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钼含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峰,朱海燕,郭新颖,平文卉,张颖茜[1](2021)在《酸脱蛋白-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镍》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以酸脱蛋白处理全血,以氯化钯与抗坏血酸为混合基体改进剂,有效消除干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镍的方法。采用5%硝酸溶液脱去血样中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二磁场可调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直接进样测定。分别以氯化钯、磷酸二氢铵、硝酸镁、抗坏血酸作为基体改进剂进行血样分析,优化组合混合基体改进剂。结果显示,利用2 g/L氯化钯与5 g/L抗坏血酸作为混合基体改进剂,使用横向加热平台石墨管能够有效消除血样中背景干扰,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性等方面效果满意。提示,该方法测定简单、实用,用5%硝酸脱去血样中蛋白后直接进样测定,吸收信号不会出现双峰,峰形较为光滑无锯齿状峰形,且石墨管不易积碳。适用于职业性接触和非职业性接触镍的群体测定。
陈雪,郝伟,何咏,李烨[2](2016)在《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茶叶样品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的方法.茶叶样品经浓硝酸快速消解,采用曲拉通X-100定容制成悬浮液直接进样测定铅含量.结果表明,茶叶样品中铅的检出限为3.55×10-2mg/kg;4个不同产地茶叶样品中铅的加标回收率在86%1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可实现茶叶样品中铅的快速分析.
彭静[3](2016)在《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钠盐和磷酸盐食品中铅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镉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不同于有机污染物,它们不可降解,可在生物体中蓄积,引起极高的毒性。国家标准将铅、镉划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要求,所以准确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食品中铅、镉元素的测定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但是在针对某些高盐分基体的测定时,由于基体干扰,增加了测定难度。另一方面,高盐分也会造成管路堵塞、灵敏度降低等问题。相比而言,阳极溶出伏安法能在高盐环境下测定基体中的微量或痕量重金属并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以上问题。本文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高钠盐调味品和磷酸盐食品添加剂中铅、镉的测定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索了仪器条件、电解质的种类及其用量、高浓度钠盐对铅、镉测定的影响,并对酸类型及酸度的干扰、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相关实验。铅镉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50.0 μg·L-1、1.00~10.0 μ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1.0000。方法检出限为Pb 0.0022mg·kg-1和Cd 0.0014mg·kg-1,在实际样品沾水辣、酱油、鱼露中铅和镉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分别是1.11~ 4.66%和0.69~5.34%,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3.9-109.9%和94.7-107.5%。2)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鸡精味精中铅镉,考察了GF-AAS的背景干扰。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铅和镉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是2.00~50.0μg·L-1以及1.00-10.0 μ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7和0.99996;方法检出限为Pb 0.0032 mg·kg-1和Cd 0.0022mg·kg-1,铅和镉的精密度分别是1.23-1.56%和0.66~2.86%,回收率分别是94.6~106.8%和95.2-104.0%。3)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中铅和镉的含量。并对磷酸盐条件下的最佳仪器条件、磷酸盐对铅、镉峰的影响、元素的干扰以及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进行了实验研究。铅镉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200μg·L-1、1.00~10.0 μ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2和0.99994,方法检出限为Pb 0.0045mg·kg-1和Cd 0.0016mg·kg-1,测定磷酸盐样品中铅、镉含量的精密度分别是0.61-1.58%和2.55~5.3%,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5.5~105.8%和96.7%~109.5%。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钠盐和磷酸盐中的铅和镉,方法灵敏、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以及抗干扰强的特点。在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比较中更显示出了它不被高钠盐基体和磷酸盐基体干扰的优点,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可靠性。
杜晓瑜[4](2010)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尿素和尿液中镍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作环境中的各类粉尘及多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存在和超标,给人体健康埋下隐患,导致许多情况可怕、后果严重的职业病。尿素是固态氮肥中含氨量最高的一种氮肥,在尿素生产及包装场所空气、土壤、水等场所中存在着大量的尿素尘,它能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及肾病,并且刺激眼睛和皮肤,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镍广泛应用于钢铁、合金、石油等工业中,其各种化合物均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和皮肤造成严重影响。镍和作业场所空气中尿素浓度的大小是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测定为职业及非职业接触人群损伤提供了早期的检测目标,对职业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作业场所空气中尿素及人体尿液中微量镍的准确测定非常重要。高效液相色谱对于组分复杂样品的分离测定具有很大的优势,其选择性和分离效率都很好;而对于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来说,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其特有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无疑是最适用的分析方法。本课题研究并建立了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尿素的分析方法以及尿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研究工作有: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尿素。应用C18色谱柱,对流动相的选择进行讨论,优化了仪器条件并讨论了空气样品采集中滤膜的洗脱时间、采样效率及滤膜的选择,排除了空气中其他组分及氨的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3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0.4μg/mL,可以满足作业区空气中尿素的测定。2.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尿镍的新方法。重点研究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试验了不同的酸及酸度对尿液中镍的分析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基体改进剂对镍分析的改进效果并作出选择,优化基体改进剂的用量,降低了尿样基体对镍测定的各种干扰,优化了仪器和反应条件,包括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等。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镍在0-5.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6,检出限为0.12μg/L,回收率为91.3%-105.3%,该方法简单实用,稳定性好,为实验室日常生物样品的检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耿琪[5](2010)在《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和血清中痕量金属铬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化氢是一种毒性大于硫化氢的气体,其对上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者接触数分钟至3小时内就会陆续出现中毒症状,重者进一步发展为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铬的各种化合物毒性均不一样,铬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也可能引起皮炎以及肝肾损害,铬的六价化合物有致敏致癌作用。血清铬可较好地反映人体相关健康水平和近期接触可溶性铬的情况,是铬缺乏及职业性或非职业性铬接触者的重要生物监测指标。因此,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硒化氢的采样及检测方法以及人体血清中痕量铬的测定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于硒化物的测定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好、干扰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对于难以生成氢化物的铬元素,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具有灵敏性高、检出限低等优点,较为合适。本课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硒化氢的采样及检测方法以及人体血清痕量中铬的测定方法。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内容:1.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硒化氢的方法研究建立了以10m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以0.1L·min-1的采气流速来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的采样以及检测方法。从反应生成硒化氢的酸碱的滴加顺序、盐酸与氢氧化钠比例及浓度、硒化氢的反应生成条件、吸收液的消化条件、采气流速、吸收液的选择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优化了仪器条件,包括盐酸载流的浓度、硼氢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等。在优化好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硒化氢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4.0-2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4.0μg·L-1,加标回收率为94.2%~105.6%。可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硒化氢的采样以及测定要求。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铬方法研究建立了人体血清中痕量铬测定的新方法。重点研究了应用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来进行血清中痕量铬的分析方法改进。又从酸和酸度的选择、基体改进剂加入量的大小、原子化温度和灰化温度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条件优化。在该条件下,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7-4.0μ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7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23%,实测回收率为92%~105%。样品不需进行复杂的化学前处理即可进样测定,简便迅速,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卢桂萍[6](2010)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用于陶瓷材料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新型陶瓷材料在信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化学组成及杂质极大地影响材料的性能(机械性、热稳定性电磁性、光学性等),因此测定新型陶瓷材料中的痕量杂质元素的含量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分析要求试样制备成溶液进样,但是由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新型陶瓷材料难以制备成溶液。悬浮液分析结合了固体和液体进样方式的显着优势,并且称取样品的总质量高,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并已作为常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和无机复杂基体中微、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被认为是直接分析固体样品最吸引人的技术,主要因为其能将固体物质直接引入到原子化器中,样品在原子化器停留时间较长,任何形状或挥发性的粒子都被原子化,此外,它具有低检出限、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优点,综上所述,石墨炉原子吸收成为一种易于接受的测定方法和测定固体材料中痕量元素的一种常规方法。悬浮液勿需将样品制备成溶液,因此相比溶液进样,颗粒在原子化过程中将产生非特定吸收;石墨炉程序升温也很难避免待分析物和基体同时原子化,因此,有效的背景校正是必要的。本文采用自吸扣背景和塞曼效应背景校正两种方式进行测定。高纯氧化铝、碳化硅是难溶的陶瓷材料。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痕量元素的含量。实验选择两种不同的进样方式,即高温高压消解样品和悬浮液,其中氧化铝和碳化硅悬浮液分别选用聚丙烯酸铵(NH4PAA)、聚醚酰亚胺(PEI)作为分散剂、旋涡混合来确保悬浮液的分散性、稳定性极其均匀性,并采用持久基体改进剂Zr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它能够有效的降低残留物的沉积,大大提高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文还对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及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等石墨炉原子吸收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样品测试采用标准水溶液进行校正,方法准确性采用标准样品氧化铝AKP-30、碳化硅BAM-S003在两种进样方式下的分析测定结果,并与文献报道的其它测定方法结果进行对比。测定的校正曲线的线性相关性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低,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6%。研究表明本方法简单,结果确切,适用于陶瓷材料中痕量元素的快速测定。
汪雨[7](2009)在《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性及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商品仪器(contr AA? 300)问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AAS)在光谱特性和仪器结构等方面已经和传统的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了很大的差别。目前,国内原子吸收仪器的使用仍非常普遍,因此对HR-CSAAS的特性和应用研究,及更好的了解和掌握HR-CS AAS方法,仍具有必要性。contr AA? 300是第一代高分辨连续光源AAS商品仪器,其仪器结构、测量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与传统AAS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其理论和应用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HR-CS AAS的第一代商品仪器contr AA? 300光谱仪,研究HR-CS AAS一些新的特性和在地球化学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就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对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光谱特性做了详细研究;建立了HR-CS AAS在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方法。本文将HR-CSAAS光谱学特性与传统AAS进行了对比,HR-CSAAS的背景校正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在校正曲线、信噪比及检出限等方面具有自身的规律。通过S、P在空气/乙炔火焰形成的CS、PO双原子分子,利用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植物和煤样中的S含量,及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的P含量。通过对前处理方法的试验、仪器条件的优化及化学和光谱干扰的研究,获得P的检出限为20mg·L-1、S的检出限为14mg·L-1。本文还通过相应国家标准物质中S、P含量的测定对新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了饮用矿泉水中5种金属元素和土壤中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多元素顺序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土壤中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大致分布规律。利用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多元素顺序分析,结合联立方程组进行数据处理,详细讨论了Fe对微量Zn测定时谱线重叠干扰的校正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校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Fe(小于700mg·L-1)对Zn的谱线重叠干扰。此外,本文还利用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空气/乙炔火焰及硝酸产生的分子吸收,以及通过Ga 417.204nm和403.2982nm双线法测定火焰温度。空气/乙炔火焰及硝酸产生的分子对初级辐射具有显着的吸收作用,且在短波长处尤为显着;对火焰温度测定的初步研究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contr AA? 300光谱仪是第一代的连续光源AAS商品仪器,虽然已能满足常规分析要求,但是许多方面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通本文对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光谱特性方面的详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的几种应用方法均能有效的应用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工作。
杨小丽,汤志勇[8](2009)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石墨管改性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石墨管的改性技术作简要介绍,并综述目前国内外对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最后对石墨管的改性技术发展作简要阐述。
杜天军[9](2006)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贵金属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进入环境的贵金属越来越多,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已不容忽视。已有研究表明,多种贵金属的浓度都明显超出了其背景值。并且随着人们对贵金属的研究发现,它们并不象以前认为的那样是生物惰性的,而是易形成有机金属化合物,因此很易被吸收而进入环境及生物体内。人体中贵金属元素的含量反映了它们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近年来有关贵金属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化学工作者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国内进行的还不多。 铅、汞、砷都具有很大的毒性,是卫生学优先监测的有害元素。它们可以通过食物、空气、饮水和吸烟等进入体内。卷烟材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铅、汞、砷无疑会对吸烟者的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国内尚无卷烟材料样品中铅、汞、砷检测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 1.采用液液萃取结合热解涂层石墨管,建立了新的测定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贵金属元素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优化了反应条件、萃取条件和仪器条件,包括缓冲液的酸度、用量,显色剂的用量,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石墨管的涂渍元素,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等。采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和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有效消除了基体干扰,提高了测定灵敏度,方法用于合成药物中残留的微量钯、人血清样品中的痕量金、银以及黄河水样和黄河底泥中的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钯、金、银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50ng/m1、0~20 ng/ml和0~2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7、0.9992和0.9994,方法的检出限分别达到了2.5×10-11g、1.8×10-12g和6.0×10-13g。对20 ng/ml的钯、10 ng/ml的金和4 ng/ml的银的测定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2.9%和3.9%。 2.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2]187号下达的《卷烟材料安全性研究—滤嘴用卷烟材料有害无机元素的分析研究》项目研究内容的要求,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卷烟材料中的铅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砷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对九种卷烟材料,采用HNO3-H2O2湿法消解体系,分别使用浸提法和微波消解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优化了仪器的测定条件。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铅、汞、砷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ng/ml、0~50 ng/ml和0~100ng/m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8和0.9992,方法的检出限分别达到了1.2×10-11g、
梁冬松[10](2005)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已成为历史的20世纪,贵金属材料曾起到重要作用,被誉为“现代工业维他命”。这主要是贵金属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源和生命科学中显示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但随着对贵金属研究的深入,发现金、银、钯等贵金属元素在人体中积累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工业的发展及贵金属应用的日益广泛,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已不容忽视。铍是一种有害元素,我国已经制订了饮用水中铍含量的卫生标准,但人体内铍含量的卫生标准还未见到。为了研究金、银、钯和铍这几种金属在人体中的背景值,我们分别建立了新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体系,并应用到生物样品和药品的实际测定中。人体中污染元素的背景值反映了它们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此项工作可为环境污染研究及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本论文主要围绕着上述主题开展工作,具体包括: 1.建立了以乙酸乙酯作萃取剂,钇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碳化物的生成及一些常见元素的干扰,测定了人发样品中金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2.4×10-11g,对于10ng/mL金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 2.比较了多种萃取剂和基体改进剂对GFAAS法测定人发中银的影响,建立了MIBK作萃取剂,KI作络合剂,EDTA作基体改进剂的新方法。生物样品中常见元素的干扰得到抑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ng/mL,检出限为1.0×10-10g,相对标准偏差为3.3% 3.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处理石墨管和多种基体改进剂对GFAAS法测定微量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钼石墨管硝酸锂作基体改进剂测定铍的新方法,提高了灰化温度,降低了原子化温度,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对土壤标样中的铍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并测定人发样品中的铍,结果满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8%,检出限为1.4×10-11g。 4.本文采用涂钼热解石墨管,硝酸锂作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用新合成路线合成的1-脱氧野尻毒素中钯催化剂残留量。该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50ng/mL,3.5×10-11g。对于5ng/mL钯的测定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7%。
二、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钼含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钼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酸脱蛋白-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与试剂 |
1.1.2 仪器工作条件 |
1.2 方法 |
1.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1.2.3 样品测定 |
2 结果 |
2.1 酸脱蛋白的作用 |
2.2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
2.3 横向加热平台石墨管的选择 |
2.4 仪器工作条件选择 |
2.5 石墨炉升温程序的确定 |
2.6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回归方程与检出限 |
2.7 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 |
2.8 干扰试验 |
2.9 现场样品测定 |
3 小结 |
(3)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钠盐和磷酸盐食品中铅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镉的性质、危害及污染来源 |
1.1.1 铅的污染来源、性质和危害 |
1.1.2 镉的污染来源、性质和危害 |
1.2 光谱法应用于重金属检测的研究 |
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1.2.3 原子荧光光谱法 |
1.2.4 质谱法 |
1.2.5 铅镉测定方法的现状 |
1.3 电化学分析法应用于检测重金属的研究 |
1.3.1 伏安法(Voltammetry)和极谱法(Polarography) |
1.3.2 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ASV) |
1.3.3 阳极溶出伏安法在重金属检测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仪器条件的优化 |
2.2.1 仪器测定条件 |
2.2.2 富集电位及时间的影响 |
2.3 实验方法 |
2.4 电解质的选择 |
2.4.1 电解质种类的选择 |
2.4.2 电解质用量的选择 |
2.5 酸类型及酸度的影响 |
2.5.1 HCl、HNO_3、HClO_4的比较 |
2.5.2 电位左偏的原因 |
2.6 缓冲液的选择 |
2.7 探索铅镉标液呈线性的中间浓度值 |
2.8 共存离子干扰 |
2.8.1 模拟20%盐分样品探索Fe~(3+)、Ca~(2+)、Mg~(2+)对NaCl溶液中铅镉峰形的影响 |
2.8.2 Mg~(2+)对铅镉影响很大的原因的探索 |
2.8.3 21种杂质单元素对水作为底液中的铅镉峰的影响 |
2.9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0 检出限 |
第三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铅镉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7种离子的复合干扰 |
3.3.2 NaCl浓度对铅镉的影响 |
3.3.3 酸类型及酸度的影响 |
3.3.4 标准曲线 |
3.3.5 检出限 |
3.3.6 方法学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鸡精味精中铅镉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2 仪器工作条件 |
4.2.3 标准系列的配制 |
4.2.4 样品制备与测定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4.3.2 阳极溶出伏安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磷酸盐食品添加剂中的铅镉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3 样品处理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酸的影响 |
5.3.2 磷酸氢盐浓度对铅镉出峰的影响 |
5.3.3 复合元素干扰 |
5.3.4 工作曲线 |
5.3.5 方法精密度 |
5.3.6 回收率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工作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工作场所空气中尿素和尿液中镍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尿素 |
1.1.1 测定空气中尿素的意义 |
1.1.2 空气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1.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
1.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镍 |
1.2.1 尿样中镍的检测意义 |
1.2.2 尿样预处理 |
1.2.3 石墨炉常见干扰及消除 |
1.2.4 基体改进剂技术及应用 |
1.2.5 石墨管改性技术及应用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
1.3.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3.2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尿素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与分析条件 |
2.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2 流速的选择 |
2.3.3 流动相的选择 |
2.3.4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5 精密度试验 |
2.3.6 氨干扰试验 |
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1 采样 |
2.4.2 洗脱时间及效率 |
2.4.3 采样效率实验 |
2.4.4 滤膜的选择 |
2.4.5 稳定性实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的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分析条件 |
3.2.2 试剂 |
3.2.3 工作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 |
3.2.4 样品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和酸度的选择 |
3.3.2 基体改进剂及其量的选择 |
3.3.3 灰化温度的选择 |
3.3.4 原子化温度的选择 |
3.3.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6 精密度实验 |
3.3.7 回收率实验 |
3.3.8 干扰实验 |
3.3.9 稳定性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和血清中痕量金属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硒化氢的理化性质、毒性以及产生场所 |
1.2.3 目前硒的测定方法原理简介及氢化物发生方式的优点 |
1.2.4 目前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各种硒的介绍 |
1.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痕量铬 |
1.3.1 选题背景 |
1.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仪器装置 |
1.3.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 |
1.3.4 基体改进剂技术及作用 |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
1.4.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工作条件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仪器测定条件的选择 |
2.3.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3 采样用吸收液的选择与采样速率的选择 |
2.3.4 实验结果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的铬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工作条件 |
3.2.2 试剂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和酸度的选择 |
3.3.2 基体改进剂加入量的选择 |
3.3.3 灰化温度的选择 |
3.3.4 原子化温度的选择 |
3.3.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6 回收率实验 |
3.3.7 精密度试验 |
3.3.8 样品存放条件及稳定性试验 |
3.3.9 干扰试验 |
3.4 结论 |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用于陶瓷材料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新型陶瓷材料 |
1.1.1 氧化铝及其测定 |
1.1.2 碳化硅及其测定 |
1.2 悬浮液进样技术 |
1.2.1 悬浮液制备 |
1.3 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1.3.1 悬浮液基体改进剂 |
1.3.2 背景校正 |
1.3.3 定量分析方法 |
1.3.4 准确性 |
第二章 自吸扣背景测定新型陶瓷材料中痕量元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新型陶瓷材料高温高压消解方法 |
2.2.3 悬浮液的制备 |
2.2.4 涂Zr石墨管的制备 |
2.2.5 工作曲线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试样的溶解 |
2.3.2 空白值的控制 |
2.3.3 自吸扣背景灯电流的优化 |
2.3.4 分析线的选取 |
2.3.5 自吸扣背景测定氧化铝中痕量元素 |
2.3.6 自吸扣背景碳化硅测定痕量元素 |
2.3.7 石墨管及其残留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新型陶瓷材料中痕量元素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分析步骤 |
3.3.1 样品制备 |
3.3.2 工作曲线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优化 |
3.4.2 分析元素峰形的确定 |
3.4.3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升温程序的优化 |
3.4.4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陶瓷材料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
3.4.5 石墨管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性及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介 |
1.2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 |
1.3 contr AA(?)300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简介 |
第二章 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性研究 |
2.1 灵敏度和工作范围 |
2.2 信噪比和检出限 |
2.3 背景校正 |
2.4 其他特性 |
第三章 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
3.1 利用PO双原子分子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P含量 |
3.2 利用CS双原子分子测定植物和煤中的S含量 |
3.3 高分辨连续光源AAS顺序测定巴马长寿区土壤中的多种金属元素 |
3.4 高分辨连续光源AAS顺序测定饮用矿泉水中的金属元素 |
第四章 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其他应用研究 |
4.1 铁对微量锌测定的光谱干扰研究 |
4.2 分子吸收背景研究 |
4.3 火焰温度测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全文摘要 |
中文 |
英文 |
第一部分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微量贵金属元素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贵金属元素分析的意义 |
§1.2 微量贵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概述 |
§1.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MIBK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合成药物中残留的微量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样品分析 |
第三章 涂钒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清中的痕量金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样品分析 |
第四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样品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二部分 原子光谱法测定卷烟材料中的微量铅、汞、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卷烟材料中铅、汞、砷分析的意义 |
§1.2 样品前处理方法概述 |
§1.3 铅的主要测定方法概述 |
§1.4 汞砷的主要测定方法概述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卷烟材料中微量铅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样品分析 |
第三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卷烟材料中的微量汞和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样品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主要改进技术 |
1.2 石墨炉原子化的主要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
1.3 贵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涂钇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金的含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IBK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银的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样品中铍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样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药品中钯催化剂残留量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附录: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有关文章 |
致谢 |
四、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钼含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酸脱蛋白-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镍[J]. 陈峰,朱海燕,郭新颖,平文卉,张颖茜.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1(06)
- [2]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J]. 陈雪,郝伟,何咏,李烨. 昆明学院学报, 2016(03)
- [3]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钠盐和磷酸盐食品中铅镉的研究[D]. 彭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4]工作场所空气中尿素和尿液中镍测定方法的研究[D]. 杜晓瑜. 郑州大学, 2010(06)
- [5]光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硒化氢和血清中痕量金属铬的研究[D]. 耿琪. 郑州大学, 2010(06)
- [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用于陶瓷材料的方法研究[D]. 卢桂萍. 长春工业大学, 2010(02)
- [7]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性及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 汪雨.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11)
- [8]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石墨管改性技术的应用[J]. 杨小丽,汤志勇. 现代仪器, 2009(01)
- [9]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研究[D]. 杜天军. 郑州大学, 2006(11)
- [1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 梁冬松. 郑州大学, 2005(08)
标签:原子论文; 吸收光谱论文; 检出限论文; 原子吸收论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