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

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

一、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蓬[1](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辛娜[2](2020)在《中学历史研究型教师论 ——以张华中老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斯滕豪斯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研究型教师能够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活力,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历史名师张华中老师一直在教科研的道路上前进着,在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过程中,他勤于学习,用心研究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形成独具特色教育教学风格。执着的热情与信念、不懈的钻研与创新,涵养了他丰富的教学主张,形成了“求真思辨”的教育理念和“置疑设问,学术探讨”的教学范式,并锻炼出他善于质疑、透析试题、注重核心素养等高超的研究能力。张华中老师的案例启示我们,研究型教师的养成需要具备四个因素:有扎实渊博的专业基础,有终身学习的韧劲和动力,养成及时反思沉淀的习惯,在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谢敏[3](2020)在《五四后胡适与吴稚晖的思想分歧与互动》文中研究指明五四运动以后社会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在危机意识的刺激之下,知识分子从“坐而言”转向“起而行”,在政治、文化、社会改造上的取向各异,争论不断。这一时期胡适与吴稚晖在科学观、政治改造到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论述,有相互借重的一面,也有歧异纷出根本对立的一面。吴稚晖与胡适虽然在所受教育和早年经历上有所差别,但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给了他们发表自身观点和相互交流的前提。1923年,在“科学与玄学”的大讨论中,吴稚晖与胡适发表他们对于科学与人生观内在联系的看法,进而将问题引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关系,从而进一步阐释他们对于中国近代文明的不同思考。在社会激进主义和行动意识的影响下,吴稚晖和胡适的政治态度都发生了改变,从制度构建上讲,因“无政府主义”和“好政府主义”不同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两方政治构想的差异,但最终都因政治理论过高的“理想主义”导致失败;从政治思想建设上讲,道德意识成为两者规范社会政治的出发点,而随着中国社会的重组,吴稚晖和胡适的政治思想被重新定位也同步发生。五四以后,社会的改变同样改变着胡适和吴稚晖的教育思想。这一时期教育的两种方式“普及”与“提高”,被赋予“启蒙”与“救亡”的双重时代意义,吴稚晖和胡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普及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工读互助实践的实施方式和社会意义进行各自表述,教育的社会性成为两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李婉娥[4](2019)在《高中正态分布的教·学·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态分布自1733年被棣莫弗引入后,在误差论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生产领域和农林牧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为了适应取消高考文理分科,修订版课程标准对正态分布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误差模型、均值和方差等.基于此背景,本学位论文对高中正态分布的教学、学习和考查进行专题研究,希望能为高中教师教学、高中学生学习、命题专家命题提出建议,并为大学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打下基础.在相关背景介绍、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等的基础上,论文第3章通过对6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得到结论:(一)教龄越久的教师越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正态分布的相关概念与性质是教学的重难点.为此,本文提出重视知识的前世今生、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三条教学建议,设计了基于“高尔顿板”、基于“现实情境”和基于“数学史实”三个正态分布的教学过程.论文第4章通过对2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学生对正态分布的兴趣一般;(二)学生能够区分正态分布概念与二项分布概念;(三)学生重视正态分布的应用;(四)正态分布的相关概念是学习的重难点.鉴于此,本文提出培养学习兴趣、区分相关概念、强化运算能力和养成良好习惯四条学习建议.论文第5章通过对2007年-2018年这十二年全国各省高考中正态分布试题进行解答和评析,得出正态分布内容考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综合考查内容、创新试题背景和培养应用意识,进而提出增加数学史实、强化创新意识和重视数学建模三条命题建议并尝试举例说明.论文第6章对全文做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胡小京[5](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刘卓[6](2019)在《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音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湖南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极为艰难却又成绩斐然的一段时期。湖南广益中学,作为当下长沙“四大名校”之一湖南师大附中的前身,其当时的音乐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如欧阳予倩这样的优秀音乐人才。但较之同期同在长沙的其他中学,如省立一中、明德中学等已有成文的研究,针对广益中学音乐教育活动的研究仍尚缺乏。故本文欲立足于文献史料及相关人员回忆,力求还原史实并对其加以分析,以求补充史学研究、丰富民国时期湖南中学音乐教育历史形象、吸取其经验与教训,以对当下音乐教育提供一定参考性意见。本文分为绪论、主体章节及结语三大部分。绪论综合所查原始文献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文章研究的意义、文献、方法进行了综述。主体章节中,第一章结合湖南私立中学教育的宏观背景,介绍了整体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从民国时期湖南私立音乐教育情况出发,结合广益中学的音乐教学体制、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音乐教育的师与生这四个方面,分析、总结出了其音乐教育之“德育性”、“活动性”、“差异性”、注重校歌教学的四大特色。第三章探讨了广益中学音乐教育对当时历史发展的意义与对当下音乐教育的启示。结语中得出结论:民国时期广益中学的音乐教育虽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对民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及社会政治发展,均产生了较积极的影响,当下音乐教育应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予以借鉴。

吴学峰[7](2019)在《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具体地说,是现代学徒制对个人、雇主和整个社会的好处,已被许多国家广泛接受。我国自2014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如何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研究领域,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多强调从宏观层面进行国家立法和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然而,对于如何立法、治理什么等具体问题并未予以澄清,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仍在摸索之中。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决问题,本研究转换视角,试图从相对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问题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首先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入手,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其内涵和结构特征进行澄清,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梳理出可能影响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和回归分析,挖掘出影响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关键因素,并针对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和形成机制,从学校运行、区域协调以及国家系统设计三个角度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发现:第一,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规则体系。这样的认识是通过一种持续了几个世纪、有组织的学徒制度演进而形成的:从早期的行会学徒制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学徒制。但学徒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挑战,在形成机制上表现为个体与组织、个体和组织与政府间互动模式的转变带来学徒制功能转向,进而引发制度结构的变迁。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现代学徒制对学生、企业雇主和社会非常有益,但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解决技能培训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仍是各国现代学徒制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为了鼓励企业提供学徒培训,让学徒制对企业更具吸引力,许多国家通过广泛的激励措施来推动学徒制的发展,其中包括财政激励措施(如补贴和税收减免)以及非财政激励措施(如调整制度设计)。然而,由于受财政支助的数额和分配标准影响,其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以特定行业为目标并得到社会伙伴支持和制度约束的非财政措施似乎更为成功。第三,在中国情境下,参与者对学徒的需求和企业主提供职位的意愿有着不尽相同的诉求。通过访谈发现:相互依存的共同目标是校企联合育人的前提,而缓解人才短缺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动力,但学徒流失则是企业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推进在短期内确实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外围的财政激励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但就目前而言,不仅投入经费有限,而且以项目式推进,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长效发展。另一方面,试点中校企双方设计的制度规则对双方参与行为缺乏明显的约束力,自由化市场的不利影响并未改观,企业中途退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到个体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个人兴趣是学徒参与行为的内在原因,而保障就业是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目的;在学徒看来,培训面太窄是学徒培训过程中最大的不足,师傅指导对学徒技能提升影响最大。同时也发现,学徒是否愿意留在企业与企业培训任务安排密切相关。具体来看:工作任务安排中让学徒明白“工作意义和价值”、赋予学徒“充分的自主性”,以及“复杂任务”的适当安排;工作氛围中注意“企业激励”、“同伴支持”;以及师傅在指导方法上的“思路引导”对学徒留任意愿具有联合解释力。其中,“角色明晰”,让学徒“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影响最大。最后,通过对上述结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1)在学校层面,通过明确的学徒选拔制度、灵活的课程制度以及协调的管理制度,破解试点中因学习地点交替带来的诸多不一致问题;(2)在区域层面,建立区域审查制度破解学徒培养质量的管理问题,通过企业间协商制度的构建避免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完善现有财政投入政策,纠正部分企业以“学徒制”为名、不当获取财政补贴的投机行为;(3)在国家层面,通过建立协调性劳动力市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认证体系、完善的导师制度以及打通学徒升学通路,破解试点中学徒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过渡不畅、学徒留任意愿不强,以及学徒培训质量难以衡量等问题。

许适琳[8](2019)在《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宣告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俄罗斯作为前苏联解体后的最重要继承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面临着艰难的时代转型。在教育领域俄罗斯取消了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的精神道德“价值真空”现象旋即出现。与此同时,各种思潮所秉持的价值观一同涌入俄罗斯的意识形态领域,欲使自己成为当下俄罗斯人精神道德的价值评判标准,致使“价值真空”迅速转换为“价值冲突”。多元的价值评判标准并没有使俄罗斯人的选择夙愿实现“多元化”,反而使俄罗斯人心涣散、国家与民众莫衷一是,甚至使国家和民族走向了再次“解体”的危难边缘。千年俄罗斯“怎么了?”又该“怎么办?”成为俄罗斯人必须面对并深思的问题。1999年12月30日,即新千年的前夜,普京掷地有声的给出了最终答案——“俄罗斯新思想”,“俄罗斯新思想是一个合成体,它把全人类的共同的价值观与俄罗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与经过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一百年检查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使俄罗斯成为强大国家,实现有效经济的前提和保障”。“俄罗斯新思想”为新千年俄罗斯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当下俄罗斯实施精神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探索,2009年俄罗斯正式出台《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Концепция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развитияивоспитанияличностигражданина?)。其中明确提出了“精神道德教育”(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евоспитание)这一当代俄罗斯“德育”核心概念,即“使受教育者接受并掌握基本民族价值,掌握全人类共同价值,掌握俄罗斯多民族文化、精神与道德价值的教育组织过程”。截止目前,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已经贯彻落实到了俄罗斯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俄罗斯通过多年的实践,“精神道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提出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其产生于俄罗斯生死存亡的世纪转型时期。具体而言其产生于: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由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向主权民主政治体制转型时期;经济模式由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由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向俄罗斯传统民族价值观转型时期。一言以蔽之,“精神道德教育”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从“西方自由”向“俄罗斯可控”转变的时代必然产物。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俄罗斯式的人文精神与伦理道德。俄罗斯式的“精神”内涵,即“精神”所指、“精神”实在、“精神”教化,有别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认知,也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意识”阐释,具有强烈的“彼岸”意义,被赋予了俄罗斯语境下较为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俄罗斯的“道德”内涵,即“道德”结构、“道德”基础不同于西方对“道德”的架构,也不同于东方对“道德”的理解,而独具俄罗斯式的特点,它来源于世俗伦理和宗教伦理的矛盾统一,是人性之善和上帝之善的矛盾统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有其多元化的思想根源,其依循于俄罗斯多民族人民所基本认同的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具体而言,其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俄罗斯永恒的价值取向争论——“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思想碰撞;俄罗斯传统民族精神——“村社意识”;俄罗斯传统宗教文化——“东正教”和俄罗斯经典哲学思想——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这些思想、意识、精神此消彼长而又彼此交葛,都在当代俄罗斯的“精神道德教育”中投射出自身的倩影。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当代俄罗斯领导人的政治底色及治国理念息息相关。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意识形态转型与宗教重返学校阶段(1985年—1991年);叶利钦时期的宗教复兴与东正教文化自主尝试阶段(1991年—2000年);普京时期的千年更迭与德育“新思想”阶段(2000年—2008年);梅普组合时期的民族德育典范与精神道德教育定型阶段(2008年—目前)。上述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在差异化中又有相同的特征。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贯彻的。按照学校课程教育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课程三种类型。以小学阶段为例,直接德育课程是指所开设的联邦必修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间接德育课程是指在课程的任务目标中发挥精神道德教育的功能与影响的其它课程,如:“俄罗斯语言”、“文学讲读”、“数学”、“周围的世界”等;德育活动课程是指在直接德育课程和间接德育课程之外,与学科课程并列、互补,相互渗透的通过课外或校外活动、展演、竞赛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的德育类课程。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课程的发展特点是由单一的精神道德直接课程教学向全方位的精神道德教育转变,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场景转变。倡导传统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问题上有着重大意义,当今世界各民族都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和倡导本民族所认同的价值观。当代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既为其本民族寻找到了精神道德的家园,也为世界其它国家与民族在如何树立具有自身特点、符合自身传统、促进自身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朱江华[9](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以来新一轮边疆危机加剧的历史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虽然不受中央政府的实力控制,但仍然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之关系。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新疆各届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局势动荡之中,不同程度地维持边疆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国家安全,教育施政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所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届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不仅事关新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关乎边疆政治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因此,教育服务于政治是有关民国新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育施政由此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进入本研究的视野。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边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问题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对维持新疆地方稳定和国家整体安全所发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为主线,以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所处的政治及历史背景、主政者教育施政的观念或态度、民汉教育的措置、教育的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权衡、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为五条逻辑分线索梳理和呈现历史。为增强研究的生动性,本研究还运用个案研究手段以及史论结合原则,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得到历史借鉴意义和引起现实反思;另一方面剖析三届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进行优劣比较和原因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验启示,同时进行研究的前瞻性探讨。依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教育施政的政治与历史背景上:杨增新政府处身于共和乍兴的新疆地方社会,政治变局较为复杂,教育历史条件与晚清相比极为落后;金树仁政府登台主政适逢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际,处于国民党中央开始图取西北以及其自身在新疆社会内部政治根基不牢这样杌陧的内外境遇,教育的历史条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陈旧不堪;盛世才政府的主政基本处于国家抗战时期,其虽面临国民党对新疆实际谋求控制以及新疆内部动乱等政治困局,但同时在抗战历史主题下拥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机遇,有利于开创新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政治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施政理念方面:杨增新政府由于其主政者杨增新是前清遗吏出身且自身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操守,加之民国初期新疆社会的内外危机的影响,决定其政治上抱守“羁縻治边”观念与“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金树仁政府由于其主政者金树仁阅历肤浅、能力不足及其政治视野的狭隘,导致了对集团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迷恋,因此固守着“四同”政治小集团观念和教育施政的“权宜”态度;盛世才政府的主政者是拥有新思想的政治投机者,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政治野心,决定了其审时度势和善于应变的统治风格,因此盛世才政府主政新疆能够抓住新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顺应时局提出“六大政策”政治主张和全新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对待新疆民汉教育方面:杨增新政府对于二者基本采取分立举措,官办教育实施汉文和汉化教育且着眼于地方的地方治理的自足,少数民族私立教育则加强监管杜绝外来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持地方安定,同时还十分支持封建色彩浓厚的新疆本地的经堂教育,力求边疆社会因俗治俗;金树仁政府在公立学校教育方面基本因袭杨氏的汉化策略然而在国民学校的扩充方面亦属有限,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则基本无力监管甚至达到放任的地步;盛世才政府由于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教育施政方针,新疆地方民汉教育实现了共举,官方和民众真正地联手协作,公立国民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会立学校教育都繁荣起来教育的边疆属性权衡方面:杨增新政府兼顾边疆教育的安全与发展二重因素,但总体上安全重于发展,安全上坚守封闭与传统两原则,发展上将实业教育视为边疆社会根基而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补充手段;金树仁政府在边疆安全上的教育举措走向偏颇,偏重于加强军事教育强化统治以及防范民族知识分子,而在边疆发展方面尚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足够的行动;盛世才政府在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的举措做到了并行和并重,安全上分别实施了强化政府政策教育以筑牢思想防线、宣扬抗战建省观念以此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完善教育机构以强化监管与指导等举措,发展上分别积极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类教育的落实、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和各类学校并进发展等新疆教育的央地关系方面:杨增新政府坚持在教育的自决原则下与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形式上的行政关联;金树仁政府在防范国民党中央对新疆教育的实质影响之下附和其一般的行政指令;盛世才政府兴办教育并非仅仅依靠国民党中央政府,更多地吸纳了苏联、中共以及国内民主人士的援助力量,因此在教育的央地关系上主要是个人政治利益优先下的回应与权变就新疆学院兴办始末和新疆反帝会的抗战教育这两个政府教育施政的历史标识进行探讨,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与新疆地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接起来,反思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分析和述评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方面,研究认为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参半,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总体上弊端超过成就;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得大于失,其借鉴意义深远最后,研究总结出一些历史启示:在客观事实层面,民国新疆的教育状况并非总是落后,而有其历史变迁,它的兴衰进退与各届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施政情况密切相关。在政府主体作为层面,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彰显主导性作用,不但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更要通过教育发展促进边疆地方问题的治理。在历史认识层面,对于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要兼顾边疆安全与发展、朝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契合国家重要历史任务和政治主题。这些经验有益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边疆治理。

何钦亚[10](2018)在《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个案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个体发展,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对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要求。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选择。中学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政策要求中学课程应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音乐校本课程作为音乐选修课程的其中一部分,是依据学生的需求与兴趣爱好,以及学校办学特色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等开设的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挖掘乡土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更具选择性与灵活性。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创造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文化理解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学生的音乐喜好与音乐个性在音乐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发展。通过音乐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展现学校发展特色。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校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上存在问题,有的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不理想。对音乐校本课程认识不足、没有挖掘本土音乐资源、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等都会阻碍音乐校本课程的发展,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音乐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对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了解很重要。本文对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个案调查,通过理论学习与文献研究,结合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以总结出音乐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经验,发现学生选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思考如何促进音乐校本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如何更好的进行选修。本文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关键词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中学教育特点和任务、以及中学选修课程的作用和可行性。第二章,阐明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特点。第三章,对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为第四章。通过对结果的总结分析,找到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部分问题,并通过该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得出调查结论。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对调查结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试图提出部分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对中学生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二、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2)中学历史研究型教师论 ——以张华中老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养成论
    第一节 从乡村稻田到历史教育试验田
    第二节 一张图片搭建历史研究之桥梁
    第三节 笔耕不辍,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第四节 打造名师工作室,发展共同体
第二章 特质论
    第一节 丰富的教学主张
        一、“求真思辨”的教学理念
        二、“智慧、高效、图证、鲜活”的教学风格
        三、“置疑设问,学术探讨”的教学范式
        四、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行为
    第二节 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热情与信念的结合
        二、钻研与创新的追求
    第三节 高超的研究能力
        一、辨析教材,善于质疑
        二、试题透析,把握考纲
        三、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第三章 价值论
    第一节 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名师成长的基石
    第二节 终身学习的韧劲是名师成长不竭的动力
    第三节 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是名师的看家本领
    第四节 及时反思沉淀是名师成长的加油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五四后胡适与吴稚晖的思想分歧与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胡适与吴稚晖的思想底色
    第一节 吴稚晖和胡适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吴稚晖与胡适的早年交往
第二章 胡适与吴稚晖的科学观
    第一节 “科学”遭受质疑
    第二节 科学的人生观
    第三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第四节 文明的内在紧张
第三章 胡适与吴稚晖的政治观念
    第一节 胡适和吴稚晖政治主张
    第二节 “解决武力”与“武力解决”
    第三节 道德在政治中发挥的作用
    第四节 国民党的吴稚晖和中国的胡适
第四章 胡适与吴稚晖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教育的普及
    第二节 工读互助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 大学教育与社会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中正态分布的教·学·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深底蕴正态的历史背景
        1.1.2 修订版课标的理论背景
        1.1.3 大数据应用的实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为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1.2.2 为高中教师正态分布内容教学提出建议
        1.2.3 为高中学生正态分布知识学习出谋划策
        1.2.4 为命题专家正态分布试题编制提供借鉴
    1.3 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理论
        1.3.2 认知发展理论
        1.3.3 SOLO分类理论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调查法
        1.4.4 教育统计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正态分布密度曲线
        2.1.2 正态分布概率曲线
    2.2 文献综述
        2.2.1 概率统计教·学·考的研究综述
        2.2.2 正态分布教·学·考的研究综述
第3章 高中正态分布教的研究
    3.1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3.1.1 访谈提纲设计
        3.1.2 访谈过程实施
    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2.1 正态分布知识储备
        3.2.2 正态分布知识理解
        3.2.3 正态分布教学问题
        3.2.4 正态分布教学认识
    3.3 正态分布教学建议
        3.3.1 重视内容的前世今生
        3.3.2 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3.3.3 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
    3.4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
        3.4.1 基于“高尔顿板”的教学设计
        3.4.2 基于“现实情境”的教学设计
        3.4.3 基于“数学史实”的教学设计
第4章 高中正态分布学的研究
    4.1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过程实施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1 正态分布学习认识
        4.2.2 正态分布知识理解
        4.2.3 正态分布内容应用
        4.2.4 正态重点难点认识
    4.3 正态分布学习建议
        4.3.1 培养学习兴趣
        4.3.2 区分相关概念
        4.3.3 强化运算能力
        4.3.4 养成良好习惯
第5章 高中正态分布考的研究
    5.1 试题考查现状调查
        5.1.1 考查正态分布的对称性
        5.1.2 考查正态分布3?原则
        5.1.3 考查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5.2 试题统计结果分析
        5.2.1 综合考查内容
        5.2.2 创新试题背景
        5.2.3 培养应用意识
    5.3 正态试题命制建议
        5.3.1 增加数学史实
        5.3.2 强化创新意识
        5.3.3 重视数学建模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教育概况
    第一节 湖南私立中学教育
        一、发展历程
        二、办学特点
    第二节 湖南广益中学发展概况
        一、初创期(1905-1907)
        二、曲折发展期(1907-1927)
        三、鼎盛期(1927-1937)
        四、艰苦延续期(1937-1945)
        五、复员期(1945-1949)
第二章 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的音乐教育
    第一节 音乐教学体制
        一、课程开设
        二、课时设置
        三、学分分配
    第二节 音乐课堂教学
        一、教学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音乐课外活动
        一、音乐社团活动
        二、歌舞联欢活动
        三、救亡音乐活动
    第四节 音乐教育的师与生
        一、音乐教师
        二、培养的文艺界学生
    第五节 音乐教育特色
        一、注重“德育性”
        二、注重“活动性”
        三、注重“差异性”
        四、注重校歌的教学
第三章 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音乐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历史意义
        一、对革命救亡发展的历史意义
        二、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当代启示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教育紧密结合
        二、重视音乐课外活动的开展
        三、虽为私立,心怀天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现代学徒制
        二、制度与制度基础
        三、中国情境
    第三节 文献评析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研究
        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研究
        三、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路径研究
        四、制度理论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路线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有的创新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结构:制度主义视角
    第一节 制度主义方法论的观点与主张
        一、制度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二、制度主义理论化的发展路向
        三、制度分析的逻辑
    第二节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的学徒制
        一、非正式约束下的家庭内部互动
        二、正式规制下学徒制的功能转向及互动模式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属性及结构特征
        一、学徒制度的解体与重构
        二、现代学徒制的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一、案例国家选择的说明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三、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四、美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五、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第二节 影响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供给的前提
        二、个体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本土化实践
    第一节 本土化构建的分析框架:基于文本的考察
        一、文本分析的逻辑
        二、制度文本分析的架构与设计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中国情境
        一、产学合作已有多年积淀
        二、学校职业教育存在“多面性”
        三、经济运行模式市场化
        四、市场协调缺乏明显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构建的制度安排及其结构特征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构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制度安排
        三、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实审视
    第一节 合作执行机构及其行动者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设计
        二、访谈的具体实施
        三、访谈结果内容分析
    第二节 学徒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度量
        二、现代学徒制度实施效应评估工具的编制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四、数据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其路径优化
    第一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参与主体间利害关系亟待协调
        二、可信承诺关系难以达成
        三、培训质量监管乏力
        四、学徒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过渡缺乏制度匹配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以学徒承诺为起点,规范培训安排
        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强调技能资格认证
        三、以制度建设为落脚点,强调规则系统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学校层面的制度构建
        一、明确的选拔制度:现代学徒制的起点
        二、灵活的课程制度:现代学徒制运行的重要保障
        三、有效的学徒管理:现代学徒制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区域层面的制度构建
        一、区域审查制度:质量控制的重要抓手
        二、企业间协商制度:避免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路径
        三、积极稳妥的财政政策:激励企业有序参与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一、协调性劳动力市场: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前提
        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认证体系: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三、完善的导师制度: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
        四、畅通的学徒升学路径:现代学徒制的有力支撑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Тези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理论需要重新认知
        (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实践引发关注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德育概念界定
        (二)精神道德教育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梳理
        (二)国内对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梳理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历史文献法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时代背景
    一、自由民主政治体制转向主权民主政治体制
        (一)自由民主政治体制的瓦解
        (二)主权民主政治体制的构建
    二、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宣告失败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得到确立
    三、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转向传统民族价值观
        (一)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所带来的冲突
        (二)俄罗斯传统民族价值观的逐步回归
第二章 文化内涵
    一、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精神”
        (一)“精神”所指的俄罗斯语义
        (二)“精神”实在的现实性歧义
        (三)“精神”教化的历史轨迹
    二、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道德”
        (一)道德结构的“人-神”同一
        (二)道德基础的人性之“羞”
    三、俄罗斯文化语境下的“精神—道德”与其它范畴的关系
        (一)“精神-道德”与“宗教-伦理”的俄罗斯体系
        (二)“民族德育典范”与“基本民族价值”
第三章 思想根源
    一、走向之争: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永恒碰撞
        (一)斯拉夫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根
        (二)西方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流
        (三)欧亚主义与俄罗斯文化之梦
        (四)主义之争与俄罗斯文化情结
    二、村社意识:俄罗斯民族精神之魂
        (一)生存环境与“集体主义”意识
        (二)生活方式与“平均主义”意识
        (三)人文传统与“权威主义”意识
    三、东正教:俄罗斯精神信仰之本
        (一)追求“正统”与俄式“弥赛亚”情结
        (二)终世救赎与俄式道德本位
        (三)宗教价值与俄式劳动至上
    四、万物统一:俄罗斯民族哲学之典
        (一)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
        (二)真、善、美的统一
        (三)人类与上帝的统一
第四章 历史进程
    一、意识形态转型与宗教重返学校(1985 年-1991 年)
        (一)苏俄意识形态演进与宗教回归
        (二)政治改革优先与神学课程回归
    二、宗教复兴与东正教文化自主尝试(1991 年-2000 年)
        (一)有神论政治与政教合作
        (二)神学课程与世俗教育二元并举
    三、千年更迭与普京德育“新思想”(2000 年-2008 年)
        (一)联邦政策调整与“新德育”的推出
        (二)东正教全面复兴与宗教精神重构
    四、“民族德育典范”与精神道德教育定型(2008 年-至今)
        (一)《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与俄罗斯新民之路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与俄罗斯价值选向
    五、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矛盾冲突
        (一)神学教育与世俗国家的法律抵牾
        (二)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文化冲突
        (三)东正教课程与多元宗教的人文矛盾
第五章 实施路径――以小学为例
    一、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直接德育课程
        (一)“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的构成与内容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的实施与分析
        (三)“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课程实案
    二、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间接德育课程
        (一)间接德育课程的精神道德教育功能
        (二)间接德育课程——《周围世界》
        (三)间接德育课程实案
    三、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中的德育活动课程
        (一)实践智慧:俄式精神道德生活知识的本原
        (二)补充教育:俄式教育思维的独特个性
结语:经验、教训与启示
    一、经验
        (一)传承本国历史传统是构建国民德育体系的前提
        (二)立足本国民族信仰是夯实国民德育体系的基础
        (三)弘扬本国民族文化是实施国民德育体系的重点
    二、教训
        (一)割裂历史导致文化危机
        (二)抛弃信仰导致社会动荡
        (三)否定联盟导致国家分裂
    三、启示
        (一)文化之辩事关国脉
        (二)主义之争事关国运
        (三)体制之议事关国本
Концепция духов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и воспитанияличности гражданина России
附录 :《俄罗斯公民精神道德发展及德育构想》(译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9)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杨增新政府的教育施政(1912-1928年)
    第一节 共和乍兴之新疆:多重政治变局与教育历史变迁
        一、伊犁革命政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冲击
        二、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潮在新疆的影响
        三、“双泛”思想意识形态在新疆社会加剧渗透
        四、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变迁
    第二节 旧式官僚之立场:“羁縻治边”下的“养防合一”教育施政理念
        一、杨增新旧式官僚政府的构成及施政依靠
        二、旧官僚的羁縻治边观念及其表现
        三、“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分立:汉文官办的自足与民族私立的监管
        一、汉文官办教育施政的自足
        二、民族新式私立教育的监管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衡量:安全与发展兼顾及其轻重措置
        一、教育施政的安全属性考察:抱守封闭与传统原则
        二、教育施政的发展属性分析:实业强基,师范补员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权衡:坚持自主原则下的微弱关联
        一、教育观念: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抵牾与差距
        二、教育行政:地方敷衍与中央放任共存
        三、学校教育实施:地方行为滞后于中央的变革节奏
第二章 金树仁政府的教育施政(1928-1933年)
    第一节 登台主政之境遇:杌陧的内外政治情势与教育的历史遗留
        一、历史转捩下金树仁政府的杌陧政治情势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
    第二节 集团利益之主导:“四同”政治观念下的“权宜”教育施政态度
        一、金树仁政府“四同”政治观念分析
        二、金树仁政府“权宜”教育施政态度考察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敷衍:有限扩充汉校与消极放任民校
        一、国民教育扩充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
        二、民族学校疏于管理,“双泛”影响严重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检视:安全举措偏颇与发展的行动不足
        一、兴办军事教育以期强军统治
        二、漠视民族教育,防范民族知识分子
        三、教育的发展缺少足够有效的行动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防范中央实质影响与附和其行政指令
        一、坚守统治利益,拒斥三民主义思想传播
        二、教育发展在形式上附和国民政府的要求
        三、与中央部门畅通信息,防范不法文化考察
第三章 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1933-1944年)
    第一节 历史脉搏之把握:政治困局中的机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一、主政困局的解决与机遇的把握
        二、开辟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节 政治投机之姿态:“六大政策”主张下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
        一、广纳各方进步力量,充实与革新政府机构
        二、“六大政策”的产生及其确立
        三、“双以”教育施政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新面貌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共举:官民携手推进各民族教育繁荣
        一、全面设立民族文化促进会,兴办会立学校
        二、积极采纳民族人士的教育建言
        三、正面回应与合理措置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多元
        四、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与国家抗战历史主题融合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探析:安全与发展的并行并重
        一、强化“六大政策”教育,筑牢思想安全防线
        二、宣扬抗战建省观念,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
        三、完善文化和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监管与指导
        四、加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
        五、扩大经费投入,确保各类教育的有力实施
        六、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各类学校齐头并进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措置:政治利益下的回应与权变
        一、以维护个人的政治利益为根本立场
        二、保持新疆地方与中央的教育联系
        三、在央地关系之间的游移和权变
第四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的两个历史标识
    第一节 新疆学院:地方政府兴办高等教育始末及其社会价值
        一、新疆学院建设发展始末
        二、兴办新疆学院的社会价值
        三、地方政府对待高等教育的施政态度
    第二节 新疆反帝会:地方政府与民众联合开展抗战教育之典型
        一、反帝会的创建及其性质
        二、反帝会的抗战教育活动
        三、反帝会抗战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价值探寻:历史借鉴与现实反思
        一、历史借鉴
        二、现实反思
第五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举要与比较
    第一节 变中谋安及其因习守成: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教育权的把握与教育资源的分配
        二、教育与边疆政治社会化
    第二节 适时改良及其敷衍褊狭: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成绩
        二、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偏失
        三、举措偏失带来的政治恶果
    第三节 全新锐进及其正反面相:盛世才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教育施政的革新举措
        二、教育施政的历史突破
        三、民主进步与专制独裁并存的两副面相
    第四节 综合评述: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比较与差异原因
        一、各届政府教育施政举措得失比较
        二、民国新疆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差异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一、历史发展之边疆安全启示
    二、学术领域之相关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10)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个案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由
    2.1 目的与意义
        2.1.1 研究目的
        2.1.2 理论意义
        2.1.3 实用价值
    3.1 关键词界定
        3.1.1 中学教育
        3.1.2 选修课
        3.1.3 音乐校本课程
    4.1 文献综述
        4.1.1 中学教育、中学生
        4.1.2 选修课
        4.1.3 校本课程
        4.1.4 音乐校本课程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方法
第1章 中学教育与选修课程
    1.1 中学教育发展要求和基本任务
        1.1.1 中学教育发展要求
        1.1.2 中学阶段的教育任务
        1.1.3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1.2 中学阶段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2.1 中学阶段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1.2.2 中学阶段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1.3 中学选修课程的可行性
        1.3.1 政策保障与社会支持
        1.3.2 学校有条件开展选修课程
        1.3.3 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2章 校本课程与音乐校本课程
    2.1 校本课程必要性与可行性
        2.1.1 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2.1.2 校本课程的可行性
    2.2 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2.2.1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培养学习兴趣
        2.2.2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展现学校特色
        2.2.3 促进学生音乐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2.3 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
        2.3.1 面向全体学生
        2.3.2 选修形式灵活
        2.3.3 强调综合与实践
第3章 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个案调查
    3.1 调查概述
        3.1.1 调查对象与范围
        3.1.2 调查设计与信效度分析
        3.1.3 问卷调查实施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2.2 教师访谈结果
第4章 结论与分析
    4.1 研究结论
        4.1.1 该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4.1.2 该校音乐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4.2 思考与建议
        4.2.1 树立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意识
        4.2.2 满足学生音乐个性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4.2.3 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
        4.2.4 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学历史研究型教师论 ——以张华中老师为例[D]. 辛娜. 苏州大学, 2020(03)
  • [3]五四后胡适与吴稚晖的思想分歧与互动[D]. 谢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高中正态分布的教·学·考研究[D]. 李婉娥.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6]民国时期湖南广益中学音乐教育研究[D]. 刘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D]. 吴学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研究[D]. 许适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D]. 朱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10]音乐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个案调查[D]. 何钦亚. 西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续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