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北双湖查桑地区中泥盆统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孙倩[1](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李学仁[2](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吴浩[3](2016)在《青藏高原羌塘中部375-200 Ma多期次岩浆作用 ——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俯冲闭合的制约》文中提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横亘于青藏高原羌塘腹地,是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俯冲闭合的残迹,并以此构成了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在青藏高原的界线。受洋盆俯冲闭合的影响,在羌塘中部形成了近平行于缝合带延伸的带状火山岩浆弧。本文选择羌塘中部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合已报道的数据资料,探讨羌塘中部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探索多期次岩浆作用与洋盆演化之间的联系,反演大洋演化史,最终建立羌塘中部构造演化模型。本次对羌塘中部日湾茶卡地区的岩浆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研究,其中早石炭世玄武岩和安山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57.7±1.9 Ma和358.5±2.0Ma;中三叠世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230.1±1.9 Ma和236.3±0.9 Ma;晚三叠世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223.9±1.3 Ma、其中继承锆石U-Pb年龄为364.7±1.9Ma,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为222.3±1.2 Ma。结合前人所报道的大量岩浆岩年代学资料,羌塘中部火山岩浆弧的形成时间横跨晚泥盆世至晚三叠世(约375-200Ma),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时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约375-345 Ma)、早二叠世(约272 Ma)、中三叠世(约245-226 Ma)、晚三叠世(约225-200 Ma)。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岩主要出露在日湾茶卡、拉雄错和果干加年山等地区,根据岩石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该期岩浆岩划分为普通钙碱性火山岩与埃达克质斜长花岗岩两类。其中普通钙碱性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流纹岩等一系列基性-酸性钙碱性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明显的Nb、Ta、Ti的亏损,具有典型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认为:玄武岩是受俯冲流体改造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安山岩显示两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不同的岩石成因,既有同期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又有受俯冲物质改造的地幔楔直接部分熔融的产物;酸性英安岩与流纹岩是同期玄武质岩浆经历广泛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同期的埃达克质斜长花岗岩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本文认为羌塘中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是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初始北向俯冲引发的火山岩浆弧。随着岩浆弧以北红脊山地区同期SSZ型蛇绿岩的发现,表明洋壳的北向俯冲同时引发了红脊山弧后洋盆的打开。早二叠世岩浆岩在羌塘中部仅出露于红脊山地区,红脊山花岗岩侵位于近同期的早二叠世SSZ型蛇绿岩之中,并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判别研究认为红脊山埃达克质花岗岩是俯冲洋壳熔融的产物。结合羌塘东部玉树地区早二叠世镁铁质岩浆岩的发现,本文认为羌北-昌都板块上早二叠世岩浆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是南侧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脊北向俯冲,而洋脊俯冲所导致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同时引发了红脊山弧后洋盆进一步扩张。中三叠世岩浆岩出露于羌塘中部的托和平错、日湾茶卡、嘎措以及雁石坪等地区,岩石组合以基性的辉绿岩、玄武岩和酸性的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其中雁石坪玄武岩可以划分为普通大陆玄武岩与富Nb大陆玄武岩两类,研究表明普通大陆玄武岩是软流圈地幔熔体混染地幔楔的产物,而富Nb大陆玄武岩是软流圈地幔熔体混染地壳的产物。日湾茶卡花岗闪长斑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是羌南-保山板块古老火成岩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花岗闪长斑岩的野外产状,结合区域上高压变质岩、地层沉积环境的研究,本文认为中三叠世岩浆作用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大陆碰撞与俯冲背景,而中三叠世深部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应该是陆陆碰撞后俯冲前缘洋壳板片发生回转所造成的。晚三叠世岩浆岩在羌塘中部广泛出露于缝合带的两侧,岩石组合以基性玄武岩和大规模出露的酸性岩浆岩为主,安山岩较少。根据晚三叠世岩浆岩的岩石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将该期岩浆岩划分为普通钙碱性火山岩(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普通钙碱性侵入岩、埃达克质岩浆岩和日湾茶卡安山岩几类分别进行岩石成因讨论。通过详细的岩石成因判别,钙碱性玄武岩是软流圈地幔熔体混染地壳物质的产物;钙碱性英安岩/流纹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是羌北-昌都板块古老火成岩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普通钙碱性侵入岩按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高分异S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两类,其中高分异S型花岗岩是羌南-保山板块古老的泥质岩地壳重融并经历广泛结晶分异的产物,而I型花岗岩是羌南-保山板块古老的火成岩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埃达克质岩浆岩具有两种不同的岩浆源区,既有俯冲洋壳熔融的产物,又有增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而日湾茶卡安山岩是羌南-保山板块古老下地壳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同时混染晚泥盆世新生地壳的产物。结合羌塘中部同时期大规模深部高压变质岩系的折返作用,本文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处于俯冲板片断离后的区域伸展环境,多样的岩浆作用是上涌的软流圈地幔诱导板片断离区复杂的岩浆源区物质熔融的产物。在远离龙木错-双湖-澜沧江主缝合带约70km的羌南-保山板块内部的日湾茶卡地区,识别出一条具有混杂带特征的地层岩石组合,对比研究发现日湾茶卡混杂带具有主缝合带混杂岩和羌北-昌都板块地层岩石的亲缘性,是晚三叠世从羌北-昌都板块南缘―逃逸‖出来的地质体。本文研究认为红脊山洋盆扩张后从羌北-昌都板块南缘分离的微陆块体在早三叠世前再次拼贴到羌北-昌都板块南缘,在晚三叠世羌南-保山板块折返后撤的过程中,羌北-昌都板块前缘沿红脊山混杂带再次拆离,折返后撤的羌南-保山板块携带上覆的日湾茶卡混杂带后撤,最终就位于羌南-保山板块之上,形成了现今羌塘中部的构造格局。通过系统研究工作,本文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岩浆爆发、高压变质岩系折返和日湾茶卡混杂带就位)是深部板片断离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羌塘中部可以作为研究板片断离在地表作用过程的理想窗口。根据羌塘中部多期次岩浆作用的研究,结合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地层学和古地磁的资料,本文建立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初始俯冲、早二叠世洋脊俯冲、中三叠世大陆碰撞与大陆俯冲、晚三叠世板片断离与俯冲大陆折返抬升的连续演化模型。
范建军[4](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吴彦旺[5](2013)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文中研究表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界限,缝合带中西段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直接记录大洋演化的蛇绿混杂岩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有关该缝合带代表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以及是否构成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界限等关键地质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争论,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作为研究区,选择研究区出露较好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蛇绿混杂岩各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SHRIMP/LA-ICP-MS/CAMEC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上相关的研究资料,探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属性及其东南延伸,最终建立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演化历史模型。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单元齐全,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岩石到上部熔岩均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堆晶辉长岩、堆晶辉石岩和堆晶斜长岩等)、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等。2件堆晶辉长岩和2件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4.9±4Ma,517.1±3.8Ma,491.6±1.5Ma,497.2±4.8Ma。变质橄榄岩属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单元,其为亏损原始地幔7%~20%部分熔融的残留,形成于MOR大地构造环境,但与俯冲带内镁铁质岩石熔体进行了熔/岩反应,受到了俯冲作用影响。堆晶岩主体为镁铁质堆晶岩,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花岗岩是堆晶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单元齐全,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玄武岩以及硅质岩。2件堆晶辉长岩年龄为459.8±7.7Ma、453.2±6.1Ma,属于晚奥陶世,2件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40.5±1.6Ma,441.6±3.4Ma,属于早志留世。奥陶纪-志留纪蛇绿岩混杂岩中堆晶岩主要具有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67.2±3.3Ma,属于晚泥盆世。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形成于亏损性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在后期运移和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出露单元有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1件斜长花岗岩和1件堆晶辉长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8.0±12Ma,354.8±2.4Ma,确定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炭纪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存在N-MORB、OIB和SSZ型三种类型。辉长岩形成于亏损型洋中脊和岛弧型两种大地构造环境。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中含水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的产物。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广泛,出露单元有堆晶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2件辉长岩和1件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74.7±3.9Ma,272.9±1.8Ma,279.8±3.6Ma,属于早二叠世。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亏损型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且在运移过程中或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存在从早寒武世到早二叠世连续的洋壳残片,综合对比藏东和三江地区地质资料,本文认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在双湖以东可能经过巴青县北-雀莫错-格拉丹东南侧直达昌都,在滇西三江地区应该与昌宁-孟连带相接,向南经南垒河、泰国北部芳地区、清迈、清莱至马来西亚本通-劳务一线。泥盆纪之后缝合带西段龙木错-双湖段与藏东,三江的北澜沧江-昌宁-孟连-清迈-清莱-本通-劳务一带经历了近乎相同的演化历史。本文首次提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代表的古大洋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其为冈瓦纳大陆北界,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1、至少从早寒武世开始大洋进入了威尔逊旋回中的初始演化阶段,类似于现今的红海阶段;2、志留纪-早石炭世大洋处于成熟大洋的演化阶段,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大西洋型演化阶段;3、在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大洋处于消减衰退的太平洋型演化阶段,俯冲方向由南向北,同时,在该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巨型地幔柱的存在,加速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俯冲;4、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洋处于残余洋盆地中海型演化阶段;中-晚三叠世大洋处于碰撞造山消亡阶段,并且东西具有近于同时的闭合和隆升过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后南北羌塘地块接受了统一的沉积。
宋春彦[6](2012)在《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青藏高原中北部;其北侧边界为金沙江缝合带,南侧边界为班公-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是在特提斯地质背景下经历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多期旋回演化历史的复合沉积盆地。羌塘中生代盆地发育于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关键时期,并伴随着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而演化。因此,羌塘中生代盆地对于认识古特提斯洋向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羌塘中生代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海相中生代盆地,其油气资源前景非常巨大,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基于其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作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方法为主,岩石学和同位素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具体应用沉积体系、沉积相等研究手段对羌塘发育的中生代地层进行系统对比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并恢复中生代八个主要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最后在古地磁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讨论了盆地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羌塘晚三叠世古风化壳作为盆地转换的标志。古风化壳之下藏夏河组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北部为发育于可可西里碰撞造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同碰撞花岗岩可能为其主要物源。古风化壳之上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盆地性质已经转为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显示羌塘中北部裂陷活动开始于-220Ma(即诺利晚期),主裂陷期为220-205Ma;南羌塘坳陷的裂陷活动可能开始于诺利早期,结束于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期间,羌塘盆地由裂陷盆地逐渐过渡为坳陷盆地。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萎缩时限为-147-128Ma,盆地的关闭可能发生于86-87Ma。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可归纳为2大的演化个阶段,即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卡尼期前陆盆地阶段和晚三叠世诺利期-早白垩世裂陷-坳陷阶段,后者又可细分为羌南裂陷阶段、羌北裂陷阶段、整体坳陷阶段、萎缩与关闭阶段。沉积学研究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主要发育六个沉积充填系列,分别为裂陷前时期为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同裂陷期主体表现为冲洪积相沉积充填;坳陷早期以大面积发育滨岸相沉积为特征;主坳陷期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和一次海退沉积,并分别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滨岸-潮坪相沉积为主;盆地萎缩期盆地内主要发育以粗碎屑岩、蒸发岩为主的三角洲相-泻湖相沉积。盆地早期粗碎屑岩为油气提供了很好的储集空间,中期碳酸盐岩、泥岩为良好的烃源岩,晚期膏盐岩、油页岩又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因此,整个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充填构成了一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
祁江豪,郭兴伟,温珍河,郑求根,冯岩,伊飞[7](2011)在《羌塘盆地基底地层及大地构造性质》文中认为根据不同学者在盆地基底地层中所得出的锆石同位素测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前人对羌塘地区大地构造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出露的变质岩基底可能经历过泛非时期构造热事件的作用,羌塘块体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南部冈瓦纳大陆的影响,这对于了解本地区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对古特提斯缝合带的研究有所帮助。
焦扬[8](2011)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全面收集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数据,重新厘定青藏高原泥盆纪地层系统、建立大地构造相分类体系,强调采用将大地构造相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沉积学、构造学、地层学、古地磁学等多种手段,以板块构造运动、多岛弧盆系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泥盆纪的地层、岩相组合和大地构造背景,重塑这一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格局,造山带、多岛弧盆地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沉积古地理面貌等,全面恢复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编绘了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此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为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泥盆纪大地构造单元系统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合计划分为12个大相,22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2、将青藏高原泥盆纪研究区构造背景概括为一个主大洋和大洋南北两边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主洋域为原古特提斯大洋,泥盆纪已发生俯冲消减作用。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结束之后,北侧的大部分地区已转为陆地,其南界为昆仑活动陆缘弧。南侧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泥盆纪尚未打开,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地块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以陆表海沉积为主的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
朱同兴,张启跃,冯心涛,董瀚,于远山,李鸿睿[9](2010)在《西藏羌塘中部才多茶卡蓝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才多茶卡地区晚三叠世蓝闪石片岩及蓝闪石矿物的新发现及地质意义。通过对才多茶卡构造混杂岩地质剖面的实测,在剖面第6层灰绿色变基性火山岩(绿片岩)中新发现以产蓝闪石类矿物为特征的中—高压变质岩系——蓝闪石片岩。对蓝闪石片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室内研究。从蓝闪石片岩中挑选出蓝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蓝闪石单矿物的坪年龄值为209±4Ma,等时线年龄值为216±4Ma,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这与区域上羌塘中部发育的红脊山—双湖蓝闪石片岩的中—高压变质事件相吻合。由于蓝闪石类矿物的产出具有特殊的构造机制和地质意义,因此双湖以东的才多茶卡地区蓝闪石片岩的新发现及蓝闪石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青藏高原腹地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同位素年代学信息,同时也为解决羌塘地区"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是否向东延伸"等重大基础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研究资料表明,羌塘中部自西向东从冈玛错、红脊山、绒马,经嘎尔错到才多茶卡地区,沿构造线方向断续分布的长达600km的含蓝闪石片岩的中—高压变质岩系,都是龙木错-双湖构造混杂岩带印支期构造活动事件的产物。
李才,翟刚毅,王立全,尹福光,毛晓长[10](2009)在《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文中提出200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羌塘地区部署了30多个1∶25万图幅和少量1∶5万图幅的地质填图工作,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不断开展,获得了大量重要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在古生界广泛分布的羌塘中部取得了基底组成、时代和性质方面的重大进展;冈瓦纳和扬子大陆边缘古生代沉积建造、地层序列和古生物区系研究更加深入,地层格架的建立臻于完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蛇绿岩的研究更是令人鼓舞,不但识别出了二叠纪蛇绿岩,早古生代完整蛇绿岩的发现和精确的定年研究还使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至少上溯到奥陶纪;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已控制的长度达到500km,榴辉岩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内容,根据高压变质矿物学和变质作用的研究已经可以建立羌塘中部板块碰撞过程模型;岩浆岩与岩浆作用研究取得的成果揭示,羌塘中部自奥陶纪以来发生了多期重大的岩浆事件;构造运动分期的研究对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界线的确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把青藏高原喻为打开地球奥秘的金钥匙,那么把羌塘喻为打开青藏高原地学奥秘的钥匙是恰当的。
二、藏北双湖查桑地区中泥盆统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北双湖查桑地区中泥盆统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架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
2.3 岩相古地理 |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
3.2.5 羌塘盆地东部 |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类型 |
4.2 产状及岩相 |
4.2.1 产状分类 |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
4.3 底砾岩 |
4.4 火山岩 |
4.4.1 岩相学特征 |
4.4.2 主微量元素 |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
4.5 沉积岩 |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
4.6.1 岩相学特征 |
4.6.2 主微量元素 |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
5.2 火山喷发旋回 |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
5.3.1 沉积序列描述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
5.4 小结 |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
6.1.1 源区特征 |
6.1.2 构造背景 |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375-200 Ma多期次岩浆作用 ——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俯冲闭合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方案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和主要研究进展 |
1.3.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和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系统 |
2.2 蛇绿岩 |
2.3 岩浆事件 |
2.3.1 早古生代岩浆作用 |
2.3.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作用 |
2.3.3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基性岩浆作用 |
2.3.4 早二叠世岩浆作用 |
2.3.5 中三叠世岩浆作用 |
2.3.6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 |
2.4 高压变质带 |
2.5 构造运动 |
第3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作用 |
3.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
3.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3.2.1 测试方法 |
3.2.2 测试结果 |
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3.4.1 普通钙碱性火山岩 |
3.4.2 埃达克质侵入岩 |
3.4.3 小结 |
第4章 早二叠世岩浆作用 |
4.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
4.2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第5章 中三叠世岩浆作用 |
5.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
5.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5.3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5.3.1 雁石坪玄武岩 |
5.3.2 日湾茶卡花岗闪长斑岩 |
第6章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 |
6.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
6.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6.3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6.3.1 普通钙碱性岩浆岩 |
6.3.2 埃达克质岩浆岩 |
6.3.3 日湾茶卡安山岩 |
6.3.4 小结 |
第7章 羌塘中部构造-岩浆演化 |
7.1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作用 |
7.2 早二叠世岩浆作用 |
7.3 中三叠世岩浆作用 |
7.4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 |
7.4.1 构造背景 |
7.4.2 板片断离 |
7.4.3 对日湾茶卡混杂带就位机制的指示 |
7.4.4 研究意义及运用 |
7.5 羌塘中部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
第8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
2.2 羌塘板块 |
2.3 冈底斯板块 |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
3.1 仲岗洋岛 |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
3.2 塔仁本洋岛 |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
4.1 康穷蛇绿岩 |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
4.2 洞错蛇绿岩 |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1.2.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蛇绿混杂岩带 |
2.3 地层 |
2.3.1 羌北地层区 |
2.3.2 羌南地层区 |
2.4 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锆石 U-Pb 定年及其微量元素和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4.3.1 堆晶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4.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4.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4.5 小结 |
第5章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石学特征 |
5.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5.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2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3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4 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5.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5.5 小结 |
第6章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6.1 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6.2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6.3 地球化学特征 |
6.3.1 辉长岩墙地球化学 |
6.3.2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7.1 野外地质特征 |
7.2 岩石学特征 |
7.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7.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4 地球化学特征 |
7.4.1 玄武岩地球化学 |
7.4.2 辉长岩地球化学 |
7.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7.5 小结 |
第8章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8.1 野外地质特征 |
8.2 岩石学特征 |
8.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8.3.1 测年样品基本特征 |
8.3.2 辉长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3.3 玄武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4 地球化学特征 |
8.4.1 基性岩地球化学 |
8.4.2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特提斯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1 特提斯 |
9.1.1 特提斯概念 |
9.1.2 特提斯演化历史 |
9.2 冈瓦纳大陆北缘 |
9.2.1 基底研究概况 |
9.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南北沉积建造、生物组合特点 |
9.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3.1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9.3.2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9.3.3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9.3.4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9.3.5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5 小结 |
第10章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东/南延伸 |
10.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2.1 初始洋壳形成阶段(红海阶段)-早寒武世 |
10.2.2 成熟洋壳形成阶段(大西洋阶段)-志留纪-早石炭世 |
10.2.3 大洋消减衰退阶段(太平洋阶段)-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 |
10.2.4 残余洋盆阶段(地中海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
10.2.5 碰撞造山消亡阶段(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 |
10.3 小结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羌塘盆地的地层划分及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盆地开启及其性质 |
第一节 盆地开启前的地质特征 |
第二节 古风化壳与盆地性质转换 |
第三节 盆地开启及其年代 |
第四节 盆地开启时间的年代学约束 |
第五节 早期盆地性质的岩石学证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
第一节 裂陷前沉积充填序列 |
第二节 同裂陷期冲洪积相序列 |
第三节 坳陷早期移地滨岸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四节 主坳陷期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充填序列 |
第五节 坳陷中期滨岸-潮坪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六节 萎缩期海湾-三角洲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七节 盆地岩相古地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盆地关闭及盆地演化模式 |
第一节 盆地萎缩时期的地层 |
第二节 盆地萎缩期RE-OS同位素年龄制约 |
第三节 盆地关闭时限及过程的热年代学约束 |
第四节 盆地的演化过程与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气地质意义 |
第一节 沉积相与生储盖油气地质条件 |
第二节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论文 |
(8)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指导思想、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3.1 指导思想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课题创新及存在问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3 大地构造相及分类体系 |
2.3.1 大地构造相 |
2.3.2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
2.4 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
2.4.1 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 |
2.4.2 泛华夏晚古生代大陆羌塘-三江地区 |
2.4.3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2.5 地层分区及地层年代格架 |
2.6 沉积相划分及标准 |
2.7 岩浆岩相 |
3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
3.1.1 祁连陆内盆地相(Ⅰ_2) |
3.1.2 祁连南缘陆缘裂谷盆地相(Ⅰ_3) |
3.1.3 柴达木地块相(Ⅰ_4) |
3.2 昆仑弧系大相(Ⅲ) |
3.2.1 西昆仑陆缘弧相 |
3.2.2 东昆仑陆缘弧相(Ⅲ_2) |
4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4.1 构造特征 |
4.2 岩相特征 |
4.3 古地理特征 |
5 钱塘江-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大相 |
5.1.1 构造特征 |
5.1.2 岩相特征 |
5.1.3 古地理特征 |
5.2 金沙江-哀牢山(初始)洋盆大相(Ⅶ) |
5.2.1 构造特征 |
5.2.2 岩相特征 |
5.2.3 古地理特征 |
5.3 昌都-兰坪地块大相(Ⅷ) |
5.3.1 构造特征 |
5.3.2 岩相特征 |
5.3.3 古地理特征 |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初始)洋盆大相(Ⅸ) |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大相(Ⅹ) |
5.5.1 塔什库尔干-甜水海被动边缘盆地相(Ⅹ_1) |
5.5.2 北羌塘地块相(Ⅹ_2) |
6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6.1 双湖-托和平错-扎多岗日洋壳相(Ⅺ_1) |
6.1.1 构造特征 |
6.1.2 岩相特征 |
6.1.3 古地理特征 |
6.2 南羌塘西部陆壳残片相(Ⅺ_2) |
6.3 保山陆壳残片相(Ⅺ_3) |
6.3.1 构造特征 |
6.3.2 岩相特征 |
6.3.3 古地理特征 |
6.4 左贡陆壳残片相 |
6.5 班公湖-怒江洋壳相 |
7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7.1 喜马拉雅滨浅海碎屑岩相 |
7.1.1 构造特征 |
7.1.2 岩相特征 |
7.1.3 古地理特征 |
7.2 冈底斯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 |
7.2.1 构造特征 |
7.2.2 岩相特征 |
7.2.3 古地理特征 |
7.3 聂荣地块 |
8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8.1 塔里木、敦煌和阿拉善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8.1.1 塔里木-敦煌-陆块(Ⅱ) |
8.1.2 阿拉善陆块(Ⅰ_1) |
8.2 扬子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
8.2.1 上扬子陆块(Ⅴ_1) |
8.2.2 诺尔盖-阿坝地块(Ⅴ_2) |
8.3 印度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
9 泥盆纪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西藏羌塘中部才多茶卡蓝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蓝闪石片岩岩石学及蓝闪石矿物学特征 |
3 样品特征和实验方法 |
3.1 样品特征 |
3.2 实验方法 |
4 分析测试结果 |
5 讨论及地质意义 |
四、藏北双湖查桑地区中泥盆统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375-200 Ma多期次岩浆作用 ——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俯冲闭合的制约[D]. 吴浩. 吉林大学, 2016(08)
- [4]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5]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D]. 吴彦旺. 吉林大学, 2013(08)
- [6]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D]. 宋春彦.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7]羌塘盆地基底地层及大地构造性质[J]. 祁江豪,郭兴伟,温珍河,郑求根,冯岩,伊飞. 海洋地质前沿, 2011(09)
- [8]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焦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9]西藏羌塘中部才多茶卡蓝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J]. 朱同兴,张启跃,冯心涛,董瀚,于远山,李鸿睿. 地质学报, 2010(10)
- [10]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J]. 李才,翟刚毅,王立全,尹福光,毛晓长. 地质通报,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