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推出可将Palm改装成机器人的套件(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祥[1](2021)在《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机器人技术备受各国关注,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机器人技术在融入包括人工智能、生物仿真技术等在内的多学科门类后,俨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了一款能够在在野外复杂环境下正常行进的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初衷是能够通过搭载实验室研制的测试设备在野外环境进行动态测试等试验工作。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目的,制定了相关技术指标,并且以系统搭载的TMS320F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系统基础,规划了系统硬件、软件整体设计方案。本文内容的主要安排如下: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将履带机器人系统划分为电源及调理模块、履带底盘模块、DSP控制模块、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摄像头模块、升降台模块、蓝牙遥控模块等。并且分别完成各模块的机械结构设计、硬件实物搭建以及电气原理控制。针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装载的两台YS11/22型24V无刷直流中置电机,进行了控制原理介绍与转动模型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电机控制程序,实现转速的精准控制。同时针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进行了基于D-H模型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并且通过分析解算机械臂各关节的空间坐标,实现对机械臂的控制与抓取物品的实验。根据履带机器人系统的软件,完成系统主程序以及控制各模块子的程序的设计与编译,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模块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机械臂模块六路子舵机控制程序设计、升降台模块升降控制子程序设计以及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等。完成系统硬件搭建、软件及子程序的开发与调试后,对履带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测试与性能分析,其中包括履带底盘测试、机械臂抓取测试、升降台承重测试等。并且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系统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对论文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据此引出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帮助的研究方向的探讨。
王泽文[2](2021)在《水面无人驾驶的动力学建模与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化海洋强国建设理念下,海洋牧场的建设及智能运营对无人船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精确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算法来实现路径跟踪是智能船舶能顺利完成海洋牧场选址、建设任务的前提。本文以海洋牧场养殖运营用水质监测船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线控改装船的动力学建模与路径跟踪控制算法进行研究,旨在提升自动采样过程中的路径追踪精度与稳定性。单浆单舵玻璃钢船的线控改装与模型辨识。设计了基于玻璃钢船船体、感知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动力系统四个模块的硬件平台;线控改装人力操控船,使得方向盘与车钟可接收上位机的CANopen指令帧。编写了定位、避障、制导、控制等模块程序。分析并比较整体结构模型、分离数学模型、响应模型的运动特性,决定采用二阶Nomoto响应模型对线控改装船进行动力学建模。基于自适应(Integral line-of-sight,ILOS)的制导系统设计。采用积分视线ILOS制导策略消除真实水域非线性因素导致的横向距离偏移;基于模糊优化算法实时生成前视距离,提出了自适应ILOS制导策略。在GNU Octave仿真平台对比改进后ILOS与传统LOS的路径追踪效果,验证了所提出自适应ILOS算法能有效缓解风浪流干扰引起的横向偏移,提升航迹追踪的精度与响应效果。自适应ILOS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路径跟踪策略。采用可变前视距离ILOS制导策略将目标路径的追踪转换成对航向的追踪,并基于系统追踪控制模型与MPC控制器计算出最优舵角;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整定、;基于GNU Octave仿真平台分别比较MPCGA与传统MPC控制器追踪正弦曲线轨迹的效果。研究表明:MPC-GA控制器能更为出色地追踪预设路径,提高了复杂航迹下的收敛速度和平稳性。线控改装船航行试验与分析。令船舶分别基于MPC-GA与传统MPC控制算法自主追踪预先采集的三个GPS目标点,航行轨迹表明:MPC-GA抵抗风浪流的能力更加优秀,体现了良好的响应与控制效果。令船舶分别基于自适应ILOS策略与传统LOS制导律自主追踪预先采集的折线路径,航行轨迹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ILOS制导律表现出更好的跟踪性能指标。真实水域的航行轨迹表明:完全无静差和震荡地实现海上路径跟踪几乎不切实际。
朱先震[3](2021)在《三维探测中单幅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探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地形获取、自主定位、实景模拟、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及理论研究意义。作为三维探测技术驱动核心的场景深度信息获取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深度信息获取方法大多采用基于多视图的双目立体匹配或从运动恢复结构的方式,对输入图像及相机拍摄参数的限制要求较多,提高了深度信息获取的门槛。因此,采用更少场景图像输入、对相机硬件要求低且无需相机标定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三维探测中单幅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为研究课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室外场景光照条件复杂、成像受不利天气影响较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场景散焦线索及大气透视深度线索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用于改进单一线索的深度估计算法预测精度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该方法基于散焦图像退化模型及局部一致性假设,估计并传播图像边缘稀疏散焦量,得到散焦深度估计;基于大气散射模型及暗通道先验理论,提取场景透视线索,获取大气透视深度估计。最终建立马尔可夫随机场优化模型,分析对比两种深度估计信息,融合来自不同线索的场景深度估计。在Make 3D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获得场景完整深度估计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图像焦面二义性及模糊纹理二义性造成的深度估计误差,提高了深度估计精度及鲁棒性,与论文选定的对比算法相比,算法精度平均提升10%~13%。(2)针对室内场景物品种类数量繁多、物品间相对位置关系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及多尺度特征金字塔模块的神经网络架构,用于改进同类型算法输出深度图场景轮廓不明显、局部深度细节丢失的问题。该方法引入扩张卷积、非局部自注意力机制、空间金字塔池化、跳跃连接(Skip-Connection)等网络部件,不仅提升了深度估计的精度,而且增强了模型对输入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的提取能力,使输出深度图富含场景局部细节信息。此外,还提出一种结合场景结构一致性的深度估计损失函数,不仅通过最小化深度值差异来优化深度估计精度,同时对预测深度图中图像高频细节失真施加惩罚,确保输出深度图能够保持良好的边缘细节。在NYU-Depth V2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较于同类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在深度估计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论文选定的对比算法相比,深度估计误差平均降低约6%,精度提升约3%;此外,算法生成的预测深度图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场景轮廓清晰,局部深度细节丰富。(3)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功率低、可移动性好、扩展性高等特点,本文还深入研究适用于嵌入式移动平台的快速单目深度估计算法。具体的,在当前已有算法的基础上优化模型结构、削减模型参数量、提高模型推理效率,解决嵌入式设备无法满足神经网络模型实时深度估计的问题。该方法选用了更加紧凑的网络架构设计,删除了用于优化模型性能的不必要附加网络模块。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略微牺牲模型深度估计精度的同时,有效缩减了模型参数规模,使之能够运行在硬件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平台实现实时单目深度估计,突破了功率和能耗限制,实现了在30W功率下每秒33帧的处理速度,能够满足特殊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王昀,熊娜[4](2020)在《共生与重构——2020 DIA设计战疫》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历史,危机其实是一个常态,全球性的危机曾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从瘟疫到战争,甚至是技术革命。危机不断改变着历史的发展走向,设计所处的环境也在悄然改变。新冠病毒疫情之下,第五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简称:DIA)中也涌现了设计应对危机的诸多范式。以此为基础,本文从生物界应对危机的共生机制出发,提出了共生思想,结合DIA案例进一步将共生思想阐述为:新生命,设计与技术的共生;新生活,虚拟与现实的共生;新生产,人与机器的共生;新生态,企业与产业链的共生;新组织,个体与集体的共生;新理念,文化与自然的共生。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孟悦[6](2020)在《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文中提出21世纪人才的培养观点发生了质的转变,各国人才培养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素养传授,我国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首次提出工程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重以工程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STEM教育开始兴起,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初中生处于工程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且工程思维有待提高,综合考虑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专门开设工程课程或STEM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STEM教育与初中生科学课程相整合是现阶段培养初中生工程思维最为可行的方法,但是我国的STEM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培养初中生工程思维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丰富中学生工程思维培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STEM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STEM教育以及工程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基于上述研究,从理念与目标、要素与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建构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原型;然后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通过3个STEM项目的设计研究,对该模式原型进行三轮修改和完善,得到“STDRC教学模式”;最后对得到的教学模式进行解释。本研究最终得到的“STDRC教学模式”包括两个循环和八个环节,分别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识别问题和分解任务、调查研究、设计解决方案、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展示和反思、产生新挑战。通过对三轮教学实践后学生工程思维水平的定量分析,表明“STDRC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李姝秀[7](2020)在《《.NET所采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原文选自《.NET所采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一书,该书由美国Apress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两位作者均为业内权威专家。所选文本简要介绍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相关术语,并通过例子加以解释,对于普通大众了解新兴技术及初中级开发人员补充学习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所选文本的内容,从文本风格、可读性及逻辑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特点,同时介绍了本翻译报告的指导理论,并分析了该理论的可行性,对于撰写翻译报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翻译报告指导理论为翻译学归结论,在科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以两大原则为基准,即最佳关联原则和最大趋同原则,并从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即“刚性和柔性”及“静态和动态”出发,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研究具体案例。分析案例时,译者列出如何运用翻译技巧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并指出该翻译技巧怎样增强译文与原文之间关联度,以及怎样使译文最大程度上趋同于原文。译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和撰写报告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以及不足之处。本翻译报告从翻译学归结论视角研究科技翻译,找寻创新点,力求为日后的翻译研究提供思路。
刘亚[8](2020)在《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羽毛球教育机器人系统及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各类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和机器人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据搜狐网报道2018年中国机器人教育行业市场规模高达7.5亿人民币。但调查发现,现阶段教育机器人的发展并不完善。市场上大部分教育机器人功能有限,适用人群狭窄。大部分为积木型玩具和智能语音型玩具,真正具备教学意义的机器人相对较少。2019年6月大疆推出了首台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S1,上市后受到市场广泛好评。但在模块化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模块化过于简单,无法锻炼用户动手能力。针对目前市场上现有机器人所存在的不足,本文设计一种具备教学功能的羽毛球教育机器人系统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框架。根据不同群体的用户,本文设计了三种不同模块化套餐的机器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采购需要相应等级的套餐,学习相应课程。对此本文做了以下工作。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机器人发展情况,分析本文研究的意义。参考羽毛球运动模型,通过羽毛球运动模型分析影响羽毛球运动的击球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和实际情况确定击球机构的自由度。最后根据机器人的自由度简单的介绍机器人的机械。通过分析羽毛球运动员击球的动作,确定羽毛球教育机器人所需要的自由度。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方案和实际需求确定机械设计方案,并且最终以功能模块化、结构模块化、教学意义三要素对机器人进行模块化设计与划分。通过机器人机械结构方案和机器人运动特点分析技术要求。根据要求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底盘定位、底盘运动以及击球调整平台三个部分。结合羽毛球教育机器人模块化设计特点,围绕着羽毛球教育机器人开展机器人教学设计。首先分析教学特点和目标,然后介绍教学框架,最后结合本文特点展开相关的课程设计。总结羽毛球教育机器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及对未来优化发展的展望。
马瑞楠[9](2020)在《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机器人学科教育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关于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尚未成熟。现阶段的机器人教育在经济不发达、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并未普及,学校开设的机器人课程实践面临着课时不足、个性化教学困难、课堂效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在技术不断变革更新的如今,微课因其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主题明晰、短小精悍、可重复观看等优势,正在被教育界大力推广。本研究提出,以微课辅助教学的方式作为应对机器人教学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微课以适当的形式引入课堂来提高机器人教学的质量,保障教学效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机器人教育不再囿于传统教育形式,进而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微课的应用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并总结出目前初中机器人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此提出将微课融入课堂的解决方式并分析其必要性。本研究归纳了对机器人微课设计、制作、应用与反馈改进的整体流程,并具体探究了教学微课的设计原则、制作方式、应用模式及评价策略。本研究以乐高教育系列机器人为硬件配备设施,以初中学生为实验及研究对象,对机器人入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与设计,制定适合初中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学期教学规划。根据课堂需求的不同,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以微课的形式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其实际效果,综合学生反馈对微课进行评价、分析和完善。教学实践证明,将微课融入到初中机器人课堂之中能够有效解决课程课时受限、个性化教学困难以及课堂效率偏低导致的学生对于知识点把握较差等问题。将微课引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积极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效解决大班授课所带来的机器人搭建过程难以演示、教学效果差、对基础问题反复讲解导致的课堂效率偏低等问题,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辅导。由于微课具备体量小、便于传输等优势,它的普及能够使教师之间对于机器人学科教学的交流更为密切和深入,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微课的合理应用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促进了信息技术不发达地区的机器人课程发展,并为该新兴学科的网络学习资源库贡献了力量。
邓倩[10](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语科技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如今,科技与公众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通过科技新闻获取科技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在科技新闻文本中占据着较大优势。因此,英汉科技新闻翻译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翻译有利于人们获取科技信息,了解世界科技动态,促进科技交流。本报告选取笔者在环球网所编译的科技新闻作为语料,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英语科技新闻的汉译。生态翻译学认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进行适应性选择与转换,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本报告结合英语科技新闻翻译实例,基于“三维转换法”,并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对科技新闻的翻译进行分析,以期证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科技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本翻译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一、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任务的背景与意义、任务简介、文本特点和任务要求;二、任务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审校;三、翻译案例分析,介绍生态翻译学理论及观点,并结合案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技巧;四、实践总结,总结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不足。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发现,科技新闻具有准确性、真实性、传播性等特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三维转换法分析科技新闻的汉译,为科技新闻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可提升目标语的传播效果。
二、美国推出可将Palm改装成机器人的套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推出可将Palm改装成机器人的套件(论文提纲范文)
(1)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履带机器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 |
2.1 越障式履带机器人功能要求 |
2.2 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方案 |
2.3 机器人软件结构设计方案 |
2.3.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2.3.2 软件结构框架的搭建与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履带机器人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电源及调理模块设计 |
3.2 DSP控制模块 |
3.2.1 TMS320F28335 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
3.2.2 主控芯片 |
3.3 履带底盘模块设计 |
3.3.1 底盘主梁结构设计 |
3.3.2 底盘承重减震结构设计 |
3.3.3 底盘动力传输结构设计 |
3.3.4 前轮及张紧结构设计 |
3.4 双电机结构及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3.4.1 无刷直流电机概念及工作原理 |
3.4.2 无刷直流电机转动模型 |
3.4.3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及控制电路 |
3.5 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块设计 |
3.5.1 机械臂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
3.5.2 机械臂模块执行机构设计 |
3.5.3 机械臂模块基于D-H模型的运动学分析 |
3.6 摄像头模块设计 |
3.7 剪叉式升降台模块设计 |
3.7.1 升降台模块机械结构设计 |
3.7.2 升降台模块动力装置设计 |
3.7.3 升降台模块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8 PS2 蓝牙遥控模块设计 |
3.8.1 遥控手柄工作原理 |
3.8.2 遥控手柄按键资源分配 |
3.9 本章小结 |
4 履带机器人系统软件及模块子程序设计 |
4.1 机器人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履带底盘模块双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2.1 蓝牙遥控模块与DSP控制器通信建立 |
4.2.2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转向控制子程序设计 |
4.2.3 遥控手柄对底盘模块速度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 机械臂模块六路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1 遥控手柄对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3.2 上位机软件对舵机的控制方式 |
4.4 升降台模块升降子程序设计 |
4.5 摄像头模块控制子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履带机器人系统实验测试 |
5.1 履带底盘性能实验测试 |
5.1.1 履带底盘前进后退实验测试 |
5.1.2 履带底盘转向性能实验测试 |
5.1.3 履带底盘爬坡性能测试 |
5.1.4 履带底盘越障性能测试 |
5.2 机械臂抓取能力测试 |
5.3 升降台载重能力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件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水面无人驾驶的动力学建模与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水面无人驾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面无人驾驶路径跟踪制导算法研究现状 |
1.2.3 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面无人驾驶设备软硬件平台设计 |
2.1 无人船硬件平台设计 |
2.1.1 玻璃钢船体 |
2.1.2 感知系统 |
2.1.3 嵌入式处理器 |
2.1.4 动力系统 |
2.2 无人船软件平台设计 |
2.2.1 无人船软件开发环境运行机制 |
2.2.2 无人船数据流通信方式 |
2.2.3 状态参数界面 |
2.2.4 自主路径追踪的ROS框架设计 |
2.2.5 仿真/模拟环境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船动力学建模 |
3.1 运动学模型 |
3.1.1 坐标系建立与转换 |
3.1.2 世界惯性坐标系下的运动学分析 |
3.1.3 船体坐标系下的运动学分析 |
3.1.4 运动学建模 |
3.2 水动力模型 |
3.2.1 整体型模型 |
3.2.2 分离型 |
3.2.3 响应型模型 |
3.3 单浆单舵船系统模型辨识 |
3.3.1 Z形操舵试验 |
3.3.2 自航数据预处理 |
3.3.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响应模型辨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人船自适应制导系统的设计 |
4.1 传统LOS制导的基本原理 |
4.2 基于可变前视距离的自适应ILOS |
4.2.1 积分视线ILOS制导法原理 |
4.2.2 路径追踪制导系统稳定性证明 |
4.3 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ILOS制导算法 |
4.3.1 模糊控制基础 |
4.3.2 可变前视距离的模糊控制策略 |
4.4 仿真实验 |
4.4.1 直线路径追踪仿真 |
4.4.2 曲线路径追踪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5.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
5.2 自适应ILOS结合MPC的轨迹跟踪控制 |
5.2.1 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策略 |
5.2.2 无人船的路径跟踪系统模型 |
5.2.3 模型线性化与离散化 |
5.2.4 预测状态变量与输出变量 |
5.2.5 最优问题求解 |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优化 |
5.3.1 遗传算法优化 |
5.3.2 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线控改装船航行试验与分析 |
6.1 线控改装船的二阶响应模型辨识 |
6.1.1 Z型操舵试验条件与过程 |
6.1.2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参数的辨识 |
6.2 遗传算法优化后的MPC与传统MPC路径跟踪对比 |
6.2.1 试验准备与过程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自适应ILOS制导算法与固定LOS制导算法对比试验 |
6.3.1 试验准备与过程 |
6.3.2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三维探测中单幅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直接深度信息提取 |
1.2.2 基于计算摄影的深度估计方法 |
1.2.3 基于深度线索的深度估计方法 |
1.2.4 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估计方法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深度估计相关技术概述 |
2.1 薄透镜成像模型及散焦图像建模 |
2.1.1 薄透镜成像模型 |
2.1.2 散焦图像建模 |
2.2 大气散射模型及暗通道先验理论 |
2.2.1 大气散射模型 |
2.2.2 暗通道先验理论及深度估计原理 |
2.3 深度学习及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3.2 卷积层 |
2.3.3 池化层 |
2.3.4 激活函数 |
2.3.5 损失函数 |
2.4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散焦线索与大气透视线索的室外场景深度估计 |
3.1 现有基于散焦及大气透视线索的单目深度估计算法的不足 |
3.2 联合散焦线索与大气透视线索的单目深度估计 |
3.2.1 算法总体框架 |
3.2.2 基于散焦退化模型的散焦深度估计 |
3.2.3 基于散射成像模型的透视深度估计 |
3.2.4 多线索深度估计融合 |
3.3 实验数据集及评价指标 |
3.3.1 实验数据集 |
3.3.2 实验评价指标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设计及相关环境参数配置 |
3.4.2 Make3D数据集算法深度估计视觉效果对比 |
3.4.3 真实场景数据算法深度估计视觉效果对比 |
3.4.4 算法深度估计性能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合注意力机制及多尺度特征的室内场景深度估计 |
4.1 现有深度学习室内场景深度估计算法的不足 |
4.2 神经网络结构 |
4.2.1 编码器网络 |
4.2.2 解码器网络 |
4.2.3 损失函数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实验环境及参数配置 |
4.3.2 数据集及数据处理 |
4.3.3 性能评价指标 |
4.3.4 消融实验及实验结果 |
4.3.5 同类型算法对比实验及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快速单目深度估计 |
5.1 面向嵌入式设备的单目深度估计算法应用瓶颈 |
5.2 神经网络结构 |
5.2.1 编码器网络 |
5.2.2 解码器网络 |
5.3 嵌入式设备选择 |
5.3.1 FPGA |
5.3.2 树莓派 |
5.3.3 Nvidia Jetson系列 |
5.3.4 嵌入式设备选择总结 |
5.4 原型设备研制与算法部署实验 |
5.4.1 模型训练与原型设备研制 |
5.4.2 算法部署 |
5.4.3 算法效率及性能验证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共生与重构——2020 DIA设计战疫(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机下的重构 |
二、共生思想 |
1. 共生的基础是多元性、独立性和兼容性的同时存在。 |
2. 共生的结构是去中心化的。 |
3. 共生可以产生共同演化。 |
三、设计共生 |
1. 新生命,设计与技术的共生 |
2. 新生活,虚拟与现实的共生 |
3. 新生产,人与机器的共生 |
4. 新生态,企业与产业链的共生 |
5. 新组织,个人与集体的共生 |
6.新理念,文化与自然的共生 |
四、跨越危机的未来 |
(6)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
1.1.2 STEM教育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发展 |
1.1.3 STEM课程是工程思维培养的新途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工程思维 |
1.1.1 工程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
1.1.2 工程思维的构成要素 |
1.1.3 工程思维的培养与评价 |
1.2 STEM教育 |
1.2.1 STEM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
1.2.2 STEM教学实践 |
第2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
2.1 理念与目标 |
2.1.1 教学理念 |
2.1.2 教学目标 |
2.2 要素与程序 |
2.2.1 构成要素 |
2.2.2 教学程序 |
2.3 教学策略 |
2.4 教学评价 |
2.5 教学模式原型图 |
第3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设计 |
3.1 基于设计的研究框架 |
3.2 环境与参与者 |
3.2.1 环境 |
3.2.2 参与者 |
3.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4 效果分析方法与工具 |
3.4.1 工程思维评价表 |
3.4.2 访谈 |
3.4.3 问卷调查 |
3.4.4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第4章 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实施 |
4.1 第一轮设计研究 |
4.1.1 教学项目实施 |
4.1.2 教学模式评价 |
4.1.3 教学模式完善 |
4.2 第二轮设计研究 |
4.2.1 教学项目实施 |
4.2.2 教学模式评价 |
4.2.3 教学模式完善 |
4.3 第三轮设计研究 |
4.3.1 教学项目实施 |
4.3.2 教学模式评价 |
4.3.3 教学模式完善 |
第5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结果 |
5.1 学生工程思维量化评价分析 |
5.1.1 工程成果评价结果分析 |
5.1.2 工程思维过程评价结果分析 |
5.1.3 学生工程思维自评表评价结果分析 |
5.2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结果 |
5.2.1 三次设计研究教学模式调整总结 |
5.2.2 STDRC教学模式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NET所采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1.1 Project Background |
1.1.2 Project Significance |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2.1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
1.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2.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duction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logy |
2.2 Feasibility of the Guiding Theory |
3.Process Description |
3.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3.3 Quality Assessment |
4.Case Study of the Reduction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logy Applications |
4.1 Applications at Lexical Level |
4.1.1 Rigid vs Supple at Lexical Level |
4.1.2 Static vs Dynamic at Lexical Level |
4.2 Application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Rigid vs Supple at Syntactic Level |
4.2.2 Static vs Dynamic at Syntactic Level |
5.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ments |
AppendixⅠ Term Base |
AppendixⅡ Source Text&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羽毛球教育机器人系统及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教育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分析 |
2.1 击球运动模型 |
2.2 羽毛球运动员接球流程分析 |
2.3 机械系统方案分析 |
2.4 控制方案简介 |
2.5 系统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械系统设计 |
3.1 上位机机械结构设计 |
3.1.1 结构分析 |
3.1.2 一体式视觉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3.1.3 便捷式视觉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3.2 下位机移动底盘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
3.2.1 需求分析 |
3.2.2 方案分析 |
3.2.3 底盘结构设计 |
3.2.4 底盘关键零件设计校核 |
3.3 下位机击球调整平台机械结构方案 |
3.3.1 需求分析 |
3.3.2 方案分析 |
3.3.3 传动分析 |
3.3.4 击球调整平台设计 |
3.3.5 击球调整平台关键零件设计校核 |
3.4 下位机击球机构机械结构方案 |
3.4.1 击球结构自由度及方案分析 |
3.4.2 击球结构设计 |
3.4.3 击球机构关键零件设计校核 |
3.5 模块化划分 |
3.5.1 底盘模块化划分 |
3.5.2 击球调整平台模块化划分 |
3.5.3 击球机构模块化划分 |
3.5.4 通用模块的零件设计 |
3.6 下位机整机模块化总结 |
3.7 下位机模块化设计亮点总结 |
3.8 电机选型 |
3.8.1 底盘驱动参数计算 |
3.8.2 击球调整平台驱动参数计算 |
3.8.3 击球机构驱动参数计算 |
3.8.4 电机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方案实现 |
4.1 技术要求分析 |
4.2 底盘定位 |
4.2.1 定位结构 |
4.2.2 定位模型 |
4.2.3 底盘定位流程 |
4.3 底盘移动控制 |
4.3.1 技术分析 |
4.3.2 控制方案设计 |
4.3.3 控制模型 |
4.3.4 底盘运动算法流程 |
4.4 击球调整平台控制 |
4.4.1 位置解算 |
4.4.2 控制过程 |
4.4.3 运动控制算法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学设计 |
5.1 教学特点 |
5.2 教学目标 |
5.3 教学框架 |
5.4 课程设计 |
5.4.1 机器人概念课程 |
5.4.2 硬件理论课程 |
5.4.3 机械建模课程 |
5.4.4 3D打印课程 |
5.4.5 机器人装配课程 |
5.4.6 机器人编程课程 |
5.4.7 机器人竞赛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案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初中机器人教育现状小结 |
3.4 微课在机器人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 |
4.1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流程 |
4.2 微课设计原则 |
4.3 微课制作方法 |
4.4 微课应用模式 |
4.5 微课应用效果评价模式 |
第5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实践 |
5.1 教学课程整体框架设计与学时规划 |
5.2 《机器小车的移动》微课案例 |
5.3 《机器人碰碰车》微课案例 |
5.4 《倒车雷达》微课案例 |
5.5 《分拣机器人》微课案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机器人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机器人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10)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语科技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与意义 |
1.2 任务简介 |
1.3 文本特点 |
1.4 任务要求 |
第2章 任务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审校 |
第3章 生态翻译学在科技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
3.1 生态翻译学概述 |
3.2 生态翻译学在科技新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
3.3 翻译案例分析 |
3.3.1 语言维层面 |
3.3.2 文化维层面 |
3.3.3 交际维层面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美国推出可将Palm改装成机器人的套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越障式履带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凤祥. 中北大学, 2021(09)
- [2]水面无人驾驶的动力学建模与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D]. 王泽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三维探测中单幅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的研究[D]. 朱先震. 四川大学, 2021(02)
- [4]共生与重构——2020 DIA设计战疫[J]. 王昀,熊娜. 装饰, 2020(08)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D]. 孟悦. 扬州大学, 2020(05)
- [7]《.NET所采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李姝秀.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羽毛球教育机器人系统及教学设计[D]. 刘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瑞楠. 西南大学, 2020(01)
- [10]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语科技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邓倩.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