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螺纹管空冷冷凝器的传热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发,邢美波,吴海峰,贾朝富[1](2021)在《制冷与空调用纳米流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纳米流体分散体系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流变特性、密度、比热、表面张力和电气特性等物性的研究概况。纳米流体在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纳米制冷剂、纳米润滑油、纳米载冷剂、纳米蓄冷剂等,研究表明纳米流体具有提高制冷与空调系统性能的潜力。
罗晴[2](2021)在《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换热器是影响热泵系统能效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热水-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串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联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两种方式,但在运行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和解决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制冷剂的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低下。因此,研究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强化其传热性能,并针对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解决换热器传热的不稳定性,这将对提高换热器传热能力以及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多功能热泵系统换热器主要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主要作用是空调的制冷与制热,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水-冷凝器功能则是制取热水。对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不同结构以及空气侧和管内侧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最优结构型式;并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R410A-水在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中的传热特性,获得人字形板片传热性能最佳结构参数。针对6HP多功能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揭示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与系统能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的流程排布、流向、分流均匀性、过冷段以及翅片型式等对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流程排布为10路分流且作为冷凝器时设计为逆流的换热器在标准制热工况下,140型换热器传热能力可提高近23%,160型换热器能力可提高16.5%;并且,经过调整毛细管分流均匀后的160型换热器比没有经过调整时的传热性能提高了9.15%,换热器能效比提高了近18.7%;过冷段的设计对于冷凝器提高其性能的作用不大,但对于蒸发器除霜周期无过冷段比有过冷段时增加了88min,且除霜时间延长了390s。通过对三种不同翅片型式的换热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使用波纹开缝翅片(STEPFIN)型式的换热器传热性能最佳,14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17722W和13933W,能效比则分别达到2.85和3.19;16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可达18956W和15149W,能效比分别达到了2.51和3.06。(2)针对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以及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翅片间距从1.2mm增大到1.9mm时,空气侧传热能力也随之增大,而换热器能效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制冷和制热能效比最大均出现在间距为1.7mm时,分别达到了2.6和2.85,此时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为13746W和15793W。(2)润滑油对R410A制冷剂在内螺纹管内会产生高干度时增强传热和低干度时削弱传热的两面性影响,并且随着制冷剂质流密度的增大,润滑油对制冷剂传热的影响越小。(3)建立R410A-水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改变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分别对R410A制冷剂和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波纹倾角?为60o、波纹节距?为14mm、波纹高度h为2mm的板片,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传热整体性能因子j/f最佳,分别达到0.44和0.06、0.49和0.07、0.97和0.08。(4)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模式下:通过对低温工况下系统制热水性能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创建了制冷剂回收到系统后再截断的新循环系统,解决了因制冷剂不平衡所导致的板式换热器内制冷剂缺乏而引起传热能力低下的问题,优化系统结构后的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较之前提高了近150%,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33.3%。(5)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流量在0.55m3/h~2.0m3/h时,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系统总能效比与之均呈正比关系,此时存在最佳进水流量为2.0m3/h,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分别可达10650W和71%,系统总能效比可达5.37。(2)当进水温度从10℃上升到53℃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下降23.7%和99%,系统总能效比下降高达80%,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性能呈现出线性关系。此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40%之间,可平衡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能提升翅管换热器20%的制冷能力以及板式换热器16%的制热能力,系统总能效比最大可提升22%。(3)当室外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仅上升12.1%,但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制热能力提升达670%,废热回收比率提升达到589%,系统总能效比在15℃以后几乎呈线性关系增加,提升幅度达84.8%。(4)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时,将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20%之间进行调节,可使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提升10%和8%,系统总能效比提升15%。说明调节EVO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分配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换热器之间传热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总能效比。(6)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温度从2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15.5%,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下降13.1%,说明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成反比,而随着进水温度变化系统总能效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通过调节EVM的开度在30%~60%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制热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使总制热量提升20%,系统总能效比提高16.3%。(2)在室外温度为-15℃的低温时,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均十分低下,分别为9833W和139W;当室外温度从-5℃上升到2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31%,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达130.8%,且系统总能效比从1.7增加到3.0,增幅达76.5%,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能力均呈正比关系。(3)室内机运行容量越大,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也越大,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不断减小,可知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能力成反比;此时将进水温度控制在35?5℃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可影响80%的总制热量,系统总能效比提升可达15.7%。
倪鹏飞[3](2020)在《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在总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如何提升效率及降低能耗一直是能源系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风冷、水冷以及风-水两用换热器的换热原理、压降特性的研究,对换热器的实际运用以及降低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首先以换热器空气侧传热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正交试验表确定多种模型工况,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换热负荷15 kW、设计气温30℃、入口风速为1-5m/s、管壁温度为40-60℃、翅片间距为1-5mm、翅片厚度0.5-4mm、管纵向间距为0.5-2.5倍外管径、管排数为1-5排的计算工况的模拟结果进行努赛尔数、阻力因子的比较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mm≤翅片间距δ≤5mm,444≤雷诺数Re≤3405时,结构参数翅片间距δ是对努赛尔数Nu及阻力因子f影响最大的结构参数。在该范围内提出了由翅片间距/特征长度组成的无量纲参数对努赛尔数Nu与阻力因子f的计算关联式。该关联式参数图表明:翅片间距δ越小、雷诺数Re越大,对平直翅片的换热及阻力越有利。其结论可供换热器选型参考。其次就目前套管式换热器液体侧两相流换热及压降特性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将其结果与千余组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与套管内换热的9种理论模型及压降阻力的7种理论模型逐一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发现:Salimpour MR换热模型和Lockhart&Martinelli压降模型的预测性最好,平均误差分别为15.7%与18.4%。为进一步改进模型,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校核数据进行公式拟合,结果发现:迪恩数Dn的改变对换热量影响最大;而质流密度G与特征长度De的变化对压降影响显着。针对这两组参数对上述模型提出修正,得到的新模型在质流密度G 150~500kg/(m2.s)、特征长度De 2.5~20mm范围内,对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的预测精度较修正前分别提高了 15.14%、7.26%。该结论可为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验系统简介,测试装置共包括四个循环:制冷剂主回路、制冷剂旁通回路、润滑油主回路以及润滑油旁通回路。并提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测试段、测试工况及参数、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误差分析等。本研究的结论可供风-水两用换热器选型参考,也可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及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
何鹏[4](2020)在《风冷冷凝机组冷凝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管片式冷凝器是风冷压缩冷凝机组的关键部件,其换热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冷机组的能效水平。本课题基于冷库用风冷冷凝机组系列产品性能优化项目,进行小管径管片式风冷冷凝器设计及优化匹配研究,对研究样机的冷凝器进行小管径替代,并对压缩机及其他部件进行匹配;介绍了基于图论的仿真方法和基于EVAP-COND软件的仿真方法,结合两种方法对冷凝器进行仿真计算;在原型机的基础上初步给出了6进3出、8进4出和6进6出三种冷凝器流程布置方案,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工况下各方案的换热性能,并进行试验分析。标准工况仿真结果显示6进3出布置换热量及压力损失皆最大,其次是8进4出布置,6进6出布置最小。通过制冷剂状态变化对比发现:分-合流布置能有效强化过冷段换热系数,增加过冷段换热长度,提高出液过冷度,但同时也增大了压力损失。变迎风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迎风速度小于2m/s时,换热量随着迎风速度的提高显着提升,大于2m/s后换热量提升效果逐渐减弱,大于2.4m/s后换热量不再增大。分-合流布置在低风速区域的换热效果受迎面风速影响较大,在高风速区域分-合流布置具有较好的换热表现。变迎风温度仿真结果表明:迎风温度越高,换热量越小,压力损失越大,且迎风温度越高,换热量和压力损失变化趋势越大。分-合流布置的换热效果受迎风温度影响更大,其主要取决于合流时的制冷剂干度高低:合流时干度越低,合流后制冷剂压力损失越小,管路合流对过冷段的强化换热效果就越显着,综合换热性能越好。变质量流量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方案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换热质量流量区域,超过最佳换热质量流量区域后换热量开始下降,最佳换热质量流量区域主要受制冷剂平均流速影响,平均流速越高,最佳换热区域制冷剂质量流量越小。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机组制冷量下降、压缩机功耗增加,且变化速率较快。分-合流布置在高环境温度下的冷凝温度更低,综合换热表现更好。采用Φ7.94内螺纹管替代后,冷凝器铜材消耗降低了5.83%,且标准工况下三种方案相较原型机制冷量分别增大了6.85%、3.04%和2.1%,压缩机功率分别降低了4.38%、3.36%和2.48%,COP分别提高了9.42%,6.62%和4.71%。其中6进3出和8进4出的机组出液过冷度相较6进6出和原型机有较为显着的提升,四种方案的出液过冷度分别为6.8℃、5.5℃、4.1℃和3.9℃。
曹玉鹏[5](2019)在《铁路客运站空调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空调能耗在铁路客运站总能耗中比重较大,空调系统一直是铁路客运站节能减排的重点研究对象。空调机组制冷过程中,湿空气与蒸发器接触会凝结出冷凝水,而且空调制冷量越大、湿负荷越大,产生的冷凝水也越多。这些冷凝水温度低,杂质少,可作为冷源使用。铁路客运站由于人员流动大,夏季空调冷负荷大,且室内人员湿负荷大,空调冷凝水产生量可观,且铁路客运站空调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冷凝水回收相对比较方便。由此可见铁路客运站空调冷凝水具有较大的节能、节水潜力。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实验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利用空调冷凝水对风冷式冷凝器进行喷雾冷却,从而提高空调机组性能的技术,具体研究内如如下:通过研究冷凝水产生原因和冷凝水产生量的理论计算,并以某小型铁路客运站为模型,分别计算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区夏季空调冷凝水产生量,分别为338.05t,218.57t,114.95t和129.31t,得出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高温高湿地区)空调冷凝水回收量更大,利用意义更大。通过理论分析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的传热传质过程,发现喷雾冷却可大大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但具体效益需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空调冷凝水喷雾冷却风冷式冷凝器的实验,研究不同室外温度和不同喷雾密度对空调节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雾化冷凝水喷至冷凝器表面,可以提高空调机组制冷量和COP,且室外干球温度越高提升越明显。实验喷雾密度范围内(9.33 L/(h·m2)47.92 L/(h·m2)),室外干球温度分别为30℃、35℃和40℃工况下,未喷雾状态下相比,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最大分别降低了4.9℃、5.3℃和6.0℃,制冷量最大分别提高了3.2%、4.8%和6.1%,空调机组输入功率最大分别降低了7.6%、9.2%和10%,COP最大分别提高了11.0%、15.2%和17.9%。通过搭建LMS AMESim空调机组制冷模型,研究冷凝水利用装置对不同室外干球温度下空调机组性能的影响。利用仿真模型对某小型铁路客运站进行夏季空调逐时能耗模拟,对比喷雾装置应用前后空调机组耗电量,夏季约节能5.53%。针对空调冷凝水量不足的问题,对喷雾装置补水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得出当单台空调机组喷雾密度为18.06L/(h·m2),即补水量为114L/h,夏季总补水量为476.52t时,喷雾装置效益达到最大,与未喷雾工况下相比,约节省费用7.48%。
华楠[6](2018)在《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高效的利用能源是必然之路。空冷式冷凝器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冶金电力和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其合理设计和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新的强化传热手段及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和迫切。分液冷凝技术是强化凝结传热的原理性创新方法,从冷凝两相流传热机制考虑实施分段冷凝中间分液等新思路,辅以排液阻汽装置的联箱结构,实现冷凝器传热能力提高3~4倍以上,因此开展分液冷凝技术在空冷式冷凝器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指导应用价值。根据分液冷凝器的结构特性——“分段冷凝-管程间气液分离-全程质量流率相当”提出了分液冷凝器的设计原理:采用多管程设计,管程间设置气液分离提高工质干度,在冷凝过程中获得高换热效果,平行流结构减小管内质量流速降低冷凝压降,最后通过优化各管程内换热管管数达到全程等速。本论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热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管程结构优化和热力性能预测的分液冷凝器设计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不同传热计算方法对模型预测结果和计算成本的影响,提出了在基本计算单元内确定相变界面的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方法。最后,实验研究了不同分液芯结构和不同制冷剂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影响。首先针对分液冷凝器冷凝换热过程中流量和干度不连续的特点,基于分段计算思想,以管程为计算域,开发了基于分液冷凝器管内冷凝传热的集中参数模型,可对具体管程进行热力计算,辅以管内冷凝流动传热的评价准则PF因子,可对管程方案进行比对与优选。通过模型实验验证,算例的传热精度为8.8%,压降精度为26.1%。然后以传热单元为计算域,开发了基于ε-NTU算法的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同步考虑了同管程间不同换热管因压降、进口流量和干度不同导致的流量分配不均的计算方法、且充分考虑到分液冷凝器平行流结构可能出现的流速范围分布更宽,提出了基于甄别两相流型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选用方法,并且协同了管外侧空气换热性能。算例结果表明,与实验数据相比,该模型评价冷凝换热的精度达到7.5%,压降达到20.6%,同分液冷凝器集中参数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较,传热和压降预测分别提高了 1.3%和5.5%。随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计算比对了有无分液的冷凝器热力性能,在相同计算工况和结构尺寸条件下,的分液冷凝器总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 34.6%,总压降降低了74.4%。论文还基于AMTD算法和LMTD算法,提出了改进型分布器参数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AMTD算法换热量计算值偏大,ε-NTU算法居中,LMTD算法最小,AMTD算法和ε-NTU算法计算成本相近,且远小于LMTD算法。还提出了能够解决由于基本计算单元内存在相变界面而引起的关联式误用所导致的计算精度下降问题的“计算单元内的自适应分裂相变界面确定法”。对比了确定管间流量分配不均匀性的常规制冷剂流量分配迭代计算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法两种方法,发现遗传算法通用性更强,计算过程更简易。由于前述模型均需输入每管程进口干度,而进口干度与气液分离联箱的结构和冷凝器的工况有关,因此,本论文还实验探索了分液芯结构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规律,发现漏液率和分液小孔的孔径与数量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较大,结果显示:第二芯漏液面积最小的分液冷凝器平均换热系数比漏液面积最大的大7.7%~12.7%;第二芯漏液面积居中的分液冷凝器压降最小和且综合性能最好,其PF值比综合性能最差的漏液面积最大的分液冷凝器小6.9%~24.0%。本文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冷剂下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工质由R410A替换R22后,由于分液效果的恶化或失效导致了冷凝器压降增大了32%~47%,平均换热系数降低了 11%~17%,说明分液冷凝器必须根据制冷剂的热力特性重新设计其气液分离结构和管程优化方案。
杨丁丁,柳建华,宋吉,申隽,方进林[7](2017)在《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上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主要针对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上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管径小型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对换热和管内压降的影响;以及对空调换热器的内螺纹铜管称重分析.结果发现:相同长度的内螺纹铜管,Φ5mm比Φ9mm的材料成本至少减少55%,制冷剂充注量只是原来的26.6%;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系数都随制冷剂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的质量流率下,Φ5mm内螺纹管的换热系数比Φ7mm的大,蒸发器的换热系数要比冷凝器的大;内螺纹管管径小型化,换热器制冷剂侧压降特别明显;在目前的空调换热器市场上,Φ5mm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并没有广泛应用,约占全部内螺纹铜管使用量的2.98%.
钟天明[8](2016)在《两种结构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与典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及其利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换热技术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科研方向。作为利用高干度冷凝强化换热的新技术,分液冷凝强化换热技术的出现及深入研究,将为空调制冷、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产生作出应有贡献。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及常规管径冷凝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分段计算思想,开发出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及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程序,通过管程数及其对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计算,实现了冷凝器结构优化及其热力性能的实验研究。最后,以配有双管排冷凝器的1.5匹家用空调系统为实验原型,完成了分液冷凝器对空调系统制冷量与EER的影响研究。针对制冷剂质量流量为0.017 kgs-1~0.029 kgs-1、分液后进口干度为0.75~1.0的情况,采用管程优化程序,完成管程数及其对冷凝传热系数及冷凝总压降等热力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管程数及管程换热管数对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冷凝传热系数及冷凝压力降均有明显影响,且管程数是冷凝器优化的关键;当冷凝器的总换热管数及热负荷相同时,5管程最优冷凝器的冷凝传热系数比3管程对应值高11.9%~13.8%,且5管程最优冷凝器的压降比后者对应值高138.7%~155.8%;管程进口气液分离程度与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成正比,当分液后进口干度从0.75升至1.0时,冷凝传热系数增大3.1%-5.6%,压降则降低7.3%~11.9%。以制冷剂R134a为工质,完成进口制冷剂质量流速为450kgm-2s-1~770kgm-2s-1及平均干度为0.27~0.73时,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定热流条件下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制冷剂质量流速(约570 kgm-s-1)及较低平均干度(约0.58)下,存在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冷凝传热系数超越普通单排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冷凝传热系数的现象;当质量流速为770 km-2s-1时,其冷凝传热系数比普通单排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高6.7%。以制冷剂R134a为工质,完成制冷剂高质量流速(质量流速为585 kgm-2s-1~874 kgm-2s-1)和高平均干度(约0.78)时,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定热流条件下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分液冷凝器的冷凝传热系数在实验范围内较普通双排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对应值高14.2%;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前后管排的换热均匀性优于普通双排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情况,且其后管排的换热量最大可达总换热量的39.4%。此外,分析两冷凝器前后管排沿程平均壁温差可得出,分液冷凝器的前后管排管内压降更均匀。以制冷剂R134a为工质,完成了单排Φ7mm管径分液冷凝器和单排管翅式冷凝器在定进口风量及定热流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工质高进口质量流速(560 kgm-2s-1)及较高平均干度(约0.7)下,单排分液冷凝器的冷凝传热系数会超越普通管翅式冷凝器,且其压降较普通管翅式冷凝器低30%以上;同时,相较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分液冷凝对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影响更显着。此外,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评价准则得出,单排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的整体热力性能优于同类普通冷凝器。最后,以一款具有双管排冷凝器的1.5匹家用空调系统为实验原型,研究了双排分液冷凝器对空调系统制冷量及EER的影响。在GB/T 17758-2010名义标准工况下(室外侧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为35℃/24℃,室内侧干球/湿球温度为27℃/19℃),获得L型双排分液冷凝器1.5匹空调系统的最佳制冷剂(R410A)充注量为1150g,最佳毛细管长度为400mm。此外,在GB/T 17758-2010标准工况、室外环境温度为27℃~43℃下,分液冷凝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耗功较原型系统低、冷凝器换热量较原型系统高、EER与制冷量较原型系统分别高9.5%和4.3%、分液冷凝器的压降较原型管翅式冷凝器约低40%。同时,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实验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双排分液冷凝器空调系统的火用效率比原型空调系统高0.7%-2.5%,进而得出分液冷凝空调系统较原型空调系统优越的结论。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和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的整体热力性能明显优于二者对应普通冷凝器的热力性能,普通空调系统应用分液冷凝器后可获得更大制冷量与更高EER。
冯志明[9](2014)在《分体空调冷凝器喷雾降温技术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房间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家用空调器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所必备的设备。随着地球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近年来的夏季室外气温比往年高出很多,而且有些建筑的室外机布置密集,造成局部环境气温高升,空调冷凝器的散热条件越来越差,从而家用空调器的散热能力便更不能达到空调设备出厂时的设计要求(通常室外夏季设计温度为35℃)。本文就是探讨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空调器室外机对室外机的散热性能、排风温度和整个制冷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在不改变原有结构和风量的前提下,以原有风冷式空调器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展开实验研究。首先,本文对比分析了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与喷雾型蒸发式冷凝器的散热机理。其次,本文设计了对冷凝器进行喷雾型蒸发式冷凝器改造简称直喷型的实验系统,另外还有冷凝器入口空气进行等焓加湿降温的措施简称预冷型与直喷型的对比实验系统。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直喷型的喷雾方式更有利于喷雾水的汽化;更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室外机的散热性能;更有利于降低冷凝温度;更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耗功;更有利于减低空调器的耗电;更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制冷系统的能效比EER。综合比较来看,直喷型的喷雾方式更适于在这种场合应用。再次,针对直喷型喷雾方式下室外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喷雾量三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工况下对空调器的制冷性能也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整个直喷型喷雾方式制冷系统进行了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最后,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典型气象年参数为依据,分析了各个室外温度范围内的小时数,从而计算出一台3匹分体式空调的直喷型喷雾方式下的耗水量。分析了喷雾系统分别以自来水、回收冷凝水、净化后雨水为水源时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总之,直喷型喷雾方式是比较适合用于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这种措施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耗功;有利于减低空调器的耗电;更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制冷系统的能效比EER。即使以自来水为水源,也可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以回收冷凝水为水源时,经济效益更佳。而且采用本文设计的利用净化后雨水对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喷雾降温系统,可以取得更为显着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吴佳菲[10](2013)在《复合闭式冷却塔的节能运行与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能源与工业用水现状是需求量大但利用率低,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战略部署,本文提出一种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节能节水换热设备”,复合闭式冷却塔,它可根据用户制冷需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冷却模式,同时在节能、节水方面比传统换热器更具优势。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包括:①建立复合闭式冷却塔蒸发冷的数学模型,总结模型中涉及的各种经验与半经验公式,并通过模拟验证该模型与相关经验公式的可靠程度,为其后节能运行程序的编译服务;②建立复合闭式冷却塔空冷的数学模型,实验研究管外空冷传热性能,比较分析不同管型对其的影响,为其后节能运行程序的编译服务;③编译设备节能运行程序,在已知用户制冷需求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定性确定设备冷却模式、定量确定设备运行参数从而确定设备运行费用,达到指导用户节能运行设备、直观反映设备运行费用的目的。研究复合闭式冷却塔在不同冷却模式下的传热/传质性能,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最经济、最节能节水的运行方案,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所在。
二、内螺纹管空冷冷凝器的传热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螺纹管空冷冷凝器的传热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制冷与空调用纳米流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纳米流体制备 |
2 纳米流体热物性 |
3 制冷与空调用纳米流体 |
3.1 纳米制冷剂 |
3.2 纳米润滑油 |
3.3 纳米载冷剂 |
3.4 纳米蓄冷剂 |
4 结 语 |
(2)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翅片管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2.1 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 |
2.2 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2.3 换热器结构型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3.1 流程排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2 流向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3 分流均匀性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4 过冷段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5 翅片型式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4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2.4.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4.3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分析 |
2.4.4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的建立 |
2.5 R401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5.1 换热器内螺纹管传热实验装置 |
2.5.2 内螺纹强化管结构参数 |
2.5.3 管内制冷剂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2.5.4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5.6 R410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关联式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410A-水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3.1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 |
3.2 板片物理模型 |
3.2.1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3 板片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初始条件设置 |
3.3.5 网络无关性和步长独立性验证 |
3.4 波纹倾角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流体流态分析 |
3.4.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4.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4.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5 波纹节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1 流体流态分析 |
3.5.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5.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5.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6 波纹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1 流体流态分析 |
3.6.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6.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6.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7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7.1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3.7.2 变水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7.3 变制冷剂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多功能热泵系统循环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机组 |
4.2.3 实验测试系统及工况条件 |
4.2.4 数据采集系统及控制系统 |
4.3 低温工况下板式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3.1 低温工况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低温工况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改善研究 |
4.4 单独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制冷+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5.1 水模块(WM)水流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2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3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4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6 单独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6.1 不同制热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制热+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7.1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2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3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8 单独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及技术路线 |
2 风-水两用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方法 |
2.1 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2 翅片管式冷凝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3 风-水两用冷凝器 |
2.4 本章小结 |
3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及阻力特性 |
3.1 CFD数值方法介绍 |
3.2 翅片管物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3 计算域、边界条件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3.4 数值计算 |
3.5 正交试验与敏感性分析 |
3.6 关联式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及压降特性 |
4.1 理论模型的确定 |
4.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风-水两用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简介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风冷冷凝机组冷凝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强化管研究现状 |
1.3 换热器流程布置研究现状 |
1.3.1 实验方法研究 |
1.3.2 仿真方法研究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新型XJQ06MA样机设计 |
2.1 研究样机设计简介 |
2.2 循环及系统热力过程分析 |
2.3 压缩机选型 |
2.4 冷凝器设计 |
2.5 风机选型 |
2.6 经济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片式冷凝器仿真方法 |
3.1 基于图论的冷凝器数学模型方法 |
3.1.1 图论的引用 |
3.1.2 管片式冷凝器图论方法描述 |
3.1.3 模型假设 |
3.1.4 管片式冷凝器控制方程 |
3.1.5 算法介绍 |
3.2 EVAP-COND软件仿真方法 |
3.3 仿真方法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片式冷凝器流程设计研究 |
4.1 流程布置及仿真方案 |
4.2 标准工况仿真分析 |
4.3 变工况仿真分析 |
4.3.1 迎风速度影响分析 |
4.3.2 迎风温度影响分析 |
4.3.3 制冷剂流量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试验装置介绍 |
5.2 试验方案介绍 |
5.2.1 试验工况设置 |
5.2.2 测点布置 |
5.2.3 试验流程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仿真结果验证 |
5.3.2 标准工况试验分析 |
5.3.3 环境温度影响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铁路客运站空调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凝水产生量的研究现状 |
1.2.2 蒸发冷却冷凝器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空调冷凝水回收效益理论分析 |
2.1 空调冷凝水产生量的理论计算 |
2.1.1 空调冷凝水产生的原理 |
2.1.2 冷凝水的计算 |
2.2 不同地区夏季冷凝水回收潜力分析 |
2.2.1 不同地区空调冷凝水产生量计算 |
2.2.2 冷凝水回收潜力分析 |
2.3 冷凝水用于冷却塔补水的效益分析 |
2.4 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的传热理论分析 |
2.4.1 风冷式冷凝器传热模型 |
2.4.2 风冷式冷凝器喷雾冷却传热传质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测试工况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系统 |
3.2.1 被测机组 |
3.2.2 焓差实验室 |
3.2.3 喷雾装置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喷雾密度对室外机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2 喷雾密度对空调机组制冷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冷凝水喷雾装置性能研究及节能分析 |
4.1 模拟软件介绍 |
4.2 空调制冷循环建模 |
4.2.1 压缩机建模 |
4.2.2 换热器建模 |
4.2.3 毛细管建模 |
4.3 LMS AMESim空调机组制冷循环模型验证 |
4.4 喷雾装置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喷雾装置应用前后节能分析 |
4.6 喷雾装置补水经济性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凝器管内强化传热技术 |
1.3 分液冷凝机理及研究概况 |
1.3.1 分液冷凝强化换热技术 |
1.3.2 分液冷凝器结构 |
1.3.3 分液冷凝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4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5 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空冷式冷凝器热力性能预测模型 |
1.4.1 基本计算单元划分方法 |
1.4.2 传热计算方法 |
1.4.3 传热计算中关联式的使用 |
1.4.4 相变传热界面的确定 |
1.4.5 管流程表示和设计方法 |
1.4.6 制冷剂侧流量的不均匀分布 |
1.4.7 空气侧流量的不均匀分布 |
1.4.8 翅片的热传导 |
1.4.9 变冷凝器几何结构模型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液冷凝器集中参数模型 |
2.1 引言 |
2.2 模型介绍及计算流程 |
2.2.1 模型假设条件 |
2.2.2 计算步骤及流程框图 |
2.3 传热和压降计算关联式 |
2.4 程序界面及操作事项 |
2.5 管程优化算例分析 |
2.5.1 确定待评估管程分配方案集 |
2.5.2 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
2.6 几何结构变化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影响 |
2.6.1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随管程数变化的讨论与分析 |
2.6.2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随第一管程管数变化的讨论与分析 |
2.6.3 变管径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介绍 |
3.2.1 建模离散方法 |
3.2.2 模型假设 |
3.3 基本计算元的传热计算 |
3.4 基于甄别流型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选取 |
3.4.1 制冷剂侧冷凝换热的关联式 |
3.4.2 制冷剂侧单相换热的关联式 |
3.4.3 百叶窗开缝翅片空气侧换热的关联式 |
3.4.5 △T-相关和非△T-相关区域计算元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3.5 基于压力平衡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迭代计算 |
3.5.1 管程内制冷剂流量和压降的分配规律 |
3.5.2 压降关联式的选取 |
3.5.3 制冷剂流量迭代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3.6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计算流程框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进口管位置、制冷剂流量和干度对第一管程热力性能的影响 |
4.3 有、无分液结构的冷凝器热力性能的比较研究 |
4.4 基于管内外综合性能的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 |
4.4.1 传统“L”型冷凝器的改造 |
4.4.2 改造后的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的算法改进 |
5.1 引言 |
5.2 分液冷凝器传热算法分析 |
5.2.1 LMTD和AMTD传热算法介绍 |
5.2.2 LMTD和AMTD和ε-NTU算法热力计算结果分析 |
5.2.3 LMTD和AMTD和ε-NTU算法计算成本分析 |
5.3 相变界面追踪方法 |
5.3.1 存在相变界面的计算元对整个计算域热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
5.3.2 计算元自适应分裂相变界面追踪法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5.4 遗传算法在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中的应用 |
5.4.1 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方法描述和模型建立 |
5.4.2 算法步骤和流程框图 |
5.4.3 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预测模型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风冷式换热器测试平台 |
6.2.1 实验装置及测量仪器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6.3 集中参数模型实验验证 |
6.3.1 分液冷凝器试制件、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6.3.2 分液冷凝器沿程管壁温波动实验验证 |
6.3.3 平均换热系数和压降预测值的实验验证 |
6.4 分布参数模型实验验证 |
6.4.1 冷凝器测试样件、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6.4.2 换热管计算元密度无关性验证 |
6.4.3 模型换热量和压降预测值的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分液冷凝器的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变第一分液芯结构对分液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实验 |
7.2.1 实验件及分液芯结构介绍 |
7.2.2 温度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7.2.3 数据处理 |
7.2.4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分析 |
7.2.5 分液冷凝器第二管程换热管入口分度均匀性分析 |
7.3 不同制冷剂对分液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实验 |
7.3.1 实验件介绍 |
7.3.2 制冷剂热物性比较及实验条件 |
7.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上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小管径内螺纹管的直接经济效益 |
2 强化小管径内螺纹铜管的换热 |
2.1 内螺纹管小管径化对换热面积的影响 |
2.2 内螺纹管小管径化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3 内螺纹管管径改变对压降的影响 |
4 市场上家用空调热交换器内螺纹铜管的使用情况 |
5 结论 |
(8)两种结构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与典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管内冷凝强化传热概论 |
1.3 管内冷凝传热研究 |
1.3.1 常规管径管内冷凝传热研究 |
1.3.2 微通道管内冷凝传热研究 |
1.4 管内冷凝压降研究 |
1.4.1 常规管径管内冷凝压降研究 |
1.4.2 微通道管内冷凝压降研究 |
1.5 管程布置对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
1.6 分液冷凝机理及研究现状 |
1.6.1 分液冷凝器的原理及结构 |
1.6.2 分液冷凝器的研究进展 |
1.7 冷凝器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1.8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 |
2.1 本章目的 |
2.2 分液冷凝原理在微通道冷凝器中的实现 |
2.3 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方法 |
2.3.1 优化设计方法 |
2.3.2 计算模型及设计流程图 |
2.3.3 程序界面及操作 |
2.4 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案例 |
2.4.1 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 |
2.4.2 两类优化条件 |
2.4.3 优化结果分析 |
2.4.4 热力性能实验验证 |
2.5 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方法 |
2.5.1 优化设计方法 |
2.5.2 计算模型及设计流程图 |
2.5.3 程序界面及操作 |
2.6 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案例 |
2.6.1 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 |
2.6.2 假设优化条件 |
2.6.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研究 |
3.1 本章目的 |
3.2 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实验对比研究 |
3.2.1 实验系统与测量仪器 |
3.2.2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3.2.3 实验误差分析 |
3.2.4 实验件与测温点布置 |
3.2.5 数据处理方法 |
3.2.6 实验数据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排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研究 |
4.1 本章目的 |
4.2 双排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
4.2.1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4.2.2 实验件及测温点布置 |
4.2.3 数据处理方法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研究 |
5.1 本章目的 |
5.2 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的优化 |
5.3 分液冷凝器定风量热力性能研究 |
5.3.1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5.3.2 实验误差分析 |
5.3.3 实验件介组 |
5.3.4 数据处理 |
5.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常规管径分液冷凝器定热流热力性能研究 |
5.4.1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5.4.2 实验件及测温点布置 |
5.4.3 数据处理方法 |
5.4.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排分液冷凝器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
6.1 本章目的 |
6.2 实验系统与试验机组 |
6.3 实验误差分析 |
6.4 双排分液冷凝器的优化结果 |
6.5 实验件及测温点布置 |
6.6 分液冷凝空调系统匹配研究 |
6.6.1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6.6.2 数据处理方法 |
6.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7 双排分液冷凝器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
6.7.1 工况条件及实验步骤 |
6.7.2 数据处理方法 |
6.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分体空调冷凝器喷雾降温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提高房间空调器能效的方法 |
1.2.1 采用高效压缩机 |
1.2.2 采用高效换热技术 |
1.2.3 优化系统配置 |
1.3 通过空调冷凝器的改进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1 管内冷凝的传热强化 |
1.3.2 空气侧强化换热 |
1.3.3 对冷凝器入口空气进行等焓加湿降温 |
1.3.4 对冷凝器进行喷淋型蒸发式冷凝器改造 |
1.3.5 对冷凝器进行喷雾型蒸发式冷凝器改造 |
1.3.6 利用空调冷凝水冷却冷凝器 |
1.4 蒸发式冷凝器的理论研究概述 |
1.4.1 国外理论研究概述 |
1.4.2 国内理论研究概述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2 分体空调冷凝器喷雾降温换热机理分析 |
2.1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结构及换热 |
2.1.1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结构 |
2.1.2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换热 |
2.2 空冷式冷凝器喷雾降温的换热机理分析 |
2.2.1 换热计算的假定 |
2.2.2 基本传热公式 |
2.2.3 空冷式冷凝器喷雾降温后的冷凝凝温度 |
2.3 本章小结 |
3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案 |
3.1 实验系统设计 |
3.1.1 分体式空调器制冷系统 |
3.1.2 室内机和室外机空气参数测定系统 |
3.1.3 喷雾系统 |
3.1.4 冷凝器入口空气进行等焓加湿降温对比性实验系统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数据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喷雾降温实验结果分析 |
4.1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4.1.1 测试工况 |
4.1.2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4.2 直喷型喷雾方式的实验结果分析 |
4.2.1 测试工况 |
4.2.2 室外机散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各工况下的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
4.3 整个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喷雾系统改进及应用性分析 |
5.1 耗水量分析 |
5.2 以自来水为水源时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5.3 回收冷凝水时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5.3.1 冷凝水量的理论计算 |
5.3.2 回收冷凝水时的节能性分析 |
5.3.3 回收冷凝水时的经济性分析 |
5.4 利用净化后雨水为水源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5.4.1 利用净化后雨水对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喷雾降温系统 |
5.4.2 雨水量保证情况分析 |
5.4.3 利用净化后雨水为水源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复合闭式冷却塔的节能运行与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内能源状况 |
1.1.2 国内工业用水状况 |
1.2 蒸发冷技术 |
1.2.1 制冷技术间的分析比较 |
1.2.2 蒸发冷优势 |
1.3 复合闭式冷却塔 |
1.3.1 分类 |
1.3.2 应用现状 |
1.3.3 发展方向与强化传热技术 |
1.4 蒸发冷设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特色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复合闭式冷却塔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 |
2.1 蒸发冷数学模型 |
2.2 模型涉及的各种经验、半经验公式 |
2.2.1 国内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
2.2.2 管外水膜的传热、传质系数 |
2.2.3 管内外压阻 |
2.2.4 空气状态参数 |
2.3 模型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外空气空冷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及测量装置 |
3.2.1 实验装置 |
3.2.2 测量装置 |
3.3 实验流程及测量步骤 |
3.3.1 实验流程 |
3.3.2 测试步骤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风机功率、频率与迎面风速的实验关联式 |
3.5.2 管外空气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
3.5.3 总传热系数随迎面风速、管内流量、环境温差的变化趋势 |
3.5.4 扭曲管空冷传热性能同国产翅片管的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闭式冷却塔不同气候温度的节能和经济运行方案 |
4.1 空气状态参数间的转换求解 |
4.2 优化的管内流速和喷淋密度范围 |
4.3 根据气候温度定性选择冷却模式 |
4.3.1 蒸发冷模式下气候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4.3.2 空冷模式下气候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4.3.3 冷却模式的确定 |
4.4 定量确定节能和经济运行方案 |
4.4.1 蒸发冷模式下的经济运行方案 |
4.4.2 空冷模式下的经济运行方案 |
4.5 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内螺纹管空冷冷凝器的传热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冷与空调用纳米流体研究进展[J]. 张洪发,邢美波,吴海峰,贾朝富. 功能材料, 2021(11)
- [2]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罗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3]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 倪鹏飞.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风冷冷凝机组冷凝器设计研究[D]. 何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铁路客运站空调冷凝水喷雾冷却冷凝器技术研究[D]. 曹玉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华楠.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0)
- [7]小管径内螺纹铜管在空调换热器上的应用分析[J]. 杨丁丁,柳建华,宋吉,申隽,方进林.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6)
- [8]两种结构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与典型应用研究[D]. 钟天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6(08)
- [9]分体空调冷凝器喷雾降温技术实验研究[D]. 冯志明. 重庆大学, 2014(01)
- [10]复合闭式冷却塔的节能运行与经济研究[D]. 吴佳菲.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