋爱小说的文学风格,借此丰富巴蜀地区文学的内涵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本文以金满成恋爱小说为切入点,去发现融汇了“自然主义”与“现实批判”这一文学叙事风格的发展轨迹,为学者探索“自然主义”这一文学表现手法中国化道路提供帮助,帮助学者打破“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去准确把握这一特殊文学叙事风格在中国文坛的发展与演变,为“自然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添砖加瓦。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关系,大体上从两个方面展开叙述:“自然主义”的起源和“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两种叙事风格的异同。论文第二部分,整体上叙述金满成恋爱小说的文学风貌。金满成受法国文学思潮和国内文学环境的共同影响,创作出一系列带有“现实批判”特色的自然主义恋爱小说。这一文学叙事风格具体表现在:一、“自然主义”——他采用“自然主义”的“真实性”原则、客观的书写态度、重视环境作用的理念,呈现出真实的恋爱婚姻生活;二、他活用“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表达出对“女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反思,创作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论文第三部分,大体上梳理20世纪20年代以“爱欲题材”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叙事倾向,在此基础上,与金满成的自然主义作品进行比较。论文第四部分,梳理兼具“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文学特质的文学在中国的消失与复苏,思考这一文学叙事形式的发展可能和方向。论文第五部分,通过对同期带有“自然主义”倾向作家作品的梳理,肯定金满成自然主义爱欲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马严丽[10](2017)在《论萧红的贫困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萧红文学创作前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篇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为分析对象,结合萧红自身经历,以叙事学相关理论为分析方法,重点剖析萧红贫困书写对"人"基本生存境遇与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第一章分析萧红独特的贫困人生遭遇使其文学创作不自觉地渗透着自我对贫困的感受,同时身为女性的她深知女性之苦,所以她的贫困书写尤为突出女性贫困的独特性:"女体"的自我局限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第二章探究萧红贫困书写对东北乡村物质贫困的再现与精神贫困的隐喻,通过淡化叙事时间而强化叙事空间等叙事策略,萧红不仅描绘出贫困乡民基本生存资料严重缺失的悲惨,更为突出的是他们因物质匮乏致使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缺失的悲哀。第三章说明萧红的贫困书写继承与发扬了"五四"以来对"人"的关注,展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重新审视了呼兰河当地民俗文化,还原了民间的复杂,思考贫困民众觉醒的可能性。通过对贫困民众的关注,萧红既揭示了贫困农民在阶级反抗中取胜的艰难,又挖掘出了农民身上那种强烈的生命意志和主体意识觉醒的可能性,表明了萧红"启蒙"的另一个面向。
二、茅盾书简(九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书简(九封)(论文提纲范文)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几部鲁迅手稿影印出版的缘起及其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鲁 迅书 简 |
二、 鲁 迅日 记 |
三、 《俟堂专文杂集》 |
四、 《鲁 迅诗 稿》 |
五、 鲁迅手稿选集 |
六、 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手稿 |
七、 鲁迅手稿全集 |
八、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鲁迅辑校石刻手稿、鲁迅重订《寰宇贞石图》 |
(4)北新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新书局的风雨三十年 |
第二节 北新书局的文学书刊广告 |
第一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构成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刊发媒介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对象 |
第三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策略 |
第二章 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 |
第一节 对名家名作的重点推介 |
第二节 对新进及普通作家作品的打造与支持 |
第三节 对北新新文艺作品的维护和助力 |
第三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价值向度 |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 作为作家佚文的北新文学广告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北新文学广告选辑录 |
附录二: 北新文学广告图例选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切近《现代》杂志的历史原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文学场” |
第二节 《现代》杂志与“副文本”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译介范围的选择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评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现代》杂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一览表 |
附录二: 《现代》杂志诗人诗作数量一览表 |
附录三: 陈江帆在期刊发表的诗歌创作年表 |
附录四: 《现代》杂志栏目变更一览表 |
附录五: 《现代》杂志诗歌“译者记”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两地书》原信与初版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两地书》及相关原信的出版综述 |
二、《两地书》在现代书信体文学中的定位 |
三、原信和《两地书》的文体问题 |
四、原信和《两地书》的作者问题 |
第一章 鲁迅青年观的演变及其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许广平之争”对《两地书》原信的有限影响 |
第二节 由原信考察鲁迅进化论“轰毁”的原因 |
第三节 “梯子”之论与三十年代初鲁迅的青年观 |
第四节 鲁迅的青年观对《两地书》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去言情化”处理 |
第一节 “肉麻”与《两地书》的“去言情化” |
一、“肉麻”的涵义及其与“言情”的差异 |
二、《两地书》“去言情化”的原因与动机 |
第二节 “言情”的尺度:鲁迅的含蓄与许广平的热烈 |
一、鲁迅的含蓄传情及其在初版本中的改写 |
二、许广平的热烈示爱及其在初版本中的改写 |
第三节 “言情”的消隐:初版本与原信首末称谓语的差异 |
一、初版本第一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
二、初版本第二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
三、初版本第三集首末称谓语与原信的比较 |
第四节 “言情”的遮蔽:初版本与原信在正文中的称谓变动.. |
一、“孩子”及“傻孩子”的称谓变动 |
二、“乖弟弟”及“嫩弟弟”的称谓变动 |
三、“小刺猬”的称谓变动 |
四、“乖姑”的称谓变动 |
五、“小白象”的称谓变动 |
第三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去隐私化”处理 |
第一节 隐私的相对性和《两地书》的“去隐私化”内因 |
第二节 书信的着述化和《两地书》的“去隐私化”必然 |
第三节 对原信所涉隐私的三种处置路径 |
一、对原信隐私内容的删改操作——以林语堂隐私为例 |
二、对原信隐私内容的留存操作——以鲁迅隐私为例 |
三、对原信隐私内容的扩增操作——以韦素园隐私为例 |
第四节 对原信所涉许广平隐私的删改处理 |
一、对许广平亲族隐私的删改 |
二、对许广平职场隐私的删改 |
三、对许广平生活隐私的删改 |
第四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去政治化”处理 |
第一节 书报检查制度与《两地书》的“去政治化”背景 |
第二节 对原信中涉“俄”内容的删改 |
第三节 对原信中“左”“右”斗争言论的删改 |
第四节 对原信中涉“共”内容的删改 |
第五节 “去政治化”操作的专案阐释:以李春涛为例 |
第五章 《两地书》针对原信的“礼貌化”处理 |
第一节 “尖刻”“刻毒”和鲁迅的“礼貌化”自觉 |
一、“尖刻”“刻毒”与鲁迅的精神脸谱 |
二、礼貌原则与《两地书》创作的“礼貌化”自觉 |
第二节 鲁迅原信中的厦大景象及其“礼貌化” |
一、对厦大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
二、对校长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
三、对同事的批判及初版本中的“礼貌化”转换 |
第三节 《两地书》创作中“礼貌化”的三个维度 |
一、地域维度:地域歧见的“礼貌化”处理 |
二、阶层维度:校工称谓的“礼貌化”处理 |
三、年龄维度:青年议题的“礼貌化”处理 |
第四节 “礼貌”与“尖刻”:原信负面评价的处理姿态 |
一、对林语堂负面评价的处理:“礼貌化” |
二、对孙伏园负面评价的处理:“礼貌”和“尖刻” |
三、对顾颉刚负面评价的处理:“尖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8)“鲁迅风”研究:论争、杂志与同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由“鲁迅风”的论争谈起 |
第一节 “鲁迅风”论争的发生与经过 |
第二节 “鲁迅风”论争中的王任叔 |
第三节 “鲁迅风”论争的结局和余绪 |
第二章 《鲁迅风》杂志:同人与分歧 |
第一节 《鲁迅风》杂志概览 |
第二节 “孤岛”语境与写实风格 |
第三节 “无关抗战”与换编 |
第四节 编辑思维的变化 |
第三章 “鲁迅风”同人:师法鲁迅杂文的尝试 |
第一节 王任叔:偶像的“热与力” |
第二节 唐弢:摹写的可能 |
第三节 周木斋:交锋与认同 |
第四节 余论 |
第四章 “鲁迅风”杂文的特质与评价 |
第一节 “鲁迅风”杂文的特质 |
1、浙东民风的延续 |
2、刺伪手法的延用 |
3、多面渗透的杂糅 |
第二节 “鲁迅风”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金满成自然主义爱欲书写与现实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1.1 对金满成的创作进行一个恰当的定位 |
1.1.2 丰富巴蜀文化 |
1.1.3 为自然主义“中国化”发展添砖加瓦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阶段关于金满成的研究 |
1.2.2 现阶段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 |
2.1 自然主义的产生 |
2.2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 |
3 金满成小说研究——自然主义爱欲书写与现实批判 |
3.1 金满成小说中的“自然主义” |
3.1.1 “真实感”的追求 |
3.1.2 事实的记录员——“客观”的态度 |
3.1.3 重视环境的作用 |
3.2 金满成小说中的“现实批判” |
3.2.1 现实主义的“情感关怀” |
3.2.2 现实主义的“批判性与暴露性” |
3.3 金满成小说风格的原因分析 |
3.3.1 文学环境的熏陶 |
3.3.2 文学理念的形成 |
4 金满成与20世纪20年代的自然主义爱欲书写 |
4.1 20世纪20年代的自然主义爱欲书写 |
4.2 爱欲题材中的“自然主义”:张资平与金满成 |
5 融汇“自然”与“现实批判”式爱欲小说的消失与延续 |
5.1 消失年代——融汇“自然”与“现实批判”式爱欲小说 |
5.2 复苏年代——融汇“自然”与“现实批判”式爱欲小说 |
6 金满成的“自然主义”爱欲小说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论萧红的贫困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贫困与萧红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贫困:萧红文学创作的催化剂 |
一、"自传式"文学创作 |
二、萧红自我对贫困的感受与表达 |
第二节 女性贫困的独特性 |
一、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
二、"女体"的自身局限 |
第二章 物质与精神贫困的双重交织 |
第一节 物质贫困的呈现 |
一、基本生存资料的缺失 |
二、"大泥坑"的贫困象征意义 |
第二节 精神贫困的凸显 |
一、"人"的生命意识的缺失 |
二、被"物"化的人生 |
三、独特的贫困文化 |
第三章 萧红贫困书写的启蒙意义 |
第一节 贫困书写中的思考:改造"国民灵魂" |
一、"看客"群体的塑造 |
二、民俗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贫困书写中的坚持:对"人"的发现 |
一、还原贫困乡土民间的复杂 |
二、探究贫困乡民觉醒的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茅盾书简(九封)(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氏兄弟对匈牙利文学的译介与传播[D]. 邱夏子.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几部鲁迅手稿影印出版的缘起及其历程[J]. 叶淑穗. 上海鲁迅研究, 2019(01)
- [4]北新文学广告研究[D]. 程璐. 广西大学, 2019(01)
- [5]《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D]. 郭沁. 云南大学, 2019(03)
- [6]鲁迅致茅盾的九封书信发现始末[J]. 葛涛.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8(11)
- [7]《两地书》原信与初版本比较研究[D]. 韩雪松. 吉林大学, 2018(12)
- [8]“鲁迅风”研究:论争、杂志与同人[D]. 蒋文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金满成自然主义爱欲书写与现实批判[D]. 石妃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10]论萧红的贫困书写[D]. 马严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