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环境资源条件约束下的绿色住区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郭鑫[2](2021)在《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紫阳县城地处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的秦巴山区腹地,因“三山夹两川”的山水环境,呈现典型的河谷带形城市形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紫阳县城在自然山水强约束和建设用地紧缺的发展背景下,出现空间边界拓展突破山水限制、空间结构失调、用地布局失衡等问题亟需解决,山水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未来如何协调城市空间发展和山水环境的关系,划定生态边界,锚固生态基底,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维育山水环境;融合山水格局,架构城市功能结构,顺应山水脉络、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结合山水环境,有机协调用地布局,对于紫阳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以紫阳县城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梳理,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组成。第二部分是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剖析。首先,在梳理紫阳县城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山水环境基础、山水环境特征来分析紫阳县城山水环境。其次,通过定性方式研究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将县城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空间边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以定量化方式解析适应于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和剖析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的优化调适,包含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三部分内容。空间边界划定方面,在空间边界拓展研判的基础上,从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角度,引入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划定县城永久性生态边界,从发展需求规模预测和城市自身生长动力出发,引入交通扩展速率模型求取城市拓展范围,判定城市拓展方向,进行不同拓展方式的模拟,求取有利于山水维育的阶段性县城发展边界。空间结构组织方面,在分析功能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县城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两核聚力,新老城共生发展”和“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两种功能结构设想,比较择优、选取“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结构,并从分区划分、核心塑造、轴线构建三方面架构功能结构。接着,从车行路网和慢行步道两个方面组织紫阳县城路网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方面,借鉴三生用地分类构建用地布局体系,将用地要素划分为生态用地要素、生活用地要素、生产用地要素。针对生态用地布局问题,运用“斑—廊—基”理论,提出“分层利用山体基质”、“搭建山水生态廊道”、“织补绿地生态斑块”的策略调整生态用地布局。针对生活和生产用地布局问题,提出“依山就势,划分宜居社区”、“聚散有度,均衡公共服务”“临水滨江,调整商业布局”的策略。最后,将各个系统层层叠加调整形成结合山水环境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通过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试图探寻适应自然山水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以资为陕南汉江流域河谷型小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同类型河谷型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张昊[3](2021)在《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能源转型的发展需求下,太阳能作为洁净的新型能源,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在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的布局模式对住区太阳辐射获得量影响巨大,不同的布局可使建筑立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20%~80%。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设计者通常只关注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的单一目标,从而忽略了住区整体太阳辐射利用的问题,这对于拉萨等太阳能富集地区来说,无疑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合理的住区布局是太阳能利用的前提,针对拉萨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建筑节能和提升住区太阳能利用效率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住区布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地和网络调研,确定了拉萨城市住区典型布局模式,利用Ecotec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在不同布局模式下住宅立面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获得量,计算朝向、建筑间距、山墙间距、建筑高度等不同设计要素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关系。将太阳辐射值作为科学的量化指标与拉萨市住区设计相结合,总结以太阳辐射获得量为影响因素的住区设计优化方法,为今后拉萨城市集合住区合理利用太阳辐射提供便利。通过对住区布局模式和设计要素的模拟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拉萨多层集合住区最利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平面布局模式是混合错列式,高层住区最利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布局模式是纵向错列式。当住区内存在不同高度建筑时,应按照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规则排列。(2)平行行列式、横向错列式、纵向错列式最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朝向为正南到南偏东15°,混合错列式最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朝向为南偏西15°到30°。(3)综合考虑住区太阳辐射与土地利用率,确定了拉萨建筑间距应控制在1.35H—1.55H之间。(4)不同布局模式住区适合太阳辐射利用的山墙间距截然不同,应选择合适的山墙间距进行布局设计。最后,总结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拉萨地区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住区布局优化策略,并运用策略指导完成四个住区设计,通过设计实践来验证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为拉萨市住区太阳辐射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
李思超[4](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刘科[5](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鱼文宏[6](2020)在《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绿色生态住区成为未来城镇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内绿色住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规划设计主体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作为最早探索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城市之一,加之地处西北,其生态住区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理论(理论着作、相关会议、评价体系等)和实践案例,通过对2019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最新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解读,建立了基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西安市三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各方面的落地情况、综合效益与推广价值,提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难点。最后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和时代背景三方面探究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在结论中结合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要点,涵盖小区选址、交通配套、场地利用、采光通风、生态绿化、资源节约、装配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区空间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基于室内室外健康环境、无接触归家的设计策略,丰富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本篇论文总结研究西安地域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未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推动国内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进程,进一步完善充实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昂[8](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马朝阳[9](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黄浩[10](2020)在《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进程的演进使得城市下垫面由原先的自然地表逐渐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引发了流域内原生水文环境的改变。由此造成的热岛效应、非点源污染、城市内涝等诸多问题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代表之一,过去几十年集中建设区内不透水面无序扩张的现象尤为典型,这与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四大中心的要求相悖,也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符。不透水面控制是“三生”理念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对不透水面的研究多关注于不透水面的时空演变规律、不透水面与环境要素的关联效应等方面,如何将不透水面管控与规划体系相结合并没有具体的指引。因此,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的研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拓宽新的视野,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新的方向。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论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在雨洪管理理念下的不透水面管控实践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其体系构建、政策引导、设计优化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中心城区为对象,对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不透水面与控规开发指标的耦合特征与规律特点进行数理分析,总结出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管控的规划重视程度不足、指标约束力有限、针对性以不强,以及不透水面与规划管理脱节等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集中建设区的不透水面控制体系的建构。首先,在宏观上应通过回归预测、雨洪模拟等综合方法明确研究区的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然后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设限”的思维,形成覆盖全域的不透水面基础分区。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严重的区域设置不透水面叠加区实行重点优先管控;其次,在中观街区层面基于传统控规构建不透水面的指标体系,并应根据街区自身特点编制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优化不透水面整体布局;微观上,实行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与变更许可的管理模式,并强化场地优化设计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合理选择在地块开发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超限不透水面收费、容积率奖励、雨水费补贴作为经济激励政策在国内城市实施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通州城市副中心作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的实证研究,以验证相关理论的可行性。
二、西部环境资源条件约束下的绿色住区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环境资源条件约束下的绿色住区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山水城市研究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1.4.3 紫阳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紫阳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分析 |
2.1 县城基本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产业经济 |
2.1.3 人口发展 |
2.1.4 区域交通 |
2.2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环境 |
2.2.3 水文气候 |
2.3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
2.3.1 山体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3.3 山水格局特征 |
2.3.4 山水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自然山水对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的影响 |
3.1 自然山水与县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早期至明清:因山水形胜立城 |
3.1.2 明清至建国初期:据山近河团块发展 |
3.1.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依山滨河纺锤生长 |
3.1.4 改革开放至今:依山跨河轴向扩张 |
3.2 适应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3.2.1 空间边界特征 |
3.2.2 空间结构特征 |
3.2.3 用地布局特征 |
3.3 自然山水约束下县城空间形态问题剖析 |
3.3.1 边界突破山水限制,威胁山水生态安全 |
3.3.2 城市空间结构失调,山水格局未能彰显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失衡,与山水环境结合差 |
3.4 本章小结 |
4 紫阳县城空间边界划定 |
4.1 基于山水维育的空间边界划定思路 |
4.2 空间边界拓展研判 |
4.2.1 拓展的阶段性特征 |
4.2.2 与山水维育的矛盾 |
4.2.3 拓展的适宜性方式 |
4.3 县城生态边界划定 |
4.3.1 山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4.3.3 生态边界的划定 |
4.4 县城发展边界求取 |
4.4.1 拓展范围计算 |
4.4.2 拓展方向判定 |
4.4.3 不同拓展方式下边界模拟 |
4.4.4 发展边界的求取 |
4.5 本章小结 |
5.紫阳县城空间结构组织 |
5.1 融合山水格局的空间结构组织思路 |
5.2 空间结构矛盾剖析 |
5.3 县城功能结构架构 |
5.3.1 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 |
5.3.2 功能结构引导 |
5.3.3 功能结构的架构 |
5.4 县城路网结构组织 |
5.4.1 车行路网组织 |
5.4.2 慢行步道组织 |
5.4.3 路网结构的综合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6.紫阳县城用地布局调整 |
6.1 结合山水环境的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
6.2 用地布局问题判读 |
6.3 布局体系引导 |
6.3.1 生态用地要素 |
6.3.2 生活用地要素 |
6.3.3 生产用地要素 |
6.4 用地布局调整 |
6.4.1 生态用地调整 |
6.4.2 生活用地调整 |
6.4.3 生产用地调整 |
6.4.4 用地布局的综合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拉萨市 |
1.3.2 集合住宅 |
1.3.3 住区布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解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太阳辐射与住区设计相关基础研究 |
2.1 太阳辐射基本概念 |
2.1.1 太阳辐射 |
2.1.2 太阳辐射获得量 |
2.1.3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
2.2 住区设计与太阳辐射利用 |
2.2.1 住区概念解析 |
2.2.2 住区设计相关要素 |
2.2.3 住区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
2.3 太阳辐射与住区设计要素 |
2.3.1 太阳辐射与建筑朝向 |
2.3.2 太阳辐射与容积率 |
2.3.3 太阳辐射与建筑密度 |
2.3.4 太阳辐射与建筑高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拉萨城市住区现状调研及典型布局模型确定 |
3.1 拉萨气候及太阳辐射特征 |
3.1.1 拉萨地区气候特征 |
3.1.2 拉萨地区太阳辐射特征及利用潜力 |
3.2 拉萨城市住区的发展格局 |
3.3 拉萨住区特殊性 |
3.4 拉萨城市住区现状调研 |
3.4.1 调研内容 |
3.4.2 调研方式 |
3.4.3 调研结果 |
3.5 拉萨城市住区典型布局模型构建 |
3.5.1 平行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
3.5.2 横向错位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
3.5.3 纵向错位行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
3.5.4 混合错列式典型住区布局模型 |
3.6 太阳辐射模拟环境及运行过程 |
3.6.1 软件介绍 |
3.6.2 模拟气象参数 |
3.6.3 模拟时段 |
3.6.4 模拟运行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拉萨住区布局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
4.1 模拟分析流程 |
4.2 住区布局模式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
4.2.1 平行行列式 |
4.2.2 横向错列式 |
4.2.3 纵向错列式 |
4.2.4 混合错列式 |
4.2.5 最优布局模式比较分析 |
4.3 住区设计要素对太阳辐射获得量的影响研究 |
4.3.1 住宅朝向 |
4.3.2 建筑间距 |
4.3.3 山墙间距 |
4.3.4 建筑高度 |
4.4 住区太阳辐射利用的优化策略 |
4.4.1 最优住区布局模式及设计要素总结 |
4.4.2 住区设计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拉萨城市住区设计实践研究 |
5.1 住区设计目标 |
5.2 设计实践 |
5.2.1 百淀片区住区设计 |
5.2.2 纳金西片区住区设计 |
5.2.3 西城东片区住区设计 |
5.2.4 柳梧北片区住区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拉萨城市住区调研数据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致谢 |
(4)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
1.4 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获取研究对象 |
2.1.3 收集结果 |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
2.2.1 研究专着 |
2.2.2 学术论文 |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
3.1.1 已有研究综述 |
3.1.2 本研究的分期 |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
4.2.1 总体面貌解读 |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
4.3.1 概说 |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
代表性学术专着 |
代表性期刊论文 |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
图录 |
表录 |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6)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绿色生态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
1.1.2 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概况 |
1.1.3 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
1.1.4 陕西省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管理的发展变迁 |
1.2 研究概念辨析 |
1.2.1 生态社区与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1.2.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小结 |
1.7 研究方案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述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全周期理论 |
2.3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
2.3.1 国外评价体系 |
2.3.2 国内评价体系 |
2.3.3 2019 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文件解读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案例解读 |
3.1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整体情况 |
3.2 西安保利心语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2.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2.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2.5 小结 |
3.3 西安万科金域东郡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3.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3.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3.5 小结 |
3.4 西安卓越坊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4.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4.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4.5 小结 |
3.5 现有实践案例评析 |
3.5.1 现有实践案例设计要点落地情况 |
3.5.2 现有实践案例可借鉴之处 |
3.5.3 现有实践案例不足之处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 |
4.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4.2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区规划 |
4.2.1 科学的项目选址 |
4.2.2 完善的周边配套 |
4.2.3 高效的交通组织 |
4.2.4 集约的场地利用 |
4.3 基于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
4.3.1 建筑布局 |
4.3.2 自然采光 |
4.3.3 自然通风 |
4.4 基于能源利用的景观设计 |
4.4.1 绿化布局优化 |
4.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
4.4.3 生物多样性优化 |
4.5 基于时代背景的新技术运用 |
4.5.1 装配式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2 BIM全周期运营管理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3 智慧化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6 后疫情时代下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安全防疫策略 |
4.6.1 室内健康环境 |
4.6.2 室外健康环境 |
4.6.3 无接触场景设计 |
4.7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4.7.1 改变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
4.7.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
4.7.3 普及推广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
4.7.4 加强社会生态节能共识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评价标准》解析与设计目标提炼 |
5.1.2 典型案例演绎与设计要点落地情况解析 |
5.1.3 设计策略研究 |
5.1.4 后疫情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不透水面的扩张 |
1.1.2 不透水面剧增引发多种问题 |
1.1.3 不透水面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 |
1.1.4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规划转型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不透水面的含义及分类 |
1.5.2 不透水率 |
1.5.3 集中建设区 |
第2章 国内外不透水面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不透水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2.1.2 有效不透水面(EIA)与总体不透水面(TIA)的关系 |
2.1.3 不透水面与土地使用 |
2.1.4 不透水面的提取与估算 |
2.1.5 不透水面的环境影响阈值 |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2.3.1 国内外管控经验借鉴 |
2.3.2 美国典型不透水面管控体系总结 |
第3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特征与问题:以中心城区为例 |
3.1 北京中心城规划管控体系 |
3.2 控规约束下的北京中心城不透水面特征 |
3.2.1 研究思路与数据处理 |
3.2.2 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 |
3.2.3 不透水面与控规指标的耦合特征 |
3.3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控制体系 |
4.1 不透水面控制的总体架构 |
4.2 不透水面的宏观层面管控 |
4.2.1 确定研究区不透水面的总体控制目标 |
4.2.2 确定不透水面控制基础分区与不透水面叠加区 |
4.3 不透水面中观层面的管控 |
4.3.2 不透水面管控的指标体系 |
4.3.3 不透水面的规划控制导则 |
4.4 不透水面的微观层面规制 |
4.4.1 不透水面的开发行为分级 |
4.4.2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 |
4.4.3 不透水面的场地优化设计 |
4.4.4 因地制宜地选用LID设施 |
4.5 其他管控辅助手段 |
4.5.1 超限不透水面收费 |
4.5.2 实施容积率奖励与雨水费补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探讨:以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例 |
5.1 通州城市副中心基本概况 |
5.2 总体控制目标与基础分区 |
5.2.1 副中心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 |
5.2.2 不透水面的基础分区 |
5.3 不透水面叠加区的划定 |
5.4 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与指标 |
5.4.1 不透水面总体形态控制 |
5.4.2 交通环境与空间利用 |
5.4.3 绿化植被和土壤保护 |
5.5 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 |
5.6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的实施 |
5.6.1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与现有许可制度的衔接 |
5.6.2 变更许可的申请与变更面积的核准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西部环境资源条件约束下的绿色住区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D]. 郭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拉萨城市集合住宅太阳辐射利用与住区布局关联性研究[D]. 张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6]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D]. 鱼文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D]. 黄浩.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