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介绍

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介绍

一、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黄仕鹏[1](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人工肝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graph)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志愿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谱,拟从代谢组学水平寻找可用于ACLF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各组之间的代谢物谱,揭示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3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2例。2.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将所有ACLF患者分为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25人,仅内科治疗组(对照组)50人。通过两组间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的比较对判定人工肝疗效,并分析与ACLF预后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1.人工肝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均有得到改善。相比内科治疗组患者,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着。2.人工肝组行人工肝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MELD评分均下降(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钠离子升高(p<0.05)。3.对比两组之间不同ACLF分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人工肝治疗组ACLF早期、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ACLF晚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运用GC-MS技术,检测ACLF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得出GC-MS分析色谱图,部分色谱峰在ACLF患者中与CHB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5.利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构建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以及OPLS-DA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建立ACLF模型并且能够将三组较好区分。继续采用RF方法对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以及人工肝治疗前后特征性代谢物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多维标度图(MDS),结果表明,ACLF患者代谢谱与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6.继续利用RF算法,对三组样本以及人工肝前后样本的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分布、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分析,确定各组代谢产物的变量重要度。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样品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甘氨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胆固醇等。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组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乳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胆固醇。进一步对比以上特征性物质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可发现,在ACLF组中苏氨酸、L-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都较CHB组、健康对照组显着上升,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在ACLF组中水平下降。7.本研究对具有预后半段及病情监测作用的特征性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这些特征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人工肝治疗可以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并且人工肝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期及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运用GC-MS技术,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组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各组之间存在多种差异性代谢物,并且通过对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出与肝衰竭严重相关并可评估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血清代谢组学用于动态监测肝衰竭病情变化及评估人工肝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潜能。

李雷[2](2021)在《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的意义,为肝衰竭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证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4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资料,分别依据肝衰竭不同阶段、人工肝治疗模式、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特征,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对于早、中、晚期肝衰竭患者,三组间的WBC、RBC、PLT、TBIL、DBIL、ALT、PT、PTA、INR、IL-5、IL-6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IL-6、IL-17均与TBIL、DBIL呈正相关(r=0.37、0.36、0.33、0.36,均P<0.01);且IL-17与ALT、AST呈负相关(r=-0.46、-0.33,均P<0.01)。3、胆红素吸附(BA)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组、血浆置换(PE)+BA组、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ALB、TBIL、DBIL、ALT、AST、γ-G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BA组、DPMAS组ALB下降程度高于PE+BA组,DPMAS组TBIL、DBIL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BA组AL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PE+DPMAS组,BA组AS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4、除外BA组,DPMAS、PE+BA、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前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DPMAS组以IL-2下降为主,PE+BA以IL-1β、IL-2、TNF-α、IFN-γ、IFN-α下降为主,PE+DPMAS以IL-2、IL-5、IL-6、TNF-α下降为主,且PE+DPMAS组中IL-5下降程度高于BA组(均P<0.05)。5、IL-6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P<0.01)。结论:1、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恶化,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促炎细胞因子IL-6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6水平越高,病情越重。2、BA、DPMAS、PE+BA、PE+DPMAS四组人工肝模式均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恶化的肝功能,其中PE+BA组治疗后肝功能的改善更为显着。3、DPMAS、PE+BA、PE+DPMAS三组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4、细胞因子IL-6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应尽早选用最优化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

郑杰[3](2021)在《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DILI往往导致多种包括肝衰竭在内的严重临床结局。当出现肝衰竭时,往往需要进行肝移植(LT)挽救患者生命,但其受限于供体肝脏短缺。近年来,已经证实了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但是关于DILI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DILI患者行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验证NBAL在DLIL治疗中的有效性,比较不同人工肝治疗模式(DPMAS、PE和DPMAS+PE)治疗DILI疗效的差异,评估合并肝衰竭与否对DILI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疗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求DILI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 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91例DILI患者的数据。根据其人工肝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PMAS组(50例),PE组(21例)和DPMAS+PE组(20例)。收集以下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用药至发病的时间;2)实验室检查:人工肝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血肌酐(creatinine,CR)、血钾(serum potassium,K)、血钠(serum sodium,N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3)人工肝治疗的方式及次数。进行以下比较: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2)三组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及炎症介质;3)三组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各项指标的下降率;4)肝衰竭患者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各项指标的下降率;5)高胆红素血症DILI患者中人工肝治疗显效和治疗有效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肝衰竭DILI患者中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患者的各项指标。[结 果]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三组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肝酶学(ALT、AST、ALP和GGT)、胆红素(TBIL和DBIL)、HGB和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电解质(血钾和血钠)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P值均>0.05);3)DPMAS和DPMAS+PE组治疗后CR、PCT和hs-CRP均较前明显下降,而PE和DPMAS+PE组治疗后PT较前明显下降,PTA较前明显上升(P值均<0.05);4)三组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肝酶学和胆红素的下降率无显着差异(P>0.05),DPMAS和DPMAS+PE组CR、PCT和hs-CRP的下降率高于PE组,PE和DPMAS+PE组的PT下降率和PTA升高率高于DPMAS组(P值均<0.05);5)肝衰竭的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后TBIL和DBIL的下降率低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P值均<0.05);7)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治疗显效组人工肝治疗次数、治疗前ALT和TBIL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P值均<0.05);肝衰竭患者中,治疗无效组治疗前TBIL、PT和INR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P值均<0.05)。[结 论]1)DPMAS、PE和DPMAS+PE三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均能显着改善DILI患者的肝功能,但都会引起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丢失;2)DPMAS在清除肌酐和炎症介质方面优于PE,而PE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DPMAS,两者的联合能弥补各自的不足;3)合并肝衰竭将影响DILI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疗效;4)高胆红素血症时,人工肝治疗次数、治疗前ALT和TBIL水平是DILI患者行人工肝疗效的影响因素,而肝衰竭时,治疗前TBIL、PT和INR水平是DILI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

许开亮[4](2021)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指由药物、病毒以及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腹水以及凝血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症状。肝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因缺乏特效药,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受限、价格昂贵以及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在这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受到广泛关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肝衰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普通费森尤斯血滤机器(MUlti Filtrate)上,进行管路改装,单机完成DPMAS治疗;管路改装后实现单机实现DPMAS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体外循环血量少、经济性佳等优点,但其疗效的仍在探究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PE和改进的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对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和改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寻求最佳的人工肝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95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治疗组(n=47)和DPMAS治疗组(n=48)。(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肝衰竭情况、病因以及并发症等);(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d、5d、14d、21d、28d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常规和离子水平的变化;(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肾功能变化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E组平均年龄为49.4±7.5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DPMAS组平均年龄为49.1±7.3岁,男性30例,女性18例。肝衰竭分类主要有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药物,酒精和未知,合并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基线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均显着下降,且DPMAS组TBIL、AST、ALT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DPMAS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肝功能指标显示,PE组和DPMAS组在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在3d和5d时出现部分反弹升高现象,而从第7d、14d、21d、28d TBIL均呈现下降趋势,PE组相比于DPMAS组,下降趋势相对较缓,DPMAS组和PE组在治疗后3d、5d、14d、21d、28d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患者第3d、5d、7d、14d、28d的AL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呈现增多趋势,而DPMAS组ALB较治疗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3、凝血功能变化: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T和INR指标明显降低,FIB值显着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率的比较显示,PE组患者治疗后PT值下降率显着高于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INR、FIB、APTT变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炎症因子水平: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下降率显示,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和离子水平:PE组NEU%治疗后即刻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RBC、HGB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后Na+和Cl-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Ca+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MAS组患者治疗后Na+、Cl-、Ca+等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和离子水平显示,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RBC、NEU%、HGB、Na+、Cl-、Ca+下降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功能改变: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和Cr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比较两组肾功能BUN和Cr下降率显示,DPMAS组BUN和Cr指标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经PE和DPMAS治疗后,患者主要发生口唇麻木、瘙痒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PE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显着高于DPMA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06%和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和DPMAS均能够有效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PMAS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优于PE术。2、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异,而PE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因此,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选取人工肝治疗方式,对于重度凝血障碍的患者可选用PE治疗,缓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PMAS可用于血浆紧缺且凝血功能相对轻症的患者。3、DPMAS组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PE组,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DPMAS不受血浆资源紧缺的限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李凌巍[5](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化验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为临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提供评估,对预后凶险的患者进行及早干预,改善预后并延长生存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10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总院肝胆胰内科明确诊断为ACLF的215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情况、是否进行人工肝治疗,电话回访90天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以上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后效能。结果:1、215例患者中,生存组118例(54.88%),其中男性患者79例(66.95%),女性患者39例(33.05%),平均年龄46.78±10.96岁,有糖尿病病史者14例(8.47%);死亡组97例(45.12%),其中男性患者72例(74.23%),女性患者39例(25.77%),平均年龄55.23±10.33岁,有糖尿病病史者14例(14.43%)。肝脏原发病病因中,乙肝肝硬化97例(45.1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23例(10.70%),酒精性肝硬化54例(25.12%),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6.05%),丙肝肝硬化6例(2.79%),乙肝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病2例(0.93%),乙肝肝硬化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0.93%),药物性肝损伤8例(3.72%),肝豆状核变性4例(1.86%),不明原因肝硬化6例(2.79%)。2、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死亡组ALP、ALB、CHE、Na+、PTA均显着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il、SCr、APTT、INR、WBC计数、MELD评分、MELD-Na评分均显着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发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间同时发生并发症个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及避免产生多重共线性,将ALP、ALB、CHE、Na+、PTA、TBil、SCr、APTT、INR、WBC计数、MELD评分、是否发生自发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分别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以p值筛选变量,将p<0.05的研究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性脑病、INR、TBil、年龄为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Na+为独立保护因素。4、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预后评估模型THINA,绘制ROC曲线并与MELD、MELD-Na评分比较,结果显示THINA模型的AUC及Youden指数均大于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提示预后效能优于上述两种评分。结论:1、ACLF患者的基础慢性肝病病因以HBV相关性肝病(包括CHB和乙肝肝硬化)居多,其次为酒精性肝病。2、ACLF患者以中老年为高发年龄段,且具有随着年龄增长预后变差的趋势。3、一旦发生肝性脑病,患者死亡率升高,预后差。合并并发症种类越多,患者预后越差。4、总胆红素、肝性脑病、INR、年龄为独立危险因素,血钠为独立保护因素。根据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THINA,其预后效能优于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

党富涛[6](2021)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病理学以胆汁淤积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目前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指南推荐治疗的一线用药,但约30-40%的患者经UDCA治疗后效果欠佳,疾病最终将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衰竭。当疾病进展至肝衰竭阶段,常常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紊乱、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病死率极高,肝移植作为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常常难以实现。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作为肝移植的桥梁,可以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有效促进肝细胞再生,为肝功能恢复创造时机。但关于人工肝支持系统在PBC患者中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接受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的 PBC 患者的临床资料,.倾向性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ed,PSM)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PBC患者,比较人工肝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PBC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26例PBC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出接受药物+人工肝治疗的48例PBC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近一年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73例PBC患者,进行倾向性匹配后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MELD评分变化,评价人工肝治疗PBC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特点;记录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价人工肝治疗的安全性;通过对比两组患者3月、6月、12月累计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估人工肝治疗对PB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1.临床症状 药物+人工肝治疗组和内科药物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疲劳、纳差、腹胀、腹痛、瘙痒)均得到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指标及MELD评分 药物+人工肝治疗后生化指标中ALB、ALT、AST、TBIL 下降(P<0.05);血常规中 WBC 升高,RBC、Hb、PTL 下降(P<0.05);凝血功能中PTA升高,INR降低(P<0.05);急性感染三项中PCT、hsCRP下降(P<0.05);MELD 评分下降(P<0.05)。3.血浆置换(PE)、双重分子吸附(DPMAS)治疗后血清学指标下降率 ALB、ALT、AST、ALP 下降率比较,PE 组高于 DPMAS 组(P<0.05)。4.临床疗效 内科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55.8%,药物+人工肝治疗组有效率为76.7%,两组间比较,药物+人工肝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内科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P=0.040)。5.不良反应 101次人工肝治疗共发生11次不良反应,其中穿刺点出血肿胀5次,过敏3次,抽搐2次,低血压1次。6.生存分析 药物+人工肝治疗组患者3月、6月12月生存率高于内科药物治疗组。7.预后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BIL为影响PBC患者3、6、12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影响PBC患者6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有PTA、MELD评分。[结论]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能有效缓解PBC患者纳差、疲劳等临床症状,能有效降低ALT、AST、TBIL,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2.在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3.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PBC患者3月、6月、12月的生存结局有改善趋势,TBIL为影响PBC患者3、6、12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影响PBC患者6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有PTA、MELD评分。

郭春来[7](2021)在《基于临床数据特征选择的医疗辅助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数字化浪潮的兴起,医疗数据的产生,对医疗系统中决策、运作有着事实支撑作用,能够更好的提高医疗系统运作效率。而如何从医疗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辅助决策诊断、如何根据医疗数据来对某种疾病进行追溯、跟踪以及预测仍然是当前医疗数据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当前的精准医疗的概念上,在对临床数据辅助诊断中,如何做到通过算法模型得出的结果能与医学知识相恰而做出恰当的诊断结果是有意义的。已有的数据分析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医疗数据任务得到较好的预测正确率,例如神经网络,但是缺乏对输入特征的有效性进行考量,从而导致难以对选择出的特征存在的意义进行解释,同时对小样本医疗数据分析的准确率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特征选择角度提出了对应的方法进行改进。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特征选择。针对特征的有效性问题,同时兼顾到高维度特征进行降维等问题,在宏观层面,通过定义特征有效性的意义,利用特征自身之间的特点和关系进行选择,基于这种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的遗传算法,实现对特征空间进行搜索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特征维度,同时能够保留较好的原始信息量。(2)数据预测。为了更好的得到有效特征以及提高算法整体预测正确率,需要对特征空间和模型空间进行拟合适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随机森林的序列前向选择算法,实现对特征空间和模型空间的双向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进一步降低特征维度数,同时能够提高整体算法的预测正确率。(3)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基于本文提出的特征选择模型和数据预测模型,设计和实现了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通过数据导入、参数设定等功能模块,能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陈黎,林杨,刘旭东,刘容,唐艳芳,刘丽[8](2020)在《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部分血浆置换模式30例,采取血浆置换模式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4、12周生存率,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关生化指标,两者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戴霞红,刘静,孙建莉,陈月美,朱梦飞[9](2020)在《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要点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主要分为3个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 liver,NBAL)、生物型人工肝(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BAL)和混合型人工肝,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非生物型人工肝。人工肝为肝衰竭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桥梁,但由于肝脏功能复杂,目前,人工肝多数只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研究人工肝的出发点: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严重的全身性生理紊乱、

白校杰[10](2020)在《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肝性脑病是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神经精神并发症,氨中毒被认为是其病因之一,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生物人工肝是由微载体粘附的肝细胞和人工解毒装置共同组成的体外肝灌流系统,是患者自体恢复肝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帮助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肝性脑病。目前,生物人工肝的种子细胞来源是制约生物人工肝发展的首要问题,去氨作用是其核心要求。胆汁酸通过法尼酯X受体(FXR)调节脂质和葡萄糖的代谢,奥贝胆酸(OCA)作为一种胆汁酸的模拟物可活化FXR。近期研究发现,FXR能引起氨代谢通路中部分酶基因的改变。但是激活FXR是否可以促进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的氨代谢能力,使其更好的应用到生物人工肝系统尚未见报道。此外,活化FXR对肝损伤所致的肝性脑病是否有治疗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1.检测活化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氨代谢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开发高效生物人工肝系统。2.探讨活化FXR对小鼠氨代谢及肝性脑病的作用。方法细胞实验:1.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生物学改造:(1)C3A细胞系转染FXR稳转质粒,通过G418筛选,建立C3A-FXR稳转细胞株,RT-PCR、细胞荧光检测FXR过表达效率。(2)转染精氨酸酶1(ARG1)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TC)质粒,恢复C3A细胞的氨代谢通路。2.C3A细胞的氨代谢和耐氨毒能力检测:(1)RT-PCR检测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2)加入20 mM NH4Cl建立氨胁迫环境,使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来评价其耐氨毒能力。(3)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处理后细胞上清中尿素的含量,评估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的氨代谢能力。动物实验:1.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选取12周龄C57BL/6N野生型雄性小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200 mg/kg/天建立TAA模型;肝脏大部分切除术(PHx)建立肝切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这两个模型血浆中血氨、尿素含量及肝功能指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和大脑的病理改变。2.活化FXR对氨代谢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TAA前一天开始使用FXR激动剂OCA 25mg/kg/天进行灌胃处理,三天后处死小鼠,取血浆、肝脏和大脑;对WT和FXR-KO小鼠进行大部分肝切手术,分别在术后40 h、3d和7d处死小鼠,取血浆,肝脏和大脑。(1)RT-PCR检测FXR的靶基因验证FXR的激活;(2)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血氨、尿素含量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A等;(3)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的病理改变;(4)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3.活化FXR对肝性脑病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TAA前一天开始连续使用OCA 25mg/kg/天进行灌胃处理,三天后处死小鼠。(1)旷场实验检测肝性脑病所致小鼠行为学改变;(2)处死小鼠后取大脑,RT-PCR检测脑中肝性脑病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3)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大脑皮质及海马的病理改变。结果1.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生物学改造:C3A细胞转染FXR稳定表达质粒后,FXR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在LO-2,HepG2,C3A这三种细胞系中,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ARG1,OTC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我们在C3A-FXR细胞中过表达ARG1和OTC,在激活FXR的同时恢复氨代谢通路。2.活化FXR提高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RT-PCR结果显示,活化FXR可以上调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其中以NAGS和SLC1A4尤为明显。RTCA结果显示,NH4Cl浓度越高,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但细胞过表达FXR后,NH4C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效果明显下降,细胞耐氨毒能力增强。细胞培养72 h后取上清进行生化检测,发现激活FXR后尿素生成增加,并且在氨胁迫状态下,激活FXR同样可以增加尿素生成量。3.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ARG1和OTC后对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的影响: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后,细胞的耐氨毒能力并没有出现叠加效应,尿素的生成亦呈现同样的趋势。4.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1)TAA模型生化结果显示,血浆中ALT、AST和血氨浓度均显着升高;肝脏HE染色显示,腹腔注射TAA后,肝细胞桥接坏死伴大量炎细胞浸润,大脑皮质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肿胀;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脑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的表达明显升高。(2)肝切模型生化结果显示,肝切后血浆中ALT、AST、TBA和氨浓度均有显着升高,尿素的含量降低,其中以肝切后40 h变化最大,随着肝脏的再生,7 d后肝功能基本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肝切后大脑中GFAP及IBA1的表达升高。5.活化FXR提高小鼠的氨代谢水平:在TAA模型中,生化结果显示小鼠饲喂OCA活化FXR后血浆中ALT、AST和血氨水平较TAA组均有显着下降;HE染色显示,活化FXR后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区域显着减少;此外,注射TAA后,小鼠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大多显着下调,饲喂OCA激活FXR后,这些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回升。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注射TAA后,NAGS,AS蛋白表达降低,饲喂OCA后NAGS,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肝切模型中,相较于WT小鼠,FXR-KO小鼠的肝功能受影响更严重,表现为肝切后血浆中ALT,AST和TBA含量较WT小鼠均有显着升高,尿素含量在40h明显下降,但血氨水平则变化不显着;此外,肝切之后,氨代谢相关酶基因GS,CPS1,ARG1,AL,NAGS,SLC1A4d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其中FXR-KO小鼠和WT小鼠的趋势是一致的。另外,和WT小鼠相比,FXR-KO小鼠中FXR的靶基因NAGS,SLC1A4和GLS的表达量是降低的。6.活化FXR改善肝性脑病:在TAA模型中,大脑病理损伤相关基因TSPO,MAO-A,GRIAL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小鼠饲喂OCA活化FXR后,上述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活化FXR后大脑海马和皮质区域GFAP和IBA1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这说明活化FXR对肝性脑病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1.活化FXR提高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氨代谢及耐氨毒能力。2.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未进一步增强C3A的氨代谢及耐氨毒能力。3.活化FXR能提高肝损伤小鼠的氨代谢能力,并有显着的肝保护作用。4.活化FXR能改善肝性脑病。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一、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期
        1.1.4 肝衰竭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
        1.1.5 实验对象分组
        1.1.6 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方法
        1.1.7 临床观察指标
        1.1.8 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评估标准
        1.1.9 样本采集
        1.1.10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1.2.2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1.2.3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1.2.4 ACLF患者治疗前临床数据对比
    1.3 讨论
    1.4 结论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物质 GC-MS 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对象分组
        2.1.3 样本采集
        2.1.4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1.5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2.1.6 样本的处理
        2.1.7 色谱的条件
        2.1.8 质谱的条件
        2.1.9 升温的程序优化
        2.1.10 GC-MS检测
        2.1.11 统计方法介绍
        2.1.12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2.2.2 血清样本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
        2.2.3 差异性代谢物质的鉴定
        2.2.4 质量控制
        2.2.5 ACLF组的多变量分析
        2.2.6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全文结论
    2.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肝衰竭概述
    1.2 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3 人工肝治疗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实验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指标
        2.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
        3.2.1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3.2.2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特征分析
        3.2.3 细胞因子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对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3.3.1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3.3.2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
        3.3.3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差异
        3.3.4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差异
    3.4 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3)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现状及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检测方法
    五、疗效判断
    六、技术路线
    七、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TBIL值变化
    三、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
    四、两组患者1 个月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比较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炎症因子的变化
    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离子水平变化
    八、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比较
    九、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十、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讨论
    一、PE组和DPMAS组治疗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
    二、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三、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四、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血常规的改变
    五、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离子水平的改变
    六、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肾功能的改变
    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有效率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人工肝治疗急性和急慢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ACLF的定义
    2.2 流行病学、病因及诱因
    2.3 ACLF的自然史
    2.4 ACLF的病理生理基础
    2.5 ACLF的治疗
    2.6 ACLF的预后评估
    2.7 小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治疗方法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项目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4.2 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评分分析
    4.3 患者的并发症及人工肝应用情况分析
    4.4 影响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4.5 预后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第5章 讨论
    5.1 ACLF的基础肝病病因
    5.2 年龄
    5.3 实验室指标
    5.4 并发症
    5.5 人工肝治疗
    5.6 预后模型
    5.7 研究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临床数据特征选择的医疗辅助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内容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2.1 特征选取方法介绍
        2.1.1 过滤式方法
        2.1.2 包裹式方法
        2.1.3 嵌入式方法
    2.2 医疗数据预测算法概述
        2.2.1 决策树算法
        2.2.2 K近邻算法
        2.2.3 支持向量机算法
        2.2.4 集成学习算法
        2.2.5 人工神经网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的特征选择算法
    3.1 医疗数据清洗
        3.1.1 数据集介绍
        3.1.2 缺失数据处理
        3.1.3 数据标准化
    3.2 互信息计算
        3.2.1 互信息与信息熵
        3.2.2 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3.2.3 基于核密度函数估计的互信息计算
    3.3 基于m RMR的医疗数据特征集合评估
        3.3.1 相关性与冗余性定义
        3.3.2 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因子计算
    3.4 医疗数据特征选择算法
        3.4.1 遗传算法模型构建
        3.4.2 基于m RMR的改进遗传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的医疗数据预测模型
    4.1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空间的拟合
        4.1.1 随机森林
        4.1.2 随机森林特征变量重要性排序
    4.2 基于序列前向选择的预测算法
        4.2.1 序列前向选择算法
        4.2.2 基于随机森林的改进序列前向选择算法
    4.3 基于mRMR-GA的改进RF-SFS医疗数据处理模型
        4.3.1 算法整体流程
    4.4 实验与分析
        4.4.1 实验基础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实现
    5.1 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简介
    5.2 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总体设计
        5.2.1 开发环境
        5.2.2 系统总体结构
    5.3 系统详细设计
        5.3.1 数据收集模块
        5.3.2 数据分析模块
        5.3.3 页面展示模块
    5.4 医疗数据临床辅助系统应用
        5.4.1 数据集导入
        5.4.2 特征选取管理
        5.4.3 目标类预测管理
        5.4.4 结果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2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4、12周生存率差异
    2.3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9)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要点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肝临床应用的发展历史
2 现阶段Li-ALS的临床应用要点
    2.1 为什么可以考虑人工肝治疗(Why)?
    2.2 哪些人需要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Who)?
    2.3 什么时候开始人工肝支持治疗为佳(When)?
    2.4 人工肝治疗操作规范(How)?
        2.4.1 准入条件
        2.4.1. 1 硬件条件至少包括以下要点:
        2.4.1. 2 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SOP)至少要包含以下几点:
        2.4.1. 3 人工肝团队:
        2.4.2 评估与监测
        2.4.2. 1 评估与监测时间:
        2.4.2. 2 评估与监测目的:
        2.4.2. 3 内容:
        2.4.3 人工肝管置管
        2.4.3. 1 置管前评估:
        2.4.3.2置管前准备:
        2.4.3. 3 置管操作:
        2.4.4 抗凝药物选择:
        2.4.5 上机操作
        2.4.5. 1 操作前准备:
        2.4.5. 2 上机操作:
        2.4.6 并发症:
        2.4.7 人工肝治疗期间健康宣教:
        2.4.8 拔管:
3 现阶段李氏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思考和展望
    3.1如何量化及同质化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最佳治疗时机
    3.2 如何兼顾病情的个体化差异和同质化人工肝治疗临床获益
    3.3 筛选可评价人工肝疗效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3.4如何减少治疗并发症
    3.5 其他临床应用适应证的进一步研究
    3.6 联合治疗新方法的探索

(10)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材料、试剂、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试剂配制
    1.4 实验分组药物的配制
    1.5 引物设计序列
    1.6 主要设备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传代
    2.2 稳定表达细胞筛选
    2.3 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测定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能力。
    2.4 组织或细胞RNA的提取
    2.5 RNA逆转录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2.7 组织蛋白提取
    2.8 Western blot实验
    2.9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11 小鼠大部肝切手术方法
    2.12 小鼠TAA腹腔注射
    2.13 生化指标ALT、AST、ALP等检测
    2.14 小鼠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2.1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第一部分: 细胞实验
        3.1 活化FXR提高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
        3.2 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对细胞氨代谢能力的影响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3.3 肝性脑病模型的建立
        3.4 活化FXR能改善肝损伤小鼠的氨代谢水平
        3.5 活化FXR改善肝性脑病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D]. 黄仕鹏. 南昌大学, 2021(01)
  • [2]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D]. 李雷. 南昌大学, 2021(01)
  • [3]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 郑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D]. 许开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 李凌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6]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D]. 党富涛.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基于临床数据特征选择的医疗辅助诊断研究[D]. 郭春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部分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J]. 陈黎,林杨,刘旭东,刘容,唐艳芳,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2020(23)
  • [9]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要点及展望[J]. 戴霞红,刘静,孙建莉,陈月美,朱梦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11)
  • [10]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D]. 白校杰. 河南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