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文[1](2013)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某高校网络使用者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网络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搬上互联网,给人类的交流互动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变革。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以腾讯QQ为软件媒介,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其掌握社会资本情况做出描述,发现二者的相关性,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关键概念的操作化,设计问题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将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程度与社会资本量,分析二者相关性。此外,还试图了解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影响的差异性。本论文分为五大块内容:在第一部分中,笔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在第二部分,本文全面介绍网络人际交往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产生、应用,并对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测量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在第三部分中,笔者详述了本论文主要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在第四部分中,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获得的研究数据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和公布。第五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反思本研究尚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QQ使用程度与其获得社会资本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注册QQ时间早晚与网上人际交往程度实际上不相关,而登陆QQ频率高低却与网上人际交往程度存在显着相关。另外,网上人际交往程度高的用户,表现为浏览他人空间新鲜事时间长、给他人留言频率高、对他人留言回复频率高和即时聊天时间长。网上人际交往程度高的大学生通常在社会网络、人际信任、社团活动、对生活满意度上,要比网上人际交往程度相对较低的大学生得分更高。总结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形式、特征,并指出互联网社会资本的特征。鼓励大学生协调网络和现实社交关系,培养网络自律意识。
赵艳[2](2013)在《网络嵌入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台前幕后 ——一种“前台”与“后台”的理论视角》文中认为研究生完成了教育的“成人”阶段,实践着教育的“成才”理念,他们的生活与教育相互交融,所以走进研究生网络嵌入下的日常生活,是教育研究中一个低调而又生动的视野,在这个视野中淡出的是“标准化模塑”,凸显的是“多元融通”,它摒弃了往日对于宏观、抽象和主义的热衷,是回归到“研究生”之个体内心具象的关照。首先,本文从研究生在高校场域中身体的停留点为切入点,以网络与现实构筑的情境性互动为依托,描绘了研究生一般的例行化轨迹,得出随着研究生的行动区域向宿舍的集中,网络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他们活动场所转换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笔者认为无论是网络的工具性还是社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生对网络依赖的工具性要大于社会性。随后,针对网络的工具性与社会性,分析了研究生日常生活的条件和行动。在对研究生日常生活条件的研究中,笔者认为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建筑环境给网络提供了广阔的存在空间,但是身体感知的局限性限制了网络在“前台”作用的发挥。由规则与习惯构成的习惯世界通过对研究生行为的调节构建了一个无形的“前台”,网络虽很难染指这片领地,但网络“后台”的私人化在保护研究生的同时破坏着研究生的自我认同。网络符号,作为特殊的语言,既使研究生掌握了话语霸权也消解着书写语言对于其身份的维护。在对研究生日常思维与交往的研究中,本文在承认网络的社会性源于其工具性,并用文化特质掩盖了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得出网络构造的形象“前台”有利于研究生个性的发挥,网络组成的知识“前台”有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网络构建的情境性“前台”掩护着研究生社会化的进程。所以,网络嵌入到研究生日常生活后的“前台”与“后台”的转换机制是物质不可分的身体的承载性。最后,笔者对网络嵌入的日常生活进行条分缕析,指出网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益处,同时指出网络也可能影响研究生对自我预期的发展。
曹银忠[3](2012)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指导意义》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指南,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
曹银忠[4](2012)在《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在网络上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因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人是环境的产物,既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着环境。网络的出现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场域,同时也建构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环境。由于网络的无中心、无权威、自由、匿名和身体缺场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即时、高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容易引发网络聚众、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出现一些有违道德和法律的失范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不仅群居于现实社会,也群居于网络之中。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院系、班级、团组织等现实群体在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也可能是完全基于兴趣、爱好等自发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但“群体的盲思”极易引起“网络群极化”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经常被网络放大,成为一只轻轻拍动翅膀就能带来北美飓风的蝴蝶。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网民群体高度重视,了解其网络互动的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网络聚众事件发生,带来社会的震荡与不稳定。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基本框架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本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然后梳理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关于“群己观”的主要内容、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思想论争,以此作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和思想借鉴。第三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范畴、现状与价值,本章详尽地论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描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主要特点,考察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价值。第四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本章首先勾勒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发展的特点,然后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原因,最后抽象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第五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矛盾,本章指出网络互动是维系大学生网民群体持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互动的结构以及互动的主要模式,通过网络跟踪观察、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本章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与规范的主体,提出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引导的方式和策略,概括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基本路径。从上述研究框架可以看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章是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论题能否立得起的关键所在,第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对论题的进一步展开,第五章则是在第三、四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实证研究,它揭示出了大学生网民群体互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既是前几章的自然延续,也为第六章的写作埋下了伏笔,第六章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总之,本文基于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具体、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逻辑,层层推进,剥丝抽茧,详细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价值、生成与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进行归纳与概括,提出引导与规范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具体策略。
张林芳[5](2011)在《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虚拟交往作为以互联网为中介、以数字符号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对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虚拟交往超越了现实交往的时空界限、大大拓宽了人类交往活动的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人类交往的内涵,使交往向更新更深的层次发展;其次,它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方式和条件,必然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在虚拟交往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例如虚拟交往导致的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交往主体性的迷失及异化等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人的发展。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虚拟交往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呢?对此,本文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只有实现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为此,就要正确认识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刘平[6](2010)在《已婚群体网络虚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类冲击最大的应该算是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近年来,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网络走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网络成为人们的一种工具,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没有网络,很多人的生活将是一片灰暗。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很多人关注的网络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影响,而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一种方式时,网络同样也冲击着已婚群体,当工作之余,网络就是已婚群体的休闲工具,目前很少有人关注网络对已婚群体的影响,尤其是对已婚群体的婚姻家庭的影响。已婚群体中所进行的网络恋爱,网络同居,网络性行为正在颠覆着传统的婚姻家庭。本文主要研究已婚群体中网络的虚拟行为对传统婚姻家庭的颠覆性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如何正确面对发展中的婚姻家庭。
赵素燕[7](2007)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正改变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很快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成为大学生扩大社会交往、满足情感需求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另一方面,网络在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交往和生活压力的处所,从而导致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负面影响的发生。因此,正确、全面的认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正负面双重影响,使高校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这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目前关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网络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其中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虽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只是散见于个别文章中的粗浅论述和分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以达到把握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目标。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部分,从问卷设计、调查状况、统计状况及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等方面来描述调查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状况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的匿名性、超时空性、开放性、平等性四大特征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结合网络的虚拟性、弱监控性等特性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在网络背景下如何规范和保障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
刘艳娜[8](2005)在《从虚幻到虚无——对一名网恋者的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从人类学的角度,在微观层面上深度剖析网恋的成因。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网恋行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薇薇[9](2003)在《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涵盖的范围很广,有聊天室语言、BBS灌水语言、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网络技术用语、网络广告语言等等。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常指聊天室和BBS)中的语言是网络语言中最为鲜活、变动性最大、最具网络特色的部分,所以本文仅截取这部分语料——网络新词语(仅限汉语语境下)作为研究重点,拟作解析。 本文共分四部分来阐述网络新词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价值、概念界定、词汇构成、总体特征和深层机制,以及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引言》主要介绍网络新词语研究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网络新词语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网络新词语的词汇构成》,按照网络新词语所依附的外在形式,将其分为四大类:以汉字形式载现的网络术语、字母词、数字谐音词、身势情态语符号。并分四小节专题详细论述各种类型的网络新词语的含义和来源。 第二章《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及其探层机制》,论述了网络新词语多种语码混杂使用、科技行业语色彩浓厚、具有鲜活性与个性化的总体特征,并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学视角出发,从文化角度、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等角度分析了网络新词语总体特征产生的深层机制。 第三章《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对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现状予以总结,并指出目前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品位不高、粗俗化,错别字泛滥,语言浪费现象,有意搞语言文字游戏而造成的语言理解障碍,有意突破语法常规而任意添加、组合词、句成分而造成的语法混乱。在对以往的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进行整体梳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冷静观察、宽容对待、客观评价、积极引导、科学预测”的网络新词语规范原则,并针对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在阐述网络新词语词汇构成的时候,能兼顾共时与历时,广度与深度。在掌握大量活的语料的基础土将其分类,类别涵盖面之广,分类的细致入微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在分析网络新词语词汇构成的同时,更侧重深入地分析了其特点及生成机制,并分别从文花角度、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角度予以理论层面的解析,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提出了有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祝建华[10](2003)在《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因素分析》文中指出 20年前,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第三次浪潮正在做的,并不是去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某些高视阔步的超人出入于人们之间的英雄人物,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遍性格发生显着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搜索虚构的人,而是去寻找未来文明最珍视的
二、“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某高校网络使用者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人际交往的文献回顾 |
2.2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影响研究的综述 |
2.3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
2.3.1 网络交往的客观诱因——互联网的特点 |
2.3.2 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因——交往主体个人原因 |
2.3.3 网络交往的外力——社会原因 |
2.4 社会资本理论 |
2.4.1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
2.4.2 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2.4.3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2.4.4 测量社会资本的方法 |
2.5 总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大学生 QQ 的使用程度与网络人际状况 |
3.1.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其社会资本量掌握情况 |
3.2 研究假设的操作化 |
3.2.1 网络人际交往 |
3.2.2 社会资本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4.1 信度、效度检验 |
4.2 描述统计 |
4.2.1 样本基本描述 |
4.2.2 QQ 使用程度描述 |
4.2.3 各因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4 人际交往程度与社会资本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主要研究发现 |
5.1.1 人口变项 |
5.1.2 对 QQ 的使用状况 |
5.1.3 人际交往程度 |
5.1.4 社会资本的测量结果 |
5.1.5 人际交往程度与社会资本 |
5.2 具体研究发现 |
5.2.1 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 |
5.2.2 网络人际交往的形式 |
5.2.3 网络人际交往特征 |
5.3 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自律意识 |
5.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深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2)网络嵌入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台前幕后 ——一种“前台”与“后台”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网络正在有条件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
二、日常生活是研究生教育实施的土壤 |
三、研究生网络使用具有特殊性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研究生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 |
二、网络嵌入(Internet embedded) |
三、“前台”与“后台”(Proscenium and Backstage)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研究生教育及其日常生活的研究现状 |
二、网络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关系 |
三、拟剧理论“前台”与“后台”的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拟剧理论 |
二、符号互动理论 |
三、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过程 |
一、样本的选择 |
二、研究假设及思路 |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二章 网络嵌入下研究生日常生活轨迹的探寻 |
第一节 网络嵌入性下的身体与角色定位分析 |
一、网络嵌入性的浮现 |
二、身体与角色的“如影相随” |
第二节 基于“空间——空间”的俯视图轨迹分析 |
第三节 结语 |
第三章 网络的工具性与研究生日常生活的条件 |
第一节 网络的工具性与日常生活“前台”与“后台”的情境性 |
第二节 高校中研究生日常生活的条件 |
一、教室:让网络无处藏身的规训“前台” |
二、图书馆:与网络亲密联姻的表演“前台” |
三、宿舍:被网络牢牢笼罩的弱制度化“后台” |
四、网络:对实践竭诚服务的舞台道具 |
第三节 研究生的习惯性世界 |
一、习惯与惯例:具有教化意义的“前台”剧本 |
二、学校仪式:网络无法侵入的“前台”领地 |
三、班级制度:网络尚难染指的无形化“前台” |
四、奖学金:网络阻碍了优秀研究生无形化“前台”的形塑 |
第四节 网络时代下研究生的语言 |
一、内部语言:研究生自我印象的管理策略 |
二、口头语言:“前台”语言网络化倾向的端倪 |
三、书写语言:网络使其作为“前台”道具与研究生渐行渐远 |
第五节 结语 |
第四章 网络的社会性与研究生的日常行动 |
第一节 研究生日常思维的坚守与嬗变 |
一、网络的社会性:对研究生学校“前台”的延伸 |
二、日常思维与网络社会的抗争: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
第二节 研究生日常交往的平等与不平等 |
一、网络后台促成了师生——生生间的平等交往 |
二、网络社会情境拓宽了校内——校外间的不平等交往 |
第三节 “前台”与“后台”的转换机制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章 如何促进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 |
第一节 “空”与“实”搭建研究生创造力涌动的空间 |
一、创建多样化的空间,方便网络资源的获取 |
二、留出更多“空”的空间,提供思想驰骋的后台 |
三、让“实”落到实处,实现虚拟资源的利用 |
第二节 教育、网络、生活提供研究生创造力发展的沃土 |
一、网络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生活的融合 |
二、“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的碰撞 |
第三节 网络在研究生日常生活中的有限性 |
一、网络在高校场域中的存在具有被选择性 |
二、网络“前台”的单向度化导致研究生角色的消解 |
三、网络“后台”的庇护导致研究生自我预期的下降 |
第六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关于研究设计的反思 |
一、对研究内容的思考 |
二、对研究方法的思考 |
三、关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的编码规则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 |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理论的内涵 |
2. 现实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指导意义 |
二、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 |
1. 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 |
2. 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 |
三、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 |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指导意义 |
(4)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大学生网民群体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是网络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
1.1.2 开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是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需要 |
1.1.3 重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教育与引导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
1.1.4 应对网络的多元多向和干扰冲突已成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 |
2.1.2 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 |
2.1.3 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内涵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对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2.3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2.3.1 西方思想史上“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
2.3.2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现状与价值 |
3.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 |
3.1.1 网民和大学生网民的界定 |
3.1.2 群体与网民群体 |
3.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
3.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
3.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 |
3.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
3.3 大学生网民群体存在的价值 |
3.3.1 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网民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 |
3.3.2 扩大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
3.3.3 网民群体的多样化可以弥补现实社会群体生活的不足 |
3.3.4 对社会文化具有引领的作用 |
3.3.5 能够满足大学生网民多种层次的需要 |
3.3.6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网民的社会化 |
3.3.7 有利于大学生网民的情感宣泄 |
第四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 |
4.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 |
4.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历程 |
4.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特点 |
4.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原因 |
4.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
4.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原因 |
4.3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 |
4.3.1 情感共鸣机制 |
4.3.2 话题牵引机制 |
4.3.3 符号互动机制 |
4.3.4 角色扮演机制 |
第五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问题 |
5.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需要网络互动 |
5.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 |
5.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结构 |
5.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模式 |
5.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 |
5.2.1 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 |
5.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类型 |
5.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5.3.1 网络信息的泛滥导致大学生网民的信息异化 |
5.3.2 网络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人际隔离,使他们成为“茧居族” |
5.3.3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仍 |
5.3.4 网络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
5.3.5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不时出现 |
5.3.6 网络互动中涌动着“三俗化”的逆流 |
5.3.7 网络舆论生成的蝴蝶效应明显 |
第六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 |
6.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6.1.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 |
6.1.2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可能性 |
6.1.3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主体 |
6.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 |
6.2.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指导思想 |
6.2.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原则 |
6.2.3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主要内容 |
6.2.4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方式与策略 |
6.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规范 |
6.3.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指导思想 |
6.3.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
(5)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一章 交往的新形式——虚拟交往 |
第一节 交往方式与交往理论的历史演变 |
一、交往方式的历史变革 |
二、交往理论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虚拟交往的形成与内涵 |
一、互联网是虚拟交往得以形成的技术基础 |
二、虚拟交往的内涵 |
第三节 虚拟交往的特点 |
一、虚拟交往的超时空性 |
二、虚拟交往主体身份的匿名性 |
三、虚拟交往空间的无中心性 |
第二章 虚拟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交往与人的发展 |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
二、交往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对理解虚拟交往的启示 |
第二节 虚拟交往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一、虚拟交往拓展了人类交往的空间 |
二、虚拟交往压缩了人类交往的时间 |
三、虚拟交往丰富了人类交往的内涵 |
第三节 虚拟交往对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一、虚拟交往导致了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
二、虚拟交往导致了交往主体性的迷失 |
三、虚拟交往导致了人的发展的异化 |
第三章 虚实互动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一节 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一、现实交往是虚拟交往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
二、虚拟交往是对现实交往的延伸与超越 |
三、正确认识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第二节 正确处理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一、发挥虚拟交往的积极作用 |
二、自觉克服虚拟交往中的负面影响 |
三、虚实互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已婚群体网络虚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范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网络虚拟行为 |
一、网恋 |
二、网络同居 |
三、网络虚拟性行为 |
第三节 已婚群体 |
第三章 网络虚拟行为对婚姻家庭影响 |
第一节 虚拟行为导致家庭角色冲突 |
一、自身多角色冲突 |
二、角色间冲突 |
第二节 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婚姻家庭形式内容的影响 |
一、婚姻家庭形式内容的变迁 |
二、网络虚拟行为对婚姻变迁的影响 |
第四章 网络虚拟行为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科技因素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 |
一、快餐时代的高压释放 |
二、传统道德背后的释放 |
三、现实的不完美 |
四、价值观念的变化 |
五、社会控制弱化 |
第三节 已婚群体自身因素分析 |
一、已婚群体婚姻期望因素 |
二、已婚群体的职业因素 |
三、性疾病的无效传播 |
第四节 虚拟行为本身的特性 |
一、身份的匿名性 |
二、内心的真实性 |
第五章 已婚者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虚拟行为 |
第一节 网络虚拟行为带来的新家庭问题 |
一、情感淡化与责任缺失 |
二、精神上的婚姻越轨 |
第二节 如何调试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
一、加强家庭责任减少角色冲突 |
二、寻求欲望与责任的平衡点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介绍 |
致谢 |
(7)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本文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调查的基本状况描述 |
1.1 问卷调查及统计状况 |
1.1.1 问卷的设计 |
1.1.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1.1.3 调查情况 |
1.1.4 统计状况 |
1.1.5 样本构成 |
1.2 样本的信度分析 |
1.2.1 被调查者 |
1.2.2 调查者 |
1.2.3 测量内容 |
1.3 样本的效度分析 |
第二章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分析 |
2.1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
2.1.1 网络的匿名性,使大学生在交往中获得了自信并缓解了交往压力 |
2.1.2 网络的超时空性,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阻隔,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 |
2.1.3 网络的开放性,激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
2.1.4 网络的平等性,强化了大学生交往的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 |
2.2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
2.2.1 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和疏离 |
2.2.2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角色自我的迷失甚至人格扭曲 |
2.2.3 网络的弱监控性,弱化了大学生交往中的规范意识,易导致信任危机的发生 |
2.2.4 网恋的随意性,影响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形成 |
第三章 对策与建议 |
3.1 社会方面: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社会网络环境 |
3.1.1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构 |
3.1.2 加强法律规范的建设 |
3.2 学校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 |
3.2.1 培养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 |
3.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
3.2.3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
3.3 学生方面:和谐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提高自律意识 |
3.3.1 大学生要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
3.3.2 大学生要内化社会规范,培养自律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从虚幻到虚无——对一名网恋者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访谈过程设计 |
二、分析 |
1.“无”中生“有”——为什么会有网恋 |
2.有时爱情徒有虚名——为什么选择网恋 |
(1) 基于个人社会化的解释 |
(2) 基于精神分析的解释 |
(3)基于传统文化中“缘”的解释 |
(4)基于“戏剧理论”的解释 |
三、结语 |
(9)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新词语的词汇构成 |
第一节 以汉字形式载现的网络术语 |
一、 新造词语 |
二、 旧词新用 |
第二节 字母词 |
一、 英文单词形式 |
二、 汉语拼音形式 |
三、 英文缩略语: |
四、 汉语拼音缩略语 |
五、 混合形式 |
第三节 数字谐音词 |
第四节 身势情态语符号 |
一、 键盘符号 |
二、 “克里奥尔图示” |
三、 键盘符号的非定型模式 |
第二章 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及其深层机制 |
一、 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 |
(一) 多种语码混杂使用 |
(二) 科技行业语色彩 |
(三) 鲜活性、个性化 |
二、 网络新词语总体特征的深层机制 |
(一) 从文化角度考察,反映了两种文化接触、渗透带来的语言上的嬗变。 |
(二) 从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考察,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共变。 |
(三) 从承载工具角度考察,“语言工具的变化会造成语言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在交际中对网络新词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
(四) 从语言的功能角度来考察,排除语言信息中的冗余信息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传递。 |
第三章 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
一、 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
(一) 品位不高,粗俗化 |
(二) 错别字泛滥 |
(三) 语言浪费现象 |
(四) 有意搞语言文字游戏而造成的语言理解障碍 |
(五) 有意突破语法常规而任意添加、组合词、句成分,造成语法混乱 |
二、 如何对待网络新词语 |
(一) 对于“含草(操)量”极高的脏话、粗话等不文明的语言现象,应该采用“纯洁”的原则,一律摒弃 |
(二) 对于错别字现象,应酌情对待 |
(三) 对于“一实多名”的语言浪费现象以及一些突破语法常规的语言现象,我们主张不急于为其“定性”,甚至“一棍子打死” |
(四) 对于“数字密码”带来的交际障碍,靠语言的自发性规范就可以解决。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论文 |
(10)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网络互动与社会动机概念的界定 |
二、网际互动中的社会动机分析 |
1. 亲和动机——寻求注重内涵的交往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 |
2. 权力动机——确立网际社会地位和攫取网络资源 |
3. 成就动机——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和角色的自我实现 |
四、“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某高校网络使用者调查为例[D]. 张嘉文. 吉林大学, 2013(09)
- [2]网络嵌入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台前幕后 ——一种“前台”与“后台”的理论视角[D]. 赵艳.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1)
- [3]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指导意义[J]. 曹银忠. 理论与改革, 2012(06)
- [4]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 曹银忠.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5]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D]. 张林芳.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6]已婚群体网络虚拟行为研究[D]. 刘平.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7]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赵素燕. 山西大学, 2007(06)
- [8]从虚幻到虚无——对一名网恋者的访谈[J]. 刘艳娜.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 [9]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D]. 李薇薇. 汕头大学, 2003(01)
- [10]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因素分析[J]. 祝建华. 思想·理论·教育,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