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基树脂在改性聚硫密封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美超,宋英红,刘峥,吴松华[1](2022)在《聚硫密封剂介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聚硫生胶、补强填料、树脂及偶联剂对聚硫密封剂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不同试样厚度对密封剂介电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改性的液体聚硫橡胶的介电强度比改性聚硫橡胶高,综合考虑粘度、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选择改性胶与未改性胶共混作为生胶;气相二氧化硅作为补强填料时密封剂的介电性能比沉淀二氧化硅好;添加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环氧类偶联剂均可提高密封剂的介电强度,但需综合考虑密封剂的储存问题;密封剂试样厚度对其介电性能影响较大,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厚度。
许欢敏[2](2021)在《TRT枞树型叶根密封胶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炉煤气余压回收装置(TRT)枞树型动叶叶根的高分子密封胶在使用中出现不耐高温及煤气中的酸性气体腐蚀现象,而且密封材料与煤气中的杂质及腐蚀产物形成混合物,在叶根与榫槽的相对滑动过程中造成机械咬合,导致维修更换叶片时耗时费力等一系列问题。寻找合适的枞树型叶根密封胶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企业效率。本研究首先对目前使用的失效密封胶进行分析,通过理化性能、耐老化性、耐腐蚀性的试验研究,搞清其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该密封胶弹性较好、固化方式及固化后的涂膜不挥发含量满足枞树型叶根结构密封胶的要求。但是,由于其耐温性能差以及与基材的粘结强度不够导致酸性冷凝液体渗入发生失效。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在售的高性能密封材料多种多样,但密封胶厂家通常只给出部分常规性能检测结果,对其使用场合及特殊要求没有界定。本研究通过分析TRT的工况需求、模拟使用环境,研究其耐热及耐腐蚀性,旨在筛选出能够满足在TRT复杂工况条件下使用的高性能密封胶,解决TRT设备叶根密封胶失效问题。试验采用了TG-DSC、红外分析手段,研究了环氧类、有机硅类等密封胶在TRT复杂工况条件下的各项性能,重点从理化性能、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等方面对产品在TRT枞树型榫槽处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类使用中最大的缺点是固化后硬度过大,且不宜长期在200℃使用。常规的有机硅类密封胶耐温性能较好,但表面能和固体含量较低,不满足固化后密封榫槽和与金属粘结性的要求,选用高固含有机硅密封胶可改善上述性能。高固含有机硅的流动性和室温固化时间满足使用要求,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分别为110 min、260min,固化后的不挥发含量分别为95.7%(质量分数)和67.7%(体积分数),且固化后的固体含量在同等的密封产品中较高,保障了固化后充分密封。60天老化试验、30天腐蚀试验后,质量下降率逐渐趋于平稳,拉伸剪切强度变化较小,破坏方式为内聚破坏,说明该密封胶在高温及酸性环境中仍与基体有良好的粘结性,可保证TRT使用工况下长期使用。TG-DSC曲线和红外分析老化前后的基团变化结果表明,该涂料在200℃时耐温性能良好,Si-O-Si键以及Si-(CH3)2基团是其耐温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模拟件热处理前后的拆卸结果表明,拆卸的最大力值由39 KN降到11 KN,拆卸的便利性明显提高。所以,高固含有机硅类密封胶在克服原有密封胶缺点的基础上,可满足枞树型叶根密封胶的使用要求。
金晶[3](2021)在《氟硅/POSS改性环氧树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环氧树脂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固化剂发生开环反应,形成高度交联聚合物,因此被归为热固性树脂。由于其受热形成的高度交联结构,使得树脂在具备优异粘结性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腐蚀等优点,但其仍存在质脆、韧性较差等缺点,致使环氧树脂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目前发展较为优异的新型材料,因其空笼型结构及顶角连接的R基团,被称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将此结构的POSS以物理共混或化学键合方式引入到环氧树脂结构中,可起到阻碍链段运动的作用,使树脂杂化材料在热稳定性能、附着力、力学性能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氟硅聚合物能有效的结合有机硅和有机氟耐化学性、疏水性等优点,将其用于涂层改性可有效改善涂层的疏水及耐化学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常用固化剂之一为酸酐固化剂,该固化剂固化后的涂层低毒、挥发性低的同时,具有电性能优良、对皮肤刺激性小、体积收缩性小等优点。基于此,制备环氧基POSS、氟硅聚合物及潜伏型酸酐固化剂三种物质,并结合三种物质的优异性能,将其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T8EP-POSS的制备及其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研究: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6)为原料,甲醇、乙醇混合溶液为溶剂,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含有三环氧基五苯基的低聚倍半硅氧烷(T83EP-POSS)、单环氧基七苯基低聚倍半硅氧烷(T81EP-POSS)以及八环氧基低聚倍半硅氧烷(T88EP-POS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硅谱(29Si NMR)等手段对合成的T83EP-POSS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pH为3-4,滴加PTES和A186溶液,其中水与硅烷摩尔比为2:1,水解反应48 h,得到的EP-POSS具有预期结构。以环氧树脂、固化剂二氨基二苯甲烷(DDM)构筑T83EP-POSS改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讨论引入T83EP-POSS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入5%的T83EP-POSS,改性后的涂层热失重为20%,分解温度从424℃增至577℃,热稳定性显着提升,涂层附着力可达到1级,耐冲击可达38 cm。(2)拒水拒油型氟硅低聚物的合成及氟硅/POSS共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作为第三单体,将其与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苯乙烯(ST)通过硅氢化加成法制备出拒水拒油型氟硅低聚物(FEPS),通过FT-IR、1H NMR、29Si NMR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将FEPS作为改性环氧树脂的整理剂,构筑EP-POSS/氟硅共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用XPS、XRD、TGA等研究涂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滴加摩尔比为1:1:1.2:1:2的D4H、AGE、G04和ST,共聚反应4 h,得到无色透明的带有环氧基、苯基、氟酯基的环四硅氧烷(FEPS),产物性能稳定;当引入占环氧树脂质量数5%的FEBS、5%的EP-POSS使得环氧树脂涂层其接触角从原有的71°增至106°,且此时涂层拉伸强度为45 MPa,耐冲击提升至58 cm,涂层附着力达到1级。(3)探究不同固化剂对树脂涂层的性能影响:以均苯四酐PMDA和端羟基的二元醇DA为反应物,在溶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酯化反应,制得桥联二元酸酐,即潜伏型固化剂(CBA)。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固化剂固化后对涂层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反应将小分子酸酐转化成使用方便的液态,溶解度提升,且固化后的涂层力学性能良好,附着力较原固化剂有所提高,可达到1级。
章谏正,张斌,郑超,鲍传磊[4](2020)在《增黏剂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增黏剂以及复配后的增黏体系对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增黏树脂、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增黏效果不如复配使用的效果好;其中,2份E-44和1份LT550的复配效果最好,可与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粘接强度较高。为实现改性聚硫密封剂与多种基材良好的粘接性能,增黏剂的复配是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房鑫[5](2020)在《喷涂型聚脲树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脲是国内外近十几年来随着聚氨酯材料实际应用、施工环保要求提高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绿色友好、性能突出的新型应用材料。喷涂型聚脲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具备了反应速度快、施工界面不流挂、不受环境温湿度影响等诸多优势,突破了传统喷涂技术的局限性,当前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现代以来,德国最先研制出喷涂型聚脲的产品,随后喷涂型聚脲工艺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使喷涂型聚脲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与商业上的贸易应用。当下,聚脲的市场主要分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的发展近些年来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在国内喷涂型聚脲材料主要应用在船舶防腐、航空航天、铁路修建以及重要设施的建设上面。本论文使用半聚物的制备方法,先将甲苯二异氰酸酯与氨基聚醚进行预聚反应,聚合生成异氰酸酯部分;然后调试与异氰酸酯浓度匹配的不同种类聚醚氨混合物作为氨基化合物使用,最后将两组份加入到美国GUSMER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20/35型高压无气喷涂机中,根据实验条件调节仪器参数,通过快速喷涂的混合方式使之迅速反应完全,得到对异氰酸酯预聚物进行扩链合成目标的产物---喷涂型聚脲树脂。本文中对预聚生成异氰酸的过程以及合成不同种类聚醚氨的氨基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合成异氰酸酯预聚物的最优条件、异氰酸酯浓度对聚脲树脂产物的反应时间和树脂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中通过红外光谱对反应合成的聚脲特征峰进行表征,确定目标树脂的生成;通过电化学(Tafel、EIS)腐蚀实验研究了其耐腐蚀的性能;使用扫描电镜对聚脲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能够得到其结构平整度表征图片;通过热重分析对反应生成的聚脲进行耐温性能测试,可得到其耐热分解曲线;同时使用JM-Ⅳ型磨耗、LX-D型邵氏硬度计和CMT4204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反应生成的聚脲进行力学性能测定。论文着重研究了喷涂型聚脲树脂不同种类原料合成异氰酸酯对聚脲产物反应时间和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不同种类原料合成异氰酸酯与一定浓度聚醚氨通过喷涂的方式快速混合反应形成聚脲材料。经研究发现,当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氨基聚醚(Mw2000),聚合生成的异氰酸酯预聚物与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醚多元氨,二乙基甲苯二氨,N,N-二烷基甲基二氨调试相应浓度的氨基化合物得到的喷涂聚脲树脂反应速度快、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漆膜连续平整光滑,测得邵氏硬度较高,断裂伸长率大于230%,拉伸强度大于20MPa,撕裂强度大于70/KN·m-1,强于其它组份反应生成的聚脲。
张开明[6](2020)在《耐极低温增韧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电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超导现象被发现后,超导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随着高温超导的研究与发展,超导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其中在电工领域的应用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超导技术与电工技术也逐渐结合产生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即超导电力技术。超导电力设备中绝缘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超导磁体工作于极低温环境下,常温环境使用的绝缘材料在极低温环境下可能产生气隙、开裂等绝缘缺陷,从而导致绝缘故障甚至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绝缘材料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为研究增韧环氧树脂在极低温环境下的电气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方案,根据电气性能测试的需求设计装置结构,选择装置材料与密封结构,通过理论计算验证设计的装置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同时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和结构稳定性分析,最后分析计算结果得出,设计的电性能测试装置满足结构强度,并且在工作状况下不会发生失稳现象。为研究电性能测试装置中电极形状及电极间距对电介质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在不同电极形状和间距的情况下进行有限元电场分析并对比结果得出,氮气中的电场强度随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尖锐的电极会产生明显较大的电场强度,因此超导电力设备中为防止产生电场集中的情况,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尖锐结构。为研究绝缘缺陷对绝缘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位置的气隙缺陷进行电场分析,与无缺陷试样模型的结果对比得出,气隙缺陷会使试样模型中最大场强增大,其中位于外表面的气隙缺陷使电场强度的增大最为明显。然后以1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进行电场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绝缘结构中变化较大的部位容易产生电场集中,气隙缺陷或材料混合不均匀也会明显增大该缺陷处的电场强度,可能造成局部放电,最终导致绝缘失效。因此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尖端结构,同时可以改进绝缘结构的制作工艺,降低材料的气隙率并避免材料各组分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图[76]表[14]参[66]
王重洋[7](2020)在《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属材料被用于开发海洋资源,然而海洋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金属腐蚀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威胁。因此使用有机涂料对钢结构材料进行保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实惠的方法。而有机涂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腐蚀涂料是环氧树脂涂料,但是其本身质脆、抗冲击性能较差,因此一般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纳米粒子的发现,为改性环氧树脂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氧化铝进行表面修饰,将其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了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并对复合涂层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磨性能及防腐蚀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初步探讨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作用机理和涂层的防腐蚀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1、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的硬度、附着力、耐磨性能等性能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则开始下降。当纳米氧化铝的添加量为5wt.%时,涂层附着力提高了64%,耐冲击强度提高了180%。2、纳米氧化铝的用量较少时,虽在涂层中分散均匀,但是由于含量较少,使得涂层的耐磨性能提高的不够明显,而用量较多时则出现大块堆积,产生团聚现象,使涂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当含量为5wt.%时,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最佳,涂层的致密性最好。3、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的防腐蚀性能随着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增加呈现出先提高后减弱的趋势,当用量为5wt.%时,涂层取得最优的防腐蚀性能,在模拟海水中浸泡40d后,其涂层的阻抗模量仍然保持在1010Ω·cm2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腐蚀性。4、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铝在环氧树脂体系中分散均匀,一方面弥补了涂层固化产生的缺陷,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另外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存在也增加了腐蚀介质的渗透路径,延缓了其与金属基材接触的时间,使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纳米粒子还能吸收涂层受外力冲击时产生的能量,并阻碍银纹的扩张,从而提高了涂层的韧性。
李云[8](2020)在《防水卷材用丁基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防水卷材用丁基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85份IIR、15份高分子量PIB I、90份低分子量PIB II、90份C5石油树脂、200份轻质碳酸钙为基本配方,选用偶联剂、再生丁基橡胶、EVA、ECO、AEM、液体丁腈橡胶以及液体聚硫橡胶为改性材料,分别在基本配方中引入少量上述改性材料,通过进行耐热性测试、初粘力测试、持粘性测试、剥离强度测试、剪切强度测试、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SC测试、热失重分析等,研究不同改性材料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出综合性能最佳的配方。研究表明:当IIR为85份,PIB I为15份,PIB II为90份,C5石油树脂为90份,轻质碳酸钙为200份,ECO为1份,防老剂4010NA为0.17份时,所得压敏胶综合性能最佳,粘合强度最高。其在80℃×2h的条件下无流淌、无龟裂、无变形现象,初粘测试结果为2.3d N·m,持粘时间为50min,防水卷材与防水卷材粘合的剪切强度的结果15.71N/mm,剥离强度的结果为4.1N/mm,彩钢板与防水卷材粘合的剪切强度的结果为7.74N/mm,剥离强度的结果为4N/mm,水泥板与防水卷材板粘合的剪切强度的结果为7.31N/mm,剥离强度4.23N/mm,测试结果均高于GB/T23260-2009。另外,RPA温度扫描结果表明其在35℃-90℃范围内表现出弹性流变行为,TGA研究结果表明其耐热温度可至345℃,大于345℃便开始出现明显的热分解现象。
吕继朋[9](2020)在《PDAPP及其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但是其阻燃性能较差。添加型阻燃剂虽然提升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但是会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反应型阻燃剂可使环氧树脂具有优异阻燃性的同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最新研究表明,P-N型阻燃剂具有高效的协同阻燃作用,能够显着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P-N反应型阻燃剂:聚-N-苯胺-苯氧基-磷酰胺(PDAPP),并用于阻燃改性环氧树脂。利用含P-N的反应型阻燃剂(PDAPP)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功能改性,得到含有阻燃元素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并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阻燃环氧树脂。(1)以对苯二胺和二氯代磷酸苯酯为原料,三乙胺作为缚酸剂成功合成了反应型阻燃剂:聚-N-苯胺-苯氧基-磷酰胺(PDAPP),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DAPP具有较高的纯度,产物中P、N含量分别达到11.23%和12.19%,PDAPP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15℃,在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170℃)下不会分解,650℃时的残炭率高达18.5%。(2)通过对环氧树脂体系的非等温DSC曲线的研究,得出静态固化时纯环氧树脂体系和10wt%PDAPP环氧树脂体系的特征温度。纯环氧树脂体系:T0=94.65℃、Tp=140.25℃和Tf=164.20℃;10wt%PDAPP环氧树脂体系:T0=70.15℃、Tp=119.80℃和Tf=170.30℃。根据动态DSC曲线,结合Kissinger-Ozawa方程得出固化动力学参数,纯环氧树脂的表观活化能为64.50k J/mol,表观反应频率因子2.23×107/s,10wt%PDAPP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过程表观活化能为59.18k J/mol,表观反应频率因子1.14×107/s,PDAPP的加入降低了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活化能。(3)以合成的聚-N-苯胺-苯氧基-磷酰胺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了PDAPP阻燃环氧树脂。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体系中PDAPP含量达到10wt%,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分别达到28.2%和V-0等级。环氧树脂体系的Tg值随着PDAPP含量的增多逐渐下降,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温度逐渐降低,但在650℃下残炭率提升。动态红外分析和残炭的微观形貌分析揭示了PDAPP阻燃环氧树脂的机理,PDAPP中含有大量的磷、氮元素,可以在燃烧阶段充当酸源和气源,促进形成高强度且致密的炭层,阻碍气体交换和热量传递,实现了凝聚相和气相的协同阻燃效果。(4)采用阻燃剂PDAPP对氧化石墨烯改性得到了改性氧化石墨烯(PDAPP-G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PDAPP-GO结构进行了表征。制备了PDAPP-GO阻燃环氧树脂。当PDAPP-GO在EP中含量为3.0wt%时,极限氧指数达到27.9%,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相比于纯EP分别提升了10.22%和31.90%,达到UL-94的V-0等级。PDAPP-GO含量为4.0wt%时,极限氧指数达到29.2%。微观炭层分析表明,外炭层致密、结实且光滑平整,内炭层光滑且有较多的囊腔,说明PDAPP-GO可以在气相和凝聚相两相中同时起到阻燃作用。
夏学禹[10](2019)在《低醛高稳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其微波发泡》文中指出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formaldehyde,MF)泡沫是一种具备吸音、耐热和保温等性能的本征阻燃型材料,在建筑、交通、航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MF泡沫存在脆性较大、强度低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易释放出游离甲醛,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MF泡沫是由MF树脂溶液经微波发泡工艺制备得到,因而MF树脂的分子结构和泡沫的泡孔结构共同决定了 MF泡沫的性能。论文从MF树脂基体改性和泡孔结构调控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系统研究了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反应特性,探究甲醛捕捉剂的改性效果与作用机理,优化反应工艺,制备出了低醛高储存稳定性的MF树脂;然后考察了尿素对MF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发泡工艺,制备出了轻质高弹的MF泡沫。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MF树脂制备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反应初期,以三聚氰胺与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为主,二是反应后期,以羟甲基三聚氰胺之间发生缩聚反应为主。在反应3h时缩聚程度达到一定平衡后,添加10%的尿素,可将树脂溶液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至0.65%且储存时间延长至60天。与硫脲、己内酰胺相比,尿素的加入不仅消耗了未反应的游离甲醛,而且生成了比亚甲基醚键更加稳定的-CH2-NH-结构,降低了甲醛释放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活性官能团(羟甲基)数目,提高了 MF树脂溶液的储存稳定性。(2)MF树脂的固化过程主要是亚氨基和羟甲基之间发生缩聚交联,在低温下羟甲基之间的自交联反应速率较快,在高温下亚氨基的活性高于羟甲基,亚氨基与羟甲基之间的缩聚反应速率更快。经尿素改性后,MF树脂中的亚氨基含量增加,羟甲基数目减少,导致其在温度低于50℃时,固化速度很慢,而当温度高于50℃时,固化反应更容易,且活化能随转化率增加降低,符合自催化的反应特征。(3)采用微波发泡方式对MF树脂溶液进行发泡,调控树脂浓度、微波温度和时间、发泡助剂等工艺参数,使发泡与固化均衡,获得轻质高弹的MF泡沫。尿素对MF树脂改性后,不仅可将泡沫的甲醛含量降低至0.08 mg/g,同时增加了三嗪环之间的碳链长度,提高泡沫的压缩性能,当尿素添加量为15%时,MF泡沫压缩强度增加了 126%,弹性回复率提高了 47%。进一步在微波发泡过程中加入甲醇,可将泡沫的弹性回复率提高至80%。
二、氨基树脂在改性聚硫密封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基树脂在改性聚硫密封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硫密封剂介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样制备 |
1.4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液体聚硫橡胶对密封剂介电性能的影响 |
2.2 补强填料对密封剂介电性能的影响 |
2.3 树脂对密封剂介电性能的影响 |
2.4 偶联剂对密封剂介电性能的影响 |
2.5 试样厚度对密封剂介电强度的影响 |
3 结论 |
(2)TRT枞树型叶根密封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RT枞树型叶根结构密封材料的选择 |
1.2.1 聚硫密封胶 |
1.2.2 聚氨酯密封胶 |
1.2.3 硅酮密封胶 |
1.2.4 环氧树脂密封胶 |
1.2.5 丙烯酸酯密封胶 |
1.2.6 有机硅密封胶 |
1.2.7 小结 |
1.3 有机硅结构密封胶耐热防腐性概述 |
1.3.1 有机硅的基本性能 |
1.3.2 提高有机硅的耐热方法 |
1.3.3 有机硅耐高温及防腐方向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前言 |
2.2 试验仪器及试样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试样规格 |
2.3 试验方案 |
2.3.1 耐老化性试验 |
2.3.2 耐腐蚀性试验 |
2.3.3 模拟件拆卸试验 |
2.4 试验检测方法 |
2.4.1 表干时间测定 |
2.4.2 实干时间测定 |
2.4.3 湿膜厚度 |
2.4.4 干膜厚度 |
2.4.5 邵氏硬度的测定 |
2.4.6 干膜密度和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
2.4.7 柔韧性的测定 |
2.5 分析测试试验 |
2.5.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 |
2.5.2 红外光谱(ATR-FTIR) |
第三章 TRT枞树型叶根原用密封胶的失效分析 |
3.1 失效案例 |
3.2 试验结果及评价 |
3.2.1 密封胶理化性能测试 |
3.2.2 密封胶耐热性分析 |
3.2.3 密封胶耐腐蚀性分析 |
3.2.4 模拟件拆卸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环氧树脂和有机硅的筛选及可适用性评价 |
4.1 环氧树脂的筛选 |
4.1.1 环氧树脂调查结果 |
4.1.2 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能检测分析 |
4.1.3 小结 |
4.2 有机硅涂料的筛选 |
4.2.1 有机硅调查结果 |
4.2.2 有机硅涂料的理化性能检测分析 |
4.2.3 不挥发物含量测定 |
4.2.4 小结 |
第五章 耐温耐腐蚀性及拆卸便利性研究 |
5.1 密封材料的耐热性试验及评价 |
5.1.1 128 环氧树脂 |
5.1.2 硅橡胶涂料 |
5.1.3 有机硅高固含涂料 |
5.2 密封材料的耐腐蚀试验及评价 |
5.2.1 128 环氧树脂涂料 |
5.2.2 硅橡胶涂料 |
5.2.3 有机硅高固含涂料 |
5.3 高固含有机硅涂料的适用性及拆卸便利性评价 |
5.3.1 高固含有机硅的适用性的进一步评价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TRT模拟件拆卸试验及热处理后的拆卸便利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氟硅/POSS改性环氧树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POSS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
1.2.1 POSS结构 |
1.2.2 POSS的合成 |
1.2.3 POSS的应用研究 |
1.3 氟硅聚合物 |
1.3.1 氟硅聚合物的研究背景 |
1.3.2 氟硅材料结构及合成 |
1.3.3 氟硅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
1.4.1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分类 |
1.4.2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4.3 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
1.4.4 环氧树脂固化剂概述及分类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预期结果 |
2 环氧基T_8~3EP-POSS的制备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T_8EP-POSS的制备 |
2.2.2 T_8~3EP-POSS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2.2.3 T_8~3EP-POSS结构表征及改性涂层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_8~3EP-POSS的物理性能 |
2.3.2 T_8~3EP-POSS的红外表征 |
2.3.3 T_8~3EP-P OSS的核磁分析 |
2.3.4 T_8~3EP-POSS的分子量分布 |
2.3.5 T_8~3EP-POSS用量对改性涂层的热重分析 |
2.3.6 T_8~3EP-POSS用量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7 T_8~3EP-POSS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扫描电镜图 |
2.3.8 T_8~3EP-POSS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涂层附着力测试 |
2.3.9 T_8~3EP-POSS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接触角测试 |
2.4 小结 |
3 氟硅/POSS共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过程 |
3.2.1 拒水拒油氟硅低聚物的制备 |
3.2.2 氟硅/POSS共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3.2.3 氟硅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改性涂层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氟硅、氟硅/POSS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物理性质 |
3.3.2 氟硅聚合物FEPS的红外分析 |
3.3.3 氟硅聚合物用量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 |
3.3.4 氟硅/POSS改性涂层表面疏水性的测试 |
3.3.5 氟硅/POSS改性涂层的附着力 |
3.3.6 氟硅/POSS改性涂层的XPS分析 |
3.3.7 氟硅/POSS改性涂层的XRD分析 |
3.3.8 氟硅/POSS改性涂层的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4 不同固化剂体系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影响 |
4.1 桥联二元酸酐固化剂的制备 |
4.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2 实验过程 |
4.2 桥联二元酸酐固化剂的结构表征及改性涂层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桥联二元酸酐固化剂的物理性能 |
4.3.2 桥联二元酸酐固化剂的红外分析 |
4.3.3 不同固化剂体系对树脂涂层的物理性能影响 |
4.3.4 不同固化剂体系对树脂涂层的附着力影响 |
4.3.5 不同固化剂树脂体系涂层的耐酸碱分析 |
4.3.6 不同固化剂对树脂涂层的热性能影响 |
4.3.7 固化温度及时间对树脂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增黏剂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部分 |
1.1 试验原料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制备 |
1.3.1 聚硫密封剂基膏的制备 |
1.3.2 聚硫密封剂硫化剂的制备 |
1.3.3 聚硫密封剂的制备 |
1.4 测定或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增黏树脂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2.2 偶联剂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2.3 增黏剂复配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3 结语 |
(5)喷涂型聚脲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脲树脂的发展史 |
1.1.1 国外聚脲树脂概述 |
1.1.2 国内聚脲树脂概述 |
1.2 喷涂型聚脲树脂 |
1.2.1 聚脲树脂反应原理 |
1.2.2 物料配比计算 |
1.2.3 扩链剂的选择 |
a-扩链剂的作用 |
b-扩链剂的种类 |
C-扩链剂的确定 |
1.2.4 预聚物组成选择 |
1.3 聚脲树脂的应用领域 |
1.3.1 聚脲树脂在建筑方面的应用 |
1.3.2 聚脲在防腐蚀方面的应用 |
1.3.3 聚脲在汽车方面的应用 |
1.3.4 聚脲在道路方面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设想和内容创新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本课题研究的设想 |
1.4.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创新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原料的准备 |
2.2.1 聚丙二醇(PPG)脱水 |
2.2.2 TDI的脱水 |
2.2.3 端氨基聚醚(D2000)脱水 |
2.2.4 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合成 |
2.2.5 氨基化合物的配置 |
2.3 预聚物NCO含量的测定 |
2.3.1 指示剂的配制 |
2.3.2 测定NCO含量 |
2.4 甲苯二异氰酸酯型喷涂聚脲树脂的制备 |
2.4.1 喷涂基板的处理 |
2.4.2 型喷涂聚脲树脂的制备 |
2.5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5.1 FT-IR红外光谱表征 |
2.5.2 扫描电镜表征(SEM) |
2.5.3 热重分析(TGA) |
2.5.4 电化学分析 |
2.5.5 耐磨擦性测试 |
2.5.6 拉伸性能测定 |
2.5.7 硬度测试 |
2.5.8 冲击强度测试 |
2.5.9 粘度的测定 |
2.5.10 固体含量的测定 |
2.5.11 凝胶时间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
3.2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分析 |
3.3 热失重测试结果分析 |
3.4 电化学测试结果分析 |
3.5 耐磨擦测试结果分析 |
3.6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7 硬度测试结果分析 |
3.8 冲击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
3.9 粘度测定结果分析 |
3.10 固体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3.11 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
3.12 聚脲树脂浓度的确定 |
3.13 聚脲树脂当量比的确定 |
3.14 聚脲树脂喷涂体积比的确定 |
3.15 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耐极低温增韧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电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简介 |
1.2.1 环氧树脂及其分类 |
1.2.2 增韧剂 |
1.2.3 填料 |
1.2.4 固化剂 |
1.3 环氧树脂研究现状 |
1.3.1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现状 |
1.3.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气特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及分析 |
2.1 电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 |
2.1.1 电性能测试装置腔体 |
2.1.2 电性能测试装置的材料选择 |
2.1.3 真空室设计 |
2.2 电性能测试装置的密封 |
2.2.1 密封的分类 |
2.2.2 密封的原理 |
2.2.3 密封材料的选择 |
2.3 电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强度分析 |
2.3.1 有限元基本原理简述 |
2.3.2 有限元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性能测试装置中的电场分析 |
3.1 低温氮气的绝缘特性研究 |
3.1.1 低温氮气的击穿电压 |
3.1.2 有限元仿真 |
3.1.3 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与总结 |
3.2 增韧环氧树脂材料的选择 |
3.2.1 复合材料的选择 |
3.2.2 复合材料的材料属性 |
3.3 增韧环氧树脂的有限元电场分析 |
3.3.1 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 |
3.3.2 有限元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绝缘缺陷对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
4.1 气隙缺陷对绝缘材料中电场分布的影响 |
4.1.1 气隙类型及电场强度 |
4.1.2 气隙放电的起始放电电压 |
4.1.3 气隙缺陷的位置对电场强度的影响 |
4.2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绝缘层中气泡缺陷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
4.2.1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结构 |
4.2.2 有限元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金属的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 |
1.2.1 金属腐蚀机理 |
1.2.2 防腐蚀措施 |
1.3 有机涂料的研究概述 |
1.3.1 有机涂料的种类 |
1.3.2 有机涂层的防腐蚀机理 |
1.4 环氧树脂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
1.4.2 环氧树脂涂料的改性 |
1.5 纳米材料及其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概述 |
1.5.1 纳米材料的性能 |
1.5.2 纳米材料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研究 |
1.5.3 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的影响 |
1.6 研究内容 |
2 试验设备、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 |
2.2.1 环氧树脂 |
2.2.2 固化剂 |
2.2.3 稀释剂 |
2.2.4 纳米氧化铝的选择 |
2.2.5 助剂 |
2.3 纳米Al_2O_3的表面预处理 |
2.3.1 纳米Al_2O_3表面化学改性 |
2.3.2 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 |
2.4 涂层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涂膜硬度 |
2.4.2 耐冲击性试验 |
2.4.3 涂层附着力测试 |
2.4.4 涂层耐磨性能试验 |
2.4.5 微观组织分析 |
2.4.6 涂层形貌分析 |
2.4.7 电化学阻抗测试 |
2.4.8 耐海水浸渍测试 |
3 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的微观组织及物理性能分析 |
3.1 微观表征 |
3.1.1 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1.2 纳米Al_2O_3表面形貌分析 |
3.2 物理性能分析 |
3.2.1 涂层硬度分析 |
3.2.2 涂层耐冲击性能分析 |
3.2.3 涂层附着力性能分析 |
3.2.4 涂层耐磨性能分析 |
3.3 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涂料作用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分析 |
4.1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浸泡1d的交流阻抗图 |
4.3.2 浸泡20d的交流阻抗图 |
4.3.3 浸泡40d的交流阻抗图 |
4.4 耐海水浸渍测试 |
4.5 涂层断裂形貌 |
4.6 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的耐腐蚀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防水卷材用丁基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压敏胶(PSA)简介 |
1.2 防水卷材用丁基PSA |
1.2.1 防水卷材 |
1.2.2 丁基PSA |
1.2.3 丁基橡胶(IIR) |
1.2.4 聚异丁烯(PIB) |
1.2.5 C_5石油树脂 |
1.2.6 轻质碳酸钙(CaCO_3) |
1.3 粘合作用理论简介 |
1.4 改性材料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防水卷材用丁基压敏胶的制备 |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2 实验流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初粘力测试 |
2.3.2 持粘性能测试 |
2.3.3 耐热性能测试 |
2.3.4 剪切强度测试 |
2.3.5 剥离强度测试 |
2.3.6 动态性能分析(RPA) |
2.3.7 热重分析(TGA) |
2.3.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三章 偶联剂改性的丁基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
3.1 偶联剂550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1.1 实验配方 |
3.1.2 偶联剂550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3.1.3 偶联剂550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3.1.4 偶联剂550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3.2 偶联剂151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2.1 实验配方 |
3.2.2 偶联剂151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3.2.3 偶联剂151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3.2.4 偶联剂151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 硅酸盐水泥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3.3.1 实验配方 |
3.3.2 水泥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3.3.3 水泥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3.3.4 水泥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5 TG测试结果分析 |
第四章 RIIR和矿物油改性的丁基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
4.1 石蜡油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1.1 实验配方 |
4.1.2 石蜡油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4.1.3 石蜡油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4.1.4 石蜡油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4.2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石蜡油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配方 |
4.2.2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石蜡油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4.2.3 IIR 和 RIIR 不同配比对含石蜡油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4.2.4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石蜡油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4.3 环烷油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3.1 实验配方 |
4.3.2 环烷油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4.3.3 环烷油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4.3.4 环烷油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4.4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环烷油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4.4.1 实验配方 |
4.4.2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环烷油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4.4.3 IIR 和 RIIR 不同配比对含环烷油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4.4.4 IIR和 RIIR不同配比对含环烷油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第五章 EVA、ECO或 AEM改性的丁基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
5.1 EVA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1.1 实验配方 |
5.1.2 EVA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5.1.3 EVA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5.1.4 EVA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5.2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VA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2.1 实验配方 |
5.2.2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VA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5.2.3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VA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能的影响 |
5.2.4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VA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5.3 ECO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3.1 实验配方 |
5.3.2 ECO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5.3.3 ECO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5.3.4 ECO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5.4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CO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4.1 实验配方 |
5.4.2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CO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5.4.3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CO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能的影响 |
5.4.4 C_5石油树脂用量对含ECO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5.5 AEM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5.1 实验配方 |
5.5.2 AEM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5.5.3 AEM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5.5.4 AEM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5.6 CaCO_3 用量对含AEM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5.6.1 实验配方 |
5.6.2 CaCO_3 用量对含AEM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5.6.3 CaCO_3 用量对含AEM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能的影响 |
5.6.4 CaCO_3 用量对含AEM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5.7 与水泥砂浆板的粘合强度分析 |
5.8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5.9 TG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液体橡胶改性的丁基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
6.1 LNBR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6.1.1 实验配方 |
6.1.2 LNBR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6.1.3 LNBR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6.1.4 LNBR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6.2 CaCO_3 用量对含LNBR的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6.2.1 实验配方 |
6.2.2 CaCO_3 用量对含LNBR的丁基压敏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
6.2.3 CaCO_3 用量对含LNBR的丁基压敏胶持粘、初粘力能的影响 |
6.2.4 CaCO_3 用量对含LNBR的丁基压敏胶粘合强度的影响 |
6.3 液体聚硫橡胶用量对丁基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
6.3.1 实验配方 |
6.3.2 液体聚硫橡胶用量对体系耐热性的影响 |
6.3.3 液体聚硫橡胶用量对体系持粘、初粘力的影响 |
6.3.4 液体聚硫橡胶用量对体系粘合强度的影响 |
6.4 与水泥砂浆板的粘合强度分析 |
6.5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6.6 TG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其他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7.1 RPA测试结果 |
7.1.1 温度扫描 |
7.1.2 频率扫描 |
7.2 DSC测试结果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9)PDAPP及其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概述 |
1.1.1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1.2 固化剂分类 |
1.2 环氧树脂阻燃研究的必要性 |
1.3 反应型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1 卤素类阻燃剂 |
1.3.2 氮类阻燃剂 |
1.3.3 磷类阻燃剂 |
1.3.4 磷氮类阻燃剂 |
1.3.5 磷硅类阻燃剂 |
1.4 改性氧化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
1.4.1 非共价键改性 |
1.4.2 共价键改性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PDAPP的合成及表征 |
2.1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PDAPP的合成 |
2.3 PDAPP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共振分析 |
2.3.3 元素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PDAPP的合成工艺研究 |
2.4.2 PDAPP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3 PDAPP的核磁共振分析 |
2.4.4 PDAPP的元素分析 |
2.4.5 PDAPP的热重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PDAP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的非等温DSC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PDAPP阻燃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制备及DSC测试 |
3.2.1 PDAP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
3.2.2 PDAP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的DSC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环氧树脂体系非等温DSC曲线分析 |
3.3.2 环氧树脂体系固化温度的确定 |
3.3.3 用Kissinger和 Ozawa方法求固化动力学参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PDAPP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PDAPP阻燃环氧树脂试样的制备 |
4.3 PDAPP阻燃环氧树脂的性能测试 |
4.3.1 热学性能测试 |
4.3.2 阻燃性能测试 |
4.3.3 力学性能测试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PDAPP阻燃环氧树脂热学性能的研究 |
4.5.2 PDAPP阻燃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的研究 |
4.5.3 PDAPP阻燃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
4.5.4 PDAPP阻燃环氧树脂的动态红外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PDAPP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阻燃环氧树脂性能的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PDAPP-GO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 |
5.2.1 PDAPP-GO的制备 |
5.2.2 PDAPP-GO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 |
5.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5.3.1 红外测试分析 |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3 阻燃性能测试 |
5.3.4 微观形貌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DAPP-GO的红外光谱分析 |
5.4.2 PDAPP-GO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分析 |
5.4.3 PDAPP-GO阻燃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的研究 |
5.4.4 PDAPP-GO阻燃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低醛高稳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其微波发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MF树脂制备及改性 |
2.1.1 MF树脂的特点及应用 |
2.1.2 MF树脂的合成过程 |
2.1.3 MF树脂的除醛改性 |
2.2 MF树脂固化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2.2.1 MF树脂的固化方法 |
2.2.2 MF树脂的固化机理 |
2.2.3 MF树脂固化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2.3 MF泡沫的改性及泡孔结构调控 |
2.3.1 MF泡沫的特性及应用 |
2.3.2 MF泡沫的增韧改性 |
2.3.3 MF泡沫泡孔结构的调控 |
2.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3章 低醛高稳定性MF树脂溶液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MF树脂溶液的制备 |
3.2.3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 |
3.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5 pH值的测定 |
3.2.6 树脂溶液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
3.2.7 羟甲基含量的测定 |
3.2.8 在线测量反应体系粘度 |
3.2.9 树脂溶液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特性 |
3.3.2 甲醛捕捉剂的影响 |
3.3.3 反应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F树脂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实验原料 |
4.2.3 固化动力学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非等温固化过程分析 |
4.3.2 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4.3.3 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4.3.4 非模型动力学研究 |
4.3.5 尿素对MF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波发泡制备MF泡沫及其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MF泡沫的制备 |
5.2.3 FTIR分析 |
5.2.4 压缩性能的测定 |
5.2.5 泡孔结构的测定 |
5.2.6 氧指数的测定 |
5.2.7 树脂溶液浓度的测定 |
5.2.8 树脂溶液粘度的测定 |
5.2.9 泡沫表观密度的测定 |
5.2.10 泡沫残余甲醛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树脂溶液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5.3.2 微波时间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5.3.3 微波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5.3.4 发泡助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5.3.5 改性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氨基树脂在改性聚硫密封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硫密封剂介电性能研究[J]. 于美超,宋英红,刘峥,吴松华.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01)
- [2]TRT枞树型叶根密封胶的研究[D]. 许欢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氟硅/POSS改性环氧树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金晶.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增黏剂对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粘接性能影响研究[J]. 章谏正,张斌,郑超,鲍传磊. 中国胶粘剂, 2020(08)
- [5]喷涂型聚脲树脂的研究[D]. 房鑫.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耐极低温增韧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电气特性研究[D]. 张开明.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重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防水卷材用丁基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云.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9]PDAPP及其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D]. 吕继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10]低醛高稳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其微波发泡[D]. 夏学禹. 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