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见太后》中的“见”

关于《想见太后》中的“见”

一、关于“故愿望见太后”中的“望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翼,柳三变[1](2020)在《说话的艺术与言语的力量——读《触龙说赵太后》》文中研究说明[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原书由各诸侯国史官或策士辑录,编次混乱,名称繁多,后经西汉学者刘向编校,定名为《战国策》,分为十二国策,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内容以记载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为主,反映了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情况和众多人物的人生风采。《战国策》文笔委婉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言说技巧高明,语言风格独特,文学成就突出,其中不少寓言故事和成语沿用至今。

邢耀方[2](2020)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文中研究表明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是战国末期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它的出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至今,学者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界关於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注释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且按照一定的体例,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本文共分为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基本情况,梳理了学界对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价值,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上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一章至第十四章集注,中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集注,下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七章集注。

姜文[3](2020)在《《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谦敬类指称语作为中华民族礼貌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际交往。作为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谦敬类指称语,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该文以《战国策》中的谦敬类指称语为研究对象,对其穷尽式检索,进行归纳分类分析,以揭示语义场视角下的谦敬类指称语分布状况,并考察其中的谦敬类指称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变异情况,进而探究其中蕴含的历史化内涵。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语料选取及研究方法。在研究现状部分,对与该文研究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主要梳理了《战国策》研究现状、谦敬词语研究现状和指称语研究现状。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进行分析,确立了该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第二章主要从谦敬角度出发,把《战国策》中所有的谦敬类指称语分为谦类指称语和敬类指称语。其中谦类指称语又包括奴仆百姓类和君主王侯类;敬类指称语包括职衔爵位类、年老长者类、高尚品德类和近侍所在类。并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战国策》中谦敬类指称语的具体指称意义。第三章从语义场视角出发,首先从词语聚合关系角度将《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的语义场分为五种类型:分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以此为基础探究语义场视角下的谦敬类指称语。其次,从词语组合的角度归纳出《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的特点,主要有义素相同、方向同一、等级分明和年龄限制。第四章从词语历时发展的角度,探讨《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在后世的传承与变异情况。有的谦敬类指称语在后世发展过程中被传承保留下来,且指称对象几乎未发生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还会使用;还有一些谦敬类指称语在发展过程中指称对象发生变化,词义改变;有的衍生出新词,丰富了古汉语词汇;而有的却因种种原因逐渐消亡,退出人们的交际舞台。第五章从历史文化角度探析谦敬类指称语使用的历史文化内涵。谦敬类指称语是人们交际中表达礼貌的重要方式,与封建社会的尊卑观念、等级观念及用礼观念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鄢骏[4](2020)在《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文中指出巫观念是沟通代际的桥梁。巫观念在先秦时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礼仪、祭典、俗例、语汇多与之相关。巫观念的裂变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推进相关。由“巫”到“人”的转变中,其实弥散着两种趣向。一种是巫的观念驻扎在君王心中;另一种则是巫的观念始终萦绕在士大夫、平民的意识当中。逮至汉代,一方面,帝王在施政活动里融入了巫的传统力量;另一方面,这种力量悄然无声地转化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支柱力量。本文选定巫观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钩沉不同时空的史料,以其中的语料为基点,厘清出先秦至两汉时期巫观念的发展脉络,兼论史家的书写问题,得出他们的笔下嵌入了自身的思想观念。随着近代考古发掘的进展,一大批出土文献纷纷现世,这些新出土的简牍、帛书无疑给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一长时段巫观念的变迁,笔者将全文析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这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人相关的着述情况、相关概念的界定、史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内容,从而得出这一议题的可行性与争论点,巫观念这一概念的限定范围,理论切己的重要性,并在本部分进行了必要的讨论。第二部分着重于分析巫观念的出现与确立的过程。这一部分重点叙述了人类自扎根于地球后,巫是如何裂变的,进而说明古代农业、历法、宗教出现也是人类观察自然,反观己身的结果,巫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巫具有特异功能、神圣梦境和法器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历史文本中的古圣王黄帝具备巫的印迹,比如,“黄帝梦境”,梦境类似于异象,多指梦中传道。从史籍中看,颛顼时期对宗教进化的影响力大,但黄帝的身上的巫观念更为后世帝王所承继,可以说,黄帝的影响力并不亚于颛顼。第三部分是分析了三代历史中的巫观念。针对古史的繁芜、分散的特点,这一部分主要引入文法结构来分析古史,笔者通过大量爬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诸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和《竹书纪年》,组合不同文献中的相同信息,经过分析后,得出观念性的东西不会因为时空而被割裂,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中笼罩着巫观念的浓郁气息,换句话说,“三王”的背后亦有思想的延续,并对妹喜、妲己的形象进行了再分析,从而得出她们或许是政治权力的牺牲品。第四部分讨论的是巫观念的盛行与时人观念。这一部分遵循的视角是眼光自上及下,重点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巫观念,这时,巫观念早已褪去单一的祭祀外衣,且转化为人们意识中的一部分。从日渐丰富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君王、大臣、知识分子等相继借助巫观念的情势跃然于纸上,他们不经意间使用的语汇多与巫观念相关,楚国这个国家就颇具这一特色。即便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也无法与传统完全割裂,比如,孔子,正因为此,他的形象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另外,笔者使用《国语》和《左传》组合分析了史家司马迁笔下的“吴、越之战”,得出了吴、越两君王的意识中亦有巫观念的成份,从而得出史家司马迁的记载具有选择性,甚至存有抵牾之处。第五部分论述的是秦汉帝国的巫观念。这一部分笔者从秦的先祖入手,剖析了秦汉帝国的巫观念,揭示出秦帝国的统治者不仅与先祖有着极深的羁绊,而且追随黄帝的步伐,向往上天,汉帝国的统治者汉武帝更是如此,平民也接受了这一观念,还整合为之己用,并再次得出司马迁记载存有疏漏,其记载带有明显的选择性的特点。如果说齐桓公试图封禅是个别案例,此时,已蔚然成风。另外,语汇的使用限定变得更为明确,比如,“灵”这一语素已成为皇帝的御用语汇,不仅广泛见于正式诏书中,而且大将军卫青一度把它作为上书给武帝的专用语汇。这一部分亦采用出土文献进行佐证,从不偏信于任何一种文献。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相关论点进行了凝练。

孙书杰[5](2019)在《使成式的形成及其与相关句式的互动》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一个自组织性极强的系统,系统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引发其他相关因素的调整变化。汉语使成式的形成及其发展就与使动式、连动式和新兼语式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语言系统的自组织性为理论基础,观察《左传》《史记》《论衡》等文献中使动式、连动式、新兼语式和使成式等相关句式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可以窥探使成式在上古汉语中的形成及其机制。

李几昊[6](2019)在《《太平御览·疾病部》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太平御览》作为宋代四大类书之一,全书共一千卷,分为五十五门。其中中医学资料数量众多,内容涉及临床知识如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经络各方面,还有医学史、医案、药学、方剂(含古代丹药)、养生防病等各方面。对《太平御览》医学材料进行挖掘分析,可以弥补传世文献的缺漏,同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及宋以前的社会医疗状况。经笔者整理发现,《太平御览·疾病部》(下文简称“《疾病部》”)医学材料较为集中,尤其对于医学史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该部引用书目多亡佚,史料讹误甚多,极大地影响其医学、史学价值。方法1、对《太平御览》重要版本进行比较分析。2、对《太平御览》的征引文献源流进行考辨,尤其针对有争议的书目、异文、医书进行阐述。3、对《太平御览》的引书朝代分布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其社会背景。4、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对所引史料进行深入挖掘,探讨《疾病部》的疾病医疗文化内涵。5、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知识分析挖掘《疾病部》材料的临床价值。结果1、通过版本比较,选出了四库丛刊本为最佳本。2、对引书、引文的考证整理,发现大量亡佚或讹误的古籍。3、疾病和政治王权有密切联系。4、临床医案医话对后代的治法治则有启迪作用。结论1、对引书的考证可反映出宋以前书籍的流传及其亡佚情况。2、对异文的考辨为医疗史研究提供准确详实的史料。3、对亡佚材料的辑录弥补后代文献的空缺,其中的临床材料更能给临床实践提供指导。4、由于材料来源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为文献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李常生[7](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指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汪维辉[8](2016)在《《触詟说赵太后》三本异文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帛书《战国级横家书》整理刊布后,学者们多利用这一早期写本来校读传世本《战国策》本章和《史记·赵世家》,纠正了一些误字和误读,对于正确解读原文颇有助益。本文尝试对三本的异文做一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或于文献学、文、章学和语文学有些微之助。

田宗燕[9](2013)在《“唯补词”产生与演变初探》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中的唯补词。从历时角度出发,探究唯补词的演变路径,并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归纳出演变过程中的致变因素,总结唯补词演变的特征。本文重点是以下四部分:1.唯补词的分类(第一章),本章从语义来源角度将唯补词分为七小类。来自于获取义、看视义、持拿义、成就义、附着义、完结义和趋向义,在每一小类我们将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唯补词。2.唯补词的演变路径探讨(第二章),这部分我们将从七个小类出发,以典型唯补词为例进行产生过程的具体性分析。唯补词产生的过程中,主要受到结构的复杂化和对举格式的影响。在结构的复杂化中主要考虑动词、名词的次类变换,前状语或后补语的出现等等,也有通过结构的简单化萌生的唯补词。不同的唯补词致变因素不同。3.唯补词的继续语法化(第三章),这部分我们将列举唯补词继续语法化的三个方向:助词、词缀、介词。唯补词阶段并不是终结点,语法演变是一个连续统,而唯补词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段。4.唯补词的来源和演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第四章),这一部分借鉴我们前文的分析,从另一角度将唯补词的来源分为动词和介词两个大类,源于不同词类的唯补词演变过程中结构的变化不同,来源于动词的唯补词主要经历了:一是“主谓——述宾”的结构变化;二是“并列/连动——述补”的结构变化;三是“述宾——述宾”的结构变化。来源于介词的唯补词主要经历了:主要经历了“述补结构——述宾结构”的演变。本文所述唯补词较为全面,但仍未穷尽所有的唯补词,这也是本文的一大遗憾,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语法化的演变路径中,我们添入唯补词阶段对于语法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其他唯补词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赵大诚[10](2012)在《《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的表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战国策》为研究对象,对书中论辩语言从表达方式和技巧上着手,分析书中君主、策士等人如何将政见、思想、劝说等以最精妙的语言表现出来,并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战国策》中的君臣对话都是动态的语言,其对语言表达策略的运用对进谏成功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对《战国策》进行简要的介绍,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的精准性分析。对《战国策》中如何力求达到精简和准确表达方式方法予以说明,从句法成分的省略、话语的替代、语法成分的复说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第二章,《战国策》中论辩语言语义重心的焦点表达。话语交际中必定会有语义重心,语义重心会通过一定的方式焦点化,这样能使对方更加明确交际的重心内容,有利于交谈的顺利展开。常见的方式有倒装和发语词。第三章,《战国策》中论辩语言体现合作原则的表达策略。合作原则一般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前提,双方遵守质准则、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围绕共同的话题交谈。但说话者若有意违背合作原则,在特定情况下往往就会取得更佳的表达效果。第四章,《战国策》中论辩语言体现礼貌原则的表达策略。礼貌得体是每个民族都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一整套表谦、表敬和表委婉的词汇体系,同合作原则一样,有时故意不讲究礼貌也会对会话起到更好的作用。第五章,《战国策》中论辩语言修辞技巧的使用及特点。修辞是文学着作最普遍常用的手段,在《战国策》这部记录谋臣策士言行的着作中,修辞手段大量使用,本文对书中修辞手段进行分析,对其语用价值进行全面考察。

二、关于“故愿望见太后”中的“望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故愿望见太后”中的“望见”(论文提纲范文)

(2)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战国纵横家书》基本情况
    二、《战国纵横家书》研究现状
        (一)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定名、分批、抄写年代研究
        (二)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文学、史学研究
        (三)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语法研究
        (四)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文本校读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价值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上编
    一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二 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
    三 苏秦使盛庆献书於燕王章
    四 苏秦自齐献书於燕王章
    五 苏秦谓燕王章
    六 苏秦自梁献书於燕王章(一)
    七 苏秦自梁献书於燕王章(二)
    八 苏秦谓齐王章(一)
    九 苏秦谓齐王章(二)
    十 苏秦谓齐王章(三)
    十一 苏秦自赵献书於齐王章(一)
    十二 苏秦自赵献书於齐王章(二)
    十三 韩献书於齐章
    十四 苏秦谓齐王章(四)
中编
    十五 须贾说穰侯章
    十六 朱己谓魏王章
    十七 谓起贾章
    十八 触龙见赵太后章
    十九 秦客卿造谓穰侯章
下编
    二十 谓燕王章
    二十一 苏秦献书赵王章
    二十二 苏秦谓陈轸章
    二十三 虞卿谓春申君章
    二十四 公仲倗谓韩王章
    二十五 李园谓辛梧章
    二十六 见田仆於梁南章
    二十七 麛皮对邯郸君章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战国策》的研究
        (二)谦敬词语的研究
        (三)指称语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拓宽指称语的研究领域
        (二)丰富有关《战国策》的研究
        (三)深化对《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的认识
    四、语料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语料选取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分类研究
    一、谦类指称语
        (一)奴仆百姓类
        (二)君主王侯类
    二、敬类指称语
        (一)职衔爵位类
        (二)年老长者类
        (三)高尚品德类
        (四)近侍所在类
第三章 语义场视角下的谦敬类指称语
    一、从聚合角度看谦敬类指称语
        (一)分类义场
        (二)同义义场
        (三)反义义场
        (四)顺序义场
        (五)关系义场
    二、从组合角度看谦敬类指称语的特点
        (一)义素相同
        (二)方向同一
        (三)等级分明
        (四)年龄限制
第四章 从《战国策》看谦敬类指称语的传承与变异
    一、谦敬类指称语的后世传承
    二、谦敬类指称语的后世变异
        (一)指称对象发生变化的谦敬类指称语
        (二)衍生的谦敬类指称语
        (三)消亡的谦敬类指称语
第五章 谦敬类指称语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尊卑观念
        (一)男尊女卑
        (二)尊老敬长
    二、等级观念
    三、礼的观念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战国策》中出现的谦敬类指称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
        (一) “巫观念”的来源与界定
        1、释巫
        2、巫观念
    四、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现锋芒:巫观念的出现与确立
    一、巫的裂变与上古活动有关
    二、古圣王的活动与巫的印迹
第二章 亦步亦趋:三代历史中的巫观念
    一、夏代的巫观念
    二、商代的巫观念
    三、周代的巫观念
第三章 巫风化俗:巫观念的盛行与时人观念
    一、五方各国的巫观念
    二、民风歌谣中的巫观念
        (一) 白茅
        (二) 笾豆
        (三) 卜法
        (四) 呼天
        (五) 诅
        (六) 禁忌
        (七) 吉日
        (八) 祭祀
        (九) 梦境
    三、民间文本中的巫观念
        (一) 庄子学派的故事
        (二) 孔子的形象
第四章 仰望云门:秦汉帝国的巫观念
    一、秦楚汉之际的巫观念
        (一) 秦的先祖与秦始皇时期
        (二) 秦楚汉之际的巫观念
    二、汉帝国的巫观念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使成式的形成及其与相关句式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1.出
    2. 破
    3.见

(6)《太平御览·疾病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太平御览》版本简评
    1.1 《太平御览》概述
    1.2 《太平御览》重要版本评述
        1.2.1 四库文渊阁本评述
        1.2.2 清鲍崇城仿宋刻本与日本活字本评述
        1.2.3 四部丛刊本评述
2 《太平御览﹒疾病部》征引文献研究
    2.1 《太平御览﹒疾病部》征引书目考辨
        2.1.1 同书异名
        2.1.2 同名异书
        2.1.3 书篇杂糅
        2.1.4 书名省略
        2.1.5 张冠李戴
    2.2 《太平御览﹒疾病部》引文内容考辨
        2.2.1 引文形式评述
        2.2.1.1 直接引用
        2.2.1.2 间接引用
        2.2.2 引文讹误说明
        2.2.3 《太平御览﹒疾病部》引医书考辨
        2.2.3.1 《黄帝八十一问》
        2.2.3.2 《黄帝素问》
        2.2.3.3 《范汪方》(范汪秘方)
3 《太平御览﹒疾病部》征引文献朝代分布研究
    3.1 先秦时期概况
    3.2 两汉时期概况
    3.3 两晋时期概况
4 《太平御览﹒疾病部》医疗文化研究
    4.1 .疾病研究
    4.2 医疗与政治关系
        4.2.1 用人之道
        4.2.2 限制君权
        4.2.3 治国方略
5 《太平御览﹒疾病部》的医学价值研究
    5.1 药物价值
    5.2 病因的认识
        5.2.1 环境因素
        5.2.2 情志因素
        5.2.3 神秘因素
    5.3 临床价值
        5.3.1 外治法
        5.3.2 内治法
        5.3.3 情志疗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太平御览·疾病部》引史料辑录
附录2 文献综述及发表文章
    文献综述《太平御览·疾病部》文献及疾病医疗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7)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唯补词”产生与演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1.1. 有关“唯补词”的研究评述
        1.1.1. 唯补词的定义
        1.1.2. 关于“唯补词”的先期研究
        1.1.2.1. “动相补语”说
        1.1.2.2. “意义虚化的补语”说
        1.1.2.3. “后项虚化的动补格”说
        1.1.2.4. “指动补语”说
        1.1.2.5. “时相语”说
        1.1.2.6. “时段语”说
        1.1.3. 关于“唯补词”的句法特征的研究
        1.1.3.1. 关于“唯补词”的自身特征的研究
        1.1.3.2. 关于“唯补词”与其他补语的区别的研究
        1.1.4. 关于“唯补词”分类的研究
        1.1.4.1. 刘丹青先生对“唯补词”的分类
        1.1.4.2. 薛红对 VC 中 C 的分类
        1.1.4.3. 陈宝莲对“唯补词”的分类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结构
        1.2.1. 研究意义
        1.2.2. 文章的结构
    2.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唯补词的语义来源分类
    1.唯补词的判断标准
    2.时贤归纳的唯补词
    3.本文的唯补词分类
第二章 常见唯补词演变路径探讨
    1.来自“获取”义的唯补词“取”
        1.1. “取”的研究现状
        1.2. 唯补词“取”的意义
        1.3. 唯补词“取”的产生
        1.3.1. 语义联系
        1.3.1.1. “取”的本义与结果补语“取”的关系
        1.3.2. 唯补词“取1”的产生
        1.3.2.1. 动词次类变换
        1.4. “唯补词——体助词”的演变
        1.4.1. 现实体助词“取21”的产生
        1.4.1.1. 非延续性动词
        1.4.1.2. 反向的动词
        1.4.2. 持续体助词“取22”的产生
        1.5. 小结
    2.来自“看视”义的唯补词“见”
        2.1. 唯补词“见”的研究现状
        2.2. 唯补词“见3”的意义
        2.3. 唯补词“见3”的产生
        2.3.1. 动词次类的变换
        2.3.1.1. “视觉”义动词后面的“见”
        2.3.1.2. “听觉”义动词后面的“见”
        2.3.1.3. “梦想”义动词后面的“见”
        2.3.1.4. “嗅闻”义动词后面的“见”
        2.3.1.5. “触摸”义动词后面的“见”
        2.3.2. 名词次类的变换
        2.3.2.1. 宾语为名词性词语
        2.3.2.2. 宾语为谓词性短语
        2.4. 小结
    3.来自“引领”义的唯补词“将”
        3.1. “将”的研究现状
        3.2. 唯补词“将”的意义
        3.3. 唯补词“将3”的产生
        3.3.1. 引领类动词后面的“将”
        3.3.2. 胁迫类动词后面的“将”
        3.3.3. 手作类动词后面的“将”
        3.3.4. 口作类动词后面的“将”
        3.3.5. 对举格式的影响
        3.4. 总结
    4.来自“成就”义的唯补词“就”
        4.1. “就”的研究现状
        4.1.1. 副词“就”的研究
        4.1.2. 介词“就”的研究
        4.2. 唯补词“就”的意义
        4.3. 唯补词“就3”的产生
        4.3.1. 手作动词后面的“就”
        4.3.2. “铸、造”义动词后面的“就”
        4.3.3. 其他动词后面的“就”
        4.3.4. 小结
    5.来自“附着”义的唯补词“着(着)”
        5.1. 唯补词“着(着)”来源分析
        5.2. 唯补词“着(着)”萌生的构式
        5.3. “介词——唯补词”的演变
        5.3.1. 介词“着2”所在的构式
        5.3.1.1. “运行动词+着+N”式
        5.3.1.2. “手作动词+着+N”式
        5.3.2. 唯补词“着3”的产生
        5.3.2.1. 名词次类变换
        5.3.2.2. 动词次类变换
        5.4. “着3”的继续语法化
    6.来自“完结”义的唯补词“了”
        6.1. “了”的研究现状
        6.1.1. 演变的构式
        6.1.2. 演变的路径
        6.2. 唯补词“了”的产生
        6.2.1. 唯补词“了”萌生的构式
        6.2.2. “主谓——述补”的结构关系变化
        6.2.3. 唯补词“了2”产生的致变因素
        6.2.3.1. 双音动词出现在 V 位置
        6.2.3.2. 主语或施事的出现
        6.2.3.3. 状语的出现
        6.3. 小结
    7.来自“抵达”义的唯补词“到”、“及”
        7.1. 唯补词“到”
        7.1.1. “到”的研究现状
        7.1.2. 唯补词“到”的意义
        7.1.3. “动词——唯补词”的演变
        7.1.3.1. 结果补语“到”的产生
        7.1.3.2. “结果补语——唯补词”发展
        7.1.4. “介词——唯补词”的发展
        7.1.4.1. 由“到21”而来的“到3”
        7.1.4.2. 由“到22”而来的“到3”
        7.1.5. 唯补词“到3”的继续语法化
        7.1.5.1. “唯补词——体助词”的演变
        7.2. 唯补词“及”
        7.2.1. “及”的研究现状
        7.2.2. 动词“及”与介词“及”的关系
        7.2.2.1. 处所介词“及11”的产生
        7.2.2.2. 对象介词“及12”的产生
        7.2.2.3. 范围介词“及13”的产生
        7.2.3. 唯补词“及3”的产生
        7.2.3.1. “及11”——及3”的演变
        7.2.3.2. “及12——及3”的演变
        7.2.3.3. “及13——及3”的演变
        7.2.4. 构词成分“及4”
第三章 唯补词的继续语法化
    1.体助词方向
        1.1. “将”的“唯补词——体助词”演变
        1.1.1. 现实体助词“将41”的产生
        1.1.2. 持续体助词“将42”的产生
        1.1.2.1. “留+将+与+N”式
        1.1.2.2. “衔+将(+N)+补”式
        1.1.2.3. “骑+将+补”式
        1.2. “了”的“唯补词——体助词”演变
        1.2.1. 动词的次类变换
        1.2.1.1. “死亡”义动词
        1.2.1.2. “失弃”义动词
        1.2.1.3. “离别”义动词
        1.2.2. 结构的复杂化
        1.2.2.1. 时量补语
        1.2.2.2. 结果补语
        1.3. 小结
    2.构词成分
    3.介词方向
        3.1. N 的次类变化
        3.2. 动词的次类变换
        3.2.1. “超过”义动词进入构式
        3.2.2. 形容词进入构式
        3.2.3. 对举格式
        3.2.4. 较喻句的句式意义
        3.2.5. 小结
第四章 唯补词的来源和演变的构式
    1.由动词而来的唯补词
        1.1.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
        1.2. 并列/连动结构——述补结构
        1.3. 述宾结构——述宾结构
    2.由介词而来的唯补词
        2.1. V1的次类变换
        2.2. N 的次类变换
        2.3. N 的不出现
    3.关于唯补词来源的总结
第五章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的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精准性的语用分析
    2.1 《战国策》论辩语言的精简性
        2.1.1 句法成分的省略
        2.1.2 会话中话语的替代
    2.2 《战国策》论辩语言的准确性
    2.3 小结
3《战国策》中语义重心的焦点化表现
    3.1 语句的倒装
    3.2 发语词引出语义重心
    3.3 小结
4《战国策》中论辩语言合作原则和言语表达策略分析
    4.1 “质准则”和《战国策》言语表达策略
        4.1.1 对“质准则”的遵守
        4.1.2 对“质准则”的违反
    4.2 “量准则”和《战国策》言语表达策略
        4.2.1 对“量准则”的遵守
        4.2.2 对“量准则”的违反
    4.3 “相关准则”和《战国策》言语表达策略
        4.3.1 对“相关准则”的遵守
        4.3.2 对“相关准则”的违反
    4.4 “方式准则”和《战国策》言语表达策略
        4.4.1 对“方式准则”的遵守
        4.4.2 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4.5 小结
5《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礼貌原则及谦敬表达分析
    5.1 恰当的称呼准则
        5.1.1 称谓谦语
        5.1.2 称谓敬语
    5.2 适度的谦虚准则
        5.2.1 行为谦语
        5.2.2 德才谦语
        5.2.3 行为敬语
        5.2.4 美化敬语
    5.3 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5.3.1 《战国策》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5.3.2 《战国策》委婉语的避冒犯功能
        5.3.3 《战国策》委婉语的掩饰美化功能
    5.4 有意违背礼貌原则的言语艺术
        5.4.1 故意说不得体的语言
        5.4.2 故意说自夸的语言
    5.5 小结
6《战国策》中修辞技巧的使用及其效果
    6.1 《战国策》中各修辞手段的使用分析
        6.1.1 譬喻
        6.1.2 引用
        6.1.3 排比
        6.1.4 拟人
        6.1.5 回环
        6.1.6 顶针
        6.1.7 反问
        6.1.8 设问
        6.1.9 夸张
        6.1.10 同义变文和同义连用
    6.2 《战国策》中修辞使用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6.3 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关于“故愿望见太后”中的“望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说话的艺术与言语的力量——读《触龙说赵太后》[J]. 王中翼,柳三变. 中学生百科, 2020(26)
  • [2]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D]. 邢耀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战国策》谦敬类指称语研究[D]. 姜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D]. 鄢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使成式的形成及其与相关句式的互动[J]. 孙书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6]《太平御览·疾病部》文献研究[D]. 李几昊.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触詟说赵太后》三本异文之比较[J]. 汪维辉. 华中国学, 2016(01)
  • [9]“唯补词”产生与演变初探[D]. 田宗燕. 温州大学, 2013(02)
  • [10]《战国策》中论辩语言的表达策略研究[D]. 赵大诚. 重庆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关于《想见太后》中的“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