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付慧敏[1](2020)在《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语篇结构研究是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汉语语篇的结构研究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开进行的。前者主要关注实现某类语篇交际意图的纲要式结构及其直接构成成分,后者则集中在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篇章功能分析。这种结构研究范畴的分裂状态既不利于认清语篇的本质,也不利于明晰语篇的建构机制。同时,语篇作为意义的系统,不仅体现为部件及其组合的一元结构,也体现为由功能驱动的多元结构体系。本研究以功能为纲,从层次和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结合人际、衔接等语篇资源,详细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关系结构和信息结构。语类结构关注语类的构成要素、结构潜势和及物性过程的语言实现;关系结构注重修辞语义关系的类型、分布、跨层级的递归与差异;信息结构侧重语篇信息的流动与推进。在对上述各个结构的分析中,力求宏观和微观相连通、相衔接,重点探讨了语篇各个层级之间的体现关系。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研究采取以下三个思路:(1)从功能的视角研究结构,分析与语篇功能相对应的结构系统;(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分析语篇结构;(3)语篇结构分析与语篇语义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综述国内外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发现语篇结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语篇结构的内容和范畴界定不明确;其次,语篇结构研究的模式还不够完善;再次,不同语类的结构研究发展不够均衡。从功能的角度对新闻评论这一语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维度单一、语篇结构整体观照匮乏的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拟从经验功能、逻辑语义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层面,分析新闻评论语篇的多维结构。第三章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语类结构的构成、功能及语言实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评论语篇具有交际语境驱动的结构潜势,可以表示为总括^[(背景)°新闻事件]^[(事件总评)^评论]^(结语)。其中,总括、事件和评论为语类必有要素,结语为可选要素。语类结构反映了评论语篇受语境和交际意图促动形成的类型性特征,而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则为语类结构提供了词汇语法层面的理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及物性过程类型在标题和正文都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趋势,即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评论语篇动作过程出现频率略高于关系过程的事实说明新闻评论并不是居于原型范畴核心的论说体,而是以依托事实并试图建构虚拟事实为主要论说方式的特殊的论说体。因而在体裁划分时,应该与其他论说语体的子类予以区分。第四章以小句为起点,逐层分析了小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修辞语义关系。结果显示,小句和句间的关系结构种类最为丰富,表现为五大类24种语义关系类型。随着语篇结构层次的扩展,某些语篇语义关系向上一级递归,也有一些语义关系不再出现。在出现递归的语义关系类型中,一些使用频率逐渐减弱,而另一些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体现出明显的语类特征。此外,从语义关系跨层级的相似和相异中也可以看出,篇章修辞关系的建构是分层级实现的,体现出基于语用的选择倾向。微观层面是语义关系建构的基础层级,语义关系类型丰富,但可能受到句法语义结构的制约。在宏观层面这种句法制约逐渐减弱,但语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语义关系的选择表现出更明显的交际语境依赖性。这也是导致某些主要修辞语义关系在语篇较高结构层级出现分布突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句层面的主位功能类型及分布,句子层面的主位推进模式,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的超主位、超新信息、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探讨了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的信息流动和推进。具体来说,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总体表现出信息流动标记性强,信息推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类型性特征。在小句层面,复项主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由环境成分充当的标记性话题主位和由连接成分充当的语篇主位表现突出,反映出评论语篇明示信息走向的作者责任型写作风格。在句子层面,延续型和派生型主位推进模式占主导,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线性和发散性并行。而在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由小句信息累积而成的超主位和超新信息与语篇段落重合,由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累积的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与语类的步骤吻合,进一步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且表现出与语篇自然结构层级的一致性。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本研究从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语篇语义来考察新闻评论语篇不同功能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其语言实现问题,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上,本研究提出了“功能驱动的语篇多元结构分析框架”,并在每个分析维度上探讨了语篇不同层级的结构分布特征及其跨层级的结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不仅更深入地解释了语篇结构的建构机制,也从更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语篇的功能,明晰了不同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语篇的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受多重功能制约的立体构型;语篇的结构不是离散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结构互联,分层级推进的建构过程。通过对新闻评论语篇功能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为新闻评论语体判定提供了语言学的依据。在应用上,本研究为以语类为基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提升语篇类型意识,更好地把握语篇层级关系,提高语篇解读和生成的能力。
王雪萌[2](2018)在《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信用卡行业有着显着的发展和进步,支付环境不断变革创新,信用卡持有量、消费人群在快速的增长,中信信用卡中心的信用卡业务在国内信用卡市场占有很大份额。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持卡人的用卡习惯、支付方式逐渐改变,信用卡的风险更表现出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本文以中信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信用卡欺诈风险控制现状深入分析,提炼欺诈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达到进一步提升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的防控能力的目的,推动中信信用卡业务朝着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本文首先介绍了中信信用卡的磁条卡、IC芯片卡、虚拟卡等不同交易介质卡片的发展过程,引出信用卡业务上存在的风险类型,并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信用卡欺诈风险;然后,文章对中信信用卡欺诈损失如伪卡、虚假申请、互联网欺诈、失窃卡、账户盗用等主要类型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信信用卡现阶段的欺诈风险控制现状进行了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重点对欺诈风险上升的原因如欺诈手法更专业化、持卡人安全支付意识有待加强等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比对法分析,实地访谈法的调查,结合现阶段移动支付、线上线下支付的环境,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新型的欺诈风险防控技术,完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最后,为保障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安全性,对信用卡欺诈风险防控能力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为保障信用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中信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控制现状及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深挖原因,对信用卡欺诈风险控制提出措施及建议,这些研究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具体而言,从系统建设层面,提出完善欺诈风险全流程的管理,实现联防联控策略;从技术层面,提升欺诈风险监测及相关控制技术水平策略;从人员管理层面,提出员工主动拦截欺诈损失的科学激励及约束措施。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同时对措施效果进行监控总结,确保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使得信用卡欺诈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本文研究给出的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中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信信用卡中心提供一些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为发卡银行在信用卡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施一满[3](2012)在《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文中提出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社区“道德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全新尝试。借鉴社区“道德银行”的做法,高校建立了大学生“道德银行”,并在全国各地开始盛行。大学生“道德银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与文化多元状态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如何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如何通过大学生“道德银行”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养成向善的道德习性?这正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审视,大学生“道德银行”建设本质上是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的回应,是对良好首先品德行为的激励;是借助“银行”这个功利化的外在手段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它的运行过程就是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它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工具性和激励性。从“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道德银行”从社区开始萌芽和产生,经由中小学而形成和发展,最后到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为代表的大学生“道德银行”得以完善和创新。社会转型、时代发展和现实冲突是“道德银行”产生的动因和困境。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支撑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理论、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整合为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的方向性准则、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的主导性准则、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的行为性准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以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为基础,以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为目标,以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为关键、以完善运行机制,实施绩效评估为保障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虚实结合、层级统筹的主体方式,网络运行、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思想教育、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机构有三个层次,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是决策机关,校级“道德银行”是指挥机关,院系基层“道德银行”是执行机构。“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味、“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是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建立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和以“道德利息”为核心回报机制是大学生“道德银行”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明确绩效校验的标的、制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对大学生“道德银行”进行绩效评估。
刘威[4](2012)在《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从2000年延续至今的维权/反维权行动,在街区邻里生活世界中呈现为“流动着的社会事实和实践着的权力关系”。多元行动力量的互动和对抗实质,是“权力管制逻辑”与“业主自治逻辑”的内在冲突。从“维护物权”到“争夺治权”、再到“要求规则合理化”,邻里行动者以“问题”作为行动展开的逻辑线索;从“集体行动”到“诉讼维权”、再到“法外斗法”,邻里行动者用行动塑造着权力、资本、邻里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边界。研究发现,在国家支配的权力网络中,社会资源失去了本应内含的“社会的”属性,业主在维权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效果难料。业主所能运用的“抗争剧目”也是极其有限的,在貌似多样化的行动策略背后,呈现的是一致的行动逻辑,“法”成为贯穿维权过程始终的中枢,“守法逻辑”构成了业主维权的行动边界。业主自觉“依法”和“以法”的维权实践,不仅是一种依托国家法律和政策权威的行动策略,更是一种依附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伦理。国家是业主诉求的中心和源泉。它从反面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权威,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国家”这一抽象的意义象征体,成为转型中国民众抗议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在业主的意识世界中,法律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国家却是融入骨髓的伦理。业主并非一味遵照国家法律、按部就班行事,而是善于寻找制度间隙、拿捏行动分寸,它充分体现在业主维权的行动策略之中。这些所谓的“公民勇气”和“生活智慧”,与其说是行动者基于不同环境、针对不同时机采取的针对性维权形式,还不如说是他们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步步为营”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它是一种国家塑造的“谨慎小心”,也是一种国家压制下的“被动求生”。国家体制和制度本身成为维权行动的空间,这一“空间”不仅意味着行动的机会,更标明着行动的界限。邻里反维权力量在面对业主维权时占据主动地位,在应对技艺和策略上更是游刃有余。本文从“蓄意制造”的邻里派系、德治逻辑、分类治理三个层面阐述反制逻辑。第一,“蓄意制造”邻里派系。在陌生的商品住宅社区,居于垄断地位的权力和资本,为了建立与邻里社会的草根性连结和日常性互动,从而掌控邻里互动的主动权,所以,通过笼络邻里精英、施予象征性礼遇和实物性报酬,在一个全新的精英吸纳机制中建立邻里支持网络。在名苑,这种邻里精英吸纳机制是通过组织建设和运作来实现的。邻里派系作为一种分化和整合机制,本身就是反维权的手段。在业委会选举中,“选举”实际成为一个重要机制,权力和资本藉此与邻里派系精英分享社区治权。第二,邻里反维权派系的德治反制逻辑。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将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基层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业主与业主的“内部矛盾”;二是主要运用德性评价和道德分类模式,将法律和权利冲突转化为道德和话语冲突。第三,城市基层政权的分类治理术。城市基层政权以压制与分化、吸纳与合作、协商与渗透等策略,有效地分化和消解了业主的资源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将业主维权行动限制在邻里纠纷的水平,同时,将国家权力的触角悄然延伸至邻里日常生活空间,促进了国家权威在基层社会的再生产。笔者在反思业主维权研究的“策略”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边界”的解释概念。维权业主与反维权力量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不仅使双方行动维持在一定界限之内,强化着某种可能的对抗边界,而且还会生产出新的界限、开辟出新的空间,实现对抗边界的再生产和转化。对抗边界的生产。国家“法治”营造了维权/反维权“合法对抗”的机会空间,它不仅包括维权业主运用国家法律和政策资源展开合法抗议活动,还包括权力和资本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和缝隙“合法”地侵权和反维权。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转变为对法律话语的不同选取、解读与实践之间的对立。因而,由国家“法治”营造的机会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力量角逐其间的策略性空间。对抗边界的拓展。由于国家“法治”的工具化、模糊化和策略化,维权/反维权的法律对抗边界是模糊的,并拓展至法外空间,法外“加码”与“解码”是维权/反维权的常用策略。“法治”所营造的行动空间既将对抗纳入合法轨道,也变成了一种无法超脱的限制。对抗边界的转化与维持。业主的维权行为在法律政策和社区结构中具有双重内涵,这种双重内涵经由邻里这一机制,被切割和分类处理,即从法律权利的角度来看是正常的、合法的,但在邻里语境中,却是非正常的、不道德的。维权/反维权的邻里对抗,实现了维权意义从“正常”到“非正常”、从“合法”到“不道德”的转化过程。由此,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边界也被维持在邻里。即,维权活动的层次被限定在邻里层面、抗争对象被设限在社区之内,业主维权由明确的法律和权利问题转化为“扯不清”的邻里纠纷,维权诉求亦从“对权利的追逐”转向“对道德的正名”,失去了创新维权实践和向外延伸扩展的可能。这也是基层政权和反维权力量所希望达到的“治理”效果。最后,本文针对“国家”在中国社会抗争中的中心地位,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式—“作为框架的国家”,并进一步反思了业主维权研究的“权利范式”和“策略范式”。首先,作为一种意义来源,“作为框架的国家”赋予了维权行动的合法意义和话语资源,但它只能指导维权行动,无法保障行动结果。其次,“作为框架的国家”不仅是维权的武器,也是反维权的武器,虽然维权/反维权在具体问题和利益上存在冲突,但都无法否认它的合法性,“作为框架的国家”成为维权/反维权的共享框架和意义中介。再次,“作为框架的国家”具有抽离性、统摄性,它成为对抗双方共同的诉求对象,对抗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最后,“作为框架的国家”是社会治理转型的结果,它以提供规则、赋予意义、建立制度为治理策略,几乎不以实际行动者现身。作为一种解释模式,“作为框架的国家”比“依法维权”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本土适应性。它能够发现隐藏在多种抗争形式和多变抗争策略之中的稳定逻辑。笔者凸显业主维权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意在“发现社会”与“找回国家”之间唤起一种学术自觉。
赵新龙[5](2011)在《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低生活保障权作为生存权最核心的内容,是在与生存权辩证交互的历史流变中走向现代化的。生存权之证成始自于最低生活保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之证成则内摄于生存权框架,并以生存权为价值依归。从权利法哲学史来看,生存权保障机制之递嬗先后经历了道德权利、消极权利、积极权利和制度性权利几种形态,其法律效力逐渐增强,其制度的可实现性亦逐渐增强,这是最低生活保障权在权利意义上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作为要求义务主体积极作为的权利,生存权或最低生活保障权之真正实现还必须依赖于国家救助责任的最终承担,因而这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另一条内在逻辑主线。比较而论,我国轻权利意识而重国家责任,西方轻国家责任而重权利意识,这是中西方生存权保障机制在发展中呈现出的两种不同面貌。在不同的历史动因面前,权利意识的日益彰显和国家救助责任的法定化逐渐实现汇合,这在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和我国均得到历史证明。一俟这两条主线实现了交融,最低生活保障权便真正获得了作为法律权利的生命,并与人文主义精神之觉醒构成了判断其现代性与否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权是公民陷于生存不能时按一定标准和程序向国家请求物质资料给付的请求权。在其构成要件上,最低生活保障权具有不同于传统权利的逻辑结构:一国之公民均为权利主体,具有普遍性和基本性;国家为义务主体,具有法定性和惟一性;贫困状态为资格要件,举凡一国公民之陷于贫困者,勿论其自然差异和社会状态,均满足该要件,亦即抽象意义之公民为潜在主体,陷于贫困者为实在主体;需要为事实要件,无法满足生存需求的贫困者方满足该要件。概言之,公民资格、贫困和需要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权的三个必备要件。在其法律定位上,一般意义之最低生活保障权作为基本人权,主要表现为社会权形态,兼具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色彩;个性层面之最低生活保障权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为目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单向性,权利实现具有选择性。在其权利内容上,最低生活保障权表现为一系列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集合并相应设定了国家义务。同时,也正是由于最低生活保障权要求国家之积极作为,因而历来饱受诘责。但是,最低生活保障权在法理上具有自身的正当性,无论是从道德逻辑出发,还是从正义抑或自由逻辑出发,均可资证成。纸面上的权利与生动多变的社会之间,总有人们不期望却又不能避免的鸿沟。理论上的最低生活保障权,总会在现实中面临困难和挑战。在我国当前的背景下,后乡土社会构成了最低生活保障权实现制度化保障的最大语境。作为权利主体,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农民群体在遭遇内部阶层分化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自身独特思想意识、行动逻辑和社会转型下乡土生存环境的求验。与此同时,作为义务主体在乡土社会的代理人,村级组织和乡镇政府本身也遭遇转型的挑战,并在三种乡村关系的网络格局中将最低生活保障作为资源分配手段,而这又影响着最低生活保障资源的流向和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实现。作为国家介入乡土社会的强制性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亦面临着和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问题,前者主要关注“输血”,后者主要关注“造血”,对主体和主题的同与异也现实地影响着权利实现。如果最低生活保障权在制度化过程中忽略这些因素,其制度绩效必将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作为积极权利,须经制度化方得有效实现。此所谓制度,主要是指具有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明文规范,在形式上包括法律文本和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侧重表现为法律制度。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因而涵盖法律赋权和制度保障两个层次,前者是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的转换,后者是法定权利或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之所以实现制度化,主要在于生存权理念的彰显、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价值和特定社会事件的引发,尤其是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之衡量,这一思维模式贯穿于制度变迁过程。权利制度化的逻辑核心在于调适农民与国家之关系,其原理为国家是否允许公民提出最低生活保障请求,该请求能否为国家所接受,若国家拒绝是否构成不作为违法且可否通过司法途径予以矫正。实质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乃是为国家设置一系列义务,包括制度供给、组织引导、财政责任和管理监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制度化这一动态过程的静态体现,应当而且可以通过若干具体指标予以评估,从而导入进一步的制度化循环中。囿于具体国情和学术语境的差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在域外并无直接对应的语汇,但存在实质意义上类同的社会救助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美国社会救助导源于大萧条,其救助项目包括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补充保障收入、食物补助、收入所得税抵免和一般救助等。日本因应于二战后的民生凋敝和社会危机,先后制定了新旧生活保护法,在内容上包括八种方式。瑞典作为“斯堪的纳维亚”社会福利制度的代表,最初借鉴英国之经验制定了济贫法,其后随着福利国家之建设颁行了现代意义上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内容上包含公共资助和社会救助两个层面。我国港台地区社会救助制度也颇具特色,可资借鉴。从域外经验看,立法先行是前提条件,生存权理念是关键,帮助自立是导向,强化救助对象责任是趋势,家计调查是难点,生活保障是主体,分类实施和综合救助是普遍做法。我国现实社会语境下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表现为“有差别”、“非均衡”和“不规范”三种实践样态。“有差别”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平等,在制度化进程、保障对象覆盖面、保障水平和公共财政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非均衡”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地方立法的不平衡,在其法律渊源和实体制度建设上各行其政,成熟与粗疏同在,发达共落后并存。“不规范”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成要素尚欠规范,突出表现在理念、规范和制度层面,并进一步细化于各个环节。这三种状态既是对先前制度的继受,又构成了权利制度化向纵深拓展的起点和条件。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目标是建立成熟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最终必然要诉诸立法。而法律文本之制定,又须秉持先进的立法理念,遵循合理的法律原则,以科学的立法模式和正确的制度导向为指引。就其制度主线而言,须以权利保障作为内在灵魂贯穿其内,使法律文本洋溢着权利色彩。申言之,即是通过权利的制度化展开控制制度关键点,主要包括低保对象识别机制、低保标准定调机制、低保运行工作机制、低保资金分担机制和法律责任设置等。最终,使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文本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秦援晋[6](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高静娟[7](2004)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大量涌现和外资银行进入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客户重新组合,市场重新瓜分,我国银行业原有的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行业竞争骤然加剧。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形势下,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使任何一家银行都面临着大量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何正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找准自己的生存点和发展方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基础理论分析和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我国现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 家全国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模式,从市场定位的角度,将商业银行划分为市场主导者、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追随者三大类,阐述了其各自为取得竞争优势所应采取的战略手段,并分析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七章,其层次结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讨论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论,包括企业战略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战略理论中,阐述了战略的内涵、战略理论变迁、战略构成要素和战略层次。通过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核心能力学派、战略资源学派等各理论学派主要观点的探讨,以及对安德鲁斯、魁因、安索夫、明茨伯格等不同的学者对战略概念阐释的研究,笔者认为,战略是其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统一体:从表现形式上看,战略是对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竞争对策、资源配置等进行的长期性总体谋划,体现为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从实质内容上看,战略是一种文化,其核心是基于价值取向的使命和价值主张的承诺,其运作方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共享
杨跃[8](2004)在《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文中研究指明“培训”这一大众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教育活动,却长期处于教育研究视域之外。本研究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近乎全民的“培训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透视时代文化特质与社会性格的窗口,将大众“培训热”的考察深进社会学的核心主旨和潜隐议题:“现代性与焦虑”:分析了“培训热”投射出的种种大众“焦虑”心态:个人(包括家长)的“饭碗焦虑”、“成功焦虑”、“身份(自我认同)焦虑”甚至“身体焦虑”以及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焦虑”。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种种“焦虑”造就了培训的火红和混乱。繁荣与无序并存,理性与躁动共生,正是当下中国“培训热”的真实写照。在现象白描的基础上,又着力分析了“培训热”所蕴藏的“社会焦虑”如何被社会本身所建构?“全球化陷阱”、“专家神话”、“媒介权力”这些“匿名权威”如何为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推波助澜。 本研究秉持“面向现象”的研究方法论,借鉴了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符号学等视角和方法,尝试多维度的社会研究,综合运用了访谈、现场观察、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透过不同视角洞察种种“培训热”表象,解读当下中国大众情感的生存境遇及其困厄的社会根源。本研究不是对“如何进行和选择培训”等问题进行的规范性研究,而是试图透过“培训热”的各个“窗口”揭示出其背后的众生百态和社会特质;并且着力从社会批判视角进行“重思”与“否思”,通过对“培训(教育)公平”和“培训市场化”的追问以及对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加深对“培训热”的人文反思。 本研究通过揭示“培训热”的复杂性说明,表面红火的“培训热”正是中国大众遭遇传统与现代力量的冲突而心生出莫名焦虑的折射!其背后深隐着大众的无助、无力和无奈!透过“培训热”这扇窗口,触摸到中国大众对社会剧变持有的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和缺乏理智的群体躁动。社会的焦躁风气与个体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互动中相互强化、互为因果。“培训热”绝不意味着我们正迎来一个凯歌高奏并人人受益的“终身学习”时代,也绝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之建构会如此迅速而容易!我们呼唤信仰和理性的回归,呼唤新的信仰和理性的重建!
杨长红[9](2002)在《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文中指出 据武汉大学商学院的一次调查显示,仅70%的消费者认为“无须现金支付”和“随时随地快速安全地支取存款”是银行卡“最重要的功能”;其中知道银行卡“可以透支的”仅为16.9%,只有47.9%的被调查者认为银行卡透支功能“有必要”,认为“无所谓”的占35.1%;当被问及“您使用最多的功能”时,也以存取款和消费支付两项为最多,分别为62.2%和58.8%。由此可见,公众对于透支(消费信贷)是银行卡最重要的功能还有一个认识过程,当然这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问题。
二、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语篇结构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
2.1 国外语篇结构研究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
2.1.1 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 |
2.1.2 修辞结构理论 |
2.1.3 语篇模式 |
2.1.4 语类理论 |
2.2 汉语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2.1 文章学的语篇结构研究 |
2.2.2 结构语法的篇章结构研究 |
2.2.3 现代篇章语言学的结构研究 |
2.3 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3.1 国外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3.2 国内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4 语篇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 |
3.1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因素 |
3.2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要素 |
3.2.1 总括 |
3.2.2 事件 |
3.2.3 评论 |
3.2.4 结语 |
3.3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 |
3.4 新闻评论语类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3.4.1 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
3.4.2 标题的及物性分析 |
3.4.3 正文的及物性分析 |
3.4.4 及物性过程与新闻评论语篇的建构 |
3.5 小结 |
第4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关系结构 |
4.1 修辞语义关系的分类 |
4.2 新闻评论语篇的微观关系 |
4.2.1 并加关系框架 |
4.2.2 解析关系框架 |
4.2.3 因果关系框架 |
4.2.4 论证关系框架 |
4.2.5 补充关系框架 |
4.3 新闻评论语篇的宏观关系 |
4.3.1 联合关系 |
4.3.2 评价关系 |
4.3.3 背景关系 |
4.3.4 总结关系 |
4.3.5 证明关系 |
4.4 修辞语义关系对评论语篇的建构:从微观到宏观 |
4.4.1 三个层级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
4.4.2 两个节点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 |
5.1 新闻评论语篇微观的信息结构 |
5.1.1 小句主位的功能类型 |
5.1.2 小句的信息建构 |
5.2 新闻评论语篇中观的信息结构 |
5.2.1 句子的信息结构 |
5.2.2 段落的信息结构 |
5.3 新闻评论语篇宏观的信息结构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语类结构 |
6.1.2 关系结构 |
6.1.3 信息结构 |
6.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四)论文创新点 |
二、相关理论研究 |
(一)信用卡业务概述 |
(二)信用卡欺诈风险理论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三、中信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概况 |
(二)中信信用卡欺诈风险的主要内容 |
(三)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的管理现状 |
(四)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五)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中信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控制的策略 |
(一)中信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全流程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 |
(二)中信信用卡业务反欺诈风险技术的提升策略 |
(三)持卡人欺诈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策略 |
(四)建立中信信用卡员工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五、中信信用卡欺诈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战略重视 |
(二)体系支持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的研究 |
0.2.2 国外的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0.4.1 研究重点 |
0.4.2 研究难点 |
0.4.3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概论 |
1.1 “道德银行” |
1.1.1 “道德银行”的定义及其演进 |
1.1.2 “道德银行”的本质 |
1.1.3 “道德银行”的主要特点 |
1.2 大学生“道德银行” |
1.2.1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概念 |
1.2.2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本质 |
1.2.3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特点 |
1.3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建构 |
1.3.1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的内涵 |
1.3.2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功能 |
1.3.3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旨探讨 |
第二章 国内“道德银行”建构的实践考察 |
2.1 “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 |
2.1.1 萌芽和产生——社区“道德银行” |
2.1.2 形成和发展——中小学“道德银行” |
2.1.3 丰富和创新——高校“道德银行” |
2.2 “道德银行”发展的动因与困境 |
2.2.1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
2.2.2 时代发展:呼唤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
2.2.3 现实冲突:“道德银行”实践发展中的多维困境 |
2.3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考察 |
2.3.1 定位准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
2.3.2 体制顺畅:院系班三级管理职责分明 |
2.3.3 方法得当:虚实结合与层级统筹并重 |
2.3.4 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 |
2.3.5 功能完善:储蓄业务与贷款支出齐全 |
2.3.6 效果明显:素质提升与社会反响俱佳 |
第三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依据 |
3.1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 |
3.1.1 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理论 |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
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 |
3.2.1 道德观教育的原理与方法 |
3.2.2 思政实践教育法的基本理论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
3.3 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 |
3.3.1 “德得相通”理念 |
3.3.2 “德福一致”思想 |
3.3.3 “道德回报”观念 |
3.3.4 教化实施理论 |
3.4 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借鉴 |
3.4.1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4.2 弗里肯纳的“新德育”模式 |
3.4.3 行为主义理论 |
3.5 理论对现实难点问题的应有诠释 |
3.5.1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 |
3.5.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理论诠释 |
3.5.3 优秀文化传统中思想道德教化的理论诠释 |
3.5.4 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 |
第四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 |
4.1 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 |
4.1.1 道德提升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出发点 |
4.1.2 思想升华是建构“道德银行”的逻辑归属 |
4.1.3 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是建构“道德银行”的方向性准则 |
4.2 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 |
4.2.1 价值导向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理念 |
4.2.2 实践体验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要求 |
4.2.3 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是建构“道德银行”的主导性准则 |
4.3 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 |
4.3.1 引导激励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理念 |
4.3.2 规范养成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目的 |
4.3.3 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性准则 |
第五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 |
5.1 建构基础: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 |
5.1.1 厘清理论依据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前提 |
5.1.2 确立基本原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行动指南 |
5.2 建构目标: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 |
5.2.1 开发“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是其建构的主要任务 |
5.2.2 注重“道德银行”价值的拓展是其建构的现实目标 |
5.3 建构关键: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 |
5.3.1 搭建“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是其建构的结构关键 |
5.3.2 揭示“道德银行”的组建方法是其建构的技术关键 |
5.4 建构保障:完善运行机制实施绩效评估 |
5.4.1 完善“道德银行”运行机制是其建构的保障性环节 |
5.4.2 实施“道德银行”绩效评估是其建构的保障性手段 |
第六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 |
6.1 主体方式:虚实结合·层级统筹 |
6.1.1 虚实结合是建构“道德银行”框架的基本组合方式 |
6.1.2 层级统筹是建构“道德银行”体系的基本结构方式 |
6.1.3 虚实结合、层级统筹是“道德银行”管理的有效方式 |
6.2 基本途径:网络运行·道德实践 |
6.2.1 网络运行是建构“道德银行”载体的技术路径 |
6.2.2 道德实践是建构“道德银行”目标的实现途径 |
6.2.3 网络运行是激发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特色 |
6.3 主要手段:思想教育·道德评价 |
6.3.1 思想教育是建构“道德银行”理念的基本手段 |
6.3.2 道德评价是建构“道德银行”机制的主要手段 |
6.3.3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多方联动评价 |
第七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 |
7.1 决策机关: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 |
7.1.1 “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的内涵 |
7.1.2 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
7.1.3 指导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
7.2 指挥机关:校级“道德银行” |
7.2.1 校级“道德银行”的内涵 |
7.2.2 校级“道德银行”的主要职责 |
7.2.3 校级“道德银行”的管理方式 |
7.3 执行机构:院(系)基层“道德银行” |
7.3.1 院(系)基层“道德银行”的内涵 |
7.3.2 院(系)基层“道德银行”主要职责 |
7.3.3 基层“道德银行”的具体运行方式 |
第八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 |
8.1 “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位 |
8.1.1 “道德储蓄”的涵义 |
8.1.2 “道德储蓄”使大学生“积德”过程生活化 |
8.1.3 “道德收支”是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
8.2 “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 |
8.2.1 “道德贷款”的涵义 |
8.2.2 “道德贷款”使大学生道德诚信显性化 |
8.2.3 “道德借贷还贷”是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 |
8.3 “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 |
8.3.1 “道德奖励”的涵义 |
8.3.2 道德奖励使大学生“道德回报”人性化 |
8.3.3 道德奖励是激发大学生道德追求的主要动力 |
8.4 “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 |
8.4.1 “道德处罚”的涵义 |
8.4.2 “道德处罚”使大学生道德行为责任化 |
8.4.3 “道德处罚”是规范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方式 |
第九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 |
9.1 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 |
9.1.1 “道德币”的基本涵义 |
9.1.2 “道德币”是“道德银行”日常运行的基本载体 |
9.1.3 “道德币”流通运行的实践机理 |
9.2 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
9.2.1 道德激励机制的内涵 |
9.2.2 道德奖励在道德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
9.2.3 道德奖励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9.3 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
9.3.1 “道德银行”约束机制的内涵 |
9.3.2 道德处罚在约束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
9.3.3 道德处罚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9.4 以“道德利息”为核心的回报机制 |
9.4.1 “精神回报”:道德利息的本质内涵 |
9.4.2 “道德储蓄”:道德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 |
9.4.3 “道德利息”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第十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绩效评估 |
10.1 绩效校验的标的 |
10.1.1 大学生对“道德银行”的认同度 |
10.1.2 社会公众对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认可度 |
10.1.3 “道德银行”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贡献度 |
10.2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10.2.1 绩效评估的总体指标分类 |
10.2.2 “道德储蓄”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3 “道德贷款”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4 “道德奖惩”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5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效果的评价指标 |
10.3 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 |
10.3.1 确立评估项目宗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
10.3.2 分类确立评估权重组织开展评价活动 |
10.3.3 归一分析评价结论反馈公布评价结果 |
结语 |
一、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拓展价值 |
二、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实践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评述 |
1.3.1 业主维权起因与行动内容研究 |
1.3.2 业主维权实践与抗争策略研究 |
1.3.3 业主维权的理论取向与实践意义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突破之处 |
1.4 业主维权研究的邻里生活转向与方法论自觉 |
1.4.1 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街区邻里政治的实践域 |
1.4 2 “行动者”归来:从纵向控制到水平互动的视角切换 |
1.4.3 街区邻里政治视野中的业主维权行动 |
1.4 4 从他者表述到自我描写:邻里政治研究者的入场与立场38 |
1.5 表述框架与结构 |
第2章 进入名苑:社会的边界与行动者的生产 |
2.1 “意义空间”:个案概况与进入个案 |
2.1.1 作为居住空间的名苑:个案的物理意义 |
2.1.2 作为研究对象的名苑:个案的学理意义 |
2.2 “小区业主”:国家赋予的身份及其权利边界 |
2.2.1 业主身份的获得与居住意义的生产 |
2.2.2 邻里空间的行动者及其关系边界 |
2.3 “城堡社区”:国家推动的空间生产及意义转化 |
2.3.1 “社区城堡化”和“城市马赛克现象” |
2.3.2 私人居住空间的公共转化 |
第3章 问题化成邻里与业主物权维护(2000-2004) |
3.1 问题呈现与“家园”营造 |
3.1.1 “美丽的谎言” |
3.1.2 问题化邻里与“家园”营造 |
3.2 “保卫家园”与业主集体维权行动 |
3.2.1 集体行动的前奏 |
3.2.2 持续数月的集体维权 |
3.3 业主集体维权的策略与边界 |
3.3.1 借势、造势、用势 |
3.3.2 守界、试界、越界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金权分化邻里与业主治权争夺(2005-2008) |
4.1 金权主导的业委会成立过程 |
4.1.1 “根据房地产公司的申请” |
4.1.2 “官方”版的“业委会诞生记” |
4.1.3 “维权”版的“业伪会诞生记” |
4.2 物业公司、业委会演双簧? |
4.2.1 亿达物业向名苑发出“最后通牒” |
4.2.2 表决单变身民意调查表 |
4.2.3 物业公司的“不满”与“惩罚” |
4.3 新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如何签订的? |
4.3.1 签合同:“偷偷摸摸娶媳妇” |
4.3.2 一份合同、两副面孔 |
4.3.3 邻里反维权场域的营造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诉讼维权与法外对抗空间的营造(2009-2011) |
5.1 诉讼维权与法律边界的模糊 |
5.1.1 吉林省“业主诉讼业委会”第一案 |
5.1.2 没有终点的诉讼游戏 |
5.1.3 业主“弹劾”业委会 |
5.2 诉讼维权揭开的“邻里灰色地带” |
5.2.1 为上诉业委会私刻业主大会公章 |
5.2.2 公建物业产权拱手送人 |
5.2.3 物业、业委会:一根绳上俩蚂蚱 |
5.3 维权与反维权力量的法外斗法 |
5.3.1 维权业主的法外加码策略 |
5.3.2 反维权力量的法外解码策略 |
5.3.3 维权业主的胜利?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争辩选举规则与邻里派系的逆转(2011-) |
6.1 筹备选举与邻里派系关系重组 |
6.1.1 工作组“亲近”维权业主 |
6.1.2 “亲物业派”成了“反物业派” |
6.2 争辩选举规则与“街道把关” |
6.2.1 争辩选举规则:自主逻辑与管制逻辑的碰撞 |
6.2.2 “选举乱象”与“街道把关” |
6.3 邻里派系冲突压力下的规则合理化 |
6.3.1 选举会场内外的较量 |
6.3.2 派系冲突与规则合理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对抗边界的生产与“作为框架的国家” |
7.1 维权/反维权的对抗策略与逻辑 |
7.1.1 业主维权行动的资源限制与守法逻辑 |
7.1.2 反维权力量的反制逻辑和分类治理术 |
7.2 国家塑造的对抗边界及其再生产 |
7.2.1 从“策略”到“边界”的视角切换 |
7.2.2 国家营造的对抗边界:机会空间和行动界限 |
7.3 业主维权对抗中的国家与社会 |
7.3.1 从“依法抗争”到“作为框架的国家” |
7.3.2 从“发现社会”到“找回国家” |
第8章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再整合过程 |
8.1 单位社会的终结与基层再整合的难题 |
8.2 社区居委会的“有心无力”与“力不从心” |
8.3 新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去社区化” |
8.4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整合过程 |
第9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基本概念和说明 |
第一章 从人道到人权: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历史流变 |
一、权利进化的历史逻辑:西方生存权保障机制的法哲学考察 |
(一) 道德权利:生存权的原初状态 |
(二) 消极权利:生存权的自由权形态 |
(三) 积极权利:生存权的社会权形态 |
(四) 制度性权利:生存权的复合权利形态 |
二、国家责任的递嬗脉络:社会救助义务确证的历史解读 |
(一) 从神恩到人道:英国政府救助责任确证的历史演变 |
(二) 从仁政到正义:我国政府救助责任确证的历史演变 |
三、现代最低生活保障观的确立:基于社会救助和生存权的视野 |
(一) 社会救助制度的现代化:以我国和英国为考察对象 |
(二) 生存权视域内最低生活保障的凸显:基于需要的底线公平解读 |
(三) 判断标准与实质要素:现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解构性分析 |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内涵与正当性 |
一、最低生活保障权的概念 |
(一)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语义分析 |
(二)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构成要件 |
二、最低生活保障权的法律定位 |
(一)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基本属性 |
(二)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特有属性 |
三、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内容 |
(一)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实体内涵 |
(二)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程序内涵 |
四、最低生活保障权的正当性 |
(一)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道德基础 |
(二)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正义逻辑 |
(三) 最低生活保障权的自由阐释 |
第三章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后乡土社会语境 |
一、社会分层结构下农民角色之检视 |
(一) 二元结构下农民与市民的比较 |
(二) 农民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 |
(三) 农民意识及其行动逻辑 |
二、后乡土社会下制度环境之释读 |
(一) 乡土社会及其现代化挑战 |
(二) 后乡土社会的生成及其特征 |
三、后税费时代乡村政治行动的网络格局 |
(一) "服务":乡镇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核心理念 |
(二) 三种关系:乡政与村治生态关系的主题词 |
(三) 权利异化:乡村治理工具的现实镜像 |
四、农村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转型 |
(一) 农村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 |
(二) 农村扶贫的性质转变及其转型 |
(三) 农村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 |
第四章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内在逻辑 |
一、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内涵界定 |
(一) 制度的内涵 |
(二) 制度化的内涵 |
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制度动因 |
(一) 生存权和社会控制的再定义 |
(二) 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 |
(三) 特定社会事件的引发 |
三、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转化机理 |
(一) 保障原理 |
(二) 国家义务 |
(三) 评估指标 |
第五章 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域外经验 |
一、美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
(一) 历史发展 |
(二) 救助项目 |
二、日本生活保护法律制度 |
(一) 历史发展 |
(二) 主要内容 |
三、瑞典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
(一) 历史发展 |
(二) 主要内容 |
四、港台地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
(一) 香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 |
(二) 台湾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
五、域外经验的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三种实践样态 |
一、有差别的权利制度化:从城乡低保的视角 |
(一) 制度化进程的差异性 |
(二) 保障对象覆盖面的差异性 |
(三) 保障水平的差异性 |
(四) 公共财政投入的差异性 |
二、非均衡的权利制度化:从地方立法的视角 |
(一) 农村低保地方立法文本的法制状况 |
(二) 农村低保地方立法文本的制度比较 |
三、不规范的权利制度化:从构成要素的视角 |
(一) 理念层面:权利感情的"不在场" |
(二) 规范层面:规范性文件的"不规范" |
(三) 制度层面:构成要素的"不完善" |
第七章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的法制路径 |
一、立法理念与法律原则 |
(一) 立法理念 |
(二) 法律原则 |
二、立法模式与制度导向 |
(一) 立法模式 |
(二) 制度导向 |
三、作为权利束的实体和程序 |
(一) 实体权利 |
(二) 程序权利 |
四、作为关键点的实体和程序 |
(一) 低保对象识别机制 |
(二) 低保标准定调机制 |
(三) 低保运行工作机制 |
(四) 低保资金分担机制 |
(五) 低保法律责任设置 |
五、作为法律文本的实体和程序 |
(一) 法律文本的形式 |
(二) 法律文本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
2.1 "我思,故我在" |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
2.2 渗原理 |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
2.3 人性的内核 |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
2.3.2 善意志 |
2.4 天演与伦理 |
2.4.1 被搁置的善 |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
2.5.2 "孤立国"模型 |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
4.1 必要的说明 |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
4.5.2 金融与诚信 |
4.5.3 金融与节制 |
4.5.4 金融与责任 |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
结束语 |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基础理论评述 |
1.1 企业战略理论 |
1.1.1 战略的内涵 |
1.1.2 战略理论变迁 |
1.1.3 战略要素与战略层次 |
1.2 金融监管理论 |
1.2.1 金融监管成因 |
1.2.2 金融监管理论演进 |
1.2.3 金融监管模式 |
1.3 生命周期理论 |
1.3.1 企业生命周期 |
1.3.2 产品生命周期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2.1 中国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
2.1.1 银行制度沿革 |
2.1.2 商业银行的发展格局 |
2.2 宏观经济环境的机遇与挑战 |
2.2.1 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 |
2.2.2 信用危机与债务清偿 |
2.2.3 经济结构调整 |
2.2.4 金融监管 |
2.2.5 利率市场化 |
2.3 中国金融产业的竞争态势 |
2.3.1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
2.3.2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 |
2.3.3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模式 |
3.1 竞争战略范式平台 |
3.1.1 战略目标锁定 |
3.1.2 战略定位选择 |
3.1.3 核心竞争力构建 |
3.2 竞争战略模式组合 |
3.2.1 市场主导者战略模式 |
3.2.2 市场挑战者战略模式 |
3.2.3 市场追随者战略模式 |
第四章 市场主导者的竞争战略 |
4.1 创新战略 |
4.1.1 创新战略的重点 |
4.1.2 实现创新战略的手段 |
4.1.3 国有商业银行创新战略案例 |
4.2 整体营销战略 |
4.2.1 商业银行整体营销的内涵 |
4.2.2 整体营销战略构成要素 |
4.2.3 工行北京分行整体营销战略案例 |
4.3 相扑战略 |
4.3.1 阻止竞争对手 |
4.3.2 锁定竞争对手 |
第五章 市场挑战者的竞争战略 |
5.1 CS——顾客满意战略 |
5.1.1 CS 战略的内涵 |
5.1.2 CS 战略的实施条件 |
5.1.3 CS 战略的重点 |
5.1.4 用CS战略思想培育银行忠诚客户 |
5.2 差异性战略 |
5.2.1 差别化的优势 |
5.2.2 差异性战略的实施方式 |
5.2.3 差异性战略案例 |
5.3 CI——企业形象战略 |
5.3.1 CI 与 CI 战略 |
5.3.2 品牌形象设计原则 |
5.3.3 CI 战略实施方式 |
5.3.4 上海银行品牌战略案例 |
第六章 市场追随者的竞争战略 |
6.1 小生位战略 |
6.1.1 自然小生位战略 |
6.1.2 空白小生位战略 |
6.1.3 互补小生位战略 |
6.1.4 专知小生位战略 |
6.1.5 潜在小生位战略 |
6.1.6 服务小生位战略 |
6.2 柔道战略 |
6.2.1 柔道战略的精髓 |
6.2.2 浦发沈阳分行成长案例 |
第七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发展趋势 |
7.1 国际化战略 |
7.1.1 金融全球化呼唤国际化经营 |
7.1.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构想 |
7.2 混业经营战略 |
7.2.1 金融经营体制的演进 |
7.2.2 混业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效用 |
7.2.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设计 |
7.3 战略联盟 |
7.3.1 战略联盟与超越竞争 |
7.3.2 商业银行战略联盟的动力 |
7.3.3 组建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方式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论文概述) |
导论: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来自生活实践的困惑 |
(二) 来自理论学习的困扰 |
二、 不同视角的研究及其启发 |
(一)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
(二)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的研究 |
(三) 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
(四)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
三、 问题提出的心路历程 |
(一) “文化研究”的启示 |
(二) “大众培训现象”的扫视 |
(三) “问题意识”的凸显 |
四、 “培训热”:一个教育研究视域之外的社会现象 |
五、 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
(一) 关于本研究“学科定位”的思考:社会批判的视角 |
(二) 关于本研究“方法论”的思考:面向现象的研究 |
(三) 关于本研究“价值/意义”的思考:“重思”与“否思” |
六、 关于论文标题的说明 |
第一部分 现代性与焦虑: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潜隐议题 |
一、 何为“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视角 |
二、 现代社会的转型特质--“变迁”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
(一) 涂尔干:“失范”的社会 |
(二) 鲍曼:从“追求秩序”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
(三) 吉登斯:“风险社会” |
(四) 鲍德利亚:“消费社会” |
三、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体验”层面的“现代性”追问 |
(一) 齐美尔:“文化悲剧”导致的“腻烦性焦虑” |
(二) 弗洛姆:“个体化”进程催生的“逃避性焦虑” |
(三) 鲍曼:“两难困境”带来的“选择性焦虑” |
(四) 吉登斯:“自我反思”诱发的“生存性焦虑” |
(五) 鲍德利亚:“消费迷狂”引发的“精神贫困性焦虑” |
四、 “断裂的社会”--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
第二部分 “大众”“焦虑”透视:以“培训热”为“眼” |
引子: 焦虑:当下中国社会的“大众”心态 |
1 、 “社会焦虑”:现代人的“心病牢狱” |
2 、 “培训热”:乱局中的粉墨生态 |
第一章 “成功”辩证法 |
引子: 中国的孩子为何如此辛苦? |
一、 “应试培训”:经久不衰的“香饽饽”! |
(一) “考试”的诞生:一场“学习的革命” |
(二) “新东方”:何以成为“传奇神话”? |
二、 “特长培训”:“醉翁之意不在酒”! |
三、 “速成培训”:一种新的教育快餐! |
(一) “速成培训”广告扫视 |
(二) “四年大学一年上完” |
(三) “效率至上”:“教育麦当劳”的实质 |
四、 “成功学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成功学”畅销书一瞥 |
1 、 “成功人士”的六大典范 |
2 、 迅速致富的三个秘诀 |
3 、 如何培养正确的金钱意识 |
4 、 成功的秘诀:如何赚更多的钱 |
5 、 成功的关键:强烈的企图心 |
(二) “成功人士”的神话 |
(三) “国际自由族” |
(四) 年薪:衡量“成功”人才的“新”标准? |
五、 “成功”背后的大众心态解读 |
(一) “金钱崇拜”:当下的“社会性格” |
(二) “实用主义”:大众的“集体无意识” |
(三) “竞争提前化”:社会的“群体躁动” |
第二章 “饭碗”交响乐 |
引子: “剪不断理还乱”的“考证情结” |
一、 “逃避自由”:“考证热”的社会心理透析 |
(一) “情非得己” |
(二) “职场无奈” |
(三) “盲目跟风” |
(四) “引领时尚” |
二、 “信任系统”与“文化资本”:“证书”的社会角色 |
(一) 证书:一种“信任系统” |
1 、 现代社会的信任系统 |
2 、 现代社会的理性色彩 |
(二) 证书:一种“文化资本” |
1 、 “文化资本”:自我认同的“权力话语” |
2 、 “文化资本”的“回报率” |
三、 “理性的非合理化”:“证书热”的社会负功能 |
(一) 教育行为的非理性化 |
(二) “人才高消费”的怪圈 |
(三) “知识失业”的蔓延 |
(四) “泡沫教育”的浮出 |
四、 “知识失业”带来的社会心理震荡 |
五、 “共谋”织就的“考证培训网”:以IT认证培训为例 |
(一) 多方力量的“共谋”--IT认证培训“产业链”扫描 |
1 、 着名IT厂商竞相发起 |
2 、 考试服务商乘机介入 |
3 、 培训服务商争相涌入 |
4 、 潜在求职者热情捧场 |
(二) “背出来的证书”--IT认证培训舞弊扫描 |
(三) “诚信危机”与“监督乏力”--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背后 |
1 、 利益驱动 |
2 、 诚信危机 |
3 、 监督乏力 |
(四) “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IT认证培训虚假繁荣的再思考 |
第三章 “信任”奏鸣曲 |
引子: 企业文化: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一、 “入模子培训”:新的意识形态 |
(一) “意识形态征服”:“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词 |
1 、 “入模子培训”:绝不仅仅是讲故事 |
2 、 礼仪培训:“权力的仪式化” |
(二) 文化管理:深层隐蔽的“权力控制” |
1 、 理性主义:管理理论根深蒂固的传统 |
2 、 “规训权力”的行使:“知识/权力共同体” |
3 、 “管理学”的诞生:一种“道德技术” |
二、 “阶梯式培训”:HRM话语的规训实践 |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话语分析 |
1 、 划分实践 |
2 、 工作时间表 |
3 、 工业主体的诞生 |
(二) “阶梯式培训”概览 |
1 、 “职业”(career)的历史建构 |
2 、 “阶梯式培训”中“教育公平”的思考 |
3 、 “阶梯式培训”中“效率优先”的反思 |
(三) “控制的辩证法”:“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 |
三、 “魔鬼训练”:“虚幻的镜像” |
(一) “魔鬼训练”万花筒 |
(二) “魔鬼训练”:“攻心游戏”还是“恶俗炒作”? |
(三) “魔鬼训练”:一个“虚幻的镜像” |
四、 “信任焦虑”的时代背景:从“沉重的现代性”到“流动的现代性” |
第四章 “身体”修辞学 |
引子: 围绕“身体”的“另类培训” |
一、 “身体视域”的回归 |
(一) 梅洛-庞蒂:“现象学的身体” |
(二) 戈夫曼:“印象管理的身体” |
(三) 福柯:“驯顺而有用的身体” |
(四) 吉登斯:“行动系统的身体” |
(五) 布迪厄:“作为资本的身体” |
二、 身体的反思监控与自我建构 |
(一) 身体:自我反思的投射 |
(二) 身体:自我选择的产物 |
三、 “身体焦虑”与自我认同 |
(一) 身体监控:面对面互动中的“沟通焦虑” |
(二) 身体消费:消费文化逻辑下的“认同焦虑” |
第五章 “身份”乌托邦 |
引子: “高端培训”“这边风景独好” |
1 、 “高端英语培训”独领风骚 |
2 、 “高级经理培训”走俏市场 |
3 、 “圈子”影响培训 |
4 、 “学英语用拇指”?时尚! |
一、 “身份的社会” |
(一) 社会分层与职业阶层 |
(二) 职业选择与自我认同 |
(三) 自我认同困境:现代性的侵入 |
二、 时代的“社会性格” |
(一) “符号”:消费社会的“无形杀手” |
(二) “格调”:新的阶层分野 |
三、 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
第三部分 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 |
第一章 全球化陷阱 |
引子: “洋味十足”的证书.考试.培训 |
1 、 “洋学校” |
2 、 “洋证书” |
3 、 “洋考试” |
4 、 “洋培训” |
一、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二、 全球化:资本的世界性扩张 |
三、 教育何以面对“全球化”? |
第二章 专家神话 |
引子: 一幕幕“专家神话”的“闹剧” |
1 、 “如此外教” |
2 、 “录像上的大师” |
3 、 “高级研修班” |
4 、 “权威认证” |
一、 “专家系统”的现代权威 |
二、 “信任关系”的现代变革 |
三、 “明星专家”的现代生成 |
四、 呼唤“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三章 媒介权力 |
引子: 广告话语的意义空间 |
一、 意义的嫁接 |
二、 意识形态的质询 |
(一) 意识形态及其质询效果 |
(二) 无意识欲望的召唤 |
(三) 理论意识形态的质询 |
三、 “证言式广告” |
四、 广告的实质:一种权力工具 |
第四部分 反思与追问 |
一、 围绕“培训”的三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再思考 |
(一) 为何培训?--关于“培训(教育)目的”的思考 |
1 、 “终身教育”的本初内涵--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梳理 |
2 、 “培训就无需人文关怀吗?” |
(二) 培训谁?--关于“培训(教育)公平”的思考 |
1 、 “竞争的起跑线还是公平的吗?” |
2 、 “培训究竟是谁的福利?” |
(三) 谁培训?--关于“培训市场化”的思考 |
1 、 “像开麦当劳一样来办学校”?--以英语培训为例 |
2 、 培训市场亟待规范 |
二、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 |
(一) “大众社会”:当今时代的基本特质 |
(二) “他人导向”:无处不在的“匿名权威” |
(三) “认同难题”:当代大众的生存困境 |
结语: “板子”究竟该“打”在谁身上?--未尽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9)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成原因 |
二、管理思路 |
四、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D]. 付慧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信信用卡业务的欺诈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 王雪萌. 兰州大学, 2018(02)
- [3]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D]. 施一满. 中南大学, 2012(03)
- [4]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 刘威. 吉林大学, 2012(09)
- [5]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 赵新龙. 安徽大学, 2011(03)
- [6]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 高静娟. 辽宁大学, 2004(11)
- [8]理性与躁动 ——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D]. 杨跃.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9]切莫让银行卡的风险管理走入误区[J]. 杨长红. 中国信用卡,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