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侯均昊[1](2021)在《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苏北黄河故道带以沙土土质类型为主,保水、保肥性差,水稻生育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产量和稻米品质降低。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时间长、养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施用控释氮肥能否减弱沙土土壤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亟待需要深入研究。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基地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进行,前茬为小麦;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505和苏秀867为试验材料,采用控释天数分别为80天、100天和120天3种树脂包衣尿素,在施氮量270kg hm-2条件下,设置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全部基施(BC)与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基施+穗肥施用尿素(BC+PU)2种施肥方式,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CK)为对照,系统研究了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养分吸收利用特征、叶片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苏北黄河故道带地区水稻优质生产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同肥料运筹方式下,80天控释肥处理产量>100天控释肥处理>120天控释肥处理。相同释放天数控释肥处理下,BC+PU处理产量高于BC处理。所有处理中80BC+PU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显着高于CK,这主要归因于其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提高了总颖花量和结实率。此外80BC+PU处理的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能较好的协调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高产。120BC和120BC+PU各生育阶段的茎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低于CK,最终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群体颖花量显着低于CK,产量明显下降。100BC和100BC+PU前中期茎蘖数发生量小于CK,有效穗数、穗粒数和颖花量与CK相当,虽然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但因群体颖花量不高,产量无法提高。2.抽穗后,控释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FV/FM、Y(Ⅱ)均高于CK。除80BC处理外,其余控释肥处理,抽穗后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CK。80BC+PU和100BC+PU的净光合速率(Pn)均在抽穗后21d后显着高于 CK,抽穗后 28d-35d,120BC、120BC+PU、80BC+PU 和 100BC+PU 处理的Y(Ⅱ)值显着高于CK。同时,BC+PU运筹方式比BC进一步增强了水稻的光合特性。其中80BC+PU处理的SPAD值显着高于80BC处理,达2.16%~9.06%。说明控释期较长的肥料类型如120天控释肥以及控释期较短的80天、100天控释肥配合BC+PU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Y(Ⅱ),延缓水稻植株衰老。3.配施一次保花肥的80BC+PU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总积累量显着高于CK,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积累量分别较CK分别高5.62%~8.3%和7.15%~18.53%。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控释肥控释天数的增加而减小,80天控释肥的应用效果要优于100天和120天控释肥。两种施肥方式相比,采用一基一追(BC+PU)两次施肥法的80天和100天控释肥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比相应的全基施处理(BC)有小幅提升,其中80BC+PU的处理氮肥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较CK均显着提升,分别达 9.19%~12.90%、12.96%~14.46%和 5.36%~6.21%。4.在加工品质方面所有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外观品质和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方面,80BC和80BC+PU与CK相比没有显着差异。80BC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较CK有所提高;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上升,回复值降低,蒸煮食味品质较好。100天控释肥和120天控释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下降,RVA谱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蒸煮食味品质较差。与BC处理相比,BC+PU处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有所提升,蒸煮食味品质降低。
钱浩宇[2](2021)在《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所以水稻丰产与CH4减排的协同至关重要。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 CO2)趋势已经难以遏制。CO2作为水稻光合作用的底物,e CO2会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可能刺激CH4排放;此外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然而,至今关于e CO2与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稻田CH4排放的综合效应认识尚不甚清楚。为此,本文在荟萃(Meta)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步入式人工气候室及开顶式植物生长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了CO2浓度与水稻品种、秸秆利用、氮肥用量、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土壤碳氮、CH4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效应,并探讨了其潜在的互作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O2浓度与农艺措施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Meta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类型、秸秆管理、氮肥用量和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均显着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的效应,其中品种类型和秸秆管理分别起主导作用。(2)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效应差异显着。在e CO2下,杂交籼稻(五优308)的光合速率及分蘖的增幅均高于常规粳稻(宁粳7号)和常规籼稻(绿银占),其生物量和产量增幅分别达到43%和85%;同时,其根生物量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82%和27%,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底物,导致五优308的CH4排放增幅达到117%,显着高于其它品种。(3)秸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秸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大小。不加秸秆时,e CO2显着提高产甲烷菌丰度达59%~70%,但不影响甲烷氧化菌,导致CH4排放显着增加;在秸秆还田时,e CO2增加甲烷氧化菌丰度27%~77%,对甲烷产生菌的影响不显着,导致CH4排放呈降低趋势。据此预测,在目前稻田秸秆利用状况下,未来e CO2对全球稻田CH4排放的提高效应仅为3.7%。(4)氮肥用量与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综合效应显着。随着氮肥用量增加,e CO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效应随之提高。在本试验条件内,N>150kg hm-2时,e CO2显着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耕层含氧量,促进CH4氧化,维持CH4的减排效应。(5)水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均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不同水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的效应大小。持续淹水下,e CO2显着提高CH4排放46%~50%;而间歇灌溉下,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提高,产甲烷菌生长受限,e CO2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着。可见,在秸秆还田、间歇灌溉等现代稻作措施大面积推广的情景下,过去的研究可能高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有望降低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和稻田甲烷排放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途径。
王文玉[3](2021)在《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搅浆平地导致土壤紧实致密、破坏土壤结构、常规耕作泥温低、插秧基本苗不合理等问题,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耕作模式2水平(A1常规耕作,A2垄作双深);穴苗数4水平(B1每穴3苗,B2每穴6苗、B3每穴9苗,B4每穴12苗),研究旱平垄作双侧双深(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新模式下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抗倒伏性能、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垄作双深新模式的高产优质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垄作双深降低不同层次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了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0-5cm、5-10cm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为3.23%和3.55%;分蘖盛期、拔节期、灌浆期垄作双深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常规耕作。土壤温度增幅趋势为:5cm>10cm>15cm>20cm。垄作双深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常规耕作,增幅为0.38-25.57%。2.垄作双深模式下水稻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增长速率、消亡速率分别提高25.49%、15.46%、42.07%、50.47%。分蘖成穗率、增长速率均为B1>B2>B3>B4,分蘖成穗率B1较其它穴苗数分别提高10.10%、43.43%、135.98%,增长速率B1分别提高5.03%、29.35%、39.06%。各处理主茎穗长与分蘖穗长差异极显着,常规耕作和垄作双深主茎穗长较分蘖增幅分别达到15.13-43.70%和14.2-34.66%,常规耕作主茎与分蘖穗长变化大于垄作双深,并随着穴苗数的增多主茎与分蘖穗长差异增大。3.垄作双深模式下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期叶面积指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和灌浆期高效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为21.58%、9.30%、7.37%、7.43%、7.75%、6.80%、4.29%。穴苗数B2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它,表现为B2>B1>B3>B4。4.垄作双深模式下拔节期、齐穗期、灌浆期叶片SPAD值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分别为5.58%、2.62%、1.73%;垄作双深提高了齐穗期、灌浆期的光合指标,并在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提高了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B1和B2齐穗期、灌浆期光合指标均高于B3和B4,齐穗期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表现为B2>B1>B3>B4,并随着生育进程酶活性逐渐降低。5.不同耕作模式水稻抗折力差异显着,与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双深抗折力减小,倒伏指数增大,抗倒伏能力降低。各节间茎粗、茎壁厚、充实度表现为常规耕作大于垄作双深。穴苗数因素各节间抗折力、茎粗、茎壁厚、充实度均表现为B1>B2>B3>B4,倒伏指数表现为B4>B3>B2>B1的趋势。6.垄作双深叶片、茎鞘、穗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为4.83%、5.75%、2.76%。穴苗数因素叶片氮素积累B2极显着高于B1、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8.03%、13.29%、17.40%;茎鞘氮素积累B2显着高于B1,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9.25%、18.23%、13.89%;穗氮素积累表现为B2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6.23%、6.38%;叶片、茎鞘氮素积累量耕作模式和穴苗数互作均以垄作双深每穴6苗最高,分别为44.99和34.30kg/hm2。7.垄作双深模式下理论产量增加为2.0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穗数和结实率。穴苗数下理论产量呈现B2>B1>B3>B4,B2达到8975.49kg/hm2,较其它穴苗数分别增加3.10%、6.11%、9.64%,较高的穗数是增产的主要原因。8.垄作双深模式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值,加工品质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随着穴苗数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降低均表现为B1>B2>B3>B4;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食味值为先升高再降低,以B2食味值最高为82.46分,分别较B1、B3、B4提高1.47、0.20、0.15分。
朱宽宇[4](2021)在《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文中指出我国氮肥投入量过大、氮肥利用率低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氮肥投入量过多、利用效率低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降低稻米品质。培育和选用氮敏感高产品种(在中、低施氮量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有关水稻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农艺和生理特征尚不清楚,协同提高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调控技术及其调控原理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对氮素响应的特点、群体农艺特征、地上部生理性状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以适合长江下游稻区种植的12个粳稻(含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0N)、全生育期施纯氮180 kg hm-2(180N)或200 kg hm-2(200N)和360 kg hm-2(360N)3个施氮量,研究了各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以及氮敏感品种的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2个品种中,甬优2640在3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总颖花量高是其主要原因。其余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氮肥响应表现不一。在中、低施氮量(0N、180N或200N)下,武运粳30号、连粳7号、淮稻13号、淮稻5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扬粳4038和宁粳1号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在高施氮量(360N)下,扬粳4038和宁粳1号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在180N或200N水平下产量≥9thm-2且氮肥农学利用率≥ 15 kg kg-1为评定指标,将甬优2640、淮稻5号、淮稻13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24号和连粳7号认定为氮敏感品种,将在180N或20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但在36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的宁粳1号和扬粳4038两品种认定为氮钝感品种。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在0N、180N或200N水平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益于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较高的茎蘖成穗率、粒叶比,抽穗期较高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多以及较高的收获指数。上述群体特征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水稻氮敏感品种的筛选。2、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分别种植于大田和盆钵,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和盆栽为0.74 g N pot-1(180N和0.74N),比较分析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剑叶叶厚、比叶重、叶长,较小的剑叶着生角度,较高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氮含量,较高的气孔导度、胞间和胞内CO2浓度,较高的荧光参数、光合速率和光合氮素利用率。氮敏感品种还表现出较优的冠层结构,即较高的光氮匹配度(氮消减系数KN与消光系数KL的比值),较高的冠层光合效率。以上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叶片形态生理性状是氮敏感品种获得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3、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研究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差异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的糖花比,籽粒中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茎鞘中较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率、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较高的花后氮素转运量和氮素吸收量,灌浆期叶片较高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叶片、茎鞘和籽粒中较高的碳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花后较高的物质生产、氮素吸收、转运和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观察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和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包括较大的根量,较高的根长、根直径、根长密度、根系活力、氮代谢酶活性、根系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根系分泌物(乙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氮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真菌和细菌总量及其门水平上子囊菌门、被孢菌门、绿弯菌门、酸酐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表达,并与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微生物门水平的丰度表达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根系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是氮敏感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根-土作用机制。5、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在大田进行微区试验,全生育期施氮量为180 kg N hm-2,设置3个化学调控物质处理:分别为对照(CK,喷施蒸馏水)、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喷施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一种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观察了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6-BA显着提高了产量和籽粒氮素利用率,喷施洛伐他汀的结果则相反。喷施6-BA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结实率的增加,以及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灌浆期较高的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氧化力,叶片中较高的氮含量、细胞分裂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代谢和转运以及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OsAMT1.1-2.3、OsGS1-2、OsIPTs)的表达,较低的氮转运相关基因(OsNRT2.3b、OsAAP6、OsAAP8)的表达。说明细胞分裂素通过调控氮的代谢与积累,促进物质生产,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马丙菊[5](2021)在《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同时,水稻又是用水大户,每年水稻种植中用于灌溉的水量占我国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资源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试验选用江苏省近80年来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共计12个,依据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这些品种分为早期高秆品种、矮秆品种、半矮秆品种、杂交稻品种4个类型,采用大田种植,连续2年,设置2种灌溉方式处理:常规灌溉(CI),即全生育期保持2-3 cm的浅水层直至收获前一周、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AWD),即自浅水层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势达到-15 kPa,然后灌水1-2 cm,如此循环。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品种改良过程中的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农艺与生理特征等的影响,以期阐明中籼水稻品种对水分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与生理特征,提出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构成因素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各类型品种产量均随着品种的改良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4.91、7.15、7.95和10.23thm-2。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5.43、8.02、9.49和11.23 thm-2。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总颖花量(穗数×每穗粒数)的增加,其中每穗粒数的增加尤其显着。与CI相比,AWD显着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产量,产量增幅分别为11%、12%、19%和10%。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2、水分利用效率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Y)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0.65、0.95、1.06和1.36 kg m-3。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1.02、1.51、1.79和2.12 kg m-3。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Y,增幅分别为57%、58%、69%和55%。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L)逐渐增加,半矮秆品种在灌浆中期WUEL最高。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L。在穗分化始期,WUEL增幅分别为11%、7%、7%和5%;在抽穗期,WUEL增幅分别为12%、8%、21%和18%;在灌浆中期,WUEL增幅分别为13%、12%、17%和18%。说明通过品种改良和合理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地上部农艺与生理性状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茎蘖成穗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二次枝梗数目、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加。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品种改良逐渐增加,而在灌浆中期,半矮秆品种最高。叶片着生角度随品种改良整体逐渐降低。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地上部农艺和生理性状。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群体质量的改善、良好的株型和叶片光合性能、较强的抗氧化酶系统是实现水稻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4、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根干重、根冠比、根长、根系伤流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逐渐增加。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根系生长的改善可以促进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周娟[6](2020)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受大气CO2浓度及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显着。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前人利用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技术平台开展了水稻对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方面的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在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但多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同时,之前的FACE研究多数为单一品种,而我国水稻品种类型丰富,基因型差异较大,每类品种均有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或季节,也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不可替代。因此,扩大水稻品种类型与数量,系统研究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吸收利用、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率先利用我国第一个稻麦轮作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常规籼稻(扬稻6号、扬辐籼6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两优培九)共6个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利用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未来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品种的培育与选择及稻作生产过程中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1)水稻抽穗平均提前0.97天,全生育期平均缩短0.75天,株高平均增加0.69 cm,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2)使(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平均增加8.61%,成穗率平均降低3.67%,两者均以杂交籼稻增幅或降幅最大;3)使(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平均增加11.50%,库容量平均增加18.38%,叶面积系数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库容量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促进了主要生育期干物重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25.15%,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处理间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使常规粳稻经济系数增加了 0.75%,杂交籼稻、常规籼稻经济系数分别降低了 2.29%、0.44%,处理间和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经济系数与产量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与产量的相关程度分别大于叶面积系数、经济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2.FACE处理使:1)显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平均增加24.17%,常规粳稻增加了 19.38%,杂交籼稻增加了 24.02%,常规籼稻增加了 29.10%。;2)促进了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平均增加16.3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的增加;4)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但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综合分析表明,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的促进作用较大。3.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平均降低3.57%,常规粳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平均增加21.61%,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13.69%、25.70%、24.32%;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吸氮量,降低穗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58.04%,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4)显着提高了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平均增加10.79%、13.93%,但使常规粳稻下降了 9.60%;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氮强度的提高,成熟期平均增加22.62%,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显着增加了成熟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了穗部氮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降低了茎鞘叶片氮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氮素的增加量,分别平均降低32.41%、6.62%、;7)显着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4.72%,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提高了 6.90%、9.44%、5.31%。综合分析表明结果,提高植株干物重、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叶片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氮素因子,氮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4.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磷率平均增加6.0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使成熟期磷素累积量平均增加31.97%,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28.84%、42.07%、24.81%,;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磷量,穗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2.95%,杂交籼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磷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63.44%,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磷量显着增加11.16%,常规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磷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33.16%,常规粳稻增幅最大;6)降低了茎鞘和叶片的磷素分配比例,增加了穗部磷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使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磷素增加量,分别平均增加了 36.23%、25.45%,均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常规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降低了15.50%、9.29%,使杂交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了 12.09%。综合分析结果,提高植株含磷率、抽穗-成熟阶段吸磷量、穗部吸磷量、单穗吸磷量、吸磷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磷素因素,磷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5.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钾率平均降低8.81%,常规籼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钾素累积量平均增加18.25%,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13.65%、23.47%、16.51%;2)显着增加水稻茎鞘、穗吸钾量,叶片吸钾量略有下降;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钾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3.11%,杂交籼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钾量显着增加2.54%,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钾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18.68%,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增加了茎鞘和穗的钾素分配比例,降低了叶片的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了茎鞘叶钾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钾素的增加量的增加,分别平均增加了 44.04%、55.43%、,前者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后者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 12.91%、6.64%、16.85%。综合分析表明,提高植株含钾率、移栽-分蘖阶段吸钾量、茎鞘吸钾量、单穗吸钾量、吸钾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钾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钾素因子,钾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6.FACE处理:1)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拔节期分别平均降低4.19%、4.27%、4.20%,抽穗后20天分别平均降低5.17%、7.12%、5.50%,均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绿素a、b、a+b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79%、3.78%、3.79%,均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2)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后20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降低5.98%、4.97%,分别以杂交籼稻、常规粳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4.31%,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降低4.94%、12.04%、19.13%,拔节和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抽穗后20天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4)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GS酶活性,分别平均降低15.72%、10.82%、7.49%,品种间无显着差异;GOGTA的活性分别平均降低0.91%、3.71%、0.79%,拔节和抽穗后20天均以常规籼稻降幅最大,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抽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显着线性正相关。综上所述,FACE处理显着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品种间差异较大;显着促进了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钾素累积量的提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大部分品种降低了磷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了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植株含钾率,提高了植株含磷率;(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养分累积量对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总体来看,籼稻品种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要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或者说,籼稻品种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比粳稻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吸收利用潜力。
陆红飞[7](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再生水灌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使用再生水灌溉可能会增加土壤盐分和病原菌等污染物。一方面土壤盐碱化导致作物生理紊乱、生长缓慢,降低产量,另一方面病原菌导致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增加土壤养分,优化土壤环境,帮助作物在逆境下生长发育。目前关于这2种菌剂单独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试验研究较多,但关于2种菌剂不同配比对再生水灌溉土壤-作物系统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为明确2种菌剂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抵抗逆境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在温室内开展了2年盆栽试验(2018年水稻从移栽到收获共127 d,记为S1―S127,2019年为129 d,记为S1―S129),以浅水勤灌(保持0~5 cm水层)为对照(CK),分析了再生水(Z)和清水控制灌溉(Q)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并评价了再生水不同控制灌溉模式的调控效果;同时,在再生水灌溉50 d后,恢复清水灌溉并施加不同配比的枯草芽孢杆菌(B)和酵母菌(酿酒酵母,Y),B和Y的质量分别为5 g和0 g(J1)、3.75 g和1.25 g(J2)、2.50 g和2.50 g(J3)、1.25 g和3.75 g(J4)、0和5g(J5),菌剂随水浇灌,同时设不加菌剂处理(J0),2019年增加了2个再生水灌溉施加菌剂处理,B和Y的质量分别为3.75 g和1.25 g(B3Y1)、2.50 g和2.50 g(B2Y2),分析了施加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以及水稻生理生化响应特征,揭示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理的调控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时间再生水灌溉抑制水稻生长发育。再生水灌溉20 d内水稻株高略高于清水灌溉,但随着再生水灌溉时间的延长,株高受到明显抑制,生育后期差距在5~13 cm之间。再生水控制灌溉下水稻分蘖数呈增加趋势,2018年生育末期增加了36.36%,而清水控制灌溉下水稻分蘖数均呈增加趋势。Z处理水稻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光合速率降低了近50%,但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增加近1倍,而光合指标均低于Q处理。短时间再生水灌溉不会抑制水稻生长发育,长时间则会降低株高和光合速率,这是因为土壤盐分不断累积,抑制根系发育,阻碍了养分供应。2)施加菌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再生水灌溉后恢复清水灌溉,可大幅增加株高,添加菌剂后增幅更大。施加菌剂水稻根茎叶干物质均得到增长,如2018年,施加菌剂30 d后水稻叶面积大幅增加,J3处理增长了60.02%;施加菌剂40 d内增加了叶干物质量,但最终低于Z处理;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生育末期水稻根、茎干物质量、根长。2019年,B3Y1处理增加了茎干物质量,B2Y2处理增加了根茎叶干物质量,但二者均降低了穗干物质量。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并增强抗倒伏能力,如2018年,施加菌剂可以显着增加单穗干物质量、实粒数、实粒质量以及千粒质量,2019年除J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增加了抗折力、弯曲力矩,降低了倒伏指数,增强了水稻抗倒伏能力。相比清水施加菌剂,B3Y1处理有明显提升,B2Y2处理则起抑制作用。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施加菌剂可以延长水稻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施加菌剂后,水稻根茎叶发育得到增强,干物质量、叶面积不断增加,这些是产量增长的强有力保障。3)施加菌剂优化了土壤微环境。施加菌剂增加了不同土层土壤细菌数目、放线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真菌数目(除J4处理0~5 cm、5~15 cm土层外)。单独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增加0~25 cm土壤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单独施加酵母菌并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施加菌剂增加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恢复清水灌溉降低了土壤中的Na+,施加菌剂进一步降低了土壤中的Na+,S127时J1、J2处理0~5 cm土层降低了48.32%、63.46%;施加菌剂10 d后土壤K+量降低。S127时,施加菌剂显着降低土壤EC,J1处理降幅达55.03%。施加菌剂10~30d,土壤pH值有降低趋势,S127时大幅增加了5~25 cm土壤pH值。单独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S71时0~25 cm速效磷,而施加酵母菌(J4、J5处理)则降低,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量。收获时,土壤细菌多样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不同菌剂处理在纲、属水平的细菌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土壤NO3--N和速效钾是土壤细菌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机质和pH值是土壤细菌KEGG功能丰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4)施加菌剂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恢复清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量,而且施加菌剂可以起到增强作用。施加菌剂可以增加叶片可溶性糖量,提高根系活力。2018年,清水灌溉后叶片丙二醛(MDA)量无明显增加,而施加菌剂后(J2、J4处理)有所降低。施加菌剂提高了S71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J2、J3、J4处理最为明显,且菌剂处理均增加了可溶性蛋白量。恢复清水灌溉后水稻光合能力得到恢复,施加菌剂更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能力。5)施加菌剂有利于水稻调整内部组织结构。2018年和2019年,J0、J1处理外根系未形成了大量气腔,延缓了根系衰老。恢复清水灌溉有利于增加基部茎节内外径和大维管束个数,除J4处理外,施加菌剂增加了内外径;施加菌剂有利于增加叶片主脉气腔数量,且增加了小维管束周长和面积,以J2处理增幅最大。恢复清水增加了侧叶大维管束、小维管束和泡数量,施加菌剂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其中J2、J3、J4、J5处理大维管束数目增幅明显,但小维管束周长和面积有一定程度降低;除J4处理外,其余菌剂处理均有利于增加泡的面积。可见,施加菌剂改善了水稻根尖、基部茎节和叶片解剖结构。综上所述,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降低了土壤EC值和pH值,增加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量,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有效缓解了土壤盐分胁迫导致的水稻生理紊乱,增强了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增加了叶片主脉气腔数量、基部茎节大维管束数量,为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和生理状态。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调控再生水灌溉土壤微环境,实现再生水资源农业安全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盛楠[8](2020)在《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是主要的粳稻产区,但其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最北端,年平均气温较低,导致低温冷害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十分敏感,水稻若在孕穗期遭受低温冷害胁迫会影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表现为结实率低,产量下降。本试验以冷敏感型粳稻松粳10(SJ10)、耐冷型粳稻东农428(DN428)为供试材料,大田条件下采用冷水灌溉模式模拟自然低温,于孕穗期进行不同天数的冷水灌溉处理(0、5、10、15d),记为CK、D5、D10、D15,测定粳稻孕穗期功能叶片和根系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特性、内源激素、超微结构及产量形成规律,系统分析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解决孕穗期寒地粳稻低温冷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1)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DN428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着增加,且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延长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而SJ10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延长,表现为D10>D15>D5。冷水胁迫结束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2)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活性氧物质含量均显着增加,均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且SJ10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活性氧物质含量上升幅度大于DN428。冷水胁迫结束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活性氧物质含量均显着下降。(3)与对照相比,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增加,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D15>D10>D5,同时在冷水胁迫期间DN428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幅度大于SJ10。孕穗期冷水胁迫后,SJ10和DN428功能叶片和根系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着下降。(4)SJ10、DN428功能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各个处理中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冷水胁迫下叶绿素总含量低于对照,表现为CK>D5>D10>D15。SJ10和DN428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在各冷水胁迫处理下均显着小于对照,且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Pn、Tr、Ci、Gs也逐渐下降。(5)SJ10和DN428功能叶片中,SJ10功能叶片中ABA含量随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显着上升,在D1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DN428功能叶片ABA含量在D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ABA含量均在D15处理下打到最大。SJ10和DN428各处理中功能叶片和根系中IAA、GA3、ZR含量均显着小于对照,且随着冷水胁迫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6)正常灌溉条件下,SJ10和DN428叶绿体结构完好,呈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紧贴在细胞壁上,类囊体片层均很清晰。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J10和DN428叶绿体结构表现出结构混乱,膨大,内部类囊体片层结构解体或消失。与对照相比,冷水胁迫明显抑制了寒地粳稻花药发育进程。冷水胁迫会破坏花药结构,导致花粉管内出现空腔,绒毡层逐渐消失。冷水胁迫对SJ10的叶绿体及花药超微结构影响比DN428大。(7)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的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和最大灌浆速率(GRmax)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Tmax)和灌浆持续天数(D)随着孕穗期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与弱势粒相比,强势粒具有更高的GRmean和GRmax。达到Tmax较快,D较短。就品种而言,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各处理下SJ10的强弱势粒比DN428具有更高的Tmax、GRmean。(8)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一次颖花、二次颖花、总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退化数和退化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从退化率可以看出,孕穗期冷水胁迫对SJ10颖花形成的影响要大于DN428。(9)随着寒地粳稻生育进程的推进,SJ10和DN428各处理下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逞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冷水胁迫处理下,总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低于对照,且随冷水处理时间增加而显着减低,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冷水胁迫对SJ10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比DN428大。(10)产量均随着冷水胁迫时间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SJ10和DN428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从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下降幅度来看,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
赵影[9](2020)在《精确叶龄施肥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素之一,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氮肥的使用量过大,造成诸多问题。合理施用氮肥尤为重要,优化氮肥的运筹模式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试验研究水稻在总施氮量为225kg hm-2及轻简施肥(基肥、蘖肥和穗肥)基础上,选用主茎叶片不同的东北典型超级粳稻品种,吉粳88(主茎叶片数14叶)、沈农265(主茎叶片数15叶)、沈农1401(主茎叶片数16叶)和北粳1501(主茎叶片数16叶)为试材,按不同叶龄组合进行蘖、穗精确施氮试验。于20182019年研究了不同的氮肥模式对水稻的形态指标、群体特性、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1)不同蘖、穗施氮处理对品种间叶龄生长动态、主茎叶数和株高影响不显着,但是显着影响水稻分蘖成穗率。与常规施肥相比,蘖肥后移显着提高了各水稻品种的成穗率,即吉粳88提高11%,沈农265提高10%,沈农1401(北粳1501)提高7%12%,说明蘖肥施用时期适当后移,具有促蘖和保蘖的效果。(2)不同的氮肥处理在光合性状表现出不同差异。蘖肥后移在孕穗期以后有较高且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蘖肥后移在孕穗期至灌浆期时叶绿素含量提高7%17%;齐穗期以后水稻叶片逐步衰老,但是蘖肥后移能够减缓叶片的衰老速度;蘖肥后移显着提高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和Rubisco酶活性,分别提高10.7%和11.4%左右。说明蘖肥后移延缓植株的叶片衰老,增加水稻中后期光合特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3)不同的氮肥运筹模式下,蘖肥后移在孕穗期至成熟期时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蘖肥后移对各个器官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也具有一定影响,在分蘖期至孕穗期时,蘖肥后移的处理茎鞘积累量显着提升15.0%左右,叶片干物质积累量高出23.0%左右,在孕穗期以后,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区别;穗部积累量中,孕穗期至灌浆期区别不显着,在灌浆期至成熟期时,蘖肥后移处理显着提高29%左右。水稻的群体生长率,在分蘖期至孕穗期阶段,蘖肥后移处理高出18.6%左右。(4)不同的叶龄组合模式对氮代谢相关酶和氮素利用率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时,氮肥后移处理的NR和GS酶活性分别高出30.3%和22.3%左右;蘖肥后移能够使植株氮素总积累量高出9.0%17.2%,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26.1%左右、也显着提高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提高了32.2%左右,偏生产力也比常规处理高14.4%29.8%;蘖肥后移对分蘖期氮素积累量没有显着差异,在分蘖期至孕穗期,明显高于常规处理9%17.2%。(5)蘖肥后移显着提高水稻的产量,吉粳88提高16.4%21.8%,沈农265提高16.5%左右,沈农1401(北粳1501)提高26.5%左右。产量构成因素中,蘖肥后移的有主和要二表次现枝为梗蘖粒肥数后与移产显量效对穗水数稻较穗常部规性处状理具高有出一着呈增正定19影.加相了关枝性5%响左,右在,梗。数和枝梗粒数一三次个枝品梗种方的面每没穗有,相关分析粒显数着高性出影结9响.果表明2,%在1二7?y.3次,二%枝。次枝梗数梗氮方肥面模,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合理的优化蘖肥施用时期能够有利于水稻分蘖数和成穗率的提升,增加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中后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仇景涛[10](2020)在《氮肥减施对水稻群体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减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因过分追求产量而导致氮肥过量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已带来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水稻生产急需向资源高效利用优质栽培模式转变,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促进丰产、高效、优质的协同提高,已经成为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的品种和栽培环境,实施合理的氮肥减施措施,保证减肥条件下的稳产和优质,是新时期水稻生产发展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本研究设置不同生育时期的氮肥减施处理,并结合不同的栽培条件,分析各类型群体的发育特征与物质生产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解析不同条件下群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并进一步观测肥料减施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不同氮肥减施模式的效应研究,为构建水稻生产减氮优质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稻米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必要的途径探索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当地常规氮肥管理模式相比,集中于某个时期的氮肥减施无法避免水稻群体生长量的大幅减少,产量显着下降,而各生育期均衡减氮处理可减轻或避免单一时期集中减氮带来的不良效应,虽然有效穗与每穗粒数有所降低,但结实率明显提升,最终产量不至于显着下降。在均衡减氮条件下,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明显增加群体穗数;采取轻干湿交替灌溉能够进一步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两者均可一定程度上补偿减氮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均衡减氮处理的产量表现,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够反超常规施氮处理。均衡减氮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水稻群体的抗倒性,从而表现出显着优于常规氮肥处理的丰产稳产能力。2.相比于常规施氮处理,均衡减氮处理显着优化了群体结构,减少无效分蘖,提高群体成穗率;维持较高的结实期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及较优的根系发育特征。均衡减氮处理与提高移栽密度相结合,群体有效穗数显着增加,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与根系生物量明显提高,而粒叶比与根系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均衡减氮条件下采取轻干湿交替灌溉,叶面积指数与根系发育特征均有显着改善。表明均衡减氮处理能有效改善群体结构,利于建立高效丰产的产量架构,特别是在相对不良条件下可表现出更为抗逆的群体特征。3.简单的分蘖肥或穗肥氮肥减施均容易导致水稻群体的物质生产和利用出现显着的负面影响,而均衡减氮处理较好地维持了抽穗前的物质生产,同时促使抽穗后的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转运率、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效率显着提升,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结实期群体生长速率与净同化率,表现出较优的物质生产与利用特征。均衡减氮处理结实期SPS、Rubisco酶活性及剑叶光合特性保持与常规施氮处理相当水平,但穗部同化物的积累明显增加,从而改善产量表现。在均衡减氮条件下提高种植密度,SPS与Rubisco酶活性略有降低,但结实期物质积累与转运量、群体生长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采取轻干湿交替灌溉则全面地提升了均衡减氮处理的物质生产与利用特征。由此可见,在均衡减氮条件下结合轻干湿交替灌溉,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水稻结实期物质生产、转运及利用的能力。4.各减氮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体氮素吸收和积累的总量,但氮素利用效率显着提高。均衡减氮处理在结实后期表现出较高的NR、GS与GOGAT酶活性,氮素吸收速率与转运能力表现较好,结合产量表现可见,均衡减氮处理表现出较好的资源利用与产量协同提高的能力。增加密度提高了结实期的氮素吸收与转运量,轻干湿交替灌溉进一步提升了均衡减氮处理水稻群体的氮素吸收与利用能力,表现出对资源利用的正向作用效应。5.减氮处理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提升,特别是均衡减氮处理,整精米率与常规施氮处理无明显差异,而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显着降低,体现出较好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有所降低,胶稠度表现较优,在所有处理中食味值表现最高;淀粉RVA谱特征值表现较优,最高粘度与崩解值高于其它处理,消碱值处于较低水平,综合体现出相对较高的蒸煮与食味品质,对食味品质有明显改进作用。提高种植密度导致均衡减肥处理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均略有降低;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稻米外观品质与加工品质,对食味值的影响则存在品种间差异。
二、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进展 |
1.1.1 控释肥概念及类型 |
1.1.2 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1.3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1.4 缓控释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1.5 缓控释肥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1.6 缓控释肥对稻田环境的影响 |
1.2 本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优质食味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2.5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的影响 |
2.2.6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SPAD值的影响 |
3.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能力的影响 |
3.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剑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4.2.2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阶段气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2.3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4.2.4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4.2.5 控释和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转运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
5.2.2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5.2.3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食味值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2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抽穗后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
6.1.3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6.1.4 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2.3 农艺措施与大气CO_2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理论假设与技术路线 |
1.4.1 理论假设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和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1 综合分析方法 |
2.1.1 水稻生物量及产量 |
2.1.2 稻田甲烷排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综合分析 |
2.2.2 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类型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植株生长 |
3.2.2 稻田甲烷排放 |
3.2.3 稻田土壤指标 |
3.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3.3 讨论 |
3.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4.1.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植株生长 |
4.2.2 稻田甲烷排放 |
4.2.3 稻田土壤指标 |
4.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4.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3.2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肥用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植株生长 |
5.2.2 稻田甲烷排放 |
5.2.3 稻田土壤指标 |
5.3 讨论 |
5.3.1 不同氮肥用量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3.2 不同氮肥用量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稻植株生长 |
6.2.2 稻田甲烷排放 |
6.2.3 稻田土壤指标 |
6.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3.2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1.1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7.1.2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7.1.3 本研究对高产低碳排放稻作技术创新的意义 |
7.2 主要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1.2.2 稻田插秧基本苗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地点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
2.3.2 根系干重及伤流量测定 |
2.3.3 株高及分蘖的调查 |
2.3.4 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测定 |
2.3.5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6 抗折力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7 植株氮含量的测定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
2.3.9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容重的比较 |
3.2.2 0-20cm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比较 |
3.2.3 土壤酶活性的比较 |
3.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株高的比较 |
3.3.2 分蘖动态的比较 |
3.3.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比较 |
3.3.4 叶面积指数(LAI)的比较 |
3.3.5 根系伤流量的比较 |
3.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1 功能叶片SPAD值的比较 |
3.4.2 光合性能的比较 |
3.4.3 冠层透光率的变化 |
3.4.4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 |
3.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3.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的影响 |
3.5.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倒伏指数的影响 |
3.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粗、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重的影响 |
3.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7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加工品质的比较 |
3.7.2 外观品质的比较 |
3.7.3 营养品质的比较 |
3.7.4 食味品质的比较 |
3.7.5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7.6 穴苗数和水稻产量、食味值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4.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抗倒性影响的探讨 |
4.4 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
4.5 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 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
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5.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成熟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
5.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我国氮肥利用现状 |
1.3 氮肥利用率的评价指标 |
1.4 水稻高产高效的农艺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
1.4.1 根系形态生理 |
1.4.2 叶片形态生理 |
1.4.3 叶片细胞分裂素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4.4 群体冠层特征 |
1.4.5 花后干物质、氮积累与转运 |
1.5 存在问题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6.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茎蘖数 |
2.1.4 叶面积与干物重 |
2.1.5 植株氮含量 |
2.1.6 考种与计产 |
2.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2.2.2 株高和茎蘖成穗率 |
2.2.3 叶面积指数 |
2.2.4 粒叶比 |
2.2.5 干物质积累动态与收获指数 |
2.2.6 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叶片光合速率和比叶氮含量测定 |
3.1.4 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Rubisco含量测定 |
3.1.5 植株冠层内光氮分布的测定 |
3.1.6 叶片气孔电镜观察 |
3.1.7 叶片对光照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及荧光参数测定 |
3.1.8 考种计产 |
3.1.9 计算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3.2.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形态特征 |
3.2.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生理特征 |
3.2.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对二氧化碳和光照的响应曲线 |
3.2.5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 |
3.2.6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面积、气孔密度以及荧光参数 |
3.2.7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冠层内光氮分布特征 |
3.2.8 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其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干物重和植株氮含量测定 |
4.1.4 叶片氮代谢同化和转运相关酶活性及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 |
4.1.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鞘蔗糖磷酸合酶、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4.1.6 基因表达测定 |
4.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 |
4.2.2 干物质的生产、作物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 |
4.2.3 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 |
4.2.4 抽穗期茎鞘NSC转运和糖花比 |
4.2.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中蔗糖转运相关酶活性 |
4.2.6 茎鞘中蔗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表达 |
4.2.7 叶片细胞分裂素和氮含量、氮转运相关酶活性和氮素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土壤微生物丰度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根系形态性状测定 |
5.1.4 根系氧化力测定和根系伤流液收集 |
5.1.5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激素、氮代谢酶活性及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
5.1.6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分析 |
5.1.7 考种与计产 |
5.1.8 计算与统计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性 |
5.2.2 根系有机酸和根系激素 |
5.2.3 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
5.2.4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门水平上丰度表达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植株干物重、氮含量以及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测定 |
6.1.4 植株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6.1.5 植株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根系激素含量测定 |
6.1.6 植株叶片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
6.1.7 考种与计产 |
6.1.8 数据统计与计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6.2.2 干物重积累和NSC转运 |
6.2.3 光合速率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
6.2.4 叶片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 |
6.2.5 根系氧化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
6.2.6 叶片氮代谢相关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6.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粳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群体特征 |
7.1.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
7.1.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 |
7.1.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 |
7.1.5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1 探明了长江下游主栽粳稻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筛选出了氮敏感(氮高效)水稻品种 |
7.2.2 阐明了氮敏感水稻品种农艺特性与生理机制 |
7.2.3 揭示了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根-土作用机制,提出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化学调控技术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7.3.1 关于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高产高效的机理未做深入研究 |
7.3.2 关于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7.4 讨论 |
7.4.1 关于氮敏感品种高产氮高效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机制 |
7.4.2 关于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系生理特征的关系 |
7.4.3 关于氮敏感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机制 |
7.4.4 关于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的产量影响及其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 |
1.2 水稻的需水特性及水分供应 |
1.3 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机理 |
1.3.1 株型与叶型 |
1.3.2 叶片气孔 |
1.3.3 叶片光合与蒸腾 |
1.3.4 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1.3.5 植物激素 |
1.3.6 分子机制 |
1.4 影响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外在因素 |
1.4.1 气象因子 |
1.4.2 土壤 |
1.4.3 水分管理 |
1.4.4 养分管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存在问题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与栽培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与测定 |
2.3.1 茎蘖动态 |
2.3.2 干物质 |
2.3.3 叶面积 |
2.3.4 顶三叶叶片长宽及夹角 |
2.3.5 叶片气孔密度 |
2.3.6 叶片光合 |
2.3.7 叶片蒸腾 |
2.3.8 叶片丙二醛含量 |
2.3.9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
2.3.10 根干重和根长 |
2.3.11 根系氧化力 |
2.3.12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
2.3.13 根系伤流液中的脱落酸与生长素 |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产量 |
3.2. 水分利用效率 |
3.3. 地上部农艺性状 |
3.3.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
3.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3.3.3 叶面积指数 |
3.3.4 粒叶比 |
3.3.5 叶角、叶长、叶宽 |
3.3.6 株高、穗长、枝梗数目 |
3.3.7 叶片气孔密度 |
3.4 地上部生理性状 |
3.4.1 叶片光合速率 |
3.4.2 叶片蒸腾速率 |
3.4.3 叶片丙二醛含量 |
3.4.4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
3.5. 根系形态生理 |
3.5.1 根干重、根冠比 |
3.5.2 根长 |
3.5.3 根系氧化力 |
3.5.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
3.5.5 根系伤流液量 |
3.5.6 根系伤流液激素含量 |
3.6 相关分析 |
3.6.1 农艺和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4.1.2 根冠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
4.1.3 水分管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9-2020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生育期 |
3.2 株高和分蘖 |
3.3 源库性状 |
3.4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氮素的吸收 |
4.2 氮素的分配与转运 |
4.3 氮素的利用 |
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5.1 磷素的吸收 |
5.2 磷素的分配与转运 |
5.3 磷素的利用 |
6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6.1 钾素的吸收 |
6.2 钾素的分配与转运 |
6.3 钾素的利用 |
7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
7.1 叶绿素 |
7.2 光合作用 |
8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9 我国粮食作物及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及粮食作物农用化肥施用的历史与演变 |
9.1 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9.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的历史与演变 |
9.3 我国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10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0.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0.2 技术路线 |
11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材料的培育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茎蘖(穗)数及成穗率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株高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4.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比例、氮素转运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的影响 |
4.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磷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利用的影响 |
4.4 磷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钾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利用的影响 |
4.3 钾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谷氨酰氨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7.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7.5 参考文献 |
攻读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1.2.2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1.2.3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4 微生物菌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
1.2.5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6 酵母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7 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理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测试指标和计算方法 |
2.5 灌水量和空气温湿度 |
第三章 施加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再生水与清水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 施加菌剂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3 再生水与清水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3.4 施加菌剂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3.5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茎、叶、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5.1 2018年根茎叶穗发育情况 |
3.5.2 2019年根茎叶穗发育情况 |
3.5.3 施加菌剂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 施加菌剂对水稻收获期倒伏性状的影响 |
3.6.1 施加菌剂对收获期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6.2 施加菌剂对收获期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3.7 施加菌剂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加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SPAD影响 |
4.2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4.2.1 2018年水稻叶绿素的变化 |
4.2.2 2019年水稻叶绿素的变化 |
4.3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
4.4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4.5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MDA的影响 |
4.6 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7 再生水灌溉和施加菌剂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4.8 施加菌剂对水稻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
4.8.1 根解剖结构 |
4.8.2 茎解剖结构 |
4.8.3 叶解剖结构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加菌剂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5.1 施加菌剂对水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5.2 施加菌剂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3 施加菌剂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
5.4 施加菌剂对土壤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影响 |
5.5 施加菌剂对土壤电导率和pH值的影响 |
5.6 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生物-土壤理化指标-水稻生理的关系 |
6.1 施加菌剂调节土壤理化性状 |
6.2 土壤理化指标与水稻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
6.3 微生物菌剂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 |
6.3.1 2018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预测 |
6.3.2 2019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预测 |
6.3.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物理指标的关系 |
6.3.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物理指标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施加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7.2 施加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微环境 |
7.3 施加微生物菌剂调节作物生理生化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低温胁迫对水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取样方法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抗氧化系统 |
2.5.2 渗透调节物质 |
2.5.3 内源激素 |
2.5.4 叶绿素与光合参数 |
2.5.5 叶片及花药超微结构 |
2.5.6 花粉活力 |
2.5.7 籽粒灌浆特性 |
2.5.8 颖花形成 |
2.5.9 干物质积累 |
2.5.10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1.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影响 |
3.1.6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5.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
3.5.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
3.6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叶绿体和花药超微结构的影响 |
3.6.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6.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花药超微结构的影响 |
3.7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花粉活力的影响 |
3.8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9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颖花形成的影响 |
3.10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0.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0.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相关分析 |
3.12.1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2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3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光合参数、叶绿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3.12.4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寒地粳稻内源激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12.5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的影响 |
4.1.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1.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1.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5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1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4.2.2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3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9)精确叶龄施肥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氮素利用率现状 |
1.2 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
1.3 氮素对水稻群体特性影响 |
1.4 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叶龄进程 |
2.3.2 茎蘖动态 |
2.3.3 株高 |
2.3.4 叶面积指数 |
2.3.5 SPAD |
2.3.6 净光合速率(Pn) |
2.3.7 叶绿素含量 |
2.3.8 光合酶的测定 |
2.3.9 氮代谢酶活性 |
2.3.10 干物质 |
2.3.11 氮含量测定 |
2.3.12 考种 |
2.3.13 产量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叶龄进程的影响 |
3.2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茎蘖动态和成穗率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4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的影响 |
3.5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在齐穗期后SPAD值的影响 |
3.6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7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叶绿素的影响 |
3.8 不同氮肥模式对不同水稻Rubisco酶活性的影响 |
3.9 不同氮肥模式对不同水稻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9.1 硝酸还原酶 |
3.9.2 谷氨酰胺合成酶 |
3.10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
3.10.1 不同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群体干物质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
3.10.2 不同水稻品种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
3.10.3 不同氮肥模式下不同水稻品种的群体生长率 |
3.11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12 不同氮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氮肥模式叶龄组合对水稻群体特性的影响 |
4.1.2 不同氮肥模式叶龄组合对水稻氮代谢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1.3 不同氮肥模式叶龄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10)氮肥减施对水稻群体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减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 |
1.1.1 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1.2 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1.3 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 氮肥减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调控作用 |
1.3 稻米品质对栽培措施调控的响应 |
1.3.1 稻米外观品质 |
1.3.2 稻米加工品质 |
1.3.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实验设置 |
2.3 测定项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育时期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不同生育时期氮肥减施对水稻群体建成的影响 |
3.2.1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3.2.2 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 |
3.2.3 根系氧化力与根干重 |
3.3 水稻物质生产与利用特征 |
3.3.1 水稻剑叶光合特性 |
3.3.2 关键生育期物质积累与转运 |
3.3.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积累与转运 |
3.3.4 群体生长率与净同化率 |
3.3.5 SPS与Rubisco酶活性 |
3.4 不同生育时期氮肥减施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4.1 关键生育期氮素积累与转运 |
3.4.2 氮代谢酶活性 |
3.5 不同生育期氮肥减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 |
3.5.2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
3.5.3 RVA谱特征值 |
4 讨论 |
4.1 不同氮肥减施处理对水稻群体构建及产量形成的作用 |
4.1.1 不同生育时期氮肥减施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
4.1.2 种植密度与灌溉模式对减肥效应的调优作用 |
4.2 氮肥减施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物质生产的响应 |
4.3 合理减氮对稻米品质的调优作用 |
4.4 江苏省水稻栽培减肥策略的初步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黄河故道带控释与速效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均昊. 扬州大学, 2021
- [2]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D]. 钱浩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 王文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D]. 朱宽宇. 扬州大学, 2021
- [5]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马丙菊. 扬州大学, 2021
- [6]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娟. 扬州大学, 2020
- [7]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施对再生水灌溉土壤生境和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D]. 陆红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粳稻抗逆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张盛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精确叶龄施肥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 赵影.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氮肥减施对水稻群体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减肥策略研究[D]. 仇景涛. 扬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