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跨度梁施工裂缝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1)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Prestress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Laminated Beams,简称PSRCL梁)是指首先预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外壳,待外壳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其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制部分,然后将预制部分运输至现场安装后再进行内部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最终形成部分预制与部分现浇的叠合梁。PSRCL梁可以有效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临时支撑和模板,大幅地降低造价成本,提升建筑工业预制化程度。国内外关于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开展较少,为有效促进PSRCL梁的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充满型型钢和非充满型型钢两种类型的PSRCL梁形式,并分别结合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预应力程度、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施加顺序以及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2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各自建议了一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2、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8个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剪跨比、预应力程度、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以及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试验结果分析,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5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分别建议了一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3、结合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结果,分别分析了预应力程度和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裂缝宽度与变形的影响及规律。进一步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通过上述三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受弯承载能力、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形成了PSRCL梁的设计方法,可为本文新提出的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宋刚[2](2021)在《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东南沿海高速路网的基本成型,同时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打通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的连接枢纽,我国基础交通建设开始大规模转入高原山区。然而高原山区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众多,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湿度变化大等对施工很不利,在高原山区建设桥梁比内地建设桥梁多了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本文研究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在我国数量较少,在高原山区修建的数量更是极少,而且在高原山区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进行风险评价与控制十分必要。以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法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来求出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基于云模型的桥梁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控制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针对高原山区特点分析高原山区桥梁施工特点,梳理桥梁风险评价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包括风险因素的定义、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风险控制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3)通过专家调查、现场勘探、人员走访、整理施工资料,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划分,识别各类风险因素,建立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层次熵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采用云模型理论处理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风险评价模型。(4)依托实际工程,根据专家打分法收集的原始数据,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来求出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建立GUI评价界面,对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并通过专家打分法收集的原始数据,使用基于云模型的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计算。(5)根据模糊层次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和基于云模型的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的结果,得出总体风险等级,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两种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丁艳超[4](2020)在《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山区公路桥梁逐渐增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成为主跨100~250m内的主导桥型,但在长期实践中却发现存在自重荷载大、跨中下挠、根部腹板开裂等病害。为此,挖空桥墩根部梁腹形成的梁拱组合刚构桥构造在大跨度桥梁中得到更多关注。本文在调研既有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梁设计参数、综述此类桥型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梁拱组合体系的演化过程,探究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的合理构造,提出新型拱梁结合部构造并开展试验比较空腹率、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等对拱梁结合部角隅节点的受力性能的影响,探究结合部受力机理,提出了拱梁结合部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拓扑演化原理,揭示了梁拱组合体系的演化过程,提出以拉压杆模型分析梁拱组合结构体系,探讨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构造的合理性;通过不同结构体系力学性能比较,明确梁拱组合刚构体系在大跨度桥梁结构中的优越性;建立了考虑受压杆件轴向刚度的理论分析力学模型,给出了墩顶负弯矩、跨中位移等关键参数的力学表达式;基于特定条件,探究矢跨比、刚构水平长度、边中跨比、跨中主梁刚度、主拱刚度等参数对关键点变形、内力的影响规律。2.基于有限元理论和C#语言,开发了针对梁拱组合刚构桥构造的有限元自动化建模程序,建立了可精细化考虑全桥纵向布置、拱曲线构造、变截面细部尺寸、下部基础刚度、钢束张拉释放等因素的有限元模型,对成桥状态的合理构造、施工短期状态下拉索合理布置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正交分析,得到了矢跨比、空腹比、边中跨比和梁高等参数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探讨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合理构造;对施工过程临时拉索布置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梁拱组合刚构桥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优化的一种“均分渐进”实用索力优化方法。3.提出了新型拱梁结合部节点构造,开展3个模型试验,明确拱梁结合部正常使用工况和极限破坏工况下的裂缝发展与分布、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比较了新型结构与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变挖空率在承载力、变形能力、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正常使用工况下,结构始终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在破坏工况的加载下,试件破坏为上下弦张开后的上弦梁弯剪破坏;新型拱梁结合部构造的承载力较高,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对缓解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有利,而提高挖空率能够明显改善结构的延性。4.建立了多组拱梁结合部的节点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加载全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对试验结果进行互相验证并展开机理分析;利用影响矩阵分析法,根据Von-Mises应力相似追踪的原则构建局部有限元模型的力边界条件,展开了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计算了18个不利荷载组合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力,结果显示:对于18个可能存在的不利荷载工况中,上弦梁最大正弯矩组合是拱梁结合部最不利且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工况;拱梁结合部的破坏从上弦梁底板混凝土受拉破坏开始,随着荷载的增大破坏面逐渐扩展至上弦腹板,至上弦梁顶板压溃;最不利荷载工况下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因子大于2.0,有较高的安全储备。5.建立18组54个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开展参数化分析,探究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挖空率对拱梁结合部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角隅节点弯剪受力机理,对比分析中国、欧洲与美国规范的计算方法,分析各规范对拱梁结合部承载力计算的合理性,以上弦杆弯曲破坏、弯剪破坏为主要破坏形态,提出了考虑配筋率、配束率、梁拱夹角等多个构造参数的拱梁结合部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对下弦杆和跨中梁段提出构造要求。
王祺国[5](2020)在《大型体育馆预应力变截面梁综合施工技术》文中认为以复旦大学新建江湾校区综合体育馆项目为例,着重介绍了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模板选型、排架系统设计、预应力梁施工以及裂缝控制与结构加固等内容。通过以上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可为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在高校基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
王梓[6](2020)在《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建筑出现在实际工程中,大跨度悬挑梁就是复杂建筑当中的一种。在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的支撑体系保证其安全,结构在拆除临时支撑体系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大跨度悬挑梁施工的安全与可靠,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监测与监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华之毅时尚艺术中心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结构为对象,首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再对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9根悬挑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根进行监测,在每根悬挑梁4个不同的截面ABCD上放置仪器,每个截面2个混凝土应变计,2个钢筋应变计,并在4根梁的梁端放置静力水准仪,最大框架梁的中部放置1个静力水准仪,梁根部的静力水准仪作为基准点。2.对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及四个拆模过程进行施工监测。(1)在拆模第一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A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0.253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48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26.11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2)在拆模第二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B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0.7873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4.914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50.11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3)在拆模第三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C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3654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7.99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52.23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4)在拆模第四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D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4835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0.69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66.66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3.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的四个拆模过程,并将数值计算的应力值和挠度值与现场监测的应力值和挠度值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能够较好的吻合,表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4.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的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施工过程的分析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48;表:24;参40
王孜[7](2020)在《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发与一些既有建筑存在冲突,部分具有使用价值或历史文物价值的既有建筑被迫拆除,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影响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这些既有建筑和城市发展的矛盾,由此平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平移技术的特殊性,平移施工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砌体结构建筑,由于其结构本身整体性和抗裂性较差,对扰动的敏感性更高,平移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风险事件。为预防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开展对砌体结构建筑整体施工风险的研究,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详细介绍了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特点和砌体结构的破坏特征;论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的特点,论述了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的定义、目标、内容以及基本流程。(2)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从结构加固、托换结构及轨道梁施工、切割分离、迁移以及就位连接5个方面识别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潜在的风险因素,共识别出27个风险因素。(3)基于F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平移工程的特点,确定风险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的划分标准;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风险因素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法完成单因素风险概率和损失的隶属度定量,并以此综合评判建筑物整体平移施工的风险概率水平和风险损失程度;考虑建筑的历史文物价值对风险损失的影响,引入风险损失修正参数,对风险损失等级进行调整;通过风险评判矩阵综合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的影响,评定风险等级。(4)在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4点风险处理措施,并介绍了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的风险监测与预警,包括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风险监测项目、监测预警标准。(5)以S宾馆整体平移为例,综合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获得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总体风险等级以及各施工环节风险等级均为Ⅲ级,并提出部分风险处理措施。
汤蕙嘉[8](2020)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悬索桥凭借其巨大的跨越能力,是跨越江河、峡谷的主要桥型。在地形和施工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在800米以上的跨径中,悬索桥通常是最佳的方案。但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主要包括主梁吊装过程中的内力和线形控制问题以及锚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和温度应力控制问题。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和总结,主要包括:(1)总结归纳了悬索桥的经典计算理论和有限元的分析理论,讨论了施工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2)以寸滩长江大桥为依托,研究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不同主梁吊装方案的特点,为同类型桥梁主梁架设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研究了主索鞍顶推方案,确保了大桥在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对比了寸滩大桥主梁理论线形与实测线形的偏差,控制结果良好。(3)研究总结了锚锭大体积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方法,探索出了以三维精细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技术路线。(4)以寸滩大桥锚锭为依托,采用Midas/fea对锚锭施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水化热和温度应力计算,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普适性强,结果计算可靠。(5)总结形成了一种以BIM技术为依托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控制施工方法,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的智能控制,确保混凝土温度在理论要求的范围内。
陈博[9](2020)在《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材料强度利用率低,纤维高应力状态疲劳性能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4片采用预应力TRM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静力与疲劳试验研究,研究了静力荷载下加固梁的力学机理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钢筋与混凝土应变、挠度及裂缝等内容,并进行对比。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作了对比。综合上述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静力加载下,双层TRM加固下梁的开裂、屈服、极限荷载较单层加固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分别提高了7.3%、6.3%、12.4%。(2)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加固一层预应力TRM的试验梁来说,加固两层预应力TRM的试验梁跨中挠度、混凝土压应变及受拉钢筋应变均相对较小,纤维网加固量的增加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梁的受力,增强其抗弯能力。(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梁顶混凝土应变及受拉钢筋应变均随着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到达一定循环次数后出现拐点,随后发生突变。(4)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两层纤维网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要比一层加固的混凝土梁缓慢,说明纤维网加固量的增加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减缓裂缝的扩展与延伸。(5)单双层预应力TRM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分别为239815次与258462次,双层加固较单层加固提高了7.8%。因此预应力TRM加固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进而提高梁的疲劳寿命。(6)采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加固梁的挠度、钢筋应变变化规律均与试验得到的曲线变化规律一致。且在相同疲劳循环次数下,数值模拟得到的挠度值及钢筋应变值均比试验的小。数值模拟得到的疲劳寿命值均比试验得到的略高,但是在误差可控范围内,由此可认为模型可靠。(7)通过采用名义应力法对两加固梁疲劳寿命的评估,得到一层加固下梁的寿命为275423次,比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值高出15%;两层加固下梁的寿命为304781次,比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值高出18%。
蔡宇[10](2020)在《连续曲线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阶段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城市高架桥和高速公路跨线桥的选型中,能有效降低梁高的连续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往往成为优选方案。然而与直线梁相比,曲线梁存在曲率,这就使其应力情况更加复杂。且国外组合梁桥横向联系多为桁架式,而国内多为横隔板,故国外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在施工工程中,混凝土湿重荷载完全由钢梁承担,若箱体之间位移变化不一则存在扭转可能,从而发生施工事故。本文依托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连续曲线钢-混凝土叠合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8042),对连续曲线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就有关参数做了有限元分析,主要完成工作及结论如下:(1)以杭州绕城的两跨连续曲线组合桥梁为工程背景,以曲率半径及横向连接系形式为参数设计了3片相较于依托工程缩尺比例为1:10的组合梁试件,混凝土板浇筑方式为正负弯矩间隔浇筑。研究表明:a)曲线半径越大的组合梁,箱梁切向及径向应变越小,竖向位移越小,变化梯度也越小。b)采用螺栓连接板作为横向连接系的组合梁,其跨中截面扭转角较采用普通横隔板的曲线梁更大。c)采用螺栓连接板作为横向连接系的组合梁,腹板上切向应变较采用普通横隔板的曲线梁更大,且底板上的切向及径向应变、竖向位移也更大。(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横隔板数目为参数做拓展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设置的横隔板数目越多,其产生的切向应变越小,钢梁底板中部产生的竖向位移越小,径向位移越小,钢梁跨中截面产生的扭转角越小。横隔板数目对腹板中部切向应变变化梯度影响不大。(3)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截面横向坡度为参数做拓展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箱梁的坡度越大,其产生的切向应变越小;组合梁箱梁的坡度越大,其钢梁底板中部产生的竖向及径向位移越大,钢梁跨中截面产生的扭转角越小。(4)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横隔板厚度为参数做拓展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横隔板厚度越大,腹板上产生的切向应变越小;箱梁底板上产生的竖向位移越小,钢梁跨中截面产生的扭转角越小。(5)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浇注顺序为参数做拓展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做分段浇筑时产生的切向应变较整体浇筑时更大;外侧箱梁产生的应变较内侧箱梁更大;内侧箱梁产生的竖向位移较外侧箱梁更大;顺序浇筑时产生的扭转角最大。(6)采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各阶段产生的应力值均小于的最大容许应力值,满足规范要求。
二、大跨度梁施工裂缝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跨度梁施工裂缝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 型钢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性试验 |
2.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2.3.1 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破坏形态 |
2.4.2 荷载-挠度曲线 |
2.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2.4.4 荷载-应变分析 |
2.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2.5 参数分析 |
2.5.1 预应力程度 |
2.5.2 预应力施加顺序 |
2.5.3 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 |
2.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2.3 材性试验 |
3.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3.3.1 加载装置 |
3.3.2 加载制度 |
3.3.3 测量方案 |
3.4 试验结果 |
3.4.1 破坏形态 |
3.4.2 荷载-挠度曲线 |
3.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3.4.4 荷载-应变分析 |
3.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3.5 参数分析 |
3.5.1 预应力程度 |
3.5.2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3.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RCL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现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国外SRC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2 国内SRC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3 叠合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 |
4.3.1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σ_(pu) |
4.3.2 ξ_p与Δσ_p关系 |
4.4 PSRCL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1 PSRCL-Ⅰ受弯梁 |
4.4.2 PSRCL-Ⅱ受弯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件设计 |
5.2.2 试件制作 |
5.2.3 材性试验 |
5.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5.3.1 加载装置 |
5.3.2 加载制度 |
5.3.3 测量方案 |
5.4 试验结果 |
5.4.1 破坏形态 |
5.4.2 荷载-挠度曲线 |
5.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5.4.4 荷载-应变分析 |
5.5 参数分析 |
5.5.1 剪跨比 |
5.5.2 预应力程度 |
5.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5.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 |
6.2.2 试件制作 |
6.2.3 材性试验 |
6.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6.3.1 加载装置 |
6.3.2 加载制度 |
6.3.3 测量方案 |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破坏形态 |
6.4.2 荷载-挠度曲线 |
6.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6.4.4 荷载-应变分析 |
6.5 参数分析 |
6.5.1 剪跨比 |
6.5.2 预应力程度 |
6.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6.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SRCL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国外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1 美国ACI318-11 的拉-压杆模型 |
7.2.2 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的拉-压杆模型 |
7.2.3 基于变形协调的桁架-拱模型 |
7.3 国内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1 现有SRC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2 叠合梁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3 现有PC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 PSRCL受剪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1 PSRCL-Ⅰ受剪梁 |
7.4.2 PSRCL-Ⅱ受剪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PSRCL梁开裂弯矩、裂缝宽度与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8.1 引言 |
8.2 PSRCL受弯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 |
8.2.1 PSRCL受弯梁截面正应力 |
8.2.2 PSRCL受弯梁开裂分析 |
8.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1 参数分析 |
8.3.2 现有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4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8.4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1 参数分析 |
8.4.2 现有截面刚度计算方法 |
8.4.3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4 PSRCL受弯梁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2)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桥梁施工风险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桥梁施工风险研究现状 |
1.4 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常用理论与方法 |
2.1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特点 |
2.1.1 高原山区的界定 |
2.1.2 高原山区特点 |
2.1.3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难点 |
2.1.4 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特点 |
2.2 桥梁施工风险定义 |
2.2.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2.2 桥梁风险及桥梁施工风险的基本概念 |
2.3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识别 |
2.3.1 风险识别原则 |
2.3.2 风险识别步骤 |
2.3.3 风险识别方法 |
2.4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分析 |
2.4.1 定性风险分析法 |
2.4.2 定量风险分析法 |
2.4.3 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 |
2.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5 高原山区桥梁施工风险控制 |
2.5.1 风险规避 |
2.5.2 风险转移 |
2.5.3 风险缓解 |
2.5.4 风险自留 |
2.6 确定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各方法的适用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特点及工艺流程 |
3.2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风险因素施工风险识别 |
3.2.1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风险识别依据 |
3.2.2 施工作业分解 |
3.2.3 风险因素辨识 |
3.2.4 风险事故 |
3.3 模糊层次熵权综合评价法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熵权法 |
3.3.3 层次熵权法 |
3.3.4 模糊层次熵权综合评价模型 |
3.4 基于云模型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价法 |
3.4.1 云模型基本理论 |
3.4.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3.4.3 正态云模型 |
3.4.4 云模型发生器 |
3.4.5 综合云模型 |
3.5 风险接受准则和数据来源 |
3.5.1 风险分级 |
3.5.2 风险接受准则 |
3.5.3 数据来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水文条件 |
4.1.4 地质构造及地震 |
4.1.5 气象条件 |
4.2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过程风险因素识别 |
4.2.1 钻孔灌注桩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4.2.2 承台、桥台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4.2.3 墩柱、盖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4.2.4 钢管拱现浇段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4.2.5 主桥上部结构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因素体系的建立 |
4.3.2 建立因素集 |
4.3.3 建立评价集 |
4.3.4 建立权重集 |
4.3.5 建立隶属度矩阵 |
4.3.6 模糊综合评价 |
4.3.7 模糊层次熵权评价GUI界面设计 |
4.4 基于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建立因素集 |
4.4.2 求取各指标因素的权重 |
4.4.3 评语集的建立 |
4.4.4 评语集的云化 |
4.4.5 风险评价指标评价云的确定 |
4.4.6 风险度等级的确定和分析 |
4.5 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 |
4.5.1 钻孔灌注桩施工 |
4.5.2 承台、桥台施工 |
4.5.3 墩柱、盖梁施工 |
4.5.4 钢管拱现浇段施工 |
4.5.5 主桥上部结构施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5.1 钻孔灌注桩施工 |
5.1.1 钢筋笼制作和吊放风险 |
5.1.2 高原气候下水下混凝土灌注风险 |
5.1.3 钻头钻杆连接不可靠风险 |
5.1.4 塌孔、偏孔、钻孔渗浆漏浆风险 |
5.2 承台、桥台施工风险 |
5.2.1 承台基坑上边坡支护强度不足风险 |
5.2.2 基坑外围无防护风险 |
5.2.3 模板支拆范围未设置围栏、未悬挂明显的警示牌风险 |
5.2.4 在雨季等不利季节施工风险 |
5.2.5 高原气候下混凝土裂缝风险 |
5.3 墩柱、盖梁施工 |
5.3.1 钢筋绑扎高处作业风险 |
5.3.2 盖梁支架失稳风险 |
5.3.3 盖梁支架、模板的搭设、拆除风险 |
5.3.4 高原气候下混凝土裂缝风险 |
5.4 钢管拱现浇段施工 |
5.4.1 钢筋模板固定不牢风险 |
5.4.2 高原气候下拱脚混凝土裂缝风险 |
5.4.3 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不足风险 |
5.4.4 拱脚临时固结措施风险 |
5.5 主桥上部结构施工 |
5.5.1 高原钢管拱分段运输风险 |
5.5.2 高原冬季钢管拱现场组焊风险 |
5.5.3 缆索吊吊装风险 |
5.5.4 江风对拱肋、中横梁、桥面板的吊装影响 |
5.5.5 高原日照强度以及气温对钢管拱合拢影响风险 |
5.5.6 高原气候下钢管混凝土的灌注风险 |
5.5.7 主系梁张拉钢筋束风险 |
5.5.8 高原气候下拱肋钢管混凝土“脱空”、“脱粘”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及获奖情况 |
附录 B 木高大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木高大桥安全现状调查 |
附录 D MATLAB计算程序输入输出过程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梁拱组合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发展概况 |
1.2.2 结构特点 |
1.2.3 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2.4 内部连接构造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刚构体系演化及梁拱组合刚构体系的形成 |
2.1 概述 |
2.2 结构体系演变历程 |
2.2.1 T型刚构的发展 |
2.2.2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2.2.3 梁拱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 |
2.2.4 刚构拱桥的发展 |
2.2.5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 |
2.3 结构体系拓扑演化分析 |
2.3.1 结构拓扑分析模型 |
2.3.2 结构拓扑分析结果 |
2.3.3 拉压杆模型 |
2.4 结构体系力学比较分析 |
2.5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力学推导 |
2.5.1 结构力学理论模型 |
2.5.2 模型验证 |
2.6 参数化分析 |
2.6.1 边中跨比γ1 |
2.6.2 刚构与主梁相交点位置γ2 |
2.6.3 矢跨比γ3 |
2.6.4 上下弦杆刚度比γ4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梁拱组合刚构桥梁合理构造及设计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梁拱组合刚构桥设计参数与响应指标 |
3.2.1 结构设计状态概述 |
3.2.2 设计参数 |
3.2.3 响应指标 |
3.3 有限元方法及快速化建模软件自主开发 |
3.4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关键技术与施工过程仿真模拟 |
3.4.1 模型验证 |
3.4.2 标准布置与构造 |
3.4.3 施工阶段模拟方法 |
3.4.4 临时施工索力计算 |
3.4.5 预应力束布置原则 |
3.5 基于有限元的单变量参数分析 |
3.5.1 矢跨比 |
3.5.2 空腹比 |
3.5.3 边中跨比 |
3.5.4 主梁梁高 |
3.5.5 主拱梁高 |
3.5.6 抛物线次数 |
3.5.7 中墩高度 |
3.5.8 梁高与矢跨比分析 |
3.6 梁拱组合刚构桥挠跨比计算公式拟合及对比 |
3.6.1 挠跨比计算公式 |
3.6.2 计算公式拟合方法 |
3.6.3 计算结果 |
3.7 空腹段主梁施工过程临时拉索布置安全优化研究 |
3.7.1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布置对比计算 |
3.7.2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索力优化研究 |
3.7.3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根数优化研究 |
3.8 施工全过程材料时变效应影响 |
3.8.1 桥梁时变因素 |
3.8.2 结构长期性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目的及设计原则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计原则 |
4.3 模型试件设计 |
4.3.1 试件尺寸 |
4.3.2 试验内容及测点布置 |
4.3.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
4.3.4 试验模型制作 |
4.4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1 材性试验 |
4.4.2 交汇式模型试验 |
4.4.3 挑板式模型 |
4.4.4 变挖空率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受力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角隅节点试件的有限元建模 |
5.3 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5.3.1 交汇式模型 |
5.3.2 挑板式模型 |
5.3.3 变挖空率模型 |
5.4 角隅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参数化分析与承载能力研究 |
6.1 概述 |
6.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3 纵向普通钢筋强度的影响 |
6.4 纵向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
6.5 预应力的影响 |
6.6 变挖空率的影响 |
6.7 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理论 |
6.7.1 中国规范 |
6.7.2 欧洲规范 |
6.7.3 美国规范 |
6.7.4 现有计算理论比较 |
6.8 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拟合 |
6.8.1 计算公式形式的提出 |
6.8.2 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拟合方法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科研获奖 |
三、专利 |
(5)大型体育馆预应力变截面梁综合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
1.1 建筑概况 |
1.2 结构概况 |
1.3 重、难点概述 |
2 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模板选型 |
3 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排架系统 |
4 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施工技术 |
5 裂缝控制与结构加固技术 |
6 结语 |
(6)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施工监测研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监测技术分析 |
2.1 工程概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特点 |
2.2 无粘结预应力理论分析 |
2.2.1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设计 |
2.2.2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 |
2.2.3 预应力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
2.3 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 |
2.4 支撑体系安装、拆除要点 |
2.4.1 支模架搭设 |
2.4.2 模板拆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监测及数据分析 |
3.1 施工监测目的 |
3.2 施工监测方案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方案 |
3.3 仪器的选择 |
3.4 测点的布置 |
3.5 监测结果分析 |
3.5.1 监测数据收集 |
3.5.2 监测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 |
4.1.1 选取单元 |
4.1.2 材料本构关系 |
4.1.3 模型建立 |
4.2 有限元分析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7)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概述 |
2.1.1 建筑物整体平移的概念 |
2.1.2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特点 |
2.2 砌体结构破坏特征 |
2.2.1 因承载力不足而破坏 |
2.2.2 因变形而破坏 |
2.2.3 因震动而破坏 |
2.3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3.1 风险概述 |
2.3.2 风险管理概念及流程 |
2.4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理论 |
2.4.1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定义 |
2.4.2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识别 |
3.1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识别含义 |
3.2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识别原则 |
3.3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 |
3.4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识别方法及过程 |
3.5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因素识别 |
3.5.1 风险因素初步识别 |
3.5.2 确定最终风险因素 |
3.5.3 风险因素说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 |
4.1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含义 |
4.2 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概述与选择 |
4.2.1 常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介绍 |
4.2.2 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选择 |
4.3 基于FAHP-模糊综合评判法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 |
4.3.1 工作思路 |
4.3.2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建立因素集 |
4.3.4 建立评语集 |
4.3.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 |
4.3.6 建立评判矩阵 |
4.3.7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4.3.8 风险等级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控制 |
5.1 风险处理 |
5.1.1 风险处理原则 |
5.1.2 风险处理措施 |
5.2 风险监测与预警 |
5.2.1 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 |
5.2.2 风险监测项目 |
5.2.3 监测预警标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验证 |
6.1 工程概况 |
6.2 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 |
6.2.1 建立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建立因素集和评语集 |
6.2.3 确定因素权重及评判矩阵 |
6.2.4 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判 |
6.2.5 S宾馆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等级评定 |
6.3 相关建议及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C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因素两两比较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
(8)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悬索桥的发展 |
1.2 悬索桥施工监控研究现状 |
1.2.1 悬索桥主梁架设控制研究现状 |
1.2.2 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温度场与温度应力 |
1.2.4 大体积混凝施工控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全过程计算方法介绍 |
2.1 悬索桥的计算——静力部分 |
2.1.1 竖直平面(x-z平面)内荷载作用下悬索桥的静力计算 |
2.1.2 水平平面(x-y平面)内荷载作用下悬索桥的静力计算 |
2.2 悬索桥有限元分析理论 |
2.2.1 索单元的计算原理 |
2.2.2 悬索桥平衡状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2.3 悬索桥施工过程分析方法 |
2.3.1 悬索桥加劲梁施工计算理论 |
2.3.2 悬索桥加劲梁施工过程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主梁吊装施工监控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桥塔设计 |
3.1.2 加劲梁设计 |
3.1.3 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 大跨径悬索桥不同主梁架设方案的对比研究 |
3.2.1 吊装方案简介 |
3.2.2 不同吊装方案对主梁开口间隙的影响 |
3.2.3 不同安装方案对塔缆间距变化的影响 |
3.2.4 主缆标高控制及其变化规律 |
3.3 主索鞍顶推控制 |
3.3.1 索鞍预偏的原因 |
3.3.2 寸滩长江大桥索鞍顶推方案 |
3.4 钢箱梁线形监控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径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方法研究 |
4.1 水化热计算理论 |
4.1.1 砼的热传导方程 |
4.1.2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
4.1.3 初值条件和边界条件 |
4.2 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4.2.1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求解方法 |
4.2.2 瞬态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
4.3 水化热分析重要参数 |
4.3.1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
4.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4.3.3 混凝土表面边界条件近似处理 |
4.3.4 外界温度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径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控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寸滩长江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
5.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
5.2.2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施工方法 |
5.2.3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施工技术 |
5.3 寸滩长江大桥锚碇水化热模型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材料特性 |
5.3.3 模型展示 |
5.4 寸滩长江大桥北锚碇水化热分析 |
5.4.1 典型大混凝土块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
5.4.2 典型小混凝土块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
5.4.3 大块混凝土与小块混凝土对比分析 |
5.5 基于BIM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控成套方法 |
5.5.1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BIM温控信息平台 |
5.5.2 寸滩长江大桥南北锚碇可视化温度控制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有的混凝土结构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
1.2.1 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1.2.2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法 |
1.2.3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法 |
1.3 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结构法 |
1.4 国内外加固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应力TRM加固梁受弯疲劳性能试验 |
2.1 主动加固系统简介 |
2.1.1 装置构成 |
2.1.2 工作原理 |
2.2 试验材料 |
2.2.1 混凝土 |
2.2.2 钢筋 |
2.2.3 纤维织物网 |
2.2.4 高强环氧砂浆 |
2.3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 |
2.3.1 试验梁设计 |
2.3.2 试验梁制作 |
2.4 预应力TRM加固试验梁施工工艺及方案 |
2.4.1 加固梁的施工工艺 |
2.4.2 加固方案 |
2.5 试验设备 |
2.6 试验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 |
2.6.1 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
2.6.2 疲劳荷载计算方法 |
2.6.3 循环加载频率的确定 |
2.6.4 试验加载方案 |
2.6.5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3.1 各试验梁预加载现象与特征 |
3.2 各梁试验疲劳现象与破坏特征 |
3.2.1 FP-1号梁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3.2.2 FP-2号梁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3.3 跨中挠度分析 |
3.4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5 钢筋应变分析 |
3.6 裂缝发展与破坏情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固梁受弯疲劳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材料本构关系 |
4.1.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1.2 钢筋本构模型 |
4.1.3 纤维网本构模型 |
4.1.4 环氧砂浆本构模型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单元类型 |
4.2.2 模型部件建模 |
4.2.3 荷载及边界条件施加 |
4.2.4 预应力施加 |
4.2.5 网格划分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挠度曲线对比分析 |
4.3.2 钢筋应变曲线对比分析 |
4.3.3 疲劳寿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固梁受弯疲劳理论分析 |
5.1 材料的疲劳性能 |
5.1.1 混凝土的疲劳性能 |
5.1.2 钢筋疲劳性能 |
5.1.3 纤维网疲劳性能 |
5.1.4 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 |
5.2 钢筋的名义应力幅计算 |
5.3 疲劳寿命评估 |
5.3.1 疲劳寿命与疲劳积累损伤理论 |
5.3.2 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 |
5.3.3 名义应力法评估梁的疲劳寿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连续曲线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阶段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曲线梁桥概述 |
1.3 曲线梁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外曲线梁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国内外对曲线组合梁施工阶段的研究 |
1.4 曲线组合梁研究不足之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连续曲线双箱钢混组合梁施工阶段试验研究 |
2.1 试验内容 |
2.1.1 试验目的 |
2.1.2 试件设计 |
2.1.3 试验步骤 |
2.2 试验结果 |
2.2.1 CB-01号梁试验数据 |
2.2.2 CB-02号梁试验数据 |
2.2.3 CB-03号梁试验数据 |
2.3 试验结果对比 |
2.3.1 不同曲线半径的组合梁试验结果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曲线双箱钢混组合梁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3.1 施工阶段研究简述 |
3.2 曲线梁桥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1 有限元法简介 |
3.2.2 曲线梁桥有限元建模方法 |
3.3 曲线梁桥有限元建模 |
3.3.1 有限元模型尺寸及各属性参数 |
3.3.2 浇筑顺序模拟 |
3.3.3 浇筑阶段有限元模型 |
3.4 浇筑阶段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对比 |
3.4.1 CB-01 号梁数据对比 |
3.4.2 CB-02号梁数据对比 |
3.4.3 CB-03号梁数据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曲线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参数分析 |
4.1 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受力特性影响因素 |
4.2 浇筑顺序的影响 |
4.2.1 浇注顺序模拟 |
4.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4.3 截面横向坡度的影响 |
4.3.1 横向坡度简介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4.4 横隔板数目的影响 |
4.4.1 横隔板简介 |
4.4.2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4.5 横隔板厚度的影响 |
4.5.1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依托工程分析 |
5.1 依托工程项目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总体布置 |
5.1.3 水文条件 |
5.2 钢箱梁桥制作与安装 |
5.2.1 钢箱梁制作 |
5.2.2 分段划分及运输 |
5.2.3 临时支撑设计 |
5.2.4 现场拼装施工准备 |
5.2.5 桥梁现场吊装 |
5.3 全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模型单元及理论假设 |
5.3.2 模型材性及截面特性 |
5.3.3 边界条件 |
5.4 荷载计算 |
5.4.1 永久荷载 |
5.4.2 车道荷载 |
5.4.3 温度荷载 |
5.4.4 收缩徐变 |
5.5 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及验算 |
5.5.1 架设钢梁并完成横向连接 |
5.5.2 中墩临时支座顶升10cm |
5.5.3 浇筑正弯矩区混凝土 |
5.5.4 浇筑负弯矩混凝土 |
5.5.5 中墩临时支座回落10cm |
5.5.6 完成桥面铺装及栏杆等附属设施 |
5.6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验算 |
5.6.1 持久状况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验算 |
5.6.2 持久状况整体稳定验算 |
5.7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及验算 |
5.7.1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竖向挠度验算 |
5.7.2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大跨度梁施工裂缝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原山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宋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D]. 丁艳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大型体育馆预应力变截面梁综合施工技术[J]. 王祺国. 建筑施工, 2020(06)
- [6]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D]. 王梓.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砌体结构建筑整体平移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王孜. 湖南大学, 2020(07)
- [8]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汤蕙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研究[D]. 陈博. 长安大学, 2020(06)
- [10]连续曲线双箱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阶段受力性能研究[D]. 蔡宇.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