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业开发蕴藏巨大商机(论文文献综述)
宋铁勇[1](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认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苏怀亮,张秉毅[2](2009)在《重新设计这块国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人类灾难的元凶。曾几何时,这里,一个叫做鄂尔多斯的地方,使这一切发生了变化。沙漠不再是灾难的渊薮而是财富的宝藏。
张哲,黄璜,呼玉峰[3](2008)在《草毯开发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草毯业是近年来草坪业发展的新兴产业,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开发秧盘式,卷毯式等草毯,对指导我国城镇建设、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采用小区试验,集中在草毯草种选择、草毯基质的选择、草毯的建植与管理等方面。在总结前人相关报道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草毯业的发展趋势。
刘惠英[4](2007)在《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分析了中国高尔夫产业体系内高尔夫球场建造业、高尔夫用品制造业、高尔夫球场运营业、高尔夫赛事业等四大主要行业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联系世界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状况得出,中国高尔夫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前景广阔。为顺应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本土生产商如何占据市场的一些思路和策略。
谷中原[5](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周颖[6](2004)在《我国草坪业的功能与发展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文章在介绍草坪的作用和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草坪业的三大功能,即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潜在功能;其次简要介绍了我国草坪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对我国草坪业的发展潜力做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草坪业发展的7条对策措施。
周颖[7](2004)在《我国草坪业的功能与发展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在介绍草坪的作用和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草坪业的三大功能,即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潜在功能;其次简要介绍了我国草坪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对我国草坪业的发展潜力做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草坪业发展的7条对策措施。
王伟莉[8](2004)在《“后石油时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兼论草产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由于自身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发展原因,黄河三角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发展。黄河三角洲主体之一的东营市是典型的新兴资源型城市。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东营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所有资源型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即在“后资源时代”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如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及其带来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好替代产业,将使资源型城市在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后步入高起点的发展轨道,反之则陷入“油竭城衰”的境地。东营市目前处于石油产业发展兴盛的时期,是选择与培植替代产业的最佳时期。本文在借鉴他人工作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资源型城市及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主导产业兴起、兴盛直到衰退的周期性发展规律,进行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研究。 2.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战略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描述东营市产业结构特征。关于东营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大量文献资料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转移分析法对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素质、产业结构变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东营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模式是区域优势产业主导模式,依靠发展本区域优势产业即石油产业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出了东营市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即在“后石油时代”选择复合型产业转型战略,同时将石油化工和草产业作为战略重点。 3.提出将草产业作为东营市产业转型的的重要选择之一。从“草产业”概念入手,论述草业产业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草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展示了草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4.东营市发展草产业环境分析。东营市面临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等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东营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碱化严重、淡水资源缺乏、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区位条件优越是发展草产业的优越内部条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东营市发展草产业的重要保证。 5.黄河三角洲发展草产业对策分析。提出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人工草场生态模式;支持大企业进入草业领域: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等对策。 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通过环境扫描,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东营市自身特点的产业转型之路,这对东营市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敖嫩[9](2004)在《发展草产业的前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84年6月,钱学森院士在内蒙古日报上创造性地提出"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概念。其着眼于中国拥有60亿亩草原及草山、滩地,还包括10亿亩沙地。这样丰富的资源,可以形成高技术含量的多样化产业,为21世纪人口提供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证明了建立草产业的迫切性,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在西部地区,随着退耕还草的大规模实施,一些省区从企业到政府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草资源开发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草产业逐渐升温。目前,内蒙古和甘肃、新疆等省区已经将草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新兴产业。
陈小雅[10](2004)在《草业,一个新的产业》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草地资源丰富。有18大类、38亚类、1000多种类型的各类草地,拥有天然牧草植物7000多种,引入栽培草种也有数百种之多,中国拥有60亿亩草原及草山、滩地、着名科学家钱学森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立草为业,目前中国的草业已初见雏形。
二、草业开发蕴藏巨大商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业开发蕴藏巨大商机(论文提纲范文)
(1)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重新设计这块国土(论文提纲范文)
风中的悲歌 |
艰难地探索 |
为荒漠披上绿色的衣裳 |
让世界钦佩的女人 |
在荒漠上演绎人间神话 |
在沙漠中写出今古传奇 |
让风干梁呈现海市蜃楼 |
不是尾声的尾声 |
(3)草毯开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草毯的草种选择 |
2 草毯基质的选择 |
3 草毯的建植 |
4 草毯的养护管理 |
5 我国发展草毯展望 |
5.1 对于草毯中草的品种选择应多样化 |
5.2 加强对草毯本身的优良特性的研究,选择出美观、大方、耐用的草种 |
(5)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动因 |
1.1 学术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
2 文献回顾 |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
2.4 文献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
3.3 核心概念 |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4.1 研究的创新点 |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
2.1 人类强干预性 |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
2.3 人文关怀性 |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
3.3 标准化生产 |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
1 有机农业 |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2 生态农业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
3. 能源农业 |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
1 旅游农业 |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
2 文化农业 |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4.1 都市农业分类 |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
1.4 改善生态环境 |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8)“后石油时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兼论草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概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自然资源优势 |
2.4 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4.1 在石油工业的带动下,东营市经济发展迅速 |
2.4.2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 |
2.4.3 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 |
2.5 问题的提出 |
3 资源型城市及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 |
3.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
3.3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
3.3.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
3.3.2 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要求 |
4 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战略研究 |
4.1 产业发展历史沿革 |
4.2 产业结构总体素质分析 |
4.3 产业结构变动效果评价 |
4.4 东营市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 |
4.4.1 指导思想与总体原则 |
4.4.2 产业转型战略选择 |
4.4.3 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 |
5 草产业:东营市产业转型中要选择之一 |
5.1 “草产业”的概念及草产业的三个组成部分 |
5.1.1 草坪业及草地非牧开发产业 |
5.1.2 饲料业 |
5.1.3 草地畜牧业 |
5.2 草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
5.2.1 草坪业及草地非牧开发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
5.2.2 饲料业经济效益分析 |
5.2.3 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分析 |
5.3 草产业生态效益分析 |
5.4 草产业社会效益分析 |
6 东营市发展草产业环境分析 |
6.1 外部环境分析 |
6.1.1 经济环境 |
6.1.2 技术环境 |
6.1.3 政策条件 |
6.2 内部环境分析 |
6.2.1 土壤盐碱化严重 |
6.2.2 淡水资源缺乏 |
6.2.3 天然植被以盐生草甸占优势 |
6.2.4 优越的区位条件 |
6.3 黄河三角洲发展草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
6.3.1 草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
6.3.2 草产业市场竞争分析 |
7 黄河三角洲发展草产业对策分析 |
7.1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
7.2 增加科技投入,加强草业科研,建立人工草场生态模式 |
7.3 支持大企业进入草业领域,提升产业内力 |
7.4 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四、草业开发蕴藏巨大商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2]重新设计这块国土[J]. 苏怀亮,张秉毅. 中国作家, 2009(04)
- [3]草毯开发研究进展[J]. 张哲,黄璜,呼玉峰. 作物研究, 2008(S1)
- [4]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 刘惠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6)
- [5]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6]我国草坪业的功能与发展潜力分析[A]. 周颖.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 2004
- [7]我国草坪业的功能与发展潜力分析[A]. 周颖.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 2004
- [8]“后石油时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兼论草产业的发展[D]. 王伟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 [9]发展草产业的前景分析[J]. 敖嫩.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4(01)
- [10]草业,一个新的产业[J]. 陈小雅. 投资与营销, 2004(02)