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麦改良品种吉豆7号

夏大麦改良品种吉豆7号

一、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论文文献综述)

郭容秋[1](2021)在《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评价与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伯鸿[2](2017)在《大豆株型突变体it1的鉴定与图位克隆》文中认为大豆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人类供应了大量的植物蛋白和脂肪。由于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因此提高大豆单产潜力仍是育种工作至关重要的内容。大豆理想株型形态能促进光能的利用效率,是选育高产大豆中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在个体水平以及群体层面上塑造与生态环境相符合的理想株型是提高大豆产量潜力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突变体是科学家研究基因功能以及进行品种改善的重要基础材料,而通过突变体创制株型变异材料是获得优异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鉴定大豆株型变异材料和克隆株型相关重要基因是进行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基础。本研究从EMS诱变中品661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多个器官表型均发生变异的株型突变体(it1)。对突变体从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与细胞学观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转录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株型突变体(it1)进行了表型和生理鉴定以及细胞学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株型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呈深绿色且皱缩,种子子叶上具有不规则凹痕;突变体株高降低,但节间数目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别,说明it1株高降低是由每个节间长度缩短造成的,与节间数目无关;突变体的分枝数、荚数、粒数、叶柄长度及夹角、百粒重等产量性状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野生型。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叶绿素a/b以及木质素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叶片半薄切片观察发现,叶片皱缩程度不同,下表皮排列混乱程度不同,可能由于上下表皮细胞数目或大小存在差异导致叶片变异。(2)利用中品661×突变体组合进行遗传分析,卡方测验表明,该株型符合3:1的表型分离比,说明突变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对冀豆12×突变体组合进行基因定位,将it1基因定位在SNP标记SNP-147和SNP-836之间,其物理距离为114kb,并利用中黄13×突变体组合对定位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大豆基因组注释系统Soybase对候选区段进行预测,获得了17个候选基因。(3)利用野生型和突变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在VC时期鉴定出8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上调544个,下调283个;V1时期共得到65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上调288个,下调369个;V8时期共得到871个差异表达差异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上调584个,下调287个。在转录组中对17个候选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Gene 4可能是一个调控株型的目的基因。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表明,VC、V1、V8时期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生物过程中,在分子功能方面较少。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分类显示,VC、V1、V8时期中70%以上的差异基因都参与新陈代谢通路。在新陈代谢通路中,VC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苯丙素生物合成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过程;V1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淀粉和蔗糖新陈代谢过程以及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代谢过程;V8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苯丙素生物合成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过程。

薛云云[3](2013)在《60Co诱变(晋大78)后代遗传性状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60Coγ射线辐射晋大78后代M4、M5群体进行两年的田间观察和室内鉴定,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株重、株高、结英高度、茎粗、有效分枝、主茎节数、主茎英数、分枝英数、一粒英数、二粒英数、三粒英数、四粒英数、瘪荚数、虫食数、总英数、50粒重、单株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等19个表型性状和18个多态性标记进行了分析,探讨其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机制,结果如下:1.通过对诱变后代群体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叶形、花色、脐色、生育期、茸毛颜色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与变异;2.对亲本及诱变后代群体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总结出与单株产量显着相关的一些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后代材料分为三大类群;3.利用SSR标记结果表明,诱变后代材料多态信息量的变幅为0.029-0.860,Shannon’s指数范围为0.078-2.082,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625-1.000。从分子标记分析揭示了辐射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为辐射诱变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和理论依据;4.本研究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来分析大豆辐射诱变高世代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从形态和分子标记两方面揭示了辐射育种能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更全面地反映了诱变后代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大豆种质创新和辐射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如萍[4](2012)在《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全国18个和20个省(区)130和141个大豆科技示范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当地大豆生产田的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大豆栽培区划进行分区统计,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判断不同地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将2010年收集到的部分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进行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播种期集中在5月中旬,西北地区在5月中上旬,黄淮海地区在6月中旬,南方地区夏大豆则在5月下旬(2011年)和6月中旬(2010年)。黄淮海地区播期的极差在各地区中均最小,东北和西北地区居中,南方地区最大。2010年,东北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在各地区中居首,其次为西北、黄淮海,南方地区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西北>东北>南方>黄淮海地区。2011年各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仍以东北最高,黄淮海、西北次之,南方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南方>西北>东北>黄淮海。2010和2011年,西北地区示范县大豆单产在各地区中居第一,其次为东北、黄淮海,南方最低。两年的变异系数排序有所不同,2010年为西北>南方>东北>黄淮海,2011年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根据各地区2010和2011年调研所涉及大豆品种的频次分布发现,大豆品种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较少出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大区分布的情况。农家品种在抽样所涉及的品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东北、西北及黄淮海地区的农家品种出现频率占到相应地区品种统计总频次的1.20%、4.45%及3.27%,南方地区的比例相对较大,达到21.61%。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大豆株高均居各地区之首,之后为西北和黄淮海地区,南方最低。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有着极强的线性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在两年分别达到0.852**(2010年)和0.909**(2011年)。大豆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的地区间高低排序非常相似,2010年均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2011年均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大豆的平均百粒重均为各地区最高,西北次之,东北及南方地区较低。东北地区大豆相关性状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西北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黄淮海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南方地区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2010年收集到样品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脂肪的平均含量为19.7%,蛋脂总量的平均值为61.27%。脂肪含量的变幅差值(7.06%)小于蛋脂总量(11.98%)与蛋白质含量(17.4%)。蛋白质含量呈正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40-42%阶段,大于45%的高蛋白品种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1.27%。脂肪含量呈负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9-20%之间,>22%的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21%。蛋脂总量峰值出现在60-62%阶段,兼用型优质品种仅占品种总样本的21.56%。各地区蛋白质含量的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的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东北地区蛋白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8-42%阶段内,峰值出现在38-39%阶段。西北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0-42%之内,次峰值出现在48-49%之间。黄淮海地区较为集中。南方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4-45%阶段内。各地区脂肪含量均值顺序为,东北>黄淮海>西北>南方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集中在19-21%阶段,峰值分布在19-20%阶段。西北地区主峰值出现在19-20%阶段,次峰值出现在21.5-22.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分布在20-20.5%阶段。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17-20%阶段,峰值分布在17.2-18.2%阶段。各地区蛋脂总量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蛋脂总量主要集中在58.5-61.5%阶段,峰值位于59-59.5%阶段。西北地区集中在60-61.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位于62.5-63%阶段。南方地区的蛋脂总量普遍较高,峰值出现在63-64%阶段,高于63%的双高品种占该地区总样本的69.44%

张恒友[5](2011)在《EMS诱变大豆突变体的鉴定与大豆开花调控基因GmSVP1和GmOF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 (L.)Merr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油作物,是人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多种因素限制,我国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导致我国从大豆的主要原产国和出口国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植物突变体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大豆遗传转化效率低等因素限制,目前还没有获得较大规模的大豆转化突变体。因此,理化诱变就成为产生大豆突变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突变体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突变体可为大豆功能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本研究以栽培大豆“南农86-4"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 EMS)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多代表型筛选和分子标记鉴定获得表型变异性状稳定遗传的大豆突变体,并对筛选获得的大豆早花突变体elf1进行了CGH芯片研究,对两个大豆开花调控相关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和功能分析,对大豆黄绿变异株cdl进行了遗传定位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变栽培大豆“南农86-4",通过多代田间表型筛选及SSR分子标记鉴定,共获得34个表型变异稳定遗传的株系(M6代),变异表型主要包括茎发育、叶片发育、开花期、种子等性状,通过变异表型描述,加深对获得突变体变异类型的了解。这些表型变异材料将为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2.在诱变后代M3代中筛选获得1株开花期提前大豆变异株(L96,早约20天),经多代筛选获得早花性状稳定遗传株系,命名为elfl (early flowering 1) 。将突变体elf1与对照杂交,杂交后代所有F1单株的开花时间与对照亲本开花时间相同,并且在获得的F2群体中,正常开花与早开花性状发生分离,卡方测验表明,正常开花与早开花单株数量符合3:1比例,表明突变体elf1的早花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在对照与突变体elf1间未检测到基因组水平的碱基差异。3.在大豆中克隆了GmSVPl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都含有8个内含子,9个外显子,编码蛋白都具有两个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即MADSMEF2like与K-box结构域;研究表明,GmSVP1 与 GmSVP2基因与豌豆中的PsSVP亲缘关系最近,并且主要在大豆花器官-雌蕊和雄蕊中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SVP1基因主要在细胞膜中表达;非生物胁迫诱导实验表明,基因GmSVPl对于温度胁迫(高温(45℃)和低温(4℃))较为敏感,而对于盐胁迫(150mM)和机械损伤胁迫表现不敏感。利用农杆菌浸染叶盘法将GmSVP1基因转化烟草,对获得的T0和T1代的阳性烟草转化植株进行表型和分子鉴定发现,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的开花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前,花瓣开裂、雄蕊数目和发育变异等,这些结果可能与基因GmSVP1的过量表达有关,初步表明该基因可能主要参与调节大豆开花期和花瓣和雄蕊的形态建成。4.在大豆中克隆了GmOFP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基因GmOFPl和GmOFP2都不含内含子,GmOFP2编码的蛋白质较GmOFPl少70个氨基酸,它们与拟南芥基因AtOFP17亲缘关系较近;基因GmOFPl主要在大豆花器官-花瓣、雄蕊和雌蕊中表达;非生物胁迫诱导研究表明,大豆GmOFP1基因在受到高温胁迫(45℃)和N aCl (150mM)胁迫诱导后都会做出应答响应,而GmOFP2基因则对于温度、盐和机械损伤等非生物胁迫无显着应答响应。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大豆GmOFP1基因转入烟草,共获得6株T0代转GmOFPl阳性烟草植株,表型鉴定发现这6株阳性烟草植株的花瓣主要发生了花瓣开裂变异和花瓣向内折叠变异等,初步表明大豆GmOFP1基因可能具有控制花瓣的发育的功能。5.在诱变M3代筛选获得黄绿变异株(L31),经多代筛选鉴定后黄绿表型稳定遗传,命名为‘’cd1" (chlorophyll-deficent 1)。研究表明,cd1在株高、百粒重、单株粒重等显着低于对照;cd1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降低约30-66%,并且其叶绿体形状表现畸形,其内部的基粒类囊体片层较对照显着减少;遗传分析表明,cd1的黄绿表型受隐性细胞核单基因控制,利用F2分离群体将叶色控制基因CD1定位于O连锁群(Chr.10),并与标记Satt633和Sat291连锁,连锁距离分别为2.48cM和4.48cM。

熊冬金[6](2009)在《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是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育成品种是经多年育种与生产实践证明最为重要的种质资源。我国1923-2005年共育成了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研究这些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及其近年来的演变趋势,对指导中国大豆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谱分析能较好地阐明作物育成品种的整体遗传基础,并且具有经济、简便等优点;我国近百年大豆育种实践资料蕴涵丰富的系谱、亲本选配等信息,是研究我国大豆育成品种整体遗传基础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大豆育种系谱资料分析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整体遗传基础,对10个主要家族的育成品种,利用均匀分布于大豆20个连锁群的161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研究,综合亲本系数(CP)分析育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亲缘关系,揭示其遗传基础,以期为我国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扩大亲本来源以至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1923-2005年所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中,北方一熟春豆生态区(Ⅰ区)、黄淮海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Ⅱ区)、长江中下游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Ⅲ区)、中南多熟春夏秋豆生态区(Ⅳ区)、西南高原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Ⅴ区)和华南热带多熟四季大豆生态区(Ⅵ区)分别有682、395、64、120、16和23个,其中1019、202、70和9个分别由杂交、系统选择、诱变和转DNA育种方法育成。1300个品种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库分别追溯到670和344个祖先亲本,一些重要祖先亲本育成了早期骨干品种(如满仓金、紫花四号、徐豆1号、齐黄1号和南农493-1等),这些品种又育成新的品种,经过多轮育种过程形成复杂的祖先亲本家族,一些重要祖先亲本在Ⅰ区已经历5-8轮的育种过程,Ⅱ区也经历了5-7轮的育种过程,Ⅲ、Ⅳ、Ⅴ、Ⅵ区经历了3-5轮的育种过程。我国大豆杂交育成品种共使用1391个直接亲本,绝大多数为育成品种和育种品系,少量为地方品种与外国品种。生产上常采用性状优良适合当地条件的育成品种作为供体亲本以加速育种进程,如:合丰25、吉林20、徐豆1号、齐黄1号、矮脚早、南农493-1和十胜长叶等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多次使用,形成一些重要亲本。我国大豆杂交育种的组配方式的演变发展趋向于以育成品种(C)和育种品系(S)相互组合(CxC、 SxS、c×s、SxC)的四种组配为主。全国71.78%的杂交育成品种是以这四种组配方式育成,近十年这四种组配方式更高,为83.50%。2.670个祖先亲本源自我国六个生态区及国外,其中Ⅰ、Ⅱ、Ⅲ生态区和国外的祖先亲本提供了主要核质遗传贡献,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较少,以本生态区的祖先亲本的遗传基础为主,其它生态区的祖先亲本遗传贡献较少。大部分祖先亲本只衍生1-2个育成品种,少数重要祖先亲本,如:Ⅰ区的金元(A146)、四粒黄(A210)和白眉(A019),Ⅱ区的滨海大白花(A034)、山东张寿地方品种(A295)、滑县大绿豆(A122)、铜山天鹅蛋(A231)、即墨油豆(A133),Ⅲ区的奉贤穗稻黄(A084)、51-83(A002)、上海六月白(A201)等祖先亲本经多轮育种过程衍生出大量品种,形成了庞大祖先亲本家族。综合衍生品种数、细胞核、质遗传贡献值和衍生品种轮数四项指标,从670个祖先亲本中筛选出113个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核心祖先亲本,这些祖先亲本来自国内六生态区和国外。113份祖先亲本(占总数的16.87%)对1300个育成品种的核、质遗传贡献分别占70.90%和74.85%;这些核心祖先亲本对大豆核心种质收集、利用以及亲本选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平均每个育成品种使用祖先亲本数在逐渐增加,其中Ⅰ、Ⅱ区尤其明显,六生态区1996-2005年育成品种的平均每个育成品种使用祖先亲本数较1986-1995年的增加近一倍,近期育成品种比早期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为宽广,这与大量育成品种(品系)作为杂交育种亲本有关。经过10年的育种进程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祖先亲本扩大近一倍,地理来源更广泛,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国外和异生态区祖先亲本的核质遗传贡献有所增加,整体上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但单个祖先亲本对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遗传贡献向一些重要祖先亲本集中。如:Ⅰ区的A146、A210和A019,Ⅱ区的A034、A231、A133,Ⅱ区的A084、A002、A201等少数祖先亲本衍生品种数较1923-1995间增加一倍多,遗传贡献值增加一半以上。4.亲本系数分析表明近期育成品种(1986-2005)较早期育成品种(1923-1985)遗传基础更为宽广,受试品种中Ⅱ区的品种遗传基础最为宽广,Ⅲ区的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各家族育成品种中,Ⅱ区的A295、A122、A231和A133四个家族系谱复杂,涉及祖先亲本多,遗传基础较为宽广。Ⅲ区一些家族如A084、A002、A201和矮脚早(A291)由于选择育种较多,亲本系数平均值较大,遗传基础较为狭窄。5.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互补等位变异和特异等位变异研究表明:近期品种(1986~2005)较早期品种(1923~1985)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丰富,平均和特有等位点多、特缺等位点少,遗传互补等位变异点差异大,两者遗传关系最远,近期品种较早期品种遗传基础更为宽广。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基础与其所在的地理区域分布有关,Ⅰ和Ⅳ生态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互补等位变异点数最多,遗传关系也最远,Ⅱ、Ⅲ两生态区地理位置较近,种质交流较多,互补等位变异点数最少,遗传关系最近。各家族育成品种的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遗传相似性和特异等位变异研究表明各家族品种间的遗传基础与其所在的地理分布有关。A201和A291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Ⅲ区的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遗传背景较为一致;A002和A084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其遗传背景也较为一致;Ⅱ区的A034和A231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其遗传背景较为一致,A133和A295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山东和河南等地其遗传背景较为一致。东北白眉(A019)家族和其它9个家族地理距离较远,存在较多特有、特缺等位点,而Ⅲ区和Ⅱ区地理位置较近,种质交流较多,两区祖先亲本家族间特有、特缺等位点数较少。其中Ⅲ区A002和Ⅱ区的A231和A122间无特有等位点,Ⅲ区A084、A201和Ⅱ区的A034、A231亚群间无特缺等位变异点。6.亲本系数是静态地假定双亲遗传贡献相同,而SSR标记是动态地反映品种间DNA水平的遗传差异。10个家族的亲本系数和SSR相似性系数矩阵Mantel检验相关验证表明两者相关程度较低。通过对37个杂交组合的SSR标记数据分析证明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贡献率法(GC)与相似系数法(SC)两种遗传贡献计算方法结果十分接近,母本对子代的遗传都明显高于父本。两法和基于系谱资料计算遗传贡献率的亲本系数法(CP)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对37个杂交组合的等位变异点的传递与遗传重组分析表明:母本传递给子代的位点数多于父本,20个连锁群中C2、A2、J、F连锁群传递位点数较多,Ⅰ连锁群最少;母本重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父本,近期品种重组率高于早期品种。

北京市农业局[7](2007)在《北京市农业局关于2007年北京市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情况的通告》文中指出 为减轻因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北京市建立了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为确保储备种子,当年储备、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现将2007年北京市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情况通告如下:一、2007年北京市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情况

蒋慕东[8](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高广金[9](2003)在《突出区域特色 发展大豆产业》文中认为分析了湖北省大豆生产的现状、发展大豆生产的重要性和优势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湖北省发展大豆产业的措施 ,即以优良新品种为突破口 ,实行区域化种植 ,发挥规模效益 ,提高大豆商品质量 ,积极开拓销售市场

严换胜[10](2000)在《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文中研究表明

二、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论文提纲范文)

(2)大豆株型突变体it1的鉴定与图位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株型的概念
    1.2 主要粮食作物株型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1.2.1 水稻
        1.2.2 小麦
        1.2.3 玉米
    1.3 作物株型的基因挖掘
        1.3.1 水稻株型基因定位与克隆
        1.3.2 其它作物株型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
    1.4 大豆株型研究及相关基因定位
        1.4.1 株高
        1.4.2 分枝
        1.4.3 叶片性状
        1.4.4 大豆高产理想株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野生型及突变体来源
        2.1.2 定位群体的构建
    2.2 实验方法
        2.2.1 突变体农艺性状考察
        2.2.2 叶绿素总含量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2.3 茎杆成份的测定
        2.2.4 半薄切片制备及电镜观察
        2.2.5 大豆基因组DNA提取
        2.2.6 PCR反应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程序
        2.2.7 大豆总RNA的提取、cDNA的合成
        2.2.8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突变体的特征
    3.2 突变体与野生型重要性状比较
        3.2.1 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茎部性状比较
        3.2.2 突变体与野生型产量相关性状比较
        3.2.3 突变体与野生型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3.3 it1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理性状比较
        3.3.1 it1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绿素含量测定
        3.3.2 it1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绿素组分测定
        3.3.3 it1突变体与野生型茎杆组分测定
    3.4 it1的细胞学分析
    3.5 突变体表型遗传分析
    3.6 株型突变基因初定位
        3.6.1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3.6.2 株型基因连锁标记的的筛选
        3.6.3 株型基因的初步定位
        3.6.4 定位区间在中黄13群体中的验证
    3.7 精细定位
    3.8 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3.8.1 总RNA质量检测
        3.8.2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3.8.3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3.8.4 差异表达筛选
        3.8.5 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统计
        3.8.6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8.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8.8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3.8.9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8.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3.8.11 定位区段内基因表达分析
4 讨论
    4.1 株型突变体的特性
    4.2 株型相关基因定位
    4.3 转录组候选基因分析
5 结论
    5.1 突变体特征
    5.2 突变体基因定位及基因预测
    5.3 突变体与野生型转录表达差异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60Co诱变(晋大78)后代遗传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大豆辐射育种的研究现状及成就
    1.2 诱变方法
        1.2.1 辐射的剂量范围和化学诱变剂的选择
        1.2.2 诱变材料的选用与样本含量
    1.3 诱变后代的选育
    1.4 辐射引起大豆诱变后代主要性状的变异研究
        1.4.1 生育期的变异
        1.4.2 品质性状的变异
        1.4.3 产量的变异
        1.4.4 抗性的变异
    1.5 分子标记在大豆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晋大78辐射诱变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晋大78诱变后代遗传变异的分布
        2.2.2 晋大78诱变后代群体植株形态差异的探讨
        2.2.3 晋大78诱变后代表型性状遗传变异的分析
        2.2.4 晋大78诱变后代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2.2.5 诱变后代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2.6 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距离分析
        2.2.7 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第三章 晋大78辐射诱变后代SSR标记遗传变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2 实验过程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豆基因组DNA的检测
        3.3.2 诱变后代M_5代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3.3 诱变后代M_5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3.3.4 诱变后代M_5群体的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大豆诱变后代各个表型性状之间的遗传变异分析
        4.1.2 大豆诱变后代表型性状分析与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变异之间的差异
        4.1.3 辐射诱变拓宽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分析
        4.1.4 诱变育种的展望及进一步的研究
    4.2 创新点
    4.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Abstract
致谢

(4)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大豆及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数据采集
    2.3 品质分析
    2.4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各地区大豆的播种期
    3.2 各地区大豆的种植密度比较
    3.3 各地区的大豆产量水平比较
    3.4 各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统计
    3.5 各地区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3.6 各地区大豆相关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3.7 大豆品质的总体状况分析
    3.8 各地区大豆品质状况分析
    3.9 高蛋白和高油的品种情况
4.讨论
5.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附录 1 2010 年各地区农艺性状分析所涉及品种
附录 2 2011 年各地区农艺性状分析所涉及品种
附录 3 2010 年各地区品质所涉及品种

(5)EMS诱变大豆突变体的鉴定与大豆开花调控基因GmSVP1和GmOF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1.1 从结构基因组学到功能基因组学
        1.2 基因的功能分析方法
    2 植物突变体获得方法
        2.1 理化诱变
        2.2 异源插入突变
        2.3 空间诱变
        2.4 我国大豆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2.5 我国人工诱变育种展望
    3 突变的检测技术
        3.1 直接DNA序列分析法
        3.2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3.3 TILLING技术
        3.4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3.5 侧翼序列标签分析方法
    4 植物开花相关研究进展
        4.1 MADS-box家族基因控制开花时间
        4.2 大豆开花期相关研究进展
    5 植物SVP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5.1 植物SVP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5.2 大豆SVP基因研究进展
    6 植物OFP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7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7.1 光合作用的意义
        7.2 叶色突变的分类
        7.3 叶色的突变分子机制
        7.4 国内外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7.5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大豆“南农86-4”突变体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诱变处理方式
        1.3 播种和收获
        1.4 突变体表型筛选
        1.5 突变体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测定
        1.6 DNA提取
        1.7 SSR分子标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EMS对M_1的诱变效应
        2.2 M_3代变异株的筛选
        2.3 M_4代变异株的筛选
        2.4 M_5和M_6代的表型变异株筛选
        2.5 SSR分子标记分析
    3 讨论
        3.1 EMS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剂
        3.2 突变位点与突变表型
        3.3 突变体的利用
第三章 大豆早花突变体elf1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农艺性状调查和品质性状分析
        1.3 遗传分析
        1.4 CGH芯片研究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PCR测序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2.2 遗传分析
        2.3 CGH芯片筛选结果分析
    3 讨论
        3.1 elf1与其它大豆早熟突变体比较
        3.2 CGH技术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第四章 大豆开花期和花器官发育调控基因G-V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基因克隆
        1.3 系统进化树分析
        1.4 基因表达分析
        1.5 亚细胞定位
        1.6 宿主菌与质粒载体
        1.7 过表达载体构建
        1.8 农杆菌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
        1.9 烟草转化植株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GmSVP1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2.2 GmSVP1及其同源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2.3 GmSVP1和GmSVP2基因的表达分析
        2.4 GmSVP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5 GmSVP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6 GmSVP1基因阳性烟草转化植株的鉴定和分析
    3 讨论
        3.1 基因结构和基因进化
        3.2 GmSVP1调控开花期和花器官形态建成
        3.3 GmSVP1基因的利用
第五章 大豆花瓣发育调控基因GmOF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基因克隆
        1.3 系统进化树分析
        1.4 基因表达分析
        1.5 宿主菌与质粒载体
        1.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1.7 农杆菌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
        1.8 烟草转化植株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GmOF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及结构分析
        2.2 GmOFP1与同源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2.3 GmOFP1和GmOFP2基因的表达分析
        2.4 GmOFP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GmOFP1基因阳性烟草转化植株鉴定和分析
    3 讨论
        3.1 GmOFP1调控大豆花器官发育
        3.2 GmOFP1基因的应用
第六章 大豆黄绿变异株cd1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农艺性状调查及品质性状测定
        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1.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比较
        1.5 干旱胁迫比较
        1.6 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cd1与对照的叶片色素含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2 cd1与对照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分析
        2.3 cd1与对照耐旱试验比较分析
        2.4 cd1遗传定位分析
    3 讨论
        3.1 大豆黄绿变异株cd1的特性
        3.2 叶绿素含量与植物抗旱关系
        3.3 大豆叶色黄化基因定位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6)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 作物品种起源
        1.1.1 人工进化与作物品种
        1.1.2 作物人工进化中遗传结构的改变
        1.1.3 栽培大豆起源
        1.2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2.1 大豆种质资源类型
        1.2.1.1 野生大豆
        1.2.1.2 大豆地方品种
        1.2.1.3 大豆育成品种
        1.2.1.3.1 世界大豆育成品种概况
        1.2.1.3.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概况
        1.2.2 大豆种质资源的保存
        1.2.3 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2 种质资源与作物遗传育种
        2.1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2.2 作物育种与亲本选配
        2.2.1 作物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性
        2.2.2 作物育种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
        2.2.3 作物遗传基础的拓宽
        2.3 作物遗传基础的研究方法
        2.3.1 系谱分析研究作物遗传基础
        2.3.2 遗传标记研究作物遗传基础
        2.3.2.1 形态学标记
        2.3.2.2 细胞学标记
        2.3.2.3 生化标记
        2.3.2.4 分子标记
        2.3.3 作物遗传基础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
        2.4 作物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研究
        2.4.1 作物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2.4.1.1 作物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
        2.4.1.2 分子标记研究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性
        2.4.2 背景亲本的基因与基因型遗传结构分析
        2.4.2.1 作物遗传的分子图谱
        2.4.2.2 作物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2.4.2.3 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2.4.2.4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2.5 供体亲本的遗传及特异基因
        2.5.1 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
        2.5.2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发掘
    3 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研究概况
        3.1 系谱分析
        3.1.1 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3.1.1.1 美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3.1.2.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3.1.2 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3.1.2.1 亲本分析
        3.1.2.2 核心祖先亲本分析
        3.1.2.3 国外种质的来源与遗传贡献分析
        3.1.3 大豆育成品种亲本系数分析
        3.2 分子标记分析大豆遗传相似性
        3.2.1 RFLP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3.2.2 RAPD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3.2.3 SSR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3.3 系谱与分子标记分析等位变异在系谱中的传递
        3.4 大豆基因组研究
        3.4.1 大豆分子遗传图谱
        3.4.2 大豆资源基因组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系谱分析
        2.2 基因组DNA提取及SSR扩增
    3 数据分析
        3.1 亲本系数计算
        3.2 SSR分子标记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遗传贡献率计算方法
        3.2.3 遗传重组算法
第三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种质来源及其地理生态特点和年代特点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分析与遗传基础
        1.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及其核质祖先亲本
        1.1.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
        1.1.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祖先亲本
        1.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1.3 单个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单个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地理来源分析
        2.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生态区来源及其细胞核、质遗传贡献
        2.2 六生态区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细胞核、质遗传贡献
        2.3 中国近10年(1996-2005)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的演变特点
        2.4 中国1996-2005年大豆育成品种不同地理来源重要种质的遗传贡献
第四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祖先亲本及外来种质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祖先亲本分析
        1.1 中国大豆育种核心祖先亲本的提名
        1.2 核心祖先亲本样本的代表性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外来种质来源与其遗传贡献
        2.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外国种质组成
        2.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外国种质遗传贡献
        2.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的外国祖先亲本
        2.4 外国品种作为直接亲本在中国大豆育成的使用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直接亲本
        3.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直接亲本类型与地理来源
        3.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直接亲本组配方式
        3.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重要直接亲本
    4 讨论
        4.1 我国生产上应用品种的遗传基础
        4.2 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局限性
        4.3 拓宽我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途径
第五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主要家族亲本系数、SSR遗传相似性与特异性分析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主要家族亲本系数分析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2.1 SSR标记所反映的群体遗传结构
        2.2 类平均法(UPGMA)聚类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遗传相似性分析
        3.1 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分析
        3.2 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与亲本系数相关分析
    4.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遗传特异性分析
        4.1 重要家族间的遗传互补性
        4.2 重要家族间的特异等位变异点
第六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中等位变异点在系谱内的传递特点分析
    1. SSR标记等位变异点在亲本及其子代中的传递
    2. 三种计算方法亲本遗传贡献率比较
    3. SSR分子标记分析各连锁群的遗传重组
第七章 全文讨论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对新品种选育的启迪
    2 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3 重视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遗传基础
    4 亲本系数与分子标记研究作物遗传基础的比较
        4.1. 亲本系数研究意义
        4.2. 亲本系数与分子标记方法的比较
        4.3. 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撰写论文情况

(8)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评价与萌发期耐旱性鉴定[D]. 郭容秋.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大豆株型突变体it1的鉴定与图位克隆[D]. 苏伯鸿.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3]60Co诱变(晋大78)后代遗传性状变异分析[D]. 薛云云.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4]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D]. 杨如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5]EMS诱变大豆突变体的鉴定与大豆开花调控基因GmSVP1和GmOF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张恒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8)
  • [6]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D]. 熊冬金.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北京市农业局关于2007年北京市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情况的通告[J]. 北京市农业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7(12)
  • [8]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9]突出区域特色 发展大豆产业[J]. 高广金. 湖北农业科学, 2003(01)
  • [10]夏播大麦良种冀豆7号[J]. 严换胜. 甘肃农业科技, 2000(01)

标签:;  ;  ;  ;  ;  

夏大麦改良品种吉豆7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