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紫薇[1](2021)在《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颈内系统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3.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1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收集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单个动脉瘤与多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HH)、患者入院时Fisher分级以及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其中,术中监测采用美国Endeavor CR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分别监测SEP、MEP,头皮电极放置遵循国际脑电图(EEG)10-20的原则。由同一手术团队和护理团队治疗后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和死亡率。使用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 RS)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复查DSA或CTA,患者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以及是否发生影像学缺血事件或临床缺血事件来评估。2.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09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颈内系统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纳入病例术中均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详细记录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方式、部位及电生理监测波形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按载瘤动脉阻断部位患者被分为载瘤动脉近端阻断组和载瘤动脉近、远端同时阻断组两组。按阻断方式患者被分为持续阻断组和间断阻断组两组。临床结果包括术后第7天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事件,以及改良m RS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为术后复查DSA或CTA,观察动脉瘤颈夹闭效果。结果:1.综合分析显示103例(75.7%)患者术后预后良好。83例(72.2%)为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95.2%)为未破裂动脉瘤患者(P<0.05)。47例(34.6%)患者术后出现影像缺血或临床缺血事件,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龄、动脉瘤直径较大以及同时夹闭多个动脉瘤也是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2.术后90例患者行DSA或CTA检查,其中80例(88.9%)患者表现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例(11.1%)表现为残余动脉瘤。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1);3.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没有任何因素对不良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入院时的动脉瘤直径大小、HH分级和Fisher分级与研究结果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的HH分级和Fisher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死亡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大的动脉瘤术后死亡率较直径较小的动脉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组59人,排除未破裂动脉瘤死亡特殊病例1例,死亡率为5.2%(3人),无监测组77人,死亡率为16.9%(1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监测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也有所降低(28.6%vs 17.2%),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中,SEP异常者16例(27.1%),其中12例(20.3%)术中或术后波形恢复,4例(6.8%)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6例(10.2%)出现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未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异常的患者。最终,10例(16.9%)患者术后均出现脑缺血事件,最终出院时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6.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2-18min,平均(7.6±3.5)min,其中34例(94.4%)患者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0例(83.3%)患者术后预后良好。唯一与动脉瘤颈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5);7.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神经电生理信号出现异常的患者10例(27.8%),阻断时长均大于8min。SEP异常者7例(70.0%),4例(40.0%)患者解除临时阻断后波形恢复正常,剩余3例(30.0%)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3例(30.0%)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最终,6例(60.0%)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缺血,5例(50.0%)患者出院后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8.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颈内动脉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破裂动脉瘤的预后较未破裂动脉瘤差,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相关的因素是动脉瘤大小。所研究的因素均不能预测未破裂动脉瘤的不良预后。入院时高HH分级与高Fisher分级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临时阻断颈内动脉有益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降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为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其中,术中联合监测SEP和MEP,不可逆转的异常MEP波形对预测不良预后更有效。
高松坤[2](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颈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上用来辅助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术中脊髓功能监测。(1)目的: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制作了大鼠颈髓慢性压迫模型分析,分析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随压迫时间的变化。方法:建立了大鼠C5节段慢性颈髓压迫模型,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迫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行行为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BBB评分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升高,在压迫4周后达到平台期;SEP幅值在压迫1周时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幅值逐渐恢复,压迫4周后逐渐稳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压迫2周时最少,脊髓后索髓鞘蓝染强度在压迫1周、2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脊髓前索髓鞘蓝染强度在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本模型在建模成功后1周-2周神经损伤最严重,4周后神经功能逐渐稳定,4周-8周为稳定期,8周-24周大鼠自发性恢复达到平台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2)目的:在大鼠慢性颈髓模型上模拟不同减压时间行为学、SEP和组织病理学减压前后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取出压迫材料模拟手术减压,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减压组每组10只,不减压组和对照组各5只,分别在压迫1周、2周、3周、4周时进行模拟减压,在减压术后4周行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改善,压迫2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无差别;在压迫1周时减压SEP幅值较减压前升高,在压迫2周时减压后相比压迫1周、对照组幅值降低;在压迫1周时减压脊髓后索髓鞘染色强度较减压前增大,在压迫2周时减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较减压前减少,相比压迫1周时减压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后索髓鞘染色强度降低。结论:在压迫1周时减压可改善脊髓功能和脊髓病理损伤,在压迫2周时减压其效果较1周时减压差,提示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3)目的:对比SEP时频分析在大鼠颈髓压迫、挫伤、牵拉损伤模型的时频成分(TFCs)分布特征。方法:分别建立大鼠颈髓C5节段压迫损伤、挫伤、牵拉损伤模型,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在损伤后行正中神经SEP数据采集,采集的SE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TFCs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取最大的成分为主成分,挫伤组主成分在潜伏期相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挫伤组相较压迫损伤组主成分潜伏期延长,各组SEP主成分在频率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挫伤组主成分能量值相较对照组降低;其他成分为次成分,比较各组次成分PDF(概率密度函数)分布,标记概率密度最高的三个位置为S1、S2、S3,各组S1、S2、S3有着相似的位置分布,在S1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在S2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各组频率相差不大,在S3压迫组、挫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压迫损伤组、挫伤组、牵拉损伤组的TFCs存在差异特征。综上,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不同损伤模式的SEP时频成分存在差异特征。
李含磊[3](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脊柱外科手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脊髓损伤,如果有术中脊髓监护技术能够提示脊髓损伤精确位置与模式,将有利于尽快检测并移除伤害源,从而减少或避免脊髓损伤的发生。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中用于辅助脊髓疾病的检测和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护。但以往的术中脊髓监护主要依据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检验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诱发电位中许多有用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诱发电位中许多微小成分展现在时频空间中,能够有效提取体感诱发电位的细节信息。有研究报道了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利用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实现颈椎C4、C5、C6节段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识别。但随着纳入研究的脊髓损伤节段的增加,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成分会出现严重的线性不可分问题,难以实现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的精确诊断。因此优化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析技术,建立适用于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精确诊断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使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对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进行诊断;涉及脊髓损伤位点包括以下各独立节段:颈椎C5、C6、胸椎T1-T4、T7-T13、胸椎L1-L6;每个位置都分别采集了挫伤、牵拉两种模式脊髓损伤后的1000次体感诱发电位数据。使用200次重复叠加、10-250Hz带通滤波对体感诱发电位进行降噪;之后使用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时频分解,得到的时频成分可以用潜伏期、频率、能量进行描述。本文针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布规律,设计了基于k中心点聚类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子区域,并将各子区域视为不同的时频特征。也设计了适用于该特征提取方法的噪声成分识别方案:将成分数量少于当前组成分总数量1.4%的特征视为噪声并删除;将每个时频特征中潜伏期、频率、能量各方向离群点对应成分视为噪声并删除。引入了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类方法,能够利用前序研究忽略的特征内时频成分的数量特征。将包括k中心点聚类、时频成分去噪、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时频成分分析新方法应用于颈椎、胸椎、腰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以及挫伤、牵拉脊髓损伤模式的识别。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信息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结果:在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检测的实验中,时频分析新方法获得了 90.5%的准确度,远高于现有研究使用的支持向量机方法69.5%的准确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颈椎C5、C6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6.1%;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79.2%,上腰椎、下腰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1.8%。在脊髓损伤模式分类任务中,各单独节段数据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89.9%,全脊椎节段的平均准确率为78.6%。提取到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这些特征都主要集中在潜伏期20-35ms的时频区域;在该区域,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改变主要影响时频成分的频率与能量参数。在其他时频区域,潜伏期、频率、能量三个参数均受到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引入的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分析新方法对脊髓损伤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其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新方法对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证明位于脊椎不同位置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体感诱发电位出现不同的时频分布模式,并且该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此外新方法不仅在单一脊椎节段的脊髓损伤模式各分类任务中都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在全脊椎范围也具有一定的脊髓损伤模式诊断能力。证明了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的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模式的检测。尽管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变化会影响时频成分的分布,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与脊髓损伤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使得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模式精确诊断得以实现。
顾英花[4](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下颈椎手术术中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下颈椎手术术中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被分为两组:D组(右美托咪定组,n=23)和C组(对照组,n=22)。D组诱导前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ug/kg 10min后,术中持续泵注维持剂量0.4ug/kg.h至术毕,C组持续泵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至术毕。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T0)、负荷剂量泵注结束时(T1)、麻醉诱导后意识消失时(T2)、插管后即刻(T3)、体位转换后即刻(T4)、椎管减压时(T5)、置入椎间融合器时(T6)这七个时间点SEP的波幅(N13-P15、N45-P37)、潜伏期(N13、P15、N45、P37)以及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温(T)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细胞比容(HCT),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MEP引出例数;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结果共40例患者完成本研究。1.与T0比较,D组患者的N13-P15波幅在T1、T6时间点降低(P<0.05),C组患者的N13-P15波幅在T6时间点显着降低(P<0.01);D组患者N45-P37波幅在T1、T5、T6时间点降低(P<0.05),C组患者N45-P37波幅在T5、T6时间点显着降低(P<0.01)。两组患者N13-P15波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N45-P37波幅在T4时间点下降(P<0.05);组间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P>0.05)。2.与T0比较,两组患者N13、P15、N45和P37潜伏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也无差异(P>0.05)。3.MAP、HR、T、BIS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HCT计数以及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的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MEP引出情况以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术中低血压、术中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均无差异(P>0.05)。6.两组间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颈椎手术患者术中SEP的波幅、潜伏期和MEP的引出均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此类手术。
李芒来[5](2020)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存在损伤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风险,故医生进行椎管扩大及神经根减压手术时,有时因顾虑到神经损伤的风险而无法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术中可以客观评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并且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神经损伤。本研究拟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时,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估手术减压的效果。并通过多模式的联合监测,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研究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目的: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体感诱发电位,配合术前术后的ODI、VAS、JOA评分,来评估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时的减压效果,观察SEP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减压前后的变化,并通过运动诱发电位及肌电图在术中保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方法共计3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术前、术后均进行ODI、VAS、JOA评分。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其SEP的P40、N50峰的潜伏期及P40-N50电势差在神经根减压前后的变化,并使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障手术中马尾神经及神经根避免损伤。结果共有36名患者获得满意资料,合计监测患肢48条。减压前P40峰潜伏期为44.97±1.85ms,减压后为45.46±1.38ms;N50峰潜伏期减压前为52.62±1.33ms,减压后为52.87±1.34ms;P40-N50电势差在减压前为0.85±0.18μV,减压后为0.89±0.15μV,仅P40-N50峰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术中一例患者在减压过程中出现肌电图(EMG)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暂停手术,并改用更为轻柔的操作后,EMG及MEP波形逐渐恢复正常,术后ODI、VAS、JOA评分显示恢复良好。结论体感诱发电位P40-N50电势差在可以客观地评估术中腰椎管减压的手术效果。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可以在术中实时、且准确反映出患者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迫及牵拉等有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操作。在尽量减少各方面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多模式联合监测可减少脊柱外科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宋彦澄[6](2020)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功能性MRI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应用脊髓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并探讨其机制。2.观察分析CSM患者手术前后中央前回(Pr CG)、中央后回(Po CG)的任务态功能磁共振(f MRI)的激活变化趋势,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大脑皮层f MRI、脊髓DTI参数与CSM脊髓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上述参数的手术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选取2017年06月~2019年03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80例CSM患者,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同等程度的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另外给予术前7天,术后20天的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脊髓常规MRI及DTI扫描,同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在上述两个时间点评估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根据JOA评分将CSM患者分为脊髓功能轻度损伤(JOA评分13~16分)、中度损伤(9~12分)及重度损伤(≤8分),分析随着脊髓损伤程度加重,DTI参数的变化趋势。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随访时组内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比较术前、术后DTI参数与术前、术后JOA评分间的相关性。两样本t检验比较术后高压氧组与对照组JOA评分、脊髓FA、ADC的差别。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选取2018年01月~2018年12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87例CSM患者,将其纳入CSM组,分别于术前1周内、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右手对指运动组块设计的任务态颅脑f MRI及颈髓DTI扫描。另选取3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亦行上述任务态颅脑f MRI及颈髓DTI扫描。术前1天、术后6个月记录CSM患者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比较皮层f MRI参数、脊髓DTI参数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绘制上述参数预测手术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预测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M手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随着脊髓损伤程度加重,其FA逐渐降低,ADC逐渐升高。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及FA均较术前显着提高,ADC均较术前显着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80例CSM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均与相应脊髓FA值(术前FA与JOA:r=0.775,P<0.001;术后FA与JOA:r=0.751,P<0.001)、ADC值(术前ADC与JOA:r=-0.721,P<0.001;术后ADC与JOA:r=-0.706,P<0.001)显着相关。术后高压氧组JOA评分(11.30±1.93 vs 9.61±1.79,t=3.599,P=0.001)及FA(0.726±0.087 vs 0.636±0.093,t=4.452,P<0.001)显着高于对照组;高压氧组ADC[(1.148±0.079)×10-3 mm2/s]显着低于对照组[(1.223±0.087)×10-3mm2/s](t=4.041,P<0.001)。2.术前CSM组左侧Pr CG的激活体积(VOA)显着高于对照组(t=4.260,P<0.001);左侧Po CG的VOA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脊髓受压节段FA显着低于对照组(t=4.785,P<0.001)。术后6个月CSM患者左侧VOA-Pr CG较术前显着降低(t=3.124,P=0.002);左侧VOA-Po CG较术前升高,无统计学差异;脊髓FA较术前显着升高(t=3.683,P<0.001)。相关性分析术前左侧VOA比值(Pr CG/Po CG)、VOA-Pr CG、VOA-Po CG以及脊髓FA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显着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VOA比值(AUC=0.805)和FA(AUC=0.740)预测CSM术后恢复不良的效能均高于常规MRI参数脊髓横截面积(AUC=0.70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VOA比值与FA是预测CSM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FA及ADC能够显示CSM脊髓微观结构的病理变化,反映脊髓的损伤程度,评价脊髓减压术及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代偿及修复的效果。CSM术后脊髓功能存在代偿与修复,围手术期行高压氧治疗能进一步改善CSM患者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2.颅脑f MRI及脊髓DTI较常规MRI能更好地预测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VOA比值法综合反映了CSM的Pr CG过度代偿与Po CG传导受阻后部分激活缺失的双重相关因素,较FA具有更高的手术预后评估效能。
冯小宁[7](2020)在《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文中提出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大多数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是脊柱外科常见的脊髓神经损害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常临床医生主要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帮助诊断和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但是颈椎病有发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特点,经常遇到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不相符的情况,对影像学存在较明显压迫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亦有着不同的观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目前精准治疗在脊柱外科方面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精准评估脊髓神经损害的状况,对疾病发展进行预测显得很重要,因此我们尝试结合影像学的形态变化,利用神经电生理功能学检查作为新的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神经损害的状况进行评估,为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神经电生理属于临床多学科成熟的功能学检查,可以客观评价神经损害的情况,尤其在神经定性、定位诊断方面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术中监测以及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1-4],并且有研究报道[5]患者出现神经症状的早期,神经功能处于代偿期,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数据通常是正常的,随着病情的发展,神经失代偿或神经变性改变时,电生理检测数据表现为异常,包括自发电位、传导阻滞等情况,病理改变包括轴突的丢失和神经纤维脱髓鞘,因此病程的不同阶段电生理表现亦不同。虽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柱外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神经电生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临床当中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本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大鼠颈段脊髓、腰段神经损伤和假手术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部位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和差异,为神经电生理在颈椎、腰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实验室依据。应用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对影像学存在明显压迫而仅有轻微临床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病程的进展方面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我们试行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来探索其存在的潜在价值。本课题共分为二部分,均为回顾性临床研究。第一部分神经电生理在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背景:影像学上存在颈脊髓形态改变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其诊断和治疗的策略仍有争议。目的:应用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评估影像学上存在颈脊髓形态改变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山西大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均行颈椎核磁MRI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对颈椎MRI观察,选择仅累及颈脊髓受压的患者,根据颈椎MRI椎管狭窄Kang分级,将不同程度颈脊髓压迫的患者分为A组:Kang分级≥2级的住院患者组、B组:Kang分级<2级的门诊患者组;所有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针极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H反射、Hmax/Mmax波幅比值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应用相应的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间神经电生理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Kang分级和神经电生理的相关性。结果:对Kang分级≥2级的住院患者A组(36例)、Kang分级<2级的门诊患者B组(30例)进行两组间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比较,从相同脊髓节段对应所检肌EMG的结果来看,两组间所检肌EMG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别;A、B组间的H反射比较,A组H反射的引出率为100%,B组H反射的引出率为40%,A组引出率明显高于B组,A组H反射的Hmax/Mmax波幅比值同B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的H反射Hmax/Mmax波幅比值高于B组;A、B组间Hmax/Mmax波幅比值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四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同B组比较有差异,而A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同B组相比较无差异。结论:对于伴有轻微临床症状且影像学有脊髓压迫的颈椎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不仅可以在鉴别诊断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且可以较好评估神经损害的情况,为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体感诱发电位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进展的预测价值背景:临床上对于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其治疗策略亦有争议。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来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病程的进展。方法:筛选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患者200名。所有患者均在第一次就诊时和1年后随访时进行了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量表(m JOA)评分,并且应用颈椎核磁共振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评估。根据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对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进行综合分类,在1年的随访中,m JOA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被认为是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不同的SEP分类进行评估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所选20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加重。上肢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IV型和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2.6%,27.7%,23.8%,86.7%和100%;而下肢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和I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18.8%,39.4%,42.3%,83.3%。进行上下肢综合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IV型和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0%,13.7%,24.3%,91.1%和100%。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类(r=0.94,P<0.01)和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综合SEP分类(r=0.95,P<0.01)之间有着显着相关性。结论:进展性退行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上肢和综合SEP分类的递增而升高。因此,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SEPs可以预测m JOA神经功能评分的下降,可以反映脊髓型颈椎病病情的恶化。
黄常生[8](2019)在《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的波幅变化与侧方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行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52例,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检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再测得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下肢SEP的波幅,计算前后SEP波幅的改善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腰椎JOA评分,并计算JOA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率;将JOA术后改善率>60%为1组,术后改善率≤60%为2组。统计学分析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监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为1.315±0.7482uv,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SEP的波幅为1.758±0.8023uv,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14.502,P<0.05)。术前腰椎JOA评分为12.25±2.543分,术后3个月随访腰椎JOA评分23.25±3.067分,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24.199,P<0.05)。JOA评分术后改善率>60%(1组)34例,术后改善率≤60%(2组)18例。两组病人SEP波幅改善程度分别为53.97±37.44%及23.53±14.3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4.195,P<0.05)。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分析),得到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2=0.302,P<0.05)。结论:侧方腰椎融合手术中下肢SEP波幅改善程度可提示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刘永胜[9](2018)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预测及预后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神经功能监测的应用价值、监测效能和预后价值;探讨术中MEP信号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进行的60例胸椎管减压手术,术中应用MEP进行脊髓功能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脊髓功能状态、术中电生理数据,分析术中MEP的预测价值。根据术中MEP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MEP改善组、无明显变化组及阳性变化组,通过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确定术中MEP变化对胸椎管狭窄症手术的预后价值,并经过单因素比较、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术中MEP信号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胸椎管减压手术中成功获取可靠术前波形并具有监测价值者49次,检出率为81.7%。真阳性结果5例,经积极处理后4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假阳性结果2例,未出现假阴性结果。MEP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和100%。3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脊髓损伤,考虑脊髓再灌注损伤,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MEP改善组的术后早期运动、感觉及总体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均优于MEP无明显变化组(84.6%vs.33.3%,P=0.005;70.6%vs.52.2%,P=0.046;84.2%vs.52.2%,P=0.028)。经过至少6个月的随访之后,MEP改善组的mJOA评分恢复率与无明显变化组及恶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2.1±18.9%vs.56.5±19.3%,P=0.629;62.1±18.9%vs.57.3±14.6%,P=0.850)。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EP改善组与无明显变化组之间在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脊髓压迫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2个月)对术中MEP改善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难度大,脊髓损伤风险高,术中应用MEP监测能为手术提供客观的安全评估指标,但术后仍需警惕迟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术中MEP信号的改善可以预测术后早期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远期效果无提示价值;当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2个月时,术中减压后越容易出现MEP信号的改善。
黄晓虹,严彬,刘佳,王晓宁[10](2017)在《颈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术后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与颈椎病患者功能恢复的关系,预测术后疗效。方法·总结回顾了2014年11月—2016年4月99例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对所有患者进行了SEP监测,根据术中SEP的变化将患者分为SEP明显改善组(SEP波幅上升>50%)和SEP一般改善组(SEP波幅上升≤50%);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JOA)评分,并以此评估疗效。结果·患者的平均改善波幅为(181.624±371.311)%,2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术前JOA评分无差异,术后1周JOA评分以及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术后6个月JOA评分以及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EP的改善与JOA评分的改善具有一致性,提示早期恢复良好,但对长期预后的评价,不能用SEP是否改善来衡量。
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第一部分: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三、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的安全时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六、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七、致谢 |
(2)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
第1章 绪论 |
1.1.颈髓损伤 |
1.1.1.脊髓型颈椎病 |
1.2.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1.2.1.颈脊髓挫伤模型 |
1.2.2.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 |
1.2.3.颈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
1.2.4.颈脊髓切割损伤模型 |
1.2.5.模型动物的选择 |
1.2.6.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评估 |
1.3.脊髓损伤的体感诱发电位评价 |
1.3.1.体感诱发电位 |
1.3.2.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形 |
1.3.3.体感诱发电位成分的起源 |
1.3.4.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析 |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评估 |
2.1.引言 |
2.2.材料与方法 |
2.2.1.实验动物 |
2.2.2.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3.压迫材料的制备 |
2.2.4.实验分组 |
2.2.5.大鼠的麻醉 |
2.2.6.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
2.2.7.大鼠行为学评分 |
2.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
2.2.9.脊髓取材与固定 |
2.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
2.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2.3.实验结果 |
2.3.1.术后一般情况 |
2.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
2.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
2.3.4.大鼠组织学结果 |
2.4.讨论 |
2.4.1.颈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2.4.2.本研究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
2.4.3.压迫时间与BBB评分的变化 |
2.4.4.压迫时间与S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 |
2.4.5.压迫时间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
2.4.6.本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 |
2.5.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模拟在不同减压时间点的疗效研究 |
3.1.前言 |
3.2.对象与方法 |
3.2.1.实验对象 |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实验分组与流程 |
3.2.4.大鼠的麻醉 |
3.2.5.造模手术 |
3.2.6.减压手术 |
3.2.7 .大鼠行为学评分 |
3.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
3.2.9.脊髓取材及固定 |
3.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
3.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3.3.实验结果 |
3.3.1.术后一般情况 |
3.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
3.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
3.3.4.大鼠组织学结果 |
3.4 .讨论 |
3.4.1.不同减压时间点BBB评分的变化 |
3.4.2.不同减压时间点SEP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 |
3.4.3.不同减压时间点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
3.4.4.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预后因素 |
3.4.5.本研究的不足 |
3.5.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鼠颈髓不同模式损伤的SEP特征分析 |
4.1.前言 |
4.2.对象与方法 |
4.2.1.实验对象 |
4.2.2.实验试剂及器械 |
4.2.3.大鼠的麻醉 |
4.2.4.大鼠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5.大鼠挫伤模型的建立 |
4.2.6.大鼠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7.SEP数据采集 |
4.2.8.SEP时频分析 |
4.3.实验结果 |
4.3.1.主成分分析 |
4.3.2.次成分分析 |
4.4.讨论 |
4.5.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5.2.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己授权专利 |
致谢 |
(3)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脊髓损伤 |
1.1.1 SCI发病原因 |
1.1.2 SCI位置与模式差异 |
1.2 SCI检测方法 |
1.3 SEP简述 |
1.4 SEP分析方法 |
1.4.1 功率谱 |
1.4.2 时频分析 |
1.4.3 匹配追踪 |
1.5 时频特征选择方法 |
1.6 分类方法 |
1.6.1 支持向量机 |
1.6.2 朴素贝叶斯 |
1.7 基于SEP TFD的SCI诊断现状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时频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 |
2.1 聚类特征提取方法 |
2.1.1 层次聚类 |
2.1.2 密度聚类 |
2.1.3 划分聚类 |
2.2 时频成分去噪方法 |
2.3 特征选择方法 |
2.4 实验验证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3 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位置检测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对象 |
3.1.2 数据处理 |
3.1.3 统计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颈、胸、腰SCI位置识别 |
3.2.2 颈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
3.2.3 胸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
3.2.4 腰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
3.3 讨论 |
3.3.1 颈、胸、腰SCI位置诊断 |
3.3.2 颈椎SCI位置诊断 |
3.3.3 胸、腰椎SCI位置诊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模式检测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对象 |
4.1.2 数据处理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单一节段SCI模式分类 |
4.2.2 单一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
4.2.3 邻近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
4.2.4 小区域时频成分PDF |
4.2.5 全脊椎SCI模式分类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工作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4)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下颈椎手术术中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录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麻醉药物及相关因素对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功能性MRI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促进CSM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DTI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分组情况 |
1.1.3 手术方法、高压氧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
1.1.4 DTI数据采集 |
1.1.5 疗效观察分析 |
1.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不同脊髓损伤程度之间脊髓DTI参数比较 |
1.2.2 脊髓DTI参数与JOA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1.2.3 高压氧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4 手术前、后高压氧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及DTI参数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CSM发病的解剖学因素及病理生理学改变 |
1.3.2 CSM手术方案的选择及脊髓功能的损伤程度的临床评分标准 |
1.3.3 常规MRI检查CSM的局限性 |
1.3.4 DTI参数在CSM脊髓功能异常评价中的优势 |
1.3.5DTI 参数与 CSM 脊髓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1.3.6 高压氧治疗脊髓疾病的临床研究 |
1.3.7 高压氧治疗后 CSM 患者的 DTI 参数变化趋势及分析 |
1.4 小结 |
二、颅脑任务态f MRI及脊髓DTI评价CSM术后功能恢复预测价值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治疗方法 |
2.1.3 影像学检查方法 |
2.1.4 影像学量化参数测量方法 |
2.1.5 临床效果评定及随访指标 |
2.1.6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CSM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任务态f MRI和 DTI参数分析 |
2.2.2 任务态f MRI和 DTI参数与JO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2.2.3 CSM恢复良好与恢复不良组间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的比较分析 |
2.2.4 ROC曲线分析不同MRI指标的预测效能及预测界值 |
2.2.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M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2.3 讨论 |
2.3.1 CSM的病因学分析 |
2.3.2 CSM的常规影像学评价 |
2.3.3 任务态f MRI对 CSM疾病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
2.3.4 DTI对 CSM疾病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
2.3.5 CSM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性MRI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神经电生理解剖和检测原理 |
1.1 神经系统的组成 |
1.2 运动单位和运动单位电位 |
1.3 神经纤维的电信号基础 |
1.4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 |
1.5 细胞膜电位离子通道的变化机制 |
1.6 动作电位的特点 |
1.7 针电极信号的采集 |
1.8 记录电极特点 |
1.9 局部电流学说 |
1.10 刺激器引发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 |
1.11 肌细胞的正常电位和异常电位的表现 |
1.12 H反射的形成 |
1.13 SEP体感诱发电位的解剖和产生原理 |
1.14 波形命名 |
1.15 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
2 神经电生理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疗方面的相关研究 |
3 神经电生理在相关脊髓型颈椎病诊疗方面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神经电生理在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的筛查 |
1.2 根据颈椎管狭窄程度分组 |
1.3 病例特点 |
1.4 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针极肌电图EMG结果 |
2.2 H反射检测结果 |
2.3 四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感诱发电位预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进展的临床观察 |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数据 |
1.2 评价及界定标准 |
1.3 检测方法-电生理评估 |
1.4 临床治疗策略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
2.2 各类型SEP比例及分布特点 |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学术任职 |
(8)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选择 |
1.3 资料一般情况 |
2.方法 |
2.1 麻醉方法 |
2.2 侧方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方法 |
2.3 SEP的检测方法 |
2.4 腰椎JOA评分 |
2.5 资料分析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患者SEP的 P40-N55 的波幅变化情况 |
2.患者腰椎JOA评分情况 |
3.患者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分组的SEP波幅改善程度分析 |
4.腰椎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相关分析 |
5.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预测及预后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10)颈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术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SEP检测方法 |
1.3 疗效判断 |
1.3.1 JOA评分 |
1.3.2 术后改善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SEP监测结果 |
2.2 JOA评分 |
2.3 术后改善率 |
3 讨论 |
四、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D]. 彭紫薇.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2]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D]. 高松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D]. 李含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下颈椎手术术中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D]. 顾英花.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D]. 李芒来.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功能性MRI评估[D]. 宋彦澄.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D]. 冯小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8]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D]. 黄常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9]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预测及预后价值分析[D]. 刘永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10]颈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术后疗效分析[J]. 黄晓虹,严彬,刘佳,王晓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