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曲微生物及蛋白质分解力的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梁宇鹏[1](2019)在《酒曲微生物中人参皂苷水解酶的挖掘》文中认为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炎症、抗过敏、治疗糖尿病和抗氧化等。人参中,糖基化人参皂苷是主要组成部分,而去糖基的稀有人参皂苷含量很低或不存在。相比之下,去糖基化的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更强地药理活性。因此,稀有人皂苷的制备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稀有人参皂苷的制备主要利用酸或碱处理等化学法和微生物或酶催化等生物学方法水解糖链。然而利用化学法水解人参皂苷,会产生副产物和污染环境,无法满足药用标准。因此,以微生物细胞和重组皂苷水解酶为代表的生物转化法被认为是获得稀有人参皂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此为契机,本论文以酒曲为载体,挖掘酒曲微生物中转化人参皂苷的功能菌株和皂苷水解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人参皂苷诱导酒曲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酒曲中潜在的可转化人参皂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优势类群;同时,对人参皂苷诱导酒曲进行固体发酵,利用TLC检测固体发酵产物进而分析酒曲微生物对人参皂苷的转化能力;(2)采用直接稀释涂板法和固体发酵诱导法从酒曲中分离和鉴定功能菌株;(3)从功能菌株中克隆皂苷水解酶基因,构建pET-30a和pET-32a重组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表征。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人参皂苷诱导酒曲高通量测序和固体发酵,皆证实酒曲微生物具有转化人参皂苷的潜力。通过比较酒曲原样和人参总皂苷底物诱导酒曲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人参皂苷对酒曲微生物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促使酒曲微生物优势物种的更替;(2)利用直接稀释法和固体发酵定向富集分离筛选两种方法,从酒曲中初筛共分离62株具有转化人参皂苷能力的纯培养菌株。经复筛验证29株菌明确可转化人参皂苷,其中12株活性细菌中有6株属于纤维微细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微生物。活性真核微生物中,以曲霉、酵母和横梗霉为主;(3)从纤维微细菌属(Cellulosimicrbium)的lyp-41、lyp-51和lyp-57三株菌株中克隆鉴定了5个葡萄糖苷酶基因(Cbgl3、Cbgl7、Cbgl4、Cbgl5和Cbgl8),其中Cbgl3、CbgM和Cbgl5 属于GH1家族,Cbgl7和Cbgl8属于GH3家族。(4)表达并验证Cbgl3、Cbgl7、Cbgl4、Cbgl5和Cbgl8五个重组葡萄糖苷酶,各重组粗酶液均对人参皂苷Rb1都具有转化能力,但仅有Cbg13和Cbg14对人参皂苷Rb2、Rb3、Rc、R1和Re具有转化能力。同时,各重组酶对p-NP-β-D-Glc也具有去葡萄糖基的作用。并对Cbg17和Cbg14进行了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最适pH分别为8.5和7.5,最适温度都为40℃。在低于40℃及以下温度,孵育1h,Cbg17和Cbg14酶活无明显变化。在pH 5-9间,4℃孵育1 h,Cbgl7和Cbg14酶活保持不变。两个重组葡萄糖苷酶对乙醇、葡萄糖、大部分实验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本论文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解析;以人参皂苷为底物筛选到一批具有转化人参皂苷的微生物,并对其中部分皂苷水解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克隆的酶基因表达产物均能转化人参皂苷。本论文对酒曲中安全的微生物资源宝库进行研究,从中挖掘能够转化人参皂苷的功能微生物和皂苷水解酶,不仅丰富了酒曲微生物资源和皂苷水解酶资源库,还为促进人参皂苷催化及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王晓丹,班世栋,周鸿翔,胡宝东,邱树毅[2](2016)在《贵州省遵义地区3个酱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酱香型大曲主要产地遵义地区的细菌类群组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细菌的类群和大曲的关系进行评定。样品采用454 FLX+平台进行测序,样品中所测微生物为细菌,测序片段为16S r DNA V3V5区,所有样品的优质序列按97%的相似度进行聚类,计算这些细菌类群的相对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细菌类群和大曲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3个大曲样品中共检测出6个门49个属细菌,主要是厚壁菌门;样品MT01以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34.40%、芽孢杆菌属(Bacillus)31.40%、Scopulibacillus 13.60%为主,占总量的79.40%,样品ZJ01以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34.80%、芽孢杆菌属Bacillus 49.00%为主,占总量的84.80%,样品ZX01以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66.10%为主;对3个大曲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是影响样品MT01与ZJ01距离最近,ZX01相对距离较远的细菌类群。
杨娟,丁晓雯,秦樱瑞,曾艺涛[3](2016)在《豆豉、腐乳蛋白质降解物限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测定豆豉、腐乳中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三甲胺、硫化氢、生物胺在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含量,确定豆豉、腐乳中蛋白质的腐败程度,为生产更安全的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提供依据。方法:参考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79—2003《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及其他文献分别对样品中TVB-N值、三甲胺及硫化氢等进行测定。结果:豆豉中TVB-N值、总生物胺、腐胺、三甲胺及硫化氢的含量分别为8.20372.72 mg/100 g、15.672 057.56 mg/kg、ND276.03 mg/kg、0.2610.43 mg/100 g及1.2227.27 mg/kg;腐乳中的含量分别为95.33652.94 mg/100 g、11.382 406.95 mg/kg、11.381 147.32 mg/kg、0.424.31 mg/100 g及0.273.72 mg/kg。结论:腐乳、豆豉中TVB-N、三甲胺、硫化氢、生物胺等腐败变质物质大量生成,影响此类食品的可食用性。可初步将TVB-N值、腐胺、总生物胺及三甲胺含量作为腐乳的腐败变质标志物;TVB-N值、总生物胺及三甲胺含量作为豆豉的腐败变质标志物,结合生产环节确定此类物质的限定值。
王俏,郭聃洋,王旭亮,武顺,王德良[4](2015)在《中国白酒不同香型酒曲理化性能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选择了26种白酒酒曲为研究对象,以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为检测方法,检测了水分、酸度、淀粉、发酵力、酯化力、糖化力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了浓香型、芝麻香型、酱香型、清香型、豉香型、特香型等香型白酒酿酒用大曲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白酒酿造用曲的理化性能各不相同,这与酒曲的类型不同有关,也是不同香型白酒酿造用酒曲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永琪[5](2014)在《豆瓣酱发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豆瓣酱是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之一,主要以蚕豆和面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原料进行分解,产生醇、酸、酯等呈味物质。豆瓣酱拥有具有独特的色泽、香气、滋味、形态,营养丰富、易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风味独特,同时也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受到广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豆瓣酱多为自然制曲发酵,发酵周期长,生产过程中易受到杂菌污染,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从两份传统发酵的蚕豆曲中分离纯化得到9株不同的霉菌,分别进行了酪蛋白水解实验、菌株产孢子的能力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筛选出3个菌株。经不同单菌株制曲试验,确定①号菌株为主要的制曲菌种。由于单菌种制曲所能产生的风味物质种类较为单一,因此进行了混合发酵制曲研究,最终确定①+⑨作为蚕豆曲的制曲菌种。经过直接观察法、扦片法和载玻片培养法,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和个体形态,对2株制曲菌种进行了鉴定,确定①号菌种为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⑨号菌种为酱油曲霉(Aspergillussojae)。菌株的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株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①号菌种的最适pH范围为6.07.0,⑨号菌种的最适pH范围为6.08.0;①号菌种的最适碳源为蔗糖,⑨号菌种对碳源不敏感;①、⑨号菌种在以酵母提取粉和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较好;在振荡培养条件下,①号菌种的产蛋白酶时间集中在4872h,最适产蛋白酶温度为30℃;⑨号菌种的产蛋白酶时间集中在2448h,最适产蛋白酶温度为27℃。种曲是制备蚕豆曲的种子,通过对种曲中孢子数量的测定,确定①号菌种的种曲制备条件为:含水量为45%、装料量为15g、接种量为0.3%、培养温度为28℃;⑨号菌种的种曲制备条件为:含水量为42%、装料量为25g、接种量为0.3%、培养温度为28℃。使用①、⑨号菌种1:1混合制备蚕豆曲,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混合制备蚕豆曲的最佳条件为:制曲温度28℃,制曲时间56h,接种量2%,面粉与原料豆瓣的比例1:10。分别以氨基态氮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评价标准进行豆瓣酱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确定发酵条件为:盐水浓度12%,料液比1:2,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30d。研究了自然发酵豆瓣酱和混合纯种发酵豆瓣酱的酱醅水分含量、pH、总酸含量、氨基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非酶促褐变反应程度各个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豆瓣酱产品品质达到传统发酵的产品水平。
卓毓崇,王会,赵荣寿,聂正东,杨维建[6](2014)在《高温大曲培菌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酿造中的糖化剂、发酵剂、生香剂,直接影响着产酒质量。新发酵仓由于环境等因素影响,产出的成品曲质量比老仓产出的成品曲质量差。通过培养酯化液来对发酵仓和新稻草进行接种培菌技术,提高了成品曲的质量和优质曲比率。
王彩虹[7](2014)在《基于克隆文库法研究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曲作为白酒酿造中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酒质和出酒率。为进一步了解大曲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白酒香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汾酒清香型大曲(清茬曲、后火曲、红心曲)、泸州老窖浓香型大曲及郎酒酱香型大曲共5个大曲样品为试验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技术与PCR-RFLP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组成:①清香型三种大曲细菌均分布于芽孢杆菌纲、放线菌纲及变形菌纲;其中清茬曲的优势细菌群为乳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37.78%,22.22%);后火曲的优势细菌群为乳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魏斯氏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35%,16.67%%,16.67%,13.33%);红心曲的优势细菌群为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高温放线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26.67%,28.89%,17.78%)。②浓香型大曲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纲、放线菌纲及梭菌纲,其优势细菌群为魏斯氏菌属、高温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30.35%,28.57%,19.65%)。③酱香型大曲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纲,其优势细菌群为枝芽孢杆菌属和高温放线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44.83%,43.1%)。(2)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组成:①清香型三种大曲真菌均分布于酵母目和毛霉菌目。清茬曲的优势真菌群为毕赤酵母属和根霉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是66.7%和30%);后火曲的优势真菌群为毕赤酵母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是80.24%);红心曲的优势真菌群为根霉属和横梗霉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是38.89%和33.3%);②浓香型大曲内真菌分布于散囊菌目、毛霉菌目和酵母目,其优势菌群为曲霉菌属和复膜孢酵母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36.9%,25%);③酱香型大曲内真菌也分布于散囊菌目、毛霉菌目和酵母目,其优势菌群为曲霉属和嗜热真菌属(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40.26%和38.96%)。(3)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组成比较:①5个大曲样品细菌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后火曲>清茬曲>浓香型大曲>红心曲>酱香型大曲。真菌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浓香型大曲>红心曲>酱香型大曲>清茬曲>后火曲。②不同香型大曲间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大曲制曲品温的升高,耐高温的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嗜热或耐热霉菌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③本研究还检测到了传统培养方法未检测到的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霉菌(Streptomyce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等细菌类群;扫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Xeromyces bisporus、Thermomucorindicae-seudaticae、Trichomonascus ciferrii等真菌。
叶光斌,王彩虹,乔晓艳,罗惠波,卓毓崇,边名鸿[8](2014)在《超高温大曲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研究郎酒超高温大曲中细菌群落结构。随机挑选58个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大曲内细菌群落组成较为简单,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科和高温放线菌科;将序列相似度大于或等于97%的定义为同一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分为6个不同的OTUs。其中,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和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为优势种群,占全部克隆子的比例分别为44.83%和43.1%;其他类群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余培斌[9](2013)在《改善绍兴黄酒麦曲品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黄酒麦曲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微生物筛选方法获得影响麦曲品质的主要微生物。以这些微生物多菌种混合接种制作黄酒熟麦曲。并利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模拟来优化制曲条件。同时研究了强化麦曲对黄酒酿造及黄酒质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影响麦曲品质的主要因素是麦曲中的微生物和蛋白质,通过对麦曲及酒厂环境中微生物的筛选鉴定,确定麦曲中主要产酶微生物为真菌中的曲霉属和根霉属微生物以及细菌中的芽孢属微生物,其中曲霉属微生物在产蛋白酶及糖化酶方面优势明显,芽孢属微生物产液化型淀粉酶即α-淀粉酶能力强于真菌,通过比较,确定米曲霉ZW12,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制曲微生物。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真菌混合制曲条件,确定最优制曲条件为:培养时间47.21h,料水比1:0.81,米曲霉苏-16与米曲霉ZW12混合比例为1:2,总接种量5.5%,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混合菌种制得熟麦曲的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的酶活较传统纯种熟麦曲分别提高了3.5%,77.3%,59.7%。通过均匀设计实验优化细菌添加条件,确定细菌与真菌混合制曲最优制曲条件为:真菌培养36h后,接入细菌菌种,接种量为3.5%,升温至36℃继续培养48h后出曲,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熟麦曲三种主要酶类酶活较传统纯种熟麦曲分别提高了38.6%,106%,100%。多菌种混合接种制得的熟麦曲样品中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酶活分别为1425.9U/g,15.5U/g,427.8U/g;短肽含量8.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34.02mg/100g。形成了大量的风味前体物质。该麦曲应用于黄酒酿造,可以加快发酵速度,缩短主酵时间;与传统熟麦曲酿造的黄酒相比,酒精度提高17.4%,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李大鹏,卢红梅,龙则河,张丽平,张百发[10](2013)在《酱香型白酒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生产工艺、贮存老熟及催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制曲微生物及蛋白质分解力的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曲微生物及蛋白质分解力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酒曲微生物中人参皂苷水解酶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研究 |
1.1 微生物发酵转化人参皂苷 |
1.1.1 液体发酵法 |
1.1.2 固体发酵法 |
1.2 糖苷水解酶转化人参皂苷 |
1.2.1 人参皂苷糖基水解酶的分类 |
1.2.2 人参皂苷糖基水解酶的酶学性质 |
2 酱香型酒曲微生物资源 |
2.1 酱香型酒曲微生物多样性 |
2.2 酱香型酒曲微生物资源的应用 |
2.3 酱香型酒曲微生物的酶系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酒曲中转化人参皂苷的微生物分析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酒曲来源 |
2.1.2 酒曲微生物分析设计 |
2.1.3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酒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2.2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3 酒曲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基因组和Marker基因PCR扩增结果 |
3.2 酒曲真核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3.2.1 测序序列质量分析 |
3.2.2 Alpha多样性 |
3.2.3 酒曲高通量测序真核微生物物种组成初步分析 |
3.2.4 酒曲高通量测序原核微生物组成初步分析 |
4 酒曲微生物固体发酵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转化人参皂苷微生物纯培养筛选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酒曲来源及皂苷底物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初筛 |
2.2.2 复筛 |
2.2.3 转化产物检测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初筛 |
3.2 复筛 |
3.2.1 人参皂苷天然底物液体发酵 |
3.2.2 天然底物人参皂苷转化产物检测 |
3.2.3 天然底物七叶苷复筛 |
4 小结 |
第四章 可转化人参皂苷功能菌株的初步鉴定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提取 |
2.2.2 16S rDNA与ITS扩增 |
2.2.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纯培养菌株16s rDNA与ITS扩增结果 |
3.2 系统发育树的建树结果 |
4 小结 |
第五章 近源菌株中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分析与克隆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酶与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研究方法 |
2.2.1 Cellulosimicrobium属中葡萄糖苷酶基因分析 |
2.2.2 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葡萄糖苷酶基因分析结果 |
3.2 基因组提取结果 |
3.3 葡萄糖苷酶基因扩增结果 |
3.4 重组载体验证结果 |
3.4.1 重组载体PCR验证 |
3.4.2 重组载体测序验证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六章 葡萄糖苷酶的原核表达、纯化与性质研究 |
1 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1.1 葡萄糖苷酶基因与表达载体模拟构建 |
1.2 带酶切位点的葡萄糖苷酶基因引物设计 |
1.3 pEASY-T1载体上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扩增 |
1.4 PCR产物纯化 |
1.5 原核表达质粒DNA的提取 |
1.6 葡萄糖苷酶基因与载体酶切 |
1.7 葡萄糖苷酶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的连接 |
1.8 葡萄糖苷酶基因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 |
1.9 大肠杆菌 E.coli DH5α重组子的验证 |
1.10 葡萄糖苷酶基因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E.coli BL21 (DE3) |
1.11 大肠杆菌E.coliBL21 (DE3)重组子的验证 |
2 葡萄糖苷酶的诱导表达与蛋白浓度测定 |
2.1 葡萄糖苷酶的诱导表达 |
2.2 葡萄糖苷酶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2.3 葡萄糖苷酶的蛋白浓度测定 |
3 葡萄糖苷酶酶活检测与纯化 |
3.1 葡萄糖苷酶酶活检测 |
3.2 葡萄糖苷酶的纯化 |
4 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4.1 葡萄糖苷酶酶活力的测定 |
4.2 葡萄糖苷酶对p-NPG表征常数的测定 |
4.3 葡萄糖苷酶酶天然底物酶学参数的测定 |
5 结果与分析 |
5.1 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1 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模拟构建 |
5.1.2 pEASY-T1载体上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扩增与表达质粒的提取 |
5.1.3 葡萄糖苷酶基因与载体酶切胶回收 |
5.1.4 重组表达质粒的验证 |
5.2 葡萄糖苷酶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5.3 葡萄糖苷酶酶活检测 |
5.3.1 葡萄糖苷酶转化p-NPG的产物检测 |
5.3.2 葡萄糖苷酶转化人参皂苷的产物检测 |
5.4 葡萄糖苷酶的纯化 |
5.5 Cbgl4酶学常数表征 |
5.5.1 Cbgl4纯化参数 |
5.5.2 最适pH与温度 |
5.5.3 pH与温度稳定性 |
5.5.4 乙醇与糖的耐受性 |
5.5.5 金属离子与化学试剂对酶活的影响 |
5.5.6 酶促动力学参数 |
5.6 Cbgl7酶学表征常数 |
5.6.1 纯化参数总结 |
5.6.2 最适pH与温度 |
5.6.3 pH与温度稳定性 |
5.6.4 乙醇与糖的耐受性 |
5.6.5 金属离子与化学试剂对酶活的影响 |
5.6.6 酶促动力学参数 |
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豆豉、腐乳蛋白质降解物限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仪器与设备 |
1.3方法 |
1.3.1样品前处理 |
1.3.2p H值的测定 |
1.3.3TVB-N值的测定 |
1.3.4TMA含量的测定 |
1.3.5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
1.3.6总生物胺及腐胺含量的测定 |
1.3.6.1标准品的配制 |
1.3.6.2样品的前处理 |
1.3.6.3生物胺的柱前衍生 |
1.3.6.4色谱条件 |
1.4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豆豉及腐乳样品的p H值 |
2.2豆豉及腐乳样品的TVB-N值 |
2.3豆豉及腐乳中总生物胺及腐胺含量 |
2.4豆豉及腐乳样品的TMA含量 |
2.5豆豉及腐乳样品的硫化氢含量 |
3结论 |
(4)中国白酒不同香型酒曲理化性能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样品处理方法 |
1.2.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香型酒曲中水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
2.2 不同香型酒曲中总酸含量对比分析 |
2.3 不同香型酒曲中淀粉含量对比分析 |
2.4 不同香型酒曲中发酵力对比分析 |
2.5 不同香型酒曲中酯化力对比分析 |
2.6 不同香型酒曲中糖化力对比分析 |
2.7 不同香型酒曲的理化关系系统聚类分析 |
3 结论 |
(5)豆瓣酱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豆瓣酱的营养价值 |
1.3 豆瓣酱的功能性研究 |
1.3.1 促进消化 |
1.3.2 降低胆固醇 |
1.3.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1.3.4 抗氧化功能 |
1.3.5 预防癌症 |
1.4 豆瓣酱的生产工艺 |
1.4.1 种曲的制备 |
1.4.2 蚕豆曲的制备 |
1.4.3 豆瓣酱发酵 |
1.5 豆瓣酱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豆瓣酱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蚕豆曲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
2.3.2 豆瓣酱的发酵工艺 |
2.3.3 制曲微生物的确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自然发酵蚕豆曲中微生物的组成 |
2.4.2 制曲微生物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曲微生物的鉴定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落形态特征 |
3.3.2 个体形态特征 |
3.3.3 霉菌生长量的测定 |
3.3.4 霉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豆瓣酱制曲菌种的鉴定 |
3.4.2 制曲菌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
3.4.3 制曲菌种的产蛋白酶特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豆瓣酱发酵过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水分含量与 pH 的测定 |
4.3.2 总酸和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 |
4.3.3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4.3.4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4.3.5 非酶促褐变反应测定 |
4.3.6 黄曲霉毒素 B_1的定量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制曲菌种产孢条件的优化 |
4.4.2 蚕豆曲制曲工艺的优化研究 |
4.4.3 豆瓣酱发酵工艺的优化 |
4.4.4 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豆瓣酱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克隆文库法研究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白酒酿造用大曲的概述 |
1.1.1 大曲简介 |
1.1.2 大曲的分类和功能 |
1.1.3 大曲的组分 |
1.1.3.1 大曲的微生物区系 |
1.1.3.2 大曲的物系和酶系 |
1.2 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3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1 16S rDNA 克隆文库法在细菌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 |
1.3.2 ITS 基因克隆文库法在真菌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组成及差异比较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剂与器材 |
2.1.3 溶液与培养基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大曲样品采集 |
2.2.2 大曲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
2.2.3 DNA 质量检测 |
2.2.4 细菌 16S rRNA 基因的获取 |
2.2.4.1 细菌 16S rRNA 基因 PCR 扩增 |
2.2.4.2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
2.2.5 大曲细菌 16S rDNA 克隆文库构建 |
2.2.5.1 DNA 片段连接 T 载体 |
2.2.5.2 大肠杆菌 E.coli DH5α感受态转化 |
2.2.5.3 菌落 PCR 检测阳性克隆子 |
2.2.6 阳性克隆子的 RFLP 分析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
2.3.2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 16S rDNA 的获取 |
2.3.3 阳性克隆子检测及 RFLP 分析 |
2.3.4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 16S rDNA 克隆文库评估 |
2.3.5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3.5.1 清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3.5.2 浓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3.5.3 酱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2.3.6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比较 |
2.3.7 小结 |
3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组成及差异比较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的获取 |
3.2.1.1 真菌 ITS 基因 PCR 扩增 |
3.2.1.2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
3.2.2 大曲真菌 ITS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
3.2.3 阳性克隆子的 RFLP 分析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的获取 |
3.3.2 阳性克隆子检测及 RFLP 分析 |
3.3.3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克隆文库评估 |
3.3.4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
3.3.4.1 清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
3.3.4.2 浓香型及酱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
3.3.5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比较 |
3.3.6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超高温大曲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总DNA提取 |
1.2.2 PCR扩增和纯化 |
1.2.3 细菌16S r 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温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分析 |
2.2 高温大曲细菌群落分析结果 |
3 结论 |
(9)改善绍兴黄酒麦曲品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黄酒麦曲品质对黄酒酿造的影响 |
1.1.2 黄酒麦曲制曲工艺及其利弊的分析 |
1.2 黄酒麦曲品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1 黄酒麦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2 黄酒麦曲蛋白质研究进展 |
1.2.3 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于改善黄酒麦曲品质的可行性分析 |
1.3 立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实验仪器 |
2.2 熟麦曲制曲工艺 |
2.2.1 菌种的制备 |
2.2.2 制曲工艺流程 |
2.3 制曲微生物的筛选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2.3.2 制曲微生物筛选方法 |
2.3.3 菌种鉴定 |
2.4 麦曲制曲工艺优化 |
2.4.1 真菌制曲不同菌株混合比例的确定 |
2.4.2 真菌混合制曲单因素试验 |
2.4.3 真菌混合制曲响应面优化 |
2.4.4 细菌菌种添加时间的确定 |
2.4.5 细菌与真菌混合培养温度的确定 |
2.4.6 细菌菌种添加量的确定 |
2.4.7 均匀设计优化细菌与真菌混合制曲条件 |
2.5 小型黄酒酿造工艺 |
2.6 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 |
2.6.1 麦曲水份的测定 |
2.6.2 麦曲粗酶液的制取 |
2.6.3 麦曲酶活的测定及定义 |
2.6.4 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6.5 麦曲样品短肽含量的测定 |
2.6.6 气质联用(GC-MS)定量分析黄酒香气物质 |
2.6.7 黄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制曲微生物的筛选 |
3.1.1 制曲微生物筛选标准的确定 |
3.1.2 高产淀粉酶及蛋白酶菌株的初筛和复筛 |
3.1.3 筛选菌株的鉴定 |
3.1.4 小结 |
3.2 制曲工艺的优化 |
3.2.1 制曲真菌及混合比例的确定 |
3.2.2 真菌混合制曲接种量对麦曲酶活的影响 |
3.2.3 真菌混合制曲料水比对麦曲酶活的影响 |
3.2.4 真菌混合制曲培养时间对麦曲酶活的影响 |
3.2.5 真菌混合制曲培养条件响应面优化 |
3.2.6 细菌制曲菌种的制备 |
3.2.7 细菌与真菌混合制曲接种方法 |
3.2.8 制曲细菌菌种的确定 |
3.2.9 均匀设计优化真菌与细菌混合制曲培养条件 |
3.2.10 小结 |
3.3 强化麦曲与普通麦曲的性能比较 |
3.3.1 麦曲样品感官及理化指标的比较 |
3.3.2 麦曲样品短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3.3.3 小结 |
3.4 强化麦曲对黄酒酿造的影响 |
3.4.1 发酵过程 |
3.4.2 黄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4.3 发酵结束后黄酒理化指标检测 |
3.4.4 黄酒风味物质检测 |
3.4.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制曲微生物及蛋白质分解力的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酒曲微生物中人参皂苷水解酶的挖掘[D]. 梁宇鹏. 云南大学, 2019(03)
- [2]贵州省遵义地区3个酱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的比较分析[J]. 王晓丹,班世栋,周鸿翔,胡宝东,邱树毅. 食品科学, 2016(07)
- [3]豆豉、腐乳蛋白质降解物限量标准研究[J]. 杨娟,丁晓雯,秦樱瑞,曾艺涛. 食品科学, 2016(06)
- [4]中国白酒不同香型酒曲理化性能对比分析[J]. 王俏,郭聃洋,王旭亮,武顺,王德良. 酿酒科技, 2015(06)
- [5]豆瓣酱发酵的研究[D]. 刘永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6]高温大曲培菌方法的探讨[J]. 卓毓崇,王会,赵荣寿,聂正东,杨维建. 酿酒科技, 2014(07)
- [7]基于克隆文库法研究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D]. 王彩虹. 四川理工学院, 2014(08)
- [8]超高温大曲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 叶光斌,王彩虹,乔晓艳,罗惠波,卓毓崇,边名鸿. 酿酒科技, 2014(04)
- [9]改善绍兴黄酒麦曲品质的初步研究[D]. 余培斌. 江南大学, 2013(02)
- [10]酱香型白酒研究进展[J]. 李大鹏,卢红梅,龙则河,张丽平,张百发. 酿酒科技,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