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聚糖溶液超滤透过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亮先[1](2021)在《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是木材的重要组分,是地球上储量巨大的天然聚合物。纤维素具有无毒、可降解、可再生和力学性能优异的优点,但也具有吸湿和功能性差的局限性。木质素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热稳定性、抗紫外、抗氧化等功能,是与纤维素形成优势互补、拓展纤维素应用范围的理想物质。木质素是造纸行业的副产物,产量巨大,但由于木质素的反应活性较低、容易团聚,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开发绿色技术手段提高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结合强度,对促进木质素高效利用和改善纤维素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论文以直径为75微米(200目)的木质素为功能物质,以微米级微纤化纤维素为基本物质,开发了木质素/纤维素功能化复合膜的制备技术,并研究了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测试和分析,取得以下结论:(1)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仿照构成木材的三大组分,利用木聚糖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天然亲和性,改善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相容性。通过浸渍-热压-干燥工艺制备出木聚糖/木质素/纤维素三元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坯料含水率有助于提升膜的拉伸性能,在100%含水率和木聚糖添加量为16.7%时,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柔韧性达到最佳综合性能。而继续加入木聚糖则会降低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木聚糖的加入改善木质素与纤维素界面的氢键作用,构成了更强的氢键增强网络。X射线衍射(XRD)的测试证明,水分和木聚糖会造成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重排从而影响结晶度。保水值的测试证明木聚糖的氢键增强作用使纤维素润胀,增加了纤维素浆料的保水值。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数码显微镜的微观形貌观察证实了木聚糖和水分对薄膜形貌的重塑作用。过量的木聚糖在膜的表面形成类玻璃态结构,使薄膜的脆性增大。颜色老化测试表明,木质素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但木聚糖会加速薄膜颜色变化。热重(TG),吸水性和抗氧化实验表明,木质素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素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和抗氧化能力。(2)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利用浸渍-热压工艺制备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分析表明,氯化锌的浸渍有利于改善木质素/纤维素的界面相容性,提高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与未处理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相比,氯化锌溶液浸渍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拉伸强度提高了 22.8%,弹性模量提高了 1 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17.73%。FTIR谱图表明,氯化锌在木质素/纤维素复合网络形成配位键,建立起含有配位键和氢键的能量牺牲网络。热重测试表明,与未添加氯化锌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相比,氯化锌的加入减缓了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失重速率,提高了残余碳含量和热稳定性。吸水实验表明,氯化锌的加入对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耐水性能影响不大,木质素的加入有效降低了纤维素的吸水性能。经氯化锌浸渍处理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虽然仍然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但是降低了光学透明度。(3)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利用超声处理得到纳米纤维化的纤维素纤维,通过浸渍-热压方法与木质素复合,得到增强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与超声时间成正相关。超声处理6h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复合的拉伸性能最好。相比未超声处理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超声处理6h的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1.4%,25.7%和10.4%。透射电镜和保水值测试表明,超声处理促进了纤维素的纳米纤维化。超声处理后的纤维素产生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氢键网络,相互之间结合紧密,木质素与超声处理后的纤维素相容性良好。热重分析表明超声处理提高了纤维素的起始分解温度,但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吸水性分析表明木质素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素的抗吸水性能。(4)氯化锌和超声处理对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的协同作用。通过同时采用超声处理纤维和浸渍氯化锌提高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氯化锌和超声处理相比,氯化锌与超声处理的联合应用使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28.9%和48.4%。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8.2%和95.2%,展现出氯化锌和超声联用处理对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协同增强作用。拉伸性能和柔韧性均得到较大改善,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和耐折叠能力,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同时增强。FTIR分析的结果表明,氯化锌的加入削弱了木质素与纤维素的氢键作用并成功构建了含有氢键和配位键的能量牺牲网络。SEM的观察结果,氯化锌的加入提高了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柔韧性。锌离子在木质素/纤维素网络形成配位,构建了含有氢键和配位键的能量牺牲网络。在较低应变时,氢键作为弱键被首先打断,而配位键则会在较高应变时逐步发生断裂,这使得木质素与纤维素可以充分产生滑移,避免在较低应变时产生应力集中。接触角测试、光学测试和抗氧化测试分别表明,木质素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素的耐水性、抗紫外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有效拓展了纤维素的应用范围。
李亚辉[2](2018)在《碱预抽提蔗渣半纤维素及其对后续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造纸原料蔗渣含有约30%的半纤维素。在碱法制浆过程中有近70%的半纤维素被溶解到蒸煮后的黑液中,这部分溶解的半纤维素使得黑液的粘度增高,增加了黑液提取的能量消耗和用水量,而且在黑液蒸发阶段容易造成蒸发器结垢。由于半纤维素的燃烧热值低,黑液中存在的大量半纤维素将会使碱回收炉的热效率降低。另外,溶解的半纤维素经高温蒸煮,会降解成异变糖酸,从而加大蒸煮用碱的消耗。本研究提出在现有制浆工艺的条件下,在制浆前碱预抽提半纤维素,探索预抽提半纤维素的效果和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碱法制浆前,采用室温碱溶液提取半纤维素,当碱浓在40-200g/L范围,液比8:1,抽提时间1h,发现半纤维素的抽提率先随碱浓的提高而增加,当碱浓在100g/L时,半纤维素抽提率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抽提过程中,碱的消耗也随着半纤维素溶出的增加而增加;在总用碱量(预抽提+蒸煮用碱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40-60g/L碱抽提后的蔗渣蒸煮,其得率与传统(一次性)蒸煮方法相比稍有下降,浆料中半纤维素含量也稍有下降;用80-100g/L碱抽提后的蔗渣蒸煮,其得率有明显下降,并且浆料中半纤维素的含量很低;用60g/L碱抽提后的蔗渣蒸煮,其脱木素效率提高;当用80-100g/L碱抽提时,因为后续蒸煮用碱不够,蒸煮脱木素效率下降。因此,要保持总用碱量(预抽提+蒸煮用碱量)不变和保障后续蒸煮出来的蔗渣浆的质量,在预抽提阶段不宜用高碱浓(超过60g/L)进行半纤维素预抽提。在蔗渣预抽提半纤维素时消耗了一部分碱。如果要保持总用碱量不变,用预抽提后的蔗渣进行后续蒸煮时与传统的碱法蒸煮相比,其蒸煮用碱量将会减少。同时由于预抽提掉部分半纤维素,用60g/L碱浓预抽提后蔗渣蒸煮,纸浆粘度由16.91cP降低到13.56cP,其黑液与传统蒸煮黑液相比,固形物含量由传统黑液的118.89g/L降低至79.05g/L,热值由12.91MJ/Kg升高到13.62MJ/Kg。虽然60g/L碱抽提后蔗渣蒸煮得到的纸浆的起始游离度比传统蒸煮获得的纸浆游离度要高,但是在相同的打浆程度情况下,经过预抽提的纸浆的游离度更低,说明经过碱抽提的蒸煮纸浆容易打浆。在纸张性能方面,传统蒸煮得到的蔗渣浆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比碱抽提后蒸煮的蔗渣浆要高;而撕裂指数则是经过碱抽提的蔗渣浆的略高。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Da和1000Da的两种聚砜膜对用60g/L碱浓抽提得到的蔗渣抽提液进行超滤浓缩。结果表明,室温下超滤速度与流量和压强成正比,但压强的影响更大。超滤后,截留液中的有机物含量相比原液提高3.5倍左右;用乙醇沉淀法回收其中的半纤维素,回收率为64%。回收的半纤维素样品通过水解结合离子色谱、紫外光谱以及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碱抽提得到的半纤维素含有约3.7%的木素和91.39%的聚木糖,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300。对回收半纤维素后的乙醇废液进行蒸馏以回收其中的乙醇。用减压蒸馏法,乙醇的回收率为74.2%。而传统蒸馏法可以回收到87.6%的乙醇,但前者的蒸馏速度约是后者的7倍。本论文研究了室温条件下在碱法制浆前碱预抽提半纤维素的可行性,为提高我国植物纤维资源的利用价值、减少制浆造纸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对提高制浆造纸工业和森林工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肖霄[3](2018)在《龙竹低聚木糖的制备和结构解析》文中研究说明自水解制备低聚木糖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低聚木糖作为一种良好的益生元,其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然而,生物质通过自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较难控制,且制备所得的低聚木糖结构复杂、不易分离纯化,导致低聚木糖的结构与益生元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难以确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以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为原料自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然后对所得的低聚木糖采用膜分离技术和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再对经过分离的低聚木糖样品进行结构解析,为研究低聚木糖结构与益生元活性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生物质自水解制备低聚木糖后反应残渣可进行液化、热裂解制备生物油并精炼脱氧用作燃料,而目前脱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对生物质催化脱氧的机理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脱氧的反应机理。主要研究如下:将竹粉(10.0g)和水在非等温条件下以1:10(w:w)的固液比进行自水解以制备聚合度为2-6之间的低聚木糖。该实验采用两个独立变量(反应温度为152-208℃、反应时间为1.72-58.28min),并通过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针对低聚木糖得率优化了反应条件,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可以准确预测实验结果。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82℃及时间31 min,此时得率为36.4%,在该条件下单糖和其他副产物的浓度相对较低。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基于自水解法制备的低聚木糖具有与商用抗氧化剂相近的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龙竹自水解制备的低聚木糖液体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进行化学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凝胶色谱分离可以得到高纯度(85.2~94.5%)且具有单一聚合度的低聚木糖组分,同时,分离所得组分有较高的回收率(71~86%)。通过ESI-MS和NMR对所分离样品进一步表征表明,分离所得样品为木二糖和聚合度3-6的乙酰化低聚木糖。1H、13C和2DHSQCNMR检测结果表明,龙竹自水解所制备的低聚木糖的非还原末端不含乙酰取代基,而乙酰基仅连接在低聚木糖的中间木糖单元上。采用分子截留为10kDa、3 kDa、1 kDa和 250 Da的四种不同孔径的超滤、纳滤膜对龙竹自水解低聚木糖进行分级分离,并获得分子量不同的多个组分。其中1 kDa的分离膜截留聚合度大于6的低聚木糖组分,而进一步使用250 Da的纳滤膜可以分离得到聚合度2-6之间的低聚木糖组分,该组分所占比例从分离前的63.2%上升至分离后的90.3%,表明膜分离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级分离自水解低聚木糖的方法。对分离所得样品进一步采用ESI-MS进行结构分析表明,经过250 Da纳滤膜分离的透过液的主要组分为木糖,而截留液的主要组分则为聚合度在2-6之间的低聚木糖,且大部分低聚木糖含有乙酰取代基。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在低外源性氢气压力下可较好地催化生物质进行脱氧反应。与传统的表面反应不同,该反应中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可能以反向的Mars-van Krevelen(MvK)机理提供活性位点。本研究以乙酸在氧化锌表面脱氧生成乙醛的反应为模型,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脱氧反应是通过氧空位驱动机理进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由于断裂C-O键需要非常高的自由能,表面没有氧空位的催化剂不具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氧空位则提供脱氧反应所需的还原力,从而促进了 C-O键的断裂,大大降低了反应所需自由能。通过实验对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验证,将加氢脱氧条件下氧化锌催化乙酸脱氧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与无氢气条件下金属锌催化相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反应具有相似的产物和共同的反应机理。没有氢气时该催化反应可能的活性位点只有金属锌通过扩散而产生的表面氧空位,表面上具有多个空位的金属锌具有较高的催化脱氧反应的活性,而氧化锌(无氧空位)则完全失活,表明独特的表面氧空位驱动机理为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脱氧的反应机理。
李京[4](2016)在《膜技术分离纯化秸秆功能糖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秸秆功能糖的分离纯化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因其具有费用较低、效率较高、节省能耗等特点在食品加工、医药和生化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研究则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膜技术应用于秸秆功能糖分离纯化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聚糖杂质含量的影响,然后联合活性炭分离技术,研究不同超滤膜和纳滤膜对木聚糖提取液和低聚木糖溶液的分离纯化效果。(1)不同工艺的秸秆糖母液中杂质的特点和规律。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比较研究不同工艺的预处理秸秆,经过碱提得到的木聚糖母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色溶质、可溶木质素、盐等杂质的含量,为后续除杂提供依据。(2)考察了纳滤膜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的大小对木聚糖液盐分脱除率和木聚糖回收情况的影响。使用DK1812 (MWCO150-300)进行脱盐时,当NaCl的脱盐率为94.08%时,总糖的脱除率只有10.53%,显示了较高的分离效率。(3)活性炭以及纳滤膜结合活性炭分别以木聚糖和低聚木糖为原料,当活性炭添加量为0.03-0.04g/mL,吸附温度为60-70℃,溶液pH为4,吸附时间为40 mmin时,活性炭在碱提木聚糖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脱色效果。比较不同类型活性炭,在相同条件下AC-6木质干炭(粉末)吸附性能较优,当使用活性炭精制低聚木糖时,木质干炭的吸附率达84.41%,不同浓度的乙醇可以洗脱不同聚合度的低聚木糖,当低聚木糖分子量越高时,其聚合度越大,需要浓度更高的乙醇才能将其从活性炭表面洗脱下来。(4)研究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分离木聚糖提取液中总糖透过率、截留率、膜污染及膜通量的影响。MWCO为3.5 kDa的超滤膜,渗透通量随运行时间衰减缓慢,20 kDa在低跨膜压(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时,渗透通量很大,短时间内渗透通量急剧衰减。对于孔径较大的超滤膜,20 kDa的膜孔径较大,大分子木聚糖沉积和积聚在膜孔内,造成堵塞,使溶剂透过率迅速下降,即使增大TMP,膜通量稍有提高但也会迅速衰减;随着压力的增大,最后稳定的膜通量逐渐降低。而MWCO小的膜孔可以缓解大分子溶质在孔道的积聚,因此溶剂透过率衰减缓慢,如果UF膜没有在短时间内衰减,利于分离过程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对于处理量大的分离液,低MWCO超滤膜可以替代高MWCO超滤膜。
支佳佳[5](2016)在《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棉籽壳资源丰富。但目前我国棉籽壳的利用途径比较单一,生物利用率低。寻找棉籽壳新的利用途径,提高棉籽壳加工附加值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棉籽壳中的木聚糖可降解成低聚木糖,低聚木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其理化性质稳定,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利用,具有减少腹泻,防止便秘,抗癌,降低血压等功能。从棉籽壳中分离纯化低聚木糖是棉籽壳的又一利用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和微波辅助碱法提取棉籽壳中的木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分别为: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为1:15,NaOH浓度为8%,木聚糖提取率为33.66%;料液比1:15,NaOH浓度12%,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6min,木聚糖提取率为43.23%。(2)用木聚糖酶酶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以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为单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出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料液比1:20,加酶量4.00%,酶解时间3.5h,酶解温度64℃,此时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含量为3.35mg/mL。(3)低聚木糖酶解液的脱色。对活性炭脱色、化学脱色、树脂脱色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得出树脂脱色的效果比其他两种方法好,脱色率高达61.77%,低聚木糖回收率是91.88%。对树脂脱色进一步研究,选出六种树脂进行初筛,得到D392型树脂的脱色率最高,脱色率为76.84%,低聚木糖回收率为91.58%。以树脂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pH为单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出D392型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添加量5%,脱色时间3h,脱色温度55℃,pH7,此时脱色率为78.06%。对D392型树脂进行动态脱色,得出脱色最佳时间是198min,最佳流速是1.0mL/min,最佳树脂添加量是120m L。(4)低聚木糖酶解液的纯化。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压力为0.5MPa的条件下对酶解液进行超滤,结果电导率从超滤前的11.60ms/cm降到7.56ms/cm;色值从0.27降到0.11;低聚木糖含量从3.08mg/mL降到2.82mg/m L,低聚木糖回收率为91.56%。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纯度为92.81%的低聚木糖溶液。经旋转蒸发器浓缩后,喷雾干燥制成低聚木糖粉末。(5)把制备好的低聚木糖粉末配成浓度为3.5mg/mL的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低聚木糖成分进行分析。木糖、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的出峰时间分别是13.67min、11.24min、9.73min、8.68min,含量分别为149.90μg/mL、1229.60μg/mL、1737.40μg/m L、281.30μg/mL。
王帅阳[6](2014)在《添加剂对聚乙烯醇/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生物质中第二大组分,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低成本高效转化是实现生物质高附加值转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因其特殊的结构与理化特性,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术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医药和包装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木聚糖本身成膜性差,膜力学性能低及对湿度敏感,这些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为了拓宽木聚糖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解决其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等瓶颈问题,本论文制备了完全可生物降解、力学性能良好的聚乙烯醇(PVA)与木聚糖共混膜,主要考察不同添加剂对PVA/木聚糖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1)以山毛榉木聚糖为原料,环保型柠檬酸为酯化试剂,采用半干法获取非水溶、带有大量羧基的木聚糖柠檬酸酯。主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酯化度、羧基含量的影响,揭示了木聚糖与柠檬酸的酯化交联反应机理。研究发现,催化剂的添加有利于交联反应的发生,产物具有一定的成膜性。而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当柠檬酸/木聚糖质量比为2.4时,木聚糖柠檬酸酯的羧基含量、酯化度和产率分别为1174.3meq/100g、33.1%和128.2%。(2)采用安全、无毒的柠檬酸为增塑和交联剂,通过流延法制备一种环保型的PVA/木聚糖复合膜材料。主要考察了柠檬酸的添加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较大。当柠檬酸主要起增塑剂作用时,随着柠檬酸含量从10%增加至50%,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从35.1MPa下降到11.6MPa,断裂伸长率从15.1%提高到249.5%。当柠檬酸主要起交联剂作用时,随着柠檬酸含量从10%增至30%时,PVA/木聚糖复合膜拉伸强度从49.3MPa降至32.6MPa,断裂伸长率从6.8%增至9.5%。柠檬酸的添加还影响了复合膜的溶解度、水蒸汽透过率等。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证实了复合膜中PVA和木聚糖分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还发现柠檬酸含量、木聚糖含量对复合膜降解性具有较大的影响。(3)为了改善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憎水性,以尿素为耐水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疏水性的PVA/木聚糖复合膜。主要考察了尿素作为耐水助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PVA/木聚糖质量比为3:1时,添加1%的尿素,复合膜的接触角达到114.68o,比未添加尿素复合膜提高了43.75%,水蒸汽透过率为4.11×10-11g·m-1·s-1·Pa-1。研究还发现,甘油的添加提高了复合膜中PVA和木聚糖的相容性,降低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复合膜降解实验表明:酶解48h后,复合膜的酶解率超过90%,尿素的添加能够明显降低复合膜的降解程度。还发现,复合膜对葡萄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可以降低葡萄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及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4)为了提高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采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作为无机增强剂,制备了机械性能优异的PVA/木聚糖复合膜材料。主要探讨了二氧化钛晶型及其添加量对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锐钛型二氧化钛更有利于提高复合膜机械性能。当添加2%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时,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30.73MPa,断裂伸长率为192.91%,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15.5o,水蒸汽透过率达到最小值3.46×10-11g·m-1·s-1·Pa-1。热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增强的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增加。二氧化钛的添加有利于提高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疏水性。
张瑞[7](2014)在《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及部分关键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侧耳作为木腐型真菌,通过分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对培养料进行降解,以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本研究通过初步探究亚侧耳生长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及木质纤维素结构变化的表征,进一步了解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情况与亚侧耳生长发育的关系,并对亚侧耳子实体中部分相关降解酶进行了研究。对亚侧耳四个栽培时期(原料、发菌期、原基期、幼菇期)培养料中的部分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进行了活性追踪。在栽培早期淀粉酶的活性较高,栽培全程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较高,并在原基期达到最高值。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在原基形成后迅速升高,并在幼菇期达到峰值。通过分子量测定、糖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措施对四个时期培养料中的木质纤维素组分的结构表征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亚侧耳发菌阶段优先利用栽培料中的淀粉供给生长所需的碳源,而后分泌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对木质素进行降解。木质素结构的破坏使得亚侧耳的菌丝可以进入到木质纤维素结构内部,通过分泌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行降解以为其生长提供碳源。以通过种源关系鉴定的亚侧耳的干子实体为实验材料,综合运用离子交换层析、蓝胶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蛋白质纯化手段对亚侧耳中的部分降解酶一木聚糖酶、漆酶、核糖核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丰富了大型真菌漆酶、木聚糖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来源。对它们的生理生化性质的分析为后期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亚侧耳木聚糖酶是一个29.6 kDa的双亚基蛋白,最适反应pH为4.2,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作用底物为桦木木聚糖。Ca2+可以增强酶的活性,Hg2+、Cu2+等重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通过HPAEC-PAD和MALDI-TOF-MS两种检测手段对木聚糖和寡聚木糖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证明该木聚糖酶兼具转苷酶、β-1,4-外切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亚侧耳漆酶是一个分子量为57.8 kDa的单亚基蛋白,经LC-LTQ测序得到可信度高的五段序列,其中肽段HSL3和HSL4位于漆酶的铜还原酶超家族结构域,序列高度保守。该漆酶的最适反应pH为6.8,最适反应温度为30 ℃,最适作用底物为ABTS。Fe2+对其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Al3+、Mg2+和Ca2+次之,Mn2+和K+对漆酶活性的影响不大,Cu2+和Zn2+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强漆酶的活性。DMSO、EDTA、β-ME、SDS和L-半胱氨酸对漆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证明亚侧耳漆酶是一个具有二硫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含铜蛋白。漆酶对染料RBBR、CBB、M-GR、R-RV、K-BR、A-OR、RES和RW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脱色率由大到小依次为:M-GR > RBBR > CBB > R-RV >A-OR > RES > K-BR > RW。亚侧耳核糖核酸酶是一个分子量为27.0 kDa的单亚基蛋白,最适反应温度是80 ℃,最适反应pH为5.0。对四种寡聚核糖核苷酸的降解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oly (C) > poly (U) > poly (A) >poly(G)。通过测序得到与其他大型真菌同源性较低的部分N端序列(TVGGSLAEKGN)。不同浓度的核糖核酸酶对人肝癌细胞株MBL2和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的增殖以及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IC50分别为40.3μM、20.8μM和49.9μM。
王萌[8](2014)在《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食品正在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功能性低聚糖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享受以外,还具有调节生物活性的功能。低聚木糖亦称为木聚糖,主要是以富含木聚糖的植物资源,如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秸秆等为原料,经过酶水解后,再经分离精制而得到的。但我国现在生产得到的低聚木糖产量和纯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开展对以棉籽壳为原料生产的低聚木糖进行分离纯化成为必要。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棉籽壳木聚糖酶解液脱色工艺条件优化、棉籽壳低聚木糖分离纯化及纯化低聚木糖活性的初步研究。1.棉籽壳木聚糖酶解液脱色工艺及其条件优化以棉籽壳为原料,采用碱液预处理提取木聚糖,然后酶解制备棉籽壳低聚木糖液。棉籽壳低聚木糖粗品呈褐色,里面含有许多色素分子,无机盐离子,这些杂质分子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低聚木糖的品质及功能性质。本文采用酸析、活性炭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三种不同方法对木聚糖酶解液进行脱色,结果表明:(1)酸析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3.0,温度为50℃,在该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脱色率为49%;(2)对四种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做了比较,HAC型粉状活性炭脱色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是:活性炭添加量为2.08g/L,温度为47℃,初始pH3.2,在此条件下脱色51min,脱色率可达74.36%;(3)D290树脂对粗糖液的脱色效果较好,其静态脱色优化条件是脱色温度45℃,初始pH6,树脂添加量5%,脱色3h,脱色率可达78.4%;(4)酸析后经树脂脱色,脱色率达到82.9%。2.棉籽壳低聚木糖纯化工艺的研究选用超滤去杂法,透析除小分子法和Sephadex G-15柱层析对样品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优化得出超滤纯化的最佳工艺:操作压力0.8MPa,pH为7.0,操作温度为23℃,样品质量浓度为1.0mg/mL,低聚木糖透过率达到92.17%;(2)采用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柱进一步纯化低聚木糖,得到低聚木糖有效成分木二糖和木三糖的含量可达84.66%;(3)在波长200~400nm范围内,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对层析洗脱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由结果可知,层析洗脱液在波长为260nm和280nm处均无明显的吸收峰,由此说明溶液中蛋白质、核酸等杂质已被除尽。3.棉籽壳低聚木糖活性的初步研究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对照,对棉籽壳低聚木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低聚木糖的浓度呈正相关性。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都有维生素C>维生素E>低聚木糖。最后,研究了低聚木糖对益生乳酸菌的体外增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低聚木糖的利用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棉籽壳低聚木糖具有促进乳酸菌增殖的作用,棉籽壳低聚木糖不易于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利用,所以可以考虑用低聚木糖替代蔗糖等应用于食品,抑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章茹,曹济,刘辉,冯斐[9](2013)在《低聚木糖的超滤纯化生产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以纯化分离秸秆酶解液中低聚木糖为目的,以蛋白、木质素去除率和低聚木糖的透过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工业化超滤膜分离装置,考察料液浓度、操作压力、温度、pH值对超滤除杂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确定初步的工艺条件后,Box-Behnken模型优化得最佳超滤纯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2.24°Bx,操作压力0.18 MPa,温度25℃,pH 7.0。在此条件下,低聚木糖的透过率为92.1%,蛋白去除率67.9%,木质素去除率67.8%,透过液澄清透亮。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超滤提纯效果的影响,其强弱性依次为:料液浓度、pH值、操作压力、操作温度。
刘辉[10](2012)在《农作物秸秆低聚木糖膜分离纯化和浓缩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低聚木糖的制备过程中,木聚糖经酶水解后,得到的酶解液除含低聚木糖外,还含酶蛋白、木质素、色素、无机盐等杂质,影响产品感官品质,传统纯化方法如离子交换色谱法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酶解液经脱色脱盐后,得到的低聚木糖液浓度低,需进行浓缩才能作为商品出售。工业常用的真空浓缩法蒸汽消耗大、成本高、操作复杂且高温易使产品色泽加深。本论文针对上述不足,采用膜分离中试实验设备,致力于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纯化和浓缩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建立相关膜通量模型,并对膜清洗和膜通量恢复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高品质低聚木糖产品的工业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实验以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为原料,通过探索料液浓度、操作压力、温度、pH等工艺参数对膜通量、蛋白和木质素去除率、总糖转移率、超滤液的透光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到秸秆酶解液超滤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2.00-2.37°Bx、操作压力0.18MPa、温度25-35℃、pH为7。在此条件下,控制料液浓度2.24°Bx、温度25℃,经21min左右后膜通量基本稳定,由216.8L·m-2·h-1降至137.6L·m-2·h-1。超滤工艺使料液固形物含量由2.24°Bx降至1.75°Bx,总糖转移率90.1%,蛋白去除率67.9%,木质素去除率67.8%,透光率由75.7%提高到93.7%,脱色率80.6%。超滤透过液脱色效果显着,且较原液更澄清透亮。通过考察不同料液浓度和压力差下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的超滤膜通量变化,基于阻力叠加模型,建立了超滤膜通量模型,其平均偏差率低于1%,能很好地预测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通量。实验进行了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纯水透过通量、除盐及浓缩性能的比较研究,确定纳滤在分离浓缩效率和操作成本上均优于反渗透。通过探索料液浓度、操作温度、压力、膜进口料液流量等工艺参数对纳滤膜通量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低聚木糖稀溶液纳滤浓缩的最佳膜分离性能工艺条件为:温度42℃、膜进口料液流量1290L/h、操作压力0.85MPa,此条件下实际膜通量为33.20L.m-2·h-1,与响应面预测值33.79L·m-2·h-1基本相符,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在此条件下,浓缩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Bx的低聚木糖稀溶液,经23min可将其浓缩至7.64°Bx,浓度提高近4倍。通过考察不同料液浓度和压力差下低聚木糖稀溶液的纳滤膜通量变化,基于经典的膜分离模型,建立了纳滤膜通量模型,其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达0.9937,能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通过比较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得到超滤采用0.1%三聚磷酸钠与0.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清洗剂,清洗效果最好,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99.6%。纳滤采用0.2%HCl溶液,清洗效果最好,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97.9%。
二、木聚糖溶液超滤透过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聚糖溶液超滤透过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素的基本结构与应用 |
1.2.1 纤维素基本结构 |
1.2.2 纤维素的应用 |
1.3 木质素的基本结构性能与应用 |
1.3.1 木质素基本结构和性能 |
1.3.2 木质素的应用 |
1.4 木质素/纤维素薄膜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3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 |
2.3.2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保水值 |
2.3.3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热重性能 |
2.3.4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能 |
2.3.5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抗氧化性能 |
2.3.6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抗紫外颜色 |
2.3.7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 |
2.3.8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结晶度 |
2.3.9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
2.3.10 木聚糖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光学数字显微镜 |
2.4 本章小结 |
3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2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 |
3.2.3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 |
3.3.2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热重性能 |
3.3.3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 |
3.3.4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 |
3.3.5 氯化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2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3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声处理纤维素的透射电镜 |
4.3.2 超声处理纤维素的保水值 |
4.3.3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 |
4.3.4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 |
4.3.5 超声处理纤维素与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
4.3.6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热重性能 |
4.3.7 超声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吸水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氯化锌超声协同处理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 |
5.2.3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与XPS |
5.3.2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 |
5.3.3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耐折叠性能 |
5.3.4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 |
5.3.5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接触角 |
5.3.6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抗氧化性能 |
5.3.7 氯化锌超声协同增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碱预抽提蔗渣半纤维素及其对后续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纤维的三大组分 |
1.3 生物质精炼与传统制浆造纸厂相结合的意义 |
1.4 蔗渣的利用现状 |
1.5 半纤维素的预抽提研究进展 |
1.6 半纤维素提取方法 |
1.6.1 稀酸预处理 |
1.6.2 蒸汽爆破预处理法 |
1.6.3 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提取法 |
1.6.4 热水预抽提 |
1.6.5 碱预抽提 |
1.6.6 常温碱抽提半纤维素的机理 |
1.7 超滤浓缩在半纤维素提取中的应用 |
1.8 半纤维素的利用 |
1.8.1 半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
1.8.2 半纤维素在纸浆中的存在方式 |
1.8.3 半纤维素在造纸过程中的作用与应用 |
1.8.4 半纤维素综合利用的难点及对策 |
1.9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9.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9.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碱抽提蔗渣工艺条件的探究及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蔗渣碱预抽提半纤维素实验 |
2.2.4 碱抽提过程中蔗渣溶出率(质量变化)的测定 |
2.2.5 化学成分的测定 |
2.2.5.1 水分的测定 |
2.2.5.2 灰分的测定 |
2.2.5.3 综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2.2.5.4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2.2.5.5 木素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碱预提取条件对蔗渣溶出率的影响 |
2.3.2 碱预抽提对蔗渣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
2.3.2.1 不同碱浓度预抽提后蔗渣原料灰分含量 |
2.3.2.2 不同碱浓度预抽提对蔗渣原料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3.2.3 不同碱浓度预抽提对蔗渣原料综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3.2.4 不同碱浓度预抽提对蔗渣原料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3.2.5 木素含量随抽提碱浓的变化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预抽提对后续蒸煮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2.4 蒸煮工艺 |
3.2.5 实验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预抽提对蔗渣蒸煮的影响 |
3.3.2 碱预抽提对蔗渣碱法-AQ蒸煮浆化学组分的影响 |
3.3.3 浆料纤维素含量的对比 |
3.3.4 浆料半纤维素含量的对比 |
3.3.5 预抽提蔗渣碱法浆抄纸性能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蔗渣碱抽提半纤维素的超滤浓缩及分离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2.4 抽提液的超滤浓缩 |
4.2.5 有机物的测定 |
4.2.6 半纤维素分离 |
4.2.7 半纤维素的表征 |
4.2.7.1 糖组分分析 |
4.2.7.2 酸溶木素分析 |
4.2.7.3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抽提液分离和超滤浓缩 |
4.3.2 乙醇沉淀截留液中的半纤维素 |
4.3.3 分离半纤维素的组成分析 |
4.3.3.1 酸溶木素含量 |
4.3.3.2 半纤维素组成分析 |
4.3.3.3 半纤维素分子量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1 论文工作总结 |
2 本文的创新点 |
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龙竹低聚木糖的制备和结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林生物质的主要组分、结构及应用 |
1.3. 半纤维素的结构 |
1.3.1. 木聚糖的结构 |
1.3.2. 阿拉伯糖木聚糖的结构 |
1.3.3. 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结构 |
1.3.4. 葡萄糖醛酸木聚糖的结构 |
1.3.5. 木葡聚糖的结构 |
1.4.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4.1. 半纤维素材料 |
1.4.2. 半纤维素化学品 |
1.5. 低聚木糖 |
1.5.1. 半纤维制备低聚木糖 |
1.5.2.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 |
1.5.3. 低聚木糖的生理活性 |
1.6. 生物质脱氧 |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2. 龙竹自水解制备低聚木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 |
2.2.2. 自水解反应 |
2.2.3. 反应液体分析 |
2.2.4. 实验设计 |
2.2.5. 抗氧化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成分分析 |
2.3.2. 中心组合设计模型拟合 |
2.3.3. 低聚木糖制备的优化分析 |
2.3.4. 自水解过程中生成的单糖和糖降解产物 |
2.3.5. 低聚木糖的抗氧化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低聚木糖的凝胶色谱分离及结构解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 |
3.2.2. 自水解 |
3.2.3. 凝胶渗透分离 |
3.2.4. 低聚木糖的测定 |
3.2.5. 低聚木糖的电喷雾质谱检测 |
3.2.6. 核磁共振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成分分析 |
3.3.2. 寡糖的分离和测定 |
3.3.3. ESI-MS分析 |
3.3.4. NM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低聚木糖的膜分离及结构解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 |
4.2.2. 低聚木糖的制备 |
4.2.3. 超滤和纳滤 |
4.2.4. 低聚木糖的测定 |
4.2.5. 单糖的测定 |
4.2.6. 糖降解产物的测定 |
4.2.7. 样品的电喷雾质谱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料 |
4.3.2. 低聚木糖的膜分离 |
4.3.3. 膜分离样品的质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可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脱氧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计算方法 |
5.2.2. 实验设置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理论分析 |
5.3.2. 实验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膜技术分离纯化秸秆功能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聚木糖简介 |
1.2 低聚木糖生产与精制 |
1.2.1 低聚木糖的制备方法 |
1.2.2 秸秆功能糖的常规分离纯化方法 |
1.3 膜分离技术在秸秆功能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聚糖提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原料预处理 |
2.2.3 提取 |
2.2.4 分析与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玉米秸秆组分测定结果 |
2.3.2 不同预处理方法后玉米秸秆固形物回收率对比 |
2.3.3 不同预处理方法后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比 |
2.3.4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聚糖含量的影响 |
2.3.5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3.6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聚糖色值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对木聚糖脱盐效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提取液纳滤脱盐 |
3.2.3 分析与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滤膜纯水渗透特性的研究 |
3.3.2 三种膜的除盐效果 |
3.3.3 不同操作模式对木聚糖提取液脱盐过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滤分离纯化木聚糖提取液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纯化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超滤膜的初步筛选 |
4.3.2 不同超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 |
4.3.3 截留分子量大小对超滤结果的影响 |
4.3.4 操作压力对超滤过程的影响 |
4.3.5 超滤膜的后处理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技术结合活性炭分离纯化低聚木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活性炭预处理 |
5.2.3 膜技术结合活性炭精制低聚木糖 |
5.2.4 活性炭精制低聚木糖 |
5.2.5 分析与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活性炭的初步筛选 |
5.3.2 活性炭脱除木聚糖溶液色素的条件优化 |
5.3.3 膜技术结合活性炭在精制低聚木糖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附件 |
(5)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聚木糖简介 |
1.1.1 低聚木糖的来源 |
1.1.2 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 |
1.1.3 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 |
1.1.4 低聚木糖的应用 |
1.2 低聚木糖的制备 |
1.2.1 木聚糖的制备方法 |
1.2.2 低聚木糖的制备方法 |
1.3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 |
1.3.1 活性炭脱色 |
1.3.2 化学脱色 |
1.3.3 树脂分离 |
1.3.4 膜分离 |
1.3.5 凝胶过滤层析 |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低聚木糖的进行组成分析 |
1.4.1 色谱柱 |
1.4.2 检测器 |
1.5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木糖标准曲线 |
2.2.2 超声波提取木聚糖 |
2.2.3 微波提取木聚糖 |
2.2.4 低聚木糖酶解液的制备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低聚木糖酶解液的脱色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活性炭脱色、化学脱色、树脂脱色的比较 |
3.2.2 树脂的筛选 |
3.2.3 D392型树脂静态脱色 |
3.2.4 D392型树脂动态脱色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超滤对电导率的影响 |
4.2.2 超滤对色值的影响 |
4.2.3 超滤对低聚木糖的影响 |
4.2.4 SephadexG-2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 |
4.2.5 低聚木糖的组成分析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添加剂对聚乙烯醇/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纤维素膜的研究进展 |
1.2.1 半纤维素的结构与分类 |
1.2.2 半纤维素膜 |
1.3 聚乙烯醇 (PVA) |
1.3.1 PVA 的结构与性质 |
1.3.2 PVA 改性膜及应用 |
1.4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聚糖柠檬酸酯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木聚糖柠檬酸酯的制备 |
2.2.4 木聚糖柠檬酸酯各项指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柠檬酸与木聚糖的反应机理 |
2.3.2 催化剂催化木聚糖与柠檬酸反应的产率、羧基含量与酯化度 |
2.3.3 无催化剂时木聚糖与柠檬酸反应的产率、羧基含量与酯化度 |
2.3.4 木聚糖和木聚糖柠檬酸酯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柠檬酸对 PVA/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3.2.4 PVA/木聚糖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测定 |
3.2.5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结构表征 |
3.2.6 PVA/木聚糖复合膜降解性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物理性能 |
3.3.2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电镜 |
3.3.3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降解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尿素、甘油对 PVA/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4.2.4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结构表征 |
4.2.5 PVA/木聚糖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测定 |
4.2.6 复合膜降解性测定 |
4.2.7 复合膜包装葡萄的保鲜效果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电镜 |
4.3.2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物理性能 |
4.3.3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降解性 |
4.3.4 复合膜包装葡萄的保鲜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氧化钛对 PVA/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TiO_2增强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5.2.4 PVA/木聚糖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测定 |
5.2.5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结构表征 |
5.2.6 PVA/木聚糖复合膜降解性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机械性能 |
5.3.2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溶解度、溶胀率和水蒸汽透过率 |
5.3.3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接触角 |
5.3.4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电子扫描电镜 |
5.3.5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热分析 |
5.3.6 PVA/木聚糖复合膜的 XRD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及部分关键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亚侧耳的研究进展 |
1.2 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
1.3 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 |
1.4 酶的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
1.5 食用菌的营养生理学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利用及结构表征研究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侧耳子实体中木聚糖酶、漆酶、核糖核酸酶的纯化及生化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氨基酸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亚侧耳不同栽培时期培养料中木质素的GPC图谱 |
附录3 寡聚木糖和木聚糖降解产物的HPAEC-PAD结果 |
作者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参与完成专利 |
(8)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聚木糖的概述 |
1.1.1 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 |
1.1.2 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 |
1.1.3 低聚木糖的用途 |
1.2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 |
1.2.1 低聚木糖的脱色 |
1.2.2 低聚木糖的脱盐 |
1.2.3 杂质蛋白的分离 |
1.2.4 酸性低聚木糖的脱除 |
1.2.5 低聚木糖的分离 |
1.3 低聚木糖的活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棉籽壳低聚木糖液脱色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酸析 |
2.2.2 活性炭脱色 |
2.2.3 D290 树脂脱色 |
2.2.4 不同脱色方法的组合试验 |
2.2.5 三种脱色方法及脱色组合的比较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2.2 总糖的测定 |
3.2.3 还原糖的测定 |
3.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5 膜通量的计算 |
3.2.6 超滤 |
3.2.7 低聚木糖小分子的脱除 |
3.2.8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 |
3.2.9 棉籽壳低聚木糖的紫外光谱分析 |
3.2.10 低聚木糖的组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超滤 |
3.3.2 透析 |
3.3.3 SephadexG-15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 |
3.3.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3.3.5 纯化后低聚木糖的组分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棉籽壳低聚木糖活性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2 低聚木糖生理功能的体外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附件 |
(9)低聚木糖的超滤纯化生产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 |
2.1.1 料液浓度对低聚木糖纯化的影响 |
2.1.2 操作压力对低聚木糖纯化的影响 |
2.1.3 操作温度对低聚木糖纯化的影响 |
2.1.4 pH值对低聚木糖纯化的影响 |
2.2 Box-Behnken模型优化工艺参数 |
2.2.1 低聚木糖超滤纯化模型的建立 |
2.2.2 最佳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3 结论 |
(10)农作物秸秆低聚木糖膜分离纯化和浓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聚木糖研究概况 |
1.1.1 低聚木糖的组成、分子结构及应用 |
1.1.2 低聚木糖的制备、分离纯化及浓缩方法 |
1.2 膜分离技术在低聚木糖分离纯化和浓缩中的应用 |
1.2.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2.2 超滤在低聚木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2.3 纳滤在低聚木糖浓缩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膜分离装置示意图 |
2.2 主要测定方法 |
2.2.1 料液主要成分的测定 |
2.2.2 料液的性质表征 |
第三章 超滤分离纯化秸秆酶解液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滤膜过滤工艺的研究 |
3.2.1 超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2 膜清洗与膜通量恢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秸秆木聚糖酶酶解液主要成分分析 |
3.3.2 超滤膜及膜组件的选择 |
3.3.3 超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4 最优化设计 |
3.3.5 膜清洗与膜通量恢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秸秆酶解液超滤过程的控制 |
4.3 超滤膜污染机理分析 |
4.3.1 超滤分离机理 |
4.3.2 超滤膜污染机理 |
4.4 超滤膜通量模型 |
4.4.1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建立 |
4.4.2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假设 |
4.4.3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求解 |
4.4.4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检验及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分离浓缩秸秆低聚木糖液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膜分离浓缩工艺的研究 |
5.2.1 纳滤和反渗透浓缩法的选择 |
5.2.2 纳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
5.2.3 膜清洗与膜通量恢复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滤和反渗透浓缩法的选择 |
5.3.2 纳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
5.3.3 最优化设计 |
5.3.4 膜清洗与膜通量恢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滤膜通量模型的建立 |
6.1 引言 |
6.2 低聚木糖稀溶液纳滤过程的控制 |
6.3 纳滤分离机理与模型 |
6.3.1 纳滤分离机理 |
6.3.2 纳滤分离模型 |
6.4 纳滤膜通量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木聚糖溶液超滤透过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亮先.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碱预抽提蔗渣半纤维素及其对后续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李亚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龙竹低聚木糖的制备和结构解析[D]. 肖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4]膜技术分离纯化秸秆功能糖的研究[D]. 李京.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5]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D]. 支佳佳.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6]添加剂对聚乙烯醇/木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D]. 王帅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亚侧耳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及部分关键酶的研究[D]. 张瑞.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1)
- [8]棉籽壳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初步研究[D]. 王萌. 石河子大学, 2014(04)
- [9]低聚木糖的超滤纯化生产工艺优化[J]. 章茹,曹济,刘辉,冯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05)
- [10]农作物秸秆低聚木糖膜分离纯化和浓缩的研究[D]. 刘辉. 南昌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