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lationships betwee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and lacunar infarction in early stag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论文文献综述)
司君增[1](2020)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脑卒中,几乎占死亡总数的10%。对于我国来说,脑卒中的发病率十分高,并呈现逐年增加的倾向,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国超过40岁人群的患病人数高达1242万,并且将近70%的治愈病人会伴随残疾等后遗症,为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脑血管的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倾向,再加上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将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重视起来。有关研究发现,CSVD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脑卒中发病率的25%-30%。CSVD不仅可引起急性症状,如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而且也可以痴呆、步态异常、尿潴留和心境障碍等隐匿症状起病。Philip B.Gorelick教授2011年在Stroke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20%到40%的老年痴呆症与CSVD有关。但CSVD的具体发病机制研究不明,该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目前CSVD的治疗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大部分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目前的治疗靶点包括降脂、抗血小板、抗炎、血脑屏障调节、前列环素-cAMP系统等。根据CSVD是否为卒中的急性期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非急性期治疗。由于没有CSVD的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CSVD卒中急性期治疗与大血管卒中相同,可在超急性进行溶栓治疗和在急性期进行抗栓治疗。CSVD的非急性期治疗方案主要为抗栓治疗和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C.Miller Fisher发表在Neurology的早期病理学研究提示,CSVD患者小动脉壁的脂质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样坏死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多项临床研究亦显示了 CSVD与高血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CNSR(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研究提示,高血压病史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复发显着相关,但目前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CSVD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系。SPS3(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mall Subcortical Strokes)结果提示强效降压安全,有潜在降低卒中复发的趋势(HR0.81,95%CI 0.64~1.03,P=0.08),但对改善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无益;PRESERVE研究提示,强效降压并不会降低严重脑白质病变患者脑血流量。脑小血管病是一个全脑疾病,对其机制的研究从年龄、血管危险因素等致病原因到引起临床症状之间包含几个层面,从血管的结构功能异常到引起脑组织的损伤,造成脑网络连接的异常,最后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在临床前开展基础转化研究探索内皮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炎症及应激等机制在CSVD中的作用,为CSV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以单基因遗传性CSVD为天然模型,开展干预靶点研究,为研究多暴露因素导致的复杂CSVD干预靶点提供科学依据。CSVD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治疗和预防有限,亟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既往研究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了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炎症和癌症等存在相关外,其在大脑功能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引发炎症、影响免疫功能和神经保护等多种途径影响着神经系统,维生素D的缺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经功能,不利于病人的预后。适量地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还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来防治血管损伤。目前己有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严重程度和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但关于维生素D缺乏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报道却很少见。维生素D于1992年发现并命名,其主要来源是肠道吸收和皮肤合成。血清25-羟维生素D半衰期长,在血液循环中比较稳定,其浓度被认为是测定全面维生素D状态的最可靠的指标,因而可用于测定患者是否存在维生素D含量的不足,它主要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介导,VDR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或基因功能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VDR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2q12-q14上,有14个外显子。据报道,VDR基因中约有470个多态性位点,研究最多是FokI、TaqI、BsmI和ApaI四个位点。一系列基因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VDR基因变异与糖尿病、肿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关联。关于25-羟维生素D与脑小血管病发生的确切关系的报道仅见于据韩国及印度学者的研究报告。迄今为止,我国仅有一项研究报道了维生素D缺乏与我国南方福建地区脑小血管病患者的总磁共振负荷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探索北方患病人群来自山东、北京两个比较大型的三甲医院,旨在通过研究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北方地区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可能关系,以期阐明其可能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脑小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而维生素D的作用在维生素D受体介导下发挥作用,我们通过检索文献,仅一篇印度学者研究报道VDR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相关性,在世界上其他人群包括在中国并没有VDR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遗传易感性因素的确定可能会增加我们对脑小血管病病因病理学的了解,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目标,为进一步阐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以减轻脑小血管病带来的严重社会负担。第一部分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06名脑小血管病患者和115名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NIHSS评分量表和Rankin量表用于评估卒中严重程度和卒中后残疾程度。通过测量25-羟维生素D来确定维生素的状态。受试者分为三个亚组:维生素D缺乏(≤12ng/ml)、不足(12-20ng/ml)和充足(≥20ng/ml)。对所有研究病例在入院或门诊时进行包括血压、身高及体重等数据的基线调查。该过程由专门经过训练并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完成。基本数据的主要检测内容有: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化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白蛋白);既往患病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及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我们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分类变量的相关性,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用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研究结果:1.脑小血管病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共纳入221名受试者,其中106名为CSVD患者,115名为对照组。在106名CSVD患者中,80名(75.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6±13.2年。CSVD组NIHSS评分和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3(1-5)和1(0-2)。与对照组相比,CSVD患者与男性、卒中史、吸烟史、高脂血症、较高的收缩压、较高的舒张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相关(P<0.05)。2.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在11名患者(10.4%)与25名对照组(21.7%)中结果为充足,19名患者(17.9%)与43名对照组(37.4%)中结果为不足,76名患者(71.7%)与47名对照组(40.9%)中缺乏。CSVD 患者血清 25(OH)D 水平为(10.2±5.6ng/ml),对照组为(14.6±7.5ng/ml),与对照组相比,CSVD患者维生素D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在校正协变量性别、卒中史、吸烟史、高脂血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后独立预测CSVD的发生(OR=0.772,95%CI=0.691-0.862,P=0.001)。与25(OH)D充足组(≥20ng/ml)相比,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外,我们还发现缺乏组(<12ng/ml)和不足组(12-20ng/ml)的CSVD的比值比分别为5.609(95%可信区间2.006-15.683)和 1.077(95%可信区间 0.338-3.428)。3.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高血压交互作用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我们还发现在脑小血管病的发生率上维生素D水平和高血压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维生素D缺乏(≤12ng/ml)和不足(12-20ng/ml)的高血压患者的比值比分别增加到9.738(2.398-39.540)和 1.108(0.232-5.280)(Pinteracion=0.001)。然而,在非高血压患者中,我们没有发现维生素D状态与高血压之间存在这种交互作用。结论:1.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和25-羟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2.高血压和维生素D缺乏的交互作用增加了罹患脑小血管病的可能性。3.进一步研究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的关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四个位点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方法:全部被试者同第一部分研究对象全部为汉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两组的基因进行测定。将血液中的DNA分离出后,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通过相关文献设计所需引物,再对所得的PCR产物进行酶切反应,并用紫外线透射仪进一步成像,从而算出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最后还需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随机抽取样本总量的1/10数目的样本,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定基因型后和相应的RFLP酶切结果相对比。所得结果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各个SNP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及对显性遗传模式、隐性遗传模式、叠加遗传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四个位点经卡方检验,均P值大于0.05,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说明具有群体代表性。2.通过对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的基因型分布分析发现,(1)在总体样本中,Fok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P=0.004)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性。按性别分层后,FokI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性仅在女性中观察到(P=0.001);(2)对于Taq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的统计值P=0.901无统计学差异,即使我们按照性别分层后其基因型分布仍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其统计值P=0.683,在女性中其P=0.725,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3)对于Apa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分布(P=0.933)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其基因型分布(P=0.973),在女性中其基因型分布(P=0.972),即使我们进行性别分层,其仍无统计学意义。因此,Apa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4)同样对于Bsm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的统计值P=0.320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P=0.448,在女性中P=0.528,无统计学差异,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3.通过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等位基因分布分析,VDR基因FokI位点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携带FokI最小等位基因f能够显着性增加脑小血管病的患病风险(OR=2.156,95%CI 1.362-3.414,P=0.001)。按照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212),而在女性中,携带FokI最小等位基因f可增加脑小血管病的患病风险(OR=4.529,95%CI 2.136-9.606,P<0.001)。TaqI、ApaI、BsmI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统计值分别为(0.932,0.757,0.789)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随后我们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后,在TaqI男性中P=0.443,在TaqI女性中P=0.407,在ApaI男性中P=0.869,在ApaI女性中P=0.812,在BsmI男性中P=0.737,在BsmI女性中P=0.260,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TaqI、ApaI、Bsm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4.在去除年龄、吸烟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样本的显性模型中,FokI位点仍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OR=2.042,95%CI 1.073-3.886,P=0.03)。在女性脑小血管病显性模型中FokI位点也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OR=10.323,95%CI 2.54-41.956,P=0.001),而在男性脑小血管病显性模型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总体样本的叠加模型中,FokI位点仍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OR=1.784,95%CI 1.045-3.045,P=0.034)。在女性脑小血管病叠加模型中FokI位点也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OR=3.826,95%CI 1.469-9.964,P=0.006),而在男性脑小血管病叠加模型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总体样本、男性、女性隐性模型中,未发现FokI位点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TaqI、ApaI、BsmI三个位点在总体样本、男性及女性脑小血管病样本中,显性模型、叠加模型、隐性模型均未发现其与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相关。5.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中,FokI位点的突变纯合型ff显着降低了 25-羟维生素D的数值,且与野性型FF相比经t检验后P值小于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杂合型Ff的25-羟维生素D数值与野性型FF相比经t检验后P值大于0.05,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照组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其他三个多态性位点的病例组及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均未发现在25-羟维生素D的数值上有显着差异。结论: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FokI的最小等位基因可显着增加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且这种相关性仅在女性中观察到。2.FokI的最小等位基因可降低25-羟维生素D的水平。3.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TaqI、ApaI、Bsm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
皇甫卫忠[2](2020)在《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对蒙、汉族人群高血压易感性以及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2、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3、探讨上述基因联合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高血压易感性的交互作用;4、探讨 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 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在蒙、汉族人群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体检人群中筛选纳入700例蒙、汉族健康人群(蒙古族350例,汉族350例)和700例蒙、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蒙古族350例,汉族350例),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蒙古族175例,汉族175例)每日服用厄贝沙坦150mg,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蒙古族175例,汉族175例)每日服用贝那普利10mg,连续8周。采用PCR-RFLP技术对蒙、汉族人群AT1R基因A1166C位点、ACE基因I/D位点、CYP11B2基因T-344C位点、ECE-1 基因 C-338A 位点、CYP2C9 基因 C1601T 位点和 MDR1 基因 C3435T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人群未服药与服药8周后的血压值,结合基因多态性检测,从而判断对厄贝沙坦、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影响。结果:1、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蒙、汉族健康人群中AT1R基因A1166C位点A/A、A/C和C/C基因型、ACE基因I/D位点1/1、I/D和D/D基因型、CYP11B2基因T-344C位点T/T、T/C和C/C基因型、ECE-1基因、C-338A位点C/C、C/A和A/A基因、CYP2C9基因C1601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MDR1基因C3435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1R:)χ2=0.247,P>0.05;ACE:χ2=0.248,P>0.05;CYP11B2:χ2=1.344,P>0.05;ECE-1:χ2=0.773,P>0.05,CYP2C9:χ2=1.207,P>0.05;MDR1:χ2=1.183,P>0.05)。2、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1)蒙、汉族人群中,AT1R基因A/C基因型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显着增加(蒙族:OR=1.456,95%CI=1.011-2.095,P<0.05;汉族:OR=1.582,95%CI=1.091-2.294,P<0.05)。(2)汉族人群 ACE 基因I/D基因型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显着增加(OR=1.434,95%CI=1.043-1.971,P<0.05),蒙古族人群ACE基因I/D、D/D基因型均有明显增加罹患高血压风险的作用(I/D OR=1.447,95%CI=1.048-1.997,P<0.05;D/D OR=1.807,95%CI=1.115-2.298,P<0.05);(3)蒙古族人群CYP11B2基因T/C、C/C基因型有明显增加罹患高血压风险的作用(T/C OR=1.424,95%CI=1.031-1.968,P<0.05;C/C OR=1.644,95%CI=1.037-2.608,P<0.05),而汉族人群 CYP11B2 基因 T/C 和 C/C基因型对罹患高血压风险性无显着影响(P>0.05)。(4)蒙、汉族人群中,ECE-1基因C/A、A/A基因型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显着增加(蒙族:C/A OR=1.545,95%CI=1.116-2.140,P<0.05;A/A OR=1.765,95%CI=1.112-2.802,P<0.05;汉族:C/AOR=1.583,95%CI=1.138-2.201,P<0.05;A/A OR=1.664,95%CI=1.069-2.590,P<0.05)。(5)蒙、汉族人群中,CYP2C9基因C/T基因型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显着增加(蒙族:OR=1.676,95%CI=1.054-2.666,P<0.05;汉族:OR=1.725,95%CI=1.024-2.906,P<0.05)。(6)蒙、汉族人群中,MDR1 基因 C3435T位点C/T和T/T基因型对罹患高血压风险无显着影响(P>0.05)3、基因联合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高血压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在蒙、汉族人群中,以下任何基因的组合均增加罹患高血压的风险:AT1R突变型与其他五个基因突变型,AT1R野生型与ECE-1突变型;ACE突变型与其他五个基因突变型,ACE野生型型与ECE-1突变型;CYP11B2突变型与ECE-1突变型;ECE-1突变型与CYP2C9或MDR1突变型;但上述任何基因的组合在蒙汉族之间的种族无差异。4、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 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在蒙、汉族人群降压效果的影响:(1)蒙、汉族高血压患者,AT1R基因A1166C位点突变会导致贝那普利药效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位点的突变对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2)蒙、汉族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贝那普利的降压疗效,ACE基因I/D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民族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均为DD组>ⅠD组>Ⅱ组。(3)CYP11B2基因T-344C位点突变显着增加厄贝沙坦对蒙、汉族高血压的降压幅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贝那普利降压效果无明显影响(P>0.05)。(4)蒙、汉族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后,ECE-1基因C-338A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的降压效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5)蒙、汉族高血压患者CYP2C9基因C1601T位点突变削弱了厄贝沙坦对蒙、汉族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P<0.05);但对贝那普利的降压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6)MDR1基因C3435T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在蒙、汉族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1、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AT1R基因A1166C位点、ACE基因I/D位点、CYP11B2 基因 T-344C 位点、ECE-1 基因 C-338A 位点、CYP2C9 基因 C1601T位点和MDR1基因C3435T位点分布频率不存在种族差异。2、上述六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高血压易感性,且不同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对高血压易感性的影响存在种族差异。3、上述六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的不同组合对蒙、汉族人群高血压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存在蒙、汉族之间的种族差异。4、部分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降压疗效,但这种影响不存在种族之间的差异。
赵海[3](2020)在《TGF-β1、COX-2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TGF-β1、COX-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关系,从分子水平研究CSVD可能的发病机制,为CSVD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影象学检查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明确CSVD诊断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50例作为CSVD组,并收集同期神经内科住院且影像学正常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血缘关系的。收集临床资料: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病史);生化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影像学资料:头部磁共振成像(M R 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E)或磁感敏加权(SW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等。采集抗凝全血标本(-80℃贮藏),采用DNA试剂盒提取静脉血基因组DNA样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TGF-β1基因rs1800470位点和COX-2基因rs689466、rs20417两个位点),并进行PCR产物测序。统计CSVD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采用SPSS20.0软件,CSVD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明确各基因型与CSVD之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脑小血管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CSVD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既往卒中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F-β1基因rs1800470位点:在CSVD组、对照组中检测出CC、CT、TT三种基因型。CSVD组CC型15例,CT型24例,TT型11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54%,T等位基因频率为46%;对照组CC型11例,CT型14例,TT型5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60%,T等位基因频率为40%;CSV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3)COX-2基因rs689466位点:在CSVD组、对照组中检测出GG、GA、AA三种基因型。CSVD组GG型15例,GA型19例,AA型16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49%,A等位基因频率为51%;对照组GG型8例,GA型13例,AA型9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48.3%,A等位基因频率为51.7%;CSV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4)COX-2基因rs20417位点:在CSVD组、对照组中检测出CC、CG、GG三种基因型。CSVD组CC型39例,CG型7例,GG型4例,C等位基因频率85%,G等位基因频率为15%;对照组CC型26例,CG型3例,GG型1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91.7%,G等位基因频率为8.3%;CSV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5)TGF-β1基因rs1800470(CC vs CT+TT)和COX2基因rs689466(GG vs GA+AA)、rs20417(CC vs CG+GG)与CSVD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均未发现SNP位点rs689466、rs20417、rs1800470与CSVD发生风险有关。(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96,95%CI 1.039~1.156,P=0.001)、高血压(OR 8.889,95%CI 2.899~27.255,P<0.001)及糖尿病(OR 5.444,95%CI 1.142~25.954,P=0.033)是CSVD发生的危险因素。(7)以是否发生CSVD为应变量,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90,95%CI 1.031~1.153,P=0.003)、高血压(OR 8.481,95%CI 2.546~28.250,P<0.001)是CS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TGF-β1、COX-2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脑小血管病的易感基因。(2)年龄、高血压可能是脑小血管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聪[4](2019)在《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为基础,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联合长期激怒法刺激诱导形成具备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候特色的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Hypertension-lacuna infarction comorbidity,HLIC)动物模型,并从行为学、形态学、功能、生化和分子多角度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药效作用,以期为复方七芍降压片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实验依据。方法:1.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将2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另10只Wistar Kyoto(WKY)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采用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日观察大鼠皮毛色泽、饮水饮食变化、大小便状况以及是否出现烦躁易激惹等情况。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于造模后第7天取大鼠血清、脑组织进行血脂、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检测。2.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将4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硝苯地平片+胞磷胆碱钠片)、中药组(复方七芍降压片)及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另10只WKY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大鼠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采用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予以纯净水灌胃,西药组予以硝苯地平片+胞磷胆碱钠片灌胃,中药组予以复方七芍降压片灌胃。实验期间每7天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1次,干预处理14天后取大鼠血清、脑组织进行大鼠血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ET-1和PAI-1表达水平,以及脑组织内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血栓烷(ThromboxaneA2,TXA2)合成酶CYP5A1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合成酶CYP8A1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1.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1)在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紧张,易激惹,同时存在皮毛色黄无光泽,毛发脱落较多,眼角可见少量分泌物,小便量少色深黄,粪便为质地较干,颗粒较小等表现。(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且造模后呈明显上升趋势。(3)模型组大鼠在姿势反射试验、肢体不对称应用试验及角落试验里均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而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表现。(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上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模型组大鼠血清ET-1、PAI-1水平较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6)HE染色: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神经元数量较多,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大且呈圆形,细胞核内可见完整核仁。模型组:深穿支动脉管腔狭窄,部分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管周围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可见部分神经元胞核固缩,嗜酸性浓染,核仁消失,细胞结构不清,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7)透射电镜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深穿支动脉内皮受损,细胞膜断裂不连续,并可见到血管外周基质水肿,血管腔被挤压变形,血管周围组织间隙增宽;部分深穿支动脉可见血管内皮与血管基膜出现分离;有的部位可见到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并伴有足突水肿,核内染色质聚集、边集,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偶可见到坏死神经元,其细胞形态结构已分辨不清,核内染色质聚集成块状,核仁消失,可见线粒体肿胀空化。大脑中动脉无明显受损表现,其血管内膜结构完整,可见到连续性紧密联接,血管外周基质也无明显水肿表现。2.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1)经过7天的喂养及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致相当。经过14天的喂养及灌胃处理,各组大鼠血压较前一次测量值均无明显变化,这提示无论是西药干预还是中药干预都可获得良好且稳定的降压效果,且降压效果大致相当。(2)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均有降低,且中药组降低幅度较西药组更大。而就统计结果来看,在血清HDL-C水平上各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PGI2合成酶CYP8A1在表达阳性目标数及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值上均较模型组升高,且升高幅度大致相当;而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TXA2合成酶CYP5A1及ET-1在表达阳性目标数及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值上均较模型组降低,且降低幅度大致相当。(4)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hs-CRP、ET-1及Hcy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且两组下降幅度相当;而在血清PAI-1水平上,中药组较模型组、西药组均降低。结论:(1)采用SHR联合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及长期激怒法所构建的动物模型,符合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病理改变,证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2)复方七芍降压片可通过降低血压、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缩血管物质在脑中的表达、促进扩血管物质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等途径,发挥保护脑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减轻血管局部炎症反应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5](2017)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AHF无论是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还是诊治、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不同之处[1]。目前,对老年AHF的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1临床特征年龄>75岁与年龄≤75岁的AHF患者临床特征不同
刘承浩[6](2016)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世界范围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ACE I/D)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明确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发病是否相关。方法全面检索有关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文献,制定统一的检索策略,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医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Google以及参考文献检索等手段。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再依据制定的质量评价表,对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二分类变量使用Mantel-Haenszel法进行合并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用Q值和I2检查各独立研究的异质性,异质性检验水准设为α=0.1;潜在的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依据制定的统一检索策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77篇,再依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独立研究共26篇,总共7094例受试对象。经过质量评价,11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15篇文献为中等质量研究。经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在显性模型下(DD+IDvs I I):OR=1.30,95%CI=(1.11,1.52),P=0.001;隐性模型(DDvs ID+II):OR=1.44,95%CI=(1.19,1.75),P=0.0002;共显性模型(DDvs II):OR=1.59,95%CI=(1.26,1.99),P<0.0001以及(I Dvs II):OR=1.16,95%CI=(1.02,1.32),P=0.02;等位基因比较(Dvs I):OR=1.30,95%CI=(1.15,1.48),P<0.0001。再分别对脑小血管病的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种族进行分析,多数遗传模型下可得到类似结果。结论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相关,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以增加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在亚洲人和高加索人中ACE I/D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发生显着相关,该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显着相关。
潘云芳[7](2012)在《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是指脑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闭塞、血液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并由此而产生血管供应区脑部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多,且发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脑梗死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因此,了解脑梗死病因达到预防脑梗死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AGT T704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CE I/D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用ELISA方法检测检测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AGT及ACE血浆浓度,从而探讨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与AGT、AC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AGT、ACE浓度的关系。以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地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对照组天津的健康体检者82例。2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AGT T704C,ACE I/D基因多态性。3用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浆AGT和ACE的浓度。结果1脑梗死组AGT基因CC基因型频率(58.43%),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52.81%)与健康对照组(60.98%和56.10%)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C等位基因频率(74.72%)和D等位基因频率(53.93%)与健康对照组(78.05%和56.71%)相比也没有统计学差异。2血浆AGT、ACE浓度(273.53±38.21pg/ml和16.38±2.18U/L)明显比健康对照组(164.59±44.54pg/ml和10.28±2.34U/L)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与AGT T704C、ACE D/I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SNP与疾病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不同区域的人群当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天津地区AGT基因型多态形与脑梗死没有相关性。这也证明了脑梗死是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结果。2、脑梗死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AGT、ACE含量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高浓度的血浆AGT、ACE很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总之,本研究发现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与AGT T704C,ACE I/D基因多态性未表现出相关性。这可能与脑梗死疾病的多因素、多源性、遗传性有关,人种、地域间的差异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发现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浆中AGT、ACE含量明显升高,预示高浓度的血浆AGT ACT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ACE与AGT的SNP的研究,以及机体相应各种生化指标的改变,必将对脑梗死的预防产生积极的意义。
张皓[8](2012)在《中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佤族、傣族脑血管病遗传学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脑血管病是一组由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基因多态性可能为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是一种与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缓激肽灭活、血压调控等多方面相关的物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又因种族、地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表现。本研究旨在评价研究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佤族、傣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D polymorphism)与脑梗死(Ce rebral infarction, CI)及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的关系。研究方法:①.选择临沧地区4所医院经头颅CT确诊的佤族、傣族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患者49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多态性分析,其中佤族32例:脑梗死25人、脑出血7人;傣族17例:脑梗死11人、脑出血6人;发病年龄在40岁至80岁之间;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22人。选择年龄相似的佤族32例、傣族1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分析。③对样本进行基因正反向测序检验。④对结果分别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病例男性组与女性组、病例伴发血脂异常组与血脂正常组、病例伴发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不同梗死类型组分别对照。结果:佤族组32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5例脑梗死患者基因组成为:DD基因型7例(28.0%),ID基因型10例(40.0%),Ⅱ基因型8例(32.0%);D等位基因占比为48.0%,Ⅰ等位基因占比为52.0%。7例脑出血患者基因组成为:DD基因型1例(14.3%),ID基因型2例(28.6%),Ⅱ基因型4例(57.1%);D等位基因占比为28.6%,Ⅰ等位基因占比为71.4%。佤族正常对照组共32人,其中DD基因型4例(12.5%),ID基因型13例(40.6%),Ⅱ基因型15例(46.9%);D等位基因占比为32.8%,Ⅰ等位基因占比为67.2%。发现佤族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增高,佤族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脑梗患者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升高,佤族合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升高,特别是D等位基因频率升高明显,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组内男女患者比较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64,P=0.686>0.05)。梗死组内伴糖尿病与不伴糖尿病组(P=0.660>0.05)在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脑出血组因病例数过少不参加上述统计。脑梗死各分型组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明显差异(P=0.711>0.05)。傣族组共17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11例脑梗死患者基因组成为:DD基因型3例(27.3%),ID基因型5例(45.4%),Ⅱ基因型3例(27.3%);D等位基因占比为50.0%,Ⅰ等位基因占比为50.0%。6例脑出血患者基因组成为:DD基因型1例(16.7%),ID基因型2例(33.3%),Ⅱ基因型3例(50.0%);D等位基因占比为33.3%,Ⅰ等位基因占比为66.67%。傣族正常对照组共17人,其中DD基因型2例(11.8%),ID基因型7例(4].2%),Ⅱ基因型8例(47.0%);D等位基因占比为32.4%,Ⅰ等位基因占比为67.6%。发现傣族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增高,傣族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脑梗患者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升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组内男女患者比较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64,P=0.686>0.05)。梗死组内伴血脂代谢异常组与不伴血脂代谢异常组(P=1.000>0.05)、伴糖尿病与不伴糖尿病组(P=1.000>0.05)在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脑出血组因病例数过少不参加上述统计。脑梗死各分型组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明显差异(P=0.711>0.05)。结论:1.佤族、傣族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占比较脑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增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2.佤族及傣族脑出血患者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分布差异。3.佤族及傣族组内男女性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明显分布差异。4.佤族、傣族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脑梗患者中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脑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升高,佤族合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脑出血组、对照组及国内大多数报道的汉族人群有所升高,特别是D等位基因频率升高明显。佤族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糖未见明显关联,傣族ACE基因I/D多态性与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未见明显相关。5.佤族及傣族各脑梗死分型中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明显差异。
范茜君[9](2010)在《ACE基因多态性与纳西族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云南丽江纳西族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性,为阐明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机理以及早期预报、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选择90例纳西族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其中有58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CI)患者和32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和5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纳西族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AC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其中,电泳结果只出现490bp一条区带者,为ACE基因插入纯合型(I/I);只出现190bp一条区带者,为ACE基因缺失纯合型(D/D);出现490bp和190bp两条区带者,则为ACE基因插入/缺失杂合型(I/D)。③对样品进行ACE基因双向测序。结果①58例脑梗死患者中,DD基因型19例(32.8%),ID基因型25例(43.1%),II基因型14例(24.1%);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3%和45.7%;50例正常对照组中,DD基因型8例(16.0%),ID基因型23例(46.0%),II基因型19例(38.0%);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0%和61.0%。脑梗死病人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χ2分别为4.022、5.051,P均<0.05)。②32例脑出血患者中,DD基因型6例(18.8%),ID基因型14例(43.8%),II基因型12例(37.4%);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6%和59.4%;脑出血病人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脑梗死组内伴高血压与不伴高血压,伴糖尿病与不伴糖尿病,伴血脂异常与血脂正常者相比较,未发现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有显着差异(P>0.05)。④脑梗死组内男女患者相比较,未发现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有显着差异(χ2=0.070、0.012,P均>0.05)。⑤不同的梗死类型D基因携带的频度不同,心源性脑栓塞(50.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51.2%)及腔隙性脑梗死(63.3%),脑血栓形成与腔隙性脑梗死相比较,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腔隙性脑梗死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495,1.285,P均>0.05)。⑥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脑出血组内伴高血压与不伴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均未发现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①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联性,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是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②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发生缺乏关联性,与伴不伴高血压无相关性。③脑血管病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ACE基因多态性无关联。④ACE基因16内含子中一段287bp的插入片段造成I/D多态性。⑤应用PCR-RFLP方法与基因测序法进行ACE基因分型结果一致。
毛建华[10](2002)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50例正常人、50例高血压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49例高血压不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30例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白细胞的DNA中的ACE基因上287bp片段,根据插入(I)或/缺失(D)来判断其多态性。②用放免法测定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③用CT或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结果:①微量蛋白尿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着升高。②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着升高。 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关联性,DD基因型提示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DD基因型提示可能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二、Relationships betwee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and lacunar infarction in early stag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lationships betwee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and lacunar infarction in early stag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Paper 1 |
Paper 2 |
(2)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对蒙、汉族人群高血压易感性以及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 |
3.2 基因组DNA电泳检测 |
3.3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 |
3.4 基因联合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高血压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关系 |
3.5 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在蒙、汉族人群降压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 |
4.2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和汉族人群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系 |
4.3 基因联合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中高血压易感性的交互作用 |
4.4 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贝那普利在蒙古、汉族人群降压疗效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致谢 |
(3)TGF-β1、COX-2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情况观察 |
2.2 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 |
2.3 行为学测试结果 |
2.4 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 |
2.5 各组大鼠血清ET-1、PAI-1水平 |
2.6 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 |
2.7 模型组大鼠透射电镜结果 |
第二部分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 |
2.2 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水平 |
2.3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eNOS表达水平 |
2.4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PGI2合成酶CYP8A1表达水平 |
2.5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ET-1表达水平 |
2.6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TXA2合成酶CYP5A1表达水平 |
2.7 各组大鼠血清hs-CRP、Hcy、ET-1和PAI-1水平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1 西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1.2 西医学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 |
1.3 高血压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2.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2.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名研究 |
2.2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
2.3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研究 |
2.4 中医学对腔隙性脑梗死病因病机认识 |
2.5 中医学对腔隙性脑梗的方药研究 |
3.前期研究 |
3.1 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
3.2 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
3.3 复方七芍降压片方药分析 |
4.动物病证模型研究进展 |
4.1 腔隙性脑梗死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展 |
4.2 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展 |
4.3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5.实验结果分析 |
5.1 通过本实验初步确定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 |
5.2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血压的影响 |
5.3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血脂的影响 |
5.4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ET-1、eNOS、TXA2合成酶CYP5A1、PGI2合成酶CYP8A1的影响 |
5.5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hs-CRP、ET-1、HCY、PAI-1的影响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特征 |
2 分类 |
2.1 心脏衰竭 |
2.2 血管衰竭 |
3 病因及诱因 |
3.1 高血压 |
3.2 糖尿病或高血糖 |
4 临床表现 |
4.1 症状 |
4.2 体征 |
5 诊断 |
5.1 快速评估 |
5.2 实验室检查 |
6 治疗 |
6.1 急诊处理 |
6.1.1 氧疗和药物治疗 |
6.1.2 无创正压通气 (NPPV) |
6.2 住院治疗 |
6.3 出院前评估 |
7 预后 |
8 展望 |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1.2 检索策略 |
1.1.3 文献筛选 |
1.1.4 质量评估 |
1.1.5 数据提取 |
1.1.6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文献检索 |
1.2.2 文献质量评估 |
1.2.3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1.2.4 Meta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脑小血管病概述 |
2.1.1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特征 |
2.1.2 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2.1.3 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
2.2 脑小血管病的遗传基因学研究 |
2.2.1 散发性脑小血管病与基因相关性 |
2.2.2 单基因遗传病引起的脑小血管病 |
2.3 脑小血管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
2.3.1 脑小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
2.3.2 腔隙性脑梗死和AD的关系 |
2.3.3 微出血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2.3.4 脑白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2.3.5 Binswanger’s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2.3.6 脑萎缩是脑小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病理表现 |
2.3.7 痴呆是脑小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特征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ACE、AGT基因多态性检测 |
1.2.2 血浆AGT、ACE浓度的测定 |
1.2.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A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 |
2.2 两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 |
2.3 两组血浆AGT、ACE浓度的比较 |
3 讨论 |
3.1 AGT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3.2 AGT血浆浓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
3.3 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3.4 ACE血浆浓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佤族、傣族脑血管病遗传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附录 |
(9)ACE基因多态性与纳西族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实验试剂和仪器 |
三 检测方法 |
四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关联性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关联性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四、Relationships betwee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and lacunar infarction in early stag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司君增. 山东大学, 2020(12)
- [2]AT1R、ACE、CYP11B2、ECE-1、CYP2C9、MDR1基因多态性对蒙、汉族人群高血压易感性以及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影响[D]. 皇甫卫忠.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TGF-β1、COX-2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D]. 赵海.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D]. 何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王宇朋,王萍,李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Meta分析[D]. 刘承浩.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2)
- [7]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研究[D]. 潘云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8]中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佤族、傣族脑血管病遗传学相关性研究[D]. 张皓.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9]ACE基因多态性与纳西族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D]. 范茜君. 昆明医学院, 2010(08)
- [1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的研究[D]. 毛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