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虎,胡靖,汪朝晖[1](2022)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监测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的识别,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技术。然而,由于它们具有高成本性或低特异性特点,限制了其作为临床一线检测工具的应用。近年来,以血液为标本的循环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可能提供扩张型心肌病诊断、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反应的重要信息。目前的研究已提出多种扩张型心肌病潜在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原、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处于临床前阶段的非心脏特异性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生长分化因子-15和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另外,自身抗体、非编码RNA、无细胞DNA和脂质组学作为新型扩张型心肌病的潜在循环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
宋丽,付丹,田飞,钱凯[2](2021)在《中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与西医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平台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以"中西药"和"扩张型心肌病"为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以及外国期刊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以"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和"Dilated Cardiomyopathy"为主题词,收集中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筛选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纳入研究的病例数为2 4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案干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后,在临床疗效[OR=5.26,95%CI(3.97,6.96)],左室射血分数[MD=5.65, 95%CI(5.19,6.1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1.65, 95%CI(-1.83,-1.47)],血浆脑利钠肽[MD=-225.60,95%CI(-316.49,-134.71)],每分钟心排出量[MD=1.17, 95%CI(0.77,1.56)],心搏量[MD=8.26, 95%CI(6.94,9.58)]等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中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反应较少[OR=0.55,95%CI(0.24, 1.29)]。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余嘉清,韩敏,朱兵,马依彤[3](2021)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心肌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心肌病是一组多种复杂因素参与的心血管疾病,含有多种类型,发病机制异质性大且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有组织活检报告显示部分心肌病患者有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作为一种新兴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被广泛报告。本文将从MHR作为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可行性、在心肌病发生发展机制以及现有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研究其作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检验标志物的可行性。这将对医学界评估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措施,降低心肌病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娜,王建发[4](2021)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IL-6、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关威[5](2021)在《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文中认为目的分析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结果。结果 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表现中,劳累性胸闷出现最多,占比98.44%,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次之,分别为85.94%、74.22%、68.75%;14例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5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09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误诊率为14.84%;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血压控制率为92.97%。结论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表现以劳累性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最为常见,缺乏典型性,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治疗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赵文杰[6](2021)在《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在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然杀伤细胞、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D3+、CD8+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胡梦妍[7](2021)在《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脑心通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心肌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非均质性的心肌病变,是由于心脏腔室结构改变和心肌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异常增大、心律失常及心脏收缩功能减弱、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病常根据表型的不同可分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脑心通(NXT)作为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药理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所引起的心慌、心悸、血脉不畅等综合症,同时还具有治疗心肌缺血、减少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但其对于治疗心肌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通过构建斑马鱼心肌病模型,以研究NXT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型,利用心血管毒性药物特非那定(TFD)成功构建斑马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并用NXT予以治疗。通过测量斑马鱼心囊面积、心脏窦静脉和球状动脉(SV-BA)之间的距离、胚胎心率及血流速度,发现NXT能显着恢复TFD导致的斑马鱼心率减慢,心脏异常扩大以及血流停滞等心肌病病症,表明NXT对TFD诱导的斑马鱼心肌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利用Tg(cmlc2:e GFP)心脏转基因斑马鱼,通过手动碎裂解剖的方法从斑马鱼胚胎中分离出胚胎心脏,进行RNA-seq分析,以研究NXT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通过对TFD组和TFD+NXT组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共计961个差异表达基因(DGES),其中441个基因上调,520个基因下调。通过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心血管系统发育,包括心脏发育、血液循环、心肌细胞和组织发育等过程中,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信号通路方面的富集主要集中在心肌收缩、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通路及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中。RNA-seq数据分析以及q RT-PCR验证表明,NXT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心肌信号通路以及心血管发育方向密切相关。通过对斑马鱼胚胎心脏转录组的深入分析,其中,与心肌病相关并参与心脏发育生物过程的基因HEG1及其介导的HEG1-CCM通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通过q RT-PCR验证HEG1-CCM通路,发现NXT处理后,TFD引起的HEG1-CCM通路(heg1,ccm1,ccm2,ccm2l,klf2a)基因的异常表达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由此猜测,HEG1-CCM通路可能是NXT治疗心肌病的作用靶点之一。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本研究利用斑马鱼先天性心肌病模型heg1△25突变体,予以NXT处理来进一步验证。通过对斑马鱼胚胎心率、SV-BA间距、心囊面积及血流速度的测量发现,NXT可以显着恢复heg1△25突变体斑马鱼心脏异常增大、心率降低以及心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血流停滞。通过Tg(heg1△25;cmlc2:e GFP)心脏转基因斑马鱼和Tg(heg1△25;fik1:e GFP)血管转基因斑马鱼进一步验证NXT对heg1△25突变体斑马鱼心脏血管的恢复作用,发现NXT处理heg1△25突变体斑马鱼后,heg1△25突变体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异常膨大、房室位置的不对称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多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通过q RT-PCR验证发现,NXT处理后,heg1△25突变体斑马鱼心肌组织特异性标志物cmlc2、myh6、myh7以及血管标志物vegfc、scl、flt4的异常表达都恢复到正常至接近正常水平。实验结果显示,NXT对heg1△25突变体斑马鱼先天性心肌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HEG1-CCM信号转导可能是NXT治疗心肌病的分子靶点之一。最后,通过对NXT主要活性成分的分析,芍药苷、丹酚酸B、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藁本内酯被确认为NXT的主要成分。其中,选择具有心脏保护、血管扩张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和丹酚酸B,单独或联合给药处理心肌病斑马鱼来进一步验证。通过对斑马鱼胚胎心率、SV-BA间距、心包面积及血流速度的测量发现,芍药苷及丹酚酸B单独或联合给药均可改善斑马鱼心肌病异常扩大的心脏、心率降低、血流减慢等症状。q RT-PCR验证发现,芍药苷及丹酚酸B单独或联合给药能修复心肌病斑马鱼心血管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NXT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和丹酚酸B对斑马鱼心肌病具有显着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TFD诱导的斑马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和heg1突变体斑马鱼先天性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发现NXT对斑马鱼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心肌收缩通路和心脏发育过程来起到心肌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HEG1-CCM通路有关。本研究为NXT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谭雨晴[8](2021)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回顾性分析及miRNA调控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复合性心肌病,以左室、右室或双心室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是心肌病的常见类型,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CM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死亡人数持续增加。DCM属疑难病和危重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治疗以防止心肌损害,对症治疗,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古籍中并没有DCM这一病名,可将其归属于“心胀”、“心痹”、“心悸”、“喘证”、“心水”、“饮证”等范畴,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DCM确切有效,但仍存在辨证分型不规范、证治规律模糊不清、临床研究循证依据较低、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干预DC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DCM常见证型,总结李军教授治疗DCM的临床经验;基于差异表达miRNA谱初步探索温阳益气活血方干预阳虚血瘀型DCM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及经验分析:收集广安门医院住院系统(HIS系统)在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心内科住院的所有DCM诊断资料,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患者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干预DC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纳入研究的DCM证候特点,分析本地区住院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并总结李军教授中药治疗DCM的经验。临床机制初步探讨:招募DCM阳虚血瘀证患者,予温阳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治疗前后DCM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靶基因的预测,对温阳益气活血方干预DC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今后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奠定一些基础。研究结果1、回顾性分析: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72例DCM患者。(1)基础资料:72例患者中,有男性49人,女性23人,年龄分布于19-84岁,平均为60.33±14.33岁,61-70岁这一年龄段最多,占35.6%,平均病程为40.33周,平均住院时间为14.54±6.4天。所有的患者均有心力衰竭的表现,有56位(77.78%)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既往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56位心律失常患者中,有6位(10.71%)接受了心脏起搏治疗。(2)临床资料:胸闷、喘憋、气短、心慌为患者入院主要症状,其中胸闷59例(81.94%),喘憋44例(61.11%)居于前2位,20位(27.78%)患者表示感冒是导致其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此外,正虚不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失宜都可致病。(3)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心率和血压(P<0.05),提升患者心功能(P<0.05),改善 LAD、LVEDd、LVEF、FS、RVD 值(P<0.05),调节HDL-C、LDL-C、CRP、BNP、cTnI、CK-MB 的水平(P<0.05),减轻患者症状,同时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4)证候分析:DCM临证分型主要可以分为阳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阳虚水泛证四个证型,尤以气阴两虚证和阳虚血瘀证居多。(5)用药分析:临证用药灵活配伍,不拘泥于一方一药,疗效显着。成药运用广泛,心脑血管类药中成药多达20种,口服中成药主要以益气温阳、养阴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针剂主要以活血化瘀、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为主。西药常规运用的有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及正性肌力药等,具有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调节心率、改善症状等作用。2、经验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气血、阴虚、阳虚多见,标实以血瘀、痰湿、寒凝、热毒等居多。心系疾病病位主在心,但与其他四脏相互生克制化,休戚相关,五脏之病均能相互影响而发病,调其他四脏以调心。阳虚血瘀证属于DCM常见证型,运用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临床机制初步探讨温阳益气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LVEDd、提高LVEF及FS,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LVEDd。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DCM阳虚血瘀证患者用药前后血样进行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iRNA有19个,其中9个miRNA显着上调,10个miRNA显着下调。可预测到靶基因的miRNA有7个,分别为:novel718mature、hsa-miR-1249-5p、hsa-miR-3620-5p、novel372mature、novel995mature、hsa-miR-323a-5p、novel412mature。GO功能结果提示,生物学过程中转录,DNA模板、转录调控,DNA模板、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调控等可能与DCM关系密切;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核、细胞质、质膜、细胞外泌体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ATP结合、RNA结合、DNA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可知,相关miRNA调控通路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肥厚型心肌病(HCM)、扩张型心肌病(DCM)、NF-κB信号通路等。研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M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症状。阳虚血瘀证是DCM临证常见证型,温阳益气活血法是治疗的主要治法。温阳益气活血方可明显改善DCM患者心功能,干预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共有19个,初步提示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DC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DCM)、NF-κB信号通路等相关,可为今后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奠定一些基础。
任蕾[9](2020)在《益气温阳颗粒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选取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颗粒,每日一剂,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血浆NT-pro 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将实验前后数据整理,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 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肝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NT-pro BNP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较常规西医规范治疗更显着,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斌[10](2020)在《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ST2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旨在观察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sST2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值)、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治疗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有效性,为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药汤剂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螺内酯、洋地黄等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组成:黄芪60g、桂枝18g、炙丹参15g、葶苈子30g、赤芍15g、生姜12g、大枣6枚,以上药物加入600 mL水中,煎至200 mL,每日1剂,分每日早晚各一次口服,连续服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ST2水平、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浆sST2水平、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变化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可以更大幅度地减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但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性。3、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45.0%;研究组NYHA心功能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NYHA心功能总有效率为72.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观察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心阳不足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可有效改善患者ST2、NT-proBNP生化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症状,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和药物应用和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具有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扩张型心肌病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NP和NT?proBNP |
2 cTnI和cTnT |
3 自身抗体 |
4 ncRNA |
5 ST2 |
6 Gal?3 |
7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
8 无细胞DNA(cfDNA) |
9 其他 |
(2)中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2.1 研究类型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2.4 质量评价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文献数据筛选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 |
2.3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
2.4 心功能 |
2.5 血浆脑利钠肽 |
2.6 不良反应 |
2.7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3)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心肌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HR与心肌病相关机制 |
1.1 单核细胞与心肌病 |
1.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心肌病 |
1.3 MHR与心肌病 |
2 MHR对心肌病的影响 |
2.1 MHR的优势与不足 |
2.2 MHR与HCM |
2.3 MHR与围生期心肌病(PPCM) |
2.4 MHR与扩张型心肌病(DCM) |
3 小结与展望 |
(4)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2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5)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诊断结果 |
2.3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6)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
2.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 |
3 讨论 |
(7)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脑心通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心血管疾病 |
1.1.1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 |
1.1.2 心血管疾病-心肌病 |
1.2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 |
1.2.1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1.2.2 脑心通胶囊 |
1.2.3 脑心通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1.3 理想的模式动物-斑马鱼 |
1.3.1 斑马鱼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
1.3.2 斑马鱼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耗材 |
2.3 实验相关材料和试剂 |
2.4 实验相关试剂配置 |
第三章 NXT对 TFD诱导的斑马鱼心肌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NXT样品的制备 |
3.2.2 斑马鱼培养及胚胎收集 |
3.2.3 斑马鱼心肌病模型的构建 |
3.2.4 药物处理 |
3.2.5 心囊面积和静脉窦-动脉球间距(SV-BA)测量 |
3.2.6 心率和血流速度统计 |
3.3 实验结果 |
3.3.1 斑马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构建 |
3.3.2 NXT治疗心肌病斑马鱼最佳浓度的筛选 |
3.3.3 NXT可恢复TFD诱导的斑马鱼心肌病症 |
3.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斑马鱼胚胎心脏转录组分析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药物处理 |
4.2.2 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分离 |
4.2.3 RNA的提取 |
4.2.4 RNA质检 |
4.2.5 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4.2.6 数据过滤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分离及RNA提取 |
4.3.2 RNA-Seq数据过滤和分析结果 |
4.3.3 差异分析 |
4.3.4 富集分析 |
4.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DCM相关基因的分析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斑马鱼Total RNA的提取 |
5.2.2 cDNA合成 |
5.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3 实验结果 |
5.3.1 斑马鱼心脏中与人类同源的DCM基因 |
5.3.2 NXT靶向节点筛选和通路验证 |
5.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NXT通过HEG1-CCM通路治疗心肌病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2.1 heg1~(Δ25)突变体斑马鱼心肌病模型的构建 |
6.2.2 heg1~(Δ25)突变体斑马鱼心肌病模型药物处理 |
6.2.3 心囊面积和静脉窦-动脉球间距(SV-BA)测量 |
6.2.4 心率和血流速度统计 |
6.2.5 斑马鱼Total RNA的提取 |
6.2.6 cDNA合成 |
6.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6.3 实验结果 |
6.3.1 HEG1及HEG1-CCM可能是NXT治疗心肌病的分子靶点之一 |
6.3.2 NXT治疗heg1~(Δ25)斑马鱼先天性心肌病最佳浓度的筛选 |
6.3.3 NXT可恢复heg1~(Δ25)突变体斑马鱼心肌病症 |
6.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NXT主要成分对斑马鱼心肌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2.1 色谱分析条件 |
7.2.2 斑马鱼培养及胚胎收集 |
7.2.3 斑马鱼心肌病模型的构建 |
7.2.4 药物处理 |
7.2.5 心囊面积和静脉窦-动脉球间距(SV-BA)测量 |
7.2.6 心率和血流速度统计 |
7.3 实验结果 |
7.3.1 脑心通胶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7.3.2 芍药苷及丹酚酸B可改善斑马鱼心肌病症状 |
7.3.3 芍药苷及丹酚酸B能恢复心肌病斑马鱼心血管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
7.4 实验小结与讨论 |
总结、讨论与展望 |
实验结果总结 |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回顾性分析及miRNA调控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扩张型心肌病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回顾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案 |
6 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分析 |
2 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3 患者证候分析 |
4 用药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二部分 李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用药经验 |
第一节 病因病机 |
第二节 辨证分型 |
第三节 验案举隅 |
第三部分 基于高通量测序初步探索温阳益气活血方干预DCM的miRNA表达差异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试剂与仪器 |
3 血样采集 |
4 外周血总RNA的提取 |
5 总RNA质量检测 |
6 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预处理 |
7 新miRNA预测 |
8 miRNA差异分析、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临床结果分析 |
2 RNA质量评估分析 |
3 测序数据预处理 |
4 新miRNA的预测 |
5 miRNA差异分析 |
6 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益气温阳颗粒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来源 |
二、研究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三、临床资料 |
(一)分组方法 |
(二)入组资料分析 |
四、研究方法 |
(一)治疗方法 |
(二)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一)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三)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
(四)NT-pro BNP(pg/ml)治疗水平比较 |
(五)LVEF比较 |
(六)LVEDD比较 |
(七)安全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一、中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 |
(一)病名溯源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疗进展 |
二、导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 |
(一)首重阳气 |
(二)兼顾养阴 |
(三)从肝论治 |
三、益气温阳颗粒的方药分析 |
(一)益气温阳颗粒的组成 |
(二)益气温阳颗粒的方解 |
四、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五、益气温阳颗粒的临床疗效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析 |
(三)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四)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分析 |
(五)NT-pro BNP水平变化分析 |
(六)LVEF、LVEDD变化分析 |
(七)安全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中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治疗进展 |
二、西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 |
(一)DCM的病因 |
(二)DCM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10)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ST2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中医证候积分方法 |
4. 研究病例标准 |
5. 知情同意 |
(二)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项目与评价方法 |
5.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ST2水平比较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比较 |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
(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六)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八) 两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疗效比较 |
(九)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的安全性观察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中医学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 心气亏虚 |
2. 心阳不足 |
3. 血瘀水停 |
(二) 中医学对于扩张型心肌病辨证论治的认识 |
(三) 导师对本病本证的认识 |
(四) 选方用药的作用机制 |
(五) 现代医学相关检验指标的意义 |
(六) 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 |
1.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血浆sST2水平、NT-proBNP水平的影响 |
2.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末内径的影响 |
3.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
4.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NYHA心功能分级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
5. 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的安全性检测分析 |
(七)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治疗理念及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四、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扩张型心肌病的循环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刘文虎,胡靖,汪朝晖. 山东医药, 2022(04)
- [2]中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J]. 宋丽,付丹,田飞,钱凯. 中医临床研究, 2021(31)
- [3]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心肌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J]. 余嘉清,韩敏,朱兵,马依彤.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1(05)
- [4]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解娜,王建发. 临床医学工程, 2021(10)
- [5]128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J]. 关威. 当代医学, 2021(26)
- [6]免疫球蛋白联合左西孟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赵文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13)
- [7]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脑心通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D]. 胡梦妍. 西北大学, 2021(12)
- [8]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回顾性分析及miRNA调控机制初探[D]. 谭雨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益气温阳颗粒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研究[D]. 任蕾.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黄芪桂枝五物加减汤对心阳不足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ST2及心功能的影响[D]. 王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