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免疫色谱检测法诊断疟疾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南铁贵,孙晴,刘洪美,丁凤伟,王颖[1](2017)在《免疫检测技术在中药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中药质量评价分为有效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现有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以仪器检测方法居多,不能满足生产及生活中简单、快速、现场化的实际需求。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检测成本低、仪器依赖性低、易于现场化等优点,在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测及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近些年来,免疫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中药有害物质检测,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检测等方面。该文综述了应用较广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和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技术的原理及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该技术在中药质量现场快速检测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杨春菊,袁晓华[2](2016)在《两种方法检测PCT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性能。方法用免疫色谱检测法、免疫荧光层析法平行检测823例标本血清PCT的浓度,用Kappa检验分别评价诊断阈值(cut-off值)为0.5ng/mL和2.0ng/mL时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免疫色谱法为标准,评价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期值、阳性预期值和总符合率。结果设cut-off值为0.50ng/mL和2.00ng/mL。两种方法检测PCT的Kappa值(K)分别为0.768和0.818。以免疫色谱法为金标准,使用两个cut-off值时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2%和98.3%、74.5%和81.0%,88.3%和97.4%,95.4%和87.1%,90.2%和96.2%。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是一种低成本、快捷、准确的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王军喜[3](2016)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效果。方法选择分枝杆菌标准菌株15株和临床菌株435株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免疫色谱法试剂盒以及传统生化法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果将传统生化法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99.4%,阳性预期值为99.6%,阴性预期值为97.7%。免疫色谱法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期值为100.0%,阴性预期值为97.7%;和传统的生化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胶体金法在临床实验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董莹,陈梦妮,徐艳春[4](2016)在《免疫快速诊断卡检出疟原虫感染的准确性荟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既往评价RDTs产品诊断疟疾的质量状况和准确性置信程度。方法在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评价RDTs诊断疟疾准确性的文献,排除不满足要求的文献,按2×2四格表形式提取敏感性、特异性数据,采用Review Manger 5.3.1软件进行RDTs诊断疟疾准确性分析,获得森林图和SROC曲线,对所有纳入研究用QUADAS-2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共43篇以镜检法作为金标准的RDTs诊断恶性疟、间日疟准确性的文献被纳入分析,其中中文文献17篇,方法学质量评价中"病例选择"、"待评试验"、"金标准"、"病例流程和进展情况"偏倚风险为LR、UR、HR的比例分别是0、0、100%,53%、6%、41%,47%、53%、0和35%、47%、18%;英文文献26篇,上述偏倚风险为LR、UR、HR的比例分别是27%、15%、58%,77%、19%、4%,100%、0、0和50%、27%、23%。分析显示,中、英文文献中RDTs诊断恶性疟的阳性样品中位数分别为99和167,最低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84%和55%、52%,中文文献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高于英文文献,最低合并值来自英文文献;中、英文文献中RDTs诊断间日疟的阳性样品中位数分别为59和69,最低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38%、84%和52%、65%,中文文献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高于英文文献。结论 RDTs作为替代镜检法诊断疟疾的手段具有一定实用性,但由于忽视研究设计和样本量控制,中文文献报道的RDTs诊断疟疾的准确性置信度低于英文文献。
郑剑峰,林祖锐,赵晓涛[5](2014)在《疟疾快速免疫诊断试剂在我国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疟疾快速免疫诊断技术因其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无需复杂设备、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在我国各疟区逐步成为疟疾辅助诊断常用手段。现对已在我国开展过检验效能评估试验的国内外疟疾快速免疫诊断试剂进行综述,以期指导基层防治人员运用。
刘慧,李习荣,李春富,李兴亮,王恒业,聂仁华[6](2013)在《SDBIOLINE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6月至12月在云南中缅边境,采用双盲法对475例48 h内有发热史的门诊患者进行疟原虫检测。结果表明,使用SDBIOLINE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共检出疟原虫阳性202例,其中恶性疟原虫98例,间日疟原虫104例。镜检结果显示,疟原虫阳性共206例,其中恶性疟99例,间日疟107例。以镜检法为金标准,SDBIOLINE试剂盒检测疟原虫总体敏感性为98.1%(202/206),特异性为97.8%(263/269),与镜检符合率为97.9%(465/475);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0%(98/99)和97.8%(263/269),与镜检符合率为98.1%(361/368);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2%(104/107)和100%(269/269),与镜检符合率为99.2%(373/376)。提示SDBIOLINE疟疾快速诊断盒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并可区分虫种。
张金玲[7](2012)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反应快速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生物医学快速检测中所面临的三大缺陷——成本高、分析时间长、检测灵敏度低,开创性的设计制作了以高分子聚合物PDMS芯片为分析平台,通过有效的修饰方法对微流控芯片通道表面进行修饰和改性,成功实现了微流控芯片通道内生物分子的固定,为生物医学中重大问题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实现了对环境藻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现场应用提供了基础;并且,成功的对疟疾病实现了临床检测,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等优点;完成了对肝癌CTC的快速高效检测,为肝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过去的二十年,是微流控技术发展的二十年。从Manz和Widmer等人1990年首次提出微型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 μTAS)的概念,到2002年Quake等以“微流控芯片大规模集成”为题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微流控技术作为当前分析科学的重要发展前沿,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分析检测技术手段的逐步微型化,以及现场“即时检测”的提出对分析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针对生物医学中实际重大问题的微流控快速检测系统是微流控芯片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面。首先,环境中有毒物质的快速检测是目前快速检测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有害水藻的爆发,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毒素。这些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鱼类、贝类体内,人食用了污染的鱼类、贝类会引发食物中毒,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国内外现行的藻类毒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细胞毒性检测技术,放射性标定法,以及免疫检测等。其中,生物检测法主要采用喂食小鼠、家蝇等毒素的方法,缺点是周期长,费用高,重复性差,而且需要专门培训的人员来操作。化学检测法,主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重现性好,但设备功能单一,体积大和价格昂贵,便携性、选择性差。细胞毒性检测技术,直观方法来观察加入毒素后,细胞的反应来判断毒素种类,灵敏度高,但只能做定性测量,不能测定浓度而且需要良好的细胞培养技术。放射性标定法仪器昂贵,测试费用高,并且适用毒素检测范围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利用抗原和抗体专一、特异结合的特点对毒素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现主要有直接竞争检测法,间接法,“三明治”法。这种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方法,但操作比较繁琐,商业化试剂盒价格昂贵,主要为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需要专业人员。其次,针对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快速诊断是微流控芯片在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疟原虫对药物、传播媒介对杀虫剂抗性的迅速发展,疟疾快速的诊断对控制全球疟疾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迄今为止,显微镜镜检(厚血膜、薄血膜)仍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但是显微镜镜检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又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疟原虫形体小,形态相似,难以染色和检出,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才能做到正确的诊断。疟疾流行区由于熟练镜检技术人员及设备缺乏,仅依靠传统厚薄血膜镜检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疟疾诊断的需要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间接荧光抗体和ELISA均很快在疟疾诊断中得到应用,但是此类方法抗体用量相对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反应时间长,不能满足快速诊断的要求。PCR技术显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疟原虫的感染做出早期快速诊断。但需要更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作为支持,不适合作为疟疾流行区常规的检测手段,难以在基层推广应用。最后,针对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的高灵敏度捕获受到现有技术的制约。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从而检测HCC患者CTCs的报道较多。然而,RT-PCR法有其固有局限,如易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操作难以标准化、不能准确估算样本中CTC的数目等。此外,更不可忽视的是,RT-PCR法须破坏细胞形态,不能对单个CTC进行观察、分析和计数,而这些数据可提供CTCs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方面的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特异和敏感的循环肝癌细胞分离和检测技术。目前分离CTCs的标准方法是基于肿瘤细胞表面上皮性抗原的磁性激活细胞分选技术(magnetic-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 MACS)。由于缺乏针对肝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迄今鲜见MACS用于分离循环肝癌细胞的报道。尽管肝癌细胞属于上皮性细胞,但EpCAM仅在约35%左右的HCC组织标本中表达。因此,现有系统并不适合用于高通量、高灵敏度分离与检测循环肝癌细胞。针对以上快速检测领域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本博士学位论文分为五章节开展研究中作。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讨论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概况,生物医学分析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挑战,以及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从而引出本论文工作的研究方向,为设计发展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分析快速检测领域应用的新方法研究提出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集成化微流控免疫芯片系统用于环境藻类毒素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我们研究建立了用于对代表性藻类毒素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石房蛤毒索(Saxitoxin, STX)与柱孢藻毒素(cylindrospermopsin, CNY)三种藻类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可以对实际样品(水样和鱼类、贝类等食物样品)溶液中MC, STX与CNY进行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建立了用于对代表性藻类毒素微囊藻类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芯片包含七个可以同时控制,也可独立操作的免疫亲和反应柱,可以对实际样品(水样和鱼类、贝类等食物样品)溶液中微囊藻毒素进行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限为0.02ng/ml。实现对多个样品快速,平行的检测。第三章主要介绍基于抗体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用于疟疾快速临床检测的新方法研究。我们研究了针对在条件欠发达地区多发的传染性疾病疟疾(Malaria)其临床快速现场诊断,提出可行的方案。建立了基于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原理的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用于疟疾病(Malaria)的临床诊断研究。实验中通过检验病人血清样品中的MSP1-19与PfF2抗体的检测,实现了疟疾临床快速诊断,免疫反应中得到的不同荧光强度,可以被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分析,从而提供临床诊断信息。在同一块芯片实现双抗原同时检测。实验证明,微流控芯片免疫系统可以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并且极大的节约了抗体用量,缩短了反应所需时间,使得检测成本极大的降低。结果指示,研究中采用MSP1-19与PfF2双抗原检测的方法,对疟疾进行快速检测可以提供相对更加可靠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建立的微流控芯片免疫系统与方法可以有效的用于基于抗体的疟疾血清学检测,为条件欠发达地区的疾病现场检测,实现疾病有效控制提供可行方案。第四章主要介绍肝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微流控芯片分离检测系统新方法研究。我们在实验中建立了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肝癌循环肿瘤细胞分离与检测系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即循环肝癌细胞,是HCC转移和复发的根源。检测循环肝癌细胞对于预测HCC转移复发无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中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基于ASGPR及其配体相互作用的循环肝癌细胞微流控芯片分选方法,结合基于肝细胞特异性抗体Hep Par1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发展了一种新的循环肝癌细胞分离与检测系统。实验中用标准细胞加入全血,测定了系统工作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操作方便,易于标准化。分离到的CTCs可进行免疫形态学鉴定和计数。并初步显示了该系统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第五章主要介绍高密度结构PDMS芯片制作技术研究。我们讨论了对微流控芯片的制作软光刻技术提出改进,从而得到稳定重复的微结构。为具有高密度阵列微结构的PDMS芯片制作,提供可靠的方法。针对聚合物材料PDMS芯片在复制模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含有50μm高的不同密度微柱阵列芯片。运用实验提出的方案,成功实现了其复制成型,并且保证了模板的多次重复利用。其最低密度共含有14,400个微柱(40mm×18mm),最高密度含有39,760个微柱(40mm×18mm),其对应的最大结构密度为5×104/cm2。本研究为简化复杂PDMS芯片制作处理,提出一步涂层/一步灌注的方法,实现简易操作提供了依据。该研究得出了PDMS芯片制作的具体工艺条件,并进行优化,获得了完整的加工技术方案。
王真瑜[8](2012)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蚊媒传播的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热带传染病,在全世界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疟疾和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准确诊断一直是疟疾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显微镜检查作为金标准目前仍是诊断疟疾的主要手段。但是镜检需要专业的实验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如今有经验的镜检人员越来越缺乏;PCR检测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尽管其敏感性高,但耗费时间长且需要特殊仪器、检测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敏感、特异和简便的疟原虫检测方法。目的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度高的疟原虫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确定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LAMP引物。构建间日疟原虫18S核糖体小亚基ssRNA特异性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 (Pv-rDNA)作为阳性对照。优化Mg2+浓度、dNTPs浓度、Bst DNA聚合酶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设计引物缺省试验。评估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133份患者血样,以显微镜检方法为金标准,比较LAMP和多重PCR法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初步应用LAMP法检测斯氏按蚊体内鼠约氏疟原虫,对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评估。结果建立了采用LAMP技术快速检测人体内间日疟原虫的方法,LAMP法检测重组质粒DNA (Pv-rDNA)的灵敏度达到10-10,为传统PCR方法的100倍。镜检确诊的68例间日疟患者,43例恶性疟患者和22例非疟疾患者中,LAMP法和多重PCR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为98.53%和97.06%,两法检测灵敏度一致;特异性为86.15%和100%,LAMP法低于多重PCR法。LAMP法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6%和98.25%,多重PCR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7.01%。选择斯氏疟原虫唾液腺子孢子微线体SPECT2作为靶基因合成LAMP反应引物,用该法初步应用于斯氏按蚊体内鼠约氏疟原虫的检测,特异性好,敏感性为能检测出在80只阴性斯氏按蚊中有1只约氏疟原虫阳性的斯氏按蚊的混合样本。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体内间日疟原虫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前景;LAMP法初步应用于斯氏按蚊体内鼠约氏疟原虫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为进一步研究蚊体内疟原虫子孢子LAMP法检测奠定基础。
张霄霄,崔立云,杨毅梅[9](2011)在《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诊断病原生物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目前此项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辅助诊断中。本文就此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李雪平,杨亚明,董莹[10](2009)在《疟疾诊断试剂盒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二、快速免疫色谱检测法诊断疟疾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免疫色谱检测法诊断疟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检测技术在中药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检测技术 |
1.1 抗原 |
1.2 抗体 |
2 ELISA在中药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
2.1 ELISA在中药品质优劣评价中的应用 |
2.2 ELISA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2.2.1 有毒成分及有害成分 |
2.2.2 真菌毒素类 |
2.2.3 农药残留 |
2.2.4 重金属 |
3 胶体金免疫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
3.1 胶体金标记抗体 |
3.2 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 |
3.3 GICA在中药品质优劣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
3.4 GICA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4 总结与讨论 |
(2)两种方法检测PCT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2015年12月15日至2016年2月20日,在本院检验科进行PCT检测的标本,共823例。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2 诊断效能评价 |
3 讨论 |
(4)免疫快速诊断卡检出疟原虫感染的准确性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数据提取及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纳入文献研究质量评价 |
2 合并效应分析 |
2.1 RDT诊断恶性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 |
2.2 RDT诊断间日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 |
讨论 |
(5)疟疾快速免疫诊断试剂在我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疟疾检测抗原 |
2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诊断试剂 |
3 小结 |
(6)SDBIOLINE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SDBIOLINE试剂盒检测结果 |
2.2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
3 讨论 |
(7)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反应快速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内容摘要 |
1.1 微流控技术发展概况 |
1.1.1 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的基本概念 |
1.1.2 微流控芯片的材料 |
1.1.3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1.1.4 微流控芯片的常用技术 |
1.1.5 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系统 |
1.1.6 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特点 |
1.1.7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领域 |
1.2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1.2.1 生物医学分析检测的常规方法 |
1.2.2 生物医学分析检测的技术挑战 |
1.2.3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分析应用的前景 |
1.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性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集成化微流控免疫芯片系统用于环境藻类毒素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 |
内容摘要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双层PDMS芯片制作 |
2.2.3 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制备 |
2.2.4 微流控免疫芯片系统建立 |
2.2.5 微流控芯片免疫反应 |
2.2.6 藻类毒素的芯片光学检测以及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2.3.2 藻类毒素芯片免疫检测条件优化 |
2.3.3 微流控免疫芯片的藻类毒素检测 |
2.3.4 PDMS芯片的非特异性吸附效果 |
2.3.5 最佳抗体的浓度的确定 |
2.3.6 微流控芯片系统对藻类毒素分析的检测限与稳定性 |
2.4 结论与展望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抗体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用于疟疾快速临床检测的新方法研究 |
内容摘要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重组蛋白MSP1-19与PfF2制备 |
3.2.3 功能化Protein A-(anti-his)IgG微珠制备 |
3.2.4 微流控免疫芯片系统建立 |
3.2.5 疟疾病人血清样本处理 |
3.2.6 实际疟疾病临床芯片免疫检测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便携化微流控芯片设计 |
3.3.2 不同结合抗体浓度对芯片免疫反应的效果 |
3.3.3 不同反应时间对芯片抗原-抗体反应的效果 |
3.3.4 芯片检测结果与常规ELISA检测结果对比 |
3.3.5 芯片检测的重现性和芯片的使用寿命 |
3.4 结论与展望 |
3.5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四章 肝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微流控芯片分离检测系统新方法研究 |
内容摘要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细胞培养 |
4.2.3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及通道的表而修饰 |
4.2.4 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建立 |
4.2.5 标准细胞-全血的芯片捕获 |
4.2.6 实际肝癌样本CTC的微流控芯片分离检测 |
4.2.7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肝癌CTC及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流控芯片设计与表面修饰表征 |
4.3.2 微流控细胞捕获芯片结构优化 |
4.3.3 芯片对CTC捕获的回收率分析 |
4.3.4 芯片对肝癌CTC捕获的特异性 |
4.3.5 实际肝癌样本CTC的芯片捕获效果 |
4.4 结论与展望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密度结构PDMS芯片制作技术研究 |
内容摘要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微柱阵列结构芯片设计 |
5.2.3 光刻法硅片模板制作 |
5.2.4 单层PDMS微流控芯片制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刻法硅片模板制作 |
5.3.2 微结构阵列PDMS芯片制作 |
5.3.3 PDMS芯片封合 |
5.3.4 微结构阵列PDMS芯片表征 |
5.4 结论与展望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学术发表情况 |
致谢 |
(8)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写检索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疟疾的全球流行形势 |
1.1.2 疟疾的概况 |
1.1.3 疟疾检测方法的现状 |
1.1.4 疟疾传播媒介检测方法的现状 |
1.1.5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主要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2.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人体内间日疟原虫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LAMP反应条件优化 |
2.2.2 优化后的最适LAMP反应条件和体系 |
2.2.3 LAMP反应的特异性 |
2.2.4 LAMP反应的灵敏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人体内间日疟原虫方法的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蚊体内鼠疟原虫方法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LAMP法检测斯氏按蚊体内鼠约氏疟原虫的特异性 |
4.2.2 LAMP法检测斯氏按蚊体内鼠约氏疟原虫的敏感性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9)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胶体金技术概论 |
2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医学原虫诊断中的应用 |
2.1 用于叶足虫的诊断 |
2.2 用于鞭毛虫的诊断 |
2.3 用于孢子虫的诊断 |
3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医学蠕虫诊断中的应用 |
3.1 用于吸虫的诊断 |
3.2 用于线虫的诊断 |
3.3 用于绦虫的诊断 |
4 展望 |
(10)疟疾诊断试剂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学方法 |
1.1 检测HRP-Ⅱ抗原试剂盒 |
1.1.1 ParaSight-F试剂盒 |
1.1.2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和检测试剂盒 (ICT) |
1.1.3 艾康恶性疟间日疟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 |
1.1.4 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 |
1.1.5 其他试剂盒 |
1.2 检测LDH抗原 |
1.2.1 OptiMAL试剂盒 |
1.2.2 DEAE-纤维素薄层色谱法 (DEAE-TLC) 测试板 |
1.2.3 快速电泳法试剂盒和快速薄层色谱法试剂盒 |
1.3 检测GDH抗原 |
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1 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 |
2.2 PCR/DNA探针检测系统试剂盒 |
3 结 语 |
四、快速免疫色谱检测法诊断疟疾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检测技术在中药质量快速评价中的应用[J]. 张波,南铁贵,孙晴,刘洪美,丁凤伟,王颖.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3)
- [2]两种方法检测PCT比较[J]. 杨春菊,袁晓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8)
- [3]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效果分析[J]. 王军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5)
- [4]免疫快速诊断卡检出疟原虫感染的准确性荟萃分析[J]. 董莹,陈梦妮,徐艳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04)
- [5]疟疾快速免疫诊断试剂在我国的应用[J]. 郑剑峰,林祖锐,赵晓涛. 中国热带医学, 2014(02)
- [6]SDBIOLINE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评价[J]. 刘慧,李习荣,李春富,李兴亮,王恒业,聂仁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02)
- [7]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反应快速检测系统研究[D]. 张金玲. 复旦大学, 2012(02)
- [8]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王真瑜. 东华大学, 2012(07)
- [9]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J]. 张霄霄,崔立云,杨毅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04)
- [10]疟疾诊断试剂盒的研究进展[J]. 李雪平,杨亚明,董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01)
标签:特异性论文; 疟原虫论文; 微流控芯片论文; 敏感性分析论文; elisa试剂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