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耳前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一、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21)在《耳大神经联合枕小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耳大神经联合枕小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为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提供切实有效、简单可行的镇痛方案。方法:本试验选择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年龄1~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耳大神经阻滞组(A组,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阻滞,0.25%罗哌卡因2ml;超声引导下枕小神经阻滞,0.9%生理盐水2ml)与耳大神经联合枕小神经阻滞组(B组,超声引导下行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阻滞,0.25%罗哌卡因各2ml)。记录患儿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即刻(T1)、30min(T2)、1 h(T3)、2 h(T4)、4 h(T5)、6 h(T6)、8 h(T7)的FLACC评分及Comfort评分;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需求比例;分别在切皮前(T0)、切皮后6h(T8)、切皮后24 h(T9)采集静脉血并测定血清P物质、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食欲素A(Orexin-A)浓度。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身高、手术及麻醉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需求比例B组明显少于A组(P<0.01);与A组相比,B组T2-T7时间点FLACC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Comfort评分T2-T4、T6、T7评分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切皮后6h(T8)及24h(T9)P物质浓度降低(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及穿刺部位血肿。结论:超声引导下耳大神经0.25%罗哌卡因2ml联合枕小神经0.25%罗哌卡因2ml阻滞用于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刘羽萍[2](2020)在《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三针牵正法对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6例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急性期两组治疗均采用普通针刺+TDP照射,治疗至发病第7天。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TDP照射治疗,试验组采用三针牵正法治疗(每疗程中三针牵正法隔日1次,共3次,其余2次治疗同同期对照组),此期两组均治疗5个疗程(5日为1疗程,每日1次,疗程间间隔2天)。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测及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的评估。结果:1、基线比较:最终纳入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63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例基线齐,具有可比性。2、疗效结果:(1)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83.87%,试验组显愈率为71.88%、对照组显愈率48.38%,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表面肌电图(sEMG)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额肌群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颊肌群、口轮匝肌群比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均较治疗前高(P<0.01)。(3)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H-B分级量表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分级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1)。(4)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总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总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5)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各评分项目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鼻唇沟项目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示齿项目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除鼻唇沟、示齿项目外,其余各项目试验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三针牵正法对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的面肌运动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三针牵正法对颊肌群、口轮匝肌群及示齿动作的改善更为明显。

樊晓萌[3](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曾友强[4](2020)在《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对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悬灸结合针刺作为对照,客观评价隔姜灸结合针刺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提供更为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方法:严格按照本研究拟定的病例纳入标准,病例选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严格按照伦理学要求,患者知情同意,共选择60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遵循随机对照原则,使用简单随机法,分组成治疗组(隔姜灸结合针刺)和对照组(悬灸结合针刺),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穴位:阳白、太阳、攒竹、颧髎、牵正、迎香、地仓、颊车、夹承浆、翳风、中渚(均为患侧)、合谷(对侧)。采用经穴透刺深刺,且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出针后行隔姜灸,取穴:阳白、太阳、攒竹、颧髎、牵正、迎香、地仓、颊车、夹承浆(均为患侧);对照组同治疗组的针刺选穴和操作,出针后行悬灸,悬灸选穴和隔姜灸选穴一致。分别于每周一、三、五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3次/疗程,治疗共持续8周,即8疗程。对患者的评估在第一次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方式选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H-B评级)以及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量表,以此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对比。数据采集整理结束后,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侧部位、H-B评级、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量表平均积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2.治疗组口角下垂症状的改善时间为(10.93±4.13)d,对照组口角下垂症状的改善时间为(17.43±3.80)d。治疗组额纹消失时间为(8.77±1.74)d,对照组额纹消失时间为(18.20±1.79)d,治疗组眼闭不全症状得到改善的时间为(4.97±1.71)d,对照组眼闭不全得到改善的时间为(11.07±2.03)d。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额纹、眼闭不全的症状改善时间经过统计学比较存在差异(P<0.05)。3.治疗前,对照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平均为19.60±16.22,治疗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平均为21.67±18.23,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平均为28.33±14.02,治疗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平均为35.25±9.3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计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B量表积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7.3%,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1.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及悬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均有效。2.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悬灸结合针刺。

刘彦麟[5](2019)在《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该方法是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且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为滞提针刺法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均来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取患侧阳白、太阳、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牵正,配以足三里、气海进行治疗,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刺入以得气为度。治疗组采用滞针提拉患侧四白、阳白穴,余穴位均选用常规针刺同对照组。每次治疗40min,治疗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通过收集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H-B)、电生理检查(面神经电图中对比治疗前后颞支、颧支、颊支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的有效数据分析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1.H-B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患者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降低H-B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2.肌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颞支(额肌)波幅(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有显着性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更接近健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颞支(额肌)潜伏期(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着性意义,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潜伏期数值降低更明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颧支(眼轮匝肌)波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1)有极显着性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升高明显;治疗前面神经颧支(眼轮匝肌)潜伏期数值显示,治疗前(P>0.05)组间可比,治疗后(P<0.05)有显着性意义,说明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数值更接近健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颊支(口轮匝肌)波幅(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波幅相差不大;两组患者面神经颊支(口轮匝肌)潜伏期比较,治疗前(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数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3.预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面肌痉挛及倒错的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15.78%,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面肌痉挛及倒错发生率12.00%,对照组31.58%,两组患者均有后遗症的发生,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1.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缩短患侧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潜伏期,提高患侧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波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2.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稳定,后遗症的发生率小于常规针刺组。

塔缇娜(KAMCHEDALOVA TATIANA)[6](2019)在《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参加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均为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的门诊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面部穴位选取攒竹、翳风等穴位,快速进针,深度为0.3-0.8寸。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疗法治疗,即在对照组选穴基础上加用头针选穴“百会透曲鬓”,同时面部穴位针刺深度为0.1-0.2寸。其余针刺选穴和刺法相同,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21天、28天的面神经改善情况,并以次作为面部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标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评定结果,观察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7天后治疗组有效20例(66.7%),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有效12例(40%),无效18例(60%),总有效率为40%。(2)14天后治疗组痊愈率3.3%,显效率26.7%,有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66.7%,总有效率66.7%。(3)21天后治疗组痊愈13例,痊愈率43.3%,对照组痊愈8例,痊愈率26.7%。(4)28天后治疗组痊愈22例,痊愈率73.3%,对照组痊愈12例,痊愈率40%。(5)病程与疗效分析,治疗组在第7天时治痊愈0例,在第14天时治痊愈1例(3.3%),在第21天时治痊愈13例(43.3%),在第28天时治痊愈22例(73.3%)。对照组在第7天时治痊愈0例,在第14天时治痊愈0例,在第21天时治痊愈8例(26.7%),在第28天时治痊愈12例(4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能明显缩短针灸疗程。结论:1.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组要优于常规针刺法组。2.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疗程。

王敏[7](2019)在《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麻痹对面神经功能动态、静态评分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与常规针刺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探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麻痹是否存在优势。2研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期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分期组和常规组。分期组,主穴:(患侧)阳白、攒竹直上1寸、丝竹空直上1寸、四白、太阳、地仓、地仓上下各0.5寸2个穴点、颊车、大迎、牵正、颧髎、风池、翳风,(双侧)合谷、太冲。配穴: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患侧迎香;闭目露睛加睛明、上明;体质虚弱者加气海;恢复期加足三里。刺灸法:急性期(1天≤病程≤7天):浅刺过皮,不行针。亚急性期(7<病程≤21天):针刺达浅筋膜层。颧髎直刺,余穴斜刺,平补平泻。恢复期(21<病程≤6个月):针刺至肌肉中层。颧髎直刺,余穴斜刺,平补平泻。常规组,主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双侧)合谷、昆仑。配穴: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患侧迎香;闭目露睛加睛明、上明;体质虚弱者加气海;恢复期加足三里。刺灸法:常规组颧髎直刺,余穴斜刺,急性期不行针、针刺不宜过深,亚急性期、恢复期均行平补平泻法。疗程:每日针刺1次,每隔5日休息2日,一共治疗20次。评价指标:主要指标: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次要指标:H-B评分,FDI评分。评价时点:每次治疗前及全部治疗结束后的第3天,30天,90天。3研究结果(1)主要评价指标: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面神经动态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分期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比治疗前面神经静态评分降低,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比治疗前面神经动态评分升高。常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比治疗前面神经静态评分降低,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比治疗前面神经动态评分升高。(2)次要评价指标:H-B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FDI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分期组,治疗后H-B总分比治疗前H-B总分升高,治疗后FDI总分比治疗前FDI总分升高。常规组,治疗后H-B总分比治疗前H-B总分升高,治疗后FDI总分比治疗前FDI总分升高。4结论急性期开始介入的分期针刺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对于贝尔麻痹均有良好疗效,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两组疗效有差异。

梁颖[8](2019)在《督脉铺灸结合针刺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督脉铺灸结合针刺疗法和局部温和灸结合针刺疗法对急性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的疗效,为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得出有益的探索,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更优化的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风寒型面瘫患者,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督脉铺灸结合针刺疗法和局部温和灸结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在针刺时在患侧翳风穴予以局部温和灸,观察组在基础针刺治疗结束后予以督脉铺灸治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日,连续观察4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以两组患者治疗各时间节点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为观察指标,将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比较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提高(P<0.01)。观察组在第1个疗程后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就有明显提升(P<0.01),而对照组在第二疗程后评分才有较显着的提升(P<0.01);在两组治疗过程中,前三个疗程结束时两组评分对比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2.四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痊愈率86.7%,对照组痊愈率63.3%,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愈显率为96.7%,对照组愈显率86.7%,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四个疗程结束后分析两组治愈患者治愈时间分布情况得出,观察组治愈时间主要分布在第三疗程,对照组主要分布在第四疗程。结论:1、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发现。督脉铺灸结合针刺疗法和局部温和灸结合针刺疗法,均能够明显改善急性风寒型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提高面神经功能评分,取得良好疗效。2、但前者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的疗效要优于后者。主要表现为前者能更快的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李娟芳[9](2019)在《加味牵正散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IFP)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IFP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60例受试者分至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给予加味牵正散及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1月后随访。观察在治疗前、治疗4周、1月后随访时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量表分级、面神经麻痹程度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治愈患者的治疗天数,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完成59例,治疗组脱落1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段、患病侧、病程,及H-B量表分级、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4周:两组在H-B量表分级、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方面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2.75%、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愈显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者治疗天数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1月随访时:治疗组临床疗效及H-B量表分级情况、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改变,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加味牵正散安全性良好。结论:加味牵正散结合基础治疗明显改善风痰阻络型IFP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状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缩短治疗周期,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治疗IFP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应用。

范莉丛[10](2018)在《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一个疗程后与治疗一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且与常规针法进行疗效对比,并根据中医理论探讨其治疗机理,为临床上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周连续6天治疗(每天1次),休息1天,针2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的治疗期均为一个月,若患者一个月内痊愈则停止治疗。分别采用HB分级量表、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对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对两种针法的安全性进行观察。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来分析数据。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侧部位、HB分级、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平均积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一个疗程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积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的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平均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一个疗程后,两组的H-B分级与治疗前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一个疗程后的H-B分级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的H-B分级进行组间比较,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3、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一个月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一个月后的积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月后的面神经功能评价计分表平均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一个月后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一个月后,两组的H-B分级与治疗前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一个月后的H-B分级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月后的H-B分级进行组间比较,P〈0.01,表明两组在治疗一个月后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4、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一个月后的总有效率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针刺治疗一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具有显着性差异。5、两组患者经一个月的针刺治疗后,两组的痊愈率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痊愈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针刺治疗一个月内痊愈的患者中,两组的平均治疗次数相比,P〈0.01,表明两组在平均治疗次数具有显着性差异。6、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等级为1级。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为,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够有效地治疗周围性面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其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治疗更为显着,经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法,且能够有效地缩短疗程时间,减少治疗次数,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其可能的机制是: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不但能改善患侧局部病灶血液循环,而且还能通过调治任督二脉,从而改善机体的整体机能状态、调节脾胃功能,改善睡眠质量、调畅情志,充分发挥任督二脉鼓舞正气,补虚培元,益气温阳,补益精血,调和阴阳,健脑安神的作用。本针法将改善局部循环与调节机体整体机能状态相结合,弥补了单纯局部针刺治疗的不足,取长补短,治病求本,疗效确切,绿色安全,简捷易操作,开拓了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耳大神经联合枕小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背景回顾
    1.耳及耳后神经支配
    2.耳大神经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3.枕小神经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4.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定位与穿刺
    5.常用药物和剂量
    6.不良反应以及局限性
内容和方法
    1.试验设计
    2.研究内容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随机分组及盲法
    6.试验药物及仪器
    7.试验方法
        7.1 技术路线图
        7.2 术前准备
        7.3 全身麻醉
        7.4 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7.5 术后处理
        7.6 数据采集
        7.7 终止试验及剔除标准
        7.8 FLACC评分
        7.9 Comfort评分
        7.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结果
    1.试验概述
    2.一般资料
    3.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需求比例比较
    4.术后各时间点FLACC评分比较
    5.术后各时间点Comfort评分比较
    6.血清P物质、IL-6、IL-10及Orexin-A浓度比较
讨论
    1.干扰因素的控制
    2.试验效果评价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分期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盲法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标准
        2.7 统计方法
        2.8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情况比较
    3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3.1 两组治疗前后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总评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各评分项目评分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量表分级比较
        3.5 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比较
    4 不良事件结果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设计讨论与分析
        1.1 祖国医学对Bell麻痹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Bell麻痹的认识
        1.3 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1.4 三针牵正法治疗Bell麻痹的理论依据
        1.5 关于选择中重度Bell麻痹的原因
        1.6 表面肌电图(sEMG)的选择依据
        1.7 量表的选择依据
    2 疗效结果讨论与分析
        2.1 基线情况分析
        2.2 表面肌电图(sEMG)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的分析
        2.3 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结果的分析
        2.4 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结果的分析
        2.5 疗效情况的分析
    3 创新性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分组
        2.3 盲法
        2.4 试验流程图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3.3 治疗疗程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4.1 观察指标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3 安全性评价
    5 质量控制
    6 受试者权益
    7 统计学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8.2 基线比较
        8.3 疗效评定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第二章 讨论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1.1 面神经解剖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6.1 “面三灸”来源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6.6 量表的选择
    7 疗效分析
    8 安全性评价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周围性面瘫的分类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西医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研究概况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不良反应
        四、疗效判定
        五、统计学处理分析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疗效评价与分析
        三、不良反应情况或意外情况
        四、结论
    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一、隔姜灸的概述
        二、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依据
        三、选穴依据
        四、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依据
        五、疗效分析
        六、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统计学审核证明

(5)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综述
    1 中医学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
        1.1 顽固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1.2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
        2.1 顽固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2.2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项目及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6 医学研究伦理准则
    7 注意事项
研究结果
    1 H-B量表评分情况
    2 面神经电图评价
    3 总有效率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情况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选穴依据
    3 对于滞提针刺法的研究
    4 对于评价指标的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1.现代西医学对面神经炎的研究
        1.1 面神经炎的定义
        1.2 面神经解剖
        1.3 现代西医学对面神经炎的诱因认识
        1.4 现代西医学对面神经炎的发生机制的认识
        1.5 面神经炎的诊断
        1.6 现代西医学治疗面神经炎的认识
    2.中医学对面神经炎的研究
        2.1 定义
        2.2 中医学对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2.3 中医学治疗面神经炎的认识
临床研究
    3.研究资料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脱落与剔除标准
        3.6 针刺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4.研究方法
        4.1 随机分组
        4.2 研究方案
        4.3 观察指标
        4.4 疗效评定标准
        4.5 安全性
        4.6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疗效分析
        5.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选题意义
    2.取穴依据
    3.临床疗效分析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麻痹对面神经功能动态、静态评分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中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1 病名
    2 病位
    3 病因
        3.1 外因
        3.2 内因
    4 病机
        4.1 风邪袭络
        4.2 正气内虚
        4.3 痰浊阻络
        4.4 瘀血阻络
        4.5 肝阳上亢
        4.6 肝郁气滞
    5 治疗
        5. 1中药治疗概况
        5.2 针灸治疗概况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1 贝尔麻痹的定义
    2 贝尔麻痹的流行病学
    3 面神经的解剖与生理
    4 贝尔麻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1 病毒感染学说
        4.2 微循环障碍学说
        4.3 免疫学说
        4.4 内分泌学说
        4.5 遗传学说
    5 贝尔麻痹的诊断标准
    6 治疗
        6.1 药物治疗
        6.2 康复治疗
        6.3 理疗
        6.4 手术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分期治疗贝尔麻痹
    1 理论依据
    2 疾病分期
    3 中药分期治疗
    4 针灸分期治疗
        4.1 治疗时机
        4.2 分期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止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脱落标准
        2.8 干预措施
        2.9 疗程
        2.10 随访
        2.11 评价指标
        2.12 不良事件处理及记录
        2.13 统计方法
        2.14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3.2 静态平分比较
        3.3 动态评分比较
        3.4 面神经功能总分比较
        3.5 FDI评分比较
        3.6 H-B评分比较
        3.7 主要症状分析
        3.8 随访
        3.9 不良事件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5.1 选穴依据
        5.2 量表分析
        5.3 针刺作用机制探讨
        5.4 面肌跳动现象讨论
        5.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表
    附录2 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表
    附录3 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附录4 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8)督脉铺灸结合针刺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病例标准
        3.3 脱落、剔除与中止标准
        3.4 脱落和剔除病例处理
    4 研究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判断标准
    7 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8 统计方法
    9 研究结果及分析
        9.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9.2 治疗疗效的评价与分析
    10 临床研究的完成情况
    11 不良反应
    12 安全性评价
    13 实验结果的分析
讨论
    1.中医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论述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对面瘫的论治
    2.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
        2.1 生理结构
        2.2 临床病因病理
        2.3 诊断与分期
        2.4 西医治疗概览
    3 督脉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探讨
        3.1 关于督脉灸的探讨
        3.2 督脉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3 督脉灸与局部灸干预急性面瘫疗效差异的分析
    4 疗效的评价与分析
    5.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9)加味牵正散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随访方式
        2.7 质量控制
        2.8 安全性评价
        2.9 统计学处理
        2.10 伦理要求
        2.11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一般基线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3.4 两组疗效评价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程分期讨论
        4.2 关于基础治疗中配合针灸治疗的问题
        4.3 关于疗效观测指标的选择
        4.4 导师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用方
        4.5 加味牵正散组方机理
        4.6 研究结果疗效分析
    5 结语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10)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面瘫的研究
        1.1.1 概述
        1.1.2 病因病机
        1.1.3 辨证分型
        1.1.4 中医治疗
        1.1.5 难治性面瘫的中医治疗
    1.2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学研究
        1.2.1 定义
        1.2.2 发病机制
        1.2.3 诊断
        1.2.4 治疗方法
        1.2.5 难治性面瘫的西医研究
        1.2.6 结论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人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脱落标准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设计方法
        2.3.2 治疗方案
        2.3.3 观察指标
        2.3.4 访视点界定
        2.3.5 安全性评价指标
        2.3.6 不良事件
        2.3.7 数据处理
        2.3.8 技术线路
    2.4 研究结果
        2.4.1 病例分析
        2.4.2 观察指标比较
        2.4.3 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对于面瘫的认识
    3.2 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依据
        3.2.1 主要理论依据
        3.2.2 选穴依据
    3.3 观察指标选取依据
    3.4 临床疗效分析
    3.5 研究结论
    3.6 存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耳大神经联合枕小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D]. 张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羽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曾友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滞提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刘彦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头针结合面部腧穴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D]. 塔缇娜(KAMCHEDALOVA TATIANA).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麻痹对面神经功能动态、静态评分影响的临床观察[D]. 王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督脉铺灸结合针刺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研究[D]. 梁颖.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加味牵正散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娟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靳三针(面三针)结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范莉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耳前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