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修业——新世纪面对老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于男[1](2020)在《VR技术在汽修专业实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查恒效[2](2012)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对策》文中指出高职汽修专业既要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践。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一线输送适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出了汽修专业的培养方案。
徐长军[3](2012)在《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维修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汽车维修业呈现出“多、小、散、乱”的局面,维修企业经营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从行业管理部门到维修企业的普遍共识。论文首先对汽车维修业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的不同,分别总结了4S店、综合类维修厂、快修连锁店和路边店的优缺点;其次通过对我国汽车维修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汽车维修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引出了论文的重点,即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市场集中度和其他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4S店、综合类维修厂、快修连锁店和路边店四类企业各自的特点,指出了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的具体措施,为实践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潘红[4](2010)在《地方区域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海地区二期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两纲教育在各个学校普及,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发展校本课程,就显得势在必行,而允许学校有选择、开发适合本校和当地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这是本着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根本,用理论指导了实践,从而形成学校特色,总之,积极探讨及研究基于本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能促进学生及教师乃至学校个体的发展及内涵的提升,进一步沟通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为学校教育更好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切入点。
张云逸[5](2009)在《基于技术权力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发展实践表明,地方企业网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增长载体,并因此而受到了以马歇尔、克鲁格曼等为代表一大批新经济地理、管理学家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地方企业网络内部的权力关系和增长要素发生了重要变化。支撑网络发展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传统优势要素逐渐被技术所替代。凭借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一些生产型的跨国公司成为区域市场的控制者、网络的关键行为者,成为地方企业网络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由跨国公司嵌入的地方企业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权力不对称现象,并直接影响了该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然而,基于网络内部权力平等的传统新产业区理论已经不能解释上述新经济地理现象。因此,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关键发展要素——技术与关键行为者——跨国公司入手,研究网络内部权力不对称关系,进而摸清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网络演化机理,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和指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论文以导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08JA790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对上海地区中德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40371033)、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地理学”(B410)及上海市科委重点软科学项目“张江高新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076921010)等课题为支撑,通过对上海市汽车企业的访谈和实地调查,辅之国内外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对技术权力与企业网络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出现了重视“关系”转向研究的趋势,重视网络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网络动态变化的影响。格瑞非等学者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将权力的概念引入到企业网络分析中,侧重于权力在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网络治理作用。但却忽视了网络不同发展阶段,权力作用机制及网络演化的空间和创新效应的差异;对关键行为者的市场和订单控制权的分析研究较多,对技术权力关注较少。区域发展实践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获得技术已经成为决定发展中国家生产型企业网络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跨国领导公司在网络发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权力运作方式,才导致地方企业网络具有了不同的发展特征和空间、创新效应。因此,建立技术权力与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动态关系,是研究网络技术提升、创新发展及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在总结、评述了国内外权力及企业网络演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技术权力的概念、内涵,论述了其作用的条件、方式以及技术权力与企业网络之间的关系。以“技术权力——领导公司——网络关系”为主线,以技术权力的空间作用和创新作用为支线,系统地论述了地方企业网络的空间指向、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及一般路径。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由德国大众和通用汽车引领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演化路径、技术权力作用机制、网络效应以及网络企业空间集聚的动力、领导公司对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技术权力是新时代地方企业网络最为重要的演化力量。技术权力不仅具有一般网络权力的控制作用,同时具有独特的创新作用。技术权力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公司的股权控制、技术锁定、标准控制、专利控制等方面;而其创新作用则体现在领导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技术示范、技术扶植、技术培训等。此外,技术权力依赖于一定的时空条件。只有在技术力量不对等、主客体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下,技术才能成为一种权力,才能具有控制力。同时,技术权力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区。宏、微观技术通道是影响技术权力的重要因素。宏观技术通道主要包括领导公司母国的政策、自身的投资战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等,而微观技术通道则涵盖投资地的区位条件、区域创新环境发育程度、技术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等。技术权力在良好宏、微观通道结合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第二,技术权力影响企业空间行为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领导公司利用技术控制、设立技术标准、加大技术转移服务等手段,影响相关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而促进了企业网络的空间行为和创新能力。在技术权力的作用下,地方企业网络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网络组建期,技术权力是决定网络区位的关键因素;在网络成长期,技术权力直接影响着地方企业网络对网络外企业的吸引力;在网络发展阶段,技术权力的创新作用表现突出。在技术权力的作用下,地方企业网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网络的组建期到发展期,网络成员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网络密度、强度逐渐增大,网络结构由垂直树枝状向水平方向发展,网络的功能亦由进口组装向生产组装再向研发转型,网络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即地方企业网络升级过程十分明显。第三,少数整车制造公司主导着产业的发展及空间分布,技术权力对汽车企业网络发展影响十分明显。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是我国跨国领导公司介入最早、发育最为完善的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在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汽车的技术权力作用下,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经历了由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企业网络的功能和结构不断完善,网络内成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类汽车研发机构高度集聚,本土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创新中心,技术权力对网络区位选择和创新的影响十分突出。在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垄断地位,领导公司对本土企业实施了较为严格的技术控制。而政府通过采取设立国产化率目标、引入新的竞争者、降低本土企业研发成本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本土企业对外资领导公司的技术依赖,提升了网络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网络的健康发展。随着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内部的权力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本土企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技术权力控制逐渐转变为技术合作。
孙标[6](2006)在《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武汉城市圈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汽车维修救援业也迅速兴起,然而大多数维修救援企业限于场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因素,在硬件设施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汽车维修救援市场迅猛发展的要求,直接导致了企业发展滞后,影响了武汉城市圈道路运输一体化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适应武汉城市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汽车维修救援需求,保障道路畅通,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决定构建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在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统一的汽车维修救援服务和收费标准,确定统一的汽车维修救援标志,规范汽车维修救援服务市场。因此科学合理的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规划,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现有汽车维修救援资源、规范汽车维修救援市场、完善配件供应体系,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修车服务的需要,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论文以武汉城市圈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汽车维修救援行业的发展现状,综合比较国内外汽车俱乐部、特约维修站和组建维修救援网络等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模式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的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经验,提出了在武汉城市圈内以汽车维修实行连锁经营、救援采取建立网络的方式实现汽车维修救援的一体化。 论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系统中用户主体(各种类型车主)的用户需求和相关服务主体(汽车修理厂、配件供应商、石油供应商等)的需求,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论文完成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从用户主体、服务主体、用户服务和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构建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系统体系框架,从组织平台设计原则、组织平台建设的布局规划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系统的组织系统设计,设计了一体化通信系统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其次,进行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系统的系统集成研究,分析了参与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各个利益主体,提出了一体化系统的各利益主体的调适策略。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具体实施办法。
马勇[7](2006)在《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石嘴山市惠农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探讨宁夏地区民族关系(主要是回汉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选取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描述和衡量当地的回汉民族关系:(1)历史遭遇与集体记忆,即“历史因素”的影响;(2)居住格局与移民问题,即“人口因素”的影响;(3)文化差异与族群边界,即:“文化因素”、“宗教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是如何综合塑造了族群之间看不见的“边界”;(4)民族交往与族群边界,主要包括“主流族群对待其他族群的宽容度”,以及作为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的回族对待其他民族的宽容度,具体从当地回汉社会互动来考察两个民族之间的动态的关系;(5)行政建制与权力配置,主要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章节。 在综合以上各章的研究之后,本文总结宁夏地区的民族关系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关系上的“回一汉”二元格局。宁夏地区在民族构成上比较单一,主要是回族(2003年占34.90%)和汉族。而这一民族格局又在总体上与宁夏地区的居住格局、行业分布、城乡差别、移民格局等基本吻合,形成了明显的二元格局。2.族群边界明显。民族关系上的一系列二元结构凸显了宁夏地区回汉之间的族群边界。3.族群关系保持在历史最好状态。目前,宁夏地区的民族关系保持在历史最好状态,这主要是由政策因素促成的。虽然族群分界明显,但在族群之间一直保持着良性的互动,没有发生族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4.回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内部教派矛盾超过民族间矛盾。
王志江[8](2006)在《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维修行业是道路运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路运输的技术后勤保障。自86年交通部将汽车维修行业纳入行业管理部门以来,行业渐渐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但是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取得进步的同时还有很多不足。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研究如何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如何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监督管理,使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是一项行管部门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明确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和作用,追溯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着重从技术和服务质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产业规模、市场机制、管理体制五个主要的方面,阐述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和管理体制,其中介绍了美国、日本、独联体的汽车维修业现状和美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重点阐述美国、德国的行业管理体制和日本汽车维修业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最后,分析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动向。第四部分主要是描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应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政府加强对汽车维修市场管理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总结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预测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参考国外行业管理的经验,提出政府应从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督和扶持行业协会四个主要的方面加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
金涛[9](2005)在《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分店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汽车维修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必须引入先进的、合适的经营模式。虽然汽车维修连锁经营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已经显示出它热烈而持久的魅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汽车服务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汽车维修连锁经营发展的研究,将凸现出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目的,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国外汽修行业的连锁经营实践,分析我国汽车修理行业连锁经营的现状,说明我国维修连锁发展的不足; 其次简述了连锁经营的定义、类型和基本特征,并分析了我国汽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修理模式,并从连锁经营有利于汽修企业及整个汽修行业发展来总结引入连锁经营的必要性; 接下来从现实的角度阐述了连锁分店的选址、布置、管理,为连锁经营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具体实践方式; 最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经营模式多样化、大力发展连锁品牌、强化连锁服务体系、作大作强连锁经营,探讨了汽修连锁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希望通过以上分析、探讨能对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宋良玉[10](2005)在《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课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的缺口,加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培训已迫在眉睫。为汽车维修企业培养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是不争的实事,急需职教工作者研究对策。笔者通过走访南京市汽修企业,调研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建设状况、学生现状,剖析维修企业用工要求和学校教学之间的差距,分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职能部门应采取的对策。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网络教学资源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重点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和能力本位课程观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中职网络教学资源不应注重知识概念传授,而应集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为一体,注重实践性、操作性、仿真性,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最后,笔者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维修企业对一线工人的要求和南京市职业学校现状,开发适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网络课程,以此推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利用南京市职教信息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二、汽修业——新世纪面对老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修业——新世纪面对老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2)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 |
(二) 编制校本教材 |
(三) 产学研结合, 提高企业积极性 |
(3)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汽车维修业相关理论概述 |
2.1 汽车维修业概述 |
2.1.1 汽车维修的概念 |
2.1.2 汽车维修业的特点 |
2.1.3 汽车维修业发展趋势 |
2.2 相关理论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连锁经营理论 |
2.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模式 |
2.3.1 4S 店 |
2.3.2 综合类维修厂 |
2.3.3 快修连锁店 |
2.3.4 路边店 |
第三章 我国汽车维修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汽车维修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全国汽车维修业的基本状况 |
3.1.2 部分省份汽车维修业发展状况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经济因素 |
4.2 政策因素 |
4.3 技术因素 |
4.4 市场集中度因素 |
4.5 其他因素 |
第五章 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
5.1 维修企业实施对策 |
5.1.1 4S 店 |
5.1.2 综合类维修厂 |
5.1.3 快修连锁店 |
5.1.4 路边店 |
5.2 行业主管实施对策 |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地方区域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提出的依据 |
1.1.1 它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
1.1.2 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地方区域文化的迫切需要 |
1.1.3 它是拓展学校文化和丰富校本课程内容的重要举措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2章 校本课程开发 |
2.1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
2.1.1 学校教学研究的形式主义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必要 |
2.1.2 学校教学研究的模仿主义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必要 |
2.1.3 学校教学研究的功利主义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必要 |
2.2 校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
2.2.1 校本课程改革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价值观 |
2.2.2 校本课程改革体现了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 |
2.2.3 校本课程改革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 |
2.2.4 校本课程改革体现了一种教师教育的新举措 |
2.3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 |
2.3.1 需要性原则 |
2.3.2 主体性原则 |
2.3.3 选择性原则 |
2.3.4 灵活性原则 |
2.3.5 渐进性原则 |
第3章 地方区域资源 |
3.1 地方区域资源内容 |
3.1.1 地方区域资源具有整体性 |
3.1.2 地方区域资源时间跨度长 |
3.1.3 地方区域资源的区域性也称作地域性 |
3.2 地方区域资源构成要素 |
3.2.1 区域社会资源 |
3.2.2 区域经济资源 |
3.2.3 区域环境资源 |
3.2.4 区域人口资源 |
3.2.5 区域文化教育资源 |
3.3 上海市嘉定区地方区域资源 |
3.3.1 嘉定是科技城 |
3.3.2 嘉定是汽车城 |
3.3.3 嘉定是江南历史文化名城 |
3.3.4 嘉定的工业 |
3.3.5 嘉定的教育 |
第4章 基于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
4.1 基于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点 |
4.1.1 地方区域资源内的人及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
4.1.2 传承和创新地方区域资源离不开生长的地方区域典型特征 |
4.1.3 建构一个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社会支持系统 |
4.1.4 基于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衡量标准 |
4.2 基于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构建 |
4.2.1 地位上,是三级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 |
4.2.2 区别上,是知识来源与类型 |
4.2.3 基石上,是构建地方区域资源 |
第5章 如何实施基于地方区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
5.1 认真学习,提高学校师生的理论思想认识 |
5.1.1 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
5.1.2 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
5.1.3 师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
5.1.4 让师生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哲理 |
5.2 积极实践,挖掘地方区域的课程来源 |
5.2.1 第一阶段为调查阶段 |
5.2.2 第二阶段为实践编写阶段 |
5.2.3 第三阶段为评价总结反思阶段 |
5.3 努力思索,建设课程开发的编写机构 |
5.4 展示成果,促进校本课程的不断发展 |
5.5 评价总结,建立科学评价的有效机制 |
5.6 基于嘉定地方区域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 |
5.6.1 利用地方区域资源开设的黄草编课程 |
5.6.2 利用地方区域资源开设的竹刻课程 |
5.6.3 利用地方区域资源开设的车城文化课程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技术权力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与创新 |
第三节 研究的基础与方法 |
第二章 技术权力与企业网络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技术权力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企业网络演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小结及理论评述 |
第三章 企业网络的发展与技术权力的产生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企业网络发展的新特征 |
第二节 技术的重要性凸显 |
第三节 技术权力的产生 |
第四章 企业网络内的技术权力 |
第一节 技术权力的特征及空间配置 |
第二节 技术权力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技术权力的作用边界及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地方企业网络内的技术权力关系及网络类型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权力作用下的企业网络演化 |
第一节 技术权力作用下的企业空间行为 |
第二节 技术权力作用下的企业创新学习 |
第三节 技术权力作用下企业网络演进的阶段与路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权力与中国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 |
第一节 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汽车企业网络内部的权力结构及技术权力的产生 |
第三节 技术权力在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发展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基于技术权力作用的中国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技术权力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 |
第一节 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技术权力关系解析 |
第三节 领导公司技术权力作用的背景及条件 |
第四节 基于技术权力作用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过程 |
第五节 技术权力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的作用评价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概述 |
2.1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
2.2 汽车维修救援的现状 |
2.3 汽车维修救援存在的问题 |
2.4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必要性 |
2.5 汽车维修救援发展一体化的可行性 |
第3章 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模式研究 |
3.1 国外汽车维修救援的实践分析 |
3.2 国内汽车维修救援的实践分析 |
3.3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模式 |
3.4 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模式选择 |
第4章 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体系构建 |
4.1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体系框架 |
4.2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组织系统设计 |
4.3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通信系统 |
4.4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系统集成 |
第5章 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实施 |
5.1 基本思路 |
5.2 试点阶段 |
5.3 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石嘴山市惠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民族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 |
二、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
三、研究地点的选择 |
第一章 惠农区的地理、历史与文化素描 |
一、人文地理概说:“石嘴子与黑金子” |
二、民族构成:回—汉二元结构 |
三、文化特点素描 |
第二章 历史遭遇与集体记忆 |
一、石嘴山地区的开发 |
二、石嘴山回族的历史遭遇 |
三、历史遭遇的集体记忆及其现实影响 |
第三章 人口迁移与居住格局 |
一、惠农区的民族人口相对规模 |
二、人口迁移与族群边界 |
三、居住格局与族群边界 |
四、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差异与族群边界 |
一、“回族汉语”与方言 |
二、宗教信仰和风俗 |
三、生计方式 |
四、小结 |
第五章 民族交往与族群边界 |
一、族际通婚 |
二、个体态度与行为 |
三、清真饮食的个案 |
四、小结 |
第六章 行政建制与权力配置 |
一、历史上的行政建制与权力配置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回族 |
三、民族干部问题 |
四、小结 |
结论 |
一、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 |
二、民族关系的最佳状态 |
三、政策导向与民族关系的讨论 |
参考资料及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一:惠农区的清真寺 |
附录二:2003年宁夏回族人口及分布表 |
附录三:宁夏民族关系调查问卷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8)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及现状 |
2.1 汽车维修行业概述 |
2.2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2.3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2.4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国际比较 |
3.1 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
3.2 美国汽车维修行业经营模式 |
3.3 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管理 |
3.4 国外汽车维修业发展动向分析 |
第四章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机制研究 |
4.1 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
4.2 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博弈论依据 |
第五章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及规范化管理对策 |
5.1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特点 |
5.2 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趋势 |
5.3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规范化的对策和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分店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国内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引入 |
2.1 连锁经营概述 |
2.2 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
2.3 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
2.4 汽车维修业发展连锁经营的重要性 |
3 汽车维修连锁分店的运作 |
3.1 汽车维修连锁分店的选址 |
3.2 连锁分店的布置 |
3.3 连锁分店的管理 |
4 汽车维修连锁经营发展对策 |
4.1 连锁模式的多样化 |
4.2 大力发展连锁品牌 |
4.3 强化连锁服务体系 |
4.4 作大作强连锁经营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初步成果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一章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 |
第一节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概况 |
一、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
二、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概况 |
三、汽车维修业从业人员素质现状 |
四、汽车维修从业人员需求预测 |
五、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
第二节 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状 |
一、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建设状况 |
(一) 专业建设状况调查 |
(二) 专业现状分析 |
二、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状况 |
第三节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 |
(一)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需求分析 |
(二)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现状 |
第四节 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职能部门应采取的对策 |
一、促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
二、合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
三、利用南京市职教信息网站(http://www.njzj.net/)实现资源共享 |
第二章 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 |
一、网络课程 |
(一) 网络课程的定义 |
(二) 网络课程的特征 |
二、大型网络数据库 |
三、专业资源库 |
四、协作化资源 |
五、一般性网络资源 |
第二节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格式塔理论 |
(一) 格式塔理论的要义 |
(二) 格式塔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义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 |
三、能力本位课程观 |
(一) 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内涵 |
(二) 能力本位课程观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个案——《汽车构造》网络课程的开发 |
一、课程分析 |
二、确定教学内容 |
三、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目标 |
(二) 内容组织 |
(三) 内容表现 |
(四) 内容导航 |
四、教学环境设计与原型实现 |
(一) 讨论论题及内容设计 |
(二) 设计课程疑问及解答 |
(三) 计划在线交谈话题 |
(四) 设计课程资源 |
(五) 设计测验试题 |
五、教学活动设计 |
结束语 |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课程应用的初步成果 |
二、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调查表1 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调查表 |
附调查表2 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调查表 |
附调查表3 南京市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表 |
附调查表4 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课堂效果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调查表5 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课堂效果教师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四、汽修业——新世纪面对老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VR技术在汽修专业实训的应用研究[D]. 于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对策[J]. 查恒效. 学周刊, 2012(33)
- [3]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D]. 徐长军. 长安大学, 2012(07)
- [4]地方区域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 潘红. 苏州大学, 2010(06)
- [5]基于技术权力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 张云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武汉城市圈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研究[D]. 孙标.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4)
- [7]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石嘴山市惠农区为例[D]. 马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8]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D]. 王志江. 天津大学, 2006(01)
- [9]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分店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D]. 金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网络课程开发[D]. 宋良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