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孔燕[1](2017)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传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也曾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也遭受到来自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模式及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践行,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是指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并且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提升。目前的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多年之后,资源与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过耗、生态恶化等问题矛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扩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绿色发展就是告别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为思想核心及价值判断的全新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开辟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路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模式逐渐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的发展模式。要达到这种模式,既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在全球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变,即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来突破困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手段和具体措施,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即将成为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目标,也将成为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本研究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与规律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其节能减排效果、政策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一些可能性的创新路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出路与建议等,进而为探索诸如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型欠发达省区绿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尽一些绵薄之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第一章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由来及其内涵外延;第二章以绿色发展的关联维度为出发点,探讨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梳理节能减排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沿革,总结国外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等;第三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为例,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从能源、废水、废气、固废角度,较为详实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污染分布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第四章从绿色发展理念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管理、金融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具体对策及建议;从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废水、废气、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五章,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内蒙古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及路径向绿色发展模式及路径的根本转变,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从而为具体实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为同类地区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及借鉴。
张志杰[2](2011)在《河套灌区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及引黄水量阈值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都已颁布相关文件,确定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水量将由50亿m3减少到40亿m3。由于引黄水量的棸减,灌区多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将发生变化。在引黄水量面临着政策性锐减的情景下,确定维持灌区良性发展的引水量阈值已势在必行。本论文在较准确的确定典型区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方案下河套灌区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及补给量,进而提出维持河套灌区良性发展的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成果将对河套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及引黄水量减少后区域生态环境能否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灌水24d后补给地下水量达到最大,810d后即完成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不同灌水量灌溉水入渗规律基本一致,入渗补给量和入渗时间与灌溉水量直接相关。据灌水前后地下水位变化计算的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生育期为0.118,秋浇期为0.257;据土壤含水率变化计算的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生育期为0.157,秋浇期为0.308;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作物生育期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为0.147,秋浇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为0.306。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河套灌区生育期补给地下水系数取0.141,秋浇灌溉补给地下水系数取0.290。以典型年法的预测研究表明,作物生育期补给地下水量和地下水埋深呈反比,灌溉水量和补给量呈正比。秋浇期地下水埋深越大补给地下水量越小,两者程反比关系。典型区地下水埋深在2.0m左右时,年引黄水量需满足0.20亿m3,才能保证现状条件下农业生产水平及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用类比法扩展到河套灌区,预测结果显示,维持河套灌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引黄水量阈值为40亿m3,相对应的适宜地下水埋深为2.0m2.5m。
韩颖[3](2007)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与矛盾,自然资源减少或枯竭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性使城市面临如何发展的困境,开始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为内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的线性经济的革命,是可以带来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小环境污染和更多就业机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传统模式下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经济,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者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循环经济研究状况,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基本理论等方面进行回顾。这为本文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同时可使我们发现现有的理论研究存在着哪些不足,从而强化本文的研究意义。再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讨,依据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实践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丰富的借鉴经验。继而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指出必须立足地区情况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道路,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政策建议。
魏娜[4](2006)在《前南峪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理论的基础上,以邢台市前南峪生态旅游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二手资料收集、座谈访问、游客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研究工作所需的有关资料。运用服务质量评估、Butler生态旅游资源动力学开发模型、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前南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地区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环境容量以及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提出了适合前南峪旅游区的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前南峪旅游区植被状况良好。森林覆盖率极高,达到94.7%。物种多样性丰富,水体、空气质量良好。这些条件的组合是该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 前南峪的大多数旅游资源适合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资源较丰富,类型较多,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主。该地区旅游项目和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特色,能够长远吸引游客,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优势明显。尤其适合开展休闲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等形式的生态旅游。 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构成比例中,男性占到了65.8%,且年龄大多在35~45岁,大多为事业成功的人士,经济上允许,时间上可行,因此为了吸引这批游客,就应该在服务层次和质量上下大功夫,大力开发休闲娱乐旅游项目;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为57.44,集中度较高。游客以省内为主,大部分来自邢台市和石家庄市。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宣传中,应该扩大范围,吸引更多游客到来,使该地旅游成规模发展。 4 通过综合价值法对前南峪各景区的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显示,生态园景区的综合价值最高,最小的是前南峪文明生态村。生态园景区在开发建设上不宜再进行较大项目的工程,重点应放在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增加特色品种,改善景区的环境卫生,提高附近餐厅的接待能力。 5 景区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资源丰富,但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尚显不足。 6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游客旅游舒适度和保持生态完好的前提下,该地的旅游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完善管理体制上。
毛小兵[5](2006)在《论我国矿业企业集团的矿产资源战略》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企业是直接从事矿产勘查开发,为国家提供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企业集团一般由矿山采选业或冶炼业起步,并经由多年的发展,通过向上下游的延伸和扩张,发展多品种经营而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雄厚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矿产资源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能源和原材料等物质资源。以矿产资源企业为主体,探讨矿产资源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本文以矿产资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西部矿业集团这一企业作为分析说明的实例,在调查我国当前矿产资源禀赋,阐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相关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企业形成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探讨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开发、运营的新模式与资源开发的组织设计,并对西部矿业集团资源战略进行实证研究,对西部矿业集团资源战略与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第1章是导论部分,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为什么要研究本问题,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内容的逻辑架构。第2章阐述了矿产资源企业及矿产资源企业集团的相关理论,对企业集团含义及类型、形成动因、构建条件进行了分析,对矿产资源企业集团发展模式、组建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产资源企业集团模式进行了论述。本章还运用系统控制理论和物元分析理论,研究了企业集团系统的协同管理机制问题,为系统控制论和物元分析理论在企业集团系统协同管理研究中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技术,而且对建构企业集团系统的协同管理机制提供了数学依据。运用系统控制论和物元分析理论研究企业集团系统的协同管理机制问题是企业集团系统理论研究的一次突破。本章还从协同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系统协同的特征,研究了企业集团复合系统的复合因子、协同机制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集团“系统协同管理”的概念模型。第3章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矿产资源战略理论。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对矿产资源企业实施资源战略进行了理论分析。还对我国矿产资源企业面临的矿产资源背景、我国矿产资源的特性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基础,进行了阐述。第4章是关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与矿产资源企业矿产资源战略。分析了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对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发展战略的影响、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对矿产资源企业资源战略的影响与作用、通过矿业权流转构建矿产资源企业资源战略、矿业权资本化与企业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运营。第5章对矿产资源企业发展转型期的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除了矿产资源企业自身需要努力寻找合适的资源转型途径之外,国家也需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第6章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开发组织新模式进行了设计。从基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对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开发组织进行设计,论述了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开发的特点及其对开发组织的要求,设计与构建了矿产资源企业资源开发组织新模式。第7章论述了西部矿业集团矿产资源战略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西部矿业集团资源型企业的构建,西部矿业集团与西部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8章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马翠[6](2006)在《克什克腾旗农牧民贫困原因调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地区比较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地区之一。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进行调查了解,从而找出导致农牧民贫困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进而形成了人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畜牧业发展面临严重问题,传统的家畜养殖不合理,生产水平低下,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水平不高及其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地方财政差,投入少,基础建设薄弱是主要的原因。针对上述特点,提出扶贫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针对克什克腾旗的实际情况,进行试点试验,成功之后进行推广,对放牧区实行合理的分区,进行禁牧和休牧,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养畜方式。针对养殖结构,要调整畜群结构,突出抓好良种改良牛羊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增强商品意识,加快周转和出栏,进行集约化养殖,并提出草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对土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要改造中低产田,对沙化草地进行改良,加强人工草地的建设,树立以“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思想,把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即形成“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有畜农业,走农牧结合的路子。
罗崇敏[7](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杨维军[8](2005)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历史上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掣肘作用,找出了实现生态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对接、生态系统与开发方式的对接以及保护与建设并行等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链接途径。
刘海梅,王再兴[9](2003)在《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农业节水措施的理论分析 ,提出农业节水措施的新思维
王荣贵[10](2003)在《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文中指出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西部农业技术考察团,从人文、自然气候、生态生产条件与乌兰察布盟(以下简称乌盟)有很多相似相近之处,西部农业和农业技术方面对乌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使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二、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
一、发展的含义 |
(一) 发展的范畴 |
(二) 中国发展之路 |
二、绿色及绿色化的概念 |
(一) 绿色的定义 |
(二) 绿色化内涵 |
三、绿色发展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
(一) 绿色发展理论的三大来源 |
(二)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 |
(一)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
(二)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三) 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拓展 |
五、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的理论拓展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层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联维度 |
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 |
(一) 节能减排催生绿色技术范式 |
(二) 节能减排倒逼绿色转型发展 |
二、绿色发展指导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内涵要求 |
(二) 节能减排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
(三) 绿色发展指导下的生产力评价标准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被动”节能减排到“主动”节能减排 |
(二) 节能减排的新思维格局和空间格局 |
(三) 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三个层面 |
四、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 |
(一) 发达国家碳减排经验 |
(二) 发展中国家的碳减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史、现状与绩效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背景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梳理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结果 |
二、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 |
(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模式现状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业结构现状 |
(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现状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成就、绩效与问题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成就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绩效分析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出路与对策研究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机遇 |
二、内蒙古传统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
(一) 运用绿色化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目标 |
(三) 形成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体系 |
三、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政策 |
(一) 绿色化产业政策 |
(二) 绿色化金融政策 |
(三) 绿色化科技政策 |
四、内蒙古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实践 |
(一) 典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实践 |
(二) “三废”资源化路径探索 |
(三)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产业群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创新路径 |
(一) 绿色化技术创新 |
(二) 绿色化管理创新 |
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
(一) 结构升级转型的绿色化问题 |
(二)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问题 |
(三) 结构转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
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一) 绿色发展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 |
(二) 绿色发展模式实践要素 |
(三) 绿色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 |
(四) 绿色发展模式的政策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河套灌区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及引黄水量阈值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研究 |
1.2.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试验区气象条件 |
2.1.3 试验区土壤条件 |
2.1.4 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布置 |
2.2.2 观测内容 |
2.2.3 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分析 |
2.3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的试验研究 |
3.1 灌溉水入渗过程分析 |
3.2 利用地下水埋深变化确定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 |
3.2.1 计算原理 |
3.2.2 灌溉水补给地下水系数 |
3.3 利用土壤含水率变化确定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 |
3.4 试验确定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 SWAP 模型的入渗系数模拟研究 |
4.1 SWAP 模型简介及原理 |
4.2 SWAP 模型输入与输出数据 |
4.3 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
4.4 土壤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数值模拟分析 |
4.5 灌溉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数值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的分析确定 |
5.1 灌溉补给地下水影响因素分析 |
5.2 灌溉补给地下水系数的确定 |
6 不同引水水平条件下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预测研究 |
6.1 典型年的选取 |
6.2 灌溉制度的确定 |
6.2.1 灌水次数的确定 |
6.2.2 灌水时间的确定 |
6.2.3 灌水定额的确定 |
6.3 地下水埋深的设定 |
6.4 不同引水水平下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的模拟研究 |
6.4.1 作物生育期补给地下水量分析 |
6.4.2 秋浇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分析 |
6.5 不同引水水平下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 |
6.6 分析确定河套灌区良性发展的需水量阈值 |
6.6.1 不同引水水平下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 |
6.6.2 河套灌区需水量阈值的预测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
2.1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解 |
2.2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 |
2.2.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2.3 循环经济内涵的新观念 |
3. 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3.1 国外发展状况 |
3.1.1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1.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1.3 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1.4 其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2 国内发展状况 |
3.2.1 在产业方面 |
3.2.2 在区域层面 |
3.3.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4.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状况 |
4.1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禀赋基本情况 |
4.2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利用状况 |
4.2.1 资源消耗效率 |
4.2.2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率状况 |
4.2.3 废物排放与处置状况 |
4.2.4 其他情况 |
4.3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被破坏状况 |
4.3.1 土地承载力的超负荷 |
4.3.2 生态环境的恶化 |
5.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 |
5.1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情况 |
5.1.1 有利条件 |
5.1.2 制约因素 |
5.2 发展特色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
5.3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机制 |
5.3.1 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 |
5.3.2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
5.3.3 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
5.3.4 完善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前南峪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生态旅游基本理沦 |
2.1 生态旅游的产生 |
2.1.1 大背景——全球环境保护运动 |
2.1.2 大环境——可持续旅游全球运动 |
2.2 生态旅游的作用和影响 |
2.2.1 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 |
2.2.2 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 |
2.3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
2.3.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2.3.2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
2.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 |
2.4.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
2.4.2 生态旅游资源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3 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概况 |
3.1 景区概况 |
3.2 发展太行山深山区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 |
3.3 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3.3.1 自然生态条件 |
3.3.2 植被状况 |
3.3.3 交通条件 |
3.3.4 经济状况 |
3.3.5 前南峪特色产品 |
3.3.6 水资源 |
3.3.7 总体功能分区 |
3.3.8 空气质量 |
4 前南峪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4.1 定性评价 |
4.2 定量评价 |
4.2.1 抗大纪念馆景区 |
4.2.2 生态观光区 |
4.2.3 坐化山揽胜区 |
4.2.4 前南峪村 |
5 前南峪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5.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5.2 主要景区环境容量的确定 |
5.2.1 空间容量 |
5.2.2 景区容量 |
5.3 前南峪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5.3.1 游客旅游所需的六大要素欠缺很大 |
5.3.2 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
5.3.3 大量的机动车进入游区,对环境造成污染 |
5.3.4 导游文化素质较低,解说词生硬且对环境保护宣传较少 |
5.3.5 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低 |
5.3.6 景点建设有待加强,游区环境有待改善 |
5.4 前南峪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5.4.1 满足游客所需,解决欠缺要素 |
5.4.2 提高导游的物化素质,提升前南峪生态旅游区的品位 |
5.4.3 扩大宣传,提高前南峪生态旅游地的知名度 |
5.4.4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发挥公众支持作用 |
5.4.5 严禁机动车进入游区 |
5.4.6 在游区内严禁大兴土木,破坏环境 |
5.4.7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
5.4.8 做好游客量监测,为前南峪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提供依据 |
5.4.9 坚持社会效益、旅游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
5.4.10 完善体制,加强管理 |
5.5 前南峪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5.5.1 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地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主线 |
5.5.2 正确处理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
5.5.3 尽量减少破坏性人文景观的建设 |
5.5.4 将生态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的致富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论我国矿业企业集团的矿产资源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内容的逻辑架构 |
第2章 矿产资源企业与集团及其相关理论 |
2.1 企业集团的有关理论 |
2.1.1 企业集团含义及类型 |
2.1.2 企业集团形成动因 |
2.1.3 企业集团构建条件 |
2.1.4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发展 |
2.2 企业集团系统协同管理系统的构建 |
2.2.1 “系统协同管理”的概念与模型 |
2.2.2 企业集团系统的协同控制机制 |
2.3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集团发展模式探讨 |
2.3.1 组建矿产资源企业集团的方式 |
2.3.2 不同经营范围矿产资源企业集团模式 |
2.3.3 不同资源类型矿产资源企业集团模式 |
2.3.4 不同发展阶段矿产资源企业集团模式 |
2.3.5 矿产资源企业集团模式的一个实例 |
第3章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矿产资源战略理论 |
3.1 矿产资源企业实施资源战略的理论基础 |
3.1.1 科学发展观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区域经济理论 |
3.1.4 循环经济理论 |
3.2 我国矿产资源企业面临的矿产资源背景 |
3.2.1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
3.2.2 我国几种常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赋存与开采现状 |
3.2.3 我国西部地区几种常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赋存与开采现状 |
3.3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性 |
3.3.1 我国有色矿床赋存的优劣性 |
3.3.2 有色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稀缺性 |
3.3.3 有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高价值性 |
3.3.4 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保障性 |
3.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基础 |
3.4.1 以中西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基地 |
3.4.2 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制定原则 |
第4章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与矿产资源企业矿产资源战略 |
4.1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对企业资源发展战略的影响 |
4.1.1 传统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
4.1.2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选择 |
4.1.3 自然资源公有制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
4.2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对企业资源战略的影响与作用 |
4.2.1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资源保护增强效应 |
4.2.2 矿产资源安全效应的博弈论思考 |
4.3 通过矿业权流转构建矿产资源企业资源战略 |
4.3.1 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相关问题探讨 |
4.3.2 矿业权流转研究 |
4.4 矿业权资本化与企业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运营 |
第5章 矿产资源企业发展转型期的资源发展战略 |
5.1 矿产资源企业的资源转型措施 |
5.2 转型期的矿产资源企业发展战略 |
5.3 矿产资源企业转型期的国家政策 |
第6章 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资源开发组织新模式的设计 |
6.1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资源开发组织 |
6.1.1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理论 |
6.1.2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企业理论与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资源开发组织 |
6.2 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资源开发的特点及其对开发组织的要求 |
6.2.1 资源依赖型企业资源开发特点 |
6.2.2 分工生产与资源开发组织的团队化协调要求 |
6.2.3 分工深化与开发组织结构的变革 |
6.2.4 资源开发团队组织的激励与协同 |
6.3 矿产资源企业集团资源开发组织新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
6.3.1 资源开发组织模式设计的要素和内容 |
6.3.2 矿业集团内基于资源开发团队的组织设计和构建 |
6.3.3 资源开发组织新模式设计类型 |
6.3.4 矿产资源开发组织的自适应控制模式 |
第7章 西部矿业集团矿产资源战略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7.1 西部矿业集团资源型企业的构建 |
7.1.1 构建矿产资源型企业集团的必要性 |
7.1.2 西部矿业集团的构建 |
7.2 西部矿业集团与西部区域经济的关系 |
7.2.1 矿产资源型区域中心与矿产资源企业集团的关系 |
7.2.2 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西部矿业集团的成长提供经济基础 |
7.2.3 西部矿业集团: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克什克腾旗农牧民贫困原因调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与方法 |
2.1 历史资料的查阅 |
2.2 入户调查 |
2.3 试点试验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 |
3.2 气候特征 |
3.3 土壤特征 |
3.4 植被特征 |
3.5 水资源状况 |
3.6 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 |
3.6.1 草原退化严重 |
3.6.2 沙漠化趋势加剧 |
3.6.3 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
3.6.4 林木防护功能不强 |
3.6.5 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
3.6.6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3.7 社会经济状况 |
4 克什克腾旗农牧民贫困原因分析 |
4.1 克什克腾旗整体贫困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
4.2.1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 |
4.2.2 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 |
4.2.3 农牧民文化素质低,投入少,基础建设薄弱,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下 |
4.2.4 社会经济结构的问题 |
4.2.5 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
4.2.5.1 自然条件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潜在因素 |
4.2.5.2 超载过牧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
4.2.5.3 人为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 |
4.2.5.4 饲草料作物产量 |
4.2.6 生产方式的问题 |
5 解决克什克腾旗农牧民贫困问题的途径初探 |
5.1 合理分区进行禁牧和休牧 |
5.1.1 禁牧、休牧和轮牧的技术标准 |
5.1.2 克什克腾旗禁牧区的划分 |
5.2 养殖方式的转变 |
5.2.1 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养畜方式 |
5.2.2 因地制宜,推行禁牧舍饲工作 |
5.3 养殖结构的调整 |
5.3.1 调整畜群结构 |
5.3.2 突出抓好良种改良牛羊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 |
5.3.3 增强商品意识,加快周转和出栏 |
5.4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 |
5.4.1 牧区减牧还草模式 |
5.4.2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 |
5.4.3 农区种草养畜模式 |
5.4.4 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 |
5.4.5 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
5.4.6 “五有”家庭牧场模式 |
5.5 集约化养殖技术 |
5.6 提高土地生产力途径研究 |
5.6.1 中低产田改造 |
5.6.2 人工草地建设 |
5.6.3 退化沙化草地的改良 |
5.7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
6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8)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回顾 |
(一) 历史上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景观 |
(二)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⑥ |
第一, 大规模基本建设。 |
第二, 粗放式经营方式。 二、生态环境现状对经济发展的掣肘作用 |
(一) 生存环境恶化, 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 |
(二) 生态灾害频发, 生态维系功能降低 三、实现生态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 |
(一) 国家利益与少数民族利益结合的问题 |
第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的权益问题。 |
第二, 把国家所有和当地少数民族权益统一起来。 |
(二) 资源开发与市场经济互动的问题 |
第一, 市场化运作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
第二, 从以资源导向为主向以市场导向为主转变。 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链接途径 |
(一) 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对接 |
第一, 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
第二, 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 |
第三, 建立资源型产业群。 |
(二) 实现生态系统与开发方式的对接 |
第一, 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环境资源的利用水平。 |
第二, 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 |
(三) 保护与建设并行 |
第一, 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
第二, 加强生态保护资金引入机制。 |
第三, 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
第四, 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
(9)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节水措施的理论分析 |
2 构建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新思维 |
2.1 提高输水利用率及其技术创新点 |
2.2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其技术创新 |
2.3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技术创新 |
2.4 管理节水 |
四、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孔燕.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2]河套灌区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及引黄水量阈值初步研究[D]. 张志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3]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研究[D]. 韩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7)
- [4]前南峪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D]. 魏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5]论我国矿业企业集团的矿产资源战略[D]. 毛小兵. 中南大学, 2006(01)
- [6]克什克腾旗农牧民贫困原因调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研究[D]. 马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2)
- [7]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8]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J]. 杨维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9]试论巴盟农业节水的技术理论与新思维[J]. 刘海梅,王再兴. 内蒙古水利, 2003(04)
- [10]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J]. 王荣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