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病患者早期血标志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陆伦根,蔡晓波,王建设,曲颖,尤红,马雄,韩英,南月敏,徐小元,段钟平,魏来,贾继东,庄辉[1](2022)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文中提出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2021)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 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苗莉,韩卫[3](2021)在《肝脏疾病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高尔基体73(GP73)、总胆汁酸(TBA)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Ⅰ)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宝应县人民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PHC患者为肝癌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50例乙肝患者为肝炎组;另外选择宝应县人民医院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人员均进行血清肝脏疾病生物学标志物(包括IL-33、GP73、TBA、PIVKA-Ⅰ)检测,收集、比较并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的计算值以比较相应检测指标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癌组IL-33、GP73、TBA和PIVKA-Ⅰ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IL-33(ng/L):51.76±8.61比46.56±16.34、11.32±5.73、5.34±2.24,GP73(μg/L):269.62±43.42比215.54±26.15、123.42±14.67、55.60±25.67,TBA(μmol/L):41.57±17.64比30.42±9.74、15.47±7.64、3.24±1.64,PIVKA-Ⅰ(U/L):96.54±42.31比26.09±3.57、24.64±3.24、21.39±5.46,均P<0.05]。IL-33诊断PHC的AUC在各指标中最大,为0.935[95%可信区间(95%CI)为0.882~0.987],其次为TBA(AUC为0.914,95%CI为0.862~0.966)、PIVKA-Ⅰ(AUC为0.904,95%CI为0.833~0.975)、GP73 (AUC为0.842,95%CI为0.762~0.921)。单一指标中,IL-33诊断PHC的特异度最高,为100.0%;PIVKA-Ⅰ的敏感度最高,为88.0%。结论血清IL-33、GP73、TBA和PIVKA-Ⅰ等肝脏疾病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在PHC的早期诊断中均有一定临床意义,可用于PHC的诊断和肝脏受损程度的临床评估。
洪钰蕾[4](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CHB人群中出现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性,探讨CHB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生化学特征。从中医方面入手,为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9年0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依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合并肾功能损伤的CHB患者(共176例),记录病例资料,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制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最后采用SPSS 20.0对所收集病例的中医证型、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176例患者中,男性占86.9%,女性占13.1%;年龄以36-50岁为主,占47.2%;病程大多在1-9年,占53.3%;经统计分析,有治疗史与无治疗史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肾功能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176例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内结证56例(31.8%)>脾肾阳虚证52例(29.5%)>肝郁脾虚证30例(17.1%)>肝肾阴虚证26例(14.8%)>瘀血阻络证12例(6.8%);经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中医证型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1)各中医证型中e GFR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2)各中医证型中Ccr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中医证型中BUN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4)各中医证型中UA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各中医证型中血磷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6)在各中医证型中血钙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7)各中医证型中Scr、Cys C、血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男性比例较女性高;2.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湿热内结证、脾肾阳虚证;3.e GFR、Ccr联合BUN、UA、血磷、血钙检测可为合并肾功能损伤的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较全面的客观化依据。
黄仕鹏[5](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人工肝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graph)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志愿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谱,拟从代谢组学水平寻找可用于ACLF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各组之间的代谢物谱,揭示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3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2例。2.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将所有ACLF患者分为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25人,仅内科治疗组(对照组)50人。通过两组间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的比较对判定人工肝疗效,并分析与ACLF预后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1.人工肝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均有得到改善。相比内科治疗组患者,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着。2.人工肝组行人工肝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MELD评分均下降(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钠离子升高(p<0.05)。3.对比两组之间不同ACLF分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人工肝治疗组ACLF早期、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ACLF晚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运用GC-MS技术,检测ACLF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得出GC-MS分析色谱图,部分色谱峰在ACLF患者中与CHB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5.利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构建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以及OPLS-DA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建立ACLF模型并且能够将三组较好区分。继续采用RF方法对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以及人工肝治疗前后特征性代谢物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多维标度图(MDS),结果表明,ACLF患者代谢谱与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6.继续利用RF算法,对三组样本以及人工肝前后样本的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分布、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分析,确定各组代谢产物的变量重要度。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样品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甘氨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胆固醇等。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组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乳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胆固醇。进一步对比以上特征性物质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可发现,在ACLF组中苏氨酸、L-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都较CHB组、健康对照组显着上升,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在ACLF组中水平下降。7.本研究对具有预后半段及病情监测作用的特征性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这些特征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人工肝治疗可以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并且人工肝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期及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运用GC-MS技术,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组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各组之间存在多种差异性代谢物,并且通过对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出与肝衰竭严重相关并可评估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血清代谢组学用于动态监测肝衰竭病情变化及评估人工肝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潜能。
张领领[6](2021)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利胆合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三方面探讨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LDH)、精氨琥珀酸合酶(ASS)、羧酸酯酶-1(CES-1)作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中药利胆合剂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及幼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大鼠早期血清GLDH、ASS、CES-1水平的影响,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探讨早期给予利胆合剂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预防治疗作用机制,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用药。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方面从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认识,肝损伤传统血清标志物及新型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等方面,逐步探讨早期干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内容的设想。2.临床研究:(1)收集门诊体检健康婴儿60例、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诊断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60例,收集相关血清指标,比较健康婴儿、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在肝功能全套检查显示ALT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时,血清GLDH、ASS、CES-1的变化。(2)将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随机分为利胆合剂治疗组、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将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ALT、AST、GLDH、ASS、CES-1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对肝损伤新型血清标志物与传统血清标志物出现时间,表达敏感性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分析利胆合剂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早期肝损伤的干预效果。3.实验研究:(1)建立幼龄SD大鼠胆汁淤积肝损伤模型,分别观察给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肝功能全套指标及GLDH、ASS、CES-1血清值变化,比较血清GLDH、ASS、CES-1与ALT的差异。(2)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对应的时间点给予利胆合剂和熊去氧胆酸干预治疗,观察利胆合剂对幼龄胆汁淤积大鼠肝损伤血清标志物GLDH、ASS、CES-1的作用。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最新研究提示目前血清ALT、AST作为评估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存在着不足,急需探索新的能够更早期反映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治疗方面,利胆合剂是否能起到早期预防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尚待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2.临床研究:(1)血清GLDH、ASS、CES-1指标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均可较血清ALT更早的反映肝细胞的损伤。血清GLDH、ASS、CES-1或可作为早期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标志。(2)利胆合剂及熊去氧胆酸均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细胞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中药利胆合剂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患儿的血清GLDH、ASS、CES-1有积极的早期干预保护作用,较熊去氧胆酸疗效更佳。3.实验研究:(1)血清GLDH、ASS、CES-1可作为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在整个病程中,血清GLDH、ASS、CES-1与ALT、AST可作为肝细胞损伤标志物互补存在。(2)利胆合剂能早期干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1.血清GLDH、ASS、CES-1可作为较血清ALT更早期反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2.利胆合剂对早期干预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的效果较熊去氧胆酸更佳。3.利胆合剂早期预防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有效减轻炎性细胞对肝脏组织的浸润,降低肝细胞的损伤。
马梅芳[7](2021)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新诊断HFpEF患者396例,与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对照组109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RDW与右心结构的关系:HFpEF组PASP(肺动脉收缩压)、RV-FWs(右心室游离壁厚度(收缩末期))、RV-D1(右心室内径(基底部))、RV-D2(右心室内经(中部))、RV-D3(右心室内径(长轴))、RVO-T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主动脉瓣上水平))、RVO-T2(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瓣水平))、RA-D1(右心房短径)、RA-D2(右心房内径(长轴))及RAA(右心房面积)均较对照组偏高(P<0.05)且均与RDW呈正相关(r>0,P<0.05),对照组仅RDW-SD与RV-D2(右心室内经(中部))呈负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DW与右心PASP(肺动脉收缩压)、RVO-T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主动脉瓣上水平))独立相关(β值均>0,P<0.05)。2)RDW与左心结构的关系:HFpEF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d、LVIDs)、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ISTd、IVISTs)、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TWd、PTWs)、RWT(相对室壁厚度)、左室质量及质量指数(LVM-AL、LVMi-A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容积指数(LV-EDV、LV-EDVi)、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房内径和指数(LAD、LADi)以及左心房容积和容积指数(LAV、LAVi)均较对照组偏高(P<0.05);且RDW与LVIDs、LAD、LADi、LAV及LAVi呈正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RDW与LVIDi以及LADi独立相关(β>0,P<0.05)。3)RDW与左心功能的关系:HFpEF组LVEF(左室射血分数)、E(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A(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E/A、D、IVRT(等容舒张时间)、E/E,L(E峰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侧壁最大速度的比值)、E/E,s(E峰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最大速度的比值)、E/E,(E/E,L与E/E,s的平均值)及E/FPV较对照组偏高(P<0.05);FS(短轴缩短分数)、E,L(舒张早期二尖瓣环侧壁最大速度)、E,s(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最大速度)较对照组偏低(P<0.05);RDW与E/A及E,L呈正相关(r>0,P<0.05);与FS、LVEF、EDT及IVRT呈负相关(r<0,P<0.05);且多元线性回归显示RDW与E/E,L(β>0,P<0.05)及EDT(β<0,P<0.05)呈独立相关。结论:HFpEF患者心脏大小及厚度明显较对照组偏高。RDW与HFpEF患者右心大小及厚度呈正相关,与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流出道内径独立相关;RDW与左心房及左心室大小及左室质量指数及部分左心舒张功能指标呈正相关;与左心收缩功能呈负相关;与左室容积质数、左心房内径指数、E/E,L、E峰减速时间呈独立相关;与NT-pro BNP独立相关。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在HFpEF患者中,RDW数值越高,表示其心脏越大、越厚及舒张功能越差。
程龙浩[8](2021)在《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群的筛选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期的共同病理表现,是诊断和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环节。现阶段,临床诊断肝纤维化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但仍需更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由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疗效明确的药物可供使用,因此在临床研究前期,需要建立能模拟不同病因导致肝纤维化的小鼠模型,作为解决肝纤维化防治问题的基础研究手段。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是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工具,生物标志物是代谢组学的研究意义,考虑到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和药物治疗手段,通过代谢组学筛选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不仅能为临床疾病代谢组学提供前期理论基础,也对肝纤维化代谢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种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物,寻找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相关的共同代谢标志物和代谢机制。方法:分别建立四氯化碳化学毒性诱导的急、慢性肝纤维化模型,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早、晚期肝纤维化模型和胆管结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并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分析及纤维化标志物等验证肝纤维化模型的成功性。运用UPLCHDMS技术对以上小鼠模型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差异性化合物,再与代谢组学数据库匹配,鉴定得到各组模型特定的内源性代谢物,通过通路分析研究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代谢通路变化。最后将五种肝纤维化模型的差异性代谢物信息和代谢通路进行整合,筛选共同的肝纤维化生物标志物。结果:五种肝纤维化模型中Model组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AST和ALT水平均较Control组有不同升高,但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模型中升高不明显,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五种模型中Model组均发生炎症反应和肝损伤;肝纤维化评价方面,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表明,五种模型中Model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沉积,肝纤维化轻重不同,编码肝纤维化基因Acta2和Col1a1的m RNA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肝纤维化病理结果,Model组Acta2和Col1a1的基因表达升高。以上结果说明五种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构建成功。随后就上述小鼠模型的血清样本进行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群研究。多元统计分析共筛选得到四氯化碳急性模型的81个差异性代谢物,四氯化碳慢性模型的63个差异性代谢物,高脂高糖早期模型的88个差异性代谢物,高脂高糖晚期模型的107个差异性代谢物和胆汁淤积性模型的147个差异性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得到与肝纤维化发生相关的通路有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视黄醇代谢和生物素代谢,五种肝纤维化模型差异性代谢物整合分析得到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相关的共同代谢标志物有Lyso PC(14:0)、Lyso PC(15:0)、Lyso PC(16:0)、Lyso PC(17:0)、Lyso PC(18:0)、Lyso PE(22:0/0:0)、12(S)-HEPE和4,7,10,13-Eicosatetraenoic acid。结论:成功复制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并就其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群研究。肝纤维化发生涉及的代谢通路变化有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视黄醇代谢和生物素代谢。Lyso PC(14:0)、Lyso PC(15:0)、Lyso PC(16:0)、Lyso PC(17:0)、Lyso PC(18:0)、Lyso PE(22:0/0:0)、12(S)-HEPE和4,7,10,13-Eicosatetraenoic acid这8个代谢物可作为肝纤维化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成茂源[9](2020)在《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干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以及对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并从lnc RNA和m RNA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丰富“主客交”学说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方法:1.实验一: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号方组(加减三甲散1号方组)、2号方组(加减三甲散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常规喂养7d,模型组、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油剂的方法制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均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1号方组予以加减三甲散全方灌胃,2号方组以去穿山甲的加减三甲散2号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液灌胃。56d后麻醉大鼠,取心尖血和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检测血清ALT、AST。Western blo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2.实验二: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常规喂养7d,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油的方式剂制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均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加减三甲散组予以加减三甲散全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液灌胃。56d后麻醉大鼠,取心尖血和肝脏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HA、LN、PCⅢ、CIV浓度。高通量二代测序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肝组织lnc RNA和m RNA表达谱。结果:1.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差异显着(P﹤0.01),2号方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1号方组比较,2号方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P﹤0.01)。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差异显着(P﹤0.01);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大(P﹤0.01),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三甲散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与加减三甲散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肝纤维化程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指标: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号方组、2号方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着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ALT、AST水平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1号方组、2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ALT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1号方组、2号方组大鼠AST水平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大鼠AST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1号方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ST水平显着降低(P﹤0.01)。3.信号通路指标:实验一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WNT2、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1号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纤维化指标:实验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浓度均显着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血清中HA浓度增大,差异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减三甲散组大鼠血清中LN、PCⅢ、CⅣ浓度减小(P﹤0.05)。加减三甲散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测序结果:实验二中,预测出新的lncRNA1976条。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Inc RNA基因共340个(187个上调,153个下调)。空白对照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差异Inc RNA基因251个(上调139个,下调112个)。模型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差异Inc RNA基因93个(上调48个,45下调)。差异lnc RNA靶基因共同功能主要为:自然杀伤细胞介导免疫,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调控等。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m RNA基因1635个(上调1451个,下调184个),模型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得到差异m RNA基因80个(上调39个,下调41个),空白对照组与加减三甲散组得到差异m RNA基因80个(上调39个,下调41个)。空白对照组、加减三甲散组和模型组m RNA差异基因共同途径为:PPAR信号通路。结论:1.采用四氯化碳诱导法可成功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加减三甲散1号方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效果好于去除穿山甲的加减三甲散2号方。3.加减三甲散(加减三甲散1号方)改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不经过WNT/β-catenin通路作用。4.加减三甲散改变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nc RNA和m RNA的表达谱,这可能是加减三甲散改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部分作用机制。
谭根梅[10](2020)在《血清磷脂酰肌醇聚糖3、Dickkopf相关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良性肝病(乙肝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磷脂酰肌醇聚糖3(glypican-3,GPC3)、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 related protein 1,DKK1)及临床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评估GPC3、DKK1单独或联合临床常用肝癌标志物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GPC3、DKK1在肝癌TACE治疗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入院的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样本。对筛选出的75例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中常见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GPC3、DKK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中GPC3、DKK1等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1、肝癌初治患者与良性肝病患者相比,年龄、性别、BMI、患者饮酒情况、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Child评分、WBC、Hb、PLT、ALT、TBIL、ALB及胆碱酯酶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初治患者较良性肝病患者吸烟人数更多,HBV DNA值更高,γ-GT、ALP的表达水平更高,而PT更低、PTA更高(P<0.05)。肝癌初治患者与多次经TACE治疗患者相比,年龄、性别、BMI、患者饮酒情况、肝硬化情况、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Child评分、WBC、Hb、PLT、PTA、ALT、AST、TBIL、ALB、ALP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肝癌初治患者较多次经TACE治疗患者HBVDNA定量值更高,胆碱酯酶表达水平更低(P<0.05)。2、血清GPC3在肝癌初治患者、良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73.8(539.8-1048.8)pg/ml、200.5(146.1-237.1)pg/ml;血清DKK1在肝癌初治患者、良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4(2.6-5.4)ng/ml、2.9(2.1-3.4)ng/ml;肝癌患者血清GPC3、DKK1、AFP、DCP、CA199的表达水平明显大于良性肝病组(P<0.05)。而两组患者相比血清CE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癌初治患者经TACE治疗后,血清GPC3、AFP、DCP的表达水平较TACE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DKK1、CA199、CEA的表达较TACE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癌初治患者相比,反复多次经TACE治疗患者具有更低的AFP、GPC3表达(P<0.05)。4、GPC3、DKKl、AFP、DCP、CA199、CEA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5%CI)分别为82.3%(65.5%-93.2%)、47.1%(29.8%-64.9%)、88.2%(72.5%-96.7%)、73.5%(55.6%-87.1%)、64.7%(46.5%-80.3%)、79.4%(62.1%-91.3%);特异度(95%CI)分别为92.5%(75.7%-99.1%)、88.8%(70.8%-97.6%)、59.2%(38.8%-77.6%)、85.2%(66.3%-95.8%)、77.8%(57.7%-91.4%)、35.7%(18.6%-55.9%);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8(0.77-0.95)、0.66(0.53-0.78)、0.72(0.59-0.83)、0.81(0.68-0.89)、0.69(0.56-0.80)、0.57(0.44-0.69);GPC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DKK1、AFP、DCP、CA199、CEA(P<0.05)。5、GPC3、DKKl、AFP、DCP四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2%(72.5%-96.7%)、96.4%(81.7%-99.9%)、0.847、0.96(0.87-0.99),与各项单独诊断肝癌相比,四项指标联合诊断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P<0.05)。6、肝癌初治患者血清中GPC3的表达可能与HBVDNA定量相关,HBVDNA定量值越高,GPC3的表达量可能越大(P<0.05);而与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Child分级、BCLC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个数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DKK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HBVDNA定量、Child分级、BCLC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个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7、生存组与死亡组肝癌患者比较,GPC3、AFP、DCP、CEA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而死亡组肝癌患者的DKK1、CA199的表达量较生存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1、GPC3、DKKl、AFP、DCP、CA199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多,对肝癌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GPC3诊断效能最大;2、经TACE治疗可使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降低,GPC3可能可以作为肝癌患者TACE治疗效果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3、与各指标单独用于诊断肝癌相比,GPC3、DKKl、AFP、DC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肝癌的诊断率。4、尚不能认为GPC3的表达水平与PLC患者的预后相关,高DKK1、CA199表达水平可能提示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
二、肝病患者早期血标志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病患者早期血标志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和分类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表现 |
4 生物标志物 |
4.1 ALP和GGT |
4.2 胆汁酸 |
4.3 胆红素 |
4.4 分子标志物 |
5 病理学 |
6 诊断 |
6.1 诊断标准 |
6.2 诊断步骤 |
6.3 与黄疸区别和联系 |
7 治疗 |
7.1 治疗原则 |
7.2 药物治疗 |
7.2.1 UDCA |
7.2.2 SAMe |
7.2.3考来烯胺 |
7.2.4奥贝胆酸 |
7.2.5贝特类药物 |
7.2.6其他治疗 |
8 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
8.1囊性纤维化相关的肝病(cystic fibrosis-associated liver disease,CFLD) |
8.2 FIC |
8.3 Alagille综合征 |
9 ICP |
9.1 诊断 |
9.2 治疗 |
10 肝外表现及处理 |
10.1 瘙痒 |
10.2 疲劳 |
10.3 黄色瘤 |
10.4 脂代谢紊乱 |
10.5 脂肪泻 |
10.6 肝性骨营养不良 |
10.7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11 待解决的问题 |
(3)肝脏疾病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伦理学 |
1.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不同肝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肝脏疾病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水平比较 |
2.3 IL-33、GP73、TBA和PIVKA-Ⅱ对PHC的诊断效能 |
3 讨论 |
(4)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西医诊断标准 |
3.1 CHB西医诊断 |
3.2 肾功能损伤诊断 |
3.3 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西医诊断 |
4 中医辨证分型 |
5 纳入标准 |
6 排除标准 |
7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8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1.1 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1.2 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病程、药物治疗史分布情况 |
1.3 有药物治疗史与无药物治疗史CHB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肾功能指标分布情况 |
2 CHB合并肾损伤患者相关肾功能指标水平 |
3 CHB合并肾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 CHB合并肾损伤患者各中医证型中一般资料的分布情况 |
4.1 各中医证型性别分布情况 |
4.2 各中医证型年龄分布情况 |
4.3 各中医证型病程分布情况 |
5 CHB合并肾损伤患者各中医证型中相关肾功能指标分布情况 |
5.1 各中医证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分布情况 |
5.2 各中医证型胱抑素C(Cys C)、尿素(BUN)、尿酸(UA)分布情况 |
5.3 各中医证型血磷、血钙、血镁分布情况 |
分析与讨论 |
1 中医理论基础 |
2 西医临床原因分析 |
2.1 乙肝相关性肾病 |
2.2 肾毒性药物的因素 |
2.3 其他因素 |
3 一般情况分析 |
4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5 各中医证型一般情况分析 |
6 中医证型与相关肾功能指标分析 |
7 CHB合并肾功能损伤的治疗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浅述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期 |
1.1.4 肝衰竭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 |
1.1.5 实验对象分组 |
1.1.6 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方法 |
1.1.7 临床观察指标 |
1.1.8 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评估标准 |
1.1.9 样本采集 |
1.1.10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
1.2.2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
1.2.3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
1.2.4 ACLF患者治疗前临床数据对比 |
1.3 讨论 |
1.4 结论 |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物质 GC-MS 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实验对象分组 |
2.1.3 样本采集 |
2.1.4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5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
2.1.6 样本的处理 |
2.1.7 色谱的条件 |
2.1.8 质谱的条件 |
2.1.9 升温的程序优化 |
2.1.10 GC-MS检测 |
2.1.11 统计方法介绍 |
2.1.12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
2.2.2 血清样本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 |
2.2.3 差异性代谢物质的鉴定 |
2.2.4 质量控制 |
2.2.5 ACLF组的多变量分析 |
2.2.6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全文结论 |
2.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利胆合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认识 |
1.1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
1.2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传统血清标志物 |
1.3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新型血清标志物 |
1.4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 |
1.5 小结 |
2.祖国医学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认识 |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辩证思路 |
2.3 治疗的认识 |
2.4 小结 |
3.利胆合剂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理论依据 |
4.研究设想 |
4.1 临床研究 |
4.2 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新型血清标志物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及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2.利胆合剂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1.血清GLDH、ASS、CES-1 在不同时间点与ALT比较(预实验) |
1.1 实验材料 |
1.2 模型制备及标本取材 |
1.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2.利胆合剂在不同时间点对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2 模型制备及标本取材 |
2.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1.结论 |
2.创新 |
3.问题与措施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红细胞分布宽度简介 |
1.2.1 红细胞分布宽度定义及算法 |
1.2.2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年龄的关系 |
1.2.3 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可能的原因 |
1.3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本资料 |
2.2.2 实验室检查 |
2.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3.2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
3.2.1 HFpEF组基本资料及RDW与年龄关系的分析 |
3.2.2 HFpEF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右心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3.2.3 HFpEF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结构及功能关系的分析 |
3.2.4 HFpEF 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脏结构及功能和其他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RDW 与年龄关系的分析 |
4.2 HFpEF 患者 RDW 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及因素分析 |
4.2.1 HFpEF 患者 RDW 与右心结构的关系 |
4.2.2 HFpEF 组 RDW 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
4.2.3 HFpEF 组 RDW 与心脏结构及功能关系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不足与展望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群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Abbreviation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方法 |
3.1 溶液配制 |
3.2 动物实验方法 |
3.2.1 CCl_4诱导的急性肝纤维化模型 |
3.2.2 CCl_4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模型 |
3.2.3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模型 |
3.2.4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晚期肝纤维化模型 |
3.2.5 胆管结扎诱导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BDL模型) |
3.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3.4 病理切片分析 |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
3.5.1 肝组织样本处理 |
3.5.2 Total RNA的提取 |
3.5.3 逆转录(RT) |
3.5.4 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 |
3.6 数据统计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 CCl_4诱导的急性肝纤维化模型 |
4.2 CCl_4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模型 |
4.3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模型 |
4.4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晚期肝纤维化模型 |
4.5 胆管结扎诱导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 |
5.讨论 |
6.结论 |
第二章 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药品与试剂 |
3.实验方法 |
3.1 溶液配制 |
3.2 样本处理 |
3.2.1 血清样本前处理 |
3.2.2 质控(QC)样本前处理 |
3.3 仪器分析方法 |
3.3.1 色谱条件 |
3.3.2 质谱条件 |
3.3.3 质量轴调谐与校正和质量控制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数据预处理 |
3.4.2 多元统计分析 |
3.4.3 物质鉴定 |
3.4.4 生物标志物筛选 |
3.4.5 代谢通路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 质控(QC)样本考察 |
4.2 各组肝纤维化模型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
4.3 多元统计分析 |
4.4 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与筛选 |
4.5 潜在肝纤维化共同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分析 |
4.6 肝纤维化模型代谢标志物含量分析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肝纤维化临床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1.1 病名探讨 |
1.2 病因病机探究 |
1.3 治法探讨 |
2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2.1 肝纤维化的病因 |
2.2 肝纤维化的诊断 |
2.3 肝纤维化的治疗 |
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主客交”学说 |
3.1.1 “主客交”学说的创立 |
3.1.2 “主客交”含义 |
3.1.3 “主客交”学说的发展 |
3.1.4 “主客交”学说的特点 |
3.2 “主客交”与肝纤维化 |
3.3 “主客交”之治疗——三甲散及加减运用 |
3.4 加减三甲散及其运用 |
4 肝纤维化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
4.1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
4.2 Wnt信号转导通路 |
4.3 Wnt/β-catenin与肝纤维化 |
5 LncRNA与肝纤维化 |
5.1 LncRNA概况 |
5.2 LncRNA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一 加减三甲散功效对比及wnt信号通路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主要试剂 |
1.1.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4 实验药物 |
1.1.5 实验场地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干预用药的用法用量及制备方法 |
1.2.3 造模方法 |
1.2.4 药物干预方法 |
1.2.5 血清标本采集与处理 |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3.1 大鼠肉眼下观察 |
1.3.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 |
1.3.3 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 |
1.4 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观测 |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1.6 实验结果 |
1.6.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
1.6.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
1.6.3 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 |
1.6.4 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变化 |
1.7 讨论 |
1.7.1 加减三甲散2号方的由来 |
1.7.2 对肝纤维大鼠模型的评价 |
1.7.3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1.7.4 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1.7.5 对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1.7.6 对肝组织wnt2、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2 实验二加减三甲散干预肝纤维化大鼠lnc RNA和 m RNA表达谱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4 实验药物 |
2.1.5 实验场地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2 造模方法 |
2.2.3 干预用药的制备及用法用量 |
2.2.4 药物干预方法 |
2.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1 大鼠肉眼下形态观察 |
2.3.2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 |
2.3.3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观察 |
2.4 高通量测序肝脏组织m RMA和 lnc RNA |
2.4.1 RNA抽提和质检 |
2.4.2 文库构建 |
2.4.3 上机测序 |
2.4.3.1 获得reads |
2.4.3.2 数据预处理 |
2.4.3.3 基因组比对(Mapping genome) |
2.4.4.4 基因饱和度分析 |
2.4.4.5 mRNA和lncRNA差异基因筛选 |
2.4.4.6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pathway 富集分析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6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6.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
2.6.2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
2.6.3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观察 |
2.6.4 大鼠肝脏组织mRNA表达谱的变化 |
2.6.5 大鼠肝脏组织lnc RNA表达谱的变化 |
2.7 讨论 |
2.7.1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2.7.2 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2.7.3 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
2.7.4 对大鼠肝脏组织lncRNA和mRNA的影响及与“主客交”的联系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附图 部分原始图片 |
附件 2:文献综述 中成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血清磷脂酰肌醇聚糖3、Dickkopf相关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标本及患者临床信息收集 |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
三、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
四、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患者的临床资料汇总 |
二、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
三、TACE治疗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
四、各指标对诊断PLC的ROC曲线分析 |
五、GPC3、DKK1与AFP、DCP单独或联合诊断PLC的ROC曲线分析 |
六、PLC 初治患者血清中GPC3、DKK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
七、各临床特征及肿瘤指标的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早期诊断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肝病患者早期血标志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 陆伦根,蔡晓波,王建设,曲颖,尤红,马雄,韩英,南月敏,徐小元,段钟平,魏来,贾继东,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01)
- [2]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21(12)
- [3]肝脏疾病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苗莉,韩卫.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1(03)
- [4]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D]. 洪钰蕾.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D]. 黄仕鹏. 南昌大学, 2021(01)
- [6]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肝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利胆合剂作用的研究[D]. 张领领.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马梅芳. 兰州大学, 2021(12)
- [8]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群的筛选研究[D]. 程龙浩.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基于“主客交”学说研究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通路和lnc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D]. 成茂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血清磷脂酰肌醇聚糖3、Dickkopf相关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D]. 谭根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对照组论文;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论文; 胆汁淤积论文; 肝病饮食论文; 肝癌晚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