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桂伍[1](2016)在《新登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采掘接替紧张,解决工作面上隅角超限问题以及提高煤炭采出率,新登矿采用倾斜长壁、顶板全部垮落采煤方法。但由于采高大,围岩扰动范围大,并且为“三软”煤层,造成了巷道支护无法使用锚杆支护,巷道松动范围大,一次动压期间巷道大变形难以避免等问题。本文针对新登煤矿石炭纪山西组二1煤层31061综放面具体条件,采用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及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避开动压影响的留巷方法,研究了综放采场侧向覆岩移动规律及矿山压力时空变化规律,验证并掌握了沿空留巷避开动压时间、支护方式和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新登矿31061综放面采空区工作面后方15m壁应力较低,1570m应力逐渐增加,70m以后在煤壁附近出现应力降低区;留巷矿压显现在工作面后方3040m为压力缓慢升高阶段,在后方4070m范围为压力快速增加阶段,在后方70m以后为压力稳定阶段;通过现行沿空留巷方法与“避开动压沿空留巷”进行对比,选择合适位置对巷道进行二次维修,并进行巷旁支护;巷道变形量以顶底板相对位移量为主,应力集中位置仍位于煤壁内部,应力峰值与无支护时基本位于同一位置,单位支柱压力变化范围远没有达到安全阀值,但支柱不能达到最大支撑能力,使得支柱不能及时切顶,有条件矿井可以采用高强度加强支护支架。
王灿华,符明华,卓军,王显银,梁立勋,余洋[2](2015)在《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提出为突破倾角60°70°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难题,四川华蓥山广能公司自主研发了MG500/1150-Q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SGZ764/315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ZZ4200/15/36JD型工作面液压支架和ZTHJ14300/16/28型支撑掩护式端头支架等综采设备,并在绿水洞煤矿3212(Ⅱ)段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综采设备配套合理,设备防倒、防滑、防飞矸等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成功实现了60°70°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年产量达到45万t以上,取得了显着的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王灿华,卓军,符明华,王显银,王焕明,李健[3](2015)在《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突破60°70°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难题,四川华蓥山广能公司自主研发了MG500/1150-Q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SGZ764/315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ZZ4200/15/36JD型工作面液压支架和ZTHJ14300/16/28型支撑掩护式端头支架等综采设备,并在绿水洞煤矿3212(Ⅱ)段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综采设备配套合理,设备防倒、防滑、防飞矸等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成功实现了60°70°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年产量达到45万t以上,取得了显着的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张智强[4](2012)在《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该技术紧跟工作面回采,在工作面端头支护效应消失前,通过支架或单体支柱的掩护支撑,将可调凝调强自密实混凝土泵入一次性柔性模板内,在采空区与巷道之间浇筑一道密闭混凝土连续墙,弥补回采造成的巷道一帮的缺失,与原有巷道内的支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回采动压,维护巷道稳定,并隔绝瓦斯等有害气体,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以便该巷用于下一个工作面回采。本文以桑树坪煤矿3212综采工作面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沿空留巷的岩层控制理论的研究进而进行巷内支护设计、巷旁支护设计及临时加强支护设计。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是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工业性试验时,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除了需要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使多工种的协调配合,还应有规范、严格的质量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工业性试验时需对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进行矿压监测,发现现有支护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优化,使整套工艺能更加完善,从而达到本文研究目的。由于本矿井为瓦斯突出矿井,进行沿空留巷的同时还得对瓦斯进行治理。通过改变沿空留巷通风方式,变U型通风为Y型通风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通过柔模混凝土墙体预埋瓦斯抽放管,合理布置抽放管路抽放采空区瓦斯及通过底板钻孔泄压法抽放被保护层瓦斯,达到对工作面、采空区、被保护层瓦斯立体治理的效果,解决瓦斯超限、突出等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尚慧岭[5](2011)在《液压支架的生产安全可靠性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旨在改善、增强液压支架的生产安全可靠性,营造本质人机.安全生产环境,促进实现综采面高产高效。采用理论计算与铁谱技术研究分析了液压支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故障。结果发现:安全阀失效导致立柱胀缸、柱窝开裂,平衡千斤顶缸体胀缸、脱缸、耳座拉断等形式的损坏,粉尘、硬水、金属颗粒、氧化物、油类降解物等的混合污染造成安全阀失效。揭示了污染物的宏微观特征、并简述其形成机理。同时,从液压支架综采面使用管理、检修、研发制造等方面讨论防治故障的对策措施。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取得显着经济技术效果。
李迎富,华心祝[6](2010)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稳定性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从地质、技术两个方面归纳和分析影响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沿空留巷的巷道支护看成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巷内支护采用"分阶段联合支护",巷旁高水材料充填,巷旁超前复合加固,合理确定巷道断面,适当地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等控制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的建议。
梁崇山[7](2006)在《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制定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原则,找出具体的技术关键,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实践,获得了圆满成功。
李大军,李书森[8](2004)在《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制定液压支架复新技术原则,找出具体的技术关键,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液压支架的复新实践,获得了圆满成功。
刘惠平,宋铤,周希明[9](1996)在《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深化矿井支护改革》文中研究表明“八五”期间,我局支护改革中大力推广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了锚杆支护技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登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留巷的研究现状 |
1.2.2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工程条件分析及留巷方案 |
2.1 井田地质条件 |
2.2 井田开采方法与条件 |
2.3 31061 综放面工程条件分析 |
2.3.1 31061 采面概况 |
2.3.2 生产条件 |
2.3.3 工程条件分析 |
2.4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及运动规律 |
2.4.1 沿空留巷覆岩结构 |
2.4.2 沿空留巷围岩运动规律 |
2.5 留巷初步方案 |
2.5.1 留巷方案影响因素 |
2.5.2 留巷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避开动压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及运动规律 |
3.1 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理论计算 |
3.2 采空区侧向围岩结构及应力研究 |
3.3 采场及围岩三维覆岩运动及应力分布 |
3.3.1 数值模型 |
3.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及应力分析 |
3.4.1 数值模型 |
3.4.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现场工业性试验及监测 |
4.1 监测内容和方法 |
4.1.1 监测内容 |
4.1.2 监测点设计 |
4.2 监测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避开动压影响“三软”煤层沿空留巷方法及生产系统 |
5.1 留巷方案 |
5.1.1 超前压力影响段 |
5.1.2 后方压力影响段 |
5.1.3 动压影响稳定段 |
5.1.4 采空区隔离方法 |
5.2 生产系统 |
5.3 施工工艺及效果 |
5.3.1 施工工艺 |
5.3.2 工程质量要求 |
5.3.3 安全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作面条件 |
2 工作面综采配套设备研制 |
2.1 采煤机 |
2.2 液压支架 |
2.3 端头支架 |
2.4 刮板输送机 |
3 工作面回采准备关键技术 |
3.1 回采巷道布置与支护 |
3.2 综采设备安全快速安装 |
4 回采工艺 |
5 工业性试验效果分析 |
(4)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设计研究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地质条件 |
2.1.2 工程概况 |
2.1.3 巷道布置 |
2.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总体支护方案设计研究 |
2.3 巷内支护设计研究 |
2.4 巷内临时加强支护 |
2.5 巷旁支护设计研究 |
2.5.1 柔模混凝土设计 |
2.5.2 柔性模板设计 |
2.5.3 泵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5.4 泵注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工业性试验研究 |
3.1 施工准备 |
3.1.1 施工材料准备 |
3.1.2 施工设备选择及场地布置 |
3.2 施工工艺及流程 |
3.2.1 地面施工工艺及流程 |
3.2.2 井下施工工艺及流程 |
3.2.3 混凝土泵注工艺流程 |
3.3 施工要点 |
3.3.1 柔模预支段支护 |
3.3.2 柔性模板施工 |
3.3.3 泵注混凝土 |
3.4 施工安全措施 |
3.5 施工质量控制 |
3.6 工程应用效果 |
3.7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 Y 型通风与瓦斯治理 |
4.1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 Y 型通风 |
4.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采空区瓦斯抽放 |
4.3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钻孔法底板卸压瓦斯抽放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压监测与支护优化 |
5.1 监测内容 |
5.2 监测要求 |
5.2.1 监测方法 |
5.2.2 监测日期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3.1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
5.3.2 超前支护段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
5.3.3 沿空留巷段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
5.3.4 巷内顶板压力监测 |
5.3.5 柔模混凝土载荷监测 |
5.4 支护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液压支架的生产安全可靠性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立柱胀缸[1] |
1) 缸体壁厚校核 |
2) 胀缸原因 |
2 连接座变形损坏[2] |
3 柱窝损坏 |
4 安全阀失效[3] |
5 液压系统中的污染物[4] |
1) 粉尘 |
2) 硬水 |
3) 氧化物 |
4) 磨损物与残留物 |
5) 介入污染物 |
6 影响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
7 对策措施 |
1) 液压支架大修 |
2) 使用管理及维检 |
3) 设计制造 |
8 应用效果 |
9 结论 |
(6)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稳定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因素 |
1.1 煤层 |
1.1.1 煤层倾角 |
1.1.2 煤层厚度 |
1.1.3 煤层强度 |
1.2 开采深度 |
1.3 直接顶 |
1.4 基本顶 |
1.5 断层构造 |
2 技术因素 |
2.1 巷道断面 |
2.1.1 巷道断面形状 |
2.1.2 巷道断面尺寸 |
2.2 巷内支护 |
2.3 巷旁支护 |
2.4 留巷期间巷内加强支护 |
2.5 巷旁支护、巷内支护和巷帮煤体的三者强度匹配问题 |
2.6 工作面推进速度 |
2.7 施工方式与质量 |
3 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 |
1) 将沿空留巷的巷道支护看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7]。 |
2) 改善巷道支护技术。 |
3) 确定合理的沿空留巷断面。 |
4) 尽可能缩短沿空留巷时间及早复用。 |
4 结语 |
(7)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新改造的技术关键 |
2 复新技术原则 |
3 液压支架复新技术改造的应用 |
4 结 论 |
(8)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新改造的技术关键 |
1.1 老旧支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复新改造的技术关键 |
2 复新技术原则 |
3 液压支架复新改造技术的应用 |
3.1 西贝支架复新改造前存在问题 |
3.2 复新改造西贝支架的可行性分析 |
(1) 技术方面分析。 |
(2) 经济效益分析。 |
(3) 社会效益分析。 |
3.3 复新改造的技术方案 |
3.4 复新改造前后的技术特征 |
3.4.1 底座复新改进前与改进后对底板比压的趋势分析 |
3.4.2 安全性能比较 |
4 结 论 |
四、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登矿“三软”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研究[D]. 王桂伍. 河南理工大学, 2016(04)
- [2]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J]. 王灿华,符明华,卓军,王显银,梁立勋,余洋. 煤炭科学技术, 2015(S1)
- [3]70°急倾斜中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A]. 王灿华,卓军,符明华,王显银,王焕明,李健.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一:采矿与井巷工程, 2015
- [4]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D]. 张智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5]液压支架的生产安全可靠性研究及应用[J]. 尚慧岭. 液压与气动, 2011(06)
- [6]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稳定性控制[J]. 李迎富,华心祝.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6)
- [7]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J]. 梁崇山. 河北煤炭, 2006(04)
- [8]综采液压支架的复新技术及应用[J]. 李大军,李书森. 煤炭科学技术, 2004(01)
- [9]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深化矿井支护改革[J]. 刘惠平,宋铤,周希明. 西山科技,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