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顶部的生理病害及预防

番茄顶部的生理病害及预防

一、番茄顶端的生理病害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邓东[1](2021)在《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豌豆是我国重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作为粮食和蔬菜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我国豌豆种植总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首位。病虫害是限制豌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豌豆上病害发生种类有二十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和菌核病等,但是大部分病害的病原菌尚未进行系统性鉴定。而且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单一商业品种的推广种植、不合理的田间管理与肥料施用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使得豌豆上许多原有病害不断加重,新的病害与病原菌也随之出现。本研究针对日益严重的豌豆枯萎病、豌豆菌核病以及豌豆锈病这三种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系统性鉴定,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明确我国豌豆枯萎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并推测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通过对采自北京、安徽、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四川和云南共10个省份的豌豆枯萎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尖镰孢特异性引物鉴定和致病性检测,共得到83个具有致病性的尖镰孢分离物。而后使用豌豆枯萎病生理小种标准鉴别寄主对83个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52个、6个、16个和9个分离物分别为生理小种1、2、5和未知生理小种。寄主特异性检测表明,尖镰孢豌豆分离物与其他尖镰孢专化型均存在差异。SIX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IX14基因可能是豌豆枯萎病菌致病的相关基因,利用SIX1-14基因组合鉴定可以区分生理小种5。豌豆镰孢菌系统发育鉴定和多样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豌豆尖镰孢枯萎病分离物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2、将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为小核盘菌、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在对重庆和四川的豌豆病害调查中发现了豌豆菌核病,其典型症状初始为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不规则菌核。通过对典型病株和菌核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得到30个分离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30个分离物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6个分离物为小核盘菌,7个为核盘菌,17个为三叶草核盘菌。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均对豌豆品种陇豌1号和中豌4号具有致病性,并在接种后表现出菌核病的典型症状。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小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能侵染豌豆并引发菌核病。3、将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豌豆专化型通过对采自云南玉溪豌豆锈病菌样品的病原菌扩繁和初步形态学鉴定,共得到4个锈病分离物。随后通过致病性测试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4个分离物均为蚕豆单孢锈菌。在致病性测试中,分离物WX1可以严重侵染蚕豆和豌豆品种,在侵染叶片上产生丰富的锈子器,但不能侵染小扁豆和鹰嘴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分离物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群,豌豆分离物聚类到一个亚群。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将从云南玉溪豌豆锈病病株上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专化型(U.viciae-fabae ex P.sativaum)。

任怡璇[2](2021)在《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大面积种植。近年来,人工种植党参的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管理方法与制度不规范等因素,党参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害,病害日益严重,对种植产业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党参灰霉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是由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制约了党参种植产业的发展。目前党参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和一些简单的农业措施,但是,随着化学药品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但使灰霉病病原菌对很多化学药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进而危害了人畜健康。因此,开发具有安全、绿色等特点的生物防控剂对党参灰霉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党参主栽区安定区、岷县和渭源县党参灰霉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探究了品种、产地、龄期和耕作制度等对党参灰霉病发病的影响,分析了病原菌种类,并从党参根际土壤和组织中筛选了对党参灰霉病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又具有促生活性的细菌菌株,经发酵条件优化后测定了菌株的防治和促生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党参品种、产地、龄期和耕作制度均会影响灰霉病发病程度,其中,渭党1号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抗性最好;岷县灰霉病发病程度最轻;龄期越大,党参灰霉病发病程度越严重;轮作有益于减轻灰霉病的发生程度。分子生物学鉴定进一步证明党参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2)利用稀释涂布法和组织匀浆法从3个地区的党参根际土壤和根、茎、叶中共分离纯化到61株细菌菌株。以灰葡萄孢(B.cinerea)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到对党参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抑制率>50%)的细菌15株,进一步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这15株细菌进行复筛,其中6株细菌(抑制率>50%)的无菌发酵滤液对灰霉病病原菌菌丝有抑制作用,可使菌丝畸形,其中抑制率最高的为NSW3-1,可达86.88%,其次是菌株GJW2-1,抑制率为85.76%。(3)促生活性测定发现,6株细菌均具有产IAA、铁载体和纤维素酶的能力,但菌株GJW2-1产IAA和铁载体活性最强。结合抑菌和促生活性的大小,枯草芽孢杆菌NSW3-1(Bacillus subtilis)和萎缩芽孢杆菌GJW2-1(Bacillus atrophaeus)可作为进一步筛选党参灰霉病绿色防控剂的候选菌株。(4)通过响应面法对2株拮抗促生细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后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NSW3-1和萎缩芽孢杆菌GJW2-1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为:接种量1.2%,装液量50 m L/100 m L,培养温度30℃,时间36 h,此时的活菌数最高,为282×106cfu/m L。接种量1.3%,装液量50 m L/100 m L,培养温度30℃,时间36 h,此时的活菌数最高,为358.2×106 cfu/m L。(5)室内预防和治疗盆栽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NSW3-1的低浓度和高浓度活菌发酵液在党参灰霉病预防和治疗试验中,防治效果均优于萎缩芽孢杆菌GJW2-1。当2株菌活菌发酵液浓度为1?106 cfu/m L时,治疗效果优于预防效果,而高浓度活菌发酵液1?107 cfu/m L和1?108 cfu/m L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6)室内促生盆栽试验表明,2株菌对党参均具有促生作用,使用灌根的方法将1?108 cfu/m L的活菌发酵液用于盆栽时的促生效果更好。细菌NSW3-1的活菌发酵液对党参株高和根长的促生作用更强,而GJW2-1的活菌发酵液则可以明显增加党参的鲜、干重,因此,GJW2-1对党参的促生作用强于NSW3-1。综上,室内防效盆栽试验和促生盆栽试验为2株细菌在田间的施用奠定了基础。

陈龙[3](2021)在《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病毒病害是制约苹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不同,植物一旦感染病毒病害,难以用其他方法治愈。栽培无毒苗是目前生产上防治病毒病害的有效方法。建立简易、高效的脱毒技术是培育和栽培无毒苗的必要条件。对苹果危害最大的潜隐病毒有三种,它们是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olorotic leafsop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ASPV不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容易脱除,而ASGV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难以脱除。褪黑素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盐碱等)和生物胁迫(如真菌和细菌)的抗性,但在增强植物对病毒抗性和脱毒方面极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1)以模式植物为材料,研究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通过病毒相对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和抗病相关因子含量测定,初步探究外施褪黑素促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并将获得的结果在苹果植株上验证;(2)测试外施褪黑素脱除苹果ASGV和ASPV的效果,通过测定抗病相关因子和病毒相对含量及病毒在茎尖的定位,揭示褪黑素促进病毒脱除的机理;(3)测试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SA和NO)脱除ASGV和ASPV的效果,建立脱毒新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烟草(N.taba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模式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性的效应。心叶烟(N.glutinosa)根部外施褪黑素,增强了植株对TMV局部侵染的抗性,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效果最佳,枯斑抑制率达37.4%。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根部外施褪黑素后,PR1和PR5基因表达上调,TMV相对含量下降,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时效果最显着。Dot-ELISA对TMV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外施褪黑素降低TMV的含量。根部外施褪黑素促进了番茄带毒植株中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的积累,但对H2O2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外施NO供体硝普钠(SNP)和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可以上调PR1和PR5的表达,降低带毒植株中的病毒浓度。外施一氧化氮抑制剂c PTIO,明显降低褪黑素诱导的对TMV的抗性。以转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 G)的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nn)为材料,接种TMV后发现,nah G烟草更易感病,接种3天后病毒浓度为野生型烟草的3倍,外施100μM褪黑素对nah G烟草的TMV相对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褪黑素介导的TMV抗性很可能依赖于NO和SA途径。(2)以单感ASG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0-20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10-20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增殖,10-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伸长。外施褪黑素明显提高试管苗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以15μM褪黑素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含有15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0.5 mm带有2片叶原基的茎尖进行培养,茎尖培养的成活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再生率由对照组的47%提高至85%,脱毒率由对照组的0%提高到95%。外施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试管苗内源SA和NO积累。RT-q PCR对病毒的定量检测表明,褪黑素处理显着降低带毒植株的病毒含量,病毒相对浓度下降约6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褪黑素处理抑制ASGV在茎尖的转运,扩大茎尖的无毒区。(3)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取叶片外殖体培养在含有0-30μM褪黑素的再生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从不定芽取茎尖(0.3-0.5 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5-30μM褪黑素明显提高叶片不定芽再生力。对照组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81.6%和3.9。15μM和30μM褪黑素处理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100%和5.8与5.2,显着高于对照组。再生培养基中添加褪黑素(15-30μM)能提高茎尖的再生率及脱毒率,以15μM褪黑素处理对ASGV和ASPV脱毒率最高,分别达到53%和10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外施褪黑素扩大茎尖的无毒区,促进茎尖培养脱除病毒。(4)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了SA和NO供体硝普钠(SNP)的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茎尖(0.3-0.5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10μM)与SNP(10μM和50μM)对试管苗的伸长和增殖无显着影响,高浓度SA(100μM)与SNP(70μM)明显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但明显提高ASGV和ASPV的脱毒率。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外施褪黑素能明显提高植物对TMV的抗性。外施褪黑素、SA及NO供体硝普钠(SNP)能有效脱除ASGV和ASPV,并初步揭示了外施褪黑素提高脱毒率的机理。本研究为植物脱毒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吕卉[4](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季文平[5](2020)在《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文中提出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的发生可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控主要靠化学防治,但化学药剂可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与农药抗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离、纯化并筛选具有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是研发生物农药的基础。前人研究表明,放线菌可产生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的拮抗物质,且自然界中放线菌资源十分丰富。为筛选对番茄枯萎病菌具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进而开发成生物农药,本文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筛选对番茄枯萎病菌具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并通过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对筛选到的拮抗菌进行鉴定,优化了放线菌发酵条件,并初步测定了其代谢产物的性质,结果如下:1.筛选到8株对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效果较强的放线菌,其中编号为2-1-2F-1的菌株综合拮抗效果最好,其对番茄枯萎病菌抑菌带宽达8.8 mm。该菌株抑菌谱广,对茭白胡麻叶斑病菌、草莓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葡萄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液发酵5 d后,上清液对番茄枯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可达72.45%。2.菌株2-1-2F-1气生菌丝为淡紫灰色,多分枝,孢子丝直线形与螺旋形并存,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2~4.7×0.6~1.2 μm;基内菌丝乳黄色;不产生可溶性色素,能液化明胶、水解淀粉、水解纤维素、凝固和胨化牛奶,不产生硫化氢,耐盐量为5%,能利用葡萄糖、果糖、肌醇、鼠李糖、阿拉伯糖,不能利用蔗糖、木糖、甘露醇、棉子糖。菌株16S rDNA序列与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同源性为100%。综上所述,将菌株2-1-2F-1鉴定为淡紫灰链霉菌。3.发酵条件优化试验明确了菌株2-1-2F-1的最佳发酵条件:采用4号培养液(黄豆饼粉 10 g,葡萄糖 10 g,蛋白胨 3.0 g,NaCl 2.5 g,CaCO32.0 g,H2O 1 L,pH:7.0)进行发酵,每100 mL培养液中接种5块直径6 mm的菌饼,30℃下180 r/min发酵5 d。4.菌株2-1-2F-1产生的抑菌物质无挥发性,其发酵液的丙酮提取物能使病原菌菌丝变粗、断裂、菌丝顶端膨大呈球状。将提取物浓缩50倍,其抑菌带宽达13.5 mm。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抑菌物质含微量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极性,排除蛋白和脂类物质的可能。抑菌物质的抑制效果在pH值为11.0的条件下被钝化36.25%,但不受氯仿、蛋白酶和强酸影响。另外,提取物最大吸收峰波长为222 nm,核磁共振检测无峰值产生。

高以宸[6](2020)在《红蓼挥发油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环腐病菌、番茄溃疡病菌、白菜软腐病菌这三种病原菌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化学农药是常用的防治措施,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隐患。植物源杀菌剂因其诸多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挥发油是其来源之一。红蓼是一种水生植物,本文以其为材料研究红蓼挥发油对三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红蓼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成分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红蓼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2.6h,提取时间7.7h,液料比10.3倍。由抑菌活性测定结果可知,红蓼挥发油对三种病原菌有显着抑制作用,对马铃薯环腐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对番茄溃疡病菌的MIC为0.313mg/mL。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出29种成分,其中有23种成分已被确认,主要为叶绿醇、植酮、正二十五烷、蘑菇醇、β-紫罗兰酮等,这些化合物可分为萜类、烷烃类、酮类等。2.红蓼挥发油抑菌机理的分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病原菌表面电位和疏水性测定实验分析红蓼挥发油对病原菌细胞形态及性状的影响。可知,三种病原菌扭曲变形、质壁分离、空泡现象明显、细胞壁和细胞膜破损、菌体裂解死亡后出现大量细胞碎片。病原菌表面电位降低、疏水性增加,导致病原菌稳定性降低、粘附性增加、菌体易凝集变性。通过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分析红蓼挥发油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可知,病原菌的细胞壁受到了破坏,使得AKP出现泄漏。通过细胞膜完整性、通透性实验及呼吸代谢中关键酶活性测定实验分析红蓼挥发油对病原菌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菌体出现去极化现象,膜蛋白构象异常,菌体内大量K+、Mg2+泄露。同时红蓼挥发油抑制了病原菌中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总ATP酶(T-ATPase)的活性,使得病原菌呼吸作用减弱。3.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的配制及其抑菌效果分析通过溶剂、乳化剂的筛选及毒力实验的结果,确定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配方为:按质量比,红蓼挥发油2%,无水乙醇8%,吐温-20 8%,用水补至100%。通过活体检测实验结果和对幼苗长势影响的实验结果可得,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对三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活体防治效果,在苗期也可对病原菌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综上,红蓼挥发油对三种病原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防治三种病原菌提供新的绿色途径,也为红蓼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燕荣[7](2020)在《番茄早疫病病组织浸提液对番茄早疫病诱导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用番茄早疫病病组织的乙醇、丙酮和蒸馏水三种浸提液在番茄幼苗期(3叶1心)进行第一次诱导处理(叶片喷施),隔三天进行第二次(强化)诱导处理。通过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和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研究病情指标、营养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诱导抗性效果以及三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番茄早疫病发病率及番茄早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株高比蒸馏水CK植株的株高增大3.84cm,茎粗增大0.88mm,最大叶面积增大129.70cm2;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株高比蒸馏水CK植株的株高增大3.63cm,茎粗增大0.92mm,最大叶面积增大106.88cm2;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株高比蒸馏水CK植株的株高增大2.72cm,茎粗增大0.70mm,最大叶面积增大79.54cm2。经蒸馏水、乙醇和丙酮三种浸提液诱导处理后的番茄早疫病病情指数与其诱导处理后的番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叶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乙醇浸提液诱导处理后的番茄早疫病病情指数与营养生长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2.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的病情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比蒸馏水CK降低20.30%,病叶率降低31.28%,病情指数降低4.4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35.23%;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比蒸馏水CK降低15.92%,病叶率降低8.70%,病情指数降低1.7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12.11%;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比蒸馏水CK降低6.16%,病叶率降低7.54%,病情指数降低0.5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4.38%。3.人工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的病情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比蒸馏水CK降低22.76%,病叶率降低31.23%,病情指数降低12.65%,诱导抗性效果达到27.18%;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比蒸馏水CK降低0.95%,病叶率降低7.67%,病情指数降低8.0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17.65%;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病株率未降低,病叶率降低3.51%,病情指数降低2.39%,诱导抗性效果达到4.84%。4.诱导后的番茄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中过氧化氢酶(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4.82倍,叶绿素的增长率最低,为7.22%。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中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4.13倍,叶绿素的增长率最低,为2.30%;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中,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2.70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增长率最低,为2.30%。各处理诱导后的番茄叶片的病情指数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正相关,其中,蒸馏水浸提液和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病情指数与SOD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乙醇CK和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病情指数与SOD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叶片的病情指数与丙二醛(MDA)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病情指数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三种浸提液诱导后的病情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SOD、CAT和APX均呈正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MDA和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关系。5.产量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平均单果重增加了 5.02g、平均单株果重增加了 0.23Kg(具体为236.75g)、平均单株果数增多3个;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平均单果重增加了 0.35g、平均单株果重增加了 0.05Kg(具体为58.32g)、平均单株果数增多2个;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植株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平均单果重增加了 0.23g、平均单株果重增加了 0.05Kg(具体为56.44g)、平均单株果数没有变化。经过不同浸提液诱导处理后的小区番茄产量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三种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在前期过程中,其小区果实个数与小区产量均高于中期与后期。在前期中,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小区番茄产量显着低于其对照,乙醇和丙酮浸提液极显着高于其对照,只有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小区番茄果实个数高于其对照;在中期和后期中,除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小区番茄产量显着高于蒸馏水CK外,乙醇和丙酮浸提液均极显着高于其对照,且三种浸提液诱导后的小区番茄果实个数均高于其对照,差异不显着。6.综合各项指标,经病组织乙醇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指标最优,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的病情指数和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的均为最低,诱导抗性效果最佳,生长发育最好,生理生化指标中的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4.82倍,叶绿素的增长率最低,为7.22%。经病组织丙酮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指标、病情指标、诱导抗性效果、生理生化指标次之,生长发育较好,其中,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4.13倍,叶绿素的增长率最低,为2.30%;经病组织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后的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指标、病情指标、诱导抗性效果、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最差,其中,CAT的增长率最高,比蒸馏水CK增长了 2.70倍,APX的增长率最低,为2.30%。

赵欣[8](2020)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在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穗腐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玉米是主产农业经济作物,但由于玉米穗腐病的频发,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其中串珠镰孢菌作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会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一直受全世界长期关注,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其中利用安全且特异性强的生防菌,防治病原菌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已成为热点研究。本课题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玉米穗腐病串珠镰孢菌为病原菌,初步探讨玉米苗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侵染的抑制机理,为进一步利用生防菌防治玉米穗腐病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的抑菌活性,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配比为葡萄糖2.0%,蛋白胨0.5%,酵母浸粉1%,氯化钠0.5%,硫酸镁1.0%,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5.1h、发酵温度37℃、转速166r/min,在此条件下抑菌活性提高了26.37%。2.通过玉米盆栽试验,以生长至三叶期后的玉米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研究玉米幼苗叶片防御酶系对串珠镰孢菌侵染胁迫响应及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防作用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单独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在玉米幼苗生长至三叶期后,玉米植株防御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能使玉米植株产生诱导系统抗性;先接种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再接种病原菌串珠镰孢菌,比病原菌与生防菌混合菌液接种处理,能更好的增强玉米植株系统抗性,由此可得,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作为生防菌能抑制串珠镰孢菌对玉米植株的侵害,提高玉米植株的系统抗性,是减轻或抑制病害,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3.本试验通过不同浸种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利用HPLC测定分析玉米苗期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伏马毒素B1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随着玉米幼苗生长,病原菌串珠镰孢菌与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同时接种的T3处理组,与先接种生防菌再接种病原菌的T4处理组相比,两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均能明显抑制病原菌串珠镰孢菌产伏马毒素B1,混合菌液的T3处理组对伏马毒素B1抑制率在50%~75.7%,而先接种生防菌后接种病原菌的T4处理组则表现出对伏马毒素B1更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在60%~88.1%,因而能更有效的防治玉米穗腐病的发生。4.本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显微镜对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液处理后的串珠镰孢菌菌体进行观察,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串珠镰孢菌菌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解,随时间延长,断裂现象严重,菌丝细胞膜受损,细胞内部结构紊乱,致使串珠镰孢菌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为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凤芳[9](2020)在《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番茄立枯病,是重要的植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被认为是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有效手段。为筛选到有效防治番茄立枯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广西不同市县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细菌,并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此外,还探讨了该菌株与杀菌剂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采自广西南宁市、来宾市和百色市等市县的84份番茄根际土样中分离得到细菌菌株216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109株。采用盆栽生测的方法,从抑菌活性高于50%的37株拮抗菌株中,筛选得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较好的B11-64菌株。该菌株在使用浓度为5×108CFU/m L时,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86.11%,田间防治效果为41.67%。该菌株对姜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蕉煤纹病菌(Deightoniella torulosa)、高粱茎点霉菌(Phoma sorghina)、柑橘沙皮病菌(Diaporthe citri)、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苹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抑菌率分别为62.04%、57.73%、80.81%、69.48%、59.84%、80.40%和58.84%。通过常规鉴定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将B11-64菌株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2、B11-64菌株在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温度为30℃和p H为8的条件下培养,菌量和抑菌活性处于较高水平。B11-64菌株可形成生物膜,并且可稳定存活于番茄根际土壤中。3、B11-64株菌对番茄植株侧根的数量、茎粗和单果重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但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和株高无影响。B11-64菌株在King’s B培养液中培养12 d,发酵液中的IAA含量为29.44μg/m L,稀释10倍的该发酵液和浓度为2.944μg/m L的IAA标准品处理番茄苗14 d后,平均每株侧根数量分别为64条和69条,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根系数(29.5条);B116-4菌株新鲜菌液处理番茄种子7 d后,B11-64菌株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2.22%,CK组的发芽率为74.44%,两者处于同一水平。在田间施菌102 d后,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植株茎粗为1.52 cm,显着大于CK组的1.36 cm;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其单果重为99.64 g,显着大于CK组85.51 g;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植株的株高为99.46 cm,与CK组100.22 cm处于同一水平。4、B11-64菌株可破坏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结构,代谢产生氢氰酸、嗜铁素。通过PCR检测发现,B11-64菌株具有与合成酚嗪-1-羧酸相关的phz CD基因,薄层层析结果证实该菌株可产生酚嗪-1-羧酸。平板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00μg/m L的酚嗪-1-羧酸纯品对立枯丝核菌无抑制作用,而B11-64菌株的酚嗪-1-羧酸粗提物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说明该粗提物含有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其它代谢物质。5、B11-64菌株可以在含有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为50μg/m L)的N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B11-64菌株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2.26进行复配的复配剂,对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为151.38,该复配剂在有效成分50 mg/kg下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效达80.36%,田间防效为80.64%,而单用浓度为5×108CFU/m L的B11-64菌株和有效成分为50 mg/kg的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效分别为66.96%和79.46%,田间防效分别为51.28%和73.14%。复配剂在室内和田间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均比单用B11-64菌株和25%吡唑醚菌酯的高。说明B11-64菌株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复配可提高B11-64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综上所述,B11-64菌株是一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对番茄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生能力和适用于防治番茄立枯病的生防菌株。

张子恒[10](2020)在《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JA38为对象,鉴定了其种类,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菌株对人参锈腐病菌(Ilyonectria robusta)的拮抗作用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防作用。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试验表明生防菌JA38对人参根部7种主要的真菌病害都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 DNA序列对比确定了生防菌JA38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2.采用响应面法对生防菌JA38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适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6.8%;酵母浸粉1.13%;氯化钠0.7%;硫酸镁0.06%。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7℃、初始p H 8、接种量6%、转速150 rpm、培养时间30 h。之后采用5 L和30 L发酵罐放大方式,探究生防菌JA38的发酵罐发酵条件,30 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7℃、转速150 rpm,通气量35.0 L/min,罐压维持0.03 Mpa-0.05 Mpa,发酵过程中罐内的p H值维持在6.9-7.1之间,放罐时间为36 h,此时罐中活菌数为2.323×1010 cfu/m L,较发酵工艺优化前的3×108cfu/m L提高了76.43倍。3.采用生长速率法,菌丝生物量测定法,孢子萌发法,显微观察法,室内离体接种法测定了生防菌JA38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当生防菌JA38浓度为1×109 cfu/m 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EC50是1.4×106 cfu/m L,毒力回归方程为y=0.917x+0.2,对人参锈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2.52%。当生防菌JA38的浓度在1×104 cfu/m L时对人参锈腐病菌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100%。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生防菌JA38处理后的菌丝发生了严重的断裂,顶端有分泌物,菌丝分支增多。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生防菌JA38处理后菌丝顶端出现凹陷,且菌丝表面出现褶皱开裂的情况,菌丝的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细菌。室内离体接种实验表明生防菌JA38对人参锈腐病有良好的抑制效果。4.通过灌根法对4年生的健康人参进行处理,对采集回的样品进行定殖回收试验,生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土壤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的测定。结果显示,生防菌JA38可在根部及土壤中稳定定殖30 d,根部5种植物防御酶基因的表达量均为上调,土壤中3种促生酶活力均上升,生防菌JA38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且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影响。田间实验表明,生防菌JA38在人参苗期的防效为80.89%,高于阳性对照组。

二、番茄顶端的生理病害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顶端的生理病害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豌豆及其重要性
    1.2 豌豆病害
    1.3 豌豆枯萎病
        1.3.1 概况
        1.3.2 学名及分类地位
        1.3.3 尖镰孢菌专化型与生理小种研究
        1.3.4 尖镰孢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3.5 豌豆枯萎病的危害症状
        1.3.6 尖镰孢菌致病因子SIX基因研究
        1.3.7 豌豆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3.8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1.3.9 豌豆枯萎病的防治
    1.4 豌豆菌核病
        1.4.1 概况
        1.4.2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种类
        1.4.3 豌豆菌核病的症状
        1.4.4 豌豆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1.4.5 豌豆核盘菌的病原菌鉴定
        1.4.6 豌豆菌核病的防治
    1.5 豌豆锈病
        1.5.1 概况
        1.5.2 豌豆锈病病原菌种类
        1.5.3 豌豆锈病症状
        1.5.4 豌豆锈病的发病规律
        1.5.5 蚕豆单胞锈菌
        1.5.6 豌豆锈病的防治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豌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病原菌分离
        2.1.3 致病性检测
        2.1.4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2.1.5 尖镰孢菌的分子鉴定
        2.1.6 SIX基因检测
        2.1.7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2.1.8 尖镰孢分离物的SSR基因分型
        2.1.9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分离与尖镰孢分子检测
        2.2.2 致病性鉴定
        2.2.3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2.2.4 SIX基因研究
        2.2.5 尖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2.2.6 尖镰孢菌多样性分析
        2.2.7 豌豆枯萎病分离物形态学鉴定
    2.3 讨论
第三章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
    3.1 实验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病原菌分离
        3.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3.1.4 致病性测定
        3.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1.6 系统发育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病原菌分离
        3.2.2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3.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3.2.4 致病性检测
    3.3 讨论
第四章 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病原菌分离扩繁
        4.1.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4.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4.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4.1.6 系统发育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病原菌分离与扩繁
        4.2.2 致病性测定
        4.2.3 病原菌的形态
        4.2.4 系统发育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灰霉病及其防治
        1.1.1 农业防治
        1.1.2 化学防治
        1.1.3 生物防治
    1.2 生防细菌抗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生防细菌的防治效果
        1.2.2 生防细菌的抑菌机制
    1.3 生防细菌促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1.3.1 生防细菌的促生效果
        1.3.2 生防细菌的促生机理
    1.4 党参灰霉病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不同因素对党参灰霉病发生的影响及病原菌的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党参灰霉病田间发病调查
        2.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2.4 病原菌鉴定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党参灰霉病田间发病调查
        2.3.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2.3.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2.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3 拮抗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样品
        3.2.2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3.2.3 拮抗细菌的筛选
        3.2.4 拮抗细菌促生活性测定
        3.2.5 拮抗促生细菌的鉴定
        3.2.6 离体叶片防效测定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细菌的初筛
        3.3.2 拮抗细菌的复筛
        3.3.3 拮抗细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4 拮抗细菌的促生活性测定
        3.3.5 拮抗促生细菌的鉴定
        3.3.6 拮抗细菌对党参灰霉病的防效测定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生防细菌NSW3-1和GJW2-1 的发酵条件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最佳基础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4.3.2 单因素试验
        4.3.3 响应面结果分析
        4.3.4 最优结果预测及试验验证
        4.3.5 优化后的促生活性
        4.3.6 优化后的拮抗活性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NSW3-1和GJW2-1 防治党参灰霉病及对党参的促生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拮抗促生细菌室内盆栽防治效果
        5.3.2 拮抗促生细菌室内盆栽促生效果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6.2.1 问题分析
        6.2.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生产概况与病毒病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1.2 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茎尖培养
        1.2.2 热疗法
        1.2.3 化学疗法
        1.2.4 茎尖嫁接
        1.2.5 茎尖超低温疗法
    1.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褪黑素的概况
        1.3.2 褪黑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1.3.3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1.3.4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
        1.3.5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褪黑素增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研究
    2.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TMV病毒粒子的提纯
        2.2.2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2.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2.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SA含量的影响
        2.2.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2.2.6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2.7 外施NO供体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8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9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3 试验结果
        2.3.1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3.2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3.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SA含量的影响
        2.3.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2.3.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3.6 NO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3.7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茎尖培养脱除ASGV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3.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2.3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2.4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2.5 再生苗的温室移栽
        3.2.6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3.2.7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
        3.2.8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与NO含量的影响
        3.2.9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2.10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2.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3.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3.3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3.4 病毒RT-PCR检测结果
        3.3.5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结果
        3.3.6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3.7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和NO含量的影响
        3.3.8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不定芽茎尖培养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4.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2.3 外施褪黑素结合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
        4.2.4 病毒的RT-PCR检测
        4.2.5 外施褪黑素影响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3.2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再生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应
        4.3.3 外施褪黑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影响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在促进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5.1.3 主要试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和保持
        5.2.2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2.3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2.4 病毒的RT-PCR检测
        5.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3 试验结果
        5.3.1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3.2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5)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番茄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1.1.1 番茄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番茄枯萎病菌研究进展
        1.1.3 番茄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1.2 拮抗放线菌研究现状
        1.2.1 放线菌的来源
        1.2.2 拮抗放线菌的分类地位
        1.2.3 拮抗放线菌的代谢产物
        1.2.4 拮抗放线菌生防机制
        1.2.5 拮抗放线菌的利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2.2.1 对峙法筛选高拮抗活性放线菌
        2.2.2 抑菌谱测定
        2.2.3 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测定
    2.3 放线菌菌株2-1-2F-1的分类鉴定
        2.3.1 形态学鉴定
        2.3.2 培养性状鉴定
        2.3.3 生理生化测定
        2.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放线菌菌株2-1-2F-1发酵条件的优化
        2.4.1 发酵培养液种类
        2.4.2 发酵时间
        2.4.3 接种量
        2.4.4 发酵转速
        2.4.5 发酵温度
    2.5 菌株2-1-2F-1代谢产物分析
        2.5.1 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2.5.2 有机溶剂萃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2.5.3 硫酸铵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2.5.4 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2.5.5 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持效性测定
        2.5.6 代谢产物理化性质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3.1.1 70株放线菌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3.1.2 具有拮抗作用的8株放线菌抑菌谱
        3.1.3 8株放线菌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菌抑制效果
    3.2 菌株2-1-2F-1的分类
        3.2.1 菌株2-1-2F-1的形态特征
        3.2.2 菌株2-1-2F-1的培养性状
        3.2.3 菌株2-1-2F-1的生理生化特征
        3.2.4 菌株2-1-2F-1的16S rDNA序列测定
    3.3 菌株2-1-2F-1发酵条件优化
        3.3.1 最佳发酵培养液
        3.3.2 最佳发酵时间
        3.3.3 最佳接种量
        3.3.4 最佳发酵转速
        3.3.5 最佳发酵温度
    3.4 菌株2-1-2F-1代谢产物分析
        3.4.1 挥发性物质对番茄枯萎病菌抑菌作用
        3.4.2 不同有机物萃取的代谢产物活性
        3.4.3 丙酮和硫酸铵沉淀产物的活性
        3.4.4 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持效性
        3.4.5 代谢产物理化性质
4 讨论
    4.1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代谢产物活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红蓼挥发油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种植物病原菌
        1.1.1 马铃薯环腐病菌
        1.1.2 番茄溃疡病菌
        1.1.3 白菜软腐病菌
    1.2 植物源杀菌剂
        1.2.1 植物源杀菌剂的活性成分
        1.2.2 植物源杀菌剂的抑菌机理
        1.2.3 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利用研究
    1.3 植物挥发油
        1.3.1 植物挥发油的特点
        1.3.2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
        1.3.3 植物挥发油的应用
    1.4 水生植物红蓼的研究进展
        1.4.1 红蓼的形态特征
        1.4.2 生境和资源分布
        1.4.3 红蓼的利用价值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蓼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及培养基
        2.1.2 供试植物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红蓼挥发油的提取
        2.2.2 红蓼挥发油的单因素实验
        2.2.3 红蓼挥发油提取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2.2.4 红蓼挥发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2.2.5 红蓼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液料比的单因素实验分析
        2.4.2 响应面法优化红蓼挥发油提取条件
        2.4.3 红蓼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分析
        2.4.4 红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红蓼挥发油的抑菌机理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种及培养基
        3.1.2 供试植物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对细胞形态及性状的影响实验
        3.2.2 对细胞壁的影响实验
        3.2.3 对细胞膜的影响实验
    3.3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对病原菌细胞形态及性状的影响
        3.4.2 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
        3.4.3 对病原菌细胞膜的影响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种及培养基
        4.1.2 供试材料
        4.1.3 实验试剂
        4.1.4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溶剂的筛选
        4.2.2 乳化剂的筛选
        4.2.3 毒力实验及配方的确定
        4.2.4 活体检测实验
        4.2.5 对幼苗长势的影响实验
    4.3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溶剂的筛选结果
        4.4.2 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乳化剂的筛选结果
        4.4.3 毒力实验及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配方的确定
        4.4.4 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的活体检测结果
        4.4.5 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对幼苗长势的影响
    4.5 讨论
    4.6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番茄早疫病病组织浸提液对番茄早疫病诱导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番茄早疫病的研究现状
        1.1.1 分布与危害
        1.1.2 发病症状
        1.1.3 病原菌
        1.1.4 发病规律
        1.1.5 防治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1.5.1 农业防治
        1.1.5.2 化学防治
        1.1.5.3 生物防治
    1.2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诱导抗性的概念
        1.2.2 植物诱导抗性的一般特征
        1.2.3 病原制剂对植物病害的诱导抗性
        1.2.4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2 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3.1 诱导抗病植株的准备
        2.1.3.2 诱导制剂的制备
        2.1.3.3 诱导时间及方法
        2.1.3.4 早疫病病情调查
        2.1.3.5 试验指标测定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营养生长指标
        2.2.1.1 株高
        2.2.1.2 茎粗
        2.2.1.3 叶片数
        2.2.1.4 最大叶面积
        2.2.1.5 第一花序节位
        2.2.2 病情指标
        2.2.2.1 病株率
        2.2.2.2 病叶率
        2.2.2.3 病情指数
        2.2.2.4 病情指数与发病日期之间的回归方程
    2.3 病情指数与营养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营养生长指标
        2.4.2 病情指标
3 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3.1 诱导抗病植株的准备
        3.1.3.2 诱导试剂的制备
        3.1.3.3 诱导时间及方法
        3.1.3.4 番茄早疫病菌孢子囊菌悬液的制备
        3.1.3.5 人工接种时间及方法
        3.1.3.6 病害调查
        3.1.3.7 病情指标测定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病情指标
        3.2.1.1 病株率
        3.2.1.2 病叶率
        3.2.1.3 病情指数
        3.2.1.4 病情指数与发病时期之间的回归方程
4 诱导处理后番茄体内生理生化及其相关性
    4.1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试验材料
        4.1.1.2 试验设计
        4.1.1.3 试验方法
        4.1.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2 结果与分析
        4.1.2.1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
        4.1.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4.1.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4.1.2.4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4.1.2.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
        4.1.2.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
        4.1.2.7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1.2.8 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含量变化
    4.2 病情指数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病情指标情况
        4.3.2 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生理生化指标情况
5 诱导处理后的番茄产量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方法
        5.1.3.1 诱导抗病植株的准备
        5.1.3.2 诱导试剂的制备
        5.1.3.3 诱导时间及方法
        5.1.3.4 产量指标测定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玉米穗腐病研究概况
        1.1 玉米穗腐病发病情况
        1.2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
        1.2.1 串珠镰孢菌形态生理学特性
        1.2.2 串珠镰孢菌产毒种类及危害
        1.2.3 串珠镰孢菌侵染途径及特征
        1.3 玉米穗腐病防治研究
        1.3.1 玉米穗腐病防治措施
        1.3.2 串珠镰孢菌侵染防治研究
    2 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2.1 生物防治
        2.2 生防菌的种类
        2.2.1 生防真菌
        2.2.2 生防放线菌
        2.2.3 生防细菌
        2.3 解淀粉芽孢杆菌
        2.3.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理学特征
        2.3.2 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机理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1.2.2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种子液的制备
        1.2.3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长曲线的测定
        1.2.4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液的制备
        1.2.5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1.2.6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1.2.7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1.2.8 抑菌活性的测定
        1.2.9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1.2.10 发酵条件的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生长曲线的测定
        2.2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优化
        2.2.1 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试验
        2.3 发酵条件的优化
        2.3.1 单因素试验
        2.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玉米苗期串珠镰孢菌侵染胁迫响应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供试土壤
        1.1.3 供试菌种
        1.1.4 试剂
        1.1.5 培养基
        1.1.6 仪器
        1.2 方法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悬液的制备
        1.2.2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1.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1.2.4 供试土壤的预处理
        1.2.5 盆栽试验设计
        1.2.6 酶活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几丁质酶(CHI)活性变化的影响
        2.7 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玉米苗期串珠镰孢菌侵染产伏马毒素B_1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供试土壤
        1.1.3 供试菌种
        1.1.4 试剂
        1.1.5 培养基
        1.1.6 仪器
        1.2 方法
        1.2.1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菌悬液的制备
        1.2.2 病原菌串珠镰孢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1.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1.2.4 供试土壤的预处理
        1.2.5 盆栽试验设计
        1.2.6 伏马毒素B_1的HPLC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苗期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2.1.1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1~6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2.1.2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9~21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测定分析
        2.1.3 玉米生长至三叶期后1~21d伏马毒素B_1含量的分析
        2.2 HPLC检测伏马毒素B_1液相色谱特征分析
        2.2.1 标准溶液和试样色谱图
        2.2.2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扫描电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1.2.2 透射电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1.2.3 荧光显微镜观察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菌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扫描电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2.2 透射电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2.3 荧光显微镜对病原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番茄立枯病的研究概况
        1.1.1 番茄立枯病的发生及其危害
        1.1.2 番茄立枯病的防治
    1.2 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的研究概况
        1.2.1 生防细菌的种类
        1.2.1.1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1.2.1.2 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p
        1.2.1.3 放线菌Actinomyces spp
        1.2.1.4 其它生防细菌
        1.2.2 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制
        1.2.2.1 抗生作用
        1.2.2.2 竞争作用
        1.2.2.3 促生作用
        1.2.2.4 诱导抗性
        1.2.2.5 其它
    1.3 提高生防细菌防病作用的策略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微生物、番茄品种及农药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供试试剂
        2.1.4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土壤细菌的分离及其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2.2.1.1 土样标本的采集和土壤细菌的分离
        2.2.1.2 番茄立枯病的生防细菌菌株筛选
        2.2.1.3 目标菌株的抑菌谱测定
        2.2.1.4 目标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2.2.2 目标菌株的鉴定
        2.2.2.1 目标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
        2.2.2.2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2.2.2.3 目标株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目标生防菌株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2.3.1 目标生防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2 碳源的利用及其对目标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2.2.3.3 氮源的利用及其对目标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2.2.3.4 pH对目标菌株的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2.2.3.5 温度对目标菌株的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2.2.3.6 目标菌株的定殖能力测定
        2.2.4 目标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测定
        2.2.4.1 目标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结构的影响测定
        2.2.4.2 目标菌株分泌嗜铁素的检测
        2.2.4.3 目标菌株分泌氰化物的检测
        2.2.4.4 目标菌株分泌抗生素的检测
        2.2.5 目标菌株分泌IAA及其对番茄植株促生作用的测定
        2.2.5.1 目标菌株产IAA的测定
        2.2.5.2 目标菌株对番茄植株促生作用的影响测定
        2.2.6 目标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2.2.6.1 目标菌株和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毒力的测定
        2.2.6.2 备选杀菌剂对目标菌株生长的影响测定
        2.2.6.3 目标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2.2.6.4 复配剂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测定
        2.2.6.5 复配剂对番茄立枯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2.2.7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细菌菌株分离、筛选及其抑菌谱
    3.2 B11-64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3.3 B11-64菌株的鉴定
        3.3.1 B11-64菌株的常规鉴定
        3.3.1.1 B11-64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
        3.3.1.2 生理生化特性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B11-64菌株生物学特性
        3.4.1 B11-64菌株的生长曲线
        3.4.2 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B11-64菌株生长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3.4.3 B11-64菌株的定殖能力
        3.4.3.1 B11-64菌株生物膜的形成
        3.4.3.2 B11-64菌株抗药性标记
        3.4.3.3 B11-64菌株在番茄植株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3.5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
        3.5.1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菌体的作用
        3.5.2 B11-64菌株分泌的抑菌物质
        3.5.2.1 B11-64菌株中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
        3.5.2.2 B11-64菌株氰化物的产生
        3.5.2.3 B11-64菌株嗜铁素的产生
    3.6 B11-64菌株IAA的产生及对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
        3.6.1 B11-64菌株生长素IAA的产生
        3.6.2 B11-64菌株对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
    3.7 B11-64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3.7.1 B11-64菌株与备选杀菌剂的单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
        3.7.2 备选杀菌剂对B11-64菌株生长的影响
        3.7.3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
        3.7.4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
        3.7.5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番茄立枯病土壤生防细菌菌株分离、筛选与鉴定
        4.1.2 B11-64菌株生物学特性
        4.1.3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初步抑菌机制
        4.1.4 B11-64菌株对番茄植物促生作用
        4.1.5 B11-64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4.2 结论
    4.3 创新点
    4.4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附表

(10)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参锈腐病的研究进展
    1.2 生防细菌的作用机制
    1.3 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现状
    1.4 微生物发酵技术
    1.5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菌株JA38的鉴定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菌室内拮抗作用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生防作用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番茄顶端的生理病害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D]. 邓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党参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党参促生作用的研究[D]. 任怡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D].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5]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代谢产物研究[D]. 季文平. 扬州大学, 2020(04)
  • [6]红蓼挥发油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D]. 高以宸. 山西大学, 2020(01)
  • [7]番茄早疫病病组织浸提液对番茄早疫病诱导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D]. 王燕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解淀粉芽孢杆菌HRH317抑制串珠镰孢菌侵染玉米幼苗的机理研究[D]. 赵欣. 山西农业大学, 2020(06)
  • [9]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D]. 李凤芳. 广西大学, 2020(02)
  • [10]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D]. 张子恒.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番茄顶部的生理病害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