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坤,郭贝贝,高杨杨,慕卫,刘峰[1](2017)在《六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及其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及平板涂布法测定6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评价其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和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较高,EC50分别为0.50、0.55、0.80、2.42 mg/L,其次为腈菌唑和四氟醚唑,EC50分别为6.92、15.08 mg/L。6种杀菌剂抑制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作用均较弱,对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戊唑醇和四氟醚唑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相对较强,100 mg/L处理的抑制率为60%70%,戊唑醇、四氟醚唑和己唑醇抑制芽管伸长的作用相对较强,100 mg/L处理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己唑醇和戊唑醇200 mg/L处理番茄植株,显着抑制其株高,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这4种杀菌剂对番茄植株的叶色及形态均无明显影响;且这4种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预防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其中150 mg/L己唑醇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最高,分别为90.67%和85.58%;苯醚甲环唑的最低,300 mg/L时预防效果为80.16%,治疗效果为71.68%。
司天桃[2](2016)在《加工番茄3种病害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加工番茄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占世界总产量的18%。早疫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叶霉病是加工番茄生长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3种病害,每年造成番茄减产10%-30%。近年来,随着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确定了具有良好抗病性的番茄品种;连续2年进行田间调查,掌握了加工番茄早疫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筛选出了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新疆地区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加工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最佳时期为6月上旬;室内毒力测定表明:30%烯酰?咪鲜胺(SC)、22.5%异菌脲(SC)、72%霜脲·锰锌(WP)、56.7%氢氧化铜(WP)、47%春雷王铜(WP)均具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0.004 mg/m L、0.023 mg/m L、0.028 mg/m L、0.793 mg/m L、1.648 mg/m L;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6.7%氢氧化铜(WP)、22.5%异菌脲(SC)、47%春雷王铜、(WP)30%烯酰?咪鲜胺(SC)对早疫病的防效都在80%以上;屯河9号和737是抗早疫病品种,石红9号、里格尔87-5和石红18为感病品种。2.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防治最佳时期为5月下旬;室内毒力测定表明:30%烯酰?咪鲜胺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为73.88%;6%春雷霉素(WP)、56.7%氢氧化铜(WP)、30%烯酰?咪鲜胺(SC)和47%春雷王铜(WP)毒力相对较强,EC50分别为8.7mg/m L、9.6 mg/m L、10.4 mg/m L、10.9 mg/m L。田间药剂试验表明:56.7%氢氧化铜(WP)、47%春雷王铜(WP)和30%烯酰?咪鲜胺(SC)对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效都在60%以上;屯河9号和737对早疫病表现为抗病,石红9号、里格尔87-5和石红18表现为感病。3.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番茄叶霉病菌均有抑制作用,30%烯酰?咪酰胺(SC)、22.5%异菌脲(SC)、6%春雷霉素(WP)、47%春雷王铜(WP)、56.7%氢氧化铜(WG)的EC50分别为0.006 mg/m L、0.017 mg/m L、0.302 mg/m L、0.348 mg/m L、1.124 mg/m L,其中22.5%异菌脲(SC)的EC50值最小;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WP)500倍液的防效为70.5%,明显高于其它药剂;屯河9号、石红666、金红宝87-5和737均为叶霉病中抗品种。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供试的14个品种中,仅737对3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性;药剂筛选试验中,明确了30%烯酰?咪鲜胺(SC)、47%春雷王铜(WP)和56.7%的氢氧化铜(WP)为推荐药剂,均可防治3种病害。
郭贝贝[3](2016)在《防治番茄叶霉病高效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由Cladosporium fulvum(Cooke)侵染引起,可在番茄整个生长期发病,导致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我国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登记药剂主要有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等药剂,但叶霉病菌对其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国内外鲜有对番茄叶霉病防治药剂筛选的报道;农民在用药上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因此亟待筛选出防治番茄叶霉病的高效药剂。本文通过室内毒力试验筛选出对Cladosporium fulvum不同发育阶段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评价了其中三唑类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和田间防治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13种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各药剂对C.fulvum菌丝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咯菌腈、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四霉素、甲基硫菌灵、啶菌恶唑、氟硅唑、氟啶胺、氟吡菌酰胺、腈菌唑、吡唑萘菌胺和四氟醚唑,EC50值分别为0.20、0.50、0.55、0.80、0.82、1.79、2.17、2.42、3.41、4.27、6.92、12.68和15.08 mg/L。四霉素、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3种药剂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013、0.66和3.05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EC50值为0.013、0.085和1.92 mg/L。其它试验药剂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相对较低,且其抑制芽管伸长的毒力均高于抑制孢子萌发的毒力。2、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了三唑类药剂中毒力较高的戊唑醇和己唑醇50、100和200mg/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100、200和400 mg/L喷雾处理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和戊唑醇200 mg/L喷雾处理,影响植株的生长,但对植株叶色和植株形态无影响,对番茄存在安全风险。其它药剂及剂量对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色以及植株形态等无显着影响,对番茄安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可显着降低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率。其中,四霉素90 mg/L、己唑醇和戊唑醇100、150 mg/L、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300 mg/L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相对较高,保护效果均达80.16%以上;治疗效果均达71.68%以上。各药剂均可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且发病前施药效果优于发病后施药。啶菌恶唑150mg/L、氟啶胺300 mg/L和咯菌腈90 mg/L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相对较低。
周勇[4](2015)在《新疆番茄叶霉病菌拮抗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番茄叶霉病为一种世界范围广泛分布的病害,由丝孢纲(Hyphomycetes)钉孢属(Passalora Fries)黄褐钉孢(Passalora fulva)引起。该病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主要靠化学防治,但是随着农药长期大面积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病菌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寻找与开发生物农药成为研究热点。生防木霉菌及其代谢物,对多种病原真菌都表现出较强的拮抗作用。本文作者从土壤、叶表分离、筛选抑制番茄叶霉病效率高的生防木霉菌株;以番茄叶霉病原为靶标,比较常见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速克灵、甲霜灵对木霉菌株的影响;开展了耐药性木霉菌与甲基硫菌灵防治番茄叶霉病协同作用测定,以番茄为宿主植物,以番茄叶霉病菌为指示菌株,以常用的甲基硫菌灵为测试药剂,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室内抑菌特性和协同作用时活体防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的木霉TCYF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孢子悬浮液为4.553×106个孢子/mL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67%,并且其抑菌作用与孢子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趋势。2、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速克灵、甲霜灵等常用农药对木霉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硫菌灵处理抑制作用最强,代森锰锌处理抑制作用最小。药剂喷洒的先后顺序,对木霉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3、在25℃条件下甲基硫菌灵对木霉TCYF4-1菌株的孢子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强。木霉菌对甲基硫菌灵杀菌剂高度敏感,测定菌株在甲基硫菌灵浓度为800 ug/mL时完全不生长。从药剂的浓度和抑制率综合评价,在低浓度下,甲基硫菌灵对木霉TCYF4-1菌株的孢子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浓度应低于317 μg/mL。室内协同作用试验发现,木霉TCYF4-1菌株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协同使用对叶霉菌抑菌作用有明显提高。耐药木霉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叶霉病活体试验表明,90%的木霉TCYF4-1菌株制剂(1×108 CFU/g)与10%的70%甲基硫菌灵1500倍混合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较好。
贺观清[5](2014)在《九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早疫病是一种对番茄生产具有较大影响的病害。通过药剂防治番茄早疫病是一种直接、经济、有效的办法。为了更好的指导露地番茄生产工作,更经济,有效的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找到一种符合当地番茄早疫病药剂防治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本试验选用标正公司常用的9种番茄早疫病防治的药剂,在露地分小区进行了药效试验,得到结果如下:在三次施药中有四种药剂表现出对番茄早疫病稳定高效的防效,其防效由高到低分别为世标(37%苯醚甲环唑)、美极(40%烯酰嘧菌酯)可湿性粉剂、果美利(50%戊唑醇代森锰锌)、好克利(430g/L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有三种药剂表现出显着的防效,即世标(37%苯醚甲环唑)微乳剂3000倍液、美极(40%烯酰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和果美利(50%戊唑醇代森锰锌)1000倍液,其中世标(37%苯醚甲环唑)微乳剂防效最好,达到91.5%。
张志英,杜相革[6](2012)在《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探索竹醋液复合硅对防治番茄叶霉病的作用效果。从室内研究了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竹醋液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影响,测定其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番茄叶霉病菌抑制作用增加。其中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回归分析表明,竹醋液复合硅主要影响番茄叶霉病的产孢量从而达到对该病的抑制效果,并且抑制效果要高于硅酸钠、竹醋液的处理。
张志英,杜相革[7](2012)在《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不同浓度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溶液、竹醋液在室内离体条件和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稀释范围内,随着竹醋液复合硅浓度增加,病情指数降低,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在相同处理中,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硅酸钠、竹醋液处理。当竹醋液复合硅浓度为2 mmol/L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46.57%,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达53.45%。
任涛涛[8](2011)在《番茄叶霉病拮抗菌株的选育、复合诱变及田间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很容易在番茄植株之间发生并流行。目前,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这样长期使用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且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绿色观念的深入,寻找绿色途径解决病害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因此利用拮抗细菌抑制植株病害的发生已经成为研究的必要课题。本课题以两株拮抗菌YM2和SM4(本试验室胡青平博士筛选)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鉴定,并且初步对其抑菌效果做了研究,进一步对拮抗细菌SM4进行复合诱变以期提高其拮抗能力,然后探索了混合菌株的发酵条件,为其在大田中的应用做好了准备,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的分析方法,对拮抗菌株YM2与SM4进行分类鉴定,初步确定两株菌株都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两株拮抗菌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发现YM2对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平均可达18.7 mm。两株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且抑制效果达到100%。总的来说,两株拮抗菌对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但是YM2的拮抗能力大于SM4。通过He-Ne激光与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对拮抗菌株SM4进行了复合诱变,经初筛和复筛得到L8号菌株,其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拮抗能力较单一诱变有明显提高(14%以上)。然后对L8号拮抗菌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发现其经多代传代培养之后依然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从培养基的优化角度,对菌株YM2与L8号拮抗菌的培养基进行了选择,发现YPF-Ga培养基最适合两株菌群的生长,因此以YPF-Ga为基础培养基,又研究了不同碳源以及氮源对混合菌株的生长和抑菌效果的影响。YM2与L8号混合菌株和黄腐酸复配成微生物菌肥用于大田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能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实验组番茄中的还原糖、维生素c、有机酸、番茄红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并且果实的硬度也比原来增加9.34%。
张育垚[9](2011)在《番茄Cf-5基因SNP标记的开发及种质资源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番茄叶霉病是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为世界性病害,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造成了番茄生产的巨大损失。由于人为进行的品种选择鉴定耗时长,因此,针对叶霉病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培育出含有抗叶霉病基因的番茄材料,从根本上解决番茄叶霉病问题是抗叶霉病育种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以4份抗叶霉病番茄品种和四份含有Cf-5基因的叶霉病感病番茄品种为材料,以Cf-5基因为研究对象,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Cf-5基因的SNPs,设计了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获得了稳定的等位基因特异PCR产物,成功地开发了SNP标记。本研究旨在开发番茄抗叶霉病Cf-5基因的SNP标记;建立开发番茄SNP标记的可行方法和技术。本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应用课题组提供的抗叶霉病番茄材料06885 ,感病材料06919,构建F2离群体258个单株,通过对亲本及F2分离群体的抗病性鉴定,表明其遗传模式符合孟德尔的显性单基因遗传规律。2.针对Cf-5基因设计三对嵌套引物,将从所有8份材料中获得的Cf-5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的Cf-5序列进行比对,检测到了2个主要的SNP:T-C,G-T。3.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碱基错配类型,在特异引物3’端的第二位加入合适的错配碱基可以获得理想的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在引物3’端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同时加入错配碱基可以完全抑制PCR的扩增;A/G错配强于T/G错配,C/T错配强于G/T错配。4.应用筛选所得的特异性引物,对课题组提供的42份番茄材料进行实验室鉴定,筛选出抗叶霉病材料2份,与人工接种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标记的应用价值,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尉婷婷[10](2010)在《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文中提出蔬菜病害化学防治是蔬菜产品和菜田生态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因素,生物防治是蔬菜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采用加水研磨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离体叶片防治和盆栽幼苗防病测定了大蒜对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lnerea)和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的抑菌防病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灰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室内抑菌试验(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表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灰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FC)为120 mg/mL;抑制菌丝生长的浓度为120 mg/mL,EC50为88.47 mg/mL,抑制孢子萌发的浓度为60 mg/mL,EC50为24.07 mg/mL。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分别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离体叶片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120 mg/mL浓度的大蒜鳞茎粗提物均能很好的控制灰霉菌的侵染发病,苗期番茄上防治效果分别为92.77%和88.56%,黄瓜上为97.05%和87.11%,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叶片(新叶、功能叶和老叶)上防治效果均达到lOO%,黄瓜上预防效果为100%,治疗效果分别为100%,96.29%和92.48%。苗期采用叶面喷雾法防治试验表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叶面狄霉病具有防治效果。其中浓度240 mg/mL的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对番茄和黄瓜幼苗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89.13%和76.45%。2.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室内抑菌试验表明,高浓度的大蒜鳞茎粗提物可以完全抑制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分别为60。mg/mL和80 mg/mL;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大蒜浓度分别为80。mg/mL和40 mg/mL,EC50分别为41.52 mg/mL和19.52 mg/mL。离体叶片接种试验结果表明,80 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在苗期和成株期的离体叶片上均能很好的抑制叶霉菌生长,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97.60%和87.96%,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防治效果分别为85.32%和83.49%,76.50%和68.91%,69.92%和69.36%。苗期喷雾接种试验表明,160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幼苗叶片的防治效果最佳,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分别为82.19%和79.37%。3.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生长的影响成株期番茄和黄瓜喷施不同浓度(120,240和480 mg/mL)大蒜鳞茎粗提物后,株高、茎粗、叶面积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叶面上也未见药害症状。所以,能有效抑制蔬菜灰霉菌和番茄叶霉菌的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不会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带未不良影响,可用于病害的防治。
二、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六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及其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2 药剂对病菌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影响 |
1.2.3 药剂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
1.2.4 药剂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对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作用 |
2.2 药剂对叶霉病菌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作用 |
2.3 药剂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评价 |
2.4 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效 |
2.4.1 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预防效果 |
2.4.2 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治疗效果 |
3 讨论 |
(2)加工番茄3种病害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加工番茄概述 |
1.2 加工番茄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
1.2.1 早疫病 |
1.2.2 细菌性斑点病 |
1.2.3 叶霉病 |
1.3 植物病原菌的鉴定 |
1.3.1 常规形态学鉴定 |
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4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加工番茄早疫病的病原鉴定、发生动态及其防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的鉴定 |
2.2.2 不同药剂对早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2.3 加工番茄早疫病田间发生动态 |
2.2.4 不同药剂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田间防效 |
2.2.5 加工番茄品种对早疫病田间抗病性鉴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鉴定、发生动态及其防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病原菌的鉴定结果 |
3.2.2 不同药剂对细菌性斑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3.2.3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田间发生动态 |
3.2.4 不同药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田间防效 |
3.2.5 加工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加工番茄叶霉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病原菌的鉴定 |
4.2.2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 |
4.2.3 不同药剂对加工番茄叶霉病的盆栽防效 |
4.2.4 加工番茄品种对叶霉病盆栽抗病性鉴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防治番茄叶霉病高效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番茄叶霉病概况 |
1.1.1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1.1.2 番茄叶霉病的病害症状 |
1.1.3 番茄叶霉病菌的侵染机制 |
1.1.4 番茄叶霉病的发病及流行规律 |
1.1.5 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 |
1.2 防治现状 |
1.2.1 选育抗(耐)病品种 |
1.2.2 农业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2.4.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1.2.4.2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 |
1.2.4.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1.2.4.4 抗生素类杀菌剂 |
1.2.4.5 其他类别杀菌剂 |
1.2.4.6 杀菌剂之间的混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和作物 |
2.1.2 供试药剂 |
2.1.2.1 室内毒力试验药剂 |
2.1.2.2 田间试验药剂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试验仪器 |
2.2 室内毒力测定 |
2.2.1 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 |
2.2.2 对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毒力 |
2.3 三唑类药剂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 |
2.4 田间药效试验 |
2.4.1 不同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
2.4.2 三唑类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
2.4.3 啶菌恶唑的田间药效试验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室内毒力 |
3.1.1 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 |
3.1.2 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 |
3.2 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的安全性 |
3.3 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3.3.1 不同类型杀菌剂的田间防效 |
3.3.2 三唑类药剂的田间防效 |
3.3.3 啶菌恶唑的田间防效 |
4 讨论 |
4.1 三唑类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叶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病效果 |
4.2 四霉素对不同发育阶段叶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病效果 |
4.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叶霉病菌的毒力 |
4.4 其他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叶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病效果 |
4.4.1 甲基硫菌灵 |
4.4.2 氟啶胺 |
4.4.3 咯菌腈 |
4.4.4 啶菌恶唑 |
5 结论 |
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新疆番茄叶霉病菌拮抗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番茄叶霉病 |
1.1.1 番茄叶霉病的症状 |
1.1.2 番茄叶霉病的病原 |
1.1.3 侵染循环及侵染机制 |
1.1.4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现状 |
1.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现状 |
1.2.1 生防菌的类型 |
1.2.2 生防木霉菌 |
1.2.3 植物病害的木霉菌防治研究 |
1.2.4 木霉菌防治番茄叶霉病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1.3.2 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生防木霉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1.2 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样品的处理 |
2.2.3 木霉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2.4 高拮抗性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 |
2.2.5 高拮抗性木霉菌对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效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样品的采集分离结果 |
2.3.2 木霉菌鉴定结果 |
2.3.3 对峙培养结果 |
2.3.4 高拮抗性木霉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杀菌剂对木霉菌叶片定殖效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番茄叶片上木霉生长变化规律 |
3.2.2 不同木霉菌株几丁质酶诱导测定结果 |
3.2.3 不同木霉菌株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3.2.4 不同药剂对木霉TCYF4在番茄叶片定植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木霉菌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叶霉病 |
4.1 试验条件和材料 |
4.1.1 试验对象选择 |
4.1.2 环境和栽培条件 |
4.1.3 药剂 |
4.1.4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木霉菌对不同浓度杀菌剂的抗药性测定 |
4.2.2 木霉菌与甲基硫菌灵的协同作用对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测定 |
4.2.3 耐药性木霉与多菌灵协同防叶霉病活体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药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2 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3 耐药木霉菌与甲基硫菌灵的协同作用 |
4.3.4 耐药木霉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叶霉病活体试验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生防木霉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1.2 不同杀菌剂对木霉菌叶片定殖影响 |
5.1.3 木霉菌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叶霉病效果 |
5.2 讨论 |
5.2.1 不同采集方法获得的木霉数目差别很大 |
5.2.2 生防木霉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2.3 木霉在番茄叶片上的定殖规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九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及其常见病害 |
1.1.1 番茄种子历史及其作用 |
1.1.2 番茄常见病害 |
1.2 番茄早疫病 |
1.2.1 番茄早疫病的病原菌 |
1.2.2 番茄早疫病的研究历史 |
1.2.3 番茄早疫病的病状和发生规律 |
1.2.4 番茄早疫病与晚疫病的异同 |
1.2.5 番茄抗早疫病的机制研究 |
1.2.6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 |
1.3 番茄早疫病的药剂防治 |
1.4 本试验的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9 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抑制作用 |
3.2 9 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田间防治效果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材料 |
1.2 培养基的制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对番茄叶霉病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1.3.2 对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3 对番茄叶霉病产孢量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孢子萌发实验 |
2.2 菌丝生长试验 |
2.3 产孢量实验 |
3 结论与讨论 |
(7)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3 对番茄叶霉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 离体叶片试验 |
1.5 盆栽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抑制菌丝生长效果 |
2.2 离体叶片和盆栽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8)番茄叶霉病拮抗菌株的选育、复合诱变及田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叶霉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 番茄简介 |
1.2 番茄叶霉病的研究史 |
1.2.1 发病规律 |
1.2.2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 |
2 拮抗微生物研究现状 |
2.1 拮抗微生物种类及作用机理 |
3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
3.1 自发突变 |
3.2 化学诱变 |
3.3 物理诱变 |
3.3.1 紫外线诱变育种 |
3.3.2 激光诱变育种 |
3.3.3 微波 |
3.4 复合诱变 |
4 发酵优化 |
4.1 碳源与氮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2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3 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4 摇床转数与接种量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5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
5.1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 |
5.1.1 微生物有机肥 |
5.1.2 微生物菌剂 |
5.2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
第二章 拮抗细菌YM2与SM4的初步鉴定以及对番茄叶霉病抑制作用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1.3 设备 |
1.4 拮抗细菌的形态鉴定 |
1.5 生长条件试验 |
1.6 生理生化试验 |
1.7 YM2与SM4拮抗菌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试验 |
1.8 高温和过滤处理的拮抗菌菌液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试验 |
1.9 发酵液抑制孢子萌发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和形态特征 |
2.2 生长条件试验 |
2.3 生理生化结果 |
2.4 拮抗菌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
2.5 拮抗菌菌液经高温和过滤处理之后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
2.6 两株拮抗菌的发酵液处理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的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提高拮抗菌SM4对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能力的HE-NE激光与氯化锂复合诱变技术 |
引言 |
1. 材料 |
1.1 菌种 |
1.2 激光器 |
1.3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He-Ne激光诱变 |
2.2 氯化锂诱变 |
2.3 He-Ne与氯化锂复合诱变 |
2.4 筛选 |
2.5 诱变结果验证 |
2.6 正变菌株拮抗遗传稳定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激光辐射对SM4的致死作用 |
3.2 激光诱变结果 |
3.3 氯化锂诱变结果 |
3.4 He-Ne激光-氯化锂复合诱变结果 |
3.5 L8号菌拮抗能力遗传稳定性考察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拮抗菌YM2与L8混合发酵及发酵条件优化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YM2与L8拮抗菌株培养的共存性验证 |
2.2 发酵条件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拮抗菌共存性验证结果 |
3.2 振荡液体培养菌数变化结果 |
3.3 抑菌效果观察 |
3.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 |
3.4.1 培养基对混合拮抗细菌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2 碳源对混合拮抗细菌YL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 |
3.4.3 氮源对混合拮抗细菌YL抑菌活性以及菌生产量的影响试验 |
3.4.4 发酵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两株拮抗菌室内及大田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
引言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种子 |
1.3 供试对照农药 |
1.4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室内防效测定 |
2.1.1 拮抗细菌的无菌滤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2 室内盆栽防效实验 |
2.1.2.1 病原菌的准备 |
2.1.2.2 土壤的采集 |
2.1.2.3 实验设计、记录 |
2.2 大田防效测定 |
2.3 试验调查 |
2.4 使用生长菌剂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和后期果品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室内防效测定 |
3.2 大田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主要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9)番茄Cf-5基因SNP标记的开发及种质资源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试验设计 |
1.1.1 目的意义 |
1.1.2 研究内容 |
1.1.3 试验设计 |
1.2 文献综述 |
1.2.1 番茄抗叶霉病的研究进展 |
1.2.2 分子标记研究现状 |
1.2.3 SNP 标记的研究现状 |
2 材料方法 |
2.1 材料 |
2.1.1 番茄材料 |
2.1.2 病原菌材料 |
2.1.3 主要的仪器和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原物接种鉴定 |
2.2.2 番茄DNA 的提取 |
2.2.3 目的基因序列获取 |
2.2.4 PCR 产物测序和测序结果分析 |
2.2.5 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设计 |
2.2.6 种质资源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遗传群体的构建和抗性鉴定 |
3.1.1 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2 抗病性鉴定结果 |
3.2 番茄基因组DNA 的提取 |
3.3 目的基因序列获取 |
3.3.1 引物设计 |
3.3.2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回收与纯化 |
3.3.3 PCR 纯化产物的连接、转化与鉴定 |
3.4 生物学信息比对 |
3.5 等位基因特异PCR |
3.5.1 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设计 |
3.5.2 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及其互补引物检测SNP 基因型 |
3.5.3 等位基因PCR 反应的体系优化 |
3.6 SNP 分子标记的获得 |
3.7 种质资源鉴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蔬菜生产与病害 |
1.1.1 番茄的栽培现状及主要病害 |
1.1.2 黄瓜的栽培现状及主要病害 |
1.2 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概述 |
1.2.1 蔬菜灰霉病 |
1.2.2 番茄叶霉病 |
1.2.3 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 |
1.3 蔬菜病害防治与产品质量安全 |
1.3.1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及有机蔬菜生产的要求 |
1.3.2 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
1.3.3 番茄和黄瓜灰霉病及番茄叶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1.4 大蒜功能成分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
1.4.1 大蒜的成分 |
1.4.2 大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菌株 |
2.1.3 配制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 |
2.2.2 制备含药培养基 |
2.2.3 制备灰霉菌平板菌落 |
2.2.4 最低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2.2.5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2.2.6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2.2.7 盆栽番茄和黄瓜幼苗离体叶片灰霉病防治试验 |
2.2.8 成株期番茄和黄瓜不同部位离体叶片灰霉病防治试验 |
2.2.9 盆栽幼苗番茄和黄瓜防治灰霉病试验 |
2.2.10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最低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2.3.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2.3.3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2.3.4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番茄幼苗离体叶片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2.3.5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黄瓜幼苗离体叶片上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2.3.6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灰霉病防治效果 |
2.3.7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成株期黄瓜不同部位离体叶片灰霉病防治效果 |
2.3.8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幼苗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2.3.9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幼苗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第三章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菌株 |
3.1.3 配制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 |
3.2.2 制备含药培养基 |
3.2.3 制备叶霉菌平板菌落 |
3.2.4 最低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3.2.5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叶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3.2.6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叶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3.2.7 盆栽番茄幼苗离体叶片叶霉病防治试验 |
3.2.8 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叶霉病防治试验 |
3.2.9 盆栽番茄幼苗叶霉病防治试验 |
3.2.10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最低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3.3.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3.3.3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3.3.4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番茄幼苗离体叶片上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
3.3.5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成株期番茄不同部位离体叶片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
3.3.6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盆栽幼苗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
第四章 不同浓度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生长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 |
4.2.2 不同浓度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4.3.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时形态的变化 |
5.1.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不同苗龄和不同部位离体叶片防治效果的差异 |
5.1.3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苗期和成株期活体植株防治效果的比较 |
5.1.4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灰霉病菌的有效抑菌浓度 |
5.1.5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叶霉病菌的有效抑菌浓度 |
5.1.6 室内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
5.1.7 水提法大蒜鳞茎粗提物用于病原菌防治的可行性 |
5.1.8 水提法大蒜鳞茎粗提物用于病原菌防治的可行性 |
5.1.9 创新点 |
5.2 结论 |
5.2.1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灰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 |
5.2.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叶霉菌的抑菌防病效果 |
5.2.3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和黄瓜生长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六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及其安全性和田间防效评价[J]. 王晓坤,郭贝贝,高杨杨,慕卫,刘峰.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4)
- [2]加工番茄3种病害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治[D]. 司天桃.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3]防治番茄叶霉病高效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D]. 郭贝贝.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4]新疆番茄叶霉病菌拮抗木霉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D]. 周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3)
- [5]九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作用[D]. 贺观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6]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的研究[J]. 张志英,杜相革.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4)
- [7]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研究[J]. 张志英,杜相革. 中国植保导刊, 2012(06)
- [8]番茄叶霉病拮抗菌株的选育、复合诱变及田间试验研究[D]. 任涛涛. 西北大学, 2011(08)
- [9]番茄Cf-5基因SNP标记的开发及种质资源的筛选[D]. 张育垚.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10]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蔬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防病效果[D]. 尉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