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江鹏[1](2021)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证素理论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型分布,为其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福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IBS-D重叠FD患者12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四诊信息,提取相对应的病位、病性证素,收集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分析,探讨IBS-D重叠FD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在120例患者中,男性47例,占39.17%,女性73例,占60.83%,男女比例为1:1.55。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19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8~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0±8.97岁。在性别和年龄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BS-D重叠FD证素分布特点:(1)病位证素有脾、胃、肝、大肠、小肠、肾、胸膈、胆8个,其中脾出现的频率最高(102例,85.00%),其余依次为胃(95例,79.17%)、肝(34例,28.33%)、大肠(28例,23.33%)、小肠(20例,16.67%)、肾(15例,12.50%)。经统计学检验,各病位证素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脾、胃与其他病位证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脾、胃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肝、大肠、小肠、肾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2)病性证素有气滞、湿、阳虚、气虚、热、阴虚、血虚、寒、食积、血热、气陷11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气滞(112例,93.33%),其余依次为湿(91例,75.83%)、阳虚(57例,47.50%)、气虚(49例,40.83%)、热(43例,35.83%)、阴虚(36例,30.00%)。经统计学检验,各病性证素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气滞、湿和其他病性证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气虚、热、阴虚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IBS-D重叠FD可分为5种证型,分别为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其中脾虚湿滞证出现频数最高,共有37例,占30.83%,其余依次为肝郁脾虚证(34例,28.33%)、脾胃湿热证(32例,26.67%)、脾肾阳虚证(9例,7.5%)、脾胃阳虚证(8例,6.67%)。经统计学检验,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分别与脾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IBS-D重叠FD患者中,女性的发病率大于男性,且好发于18-59岁的中青年,老年人较为少见。2.IBS-D重叠FD的病位证素有脾、胃、肝、大肠、小肠、肾、胸膈、胆。其中脾、胃出现频率最高,表明脾和胃是IBS-D重叠FD的主要病变部位,与肝、大肠、小肠、肾密切相关;病性证素有气滞、湿、阳虚、气虚、热、阴虚、血虚、寒、食积、气陷、血热,其中气滞、湿出现频率最高,表明气滞和湿是IBS-D重叠FD的主要病性证素。3.IBS-D重叠FD最常见的证型为脾虚湿滞证,其次为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较为少见。
黄兆欣[2](2021)在《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和术推拿治疗,对照组予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周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IBS-S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IBS-SS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IBS-SSS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术推拿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上具有显着优势,值得推广。
宋雄[3](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陈茜[4](2021)在《调神针刺联合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神针刺加隔“痛泻要方”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整体疗效,为IBS-D的中医针灸调神论治提供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病例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各脱失11例,有效病例68例,两组各34例。治疗组调神组穴针刺联合脐部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内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IBS-SSS评分、首次趋于正常粪便时间,各疗程各症状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1)治疗4疗程后,两组患者IBS-SSS治疗后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2)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首次趋于正常粪便所需时间(h)”治疗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趋于50h左右。(3)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1、2、3、4疗程后,两组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前一疗程评分(P<0.05);组间比较,1、2疗程两组总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3、4疗程治疗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总积分(P<0.05)。(4)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次症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腹痛腹胀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腹痛腹胀低于治疗组(P<0.05)。(5)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各症状评分与治疗1疗程比较,日排便积分、腹痛腹胀评分低于1疗程评分(P<0.05)。对照组各症状评分与1疗程比较,腹痛腹胀评分低于1疗程评分(P<0.05)。两组间各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日排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3疗程后,治疗组各症状评分与治疗2疗程比较,粪便形状、腹痛腹胀评分低于2疗程(P<0.05)。对照组日排便积分、次症评分低于治疗2疗程(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粪便形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7)治疗4疗程后,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与3疗程比较,粪便形状评分低于治疗3疗程(P<0.05)。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与3疗程比较,粪便形状、腹痛腹胀评分低于3疗程(P<0.05)。两组间各症状比较,治疗组粪便形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8)治疗结束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匹兹堡睡眠指数患者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9)治疗4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近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安全性良好。结论:调神针刺与脐部隔痛泻要方药饼灸与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改善IBS-D患者症状均有疗效;针灸联合治疗在改善IBS-D患者IBS-SSS、首次趋于正常粪便形状时间、总症状积分、HAMA、HAMD、PSQI方面优于口服曲美布汀,即针灸整体疗效较好;两种治疗手段治疗初期在改善IBS-D患者日排便次数、粪便形状上差别不明显;口服曲美布汀在治疗早期在改善IBS-D患者腹痛腹胀方面有优势,治疗后期与针灸无显着差别。针刺联合隔药就有效率较口服曲美布汀高,近期复发率低,疗效优。调神针刺联合隔药灸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起到调节作用。
俞帆[5](2021)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IBS-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胃肠道感染病史、不良饮食习惯等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处理,对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中医证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总结规律。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114例IBS-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35.1%)>脾虚湿盛证(30.7%)>脾胃湿热证(20.2%)>脾肾阳虚证(7.9%)>寒热错杂证(6.1%)。2.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肝郁脾虚证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高于脾胃湿热证(P<0.05)和脾虚湿盛证(P<0.05)患者;不同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具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BS-D肝郁脾虚证与焦虑状态相关。3.中医证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不同性别、HP感染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吸烟饮酒史、胃肠道感染及不良饮食习惯在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BS-D肝郁脾虚证和重度病情相关,脾虚湿盛证和重度病情负相关,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史相关。4.IBS-D焦虑抑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重度病情合并抑郁的患者显着多于中度病情(P<0.0167);中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轻度病情(P<0.0167),重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轻度病情(P<0.0167),中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重度病情(P<0.0167)。结论:1.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有关,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总体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湿盛证;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状态有关,与抑郁状态无关,其中合并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肝郁脾虚证。2.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HP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肝郁脾虚证,很少表现为脾虚湿盛证,提示中医辨证对IBS-D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合并HP感染史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脾胃湿热证。3.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也存在一定关联,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倾向于表现出较重的症状。
王淼蕾[6](2021)在《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闭合蛋白(Occludin)、骨架蛋白(Claudin-4)、带状闭合蛋白-1(ZO-1)的影响及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挖掘其可能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为临床应用平胃胶囊治疗该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之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38只,模型建立21天后,随机抽取造模组与正常组大鼠各3只,进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观察记录的大鼠相关行为学检测来验证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匹维溴铵组(PWBJ)、中药低剂量组(PWⅠ)、中药中剂量组(PWⅡ)、中药高剂量组(PWⅢ),每组7只,进行治疗给药,给药14天,每日2次,两次至少间隔8h。治疗给药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并采集大鼠血浆、结肠组织及粪便标本,实验期间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D-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Claudin-4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Claudin-4的蛋白含量。采用16s RNA基因测序分析大鼠粪便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形体消瘦,懒动喜扎堆,毛发干枯黄燥,情绪暴躁易怒,大便溏稀、肛周及尾巴被稀便包裹呈黑灰色且污浊臭秽;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精神、活动度明显好转,大便成形,腹泻明显改善。(2)体重变化: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01);与model相比,各组内大鼠体重未见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PWBJ、PWⅠ、PWⅡ组体重明显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WBJ、PWⅡ、PWⅢ三组间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粪便含水量: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粪便含水量均显着上升(P<0.05,P<0.01);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旷场实验: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行为轨迹总路程、直立次数、穿越中央场次数明显减少(P<0.001,P<0.01);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行为轨迹总路程、直立次数、穿越中央场次数均显着增加(P<0.001,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糖水偏嗜率: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对糖水的偏嗜率明显下降(P<0.001,P<0.05),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对糖水的偏嗜率显着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血浆D-LA含量检测: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血浆中D-LA含量有所升高(P<0.05),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浆中D-LA含量表达降低(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黏膜各层上皮结构及细胞排列完整,未见明显的充血、水肿,各组表现相似;model大鼠结肠组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8)RT-q PCR法检测结果:与contrl相比,model大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 m RNA、ZO-1m RNA水平显着下降(P<0.001),Claudin-4m 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相比,治疗后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 m RNA、ZO-1m RNA水平显着上升(P<0.001,P<0.05),Claudin-4m RNA水平明显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结肠组织中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01),Claudin-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01);治疗后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contrl相比,model中OTUs明显增多,并且在治疗后各组OTUs均显着下降。6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其中model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治疗后其相对丰度均有所下降;PWBJ组大鼠肠道菌群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高于model;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多形杆状菌属(Bacteroides)组成,其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model明显降低,平胃胶囊不同剂量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model。结论:(1)4%乙酸灌肠+束缚应激+夹尾刺激可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2)平胃胶囊可有效地恢复模型大鼠的体重,缓解大鼠的腹泻程度,改善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改变,起到调节情绪障碍的作用。(3)平胃胶囊可降低大鼠血浆中D-LA的含量,上调ZO-1、Occludin的水平,下调Claudin-4的水平,说明IBS-D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即ZO-1、Occludin、Claudin-4的水平变化有关。平胃胶囊可能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起到治疗IBS-D的作用。
孙滢滢[7](2021)在《参术益肠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参术益肠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并且观察中医辩证用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否优于西药组,客观评价参术益肠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方法:本研究中62例肝郁脾虚型的腹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双歧杆菌治疗,治疗组采药参术益肠丸治疗。两组在病程、年龄和性别方面均无显着差异。其中脱落2例,现有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参术益肠丸10丸/次(一次10丸,一日2次);对照组(西药联合用药组):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焦虑测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前后积分,单项症状治疗前后总积分的数据。对上述各项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评估此方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心电图(12导联)、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了解此方治疗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基于参术益肠丸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处理应用SPSS 24.0。结果:符合诊断、纳入、排出标准的受试者共有62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者不服从医嘱停药而脱落。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着差异性(P>0.05)。2)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P<0.05),表明两组在治疗总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痊愈和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疗效确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有一定的疗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参术益肠丸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单项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均较前有所好转,总体改善情况为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SAS、SDS量表两组治疗后评分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且服用参术益肠丸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对腹泻型肠易激患者有一定的改善焦虑、抑郁的作用。6)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未报告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均大致正常。结论:本研究基于疏肝健脾,涩肠止泻法,采用参术益肠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参术益肠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泻及腹痛情况;且能够改善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亦说明中医辩证用药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疗效优于西药的联合用药,且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李旻倩[8](2021)在《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从“和”法,风药的妙用,五行圆运动,六经藏象论几个方面探究疏肝和中汤的中医选方思路,并结合现代药理学探究其用药思维。同时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1.搜集从2020年3月到2020年12月,于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就诊且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疏肝和中汤治疗,每日一剂,每次200ml(1袋),早晚饭前温服。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每次500mg,每天二次。3.比较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总积分,单项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17积分及复发率来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连续校正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在腹痛、腹胀、大便性状、胸闷喜叹息方面,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在急躁易怒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大便频次、食欲食量、疲倦乏力方面,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HAMA积分、HAMD17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AMA积分、HAMD17积分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尚不能证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有一定的优于对照组的趋势,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2.两组都对总体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但治疗组对总体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不论是主要症状还是次要症状均得到较大缓解,治疗组对腹痛、腹胀、大便性状、胸闷喜叹息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对急躁易怒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4.两组对焦虑、抑郁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治疗组对焦虑、抑郁的缓解显着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
杨芳[9](2021)在《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8.10至2020.10期间经门诊部招募的60例IBS-D患者合并情绪障碍(抑郁或焦虑),经中医辨证以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证,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予以加味交泰丸,西药对照组予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以每2周(14天±3天)就诊1次,以4周(28天±3天)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指标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及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腹痛、大便性状、大便次数3大主症均较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而西药对照组仅对腹痛、大便次数的改善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治疗4周后两组腹痛症状缓解程度均较治疗2周明显(p<0.05)。此外,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对大便次数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3),但两组在治疗4周后3大主症无明显差异(p>0.05)。(2)中药治疗组对情志抑郁或烦躁、心悸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4,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失眠均较前改善(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后肠鸣、腹胀症状均较治疗前缓解(p<0.05)。(3)两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IBS-SSS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前、治疗2周两组IBS-SSS无显着差异,但治疗4周,中药治疗组IBS-SSS显着低于西药对照组(p=0.0047)。(4)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抑郁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52),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抑郁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187)。同样,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焦虑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8),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焦虑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014)。(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p=0.0015),治疗4周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均强于治疗2周(p=0.0209,p<0.05)。结论:加味交泰丸可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抑郁或焦虑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肠道有益菌群地衣芽孢杆菌对照组。目的:基于BDNF-TrkB调控脑肠回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效果与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5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①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②IBS-D模型组(模型组,n=10);③IBS-D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n=10);④IBS-D中剂量治疗组(中剂量组,n=10);⑤IBS-D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n=10)。采用三因素法构建IBS-D肝郁脾虚模型,采用对氯苯丙氨酸大鼠失眠法构建心肾失交模型。通过粪便含水量和1h糖水摄水量评价胃肠功能。采用大鼠腹部回撤反应(AWR)压力阈值的方法来评价大鼠肠道敏感性程度,分析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选择两个促炎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两个抗炎因子包括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评估大鼠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张力情况。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加味交泰丸治疗对于心肾失交型IBS-D模型大鼠BDNF-TrkB通路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16S rRNA分析加味交泰丸干预前后IBS-D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1)大鼠粪便含水量: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明显下降,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t=1.983,p=0.075;高剂量组:t=1.055,p=0.315),说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此时粪便含水量明显改善。(2)大鼠糖水摄水量:T2时高剂量(t=2.256,p=0.047)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组内比较可见,T2时对照组(t=2.937,p=0.014)和高剂量组(t=2.370,p=0.039)大鼠1h糖水摄水量较T0时水平明显上升,说明高剂量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改善。(3)大鼠肠道敏感性: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明显上升,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疼痛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084,p=0.282;高剂量组:t=1.879,p=0.065;最大耐受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289,p=0.202;高剂量组:t=1.012,p=0.315),说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情况明显改善。(4)促炎-抗炎平衡:促炎因子方面,T2时治疗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低剂量组:t=4.886,p<0.01;中剂量组:t=5.244,p<0.01;高剂量组:t=7.936,p<0.01和IL-6(低剂量组:t=4.211,p<01;中剂量组:t=5.483,p<0.01;高剂量组:t=7.501,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t=2.752,p=0.007)和IL-6(t=3.973,p<0.01)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说明高剂量交泰丸对于大鼠促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抗炎因子方面,T1时两组大鼠抗炎因子IL-4(中剂量组:t=2.439,p=0.017;高剂量组:t=3.404,p=0.001)和TGFβ(中剂量组:t=2.625,p=0.011;高剂量组:t=3.628,p<0.01)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抗炎因子IL-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3.393,p=0.001),说明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抗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5)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T2时,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BDNF mRNA(低剂量组:t=4.254,p<0.01;中剂量组:t=4.919,p<0.01;高剂量组:t=5.504,p<0.01)和TrkB mRNA(低剂量组:t=4.561,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5.661,p<0.01)、BDNF蛋白(低剂量组:t=5.232,p<0.01;中剂量组:t=4.889,p<0.01;高剂量组:t=4.677,p<0.01)和TrkB蛋白(低剂量组:t=5.535,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4.262,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6)IBS-D粪便肠道菌群呈多样性改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主要菌群,各组的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属水平,中剂量组肠道菌群丰富度与正常对照组最为相似。IBS-D模型组中的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葡萄球菌、嗜冷咸海鲜球菌和肠球菌明显增加而毛螺旋菌科、纽链瘤胃球菌、粘液螺旋菌和厌氧菌均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和嗜冷咸海鲜球菌显着减少(p<0.05),而毛螺旋菌和厌氧菌增加(p<0.05)。中剂量组中乳杆菌、毛螺菌科、瘤胃科等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的网络密度高于IBS-D组。中剂量组细菌种类变化较大,如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相关系数为0.69;瘤胃科和柔嫩梭菌,相关系数为0.58。结论:(1)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功能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功能异常,且与剂量高低相关。(2)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肠道敏感性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敏感性异常,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最大耐受压力阈值的改善能力最强。(3)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促炎-抗炎平衡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促炎-抗炎平衡失调,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TNFα、IL-6和IL-4的改善能力最强。(4)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体内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改善能力最强。(5)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功能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产出,并与IBS-D形成相关肠道菌群网络,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在IBS-D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
张小强[10](2020)在《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自拟方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给予调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痛泻宁颗粒治疗,总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停药后第8周进行随访,对其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组54例,临床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53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的主要单项症状(腹痛、腹泻)症状积分、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好转,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腹泻、急躁易怒、脘胁胀痛、肢倦乏力、纳差等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治疗组46例有效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0.9%,对照组40例有效患者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证明治疗组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结论调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着显着的疗效,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有良好的的效果,尤其对于患者腹泻、急躁易怒、脘胁胀痛、肢倦乏力、纳差等症状缓解及临床疗效上,远胜于对照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5.1 收集资料 |
5.2 证素辨证方法 |
6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情况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2 症状分布 |
2.1 主要消化系统症状分布 |
2.2 主要消化系统外症状分布 |
2.3 粪便性状分布 |
3 IBS-D重叠FD的证素分布情况 |
3.1 Ⅰ级、Ⅱ级、Ⅲ级证素分布情况 |
3.2 证素分布情况 |
4 证型分布情况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IBS重叠FD的现代研究 |
1.1 发病机制研究 |
1.2 西医治疗 |
2 IBS重叠FD的中医研究 |
2.1 中医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2.4 证素研究 |
3 一般资料分析 |
3.1 性别 |
3.2 年龄 |
4 证候资料分析 |
4.1 主要临床症状分布 |
4.2 粪便性状分析 |
5 证素分布特点 |
5.1 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5.2 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6 证型归纳 |
7 临床意义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B: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C: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
附录D:中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取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不良事件处理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临床结果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肝郁气滞与IBS-C的发生紧密相关 |
2 推拿治疗IBS-C的效应研究 |
3 和术推拿概述 |
3.1 命名 |
3.2 渊源 |
4 和术推拿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的探讨 |
4.1 开督脉 |
4.2 疏肝胆 |
4.3 运脾、通腑(重局部) |
4.4 通三焦 |
5 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3 证候疗效比较 |
5.4 IBS-SSS评分比较 |
6 本研究的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IBS-D的治疗 |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IBS-D的中医病因 |
2.3 IBS-D的中医病机 |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
6.8 安全性对比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
2.1 外治方 |
2.2 内服方 |
3 对照药物解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治疗前分析 |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调神针刺联合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病例选择与分组 |
1.2 一般资料分析 |
1.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2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2.3 两组患者治疗前IBS-SSS评分、症状积分比较 |
1.2.4 治疗前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
1.2.5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
1.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指数比较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剔除、终止与脱落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3 研究结果 |
3.1 IBS-SSS评分 |
3.2 首次趋于正常粪便时间 |
3.3 症状积分 |
3.3.1 治疗1 疗程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2 治疗1 疗程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
3.3.3 治疗2 疗程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4 治疗2 疗程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
3.3.5 治疗3 疗程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6 治疗3 疗程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
3.3.7 治疗4 疗程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8 治疗4 疗程两组各症状评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均数趋势 |
3.5 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 |
3.6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比较 |
3.8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与随访复发率比较 |
3.9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IBS的认识 |
4.2 中医对IBS-D的认识及选穴 |
4.3 脐隔药灸 |
4.4 结果分析 |
4.4.1 IBS-SSS评分 |
4.4.2 首次趋于正常粪便时间 |
4.4.3 治疗1、2、3、4 疗程各症状评分分析 |
4.4.4 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结果分析 |
4.4.5 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 |
4.5 本课题的创新点 |
4.6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IBS-D 的研究近况及针灸调神选穴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穴位归经定位,解剖层次 |
附录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评分疗效标准 |
附录3 4治疗知情同意书不良反应处理记录 |
附表 |
附表1 IBS-SSS评分表 |
附表2 排便日记表 |
附表3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表4 HAMD抑郁评分表 |
附表5 PSQI睡眠指数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 |
附件 |
致谢 |
(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 |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病名及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
3.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 |
3.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病例选择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4. 观察量表 |
4.1 IBS-D患者一般情况及证候调查表 |
4.2 IBS-D病情严重程度调查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 |
4.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
4.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
5.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6.2 焦虑抑郁情况 |
6.3 中医证型分布 |
6.4 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抑郁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6.5 IBS-D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6.6 焦虑、抑郁与病情严重程度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关于实验设计方案 |
1.1 病种的选择 |
1.2 量表的选择 |
2. 统计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
2.3 IBS-D的证型分布情况研究 |
2.4 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5 IBS-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 |
3.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 动物模型评价标准 |
2.4 给药途径和方法 |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
3.指标观察检测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焦虑、抑郁样行为检测 |
3.3 腹泻指标检测 |
3.4 肠道通透性检测 |
3.5 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
3.6 免疫组化SP法检测Occludin、Claudin-4、ZO-1 蛋白表达 |
3.7 qPCR检测Occludin、Claudin-4、ZO-1 mRNA表达 |
3.8 16S rRNA菌群测序分析 |
3.9 统计学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体重变化 |
4.3 模型评价结果 |
4.4 肠道通透性检测 |
4.5 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
4.6 免疫组化SP法测Occludin、Claudin-4、ZO-1 蛋白表达水平 |
4.7 qPCR检测Occludin、claudin4、ZO-1mRNA表达水平 |
4.8 肠道微生态多样性分析 |
讨论 |
1.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的建立 |
2.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的评价 |
3.肠道微生态与肠黏膜屏障的相关性探讨 |
4.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 IBS-D 的理论基础 |
5.平胃胶囊对IBS-D大鼠的作用机制探讨 |
6.平胃胶囊的方药分析及药理机制探讨 |
结语 |
1.结论 |
2.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
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 |
2.中医对IBS-D的认识 |
3.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7)参术益肠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3 中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论治 |
4 现代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论治经验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及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不良反应 |
6 统计学处理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内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特征 |
1.2 发病机制 |
1.3 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 |
2.3 中医病机 |
2.4 古代医家理法方药 |
2.5 现代中医治疗 |
3. 中西医对IBS-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 |
4. 疏肝和中汤的立论依据 |
4.1 方药来源 |
4.2 方药理论探究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筛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 |
3.2 疗效指标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3.4 复发率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资料比较 |
5.2 治疗结果 |
5.3 复发率评估 |
讨论与结论 |
1. 疏肝和中汤治疗IBS-D的疗效 |
1.1 总体研究结果 |
1.2 具体结果分析 |
2. HAMA积分、HAMD_(17)积分对IBS的意义及具体分析 |
3. 中医药方剂对IBS-D患者情志影响的认识与诊治特色 |
3.1 风药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
3.2 五行圆运动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
3.3 肝脾心调和作用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
3.4 中药影响脑肠轴进而影响IBS-D患者情志 |
4.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方义分析 |
4.1 疏肝和中汤方义分析 |
4.2 美常安药理学研究 |
5. 不足和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IBS-D病名的认识 |
2. 古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中医对IBS-D的治疗 |
5. 中医药治疗IBS-D的优势及问题展望 |
二、西医理论研究 |
1. 遗传因素 |
2. 饮食因素 |
3. 胃肠道动力异常 |
4. 内脏超敏反应 |
5. 脑-肠轴调节异常 |
6. 肠道感染与免疫因素 |
7. 精神心理因素 |
8. 肠道微生物群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案 |
1.3 检测与评价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人群一般情况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IBS-SSS积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落数比较 |
2.6 安全性指标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的构建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实验检测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比较分析 |
3.2 各组大鼠糖水摄水量比较分析 |
3.3 各组大鼠肠道敏感性比较分析 |
3.4 各组大鼠循环炎症因子比较分析 |
3.5 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评估 |
3.6 各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16S rRNA分析 |
4. 讨论 |
4.1 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动物模型制备的探讨 |
4.2 加味交泰丸调节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的IBS-D大鼠抗炎-促炎系统的平衡 |
4.3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胃肠功能的分子机制 |
4.4 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所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D]. 江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D]. 黄兆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调神针刺联合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陈茜.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D]. 俞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D]. 王淼蕾.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参术益肠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滢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D]. 李旻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杨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调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 张小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