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安精神与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赵星雁[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新时代培根铸魂、修德塑行的重要使命。随着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日益重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学生个人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法规予以保障实施。思政课程作为一门“补钙”课程,始终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是整体构建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一步。因此两学段的衔接是必要且重要的。而课程衔接不仅要求时间维度上相互承接,还要求空间维度上各方相互配合,因此课程衔接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改变和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促成,也离不开各科教师、各位家长、各个部门的齐心助力。本文立足国内外学者关于思政课衔接的研究成果,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具体选取高中与高校两个重要学段,在道德发展理论、认知阶段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撑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二者衔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笔者通过在研究前期和研究过程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参与观察,认为目前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两学段衔接工作效率低、教材部分内容重复倒置、教师交流少、学生参与思政课热情不高、环境正向引导功能不强仍是造成高中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无法实现顺利衔接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离不开传统应试教育弊端、衔接工作指导体系不完善、教材编写体系不健全、教师衔接意识较弱、思政课堂吸引力不足以及整体德育环境欠佳的影响。高中与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相邻学段,同样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培养阶段,两个阶段的同向同行、互利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针对两学段的衔接问题分别从六个方面给出具体解决策略。期望两学段课程实现顺利衔接,更好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
吴寒冬[3](2021)在《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安红色资源是在延安十三年的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留存下来的革命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与人民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本文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为载体,利用延安红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立德树人与美育化人的育人理念,运用实地考察法及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丰富初中美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拓宽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化的发展,合力传承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二章,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三方面论述延安红色资源开发的价值;第三章,重点论述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内容,旨在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可行性、尊重主体性、遵循协调性与实现整合性的统一为开发原则。设计以《我们的家乡》《心中的延安》《杨家岭写生》《宝塔山写生》《枣园写生》《老鲁艺版画印迹》《怀念伟人》《讲好红色故事》《新时代的延安》为主题的九节课程。通过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学生可以实现对延安红色资源的理性理解,对延安红色资源的情感升华。第四章,探讨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实施方法和途径。采取学生合作探究法,教师辅助引导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实地写生教学法,通过结合美术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实施课外活动的途径完成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五章,遵循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原则,对校本课程内容本身、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第六章,以延安红色资源作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苏源[4](2021)在《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以来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升学体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也是不断加强,安塞腰鼓作为延安市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延安盛行,为了更好的了解宝塔区小学阶段安塞腰鼓在社团的开展情况,我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宝塔区安塞腰鼓社团的组织管理、经费状况、师资状况、场地、器材状况、学生状况、开展现状、教师对社团的认知和家长对社团的认知九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1.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归口管理于德育部门,不仅注重青少年儿童体质的提升,更希望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活动经费主要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划拨和学校出资为主,兼有少量社会赞助,用来购买器材,采购服装和支付社团指导教师工资等。2.师资团队以男性指导教师为主,女性教师比例较少,普遍偏年轻化,工作年限较短,职称总体偏低,学历较高。这种状况是由安塞腰鼓作为民间民俗文化的性质及其洒脱、粗犷的动作技术特征所决定的。3.安塞腰鼓的场地条件尚需进一步完善,但器材相对充裕,基本能满足社团活动开展的需要。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但同时也比较注重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安塞腰鼓动作技能的掌握。他们觉得虽然难度系数较高,但动作优美,需要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进步,因而普遍还是非常喜欢安塞腰鼓这项运动的,希望自己学校社团能够发展的更好。4.安塞腰鼓社团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主要集中在下午放学之后。教学内容以腰鼓佩戴、基本动作、组合动作为主,能够较好满足小学生安塞腰鼓项目学习的需要。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示范法、讲解法和练习法为主,以集体参与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主要通过教师评价和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衡量。5.指导教师认为,通过安塞腰鼓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传承文化,增强体质和培养学生兴趣。目前开展状况良好,会受到经费、场地、器材、师资水平及家长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长认知更多体现的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他们认为,通过安塞腰鼓社团活动的参与,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加表现力和自信心,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一般都非常支持学生参与安塞腰鼓社团活动。但同时也觉得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技术技能的机会较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社团管理仍有改进的空间。6.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处理好体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是安塞腰鼓社团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创新奖励机制,与互联网结合,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完善课程与教材体系等也是实现安塞腰鼓社团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王颉源[5](2021)在《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现代文明肇始于英国,英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其宗教教育、绅士教育、公民教育等学科所涵盖的道德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作用。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其有着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制度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就自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受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和约束,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但其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研究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不断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尤其是对我国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帮助和促进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一、通过文献研究、历史追溯,系统梳理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二、分析英国教会、政府、学校、家庭四个教育主体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三、分析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所包含的教育内容、目标、途经及方法;四、分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教育环体在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五、分析英国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梳理总结出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对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和借鉴。文章通过对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梳理和总结,系统研究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帮助。同时,也充分揭示了英国小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有益的帮助。
高静[6](2021)在《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四所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为学生打造直抵心灵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显得格外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明确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提出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举措,这既是高中阶段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更为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重要保障。本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四所高中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笔者整理分析后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数量和结构不合理,表现为队伍数量不足、教师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失衡、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协调;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有待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受限等。究其原因,存在学校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发展主动性不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有教师队伍建设的落实措施和制度保障不完备等客观原因。为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主张从业务本领、政治站位、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等方面来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从优化队伍结构、健全培养培训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准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加大经费投入和监管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实力度。希望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行的优化措施。
江蓉[7](2021)在《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色文化浸润新时代的学生心灵,让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鲜亮底色,这是我国教育的时代要求。红色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的研学旅行教育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红色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对我国红色研学旅行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已有学者对新技术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做了初步探索,但是对于新技术到底是否适合于红色研学旅行、哪些新技术更加适合于红色研学旅行、这些新技术如何更好的应用于红色研学旅行当中等这些问题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初步分析,再通过新技术赋能教育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和论证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适用性,归纳新技术支持对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环境支持和线上、实地、混合式的支持方式。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收集有关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访谈文稿和观察资料,并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得到目前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对新技术的现实需求。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例证新技术在红色研学旅行中的支持方式以及应用新技术后红色研学旅行的教学效果如何等,最后进而构建出具体的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
汤祖军,高攀[8](2021)在《弘扬延安精神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文中研究说明延安精神是内涵最丰富、最具现实意义的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昂扬精神面貌和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怎样传承红色基因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小学校担负着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徐崔[9](2020)在《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加强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小学生基数庞大,教育环境复杂,如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众多挑战,开起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征程,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加强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更好实施。通过在延安市开展的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新时代,我国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规避互联网风险的能力不高、尚未构建起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依然薄弱等突出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适应新时代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二是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师资力量建设依然薄弱;三是营造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滞后;四是缺乏制度化的体制机制的有力保障。面对新时代我国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关注。一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着力开创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思路;二是依托互联网,全面完善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体系;三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时代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氛围;四是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
王海凤[10](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二、延安精神与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精神与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1.国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2.学校推动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
3.学生道德人格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1.研究视角创新 |
2.研究内容创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相关概念界定 |
1.高中思想政治课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3.课程衔接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理论依据 |
1.政策依据 |
2.道德发展理论 |
3.认知阶段理论 |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较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 |
1.课程性质统一 |
2.课程目标一致 |
3.教材内容合理重复 |
4.教学组织形式相似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 |
1.教学内容理论层次不同 |
2.教学任务各有不同 |
3.教学方法具有差异性 |
4.教学评价具有差异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的可能性 |
1.教育目标的连贯性 |
2.教材内容的关联性 |
3.教育阶段的连续性 |
4.教育对象的特定性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
1.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 |
2.思想政治体系完整构建的要求 |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的观察分析 |
1.观察对象 |
2.观察内容 |
3.观察结果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的现存问题 |
1.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 |
2.两学段课程衔接效率低 |
3.教材部分内容重复倒置 |
4.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
5.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 |
6.环境正向引导功能不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传统应试教育下重智轻德弊端的影响 |
2.课程衔接工作理论指导体系不完善 |
3.教材编写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
4.中高校教师衔接意识较弱 |
5.思政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 |
6.整体德育环境功利化倾向明显 |
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 |
(一)突出德育关键地位,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 |
1.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力度 |
2.明确德育地位,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
3.重视德育评价,丰富优化德育评价方法 |
(二)教育部门制度保障,共筑思政课建设同心圆 |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
2.推进政策落实,完善衔接保障制度 |
3.创设对话平台,携手齐心共助成长 |
(三)统筹编写教材内容,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
1.遵循编写原则,提高教材质量 |
2.把握三个注重,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
3.重视教材内容编写,加强内容衔接 |
(四)教师树立衔接意识,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
1.树立衔接意识、瞻前顾后做好学科引路人 |
2.关注学生心理、引导中、大学生顺利转变 |
3.提升专业素养,构建学科专业格局 |
(五)提升第一课堂感染力,重视第二课堂构建 |
1.注重教学教法的衔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2.重视挖掘优质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
3.双向承接两学段“空白期”,把握重要衔接点 |
(六)整体环境协调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
1.弘扬良好家风家训,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
2.优化学校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
3.创建良好社会环境,培育良善的社会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
附录2 学生行为等级量表 |
附录3 影响课程衔接的相关因素观察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六)文献综述 |
一、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与问题 |
(一)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分析 |
1.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较低 |
2.教师对延安红色资源开发研究性较弱 |
3.学校对延安红色资源开发引导性较少 |
二、利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延安红色资源的价值 |
(一)培育学生形成红色基因的审美情怀 |
(二)凝聚学生传承延安精神的爱国情怀 |
(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发展 |
三、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
(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
2.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
3.推动学校特色化的发展 |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1.可行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协调性原则 |
4.整合性原则 |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内容 |
1.第一课走进红色延安——《我们的家乡》 |
2.第二课感受圣地延安——《心中的延安》 |
3.第三课探寻革命旧址——《杨家岭写生》 |
4.第四课探寻革命旧址——《宝塔山写生》 |
5.第五课探寻革命旧址——《枣园写生》 |
6.第六课追溯木刻艺术——《老鲁艺版画印迹》 |
7.第七课描绘红色肖像——《怀念伟人》 |
8.第八课弘扬延安精神——《讲好延安故事》 |
9.第九课延安美好明天——《新时代的延安》 |
四、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法 |
1.学生合作探究法 |
2.教师辅助引导法 |
3.创设情境教学法 |
4.实地写生教学法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途径 |
1.结合美术教材 |
2.利用网络资源 |
3.实施课外活动 |
五、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原则 |
1.导向性原则 |
2.整体性原则 |
3.发展性原则 |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
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
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
3.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
六、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案例 |
(一)研学专题《心中的延安》 |
1.学情分析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二)创作专题《新时代延安》 |
1.学情分析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要求 |
1.1.2 “非遗”传承的需要 |
1.1.3 校园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4 强化小学体育社团功能的需要 |
1.1.5 对小学安塞腰鼓课堂教学活动的借鉴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的组织管理 |
3.2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的经费状况 |
3.2.1 社团经费来源 |
3.2.2 社团经费使用 |
3.3 延安市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师资状况 |
3.3.1 性别结构 |
3.3.2 年龄结构 |
3.3.3 工作年限 |
3.3.4 学历结构 |
3.3.5 职称结构 |
3.4 延安市小学安塞腰鼓社团的场地、器材状况 |
3.4.1 社团器材数量及种类 |
3.4.2 社团器材使用情况 |
3.4.3 社团场地情况 |
3.4.4 教师对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
3.5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的学生状况 |
3.5.1 社团参与年级 |
3.5.2 社团学生参与动机 |
3.5.3 学生对社团的价值认知 |
3.5.4 学生对安塞腰鼓的优缺点认知 |
3.5.5 学生对安塞腰鼓社团的喜爱程度 |
3.5.6 学生对是否继续开展安塞腰鼓社团的期望 |
3.6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活动开展现状 |
3.6.1 社团每周开展频率 |
3.6.2 社团每周开展时间 |
3.6.3 社团每次开展时长 |
3.6.4 社团教学内容 |
3.6.5 社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
3.6.6 教学评价 |
3.7 教师对安塞腰鼓社团的认知 |
3.7.1 教师对小学开展安塞腰鼓社团的认知 |
3.7.2 教师认为影响学生参加安塞腰鼓社团的因素 |
3.7.3 教师认为影响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的因素 |
3.7.4 教师对安塞腰鼓社团的满意程度 |
3.8 家长对安塞腰鼓社团的认知 |
3.8.1 家长对学生参加安塞腰鼓社团的认知 |
3.8.2 家长认为安塞腰鼓社团的不足之处 |
3.8.3 家长对安塞腰鼓社团的支持程度 |
3.9 提高宝塔区安塞腰鼓社团开展效果的对策分析 |
3.9.1 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提高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
3.9.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
3.9.3 转变教育理念,处理好体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
3.9.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团魅力 |
3.9.5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创新奖励机制 |
3.9.6 与互联网结合,创新社团运作模式 |
3.9.7 借鉴外校经验,积极开展安塞腰鼓文化交流活动 |
3.9.8 加快课程建设,完善教材体系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的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问卷》(教师卷) |
附录四 《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问卷》(家长卷)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 19 世纪前的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
1.以“宗教教育”为核心 |
2.“绅士教育”的萌芽 |
3.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世俗化道路 |
(二) 19 世纪末至二战前的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
1.宗教教育占主导地位 |
2.“公民教育”的萌芽 |
(三) 二战后的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
1.思想政治教育重建时期(40 年代中期-50 年代中期) |
2.思想政治教育萧条时期(50 年代中期-60 年代初期) |
3.思想政治教育复兴时期(60 年代初期-70 年代末) |
4.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时期(80 年代初期-90 年代初期) |
5.思想政治教育蓬勃时期(90 年代初至今) |
二、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一) 教会 |
(二) 政府 |
(三) 学校 |
(四) 家庭 |
三、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
(一)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1.培养宗教知识传播者 |
2.培养传统文化继承者 |
3.培养具有绅士修养者 |
4.培养具有理性思维和自制能力者 |
(二)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1.宗教教育 |
2.人际关系教育 |
3.个人与社会教育 |
4.公民教育 |
(三)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1.坚持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
2.通过科学课程体系制定教育内容 |
3.利用环境渗透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1.宗教教育法 |
2.课程体系法 |
3.渗透教育法 |
4.社会实践法 |
四、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
(一) 家庭教育环境 |
(二) 学校教育环境 |
(三) 社会教育环境 |
五、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 |
(一)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
1.宗教教育贯穿始终 |
2.多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 |
3.融合现代教育内容 |
(二) 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
1.教育者的作用有限 |
2.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3.教育内容忽视政治教育 |
六、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 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突显“隐性教育” |
(二) 建立健全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
(三) 采取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四)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1.贯彻新时代国家对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需要 |
2.落实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政策需要 |
3.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一、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新时代 |
2.高中思想政治课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2.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论述 |
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
1.落实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 |
2.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
3.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素养的现实需要 |
二、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延安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调查概况 |
1.样本选择 |
2.问卷及访谈设计 |
3.问卷统计 |
4.访谈过程 |
(二)调查问卷分析及访谈结果概述 |
1.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2.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教师和管理者访谈结果概述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不合理 |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
2.教师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失衡 |
3.教师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
(二)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符 |
2.部分教师政治意识和职业道德缺失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受限 |
1.接受专业培训(进修)机会太少 |
2.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把握不准 |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有待提升 |
4.教师对学科教学前沿动态掌握不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到位 |
1.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
2.忽视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政治属性 |
3.缺乏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变化的及时关注 |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发展主动性不足 |
1.思想政治课教师责任意识不强 |
2.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
3.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动力不足 |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落实措施和制度保障不完备 |
1.思想政治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 |
2.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体系 |
3.思想政治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新时代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一)教师要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 |
1.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化业务本领 |
2.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 |
3.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升道德修养 |
4.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践行仁爱之心 |
(二)学校要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制度措施 |
1.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结构 |
2.健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 |
3.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评价激励机制 |
(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队伍建设政策的落实力度 |
1.加强党对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 |
2.健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准入与退出机制 |
3.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和监管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需要传承红色文化 |
二、新时代需要培养时代新人 |
三、新时代需要创新红色教育 |
四、红色教育需要新技术支持 |
第二节 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研学旅行与红色研学旅行 |
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教育 |
二、研学旅行 |
三、红色研学旅行 |
四、红色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
第二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缘起 |
第三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理论 |
第一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赋能 |
一、新技术与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理念 |
第二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新技术支持环境 |
一、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数据流通 |
二、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信息联通 |
三、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服务贯通 |
四、新技术支持红色研学旅行的场景融通 |
第三节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新技术支持方式 |
一、支持在线研学活动 |
二、支持现实场景体验 |
三、支持混合红色研学旅行 |
第四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实地调研 |
第一节 实地调研设计 |
一、实地调研目的 |
二、实地调研方法 |
三、实地调研对象 |
四、实地调研工具设计 |
第二节 实地调研资料收集 |
一、小组访谈 |
二、参与观察 |
第三节 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 |
一、小组访谈资料分析 |
二、参与观察资料分析 |
第四节 实地调研结论 |
一、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现状 |
二、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描述 |
案例一: 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红色VR体验系统 |
案例二: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百团大战半景画馆 |
第二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过程 |
一、案例一材料分析 |
二、案例二材料分析 |
第四节 案例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三轮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参与式观察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弘扬延安精神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精神引领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
二、延安精神引领学校德育教育的导向性 |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为德育教育提供方向引领 |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为德育教育提供实践引领 |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为德育教育提供目标引领 |
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为德育教育提供作风引领 |
三、延安精神引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
1. 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
2. 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 |
3. 与品德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 |
(9)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案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及关系 |
(二)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内涵 |
二、新时代加强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加强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
(二)加强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 |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实施“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
三、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主要成就 |
(一)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
(二)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四、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五、加强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措施 |
(一)多方联动,着力开创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思路 |
(二)依托互联网,全面完善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体系 |
(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时代鲜明的校园文化新氛围 |
(四)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
一、“学监制”的续存 |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
一、“导师制”的先行 |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延安精神与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研究[D]. 赵星雁. 延安大学, 2021(12)
- [3]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D]. 吴寒冬. 延安大学, 2021(11)
- [4]宝塔区小学安塞腰鼓社团发展现状研究[D]. 苏源. 延安大学, 2021(12)
- [5]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颉源. 延安大学, 2021(11)
- [6]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延安市宝塔区四所高中为例[D]. 高静. 延安大学, 2021(11)
- [7]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研究[D]. 江蓉. 扬州大学, 2021(09)
- [8]弘扬延安精神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J]. 汤祖军,高攀. 中华魂, 2021(03)
- [9]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D]. 徐崔. 延安大学, 2020(12)
- [10]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